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3 财政审计
最全面的江苏自学考试教材及考纲

02204 经济管理 2007-12-07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2009-06-02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007-12-07 02211 自动化制造系统 2008-06-05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2008-06-05 02218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2010-05-31 0222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10-05-31 02222 模具制造工艺学 2010-05-31 02340 线性电子线路 2007-05-24 02344 数字电路 2007-05-24 0235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7-05-24 0235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7-05-24 02394 房屋建筑学 2008-06-05 02446 建筑设备大纲 2007-06-10 02481 物理化学(三) 2010-05-31 02485 化工热力学 2007-05-24 02486 工业化学 2007-05-24 02487 传递与分离 2008-06-05 02524 烹饪学概论 2007-05-24 02525 烹饪原料学 2007-05-24 02526 中国烹饪工艺学 2007-05-24 02527 烹饪化学基础 2007-05-24 02528 烹饪营养学 2008-12-19 02529 烹饪卫生学大纲 2007-06-10 02530 烹饪器械及设备 2007-05-24 02531 面点工艺学大纲 2007-06-10 02532 筵席设计及餐厅服务 2007-05-24 02625 现代企业管理(一) 2007-05-24 02634 生物化学(二) 2009-09-18 02787 兽医药理学 2010-12-03 02793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2008-12-19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2007-07-12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009-06-02 02796 畜牧业经济管理 2007-12-07 02797 家畜饲养管理学 2007-06-25 02798 畜牧微生物学 2008-12-19 02799 兽医临床医学 2010-12-03 02867 医学统计学 2007-05-24 02911 无机化学(三) 2007-05-24 02930 中医学基础(一) 2009-12-23 02974 中药学(一) 2008-06-17 02975 方剂学(一) 2009-06-01 02976 医古文(一) 2009-12-23 03029 药剂学 2007-05-24 03034 药事管理学 2010-12-03 03035 有机化学(四) 2010-06-03 03037 药用植物学 2008-06-17 03040 中药鉴定学 2007-05-24 03040 中药鉴定学 2007-05-24 03042 中药炮制学 2008-06-17 03044 中药药剂学 2007-05-24 03046 中药药理学 2009-06-01 03047 分析化学(二) 2007-05-24 03049 数理统计 2010-12-03
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计划

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计划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计划是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腐败和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以下是一个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计划的基本框架:一、工作目标明确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包括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经纪律等。
二、审计范围1.确定审计的具体范围和对象,包括各级政府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等。
2.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进行重点关注和审计。
三、审计内容1.对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进行审计,确保收入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2.对财政支出的方向、用途、效益进行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违规、浪费、低效等问题。
3.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包括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等环节。
4.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四、审计方法1.采用查阅文件、账目、凭证等审计资料的方法,了解财政收支情况。
2.通过现场调查、询问、观察等方式,核实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利用数据分析、比较、趋势分析等方法,发现财政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和异常。
五、审计时间安排1.制定详细的审计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2.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报告与反馈1.在审计结束后,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2.将审计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
七、总结与提升1.对本次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加强与其他审计机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规划和实施,财政收支审计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政府财政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1号——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1号——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违规问题整改结果
【法规类别】审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1号
【发布部门】审计署
【发布日期】2009.08.23
【实施日期】2009.08.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2009年第11号)
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违规问题整改结果
(2009年8月23日)
2008年,审计署对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和重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10省区市)2006至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以及相关涉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发现上述10省区市有关部门和
单位违规使用支农资金26.93亿元,其中5837.4万元用于建房买车(审计调查结果已于2009年5月20日公告)。
近期,审计署对违规使用支农资金问题的整改结果进行了跟踪调查。
现将整改结果公告如下:
一、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和10省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发展改革委牵头召开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部际联席会议,及时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市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
2023年7月江苏自考开考专业及科目

2023年7月江苏自考开考专业及科目2023年7月江苏自考开考专业及科目一览表自考本科是指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
相比传统全日制大学本科,自考本科的特点是学制比较敏捷、学习时间可以本身决议、费用相对较低等。
下面介绍2023年江苏自考本科相关信息:2023年7月江苏自考开考专业及科目2023年7每月江苏自考考试科目布置表专业名称考试科目适时间布置7月1日(星期六)7月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X1630302会计08119管理会计X1690202人力资源管理27015创业教育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071社会保障概论X1630701市场营销27015创业教育X1690206行政管理27015创业教育X1670102学前教育00389学前教育科学讨论00384学前心理学00386幼儿文学00383学前教育学29761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X1670121心理健康教育28660人格心理学28793学习心理与辅导X156010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02191机械制造技术X1620302中药学03044中药药剂学03040中药鉴定学02976医古文(一)02930中医学基础(一)03050药理学(三)03047分析化学(二)X1630601工商企业管理27015创业教育27870管理学基础27873经济法概论27871统计基础27877市场营销27884人力资源管理27882生产管理X15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27015创业教育27877市场营销27964机械制造基础27972农业机械27961高等数学27979电气掌控技术27984自动检测技术X1510118农业经济管理27015创业教育27870管理学基础27873经济法概论27871统计基础27877市场营销27876财务会计27879农业政策与法规X2120237审计学06073财政审计27049社会审计27050内部审计06072企业财务审计X2023301金融学27090上市公司案例分析27089公司财务04009国际金融市场27016日语27309税收学27017法语27018俄语27087金融企业会计27088国际投资学X2120231工商管理07524公司理财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30445宏观经济分析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23401国际经济与贸易27040电子商务27309税收学27184国际经济合作27188ERP(企业信息系统)27185WTO与国际经贸惯例X2120233会计学30448会计信息系统27309税收学11240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120232市场营销27040电子商务10492销售管理学08770消费者行为学(一)X2120901旅游管理30464旅游电子商务27129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27128旅游美学27016日语30463酒店管理概论27017法语27018俄语27131旅游文化学27871统计基础X2120801电子商务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120236人力资源管理05962聘请管理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120601物流管理07006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07724物流系统工程07729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X2120233工程管理06087工程项目管理30585房屋构造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掌控06086工程监理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X2030101法学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330101监所管理27016日语27018俄语X2120402行政管理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40106学前教育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8042中外文学精读28054数学基础27016日语28052儿童进展28053幼儿园老师道德与法律修养29768教育伦理学27017法语27018俄语28050学前教育讨论方法28051当代世界学前教育X2340102心理健康教育00266社会心理学(一)29658犯罪心理学29657公共关系心理学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40107小学教育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8042中外文学精读28063教育统计学27016日语28066小学制造教育29768教育伦理学27017法语27018俄语28064文艺概论28068小学语文专题讨论28069小学数学专题讨论X2050107秘书学27190现代企业制度27189申论30462文书档案管理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27191秘书文化学X2050101汉语言文学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21现代汉语语法讨论2895620世纪欧美文学史27016日语27039周树人讨论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50201英语30460英语应用文写作30461英语文化概论00839第二外语(俄语)00840第二外语(日语)00841第二外语(法语)X2050262商务英语00952国际市场营销学(二)08959BEC商务英语(二)00839第二外语(俄语)00840第二外语(日语)00841第二外语(法语)03412第二外语(韩语)X2050303广告学27623广告设计实务00641中外广告史27412市场调研与统计27016日语27413广告策划与创意27418广告媒介实务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50301新闻学27020广播电视概论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130508数字媒体艺术07887平面设计11733动画视听语言X2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2204经济管理30587机械掌控工程基础30454机械CAD/CAM 