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知识与技能】

说出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2、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准确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到信息技术的正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

【导入】

老师:1、同学们,这段时间作业多吗?累不累,咱们播放一个短处轻松一下。

播放7分钟的MTV《童年》

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30抄,做一次深呼吸。

老师:请谈谈你们现在的感觉。

学生:轻松。

2、(班主任冤枉学生,找地方诉苦)

老师:喂,小伙子,说的就是你,听别的同学说你今天偷了别人的东西,今天下午不用上课,好好的写理解、写检讨,晚一点儿,打电话给你老爸,让他来找我。(学生不服,顶撞),再顶撞我全校通报,让你在咱们四中待不下去,所有人都指着你,骂你小偷。

共同研究学生的心理。(不服,深恶痛绝)

通过网络游戏发泄,通过QQ向网友诉苦。以释放心中的冤气

老师:同学们,听15分钟的歌能够缓解咱们的心理压力,但听上一个小时,你们再去上物理课,大脑里想的会是什么?

学生:大脑里总想着歌

老师:咱们,少玩一会儿游戏,能够调节我们心理状况。如果让你在网吧里打上一天你喜欢的网络游戏,又会怎么样?

同学:没有心思上课,老想着打游戏,升级。

【过渡】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工具多如牛毛。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比如说手机便于我们通信,但上课带着它,影响我们上课。放假的时候天天守着电视上的还珠格格,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天天想着尔康、小燕子。天天泡在网上呢?沉溺。所以说,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1】网游

2011年,血腥的一幕表现在大伙的眼前。十四岁的兵兵手持菜刀砍死了自己的妈妈。兵兵的妈妈两次离婚,被逼无奈,母子俩踏上了南京的路,妈妈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两千多,为了使家里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妈妈常常出去捡一些废品,懂事的兵兵把家庭作业做完后,就开始烧饭,妈妈回来后也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有时候天下雨了,兵兵就打着雨伞出去找,并帮妈妈推车。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这个个小家过得也算得上幸福。

上了初二,兵兵每次都很晚才回家,妈妈总以为兵兵是个懂事的孩子,就不加多问。到了后来,晚上就彻夜不归,问他到哪儿去了,撒谎说到同学家。班主任也多次来电话,说兵兵上课精神差,成绩一路下滑。妈妈多次盘问了,也没听出实话。有一次,妈妈给了他二十块钱,让他理发,可去了之后,三天没见着他的人影,妈妈非常着急,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可就是见不着自己的儿子,最后,报了警,在网吧里找到了兵兵,蓬头垢面,原来他早已沉溺于网络游戏。妈妈几乎气疯了,晚上让他跪在家里思过,兵兵跪了一会儿,到厨房拾起一把菜刀,砍向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没躲,倒在了血泊中。最后兵兵也自杀了,在他桌上的纸条里写道:“妈妈,我对不起你,我知道你一直为我而活着,可我迷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吃饭、睡觉、上课想着的都是打打杀杀,拼命的升级。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对于你我来说是最好的解脱,我也来陪你,让我们在阴间重新做一对幸福母子,我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剖析:网游,以优质的动感画面、平等的竞技平台,吸引着无数的玩家。而玩家以时间和金钱为代价,追逐虚拟世界中的魔王。能够满足部分人的虚荣心,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失意的人,从中能找到一丝所谓的成就感。常此以往,就脱离了现实生活,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会用网络上的暴力手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案例2】网恋

随着现在物质生活的变化,孩子们的青春期也越来越提前,处于含苞欲放的季节。很多孩子上QQ本来是同学们或者是亲人之间的交流,但随着上网时间长了,交际圈越来越广,网恋产生了,老公老婆一大堆,虽然远在天边,但彼此的内心情感却走进了一个没有距离的世界,无所不谈,无所不说,山盟海誓一大篇。彼此成了生活中一部分,似乎有了依托。

2006年,我校的一个女生迷上了上网,也就有所谓的老公,上课手机聊天,晚上熬到深夜,吃饭的时候死盯着屏幕,等待着网友上线,不知道饭喂在嘴里还是鼻子上,反正地上撒了一地,老妈看了非常生气,打了她一耳光。于是离家去找网友并留下了言“爸妈,感谢你们的养育,我出嫁了,别担心我。”2008年带着个小孩回家了,一问才知道,那个地方很穷,刚开始男方的全家人都对她非常好,视为宝贝,可时间长了,生活却出现了问题,连小孩的尿布都买不起,一天三吵,两天一架,不得已才逃回来。

同学们,她才十六岁呀,还是个孩子呀,以后带着一个孩子可怎么过呀!

