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0年新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0年新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总分120分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3分)

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1)﹣3=1 B(﹣4)0=1 C(﹣2)2×(﹣2)3=﹣26D(﹣5)4÷(﹣5)2=﹣52 2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5、5、x、6、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5 B.5.5 C.6D.7

3.方程的解是()

A.x=2 B.x=1 C.x=D.x=﹣2

4.已知一次函数y=x﹣2,当函数值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

5.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m<7 B.3<m<4 C.m>1 D.m<4

6.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

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A.1 B.2C.3D.4

6题7题13题14题

7.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 B=DC,AD=BC C.A O=CO,BO=DO D.A B∥DC,AD=B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3分)

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那么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9.若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则m的值是_________.

10.某城市进行道路改造,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20天可完成;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5天后,乙工程队再单独施工45天可完成.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工程需要多少天?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工程需要x天,可列方程为_________.

11.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比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_________台机器.

12.写出一个过点(0,3),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填上一个答案即可)

13.一次函数y=(m+2)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14.如图,在Rt△ABC中,∠C=90°,AC=4,将△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5.(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16.(6分)为声援扬州“运河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含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1)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

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

甲组 6.7 _____ 3.41 90% 20%

乙组____ 7.5 1.69 80% 10%

(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_________组的学生;(填“甲”或“乙”)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17(6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

(2)在图1中,若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12,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求DE的长.

18(8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坐标为(0,24),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经过点A的直线l2相交于点B,点B坐标为(18,6).

(1)求直线l1,l2的表达式;

(2)点C为线段OB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O,B重合),作CD∥y轴交直线l2于点D,过点C,D分别向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E,得到矩形CDEF.

①设点C的纵坐标为a,求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矩形CDEF的面积为60,请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坐标.

19(8分).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OE=OF;

(2)若CE=12,CF=5,求OC的长;

(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b(b<0)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y=(x>0)交于D点,过点D作DC⊥x轴,垂足为G,连接OD.已知△AOB≌△ACD.

(1)如果b=﹣2,求k的值;

(2)试探究k与b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直线OD的解析式.

21(8分).2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某厂接到在规定时间内加工1500顶帐篷支援灾区人民的任务.在加工了300顶帐篷后,厂家把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5倍,于是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原来每天加工多少顶帐篷?

22.(8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轴交于点B,点A(2,t)在这条直线上,联结AO,△AOB的面积等于1.(1)求b的值;

(2)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量,k≠0)的图象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3(10分).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2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双曲线上点C(2,n)沿OA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判断四边形O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4(10分).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小时后到达南亚所(景点),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湖光岩.小明离家1小时5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湖光岩,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南亚所游玩的时间;

(2)若妈妈在出发后25分钟时,刚好在湖光岩门口追上小明,求妈妈驾车的速度及C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6分)

新华师版八年级下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1)﹣3=1 B(﹣4)0=1 C(﹣2)2×(﹣2)3=﹣26D.(﹣5)4÷(﹣5)2=﹣52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a﹣p=(a≠0,p为正整数),零指数幂:a0=1(a≠0),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

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分别进行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A、(﹣1)﹣3=﹣1,故此选项错误;

B、(﹣4)0=1,故此选项正确;

C、(﹣2)2×(﹣2)3=﹣25,故此选项错误;

D、(﹣5)4÷(﹣5)2=5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计算法则,不要混淆.

2.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5、5、x、6、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5 B.5.5 C.6D.7

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这组数据x,再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

解答:解:∵4、5、5、x、6、7、8的平均数是6,

∴(4+5+5+x+6+7+8)÷7=6,

解得:x=7,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5、5、6、7、7、8,

最中间的数是6;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掌握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方程的解是()

A.x=2 B.x=1 C.x=D.x=﹣2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x+1﹣3(x﹣1)=0,

去括号得:x+1﹣3x+3=0,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4.已知一次函数y=x﹣2,当函数值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由已知条件知x﹣2>0,通过解不等式可以求得x>2.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解答:解:∵一次函数y=x﹣2,

∴函数值y>0时,x﹣2>0,

解得,x>2,

表示在数轴上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5.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1<m<7 B.3<m<4 C.m>1 D.m<4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求出直线y=﹣x+3+m与直线y=2x+4的交点,再由此点在第一象限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

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得:,

解得:,

即交点坐标为(,),

∵交点在第一象限,

∴,

解得:m>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注意第一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均大于0.