技术02209机械制造装备设计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X2080201机械工程30453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30586机械优化设计27054工程数学X2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080703通信工程08166操作系统及其安全27054工程数学X2080903网络工程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X2080905物联网工程12580无线通信技术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07025数据通信与网络06016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2586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X2081001土木工程30449工程建设监理X2082502环境工程28528环境规划与管理28540环境质量评价28727水污染掌控工程27457环境法学X2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27060化学反应工程02485化工热力学06116化工分别过程27063工厂设计概论X2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3281食品微生物学(二)03286食品营养学03283食品安全与质量掌控03284食品原材料学04175食品添加剂03285食品工厂设计(二)X2080208汽车服务工程08315掌控工程基础30459汽车维护和修理技术与设备08586汽车应用英语(一)09087汽车电器与电路分析X212023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6627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02115信息管理基础02124信息分析方法X2090502园林00293城市生态学0404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二)01437园林工程预算11216园林工程学(二)11235造园史X2090401动物医学30457兽医病理学02678农业推广学02798畜牧微生物学02787兽医药理学02799兽医临床医学30458兽医传染病学X2120301农林经济管理06187农业概论02678农业推广学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02680农产品加工27016日语27017法语27018俄语X2100801中药学03034药事管理学03040中药鉴定学03050药理学(三)03049数理统计05081中药文献学07793医药市场营销学X2100701药学01763药事管理学(二)01757药物分析(三)02911无机化学(三)03049数理统计0552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06831药理学(四)07793医药市场营销学2江苏自学制多少年江苏自考无学制限制,没有固定的毕业日期。
财政审计工作调研报告题目

财政审计工作调研报告题目财政审计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财政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监督工作,旨在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促进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为了解财政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成立了调研小组,对财政审计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以下将分别从财政审计的法律依据、机构设置和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法律依据财政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财产法》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财政审计的目标、原则、权限和程序,并为财政审计的执法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三、机构设置财政审计机构主要包括审计机关和审计监察机构。
审计机关是具体负责进行财政审计工作的单位,属于政府机关,有独立的财政审计部门。
审计监察机构则是对财政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部门,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由人大常委会设立。
四、工作内容财政审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以及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审计等。
其中,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旨在保证政府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计主要关注政府财政资产的价值和利润情况。
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主要是为了评估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审计则是检查政府部门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财务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
五、存在的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现存的问题。
首先,审计机关在人员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财政审计工作无法做到全面细致。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审计工作中不配合或者敷衍塞责,严重影响了财政审计的结果。
再次,财政审计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执行,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和改进。
最后,财政审计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考试日程表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1年4月考试日程表
说明:1.部分专业考试计划中设置了不考外语的换考课程,为避免外语课程和其换考课程重复报考,请应考者详细查看各专业考试计划后选择报考。
2.部分专业考试计划中安排了“实践”、“含实践”课程、专业综合技能考核或毕业论文(设计),请考生于每次报名期间到网上报名系统查询考核时间和办法,并按照要求报考。
3.“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省不统一组织考试。
考生凡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者,或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计算机操作基础》模块和其他任一模块(共两个模块)证书者,可免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意见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审计署•【公布日期】2005.09.02•【文号】审财发[2005]33号•【施行日期】2005.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审计署关于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意见(审财发[2005]33号2005年9月2日)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实施以来,财政审计在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财政审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整体合力,实现“五年规划”确定的财政审计总体目标,现就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识,切实转变财政审计工作思路。
当前,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逐步加以解决。
为此,财政审计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在揭露问题的基础上,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的高度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财政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划化、科学化。
售后一段时期的财政审计,要全面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按照“守土有责,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效能。
二、售后三年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揭露财权缺乏制约、管理秩序不规范、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中央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
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以促进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为目标,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
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揭露和查处虚报冒领预算资金、私存私放资金、违规收费或截留坐支非税收入,以及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规和管理薄弱的问题;二是促使中央部门预算编报、预算分配和批复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管理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推动部门预算改革,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三是积极开展政府部门效益审计。
自考科目代码

233009077.xls