还有更可怕的,有些网友花言巧语,咱们不知道他的底细,邀请约会。去了后,就上了戝船,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还有就是网上的一些小游戏,也很容易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极品飞车,出车祸,不道德的广告黄色图片,引诱孩子们人格出现畸形。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借助式种各样的工具泛滥成灾,谣言四起。福岛核泄漏,全国闹盐荒,钓鱼岛事件的升级,温洲再次闹盐荒。人心惶惶。

老师:同学们,你们沉溺游戏吗?

学生:不沉溺。

老师:你们网恋过吗?

学生:没有。

老师:你们会因为网上流言的蛊惑,去做一些失去理智的事吗?

学生:不会

老师:恭喜你们的爸妈,有你们这样的好儿女。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用辨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些事情,汲取精华,弃去糟粕。如果咱们合理地去使用,有目的去用,它会是我们通向理想之

巅的导师。

在有些情况下还真得需要这些玩艺儿。

2、老师: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咱们学校放几天?

学生:8天。

老师:有没有计划去武当山去玩的同学?

学生:有

老师:希望同学们给我一个日程表(下发的文件夹),千万别让我下雨去,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三分钟后请第一组的同学给我个结果。

2、老师:今天我走在路上,听见有同学在谈论杨辉三角,三分钟后请第二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杨辉三角。

现在的信息技术对们来说有其利,也有其弊。我们该怎么做呢?一句话,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如果不知道在网上查找看谁找得快,找到了举手。(请这个同学领读)

老师:大家能不能做到?

同学:能。

老师:大声点。

同学:能。

老师:好样的。(剩下时间,同学们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把你们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没搞懂的问题,在网上找找,看能否找到满意结果。)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八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习题及解答 8-1 已知电枢控制的直流伺服电机的微分方程组及传递函数 b a a a a a E dt di L i R U ++=+ dt d K E m b b θ= a m m i C M = dt d f dt d J M m m m m m θθ+=2 2 ) ()([)()(2m b m a a m m a m a m a m C K f R s R J f L s J L s C s U s ++++=Θ ⑴设状态变量m m x θ=1,m x θ =2,θ =3x 及输出量m y θ=,试建立其动态方程; ⑵设状态变量m m a x x i x θθ ===321,,及 m y θ=,试建立其动态方程。 解: (1)由题意可知: ??? ????=======123121x y x x x x x m m m m θθθθ , 由已知 ???????+===++=m m m m m a m m m b b a a a a a f J M i C M K E E i L i R U θθθ 可推导出 ????? ????=++-+-===1 233 3221x y U J L C x J L C K f R x J L R J L f x x x x x a m a m m a m b m a m a a m a m 由上式,可列动态方程如下

=??????????321x x x ??? ?? ? ? ?????? ?+- +- m a a m m a m a m b m a J L R J f L J L C K f R 01 00010??????????321x x x +??????? ? ????? ???m a m J L C 00 a U y =[]001???? ??????321x x x (2)由题意可知:,1a i x =m m m y x x θθθ===,,32 可推导出 ???????? ???==-=-====+--=+--==2 3133 231111x y x J f x J C J f i J C x x x U L x L K x L R U L L K i L R i x m m m m m m m m a m m m m a a a b a a a a m a b a a a a θθθθθ 可列动态方程如下 []?? ?? ??????=321010x x x y 由 ?????===m m m x x x θθθ 321和 ??? ??===m m a x x i x θθ 321 得 ??? ? ????? -=-======3 133221x J f x J C J f i J C x x x x x m m m m m m m a m m m m m θθθθ 由上式可得变换矩阵为 ?????? ? ??????? -=m m m m J f J C T 0100 010 8-2 设系统微分方程为 u y y y y 66116=+++ 。式中,u 和y 分别为系统输入和输出量。试列写可控标准型(即矩阵A 为友矩阵)及可观测标准型(即矩阵A 为友矩阵转置)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 解: 由题意可得: 10110010220330R K a b x L L L x a a a x x U a C f x x m m J J m m ?? ??--???? ?????? ??????????=+??????????????????????- ????????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案