6.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

A.1 B.2C.3D.4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以判定AD是∠BAC的角平分线;

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推知∠CAD=30°,则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求∠ADC的度数;

③利用等角对等边可以证得△ADB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三合一”的性质可以证明点D在AB的中垂线上;

④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

解答:解: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AD是∠BAC的平分线.

故①正确;

②如图,∵在△ABC中,∠C=90°,∠B=30°,

∴∠CAB=60°.

又∵AD是∠BAC的平分线,

∴∠1=∠2=∠CAB=30°,

∴∠3=90°﹣∠2=60°,即∠ADC=60°.

故②正确;

③∵∠1=∠B=30°,

∴AD=BD,

∴点D在AB的中垂线上.

故③正确;

④∵如图,在直角△ACD中,∠2=30°,

∴CD=AD,

∴BC=CD+BD=AD+AD=AD,S△DAC=AC?CD=AC?AD.

∴S△ABC=AC?BC=AC?AD=AC?AD,

∴S△DAC:S△ABC=AC?AD:AC?AD=1:3.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有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图﹣基本作图.解题时,需要熟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 B=DC,AD=BC C.A O=CO,BO=DO D.A B∥DC,AD=B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相等,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AO=CO,BO=DO”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据此不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那么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a>1.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分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根据解为正数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a的范围.

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a=x﹣1,

解得:x=a﹣1,

根据题意得:a﹣1>0,

解得:a>1.

故答案为:a>1.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9.若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则m的值是0.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2),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根据分式方程的增根就是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求出x的值,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得,

2﹣x﹣m=2(x﹣2),

∵分式方程有增根,

∴x﹣2=0,

解得x=2,

∴2﹣2﹣m=2(2﹣2),

解得m=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

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0.某城市进行道路改造,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20天可完成;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5天后,乙工程队再单独施工45天可完成.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工程需要多少天?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工程需要x天,

可列方程为+=1.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利用“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5天后,乙工程队在单独施工45天可完成”这一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20天可完成;

∴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工程需要x天,则可列方程+=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11.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比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根据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450台时间.

解答: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50)台.

依题意得:=.

解得:x=200.

检验:当x=200时,x(x﹣50)≠0.

∴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故答案为:2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重点在于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而难点则在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分析,也就是审题,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直接在题目中明确给出,而另一种是隐性的,是以题目的隐含条件给出.本题中“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就是一个隐含条件,注意挖掘.

12.写出一个过点(0,3),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关系式:y=﹣x+3.(填上一个答案即可)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首先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设此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kx+b(k≠0).根据已知条件确定k,b应满足的关系式,再根据条件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设此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kx+b.

把x=0,y=3代入得:b=3,

又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k<0.

故此题只要给定k一个负数,代入解出b值即可.如y=﹣x+3.(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是:y=﹣x+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k,b应满足的关系式,再根据条件进行分析即可.

13.解答:解:∵一次函数y=(m+2)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

∴m+2>0,

解得,m>﹣2.

故答案是:m>﹣2.

14.如图,在Rt△ABC中,∠C=90°,AC=4,将△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8.

考点: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可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将△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平移距离为2,

∴AD∥BE,AD=BE=2,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ED的面积=BE×AC=2×4=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1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

=,

当a=1+时,原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

16.为声援扬州“运河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含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1)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

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

甲组 6.7 6 3.41 90% 20%

乙组7.17.5 1.69 80% 10%

(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甲组的学生;(填“甲”或“乙”)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考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方差.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将甲组成绩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第5、6个成绩,求出平均数即为甲组的中位数;找出乙组成绩,求出乙组的平均分,填表即可;

(2)观察表格,成绩为7.1分处于中游略偏上,应为甲组的学生;

(3)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中位数高于甲组,方差小于甲组,所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解答:解:(1)甲组的成绩为:3,6,6,6,6,6,7,8,9,10,甲组中位数为6,乙组成绩为5,5,6,7,7,8,8,8,8,9,平均分为(5+5+6+7+7+8+8+8+8+9)=7.1(分),

填表如下:

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

甲组 6.7 6 3.41 90% 20%

乙组7.1 7.5 1.69 80% 10%

(2)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甲组的学生;

(3)乙组的平均分,中位数高于甲组,方差小于甲组,故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故答案为:(1)6;7.1;(2)甲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以及方差,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1)求证:CE=CF;

(2)在图1中,若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12,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求DE的长.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探究型.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出△BCE≌△DCF(SAS),即CE=CF.

