《琥珀》相关知识_1

《琥珀》相关知识_1

《琥珀》相关知识

一、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保存其中,历经千万年依然完好如初的宝石。

二、已知宝石种类中最轻盈的宝石。

三、最古老的宝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国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区,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宝石)

四、色彩最丰富却又最中性的宝石。(琥珀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能佩戴的一种宝石)

五、琥珀是任何一种宗教都信仰的宝石。(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020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飞向蓝天的恐龙 2 纳米技术就在 我们身边 2 千年梦圆在今朝 1 口语交际 1 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习作 2 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语文园地 2 1.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近几十年出现的词语及旧词新 义,学习用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4.背诵积累《江畔独步寻花》。 快乐读书吧 3 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明确文体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老师让一位“小美女”给大家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出示课件) 2.出示琥珀图片,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组琥珀图片。师:这就是琥珀。(板书课题) (2)介绍有关琥珀的知识。(出示课件)

《琥珀》知识点整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 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 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 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 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 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 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 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 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 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 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 挣:挣扎垂死挣扎 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 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 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 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 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 形近字: 吼(吼叫)孔(孔雀) 脂(脂肪)指(指示) 拭(擦拭)试(考试) 多音字: 划:huá划船huà计划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 埋:mái埋藏mán埋怨 近义词: 柔嫩——娇嫩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推测——推断 反义词: 高大——矮小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详细——简略 理解词语: 【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词语搭配: (暖暖)地照着(古老)的深林 (澎湃)的波涛(透明)的琥珀 课内词语: 怒吼松脂拂拭美餐划动 晌午渗出挣扎冲刷推测 详细灰尘淹没断绝情形 热辣辣成千上万 句子解析: 1、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2、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3、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知识点+同步练习.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 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 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 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 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 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 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 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 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 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 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 挣:挣扎垂死挣扎 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 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 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 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 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 形近字: 吼(吼叫)孔(孔雀) 脂(脂肪)指(指示) 拭(擦拭)试(考试) 多音字: 划:huá划船huà计划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

埋:mái埋藏mán埋怨 近义词: 柔嫩——娇嫩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推测——推断 反义词: 高大——矮小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详细——简略 理解词语: 【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词语搭配: (暖暖)地照着(古老)的深林 (澎湃)的波涛(透明)的琥珀 课内词语: 怒吼松脂拂拭美餐划动 晌午渗出挣扎冲刷推测 详细灰尘淹没断绝情形 热辣辣成千上万 句子解析: 1、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精品学案

第二单元科学与发现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用各种方式探索着未知的世界,用各种奇思妙想解释着脑中那些困惑。在一步步的成功探索中,时至今日,人类已能自由地活动于海陆空,甚至在外太空也留下了踪迹,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就是科学与发现的魅力。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幻想美丽的琥珀身上发生的奇妙故事,找寻恐龙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凌空飞翔的鸟儿的证据,探究新奇的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回顾中国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的经过。让我们跟随作者,一步步走近科学,在科学发现中寻找答案,获取真知。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选编的每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的神奇。在阅读时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5琥珀 1.会认“琥、珀、嗡”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成千上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琥珀的图片。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琥珀的样子,但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弄清这个未知的知识,本文作者就推测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和琥珀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看看几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琥珀古代松柏树脂的一种化石,有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一般透明。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气,可以用来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以做装饰品,可入药。 蜘蛛节肢动物,身体圆形或长圆形,分头胸和腹两部,有触须,四对脚。肛门尖端突起,能分泌黏液,黏液在空气中凝成细丝,用来结网捕食昆虫。多生活在屋檐和草木间。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琥珀有何特点?课文讲了琥珀的哪些内容?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需注意的字音:

【预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讲解

【预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 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 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 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 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 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 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 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

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 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 形近字: 吼(吼叫)孔(孔雀) 脂(脂肪)指(指示) 拭(擦拭)试(考试) 多音字: 划:huá划船huà计划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 埋:mái埋藏mán埋怨 近义词:

柔嫩——娇嫩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推测——推断 反义词: 高大——矮小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详细——简略 理解词语: 【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学反思(共三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学反思(共三篇) 《琥珀》一课刚刚讲过,现将教学中的不足及优点总结如下: 一、教学设计的不同 《琥珀》第二节(讲读课)采用了“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这种方法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电教手段的运用 所设计的配音、影片巧妙。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化影像的展现,将每个小读者引入古老的森林进行遨游,小小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字有形、五彩鲜明、形象具体的情景,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观察表达的教学要求。能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运用认识论进行教学,通过幻灯投影,使学生初步感知,继而默读全文,给予材料的复现,加深感性认识,再通过表达上升到理

性认识。这样的课教学设计,即使学生学懂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个重点,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个难点。 三、创设情境活动 精心设计了活动幻灯片、录音等,创造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四、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学生朗读基础差的情况,应多指导,范读,就一个自段的朗读到位,不应茫目的多读,其效果不佳。 第二篇:人教版语文《琥珀》是一篇说明文,是科学家们根据一块裹着苍蝇和蜘蛛的化石所推测出的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基本如下:第一课时解决三个问题:1、琥珀是什么?2、化石是什么?3、琥珀的价值如何?并学习了琥珀的发现部分。通过学习我

5琥珀 教案

5 琥珀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琥珀形成的过程,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4.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琥珀形成的过程,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2.字词检查。 (1)读准字音:脂(zhī)渗(shèn)拭(shì)澎湃(péngpài) (2)注意字形:拭辣渗洋 (3)多音字:扎(zhā)扎针(zhá)挣扎 (4)理解:拂拭——掸掉或擦掉。 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二、结合预习,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1.叙述顺序。 故事发生的时间(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过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发现过程(第13—17自然段)。 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第18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1.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几万年前要用上“约莫”这个词? (“约莫”,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几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四、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化石。) 五、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讨论:

(第二节)琥珀科研价值的体现

琥珀科研价值的体现 电影《侏罗纪公园》海报 琥珀—凝固的历史琥珀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一个魔镜,把数千万年前的生物用立体的形态展示在我们面前,好象地质时光在倒转;琥珀又是一个古代生物的水晶棺,里面的生物就象安徒生童话《七个小矮人》中的公主一样在沉睡,仿佛随时可以醒来。里面的生物保存的如此之好,甚至里面的DNA也能保存下来。从昆虫到青蛙,从猎物到猎手,从寄生虫到寄主,从鸟的羽毛到哺乳动物的皮毛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咏琥珀》诗中写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的成因。 1、好莱屋的科幻故事 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的朋友都知道,影片讲述的是科学家利用保存在琥珀中的白垩纪的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克隆出恐龙,建成了侏罗纪公园的故事。虽然这只是好莱屋创造的科幻故事,但包裹体琥珀(内含动、植物化石的琥珀),在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科研方向争议 琥珀是否该打开来研究包裹体的争议科学家发现,在一个琥珀中的黎巴嫩象鼻虫保存了相当完整的DNA序列,有些科学家对琥珀进行钻孔,取出里面的生物的