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节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影响,是整册书的导言或概括性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内容的延续和加深。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感受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从而引发在自己身边的变化或影响,同时通过寻本溯源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对信息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但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因此,课堂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b.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掌握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信息的来源的方法,尝试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b.调查、研究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c.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 a.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b.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c.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 五、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空间信息分析技术_王劲峰

第24卷 第3期 2005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 H Vol 124,No 13May ,2005 收稿日期:2004210216;修订日期:200520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471111)、863项目(2002AA13523021)和973项目(2001CB5103)支持。 作者简介:王劲峰(19652),上海市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研究。 Email :wangjf @igsnrr 1ac 1cn 空间信息分析技术 王劲峰,武继磊,孙英君,李连发,孟 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在GIS 技术日趋成熟和空间数据极大丰富的今天,通过分析空间数据探索空间过程机 理正变得日益迫切。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至少包括以下六个主要方面:(1)空间数据获取和预 处理;(2)属性数据空间化和空间尺度转换;(3)空间信息探索分析;(4)地统计;(5)格 数据分析;(6)复杂信息反演和预报。本文提出了解决具体应用问题一般的空间数据分析计 算、结果解释和反馈程序。认为空间过程的一般共性和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各种不同的方 法技术最终可能导致空间数学(spatial mathematics )的产生,同时发展鲁棒的空间分析软件 包对于普及空间数学是必要的。 关 键 词:GIS ;空间信息;空间过程;空间分析;机理解释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5)0320464209 1 引言 随着对地观测、社会经济调查、计算机网络和格网信息处理能力的迅速提高,空间数据正在以指数方式急速增加。通用和专用的(时)空间数据结构[1]、应用于具体事物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对这些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深加工以获得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2]成为空间信息三大领域。 数据分析通常用统计学方法,当今流行软件包SPSS 、MA TL AB 等大大地促进了数据分析深加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徐建华,2002)。 但是,空间数据通常具有非独立性,这与经典统计学基本假设相驳。因此,专门的空间信息分析理论和技术正在迅速发展[3~5],已在遥感、生态环境、地球科学、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诸多成功的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 2 研究动态 统计分析是常规数据分析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统计学在分析空间数据时存在致命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由空间数据的本质特征和传统的统计学方法的基本假设共同造成的。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是建立在样本独立与大样本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对于空间数据,这两个基本假设前提通常都得不到满足。空间上分布的对象与事件在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使大部分空间数据样本间不独立,即不满足传统统计分析的样本独立性前提,因而不适于进行经典统计分析[6];另一方面,有些空间数据采样困难,如某些气象台站分布在稀疏的山区,导致样本点太少而不能满足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大样本的前提;地学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报告与运动解

【实验地点】课外(宿舍)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MATLAB 实现离散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生成 2、学会利用MATLAB 将连续系统离散化 【实验设备与软件】 1、MATLAB/Simulink 数值分析软件 2、计算机一台 【实验原理】 1、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命令格式[V J]=eig (A ) Cv=eig(A) 说明:V 特征向量,J 是Jordan 型,cv 是特征值列向量 2、求运动的方法 (1)利用Laplace 逆变换----适合于连续/离散线性系统 采用ilaplace/iztrans 对传递函数求逆,这种方法一般是零输入情况下求响应。 (2)用连续(离散)状态转移矩阵表示系统解析解----适合于线性定常系统 对连续定常系统有: 假设初始时刻为零,LTI 系统的解析解为dt Bu e e x e t x t At At At ??+=0 )()0()(τ。若u (t )是单 位阶跃输入,则上述解可写成dtBu e e x e t x t At At At ? ?+=0 )()0()(τ。进一步简化为: Bu A Bu A x e t x At 11))0(()(---+= 对离散线性定常系统有: ∑---+ =1 1 )()0()(k i k k i Hu G x G k x