E016 F009 F010 E017 E018 G010 F011 G011 A001 B005 D005 D006 G012 A002 B006 C003 E019 F012 E020 C004 A003 F013 G013 H018 E021 F014 H019 H020 F015 G014 00239 狱政管理学 00245 刑法学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47 国际法 00249 国际私法 00258 保险法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00275 社会问题 00277 行政管理学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0283 社会行政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0292 市政学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8 公共政策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345 秘书学概论 00355 公安秘书学 00357 治安管理学 00360 预审学 00369 警察伦理学 00370 刑事证据学 00371 公安决策学 00383 学前教育学 00386 幼儿文学(一) 00387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第 3 页,共 17 页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省卷 省卷 省卷 全国卷 省卷 省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Hale Waihona Puke 33009077.xlsG034 H046 A016 E039 E040 G035 F034 D017 G036 F035 G037 B019 H047 H048 F036 H049 F037 E041 G038 E042 E043 H050 B020 G039 F038 E044 G040 A017 E045 H051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51 工程制图 02173 无机化学(二) 02182 文献检索 02183 机械制图(一) 02185 机械设计基础 02187 电工与电子技术 02191 机械制造技术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8 线性代数 02200 现代设计方法 02204 经济管理 0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02234 电子技术基础(一) 02238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4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75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 计算机组成原理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 02324 离散数学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2326 操作系统 02335 网络操作系统 02354 信号与系统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365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02368 通信英语 第 8 页,共 17 页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省卷 全国卷 全国卷
财政绩效审计:一个理论框架

财政绩效审计:一个理论框架引言一、财政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任何审计活动的重要支撑,财政绩效审计也不例外。
财政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财政学理论、审计学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
财政学理论是财政绩效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它包括财政资金使用、分配和监督的相关理论。
审计学理论则是财政绩效审计的方法论基础,它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绩效管理理论则是财政绩效审计的核心,它包括绩效评价、绩效改进和绩效目标设定等内容。
1. 财政资金使用审计财政绩效审计首先关注的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等方面。
财政资金使用审计不仅要关注资金的合规性,更要关注其绩效效果。
结合财政学理论,财政绩效审计可以通过分析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和影响来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
2. 绩效评价审计绩效评价是财政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它关注的是财政资金使用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绩效评价审计不仅要关注财政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
绩效评价审计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绩效评价审计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其中定性评价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和专家评估,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指标评价和模型评价。
财政绩效审计关注的不仅是问题的发现,更关注问题的解决。
绩效改进审计主要包括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
通过绩效改进审计,可以发现财政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绩效效果。
1. 综合性财政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关注其绩效效果。
财政绩效审计需要综合运用财政学、审计学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性审计。
2. 长期性财政绩效审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对个别项目的审计,还包括对整体财政绩效的审计。
财政绩效审计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和分析财政数据,进行长期的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
3. 相对性财政绩效审计是一个相对性的过程,它需要考虑不同时间、地点和主体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对性评价和改进。
财政收支审计实施方案

财政收支审计实施方案一、背景财政收支是一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对于维护财政的透明度、规范财政管理、保障财政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收支审计是对财政收入、支出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查,以保障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本文档旨在制定财政收支审计实施方案,确保财政收支的规范运行。
二、目标1.确保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评估财政收支的有效性和效率。
3.提供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公开信息。
三、审计范围1.财政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
2.财政支出: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
3.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4.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执行情况。
四、审计内容1.收入审计:–检查各项税收征管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审查非税收入的收入核算和使用情况。
–检查收入征收与核算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2.支出审计:–检查各项支出的决策程序和执行程序。
–审查支出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检查支出执行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资金管理审计:–审查财政资金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检查资金的使用和运营情况。
–评估资金利用效率和风险控制情况。
4.收支执行审计:–检查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
–审查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匹配关系。
–检查收支执行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5.监督指导审计:–针对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提供财政收支管理的监督指导意见。
五、审计方法和过程1.确定审计周期和对象。
2.制定审计计划和任务分工。
3.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检查。
4.收集、整理财政收支相关文件和数据。
5.进行财政收支的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
6.抽样审计或全面审计财政收支数据。
7.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和整理。
8.提出审计结论和对应的整改建议。
9.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交。
10.监督审计过程的执行和整改情况。
六、人员配备和职责1.审计组组长负责审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审计人员参与相关财政收支审计工作。
3.外部专家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
4.当地财政部门提供协助和配合。
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

建立完善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确保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充分运用,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06
审计结果汇总和分析
数据汇总和处理
汇总审计数据
对审计数据进行全面、准确地汇总,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财政 收支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经营业绩等。
数据清洗和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 的质量和准确性。
结果分析和解读
指标分析和解读
根据审计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润增长率等,并解读指 标的含义和合理性。
财政收支状况分析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收入来源、支出结构、资金使用效益等,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 政自给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
建议和改进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不 断扩大,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
审计目的
01
监督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财政资金被 挪用、浪费和违规使用。
02
发现财政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03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问题诊断和建议
根据审计结果和分析结果,对被审计单 位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合理、 可行的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 、规范财政收支行为。
VS
改进措施和方案
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 改进措施和方案,包括财政收支管理、内 部控制制度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等方 面,促进被审计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资 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建议提
01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 督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财务管理和监 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23年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

2023年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____年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结合____年国家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制定本年度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
主要目标是全面评估和审查____年财政收支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合规性,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加强风险防控,推动财政制度改革和财政责任落实。
二、工作重点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审计工作:1. 财政收入审核: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进行审核,评估税收管理情况,查明各项税收征管政策的落实情况,评估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发现并追查各类违规行为,提出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的建议。
