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定时器

c++定时器
c++定时器

定时器

今天我们来讨论下c++中的定时器(SetTimer)一些基础的知识和用法:

你可以通过呼叫SetTimer函数为您的Windows程序分配一个定时器。SetTimer有一个时间间隔范围为1毫秒到4,294,967,295毫秒(将近50天)的整数

型态参数,这个值指示Windows每隔多久时间给您的程序发送WM_TIMER消息。例如,如果间隔为1000毫秒,那么Windows将每秒给程序发送一

个WM_TIMER消息。

当您的程序用完定时器时,它呼叫KillTimer函数来停止定时器消息。在处理WM_TIMER 消息时,您可以通过呼叫KillTimer函数来编写一个「限用

一次」的定时器。KillTimer呼叫清除消息队列中尚未被处理的WM_TIMER消息,从而使程序在呼叫KillTimer之后就不会再接收到WM_TIMER消

息。

系统和定时器

Windows定时器是PC硬件和ROM BIOS架构下之定时器一种相对简单的扩充。回到Windows 以前的MS-DOS程序写作环境下,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拦

截者称为timer tick的BIOS中断来实作时钟或定时器。一些为MS-DOS编写的程序自己拦截这个硬件中断以实作时钟和定时器。这些中断每54.915毫

秒产生一次,或者大约每秒18.2次。这是原始的IBM PC的微处理器时脉值4.772720 MHz 被218所除而得出的结果。

Windows应用程序不拦截BIOS中断,相反地,Windows本身处理硬件中断,这样应用程序就不必进行处理。对于目前拥有定时器的每个程

序,Windows储存一个每次硬件timer tick减少的计数。当这个计数减到0时,Windows在应用程序消息队列中放置一个WM_TIMER消息,并将计数

重置为其最初值。

因为Windows应用程序从正常的消息队列中取得WM_TIMER消息,所以您的程序在进行其它处理时不必担心WM_TIMER消息会意外中断了程序。

在这方面,定时器类似于键盘和鼠标。驱动程序处理异步硬件中断事件,Windows把这些事件翻译为规律、结构化和顺序化的消息。

在Windows 98中,定时器与其下的PC定时器一样具有55毫秒的分辨率。在Microsoft Windows NT中,定时器的分辨率为10毫秒。

Windows应用程序不能以高于这些分辨率的频率(在Windows 98下,每秒18.2次,在Windows NT下,每秒大约100次)接收WM_TIMER消息。

在SetTimer呼叫中指定的时间间隔总是截尾后tick数的整数倍。例如,1000毫秒的间隔除以54.925毫秒,得到18.207个tick,截尾后是18个tick,它实

际上是989毫秒。对每个小于55毫秒的间隔,每个tick都会产生一个WM_TIMER消息。

定时器消息不是异步的

因为定时器使用硬件定时器中断,程序写作者有时会误解,认为他们的程序会异步地被中断来处理WM_TIMER消息。

然而,WM_TIMER消息并不是异步的。WM_TIMER消息放在正常的消息队列之中,和其它消息排列在一起,因此,如果在SetTimer呼叫中指定间

隔为1000毫秒,那么不能保证程序每1000毫秒或者989毫秒就会收到一个WM_TIMER消息。如果其它程序的执行事件超过一秒,在此期间内,您的

程序将收不到任何WM_TIMER消息。您可以使用本章的程序来展示这一点。事实上,Windows 对WM_TIMER消息的处理非常类似于

对WM_PAINT消息的处理,这两个消息都是低优先级的,程序只有在消息队列中没有其它消息时才接收它们。

WM_TIMER还在另一方面和WM_PAINT相似:Windows不能持续向消息队列中放入多个WM_TIMER消息,而是将多余的WM_TIMER消息组合成

一个消息。因此,应用程序不会一次收到多个这样的消息,尽管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两个WM_TIMER消息。应用程序不能确定这种处理方式所导

致的WM_TIMER消息「遗漏」的数目。

这样,WM_TIMER消息仅仅在需要更新时才提示程序,程序本身不能经由统计WM_TIMER 消息的数目来计时(在本章后面,我们将编写两个每秒

更新一次的时钟程序,并可以看到如何做到这一点)。

为了方便起见,下面在讨论时钟时,我将使用「每秒得到一次WM_TIMER消息」这样的叙述,但是请记住,这些消息并非精确的tick中断。

定时器的使用:三种方法

如果您需要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都使用定时器,那么您将得从WinMain函数中或者在处理WM_CREATE消息时呼叫SetTimer,并在退出WinMain或

响应WM_DESTROY消息时呼叫KillTimer。根据呼叫SetTimer时使用的参数,可以下列三种方法之一使用定时器。

方法举例

这是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它让Windows把WM_TIMER消息发送到应用程序的正常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中,SetTimer呼叫如下所示:

SetTimer (hwnd, 1, uiMsecInterval, NULL) ;

第一个参数是其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将接收WM_TIMER消息的窗口句柄。第二个参数是定时器ID,它是一个非0数值,在整个例子中假定为1。第三

个参数是一个32位无正负号整数,以毫秒为单位指定一个时间间隔,一个60,000的值将使Windows每分钟发送一次WM_TIMER消息。

您可以通过呼叫

KillTimer (hwnd, 1) ;

在任何时刻停止WM_TIMER消息(即使正在处理WM_TIMER消息)。此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是SetTimer呼叫中所用的同一个定时器ID。在终止程序