(3)状态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适合于连续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采用直接数值积分很容易的处理各种定常/时变和线性/非线性系统。有很多数值积分方法,其中有一类预测-修正数值积分方法+自适应步长调整的算法比较有效。在MATLAB/Simulink 中包含的多种有效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ODE 求解算法,典型的是Runge-Ktuta 算法,其通常使用如下的函数格式: [t,x]=ode45(odefun,[ti,tf],x0,options)----采用四阶、五阶Runge-Ktuta 算法 [t,x]=ode23(odefun,[ti,tf],x0,options)----采用二阶、三阶Runge-Ktuta 算法 说明:a.这两个函数是求解非刚性常微分方程的函数。 b.参数options 为积分的误差设置,取值为相对误差‘reltol ’和绝对误差‘abstol ’;[ti,tf]求解的时间围;x0是初值是初值向量;[t,x]是解。 (4)利用CotrolToolBox 的离散化求解函数----适合于TLI 系统 用step ()/impulse()函数求取阶跃输入/冲激输入时系统的状态响应: 当系统G 是连续的情况下: 调用[y,t,x]=step/impulse(G )会自动对连续系统G 选取采样时间围和周期; 调用[y,t,x]=step/impulse(G ,ti:Ts:tf)由用户自己定义对连续系统G 的样时间围和周期; 当系统G 是离散的情况下: 调用[y,t,x]=step/impulse(G )会按离散系统G 给出的采样周期计算; 调用[y,t,x]=step/impulse(G ,ti:Ts:tf)是Ts 必须与离散系统G 的采样时间围和周期一致。 另外lsim()函数调用格式:[y,x,t]=lsim(G,u,ti,TS,tf,x0) 零输入响应调用函数initial (),格式:[y,x,t]=(G,x0) (5)利用simulink 环境求取响应----适用于所有系统求取响应 使用simulink 求取线性或非线性系统的响应,调用格式如下: [t,x,y]=sim(‘XX.mdl ’,ti:Ts:tf,options,u) 【实验容】 已知线性系统:]) (201)() (2 10)(404040202119201921)(t x t y t u t x t x +-----? 已知线性系统 1、利用Matlab 求零状态下的阶跃响应(包括状态和输出),生成两幅图:第一幅绘制各状态响应曲线并标注;第二幅绘制输出响应曲线。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标题: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2、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结合视频节目,通过问题研讨,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分析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技术的积极、消极两方面影响 教学思路: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比较杂,要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面面俱到的全部掌握很难做到,因此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本节课最需要注意和最难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材这个特点和学生特点,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再由IT单词含义引入新课,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对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这四种技术则给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课后自学,有效节省时间;信息技术的五个发展阶段作为记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记下就达到了目的,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勇敢回答;对于比较重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则通过学生回答、辩论赛等多种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最后采用知识点评价和自我评价,检验学习效果。

教学课时:1 学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通过抢答的方式概括信息具有的基本特征:传递性 | 共享性 |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 价值相对性 | 时效性 | 真伪性 | 其他特性 (2)练习讲评 请几个同学举例,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阅读课本实例,结合课前预习,讨论文中的内容,填写表格,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1)IT的英文全称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四方面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2、小组讨论 (1)阅读课本材料,经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产生了哪些信息技术 主要特点 1 2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复习:完成下列填空题:(提问、回答) 一、关于多媒体的数字化: 1、录制一段时长1分钟、双声道、16位量化位数、44.1kHz采样频率的不压缩的音频数据是: A、10.1MB B、80.8MB C、17.2KB D、344.5KB 2、根据下图所示,有一个声音文件“第4讲附件录音.wav ”,每秒(ps)播放176kb(这里的k 仍旧表示千的意思,kb=1000b),那么播放23.40秒,需要多少存储空间(KB)? 176kb*23.40; 3、一幅1024×768像素的黑白(位图)图象理论上需多少存储空间? A、1.5MB B、120KB C、96KB D、1.2MB (1) 4、一幅1024×768像素、256色的(位图)图象理论上需多少存储空间? (提示:28=256,) 二、分析下面的数制题: 1、十六进制数4FH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1001111)2 (B)(1011011)2 (C)(1010111)2 (D)(1011110)2 2、、若要分别表示一年的月份,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则最少需要 【A】 1位【B】 2位【C】 3位【D】 4位 3、十进制数12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____。 A、1111001 B、111001 C、1001111 D、100111 基本方法1:121反复除2求余数; 方法2:倒过来,把4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看哪一个是121? 方法3:倒过来,把4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79H 39H 4FH 27H 十六进制数的幂展开计算结果就是十进制数:79H=7*161+9*160=121 方法4:7个1=(1111111)2=127,111=110 =6,127-6=121 三、其它概念: 1、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 存储容量最小单位是“位”(b it),存一个:0或1 存储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1B=8b it ( B:Byte, 字节;存放一个字符,如:数字、字母、符号。) (2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