(2)借助(1)的全等得出∠BCE=∠DCF,∴∠GCF=∠BCE+∠DCG=90°﹣∠GCE=45°,即∠GCF=∠GCE,又因为CE=CF,CG=CG,∴△ECG≌△FCG,∴EG=GF,∴GE=DF+GD=BE+GD.

(3)过C作CG⊥AD,交AD延长线于G,先证四边形ABCG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再设DE=x,利用(1)、(2)的结论,在Rt△AE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DE.

解答:(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BC=CD,∠B=∠CDF,BE=DF,

∴△CBE≌△CDF.

∴CE=CF.

(2)解:GE=BE+GD成立.

∵△CBE≌△CDF,

∴∠BCE=∠DC F.

∴∠ECD+∠ECB=∠ECD+∠FCD.

即∠ECF=∠BCD=90°.

又∠GCE=45°,

∴∠GCF=∠GCE=45°.

∵CE=CF,∠GCF=∠GCE,GC=GC,

∴△ECG≌△FCG.

∴EG=GF.

∴GE=DF+GD=BE+GD.

(3)解:过C作CG⊥AD,交AD延长线于G,

在直角梯形ABCD中,

∵AD∥BC,∠A=∠B=90°,

又∠CGA=90°,AB=BC,

∴四边形ABCG为正方形.

∴AG=BC=12.

已知∠DCE=45°,根据(1)(2)可知,ED=BE+DG,

设DE=x,则DG=x﹣4,

∴AD=AG﹣DG=16﹣x,AE=AB﹣BE=12﹣4=8.

在Rt△AED中

∵DE2=AD2+AE2,即x2=(16﹣x)2+82

解得:x=10.

∴DE=10.

点评:本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题,内容涉及三角形的全等、图形的旋转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道好题.本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阅卷的情况看,本题的得分在4﹣8分的学生居多.前两个小题学生做得较好,第三小题,因为学生不懂得用前面积累的知识经验答题,数学学习能力不强,造成本小题得分率较低.

18.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坐标为(0,24),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经过点A的直线l2相交于点B,点B坐标为(18,6).

(1)求直线l1,l2的表达式;

(2)点C为线段OB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O,B重合),作CD∥y轴交直线l2于点D,过点C,D分别向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E,得到矩形CDEF.

①设点C的纵坐标为a,求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矩形CDEF的面积为60,请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坐标.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探究型.

分析:(1)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1x,它过(18,6)可求出k1的值,进而得出其解析式;设直线l2的表达式为y=k2+b,由于它过点A(0,24),B(18,6),故把此两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k2,b的值,进而得出其解析式;

(2)①因为点C在直线l1上,且点C的纵坐标为a,故把y=a代入直线l1的表达式即可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C点坐标,由于CD∥y轴,所以点D的横坐标为3a,再根据点D在直线l2上即可得出点D的纵坐标,进而得出结论;

②先根据CD两点的坐标用a表示出CF及CD的值,由矩形的面积为60即可求出a的值,进而得出C点坐标.

解答:解:(1)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1x,它过(18,6)得18k1=6 k1=

∴y=x

设直线l2的表达式为y=k2x+b,它过点A(0,24),B(18,6)

得解得,

∴直线l2的表达式为:y=﹣x+24;

(2)①∵点C在直线l1上,且点C的纵坐标为a,

∴a=x x=3a,

∴点C的坐标为(3a,a),

∵CD∥y轴

∴点D的横坐标为3a,

∵点D在直线l2上,

∴y=﹣3a+24

∴D(3a,﹣3a+24)

②∵C(3a,a),D(3a,﹣3a+24)

∴CF=3a,CD=﹣3a+24﹣a=﹣4a+24,

∵矩形CDEF的面积为60,

∴S矩形CDEF=CF?CD=3a×(﹣4a+24)=60,解得a=1或a=5,

当a=1时,3a=3,故C(3,1);

当a=5时,3a=15,故C(15,5);

综上所述C点坐标为:C(3,1)或(15,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矩形的面积公式,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OE=OF;

(2)若CE=12,CF=5,求OC的长;

(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考点:矩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3=∠4,进而得出答案;

(2)根据已知得出∠2+∠4=∠5+∠6=90°,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即可得出CO的长;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解答:(1)证明:∵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2=∠5,4=∠6,

∵MN∥BC,

∴∠1=∠5,3=∠6,

∴∠1=∠2,∠3=∠4,

∴EO=CO,FO=CO,

∴OE=OF;

(2)解:∵∠2=∠5,∠4=∠6,

∴∠2+∠4=∠5+∠6=90°,

∵CE=12,CF=5,

∴EF==13,

∴OC=EF=6.5;

(3)答: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证明:当O为AC的中点时,AO=CO,

∵EO=F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ECF=90°,

∴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ECF=90°是解题关键.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b(b<0)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y=(x>0)交于

D点,过点D作DC⊥x轴,垂足为G,连接OD.已知△AOB≌△ACD.