2. 财政支出审核: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进行审核,评估各项财政支出政策的落实情况,查明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评估财政支出的效益和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并追查各类违规行为,提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建议。
3. 财政资金运行审核: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运行进行审核,评估财政资金运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查明各类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评估财政资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情况,发现并追查各类违规行为,提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建议。
4. 财政绩效评估: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绩效进行评估,评估财政支出的目标和成效,查明财政绩效评价的数据和指标来源、采集和使用情况,评估财政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提出加强财政绩效评估的建议。
5. 财政风险防控: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查明财政风险的类型和程度,评估财政风险防控的措施和效果,提出加强财政风险防控的建议。
三、工作方法1.审计方法:采用综合审计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文件审查、数据比对、风险分析等多种手段,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2.审计重点:结合工作重点,设立专项审计项目,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风险排查:构建风险排查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各种财政风险的排查指标和方法,提前发现和防控财政风险。
财政所专项审计方案

一、审计背景为加强财政所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审计方案。
二、审计目标1. 查找财政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财务管理漏洞;2. 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合理、合规、高效使用;3. 强化财政所内部监督机制,防范和遏制违规违纪行为;4. 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财政所财务管理水平。
三、审计范围1. 财政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2.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3. 财政所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4. 财政所人员编制、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情况。
四、审计内容1. 预算编制、执行及调整情况;2. 财政资金拨付、使用及回收情况;3. 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及资金使用情况;4. 财政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5. 财政所人员编制、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情况。
五、审计方法1. 审计调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了解财政所财务管理情况;2. 审计检查:对财政所财务报表、凭证、账簿等财务资料进行审查;3. 审计访谈:与财政所相关人员访谈,了解财务管理情况;4. 审计分析:对审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财务管理水平;5. 审计评价:对审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六、审计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审计组,明确审计任务、范围、内容和方法;2. 实施阶段:按照审计计划,对财政所进行现场审计;3. 报告阶段:撰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4. 跟踪整改:跟踪审计整改情况,确保审计效果。
七、审计时间本次专项审计自2023年X月X日起,至2023年X月X日结束。
八、审计人员审计组成员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九、审计纪律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2. 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审计信息;3.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4. 严肃纪律,廉洁自律,不得利用审计工作谋取私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dd86bac6da38376baf1faef4.png)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审计署 审计结果公告[O 7 2 o 年第 6号]
4个 门 位2 6 度 算 行 其 财 收 审 结 9部 单 0年 预 执 和 他 政 支 计 果 0
《 接本 刊上期 第 2 ) 4页 国家安 全生产 监 督管理 总 局 20 06年度预 算 执行 和其 他财政 收 支 审计 结 果
( ) 六 所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违规核销对
外 投 资 10万 元 。 4 2O O4年 8 ,该会将 所持有的某公 司的 月
10万元投资 , 2 4 以 0万元的价格转让 , 并在未 经业务主管部 门及财政 、国有 资产管理部 门 批 准的情况 下, 将上述投资予以核 销, 形成损
失 10万元 。 2
在未取得安全评价机 构资质证书 的情 况 下 ,北京 国智安平科技 发展公 司利用研究 中 心的名义 及其 资质证 书开展 安全评 价业务 , 出具安全评价报告。04年 6 20 月至 2O O 6年底 , 累计承揽安全评价业务 3 ,取得安全评价 5项
收 人 84 9 元 。 3 .万
三、 审计处理情况和建议 对上述问题 , 审计署已按照国家法律 、 法 规 的规定 , 及时出具 了审计报告 , 下达 了审计 决定书。对未及时批复 预算 和项 目支 求采取措施 , 及 时批复预算 , 细化项 目支 出预算 ; 中国安全 对 生产科学研究 院未经批准 自立项 目收费的问 题。 要求停止收 费 , 并将已收取 费用余款上缴 财政 ;对 安全 监管总局研究 中心 以虚假凭证 套取现金存放账 外的问题 ,要求 追 回账外存 放资金 ;对北京 国智安平科技发展公 司违规 使用安全评价 资质获取收人 的问题 ,要求进 行查处 , 并对违法所得予 以处理 ; 中国煤炭 对 工业协会 违规 核销对外投资 的问题 ,要求补 办 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手续。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 审计署建议 : 安全 监管总局应及时批复预算 , 进一步细化预算 , 规范结余资金管理 ,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 提高 资金使用 效益 ;加强对所属单位 的监督和管 理, 督促所属单位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 , 保 障 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安全监管总局 在审计前开展 了 自查 ,并 纠正 了 自查发 现的问题。对这次审 计发现的 问题 , 安全 监管 总局高度重视 , 召开总局在京 党组成员 、机关各 司局及事业单位 主要负责 人 和财务 部门负 责人 参加的大会 ,通报审计 情况 , 布置审计整改 , 并提 出建立 内部财务监 督 和审计纠错机制 、 清理行政许可项 目、 加强 财务力量 、 加大 内部审计工作力度 、 对直属事 业单位开展财务 自查 自纠等五项整 改措 施。 目前 ,已停止违 规收费项 目并将收 支余 额上 缴财政 ,追 回以虚假 凭证套取现金形成 的账 外资金 , 其他问题的整改正在落实中。 此外 ,对审计 发现的少数管理 不规 范等 问题 , 审计署另行 出具 了审计建议函 , 安全监 管总局 已进行了整改。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上)”【法规类别】审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发布部门】审计署【发布日期】2007.09.19【实施日期】2007.09.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7年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上)”(2007年9月19日公告)目录1. 外交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 国家信息中心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 教育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5. 科学技术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6.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7. 公安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8. 民政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9. 司法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0. 财政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2. 国土资源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3. 铁道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4. 信息产业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5. 水利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6. 农业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7. 商务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8. 文化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19. 卫生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0.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2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2. 海关总署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3. 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6.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7.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8. 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2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0. 国家旅游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1. 国家宗教事务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2. 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3. 中国工程院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4. 中国气象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7.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8.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39. 国家烟草专卖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0. 国家海洋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1. 国家邮政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2. 国家文物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4.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5.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6.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8.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9. 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外交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二○○七年九月十四日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审计署对外交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并抽审了5个所属单位。