之前,您应该响应WM_DESTROY消息停止任何活动的定时器。

当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收到一个WM_TIMER消息时,wParam参数等于定时器的ID值(上述情形为1),lParam参数为0。如果需要设定多个定时

器,那么对每个定时器都使用不同的定时器ID。wParam的值将随传递到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WM_TIMER消息的不同而不同。为了使程序更具有可

读性,您可以使用#define叙述定义不同的定时器ID:

#define TIMER_SEC 1

#define TIMER_MIN 2

然后您可以使用两个SetTimer呼叫来设定两个定时器:

SetTimer (hwnd, TIMER_SEC, 1000, NULL) ;

SetTimer (hwnd, TIMER_MIN, 60000, NULL) ;

WM_TIMER的处理如下所示:

caseWM_TIMER:

switch (wParam)

{

case TIMER_SEC:

//每秒一次的处理

break ;

case TIMER_MIN:

//每分钟一次的处理

break ;

}

return 0 ;

如果您想将一个已经存在的定时器设定为不同的时间间隔,您可以简单地用不同的时间值再次呼叫SetTimer。在时钟程序里,如果显示秒或不显示

秒是可以选择的,您就可以这样做,只需简单地将时间间隔在1000毫秒和60 000毫秒间切换就可以了。

程序8-1显示了一个使用定时器的简单程序,名为BEEPER1,定时器的时间间隔设定为1秒。当它收到WM_TIMER消息时,它将显示区域的颜色由

蓝色变为红色或由红色变为蓝色,并通过呼叫MessageBeep函数发出响声。(虽然MessageBeep通常用于MessageBox,但它确实是一个全功能的鸣叫

函数。在有声卡的PC机上,一般可以使用不同的MB_ICON参数作为MessageBeep的一个参数以用于MessageBox,来播放使用者在「控制台」的

「声音」程序中选择的不同声音)。

BEEPER1在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处理WM_CREATE消息时设定定时器。在处理WM_TIMER消息处理期间,BEEPER1呼叫MessageBeep,翻

转bFlipFlop的值并使窗口无效以产生WM_PAINT消息。在处理WM_PAINT消息处理期间,BEEPER1通过呼叫GetClientRect获得窗口大小的RECT结

构,并通过呼叫FillRect改变窗口的颜色。

代码

#include

#define ID_TIMER 1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Beeper1")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 NULL, TEXT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szAppName, TEXT ("Beeper1 Timer Demo"),

WS_OVERLAPPEDWINDOW,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tatic BOOL fFlipFlop = FALSE ;

HBRUSH hBrush ;

HDC hdc ;

PAINTSTRUCT ps ;

RECT rc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

SetTimer (hwnd, ID_TIMER, 1000, NULL) ;

return 0 ;

case WM_TIMER :

MessageBeep (-1) ;

fFlipFlop = !fFlipFlop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FALSE) ;

return 0 ;

case WM_PAINT :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GetClientRect (hwnd, &rc) ;

hBrush = CreateSolidBrush (fFlipFlop ? RGB(255,0,0) : RGB(0,0,255)) ;

FillRect (hdc, &rc, hBrush) ;

EndPaint (hwnd, &ps) ;

DeleteObject (hBrush)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

KillTimer (hwnd, ID_TIMER) ;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因为BEEPER1每次收到WM_TIMER消息时,都用颜色的变换显示出来,所以您可以通过呼叫BEEPER1来查看WM_TIMER消息的性质,并完

成Windows内部的一些其它操作。

例如,首先呼叫控制台的显示器程序,选择效果,确定拖曳时显示窗口内容复选框没有被选中。现在,试着移动或者缩放BEEPER1窗口,这将导

致程序进入「模态消息循环」。Windows通过在内部消息而非您程序的消息循环中拦截所有消息,来禁止对移动或者缩放操作的任何干扰。通过此

循环到达程序窗口的大多数消息都被丢弃,这就是BEEPER1停止蜂鸣的原因。当完成了移动与缩放之后,您将会注意到BEEPER1不能取得它所丢

弃的所有WM_TIMER消息,尽管前两个消息的间隔可能少于1秒。

在「拖曳时显示窗口内容」复选框被选中时,Windows中,的模态消息循环会试图给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传递一些丢失的消息。这样做有时工作

得很好,有时却不行。

c语言循环语句和循环控制例题解析

一、循环控制 (一)、break语句 break语句通常用在循环语句和开关语句中。当break用于开关语句switch中时,可使程序跳出switch而执行switch以后的语句;如果没有break语句,则将成为一个死循环而无法退出。break在switch中的用法已在前面介绍开关语句时的例子中碰到,这里不再举例。 当break语句用于do-while、for、while循环语句中时,可使程序终止循环而执行循环后面的语句,通常break语句总是与if语句联在一起。即满足条件时便跳出循环。 例如: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n=0,i; for(i=1;i<=100;i++) { if(i==51) break; /*如果i等于51,则跳出循环*/ sn+=i; /*1+2+……+50*/ } printf(%d\n,sn); } 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是1+2+……+50。因为在i等于51的时候,就跳出循环了。自己写写怎样在while和do--while循环中增加break语句。 注意: 1. break语句对if-else的条件语句不起作用。 2. 在多层循环中,一个break语句只向外跳一层。 例如: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j; printf(i j\n); for(i=0;i<2;i++) for(j=0;j<3;j++) { if(j==2) break; printf(%d %d\n,i,j); } } 输出结果为: i j 0 0 0 1 1 0 1 1 当i==0,j==2时,执行break语句,跳出到外层的循环,i变为1。 (二)、continue语句