状态空间分析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状态空间法分析及其应用的特点 摘要 基于为寻求便于分析系统的性能的相应状态变量以及探究状态空间变量线性变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来阐述状态空间分析法的特点。通过应用状态空间法到绞线一叠层橡胶复合支座隔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中来进一步阐述其特点,将结构控制理论中的结构状态空间法应用到该复合支座隔震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中。建立了普通框架、安装叠层橡胶支座和安装绞线一叠层橡胶复合支座框架的结构状态方程,应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结构仿真模型,得出不同条件下框架结构的时程反应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绞线一叠层橡胶复合支座能很好地改变结构的隔震效果,应用状态空间法进行绞线一叠层橡胶复合支座隔震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简单准确。 关键词:系统、传递函数、线性变换、状态空间变量

一、引言 状态空间分析从实质上说并不是什么新颖的东西,其关键思想起源予19世纪到拉格朗日、哈密顿等人在研究经典力学时提出的广义坐标与变分法。当然,由高斯等人奠定的古典概率、估计理论以及线性代数等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上世纪40年代以来,布利斯、庞德里亚金和别尔曼关于极大值原理,卡尔曼、布西与巴丁等人提出的卡尔曼滤波理论,以及许许多多的学者完成的并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却对算法及分析结果产生了决定性意义的贡献。这些便是状态空间方法发展的历史概况。状态空间分析是对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变分法、随机过程以及控制理论等应用数学各学科的综台。对动态系统的性能分析,特别是对扰动的响应、稳定性的特性、估计与误差分析以及对控制律的设计及性能评估,这些便构成状态空间分析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利用向量、矩阵等一整套数学符合,把大量资料加以整理与综合,形成了观念上统一的体系——60年代中期之后出现了现代控制理论。 状态空间分析随着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维数的增加(其中包括坐标、敏感器、执行机构以及其它装置的数量)而越发显得重要。另一方面亦由于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完善,特别在可靠性及用户接口方面的改善与进展,使得计算工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易于进行,使状态空间分析越发显得有生命力。它具有的特性使得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在只局限于输入量、输出量和误差量,为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加之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及实时控制,因而可以应用于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以及随机过程等。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第二周 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体会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5、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6、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二、精讲: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1)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在别的程序上,这样就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当病毒事先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计算机病毒便发作,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都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这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它可以随着带有病毒的软盘、光盘、电子邮件等,通过交替使用和网络,迅速传染到别的计算机系统。 (3)破坏性 刚才也有同学讲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删除数据、修改文件、抢占存储空间。计算机病毒甚至可以使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的正常工作中断,或使一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害到国家经济和安全。

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刘杰 (吉林省第一测绘院,吉林四平136001) 摘要:空间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它与土地利用规划密切相关。为了使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 规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分别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中摄影测量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和地理信 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空间信息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 摄影测量与遥感(RS) ; 全球定位系统(GPS) ; 地理信息系统(GIS) 0 引言 人们通过大自然发出的信息了解物质世界的属性和规律,获取与诠释这种信息的能力,使人们能够理解宇宙。信息技术( 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由四大支柱技术组成: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这四项技术正好覆盖了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到信息应用的整个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乡(镇)级五个层次较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在引导和控制城乡建设集约合理用地、保护耕地、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空间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解决与地球空间信息有关的数据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的信息系统。它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遥感(Remote Sensing, R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简称3S技术)等一切与地理空间定位有关或具有空间特性的信息系统。在宏观战略决策,自然资源的调查、开发与利用,区域与城市规划和管理,自然灾害预测和灾情监控,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等诸多方面,空间信息技术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数据采集、图形制作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空间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摄影测量与遥感( R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目前,土地开发整理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实现土地利用现状跟踪管理,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机制,传统的模拟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相应的土地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管理模式以及应用需求。摄影测量与遥感(RS) ,可以给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大量的信息,是现代信息社会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集、更新和修正的重要手段。 摄影测量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随着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由影像扫描仪、计算机、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及相关输出设备构成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必将取代传统的光机型测量仪器[ 1 ]。

