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

性、兼容性与灵活性,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最终获得动态的稳定性和永恒的生命力,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在推力。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是国民凝聚力的深厚来源,是民族国家完整性的文化基础。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民族文化安全直接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民族国家核心利益,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的战略优先方向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党的十七大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首先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中,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去审视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取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其次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民族文化只有实现创造性转换赋予当今时代的含义,取得文化传承的现代形态才有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第三是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人民族文化之中,用民族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改造民族文化,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融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打上民族文化精神的烙印,使这两股文化势能汇集在一起,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势能,从而增强国家文化力。

3.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中的文化还存在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不能完全涵盖的文化形式,即国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文化实践,这可称为“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是一切文化形式体现其目的与功能的最终载体,既不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又体现真善美价值的公共文化实践,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而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甚至走向真善美反面的消极、低俗、腐朽—如宣扬色情、暴力、恐怖、歧视等的公共文化实践则在最深层次上消解国家文化利益,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应对公共文化的庸俗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挑战,关键是在文化面向市场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在大众文化建设中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处理好大众文化商业化与文化追求的关系,同时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整合起来,使得主导文化势能的力量在大众文化领域得到拓展,从而使文化的多维价值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和消费相结合,形成与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相贯通的文化体系。

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运筹—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安全状况的首要因素还是实力,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战略谋划的重要作用。高质量的战略谋划能充分调动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之,则可能白白浪费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大打折扣。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的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1.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方面应着眼于增强国家文化力,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谋划。实际上,如何有效增强国家文化实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战略谋划问题。当前,缺乏完整、全面和系统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是当前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巫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和战略措施尚未充分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而考察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应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战略意识,二是战略措施。战略意识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和重要基础,主要是指决策者及其“思想库”对战略谋划对象的认识状况。目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最突出的情况就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认识不足,由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文化安全研究思想库,加大对思想库的扶持力度,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2.建立健全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系统

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决策管理系统是实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枢纽性环节,该系统的建立并不是要在原有的国家文化管理体系以外另起炉灶,而是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给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赋予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集权、集中和统一为主要特征。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管理系统有了很大变化,但相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应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等新任务、新要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安全危机处理的三大机制:一是常设性的文化安全危机管理协调机构,这是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前提;二是政府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长效的沟通机制;三是国家文化安全预防预警机制。

3.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创新力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

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胡锦涛同志也强调:“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放眼全球,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文化创新力的开发与提升是一项关系全民族的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它主要围绕国家整体创新体系能力的建立,以关注个体文化创新为基础,以为提高群体文化创新为目的,以文化制度与管理政策创新为手段,以构建国家整体文化安全体系为归宿。所以,要从根本上实现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在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人们在文化领域进行大胆的创新,尊重和保护人们进行文化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引导和协调包括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界以及民间社会的关系,共同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所必需的观念、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和探索。

4.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传播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文化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也更加复杂多样,文化传播力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从宏观战略高度上看,增强文化传播力关键是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

首先,应以文化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强化文化传播力的物质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加强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来认识。这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一方面要确保本国文化产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WTO所给予的战略空间,促使更多的进人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投资包含更多的中国文化信息。其次,应加强对外文化外交与文化交流,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进人21世纪,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并藉此来弘扬本国文化,扩大自身影响。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利用文化来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抉择。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人国际社会,不断开拓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领域、新渠道和新形式,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三、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底蕴开发—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体系中,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发展的底蕴所在,也是文化势能积蓄、文化创新力和传播力提高的重要前提。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将其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追寻其逻辑起点,探明其发展规律,并结合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情况作出战略思考。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交汇于西方资本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学术三条线索的发展。三条线索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三大矛盾,即科学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应对世界变局,实现民族史向全球史转换的探索中走出的一条成功道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这条道路的文化与学术维度。在文化及人文学术领域,全球化历史逻辑对应地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与借鉴以资本主义学说为主流的西方学术思想,以及实现中国传统学术的创造性转换。