嵌入式定时器基本功能(定时器中断)c语言代码

定时器基本功能实验(定时器中断) 1.实验内容 使用定时器0 实现1 秒定时,控制蜂鸣器蜂鸣。采用中断方式实现定时控制。 备注:EasyARM2131实验板上的系统时钟默认为11.0592MHz;系统中已定义了符号常量Fpclk = 11059200 ; 2.实验步骤 ①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lpc2131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 TimeOut_C。 ②在user 组中的main.c 中编写主程序代码。 ③主程序中使用IRQEnable( )使能IRQ 中断。 ④选用DebugInExram 生成目标,然后编译连接工程。 ⑤将LPC2131实验板上的Beep跳线短接到P0.7。 ⑥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 进行JTAG 仿真调试。 ⑦全速运行程序,蜂鸣器会响一秒,停一秒,然后再响一秒……依次循环。 3.实验参考程序 程序清单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定时器实验参考程序#include "config.h" #define BEEP 1 << 7 /* P0.7控制BEEP,低电平蜂鸣 */ /***************************************************************************************** ** 函数名称:IRQ_Timer0() ** 函数功能: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取反LED9控制口。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__irq IRQ_Timer0 (void) { if ((IO0SET & BEEP) == 0) IO0SET = BEEP; /* 关闭BEEP */ else IO0CLR = BEEP; T0IR = 0x01; /* 清除中断标志*/ VICVectAddr = 0x00; /* 通知VIC中断处理结束*/ } /* ***************************************************************************************** ** 函数名称:main() ** 函数功能:使用定时器实现1秒钟定时,控制LED9闪烁。中断方式。

c语言:流程控制语句

流程控制 ======= 知识点: if-else语句使用 switch语句使用 break使用 正常情况下,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一句一句,自上而下执行每一条语句。 一些语句可以控制,修改程序的运行流程,称为流程控制语句。 一、条件判断语句if if(表达式){ 语句 } 如果……就…… 【逻辑】当程序执行到if语句,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执行语句。如果为假,不执行、跳过语句。 【逻辑假设】 if(表达式){ 语句1 }else{ 语句2 } 如果……就……否则…… 【逻辑】当程序执行到if else语句,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执行语句1,不执行语句2。 如果为假,执行语句2,不执行语句1。 【逻辑二择】 例,明天考试,80分以下把代码抄写五遍,80分以上奖励棒棒糖一枚。 if(表达式1){ 语句1 }else if(表达式2){ 语句2 }else if(表达式3){ 语句3 } else{ 语句4 } 如果(表达式1成立),那么执行语句1 否则如果(表达式2成立),那么执行语句2 …… 否则,执行语句4。

【逻辑】当程序执行到该结构,计算机表达式1,如果成立,执行语句1,跳出整个结构。如果表达式2为假,计算表达式2,如果为真,执行语句2,跳出结构体。直到表达式2为假,计算表达式3,依次类推,如果表达式都不成立,执行else下的语句。 如果不需要(即所有表达式都不成立,什么都不做),可以不写else。else if的数量根据需求,任意增减,没有限制。 【注】在if else if结构中,每个else都是对前面每个表达式的否定。 【逻辑多择】 嵌套的if-else语句 我们可以在if语句内嵌套if语句,同样,我们也可以在if语句内嵌套if-else语句,在if-else 语句内嵌套if语句,以及在if-else语句内嵌套if-else语句。 int x; scanf(“%d”,&x); if(x<0){ printf(“error!\n”); }else{ if(x%2) printf(“jishu\n”); else printf(“oushu\n”); } 练习 1、使用if else if,模拟下述分段函数。 x^2+1(x<0) y= 2*x+6 (0<=x<=5) 3*x-1 (x>5) 2、输入一个字符,如果是大写字母,转成小写字母。如果是小写字母,转成大写字母,如果不是字母,不变输出。 3、输入一个字符,判断这个字符是表示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字符,还是其他。A a 9 % 二、逻辑跳转语句goto switch 1、goto语句 无条件跳转到指定标号的位置,向下执行。 goto 语句标号 printf(“————————1\n”); printf(“————————2\n”); goto A; //跳转到标号的位置 printf(“————————3\n”); printf(“————————4\n”); //标号的名字是标识符,这里使用大写是为了和变量相回避。 A: //这是一个标号,是一个位置的标记,本身是什么都不做。 printf(“————————5\n”); B:

51单片机定时中断C语言的写法步骤

51单片机定时中断C语言的写法步骤 程序说明:51单片机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定时50ms中断一次 晶振为12M #include void main { TOMD = 0X01;//配置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 TH1 = (65536-50000)/256;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65536-50000)%256; //低八位装入初值 ET0 = 1; //开定时器0中断 EA = 1; //开总中断 TR0 = 1; //启动定时器0 while(1) { ; } }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 //重新装初值 TH1 = (65536-50000)/256;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65536-50000)%256; //低八位装入初值 } /****************************************************************************** *********************************/ 上面是比较好理解的。如果实在要求简洁的话,看下面的,跟上面功能一样 #include void main { TOMD = 0X01;//配置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 TH1 = 0x3c;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0xb0; //低八位装入初值 IE = 0x82;//开总中断并开定时器0中断 TR0 = 1; //启动定时器0 while(1) { ; } }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 //重新装初值 TH1 = 0x3c; //高八位装入初值TL1 = 0xb0; //低八位装入初值}