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法规类别】审计综合规定预算管理【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2007.06.27【实施日期】2007.06.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07年6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审计署对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
在审计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了对涉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注意把握总体情况,揭露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
主要审计了财政部具体组织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展改革委组织分配中央政府投资情况,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社保基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和三峡库区移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收费公路的建设管理情况,以及3家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损益情况,8户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5户中央企业效益情况。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较好。
中央财政总收入 21243.89亿元,完成预算的110.2%;中央财政总支出23492.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5.7%;中央财政赤字2748.96亿元,比全国人大批准的赤字减少201.04亿元。
超收收入2585亿元,经全国人大批准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解决历史欠账、削减财政赤字和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保障宏观调控目标落实。
2023年财政审计工作计划

2023年财政审计工作计划一、前言财政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对于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公正性和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财政审计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2023年财政审计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国家财政利益。
二、总体目标2023年财政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深化审计改革,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推进财政审计向纵深发展,增强财政资源的保障和利用效果。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制定年度审计任务计划根据国家财政支出计划和相关政策要求,制定2023年度审计任务计划。
明确审计重点领域和对象,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
2. 完善财政审计制度和方法根据新的审计要求和工作实际,完善财政审计的制度和方法。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加强财政资金的全程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审计,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支出执行到资金使用结果的评价,全面监督财政资金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重点关注大额资金的使用,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的审计检查。
4. 推动财政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加强对财政信息的审计监督,推动财政信息公开和透明化。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财政资金的公正使用和管理。
5. 注重对地方财政的审核和监督加强对地方财政的审核和监督,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土地出让金、资源税等地方财政收入的使用情况。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指导和监督,提供及时的审计意见。
6. 加强对重大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强对重大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重大工程项目、社会保障基金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使用情况。
提高审计对专项资金的覆盖率和精准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效益。
7. 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其财务状况、利润分配、资产负债情况等关键指标。
收集的江苏自考06073财政审计的部分内容,希望有帮助

第一章政府理论架构政府审计的目标和职能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的目标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政府审计以经济监督为主要职能,评价和鉴证为辅助职能,政府审计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基本经济秩序,防范社会政治,经济风险;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规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家干部队伍的廉洁和政府经济信息的公开透明;兼顾社会公平道义责任等作用.审计有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国家审计又称政府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经济监督,鉴证,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指由本部门和本单位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经济监督,民间审计指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委托,独立承办查账,清算,验资,资产评估,咨询,培训等事项的社会中介服务活动.国家审计发端最早,在各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审计体制的类型有,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等模式.但是统治者利用审计干预经济,介入经济(政权)建设维持公众利益的目标取向和基本做法却是相同的或相通的.审计的起源有:国家职能说,维护王权说,民主政治说,权力制衡说,财政监督说,宏观控制说,查账说,两权分离说,利益冲突说,筹资说,资金市场说客观限制说,可信性说,管理者说,组织控制说,受托责任说,得到理论界广泛肯定或赞同的是以下两种基本观点第一,政府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国家政权伴生并且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其功能主要是从经济方面保护或维系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持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在近现代史上,1928年4月19日,国民政府根据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决定公布了<审计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该法规定各政府部门的财政支付命令都要经过审计院的核准,如果支付命令与预算案或支出法案不相符,审计院有权拒绝核签.第二,政府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而得以长足发展,市场为政府审计提供了广泛的舞台,特别是近,现代政府审计,与市场经济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社会审计服务于市场经营主体的审计,鉴证的需要,内部审计则服务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和价值增值的要求,国家审计仍旧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目标,特别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其他目标,理论推演与实践运行的结果证明,审计作为政府规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能够在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市场竞争,避免政府失灵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总之,政府审计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之一,是国家治理的工具,是国家政权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政府审计的产生,发展与法律法规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主要体现的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审计的地位,职责,权限等必须借由法律加以确立和维护,二是各种法律,法规也为政府审计提供了明确的审计依据,只有将政府审计与法律结合起来,才会彰显与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与法律的渊源:一是以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作为国家审计的法律渊源,成文宪法以法国,意大利,中国为代表;不成文宪法以英国为代表,规定了议会对国家的税收和财政的审查权力,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二是以法律作为国家审计的法律渊源,如中国的审计法,英国的国家审计法,美国的预算和会计法案,德国的联邦审计院法,加拿大的审计长法.三是以行政法规作为国家审计的法律渊源,如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四是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发布的国家审计的政府规章渊源,如中国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国家审计准则,美国的联邦审计院发布的联邦审计院工作守则,一般来说,宪法大都是规定国家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专门法律规定国家审计的职责,权限,任务,目的,机构和人员及程序;国家审计准则主要规定国家审计的范围,目的,和操作程序,具体审计行为的规范等.立法型国家审计的代表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司法型审计体制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和意大利.行政型国家审计体制的代表国是中国.独立性国家审计体制代表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审计目标不同于审计目的,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目的一般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而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条规定,政府审计的目标有三个,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谓真实性,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真实性审计目标主要是确定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已经发生,有无差错,虚假,舞弊行为等,各种经济信息是否客观,真实,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实际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管理成果,政府各项经济责任是否如实履行,向社会和公众所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无误,所作承诺有无如约兑现等.合法性,,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合法性审计目标主要确定各项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发生是否违反法律规定,财政,财务收支程序是否合法,各项会计处理是否遵循了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特别是对政府是否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其行政执法行为是否客观,公正等进行审计监督.