进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I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文简称“一指三中”)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总目标。“一指三中”的科学含义应置于三条线索形成的张力为背景,三大矛盾对立统一为框架的分析中进行解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统领意识形态领域,这与三重逻辑中社会变革领域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对应,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的和当下的实践形式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理应包含充分借鉴资本主义精神文化成果和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果。“三中”的实质是强调个性的弘扬,而中国的国别性和民族性只有在全球性和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中才具有现实性,只有在对“科学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三对矛盾的解决中才能变成现实。因此,“一指三中”的科学含义就是沿着三条线索决定的发展方向,不断解决三大矛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指三中”为总目标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抓好两大核心任务:根据不同学科和学术体系意识形态性的强弱不同分层分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时建立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吸收以资本主义学说为主流的西方学术系统中的学科经验和中国传统学术特点的动态的学科结构体系。

四、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环境优化—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指向的是国家文化利益,安全威胁的直接来源是国家间文化利益矛盾,因此,在国际社会中现实地存在着国家间的文化力量博弈,文化大国或强国在国际文化博弈中可能表现为文化扩张或文化渗透,而文化弱国则可能面临这种扩张或渗透的威胁。然而,国家间的文化竞争和文化利益矛盾并不必然地通过文化冲突和“文化战争”的方式解决,这决定于国际文化秩序的状况,在存在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的国际文化环境中,靠力量说话,实力决定一切,但是,如果国际文化环境是健康的和平等的,国家间文化利益矛盾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等原则解决,文化强国不扩张,文化弱国得到尊重,文化安全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因此,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优化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环境是解决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因素。

在以往对国际秩序的考察中,更多关注的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凸现,国际文化秩序理应纳入国际秩序的考察视

野。国际文化新秩序是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逻辑延伸,根据我国对建立稳定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按照同样的逻辑延伸,我们可以把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本主张简单概括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国家单元的文化共同体的文化主权不可侵犯,各文化共同体不分强弱与大小平等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相互包容;以国家为身份的文化共同体应开展文明对话,各种文化应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各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特点,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任何国家不得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应本着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的原则,构建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针对当前国际文化秩序中存在着文化传播的技术性资源分布不均衡、文化信息流量与流向不对称、文化传播为政治服务、文化信息的内容存在偏见等特点,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本途径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调适文化外交秩序,充分调动国际机制的作用,建立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准则。秩序的核心内容是规则,没有规则,就不可能有秩序。“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就必须大量建立和完善涉及文明问题的各种规则”。其次,要规范文化贸易秩序。与世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世界文化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一边倒的趋势。要实现南北文化贸易平衡,关键在于打破国际旧秩序中“弱肉强食”、“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在促进文化贸易自由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的保护和扶持,规范国际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贸易秩序;第三,要改革国际信息传播秩序。改革信息传播秩序是20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来的基本主张。这种改革试图反抗由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全球媒介集团支配的全球传播秩序,建立一种更加民主、公平和均衡的,相互平等交流文化与信息的新全球传播体系。这既是第三世界国家对现存的或传统的全球传播秩序造成的文化霸权等现象的不满和对本国文化安全可能造成伤害的担忧,也是对国际文化传播新秩序的呼吁和期盼。为了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些有益建议和措施也得到了采纳,“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主张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统一规划,合理运筹,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奠定国际安全合作的良好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

安全论文范文6篇

安全论文范文6篇 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行各业都重视安全问题的今天,安全教育也必将引起各界的足够的重视。本文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论文的范文,仅供参考。 安全论文范文篇一: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第一位的管理。企业安全管理,就是要消除安全隐患,使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预防体制与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做到安全管理奖罚分明,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煤化工生产企业,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生命,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幸福”的理念,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1.建章立制,把安全管理列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组织,层层分解责任,做到横要到边,竖要到底,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做到人人具有安全意识,人人对企业安全负责,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建立定期安全制度检查,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安全经

营。 2.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企业领导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尊重科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卫生和健康。加强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的管理监督。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三、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大学生安全文化课论文

科学素养课 大学生安全文化作业 题目: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安全专业************ 班级*****班 学生姓名******* 成绩 2016年12月31日