C语言 个关键字九种控制语句 种运算符

总结归纳了C语言的32个关键字 第一个关键字:auto 用来声明自动变量。可以显式的声明变量为自动变量。只要不是声明在所有函数之前的变量,即使没加auto关键字,也默认为自动变量。并且只在声明它的函数内有效。而且当使用完毕后,它的值会自动还原为最初所赋的值。自动变量使用时要先赋值,因为其中包含的是未知的值。 例:auto int name=1; 第二个关键字:static 用来声明静态变量。可以显式的声明变量为静态变量。也为局部变量。只在声明它的函数内有效。它的生命周期从程序开始起一直到程序结束。而且即使使用完毕后,它的值仍旧不还原。即使没有给静态变量赋值,它也会自动初始化为0. 例:static int name=1. 第三个关键字:extern 用来声明全局变量。同时声明在main函数之前的变量也叫全局变量。它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使用。程序运行期间它是一直存在的。全局变量也会初始化为0. 例:extern int name; 第四个关键字:register 用来声明为寄存器变量。也为局部变量,只在声明它的函数内有效。它是保存在寄存器之中的。速度要快很多。对于需要频繁使用的变量使用它来声明会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例:register int name=1; 第五个关键字:int 用来声明变量的类型。int为整型。注意在16位和32位系统中它的范围是不同的。16位中占用2个字节。32位中占用4个字节。还可以显式的声明为无符号或有符号: unsigned int或signed int .有符号和无符号的区别就是把符号位也当作数字位来存储。也可用short和long来声明为短整型,或长整行。 例:int num; 第六个关键字:float 用来声明变量的类型。float为浮点型,也叫实型。它的范围固定为4个字节。其中6位为小数位。其他为整数位。 例:float name;

C语言中流程控制语句

C语言中流程控制语句(在Turbo C2.0中) (if, while,do-while,continue,break, for, switch,return) _1981/blog/item/528c122dcca9f335359bf73e.html 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if(表达式) 语句1; else 语句2; 上述结构表示: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非0(TURE)即真, 则执行语句1, 执行完语句1从语句2后开始继续向下执行;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0(FALSE)即假, 则跳过语句1而执行语句2。 注意: 1. 条件执行语句中"else 语句2;"部分是选择项, 可以缺省, 此时条件语句变成: if(表达式) 语句1; 表示若表达式的值为非0则执行语句1 , 否则跳过语句1继续执行。 2. 如果语句1或语句2有多于一条语句要执行时, 必须使用"{"和"}" 把这些语句包括在其中, 此时条件语句形式为: if(表达式) { 语句体1; } else { 语句体2; } 3. 条件语句可以嵌套, 这种情况经常碰到, 但条件嵌套语句容易出错, 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哪个if对应哪else。 例如: if(x>20||x<-10) if(y<=100&&y>x) printf("Good"); else printf("Bad"); 对于上述情况, Turbo C2.0规定: else语句与最近的一个if语句匹配, 上例中的else与if(y<=100&&y>x)相匹配。为了使else与if(x>20||x<-10)相匹配, 必须用花括号。如下所示: if(x>20||x<-10) { if(y<=100&&y>x) printf("Good"); } else printf("Bad"); 4. 可用阶梯式if-else-if结构。 阶梯式结构的一般形式为: if(表达式1)

51单片机C语言中断程序定时计数器

51单片机C语言中断程序定时/计数器 程序一 利用定时/计数器T0从P1.0输出周期为1s 的方波,让发光二极管以1HZ闪烁, #include //52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sbit P1_0=P1^0; uchar tt; void main() //主函数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开总中断 ET0=1;//开定时器0中断 TR0=1;//启动定时器0 while(1);//等待中断产生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tt++; if(tt==20) { tt=0; P1_0=~P1_0; } } 程序二 利用定时/计数器T1产生定时时钟, 由P1口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 使8个指示灯依次一个一个闪动, 闪动频率为10次/秒(8个灯依次亮一遍为一个周期),循环。#include //52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c语言中常见的7种条件编译语句

C语言中常见7中条件编译语句 网址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045500674.html,/huangyiyun/article/details/4364964;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500674.html,/language/20090806/66164.html