效益性,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效益性审计目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性,是指对一项活动,在保证质量是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至最低水平.例如审计一家医院的采购活动,就需对其是否以最低的价格购置了符合质量规定的医疗用品作出评价,效率性,是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一项有效率的活动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使用最小的投入,例如检查和评价医院患者费用,医疗质量候诊时间时,要关注在不增加患者额外费用和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缩短候诊时间,效果性,是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如审计评价政府部门的某项政策和某项活动在实施中产生了哪些影响,能否对接受服务的公众产生明确而积极的效果.概言之,经济性的直接含义是成本减到最低,效率性的直接含义是达到最佳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效果性的直接含义是实际与预期效果的比例关系.审计目标应随着环境变化不断演变,具体来说,一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对审计期望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反映在审计目标的变化上,现阶段政府审计的目标依然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并逐渐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方向拓展.审计职能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是审计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政府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等多种职能.经济监督是指通过政府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管理行为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而不偏离.行使经济监督的职能需要具有两个条件,第一,监督必须由权力机关实施,非权力机关或不具有监督权力的主体不能实施监督,审计机关是国家法定的经济监督机关,法律赋予其经济监督的权力或政府授权其从事某些特定事项的经济监督.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权力显然大于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许多政府审计监督活动只有国家审计机关才能实施.如一些大案要案的审计攻坚,对某些金融组织的审计等,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均无权涉足.二是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是非判别界限,这是进行监督的必须先决条件,否则监督将无从实施,得不出应有的审计结论.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体现了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审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的行为,决策行为,计划,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其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是否健全,财政财务收支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有关业务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结果是否达到较好的业绩等,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做出主议,我国目前各地区进行的对党政干部和企业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审计就主要行使政府审计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有关资料的性质,,范围,程度进行证实,或就某个命题进行证明,经济责任审计既具有评价的职能,有时也具有经济鉴证职能.政府审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能可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也可能因此而减少,可能某一职能增强而另一职能削弱,目前就我国政府审计而言,以监督职能为主,评价职能和鉴证职能为辅,一个政府审计项目可能多种职能兼而有之. 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作用;第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基本经济秩序,防范社会经济风险.第二规制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第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四,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五,保持国家干部队伍的廉洁和政府经济信息的公开透明.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理论审计体制决定了审计规制的性质,作用形式,特点和效用,是影响和制约政府审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审计组织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而设置的机构,配备的人员和授以职责权限的有机整体,政府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是指政府审计权力的承载者和政府审计监督活动的实施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根据这一制度设计,我国政府组织体系的架构的基本面貌是,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地方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洲,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次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审计署内设机构包括9个业务司,:财政审计司,金融审计司,行政事业审计司,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经济责任审计司,经贸审计司,外资运用审计司,社会保障审计司,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我国地方审计厅,局实行双重领导制,即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其行政管理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实行上审下和同级审并存,实行丙个报告制度,即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作审计结果报告,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党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同意;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等.审计属于上层建筑,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现行审计体制的主要缺陷第一,审计的独立性难以全面保证,审计执法职能软化,第二按行政管辖确定的审计对象,客观上造成一定的审计盲区.第三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得不到保证.第三章政府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第四章财政审计概述公共财政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财政资金和财政活动的公共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二是立足于非盈利性,即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部门,是一个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动力的单位和实体,它提供物质,文化产品,但不直接介入市场,政府部门没有本身的市场利益,三是政府收支行为法制化和民主化,即有关法制的健全和全部政府收支形成完整统一的预算,接受人民的,监督,反映人民的意愿.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是广义的,反之则是狭义的,我国从1994年起采用狭义的财政收入概念,把债务收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财政收入按照经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预算收入与预算外资金两部分,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和公产收入等.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划分,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债务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罚没收入,规费收入,基金收入等.我国目前税收收入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90%以上,非税收收入在地方预算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非税收收入大致可分3类,预算\内非税收收入即国有资产收益,教育费附加和其他收入等.预算外税收收入即地方财政部门的各项附加收入,集中事业收入,专项收入,事业行政单位的专项基金,经营性服务纯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制度外收费,制度外基金,制度外收费,制度外集资摊派收入,制度外罚没收入,小金库.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为实现其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耗费的开支.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是财政部门管理财政支出最重要的一种分类方法.我国现行国家预算支出由类,款,项,目4个层次构成.类级科目主要有辆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挖潜发行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地质勘探费用支出,工交商事业费用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文教复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等.根据能否在经济上直接等到等价的补偿,公共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公共财政支出构成模式则使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功能.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公共财政支出构成模式则使财政较强的分配功能.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和文教行政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所说的财政管理体制指的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即预算管理体制.从国际上看,按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大小,财政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类:统收统支型财政体制,统一领导,分组管理型财政供给制,分税分级型财政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预算收支如何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将税收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包括,关税与消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增值税,适合地方税种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财政根据各地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情况向地方返还部分税收,即税收返还.政府预算是一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通常指一个国家各级政府预算的总和,即剔除重复计算后各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总和.