组织,分析它们的DNA。这种行为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强烈抗议,他们说:“每一个琥珀中包裹的生物都是无价之宝,也许包含黎巴嫩象鼻虫的琥珀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块,对它的DNA研究会破坏里面的昆虫化石。这些琥珀不应该打开,而应该留给未来的科学家,等到科技达到了没有损伤的水平的时候。”对琥珀研究的科学家辩护说:“我们只钻开一个小孔,从昆虫的身体一侧进行取样,打开之后又立刻封死,不会造成破坏。” 3、多米尼加“琥珀森林” 蕴藏丰富的多米尼加“琥珀森林”多米尼加琥珀是一个热带生物的宝库,里面保存了五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高等植物(苔藓类,羊齿类,被子植物)和10个动物类群:490属372科的植物和动物。而且这些琥珀中有许多生物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淡紫色的蜜蜂。科学家对这些琥珀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这些琥珀之间的生物组合有所变化,揭开了地球上在上新世这个海岛上出现的绝灭事件的面纱。上新世末期中美洲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南北美洲合为一体,结果造成整个地球海洋的环流发生变化,造成的冰川作用延续到更新世,让周围的海水温度平均下降了4摄氏度,而陆地温度下降了5-6摄氏度。在热带海岛上的许多独特的植物和动物在这个时期无法适应温度的下降都绝灭了,关键物种的绝灭会造成一系列生物的绝灭。在温度重新升高之后,又有新的热带生物占据了这些海岛,海岛上都是新面孔并且又重新热闹起来,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这些新面孔被琥珀记录了下来,在科学家在上千万年之后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嗅出了被热闹的面孔下掩盖的曾经的大绝灭。 4、中国琥珀昆虫科研成果 洪友崇教授的《中国琥珀昆虫图志》地学泰斗杨遵仪院士对洪友崇教授的《中国琥珀昆虫图志》的评价中回忆:“20世70年代以前,欧洲和日本许多专家纷纷来中国掠夺抚顺琥珀昆虫标本进行研究,我国原地质部副部长许杰院士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倡导、开展了‘中国琥珀昆虫研究’课题,指定由洪友崇主持研

《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

《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 《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回答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

骨化石等。)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 (二).引读。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三句话)课件出示琥珀,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 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三)自学自读 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 (四)理清脉络,讨论: 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琥珀形成的过程。)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松脂球变成化石。)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琥珀的历史

楔子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太阳、土地、水、树木、时间、生命,这些词是我们想到琥珀的第一反应,而人们对琥珀的喜爱也证明了人类的根还是深深地依恋着生命的原始野性。琥珀,承载着千万历史的厚重,将大自然的负责和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永远的渴望紧紧地粘连在一起。 琥珀是被世人称为“有机珍宝”的古老化石,不仅外表异常美丽,还凝聚着千万岁月的神秘能量。她虽没有黄金的奢华、铂金的醒目,也没有钻石的耀眼光芒,它只是静静地缀在你的胸前、耳下、手腕、颈间处,不过分张扬,却能衬出你的品位、时尚和优雅。 Amber Bernstein many stones Uploaded with permission from User Lanzi by Ra’ike on de.wikipedia 琥珀在中国 我国河南南阳地区流传着一个离奇的神话故事。说是在唐代,当地一个孕妇,产后暴死。在埋葬时,恰巧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大家孙思邈路过。他见到从棺材缝里渗出几滴鲜血,便断定死者尚存生机,可以救活,于是就叫死者的丈夫打开棺材。他先以红花烟熏死者的鼻孔,然后用神药急救。不多时,死者便苏醒过来。三天后,病竟霍然而愈。那么,那味起死回生的神药据说就是当时产的名贵中药一琥珀。 琥珀在中国古代传说为猛虎魂魄的化身,也叫“虎魄”。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

记载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明代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说:“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 据《本草纲目》卷五十一记载: 虎魄 藏器曰: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宗曰:陈氏所谓乙骨及目光堕地之说,终不免于诬也。时珍曰:乙骨之说不为怪。目光之说,亦犹人缢死则魄入于地,随即掘之,状如麸炭之义。 大义是说:猛虎的眼睛在黑夜里,一只放射出凶猛的光,一只观察周围事物。当猎人把猛虎猎杀后,弩箭即将射杀猛虎时,猛虎的目光会立即坠入地下,成为像白色石块一样的东西(就是“琥珀”)。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巫术之嫌,但是李时珍认为,这种说法就好比吊死的人的魂魄坠入地下变成麸炭似的东西一个道理。 自古以来,中国对琥珀的认识,有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汉书·西域传》称作“琥珀”。《后汉书·西南夷传》称作“虎魄”,《隋书·波斯传》称作“兽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丽之水出焉,西流注入海,其中多育沛,配之无瘕疾。”据章鸿钊考证,“育沛”也是琥珀。现在知道,尽管二千多年来用词不同,指的都是同一事物。【王昶,申柯娅,中国古代对琥珀的认识,珠宝文化】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明确地写出琥珀这一名称,则首见于汉初(公元前206年)陆贾的《新语·道基篇》云:“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根据这里的记载,我们可以说我国古代先民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了琥珀这种物质,并开始使用琥珀这一名称。【王昶,申柯娅,中国古代对琥珀的认识,珠宝文化】 东汉末年杨孚指出,琥珀源于松胶。他在《异物志》中说:“琥珀之本成松胶也。” 对琥珀成因有深刻认识者,首推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的《博物志》卷四中的记载:“神仙传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 南北朝刘宋时代,郭氏所撰《玄中记》中也记载有:“松脂伦入地,千岁为茯苓,枫脂伦入地,千岁为琥珀”。而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502-549年)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也记载有:“琥珀,旧说松脂伦入地千年所化”。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古代先民已经认识到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埋入地下经石化作用而成。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四五、八九尺。大者如斛。消去皮,中生琥珀如斗。初如桃胶,凝坚成也。”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当缺乏科学性的。