状态空间分解法计算公式分析

同批工件间同时到达的耦合关系? 工件本来是一个个到达,如C-C+1-C+2,但考虑为批次同时到达,C 可以直接到C+2; 基于更新过程的关键更新定理,将小车与B2、B4间的耦合关系用节点间的批量到达速率、批量离开速率变化替代?B2的输出与B4的输入之间相互依赖 节点二: 两次小车装载之间通常会有多个工件到达B2,在小车两次到达的间隔中B2内的工件数量曲线是单调非减的。因此,实际上小车回到B2时B2拥有的工件数量的期望(锯齿的上尖点)远远比稳态后(稳态后不变,中间水平线)计算的期望要大 节点四: 实际上小车来到B4时B4拥有的工件数量的期望远远比稳态后计算的期望要小,当小车容量C 越大、小车速度越慢(保持当量运载能力不变)的时候这个偏差越明显,这样将提高小车由于阻塞停留在B4处的计算概率(实际堵塞概率比计算值要小),降低前环节的处理能力。 平均在制品数量: ()()()() ()121112223331122334444444441112123 ,,,01 01 11 11C 4,,201 1 WIP=; N N C S w b S w b S w b b w b w b w N i S w b S w b w w P w P w P w P w P N +======+===?+?+?+?+?∑∑∑∑∑∑∑ ∑∑ 第4项改为乘以W4;第五项(节点四在制品数期望)就是小车阻塞的概率乘以节点4的个数 (N4+1) 状态之间的转换速率:存在概率路径,则用概率路径乘以速率,不存在概率路径,则直接用速率。实际上概率路径之和一定=1 1 i b =-0 i b =1 i b =2 i b = B2 B4 节点3:2C+2个状态对应2C+2个方程 右边第一项:上标为W3,漏了V ,第二项是只可能是从小车上只有一个变为空车返回状态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仍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其未来的发展情况非常值得期待。为此,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为该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应用 目前阶段,人们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非常高,小到普通百姓日常的网络应用,达到国家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分析,都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世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了让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应用,笔者以自身高中生的视角,阐述计算机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希望可以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强大,其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各项性能,例如提升自身的安全性能、数据传输性能等,保障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操作水平,避免病毒入侵,要通过防火墙和系统建设提升病毒防御能力,还要降低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的难度,要使得其运行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网络结构设计能力,要提升网络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合理划分,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让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不同的结构层次,要形成相应的规范,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性能,笔者通过学习得知,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同时,在优化处理器系统环节,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提升系统的运行能力,提高其运行的效率。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许多环节中都有应用,其为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作用,笔者认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较为明显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帮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知识汇总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绪论(书、笔记) 1)“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2)信息系统的5个部分 3)GIS与MIS、CAD区别与联系 4)重要的GIS公司和产品 5)3S的英文全称与简称 第二部分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结构(笔记、WORD文档)1)建模的三个过程,以及它们的任务; 2)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3)空间数据的特点; 4)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空间数据结构5)栅格结构编码方式 6)矢量和栅格的比较 第三部分空间信息的获取(笔记) 1)信息源类型 2)信息获取方式 3)数据框架 4)地图分类 5)坐标系统 第四部分空间信息的处理(笔记与PPT) 1)“数据处理”定义; 2)数据处理与数据编辑的关系 3)空间数据编辑的类型 4)坐标变换的类型 5)结构变换与格式变换区别 第五部分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数据库 1)空间数据的5个特点,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2)空间数据管理的5种模式 3)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对比; 第六部分空间数据分析 1)共有哪几种分析,每种分析解决什么问题 2)基础运算有哪些?中心点 3)查询分析有哪几种类型 4)叠置分析有哪几种 5)缓冲区分析的过程 6)泰森多边形原理、画法 7)网络分析的两个案例