我国预算管理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共设立5级预算,国家预算由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预算年度为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调整方案,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财政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中央和地方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预算执行,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经常性预算也称经费预算,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税收等,支出主要用于行政,国防,外交,社会福利等经常性开支.建设性预算也称资本预算,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费预算的结余和国家债务收入.支出主要用于公共工程投资和债务支出等.经常性预算不允许出现赤字,建设性预算有较大的弹性,其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弥补.所谓国家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各级财政部门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管部门,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及其他国有企业监管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为进一步细化预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2000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开始实施部门预算.政府决算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反映了年度政府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一国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财政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的独立的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所谓审计管辖范围,是指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审计机关之间的审计分工范围.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中央审计机关_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财政部含直属单位以及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等预算执行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包括附属单位,及其直属分支机构,海关总署,包括附属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等收入征收机关.中央国库等参与组织预算执行机构.中央级有关资金和基金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国家税务局系统因财政,财务关系隶属中央,应列为审计署管辖范围,地方审计机关不能对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分支机构进行审计.人民银行代理的国家金库,应属于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但鉴于预算法第48条,各级国库库款的支配权属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规定,同时为了便于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同级审工作,地方审计机关可以对地方金库进行审计.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范围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含直属单位,以及本级各部门等预算执行机关.地方税务部门包括附属单位,及其直属分支机构等收入征收机关.地方金库等参与组织执行预算机构.地方本级财政有关资金和基金管理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地方税务系统属于省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范围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真实性审计即核实财政收支的真实性,为揭露违法违规问题打下基础,为综合评价财政收支提供依据.合法性,即要查处各级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或各级政府在预算分配,预算收入征收管理,支出资金拨付和使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也要揭露和反映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通过查处违法违规的问题,揭露反映不规范的问题,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制约部门权力,促进依法行政.效益性,在财政收支真实和合法的基础上,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成本和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从完善政策制度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增强预算分配透明度,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提出对策性建议.财政审计的技术方法审阅法:就是根据国家统一的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对地方政府或各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和业务管理文件,档案等,包括正式制发的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业务审批文件等,进行对照检查,通过审阅地方政府或各部制定的有关政策,审查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有无自立章法,自行制定与国家统一法律法规不一致或相违背的政策.核对法,就是将一些数字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包括趋势比较,与制定的预期结果比较,横向比较,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比较,因为对比分析法所获得证据可靠性不高,所以不可以直接作为审计证据,但可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和方向.延伸法,通过对财税活动涉及到的单位进行延伸检查来评判财税部门工作或进一步认定问题的方法,延伸法是财政审计的重要方法,通过延伸审计,一方面可以掌握对被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现在对财税部门审计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并明确财税部门的责任.银行账户法,在财政审计中,尤其是在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中,特别重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户查看财政资金的流向,以帮助发现问题或线索,审计法规定,对有证据表明属于公款私存的储蓄账户,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一定渠道也中以提请银行协助调查,这一规定,增加了审计调查取证的手段和方法.财政审计的内容审计机关应对本级各部门及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的组织体系,财政审计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各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主要由同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各级政府的决算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前者被称作同级审,后者被称作上审下.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主要是对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包括对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设立,筹集和使用和管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来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政专户存储情况,管理情况以及决算进行审计.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内容和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审计的内容将在第四节和第五节详细介绍.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07年6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一
、
体组织中央预算执 烟草局 、 育部等 1 个部门 教 9 预算不细化 、 不完整和批复不及时等 100 亿元 9 .3 行 审计 情 况 铁道部 、 电总局等 6个部 门所属的 9 广 个单位 采取虚 列项 目、 虚报 支 出或 多报人数 等方 式套取 财 审 计 结 果 表 政资金 10 .4万元 445 明 ,20 06年 ,财政 发展 改革委、 文化部等 2 个部 门所属的 9 5 2个单位 挪用财政 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 2 . 亿 元 75 4 部认真贯彻实施稳 电监会 、 劳动保障部等 2 个部 门所属的 3 3 3个单位 采取隐瞒收入 、 列支出等方式转移资金 虚 5 9 亿元 健 的财政政策 ,着 .1
维普资讯
关 于 20 0 6年度 中央预 算执行和 其他 财政 收支 的审计 工作 报告
— —
2O 年 6月 2 07 7日在 第十届 全 国人 民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第 二十八 次会 议上 审计 署 审计 长 李金 华
委员长、 各位副委员长 、 秘书长 、 各位委 就 ,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 倾斜 , 用于社会保 障、 卫生和文化事业 的 员: 情 况较好 。中央财政 总收入 2 23 8 亿 支出分别 为 22 .3亿元 、180 14 .9 0 30 3 .3亿元 我受国务院委托 ,向全 国人大 常委 元 , 完成预算 的 10 2 中央财政 总支 和 12 9 亿元 ,增长 2 .%、6 .%和 1. %; 2 .7 37 54 会 报告 2 0 06年度 中央预算 执行 和其他 出 24 2 8 亿元 , 39 .5 完成预算的 15 7 2 . %, 0 .%; 3 9 突出改善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 促 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 请予审议。 中央财政赤 字 24 .6亿元 ,比全 国人 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789 根据 《 中华 人民共 和国审计法 》和 大批准的赤字减少 2 10 亿元。超 收收 0 .4 加大科技教育 投入 ,促进提 升 《 中央预算 执行情况 审计监督暂行办法》 入 2 8 亿元 , 55 经全 国人大批准主要 用于 国家发展 实力 。中央财政 用于科技 、 教育 的规定 , 审计署对 20 06年度中央预算执 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的投入 、解决历 的支 出分 别 为 74 3 元 、5 83 7 .4亿 3 .3亿 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 。在审计 史欠账 、削减财政赤字和建立 中央 预算 元 , 增长 2 .%、 0 1 有效支持了科 9 2 4 . %, 工作 中, 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 加强 稳 定 调 节基 金 。 技创新 , 促进了教育事业全 面发展 。 了对涉及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 继续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保 继续加大 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 和谐社 会建 设 的重 要资 金 和项 目的审 障宏观调控 目标落实 。中央财政进 一步 解决地 区问财力失衡问题 。中央 财政 着 计, 注意把握 总体情况 , 揭露突出问题 , 压缩预算赤字和 国债投资规模 ,积极 调 力完 善一般性 转移支 付稳定增 长机 制 , 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 因, 提出建议 , 促进 整 和完善相关税 收政策 ,优化 财政 支出 加大 “ 三奖一补” 策实施力度 。对地方 政 规范管理 。主要 审计 了财政部具体组织 结构 ,增强 了财政宏观调控 的针对 性和 的一般性 转 移支 付 支出 12 .5亿元 , 59 8 保证 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有效性 , 增长 3 .%; 三奖一补 ” 66 “ 支出 25 3 亿元 , 管理使 用情 况 ,发展改革委组织分配 中 增 加财政投入 ,稳步 推进 社会 增长 5 .