预处理过程扫描源代码,对其进行初步的转换,产生新的源代码提供给编译器。可见预处理过程先于编译器对源代码进行处理。 在C语言中,并没有任何内在的机制来完成如下一些功能:在编译时包含其他源文件、定义宏、根据条件决定编译时是否包含某些代码。要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使用预处理程序。尽管在目前绝大多数编译器都包含了预处理程序,但通常认为它们是独立于编译器的。预处理过程读入源代码,检查包含预处理指令的语句和宏定义,并对源代码进行响应的转换。预处理过程还会删除程序中的注释和多余的空白字符。 预处理指令是以#号开头的代码行。#号必须是该行除了任何空白字符外的第一个字符。#后是指令关键字,在关键字和#号之间允许存在任意个数的空白字符。整行语句构成了一条预处理指令,该指令将在编译器进行编译之前对源代码做某些转换。下面是部分预处理指令: 指令用途 #空指令,无任何效果 #include包含一个源代码文件 #define定义宏 #undef取消已定义的宏 #if如果给定条件为真,则编译下面代码 #ifdef如果宏已经定义,则编译下面代码 #ifndef如果宏没有定义,则编译下面代码 #elif如果前面的#i f给定条件不为真,当前条件为真,则编译下面代码 #endif结束一个#if……#else条件编译块 #error停止编译并显示错误信息 一、文件包含 #include预处理指令的作用是在指令处展开被包含的文件。包含可以是多重的,也就是说一个被包含的文件中还可以包含其他文件。标准C编译器至少支持八重嵌套包含。 预处理过程不检查在转换单元中是否已经包含了某个文件并阻止对它的多次包含。这样就可以在多次包含同一个头文件时,通过给定编译时的条件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 #defineAAA #include"t.c" #undefAAA #include"t.c" 为了避免那些只能包含一次的头文件被多次包含,可以在头文件中用编译时条件来进行控制。例如: /*my.h*/ #ifndefMY_H #defineMY_H …… #endif 在程序中包含头文件有两种格式:

C语言源程序

C语言程序设计 <一> 1、程序运行从main()函数开始,也从main()函数结束。 2、函数是C程序的基本单位,由函数头和函数体组成。 3、C语言源程序是由函数组成,它们的数目可以有多个。 4、在C语言源程序中,是必须有一个函数名为main的函数。main()后的小括号()没有任何内容,它不可以省略。 5、C程序中的语句用分号结束,在一个程序行上可以有多个语句,一个C 语句能写在多个程序行上。 6、函数体是由一对大括号围起来语句序列组成。小括号是函数的标志。 二、C语言的组成元素 1、命令、函数和变量等是组成程序的基本对象,每一个程序对象都需要一个名字来标识,程序对象的名称就是标识符。 2、在C语言中,标识符分为用户标识符和系统标识符。 3、用户标识符是指在程序中由程序员为变量、函数、数组等程序对象自行命名的标识符。 4、系统标识符是指C语言编译系统内部预定义的用于表示命令数据内型的标识符,又称保留字符。 5、基本字符集 英文字母:a~z和A~Z。 阿拉伯数字:0~9。其他字符:()、[]、+、-、*、/、%、<、>、<=、>=、==、!=、!、&&、‖、++、--、+=、-=、*=、/=、%=。它们是由1~2个字符组成。用作C语言的运算符;还包括:空格、换行符,回车符,单双引号,大括号,逗号,分号,反斜线,它们在程序中起到分隔和定界作用。 6、标识符:是用于标识命令;变量、函数,数组,数据类型等程序对象名称的字符序列。 7、组成标识符的合法字符有:字母,数字,下划线,三种,数字不能作首字符。 三、执行C语言程序 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2、按功能键<10>激活菜单,执行“File”——“NEW”(ALT+回车)全屏。 3、为保存,输入程序文件名。 4、+运行 有输入:等待输入→回车 通过 无输入:返回到编辑 未通过:回车→F6→修改 F3(打开)

C语言的32个关键字和9种控制语句

C语言的32个关键字和9种控制语句 C语言的关键字共有32个,根据关键字的作用,可分其为数据类型关键字、控制语句关键字、存储类型关键字和其它关键字四类。 1 数据类型关键字(12个): (1) char :声明字符型变量或函数 (2) double :声明双精度变量或函数 (3) enum :声明枚举类型 (4) float:声明浮点型变量或函数 (5) int:声明整型变量或函数 (6) long :声明长整型变量或函数 (7) short :声明短整型变量或函数 (8) signed:声明有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9) struct:声明结构体变量或函数 (10) union:声明共用体(联合)数据类型 (11) unsigned:声明无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12) void :声明函数无返回值或无参数,声明无类型指针(基本上就这三个作用) 2控制语句关键字(12个): A循环语句 (1) for:一种循环语句(可意会不可言传) (2) do :循环语句的循环体 (3) while :循环语句的循环条件 (4) break:跳出当前循环 (5) continue:结束当前循环,开始下一轮循环 B条件语句 (1)if: 条件语句 (2)else :条件语句否定分支(与if 连用) (3)goto:无条件跳转语句 C开关语句 (1)switch :用于开关语句 (2)case:开关语句分支 (3)default:开关语句中的“其他”分支 D返回语句 return :子程序返回语句(可以带参数,也看不带参数) 3 存储类型关键字(4个) (1)auto :声明自动变量一般不使用 (2)extern:声明变量是在其他文件正声明(也可以看做是引用变量)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点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C语言基本知识 1.C源程序的框架 尽管各个C源程序的功能千变万化,但框架是不变的,主要有:编译预处理、主函数()、函数n()等,主函数的位置不一定在最前面,可以在程序的中部或后面,主函数的名字固定为main。 2.C语言源程序的书写规则: (1)C源程序是由一个主函数和若干个其它函数组成的。 (2)函数名后必须有小括号,函数体放在大括号内。 (3)C程序必须用小写字母书写。 (4)每句的末尾加分号。 (5)可以一行多句。 (6)可以一句多行。 (7)可以在程序的任何位置加注释。 3.语句种类 语句是程序的基本成分,程序的执行就是通过一条条语句的执行而得以实现的,根据表现形式及功能的不同,C语言的基本语句可以分为五大类。 (1)流程控制语句 流程控制语句的功能是控制程序的走向,程序的流程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任何复杂的程序都可以由这三种基本结构复合而成。其中后两种结构要用特定的流程控制语句实现。 (2)表达式语句 表达式语句的形式是:表达式;,即表达式后跟一分号“;”,分号是语句结束符,是一个语句必不可少的成分。表达式和表达式语句的区别在于表达式代表的是一个数值,而表达式语句则代表一种动作。最常见的表达式语句是赋值语句。 (3)函数调用语句 函数调用语句实际上也是一种表达式语句,形式为:在一次函数调用的小括号后面加上一个分号。 (4)空语句 空语句的形式就是一个分号,它不代表任何动作,常常作为一个意义转折点使用。 (5)复合语句 复合语句从形式上看是多个语句的组合,但在语法意义上它只相当于一个语句,在任何单一语句存在的地方都可以是复合语句。注意复合语句中最后一个语句末尾的分号不能少。复合语句右大括号后面没有分号。 4.运算符 用来表示数据各种操作的符号称为运算符。运算符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类型数据的运算规则。不同的运算符具有不同的运算规则,其操作的数据类型必须符合该运算符的要求,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也是固定的。 根据参加操作的数据个数多少,可以将C语言的运算符分为单目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和三目运算符(三目运算符只有条件运算符一个)。 根据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可分为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5.表达式 表达式是由常量、变量、函数,通过运算符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算式。一个常量,一个变量或一个函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表达式。 表达式的种类有: 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字位表达式、强制类型转换表达式、逗号