8)地形分析(模型以及比较,应用) 第七部分制图与输出 1)地图符号种类 2)标注与注记 3)专题图 4)制图要素 第八部分网络GIS 1)网络GIS的两种类型及对比 2)Google earth的特点 3)Google map 4)Edushi 5)Arcgis server 第九部分GIS集成 1)数据集成、平台集成与3S集成2)系统集成与组件式开发; 第十部分遥感与GPS 1)定义 2)技术系统 3)遥感的三种分辨率 4)不同波段电磁波在遥感中的应用 5)遥感的几种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6)GPS客户端的两种主要形式

第八章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8章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1~7章涉及的内容属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范畴,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主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经典控制理论通常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其缺点是只能反映输入-输出间的外部特性,难以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运行状态,不能有效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等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控制系统速度、精度、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典控制理论已不能满足要求。1960年前后,在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美国学者卡尔曼引入了状态空间的概念。它是以系统内部状态为基础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控制理论,两个重要的内容如下。 (1)最优控制:在给定的限制条件和评价函数下,寻求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控制规律。 (2)最优估计与滤波:在有随机干扰的情况下,根据测量数据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最优估计。 本章讨论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它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8.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8.1.1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方法 图8-1 典型控制系统方块图 典型控制系统如图8-1所示,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被控过程 327

328 (见图8-2)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数学描述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输入、输出描述(外部描述),它将系统看成为“黑箱”,只是反映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而不去表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内部变量,如传递函数;另一种是状态空间描述(内部描述),它是基于系统内部结构的一种数学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一个反映系统内部变量x 和输入变量u 间的关系,具有一阶微分方程组或一阶差分方程组的形式;另一个是表征系统输出向量y 与内部变量及输入变量间的关系,具有代数方程的形式。外部描述虽能反映系统的外部特性,却不能反映系统内部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内部结构不同的两个系统也可能具有相同的外部特性,因此外部描述通常是不完整的;内部描述则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8.1.2 状态空间描述常用的基本概念 1.输入和输出 由外部施加到系统上的激励称为输入,若输入是按需要人为施加的,又称为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或从外部测量到的系统信息称为输出,若输出是由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又称为观测。 2.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向量 能完整描述和惟一确定系统时域行为或运行过程的一组独立(数目最小)的变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其中的各个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当状态表示成以各状态变量为分量组成的向量时,称为状态向量。系统的状态)(t x 由0t t =时的初始状态x (0t ) 及0t t ≥的输入)(t u 惟一确定。 对n 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当n 个初始条件)(,),(),(0)1(00t x t x t x n -Λ&及0t t ≥的输入)(t u 给定时,可惟一确定方程的解,故)1(,,,-n x x x Λ&这n 个独立变量可选作状态变量。状态对于确定系统的行为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n 阶系统状态变量所含独立变量的个数为n ,当变量个数小于n 时,便不能完全确定系统的状态,而当变量个数大于n 时,则存在多余的变量,这些多余的变量就不是独立变量。判断变量是否独立的基本方法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代数约束。 状态变量的选取并不惟一,一个系统通常有多种不同的选取方法。但应尽量选取能测

信息技术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新兴技术不断的产生。比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等。其中我们生活工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信息化技术。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的简称就是IT它是由它的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而成,信息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某一项技术它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切切实实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超越了前所未有的时空距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存业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和生存方式,许多城市居民几乎可以说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信息通信技术的生活会 是什么样子。你比如说人们在城镇里乘坐的公交车所用的公交卡,家里面看的数字电视,电话手机等一系列通讯工具,网络,媒体,办公,超市,图书管理等等都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如今,通信工具已真正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应用同样的在我们工作中 在各个企业中也是运用广泛,我们对于电子商务这个词汇应该不陌生。现在基本上各行各业都在发展电子商务。那么开展电子商务肯定会离不开电脑,网络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我们都知道,企业间的沟