%,进一步缓解了县乡财政困 67 央政府投资情况 ,中央部 门及其所属单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财政用 于 “ 三农 ” 难 。 位预算执行情况 , 社保基 金、 天然林 资源 的 支 出 达 39 37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各部门、单位在做好 2 0 年度 中央 06 保护工程资金 和三峡库 区移 民资金 的管 1 .%。通 过实施农村义务教 育经费保 预算 执行 和其他财政 收支工 作 的同时 , 42 理使用情 况 ,三 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收费 障机制改革 、扩 大新 型农 村合 作医疗制 对去年审计发现 的问题 已认 真整 改 ,并 公路的建设 管理情况 ,以及 3 家股份制 度 改革试点 范围和建 立多元化 的支农投 根据 审计 建议 完善制度规定 1 1 。审 2项 银行资产负债损益情 况 , 户 中央企业领 入 机制等措施 , 8 促进 了农业生产 、 民增 计发 现的 16起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线索 农 0 导人员经济责任 履行情况 和 5 中央企 收和农村发展 。 户 移送 司法 机关和纪检 监察部 门查处 后 , 业 效 益情 况 。 重点支 出得 到保 障 ,社会事业 有 9 人被逮捕、 4 起诉或判刑 ,7 人受到 17 20 年 , 06 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坚强领 加 快发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 党纪政纪处分 。国务 院已将去 年审计查 导下 ,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 展取得重大成 的要求 ,中央财政支出重点向社会事业 出问题 的纠正情况 ,向全 国人大常委会 作了专题报告 。 从 审 计 情 况 20 06年度 中央预 算执 行和 其他财 政收 支 审计 发现 的部分 问题 看 ,中央预算执行 违 规 部 门 违 规 问囊 涉 及 金额 和其他 财政收支 中 还存在一些违法违 环保总局 、 烟草局、 民航 总局 3个部 门 多报多领 财政 资金 88 . 4 9 2万元 规和管理不规范 的 南水北调 办、 海关总署等 3 3个部 门 挤 占 用财政 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 挪 8 5 亿 元 问题 ,需 要 通 过 深 .9 化改革 和加强管理 供销总社 、 闻出版总署等 1 新 5个部 门 截留、 少报 和转移 资金等 3 9 亿 元 逐步解决 。 . 4 财 政 部 具 卫生部 、 国家信息 中心等 1 2个部 门 违规收费或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1 8 亿 元 .5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号——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号——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法规类别】审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号【发布部门】审计署【发布日期】2009.04.17【实施日期】2009.04.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9年第1号)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二○○九年四月十七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要求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严格责任追究,认真从体制和机制上分析原因,切实进行整改,并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国务院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建立整改工作责任制,对在现行法规制度下能够整改而未落实整改的,严肃追究责任;整改要着眼于制度建设,完善体制和机制,做到标本兼治。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审计署依法下达的审计决定,认真进行整改。
截至2008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已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267.73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158项;审计发现的116起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后,已有30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11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现将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公告如下:一、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一)关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2007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不够详细和完整的问题。
财政部将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报告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收支项目;将结合修订预算法,提出进一步规范预留资金管理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纲100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073 财政审计南京审计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财政审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财政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具体实务;具体了解和掌握财政审计的概念、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财政审计的地位、作用和形式;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税收审计、专项基金审计和预算外资金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
同时还学习财政审计的案例,以帮助应考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培养专门的审计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七章。
在对财政审计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税收审计、非税收入审计、财政决算审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财政审计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2、理解财政审计的依据、方式、方法、内容;3、掌握财政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财政审计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政府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审计学、财政学、政府预算、国家税收、预算会计等,只有学好这些课程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财政审计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
(二)学习要求了解财政审计的基本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2、掌握:财政审计相关的基本理论。
3、熟练掌握::财政审计的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
第二章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 包括审查财政批复部门预算情况,财政拨付部门预算情况,各部门和各单位各项财政拨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税部门税收征管收缴情况,执收执罚部门收入解缴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还包括预算收入入库审计、预算收入退库审计、财政预备费审计、预算调整审计、财政往来款项审计、财政机关银行开户情况审计等。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审查财政批复部门预算情况,财政拨付部门预算情况,各部门和各单位各项财政拨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税部门税收征管收缴情况,执收执罚部门收入解缴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和预算收入入库审计、预算收入退库审计、财政预备费审计、预算调整审计、财政往来款项审计、财政机关银行开户情况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具体内容;2、掌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程序、方法;3、熟练掌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三章税收审计(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增值税审计、消费税审计、营业税审计企业所得税审计、个人所得税审计内容、方法等。
(二)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增值税审计、消费税审计、营业税审计企业所得税审计、个人所得税审计内容、方法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
2、掌握: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几个主要税种审计的内容、方法。
3、熟练掌握:税收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四章非税收入审计(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包括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等、各项基金收入等的审计。
(二)学习要求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等、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非税收入审计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
3、熟练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五章财政收支决算审计(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方法、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方法、内容。
2、掌握: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3、熟练掌握: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主要方法和重点内容。
第六章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具体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财政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财政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财政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特别是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财政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财政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三)考核知识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点和考核要求2、领会: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
2、掌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3、熟练掌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分析方法。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尹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如:我国地方审计机关无权审计的税种是()A. 营业税B. 消费税C.房产税D. 契税二、填空题如:财政审计的审查对象是。
三、判断改错题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
()四、简答题如:简述政府性基金征管审计的重点。
五、案例分析题如:某市审计局在对下辖某县财政审计时发现该县财政局于2006财政年度为解决县党政机关办公经费不足问题,经县政府批准,追加预算经费36万元。
问:这种追加预算经费的做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为什么?并结合此问题谈谈对财政部门预算调整审计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