琥珀教案设计

琥珀教案设计 导读:20琥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琥、珀、蝇、脂、掸”等12个生字,理解“翻腾怒吼、拂拭、热辣辣、松脂、渗出、琥珀、挣扎、澎湃、粘稠、推测”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像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像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流浪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 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与(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教学准备 1.晓拍卖物或仿制品以及挂图。 2.收集有关琉璃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起,揭示课题。 出示瑰油实物或者挂图。(板书课题。)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什么是 琥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流浪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2.字词检查。 (l)读准字音:脂(zhi)渗(shen)拭(Shi)澎湃(pengpai) (2)注意字形:辣湃拭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贴 (4)理解:拂拭——掸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三、结合预习,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1.叙述顺序。 故事发生的时间(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过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发现过程(第13~17自然段)。 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第18自然段)。 2.比较和《黄河象》一课的叙述顺序有何不同。 (1)回忆横河外的叙述顺序。 《黄河象》先讲大象骨骼化石;再通过科学家的假想,讲化石形成的过程;最后讲化 石的发现和挖掘。 (2)(流浪)先通过科学家的设想,讲琅琅形成的过程,再讲发现。 (3)比较异同,从中感悟到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清楚合理。 四、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演示多媒体课件,进行讨论。 (1)松树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这个条件,必须在松树林里。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 篇)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1 一、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

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 课前一说。 揭题、引读 1、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 2、引读。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录像机出示琥珀的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 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 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 3、讨论分段。全文可分为四段。

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课件出示琥珀图片)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透明或半透明,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小动物。在蜜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的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琥珀可用来做装饰品,如首饰,还可入药。) 3.(出示琥珀图片)大家来看这块琥珀,谁能说说它的样子?(透明,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琥珀》这篇课文来了解一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而著名的《琥珀》一文,则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2.认读生字词语。 着重指导读音:热辣(là)辣晌(shǎng)午 3.理解词语意思。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拭、餐、晌、辣”,在田字格中示范。(“拭”字不要多撇。“餐”是上下结构,左上方是五笔写成。) 5.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预设:(1)那只苍蝇和蜘蛛当时在干什么?(2)它们是怎样被包在琥珀里的?(3)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的是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被发现的,同时讲述了这块琥珀的价值。)

小学语文公开课《琥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琥珀》优秀教案及教 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回答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骨化石等。)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 (二).引读。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三句话)

课件出示琥珀,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 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三)自学自读 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 (四)理清脉络,讨论: 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琥珀形成的过程。)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松脂球变成化石。)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完成“思考?练习”的第2题。 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可同位互说,后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约摸”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一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章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交代了推测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和琥珀的科学价值。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字词的理解上,已经学会了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阅读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琥珀的图片,从课题入手,说说什么是琥珀。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要紧紧抓住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一重点来突破,围绕着“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让学生讨论。文章内容和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态。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 4.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

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作者这样想象的根据。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熟知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 二、品读课文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热,太阳照得火热;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扑向苍蝇;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上)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1)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气热。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2)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的呢? ①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2.说说你想到的画面。 (在学生介绍过程中,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讲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同时,抓住“刚好、一齐引导学生感受事情的“巧合”) ③课文中还有两个句子,也能说明这真的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找出来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琥珀教案