《PIC16系列单片机C程序设计与proteus仿真》学习之2----TMR0定时器中断

/**用TMR0延时中断,产生脉冲**/ /** 设定时器TMR0延时10MS,8位pic单片机晶振4MHZ,则指令周期Tcy=1us,计算如下:1.设预分频比为K,则256*K*Tcy=10_000us,得K=39.06,要取大于此值的最小分频比,即K=64 2.计算延时常数X,(256-X)*64*Tcy=10_000us,得X=99.75,四舍五入取整,得X=100. */ #include __CONFIG(0x3f71); #define LED RB0 #define T0_10MS 100 //定义TMR0延时10MS的时间常数 char A; void interrupt ISR(void); void main(void) { RISB0=0; //设定RB0位输出,其余B口未设置,采用上电默认值,为输入 OPTION=0b10000101;//RBPU=1:B口上拉使能,INTEDG=0:下降沿触发,T0CS=0:对内部指令周期计数,T0SE=0:RA4/T0CKI的上升沿计数,PSA=0:预分频分配位给TMRO,PS2PS1PS0=101:TMR0比率为1:64 INTCON=0b10100000;//GIE=1:允许全局中断使能,PEIE=0:禁止外设中断使能,T0IE/TMR0IE=1:允许TMR0溢出中断使能,INTE=0:禁止INT引脚中断使能//RBIE=0:禁止RB口高4位电平变化使能,T0IF/TMR0IF=0:TMR0溢出中断标志位--未溢出 //INTF=0:未发生INT中断,RBIF=0:RB7:RB4引脚的逻辑状态未发生变化 TMR0=T0_10MS; //TMR0赋初值 LED=1; A=1; while(1); //原地等待 } void interrupt ISR(void) { if(T0IF==1) { T0IF=0; TMR0=T0_10MS;//TMR0赋初值,必须 if(A==1) { A=0; LED=0; } else { A=1; LED=1;

c语言循环控制语句

循环控制结构(又称重复结构)是程序中的另一个基本结构.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 进行大量的重复处理,循环结构可以使我们只写很少的语句,而让计算机反复执行,从而完成大量类同的计算. C语言提供了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3.4.1while语句 while语句是当型循环控制语句,一般形式为: while<表达式>语句; 语句部分称为循环体,当需要执行多条语句时,应使用复合语句. while语句的流程图见图3-8,其特点是先判断,后执行,若条件不成立,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 [例3-11]求n! 分析:n!=n*(n-1)*(n-2)*..2*1,0!=1.即S0=1,Sn=Sn-1*n.可以从S0开始,依次求出S1、S2、...Sn. 统一令S等于阶乘值,S的初值为0!=1;变量i为计数器,i从1变到n,每一步令S=S*i,则最终S中的值就是n!. 流程图见图3-9,程序如下:

考察图3-9中循环部分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在循环前各变量应有合适的值(s=1),另外,控制循环结束的变量(此处为i)必须在循环体中被改变,否则,循环将无限进行下去,成为死循环.

本题中,将多项式的每一项用t表示,s代表符号,在每一次循环中,只要改变s、n的值,

就可求出每一项t. 一般情况下,while型循环最适合于这种情况:知道控制循环的条件为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值,而且该表达式的值会在循环中被改变,如同例3-12的情况一样. 3.4.2do...while语句 在C语句中,直到型循环的语句是do...while,它的一般形式为: do语句while<表达式> 其中语句通常为复合语句,称为循环体. do...while语句的流程图见图3-10,其基本特点是:先执行后判断,因此,循环体至少被执行一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do...while与标准的直到型循环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别,直到型循环是当条件为真时结束循环,而do...while语句恰恰相反,当条件为真时循环,一旦条件为假,立即结束循环,请注意do...while语句的这一特点. 例[3-13]计算sin(x)=x-x3/3!+x5/5!-x7/7!+... 直到最后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e-7时为止. 分析:这道题使用递推方法来做. 让多项式的每一项与一个变量n对应,n的值依次为1,3,5,7,...,从多项式的前一项算后一项,只需将前一项乘一个因子: (-x2)/((n-1)*n) 用s表示多项式的值,用t表示每一项的值,程序如下: #include # include m a i n ( ) { double s,t,x ; int n ; printf("please input x :"); scanf("%lf",&x); t=x; n=1; s=x; do { n=n+2; t=t*(-x*x)/((float)(n)-1)/(float)(n); s=s+t;