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安全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大学生安全文化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而在这些安全问题中,与我们这些即将走入社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的大学生关联最大的,我想,莫过于职业安全。了解职业安全知识,对我们的职业导向、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安全知识警示我们在工作就业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也启发我树立起安全意识,努力防范潜在的危险,预防和治疗职业病。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安全,职业病,大学生择业,职业安全意识 1引言 “安全”“安全文化”这两个词条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分别是“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和“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而“职业安全”则被定义为“一种跨领域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包括多种领域的关注”,“是指人们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况,是一种带有特定含义和范畴的安全。”。 安全和安全文化牵涉到人们的人生安全,也会影响人的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则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个体的安危与利益。毫无疑问,重视职业安全,树立职业安全意识,对每一个个体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概念与关系 2.1概念 职业安全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况。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人员伤亡和职业病应当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答考虑的两个因素。 首先,人员伤亡,即安全事故中人员的受伤和死亡情况,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而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

国家安全知识_共10篇完整篇.doc

★国家安全知识_共10篇 范文一:《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题普格县《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题单位姓名职务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故意或者过失泄密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 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是。 3、国家安全机关的任务是。 4、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知悉的事项。 5、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2月22日审议通过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 3、关心国家安全,首先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意识。() 4、只要不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就无关紧要。() 5、参加了间谍组织,但没有进行间谍活动,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6、国家安全法适用于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7、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国家秘密,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损害,触犯了《刑法》、《保密法》和《国家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1- 8、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安全。() 9、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向所在组织报告的,所在组织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不得延误。但如果认为意义不大、无关大局的,可以不报。() 10、《国家安全法》所称的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是指不应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携带、存放或者可以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未经办理手续,私自携带、留存属于该项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行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 A、刑法 B、宪法 C、刑事诉讼法 D、全国人大的决议 2、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经出示相应证件,有权()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 A、检验 B、查验 C、检查 D、扣押 3、《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 A、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国家安全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 4、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是()。 A、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B、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 C、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D、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 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高风险的特种行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 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 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 。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 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我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 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 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现状与形势分析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事故调查与分析》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现状 与形势的分析

院(系)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安全2015-03 学生姓名周军献学号2015662183 授课教师托罗斯职称副教授 成绩 2016年11 月11 日 目录 前言 (1)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进步 (1) (一) 形成了基本的理论体系 (1) (二)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1) (三)成立了一系列的法制部门 (2) (四)完善了相应的监督体制体系 (2)

二我国安全生产有待提高的地方 (3) (1)人的安全意识缺失 (3) (2)生产基础有待提高 (3) (3)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还很差 (4) (4)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还没形 (4) (5)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 (4) (6)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不 (4) 三我的见解 (5) 四改良对策 (5) (1)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5) (2)发展科技、提高效率 (6) (3)以系统工程的角度 (6) (4)加强法制力度 (6) (5)利用综合保险的方法 (6) 五对于事故调查与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感悟 (7) 参考文献 (7)

前言 目前,安全生产仍然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和应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我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显然,通过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有助于认识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律,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有助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做出有效的决策。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重点企业和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经过努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法律、政策体系得到建立和形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好转。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进步

文化安全论文: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策略研究

文化安全论文: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世界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上相互交汇碰撞, 使得每个国家都难以成为文化孤岛,难以隔绝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这种频繁的国际交往,使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文化问题随 之而来。一方面,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冲击了文化的封闭性,促使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增强;另一方面,全球化加深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感,同时也使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产生了担心本国文化将被外来文化侵袭或吞噬的不安全感。所谓文化安全是指国家防止异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生活渗透和侵蚀时,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被重塑和同化。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渗透、文化控制而言,是一种相应的反渗透、反控制、反同化的文化战略。文化安全不仅涉及社会的稳定的发展,而且涉及一个民族的历史地位和命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实力相对较弱,在强大的西方文化影响之下,文化安全总体形势 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着重阐述关注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中国目前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典型问题,揭示出中国文化安全... 【英文摘要】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have considerably narrowed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ies, and thus

cultur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been integrated and clashed in depth and frequency, which minimizes the likelihood for each country to be isolated from outside world and be independent of the rest. Such frequent international contacts have been complicated the issues of national safety.On the one hand, globalization gives rise to commercialization of culture, which in turn contributes to popul...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策略国家安全 【英文关键词】cultural safety cultur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safety strategies national safety 【目录】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策略研究摘要4-5Abstract5Table of Contents7-10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1.1 The Backgrounds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0-11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12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4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19 2.1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14-16 2.2 Achievements in Strategic Measures About Cultural Safety16-18 2.3 Accomplishments on Foreign Research18-19Chapter Three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Safety19-27 3.1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Safety19-20 3.1.1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19 3.1.2 Definition of