课题20琥珀 课型精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和有关资料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接着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 教师搜集的有关资料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昆虫又是如何进入到琥珀中去的呢?原来,当古代可分泌树脂(胶)的树木被折断枝条的时候,树胶就从伤口中流出来,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嗅觉灵敏的昆虫。当昆虫与树胶一接触,它就被牢牢地粘住了。而树胶仍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把昆虫包裹得严严实实,昆虫与外界就完全隔绝了。因此,昆虫与外界就完全隔绝了。因此,昆虫也就幸免于细菌的分解作用,而完整地保存下来。随着年代的推移,地壳的运动,原始森林被埋在地下,树木变成了煤炭,而一团团树胶就变成了透明的化石。所以,琥珀实际上是由古代植物分泌物所形成,是一种遗物化石,而琥珀中的昆虫则是一种身体未变的遗体化石。 还有,你听说过鱼儿“游”上山的故事吗?现在就请你看看“游”到喜马拉雅山峰上的鱼龙吧!鱼龙是古代海洋中成功的一支,是海洋鱼类的劲敌。在196 4--1968年,我国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许多鱼龙化石。这是世界现知海拔最高的脊椎动物产地。那么它是如何“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呢?原来产有鱼龙化石的地层时代为晚三叠世,距今2亿1千万年前。当时,喜马拉雅地区为一片汪洋大海,并与地中海相通,以后随地壳运动而上升为平地、山峰,而原来埋 在海底的鱼龙也随着地壳的上升而“游”到了山上。喜马拉雅是一条年轻的山脉,至今仍在继续上升着。从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研究生物进货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古地理学的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证据。

不同琥珀的认识及价值

不同琥珀的认识及价值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不同种类的琥珀在风水功效上是有所区别的,珀凝轩主在对琥珀与风水的研究上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琥珀的基本认识 琥珀是距今4500—65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琥珀在形成的过程中是集合了天地世间的精华与灵气,质感温润,颜色丰富多彩。不少朋友喜欢佩戴琥珀,由于市场上琥珀假冒产品极多,大家对琥珀的认识及其稀少,所以珀凝轩轩主特在此对琥珀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琥珀的分类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意思是虎之魂。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不同琥珀的认识及价值 琥珀大多以颜色作为分类,琥珀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带来更加绚丽多彩的变化,认识琥珀的变化,对于鉴别不同的琥珀是很有帮助的,

且每款琥珀都有独特的寓意。 金珀。顾名思义,就是金黄色的琥珀,通常情况下,以没有杂质且纯净度高的为上品。金珀古代被称为“财石”,其色彩鲜亮,华贵引人,具有富贵之美。其金黄色的光辉会带给你财运和福气,也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与人相处的机会。 血珀。血珀自古以来就收到人们的喜爱,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琥珀,血珀为上,金珀次之,蜡珀最下”。血珀通常颜色表现为红色或者深红色,主要产地在缅甸,以杂质少通透明亮的为上品。中医理论认为血珀对人体血液有改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蜜蜡。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琥珀被称作蜜蜡,波罗的海地区为蜜蜡的主要产地。颜色以黄色系为主,有白色、蛋清色、米色、浅黄色、鸡油黄,橘黄色等,依照不同颜色和形态可分为白蜜、鸡油黄蜜、金绞蜜、金包蜜、半珀半蜜、柠檬黄蜜、老蜜等等。 蓝珀。蓝珀只是一个统称,蓝珀在紫外线以外的光线下,有呈金色、绿色、蓝绿色、天空蓝、蓝紫等多种颜色,其中,多米尼加呈天空蓝及蓝紫色的蓝珀倍受玩家喜爱和关注,此外,缅甸所产的蓝珀荧光绚烂多彩,墨西哥蓝珀净度高、荧光效果强,这些也同样是蓝珀收藏的佳品。 花珀。在所有的具有内含物的特征中,最为好看的当属花珀。花珀是一种特殊而稀少的琥珀,因其内含物丰富多彩如花一般而得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大多数花珀并非天然形成,而是通过高温高压等一系列方法优化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