C语言程序的流程控制

第3章C语言程序的流程控制 利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时,不仅仅只处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在大部分的程序设计里处理的问题还是相当复杂的。对于那些复杂的程序设计,读者不可能直接就能写出程序的源代码,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如用程序流程图)把程序设计思想先写出来,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图编写代码。本章将具体介绍进行程序设计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和C程序的流程控制。 3.1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3.1.1程序流程图 在描述一个程序的基本结构思想时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程序流程图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1.传统程序流程图 传统流程图表示法的特点是用一些图框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用线表示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规定了一些常用的流程图符号,现已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也有自己的国家标准GB 1526-89与该标准基本相同,本书就参照

ANSI标准做具体介绍。标准中各种图示如图所示。 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处理框 或 流程线连接点注释框 图传统流程图表示法 下面对其中一些主要符号作简要说明: (1)起止框是用来标识程序的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规定流程图以起止框开始,以起止框结束。 (2)输入输出框也叫数据框,其中可以注明数据名称、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 (3)菱形框的作用是对一个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如何执行其后的操作。 (4)处理框用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的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另外在矩形框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称或其简要功能。 (5)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程序

的执行顺序。当流程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时流程线可以不带箭头,其它情况应加箭头表示流程。 (6)连接点用小圆圈表示将画在不同地方的流程线连接起来。下图中有两个以①为标志的连接点,它表示这两个点是互联在一起的,实际它们是同一个点。这种连接通常用在图形画不下而需要分开画时。 ① ① (7)注释框不是流程图的必要部分,其不反映流程操作,只是为了流程图中某些操作做解释补充的,以帮助阅读流程图的人更好的理解流程图的作用。 2.N-S流程图 灵活的流程线在程序设计中有它自己的优点,但也隐藏着许多导致错误的祸根。因为它允许用流程线使流程任意转移,这对程序设计是一个隐患,它使程序流程看起来很乱,使程序难以理解和维护。针对这一弊病,1973年美国学者I . Nassi和B . Shneiderman 提出了一种无流程线的流程图,称为N-S图。

C语言的定时器中断程序

C语言的定时器中断程序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aa,num; void main() { aa=0; num=0;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P2=0xf0; P0=0x3f; while(1) { if(aa==10) { aa=0; num++; if(num==10) { num=0; } P2=0xf0; P0=table[num];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aa++; }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3 //中断部分代码,见下文的释疑{ …………… } 释疑:void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1 Timer0 是函数名,随便取的 interrupt xx using y 跟在interrupt 后面的xx 值得是中断号,就是说这个函数对应第几个中断端口,一般在51中 0 外部中断0 1 定时器0 2 外部中断1 3 定时器1 4 串行中断 实际上编译的时候就是把你这个函数的入口地址方到这个对应中断的跳转地址 using y 这个y是说这个中断函数使用的那个寄存器组,51里面一般有4组 r0 -- r7寄存器,一共有32个,看看原码、补码就知道。正数的补码是对应的二进制数,符号位为零,负数的补码是它的绝对值对应的二进制数按位取反再加一,符号位为一。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程序控制语句)4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程序控制语句)4 3.4 循环控制语句 3.4.1 while语句 3.4.2 do... while 语句 3.4.3 for 语句 3.4.4 break与continue语句 3.4.5 程序应用举例 3.4 循环控制语句 循环控制结构(又称重复结构)是程序中的另一个基本结构。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处理,循环结构可以使我们只写很少的语句,而让计算机反复执行,从而完成大量类同的计算。 C语言提供了while语句、do . . . 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3.4.1 while语句 while语句是当型循环控制语句,一般形式为: while 语句; 语句部分称为循环体,当需要执行多条语句时,应使用复合语句。 while语句的流程图见图3 - 8,其特点是先判断,后执行,若条件不成立,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 [例3 - 11] 求n! 分析: n!= n* (n - 1)*(n - 2)* .. 2*1, 0 ! = 1。即S0= 1,Sn= Sn - 1* n。可以从S0开始,依次 求出S1、S2、. . . Sn。 统一令S等于阶乘值, S的初值为0!= 1;变量i为计数器, i从1变到n,每一步令S = S * i,则最终S中的值就是n!。 程序如下: main( )

{ int n,i; long int s; printf(" please input n (n>=0) :"); scanf("%d" , &n); if (n>=0) { s = 1 ; if (n>0) { i = 1 ; while (i<=n) { s * = i ; i = i + 1 ; } } printf("%d! = %ld \n",n,s); } else printf("Invalid input! \n"); } 运行结果如下: please input n(n>=0): 0 0!= 1 please input n(n>=0): 6 6!= 720 please input n(n>=0): - 2 Invalid input! 考察图3- 9中循环部分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在循环前各变量应有合适的值( s = 1 ),