安全文化征文

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 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话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相关的说法,比如:“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等等。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上众多优秀企业越来越重视并强调安全生产,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其中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树立和强化。杜邦公司在沉沦中崛起后得出一个结论:安全是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杜邦公司在后100年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安全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社会的认同。其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就是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杜邦的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行动。 由此可见,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所谓安全文化,也就是人的文化,“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长久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职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珍惜生命,关爱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伤害,进而不伤害他人和环境。

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价值和工作价值的过程。要想搞好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抓住“人”的因素,要做到以人为本,第一要解决执法者的执行力问题,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二是解决管理者的观念问题,改变重生产、轻安全的传统观念;第三是要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素质、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及安全文化素质,只有人具备安全素质才是安全的最根本保障。 要使安全文化融入每个员工的意识中并成为自觉行动,就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培养职工自我安全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多种形式、方方面面的工作共同来完成。既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也要有行政处罚手段作辅助,两者缺一不可。通过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和手段,潜移默化的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如在厂区醒目位置粘贴安全标语,举办安全演讲和安全知识问答、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和各种各样激励政策,逐渐培养起全体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通过学习不断改变旧的思想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 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心中为自己定下一个安全文化学习的目标,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便有了发展的基础,便会形成公司教育员工、员工教育

文化安全 论文

得分: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生活中的文化安全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学生姓名:****** 教师:吕青 2013年12月5日

生活中的文化安全 仝小龙 120419126 摘要: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影响是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但文化影响带来的后果,带来的威胁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建立起健全的文化安全保障体系,保护我们的文化安全不受威胁。 关键词:文化安全威胁对策 一、何谓文化安全 谈到文化安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安全。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纽带。而文化安全是指维护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不受威胁。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安全问题已经和成为一个急需我们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文化安全的问题一直不是十分重视,直到1998年,国内才开始慢慢关注这个话题。 现如今,无论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文化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和侵蚀。在我国,维护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安全问题逐渐提上日程。在前不久召开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文化安全”这个名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战略,在新的国际化背景下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二、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影响着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的格局。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不同文化之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的接触,对话,使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联系空前增强,各文化之前相互交流融合的机会不断加大,这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全球化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论文)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摘要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故企业和职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Safety Cultrue” ,又可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它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 关于企业安全文化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只有国际核安全问题咨询组给安全文化下了个定义:即“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结合现代企业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实际,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我认为,所谓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习俗和习惯、安全的理念,是人们价值观在安全方面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它是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职工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伤害,及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保障。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管理、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都将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的作用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这就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我们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

编号:AQ-WH-01149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China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 备注: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中国安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992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小册子被译成中文到现在已经6年,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安全 文化定义上出现了广义说和狭义说,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都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和新理论。 1.安全文化范畴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与文化范畴一样,

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综合我国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归纳出4种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定义A。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这术语。在1991年INSAG一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核电厂的安全运转需要,必须保证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义B: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成诺,

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生活以及文化活动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通常包含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大部分,而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交叉的关系。文化安全通常都不是激烈的观念对抗、习俗挑战,更多是处于涓涓细流之中。文化领域潜移默化的细微量变往往使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一旦质变发生,如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其巨大且深层次的变化往往很难恢复或不可逆转。因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但事实上又容易被忽视。 。。。。。。。。。。。。。。。。 两千多年来,中国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庞大人群中建立了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它也成为中国能够以不间断的连续文明长期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今天,我们看到中国面临多种分裂势力的挑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我们的文化自信被削弱,从而导致对中国国家主权的威胁。由此我们也就能充分理解文化安全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方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目前,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西方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在中国宣扬其错误思潮并攻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今通过大肆宣扬西方的所谓宪政民主、自由主义制造思想混乱。 二是文化全球化变成西方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西方文明在这种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他们通过全球化大力输出自己的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文化全球化变成美国文化,达到通过文化全球化进行文化渗透来影响、改变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的目的。 三是社科教学研究迷信西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向西看”成为不少学者尤其是出国留学者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应有的价值自信,食洋不化成为不少人的通病。不仅把在国外期刊发表作为衡量一篇论文是否优秀的标志,而且以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期刊档次等作为评定职称、申请资助以及各种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迷信市场。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少新闻出版单位被推向市场,经济利益成为衡量这些单位业绩的最重要指标。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一些新闻媒体甚至公然炮制虚假新闻以求吸引受众眼球。 文化安全最根本的基础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首先要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弘扬革命的红色文化相结合,并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勇于批判抹黑中国的言行,努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最后,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际,尤其是认真剖析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