通其实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各类单位也离不开沟通。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云集的城市当中,信息沟通的变迁也让人惊叹。网上办公、网上交易、网上查询等一系列的互联网应用,使电话、宽带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电子商务活动手段。还有更高级一点的,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到的一种会议模式那就是视频会议,视频会议系统的开通,为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节约了不菲的差旅费,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级政府能通过这一手段迅速作出反应、部署。 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真的是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生活中离不开,企业中离不开,政府中也离不开。或许我们以前没有在意,其实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就以我们手中的手机作为一个例子,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的手机已经从早期的语音专家延伸到短信、彩铃、音乐下载、手机报、搜索引擎、游戏、手机定位、手机支付等多元化应用,从耳、嘴和眼等人类器官功能的单一发挥,演变为多器官多功能发挥的同时进行。短信、飞信聊天、炒股、买彩票……新技术为移动办公和休闲娱乐提供了不少便利。 总之,我们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将会更加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便利。 旅管08-1班毕庆龙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20年中期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特网等汇成了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与主流,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类信息器官的延伸,都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可分为: 1、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功能相当于人脑的思维功能, 是信息技术群的核心。从公元前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到17 世纪初欧洲人发明的计算尺,在漫长的岁月里,信息处理主要是靠人脑的筹算并辅之以简单的计算工具。这种人工信息处理方式虽然十分简便,但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现代信息表述技术 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后,随之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信息表述技术。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加工工具, 其指令与被处理的数据都是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因此处理的所有数、字母、符号等均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3、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是社会的“大脑”,那么通信技术就是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应当广义地理解为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可以预见, 在本世纪中叶之前, 现代信息技术仍将保持它在全球高技术中的先导地位, 在向着它的顶峰攀登的同时, 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科学技术领域, 包括生物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进程, 同时, 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 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正处于人类科学技术的更大变革的前夜, 信息化核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不仅值得科学家们高度关注, 更值得所有人类高度重视。如今,西方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仍然领先中国,并且差距还比较大,国外信息化发展有着许多亮点,如电子信息材料整体稳步向前, 环保节能材料领域发展令人瞩目……展望未来,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2)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3)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4)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综述

、F、、、 前言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可以分为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质量、空间关联、空间对比、空间趋势、空间运动。空间位置是借助于空间坐标系来传递的空间物体的个体定位信息;空间分布反映了同类空间事物的群体定位信息;空间形态是空间物体的几何特征,一些特征易于被视觉感受,如走向、连通性等,另一些特征则必须用数值来描述,如面积、周长、坡度;空间距离反映的是空间物体之间几何上的接近程度;空间方位是用方位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空间分析是GIS的主要特征,也是评价GIS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空间分析的发展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空间分析源于60 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 革命。开始阶段是应用定量(主要是统计)分析手段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理空间本身的特征、空间决策过程和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乃至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实例.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方法是通过空间分析技术的集成。长期以来,空间分析的模型和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结构,对空间分析的基本内容也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同的界定。因此,空间分析领域的研究是相对落后的。根据GIS 处理对象界定空间分析 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基于图的分析,主要有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复合分析、邻近分析及空间联结,这些方法以图形操作为主,在现有的GIS 软件中已比较成熟。(2)基于数据的分析,这部分的理论基础是空间统计学。空间统汁学基于两个本惯似没:任意距离的两点间的差值的数学期望为零;任意距离的两点间的差值的方差最小。这里的任意距离指的是空间物体间的距离,由于空间物体又可分为点、线、面、体四类,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最本质最简单的距离形式,因此空间统计学在这两个本质假设基础上,通过对样本点得出的经验变率函数的拟合得到真实的变率函数,以便做进一步分析。(3) 基于事件机理的分析,有些事件有其 相应的机理提供公式构架,由环境信息提供初始边界条件,这样可直接利用前入总结的成果来描述事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进行分析。空间分析的目的是提取空间信息,而空间分析的对象是空间数据。空间分析是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空间数据是描述地球表层(有一定厚度)一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事物及其关系的数据,电可以是关于空间物体及其空间变量和属性的数据。以空间物体为定义域,随空间物体的延展而变化的地理现象是空间变量;相反,不随空间物体的延展而变化的地理现象是空间物体的属性。一般认为空间数据具有三大要素:几何、属性和时间,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出发,空间变量也是空间数据的要素之一,空间分析中的很多内容是针对空间变量的。一个空间变量是定义于一个空间物体上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变量的变化情况将物体分解。分解的原则是物体每部分的变量不变,或者可看作是不变的,这时空间物体被分解成若干空间物体,而空间变量则转化成空间物体的属性。空间物体的分解、变量与属性的转化,是空间分析的内容之一。[1] 正文 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与管理,厂址选择,水污染监测,洪水灾害分析,道路交通管理,地形地貌分析,电网管理,医疗卫生,军事等领域。 交通设计管理领域 1 .GIS 空间分析与铁路线路评价指标的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