单片机60s定时器程序c语言

单片机60s定时器程序c语言 #include /////变量定义 sbit led0=P1^0; sbit led1=P1^1; sbit led2=P1^2; sbit led3=P1^3; int tion=0; int tey[]={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int cx=0; int kx=0; ///子函数 void time(int x); //延时函数定义 void LED(); //显示函数定义 ///////////// ////////主函数/// ///////// void main() {TMOD=0X1; TH0=0X3C; TL0=0XB0; IE=0X82; TR0=1; while(1) {LED();}} //延时子函数// void time(int x) {for(x=0;x<200;x++);} //显示子函数// void LED() {led0=0; led1=1; led2=1; led3=1; P0=0XBF; time(1); led1=0; led2=1; led0=1;

led3=1; P0=tey[kx]; time(1); led2=0; led1=1; led0=1; led3=1; P0=tey[cx]; time(1); led3=0; led0=1; led1=1; led2=1; P0=0xBF; time(1); } //中断函数// void teyond()interrupt 1 {TH0=0X3C; TL0=0XB0; tion++; if(tion==20) {tion=0; cx++; P0=tey[cx]; if(cx==10) {cx=0; kx++; P0=tey[kx]; if(kx==6) {cx=0; kx=0; TR0=0;}}}}

c语言32个关键字和9种控制语句和34个运算符集合

一、C语言的关键字共有32个,根据关键字的作用,可分其为数据类型关键字、控制语句关键字、存储类型关键字和其它关键字四类。 1 数据类型关键字(12个): (1) char :声明字符型变量或函数 (2) double :声明双精度变量或函数 (3) enum :声明枚举类型 (4) float:声明浮点型变量或函数 (5) int:声明整型变量或函数 (6) long :声明长整型变量或函数 (7) short :声明短整型变量或函数 (8) signed:声明有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9) struct:声明结构体变量或函数 (10) union:声明共用体(联合)数据类型 (11) unsigned:声明无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12) void :声明函数无返回值或无参数,声明无类型指针(基本上就这三个作用) 2控制语句关键字(12个): A循环语句 (1) for:一种循环语句(可意会不可言传) (2) do :循环语句的循环体 (3) while :循环语句的循环条件

(4) break:跳出当前循环 (5) continue:结束当前循环,开始下一轮循环 B条件语句 (1)if: 条件语句 (2)else :条件语句否定分支(与if 连用) (3)goto:无条件跳转语句 C开关语句 (1)switch :用于开关语句 (2)case:开关语句分支 (3)default:开关语句中的“其他”分支 D返回语句 return :子程序返回语句(可以带参数,也看不带参数) 3 存储类型关键字(4个) (1)auto :声明自动变量一般不使用 (2)extern:声明变量是在其他文件正声明(也可以看做是引用变量) (3)register:声明积存器变量 (4)static :声明静态变量 4 其它关键字(4个): (1)const :声明只读变量 (2)sizeof:计算数据类型长度

C语言32个关键字9个控制语句

由ANSI标准定义的C语言关键字共32个: auto double int struct break else long switch case enum register typedef char extern return union const float short unsigned continue for signed void default goto sizeof volatile do if while static 根据关键字的作用,可以将关键字分为数据类型关键字和流程控制关键字两大类。 1数据类型关键字 A基本数据类型(5个) void:声明函数无返回值或无参数,声明无类型指针,显式丢弃运算结果char:字符型类型数据,属于整型数据的一种 int:整型数据,通常为编译器指定的机器字长 float:单精度浮点型数据,属于浮点数据的一种 double:双精度浮点型数据,属于浮点数据的一种 B类型修饰关键字(4个) short:修饰int,短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 long:修饰int,长整形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 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有符号数据类型 un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无符号数据类型 C复杂类型关键字(5个) struct:结构体声明 union:共用体声明 enum:枚举声明 typedef:声明类型别名 sizeof:得到特定类型或特定类型变量的大小 D存储级别关键字(6个) auto:指定为自动变量,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及释放。通常在栈上分配 static:指定为静态变量,分配在静态变量区,修饰函数时,指定函数作用域为文件内部 register:指定为寄存器变量,建议编译器将变量存储到寄存器中使用,也可以修饰函数形参,建议编译器通过寄存器而不是堆栈传递参数 extern:指定对应变量为外部变量,即在另外的目标文件中定义,可以认为是约定由另外文件声明的韵蟮囊桓觥耙谩? const:与volatile合称“cv特性”,指定变量不可被当前线程/进程改变(但有可能被系统或其他线程/进程改变)

51单片机C语言程序 定时 计数器 中断

51单片机C语言程序定时计数器中断51单片机C语言程序定时计数器 中断 程序一 利用定时/计数器T0从P1.0输出周期为1s的方波,让发光二极管以1HZ闪烁, #include reg52.h//52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intrins.h//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宏定义 sbit P1_0=P1^0; uchar tt; void main()//主函数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开总中断 ET0=1;//开定时器0中断 TR0=1;//启动定时器0 while(1);//等待中断产生 } void timer0()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tt++;

if(tt==20) { tt=0; P1_0=~P1_0; } } 程序二 利用定时/计数器T1产生定时时钟, 由P1口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 使8个指示灯依次一个一个闪动, 闪动频率为10次/秒(8个灯依次亮一遍为一个周期),循环。 #include reg52.h//52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intrins.h//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宏定义 sbit P1_0=P1^0; uchar tt,a; void main()//主函数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开总中断 ET0=1;//开定时器0中断 TR0=1;//启动定时器0 a=0xfe; while(1);//等待中断产生 } void timer0()interrupt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