国家安全知识学习宣传资料

淮滨高中国家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一、宣传条幅 1、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 3、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4、齐抓共管构筑牢固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5、热烈庆祝《国家安全法》颁布周年。 6、国家安全牢记不忘。 7、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8、安全教育重在青年。 9、国家安全重如山重任在肩不畏难,家喻户晓广宣传,于无声处斗魔顽。 1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1、国家主权、国家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二、关于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十五条规定:“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 第十七条规定:“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规定:“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 第二十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一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 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 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2020版)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2020版) The core of safety culture is people-oriented, which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specific work of all employees.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国安全文化现状(2020版) 中国安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992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小册子被译成中文到现在已经6年,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安全 文化定义上出现了广义说和狭义说,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都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和新理论。 1.安全文化范畴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

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综合我国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归纳出4种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定义A。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这术语。在1991年INSAG一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核电厂的安全运转需要,必须保证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义B: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安全意识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安全文化模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等措施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一、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 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分,体现了组织对于安全的重视,也代表了相关组织对于实际的工作管理行为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土木工程中的安全文化则更加具有特殊性。土木工程行业由于施工条件较为复杂,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安全问题将会给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直接影响,也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文化的建立会给从业人员的安全观念产生较大影响,帮助完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确定以安全为第一目标的施工观念,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问题

(一)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尽管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迅速,近些年相关技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在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方面研究较少,目前国内还处在初步阶段,因此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近些年建筑市场的火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发展,一些学者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和工程特点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模型,用来给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并将安全文化作为施工管理的一种方式。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一直在进步,也取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可以将事故原因归纳为人为因素与责任事故,这些都与土木工程文化的建设有直接关系,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匮乏。这一点是当前土木工程安全文化中的重要问题,国内发生的很多安全事故都有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施工对于保护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给土木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我国土木工程事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文化全球化,从而带来了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文化全球化既可以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机遇,也会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建立国家文化安全运作机制,以开阔的眼界、积极的态度、发展的办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文化主权 1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文化全球化是近几年学界兴起的一个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与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与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应运而生。另外,从文化总体上讲,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东西,它有着起源、壮大、变化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积累,有革命,也有淘汰,使得文化在时间中表现为一个进化与分化、积累与沉淀、层次与统一、目的性与自然决定性的复杂过程。可见,文化全球化作为的一个结果和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一次深刻的全球性文化资源的再分配和全球性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重组。文化全球化的主体是人类整体,而不是习惯意义上的社群、民族、国家;它的客体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局限在国家的范畴。因而,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 文化全球化拓展了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也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文化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文化融合,也加剧了国家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全球化在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是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手段之一,是主动的“防御”。从整体上讲,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不应单纯地认为是努力营造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发展的、和谐的安全关系。 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

安全论文范文3篇

安全论文范文3篇 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行各业都重视安全问题的今天,安全教育也必将引起各界的足够的重视。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论文的范文,仅供参考。 安全论文范文篇一: 论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第一位的管理。企业安全管理,就是要消除安全隐患,使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预防体制与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做到安全管理奖罚分明,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 关键词:企业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煤化工生产企业,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生命,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幸福"的理念,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1.建章立制,把安全管理列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建立企业安全管理组织,层层分解责任,做到横要到边,竖要到底,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做到人人具有安全意识,人人对企业安全

负责,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建立定期安全制度检查,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安全经营。 2.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企业领导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尊重科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卫生和健康。加强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的管理监督。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三、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做到"担事不怕事",弘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