(1)如果b=﹣2,求k的值;

(2)试探究k与b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直线OD的解析式.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分析:(1)首先求出直线y=2x﹣2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然后由△AOB≌△ACD得到CD=DB,AO=AC,即可求出D坐标,由点D在双曲线y=(x>0)的图象上求出k的值;

(2)首先直线y=2x+b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为A(﹣,0),B(0,b),再根据△AOB≌△ACD得到CD=DB,

AO=AC,即可求出D坐标,把D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之间的关系,进而也可以求出直线OD的解析式.

解答:解:(1)当b=﹣2时,

直线y=2x﹣2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为A(1,0),B(0,﹣2).

∵△AOB≌△ACD,

∴CD=DB,AO=AC,

∴点D的坐标为(2,2).

∵点D在双曲线y=(x>0)的图象上,

∴k=2×2=4.

(2)直线y=2x+b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为A(﹣,0),B(0,b).

∵△AOB≌△ACD,

∴CD=OB,AO=AC,

∴点D的坐标为(﹣b,﹣b).

∵点D在双曲线y=(x>0)的图象上,

∴k=(﹣b)?(﹣b)=b2.

即k与b的数量关系为:k=b2.

直线OD的解析式为:y=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此题难度不大,是一道不错的中考试题.

21.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某厂接到在规定时间内加工1500顶帐篷支援灾区人民的任务.在加工了300顶帐篷后,厂家把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5倍,于是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原来每天加工多少顶帐篷?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该厂原来每天生产x顶帐篷,提高效率后每天生产1.5x顶帐篷,根据原来的时间比实际多4天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答:解:设该厂原来每天生产x顶帐篷,提高效率后每天生产1.5x顶帐篷,据题意得:

解得:x=100.

经检验,x=1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该厂原来每天生产100顶帐篷.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根据生产过程中前后的时间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2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轴交于点B,点A(2,t)在

这条直线上,联结AO,△AOB的面积等于1.

(1)求b的值;

(2)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量,k≠0)的图象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解:(1)过A作AC⊥y轴,连接OA,

∵A(2,t),

∴AC=2,

对于直线y=x+b,令x=0,得到y=b,即OB=b,

∵S△AOB=OB?AC=OB=1,

∴b=1;

(2)由b=1,得到直线解析式为y=x+1,

将A(2,t)代入直线解析式得:t=1+1=2,即A(2,2),

把A(2,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4,

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

23.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2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双曲线上点C(2,n)沿OA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判断四边形O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分析:(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0),然后根据条件求出A点坐标,再求出k的值,进而求出反

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直接由图象得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首先求出OA的长度,结合题意CB∥OA且CB=,判断出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OA=OC 即可判定出四边形OABC的形状.

解答:(1)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0),

∵A(m,﹣2)在y=2x上,

∴﹣2=2m,

∴m=﹣1,

∴A(﹣1,﹣2),

又∵点A在y=上,

∴k=﹣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解:观察图象可知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1<x<0或x>1;

(3)四边形OABC是菱形.

证明:∵A(﹣1,﹣2),

∴OA==,

由题意知:CB∥OA且CB=,

∴CB=OA,

∴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C(2,n)在y=上,

∴n=1,

∴C(2,1),

OC==,

∴OC=OA,

∴四边形OABC是菱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是一道不错的中考试题.

24.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小时后到达南亚所(景点),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湖光岩.小明离家1小时5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湖光岩,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南亚所游玩的时间;

(2)若妈妈在出发后25分钟时,刚好在湖光岩门口追上小明,求妈妈驾车的速度及C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1)由题意,得

小明骑车的速度为:20÷1=20km/时,

小明在南亚所游玩的时间为:2﹣1=1小时.

(2)由题意,得

小明从南亚所到湖光岩的时间为25﹣10=15分钟=小时,

∴小明从家到湖光岩的路程为:20×(1+)=25km.

∴妈妈的速度为:25÷=60km/时.C(,25).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当x ________时,分式11 x +有意义,当_______时,分式2341x x x --+的值为0. 2.如果最简二次根式3x =_______. 3.当k =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1 1270k k 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 4.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点(2,1)是反比例221 m m y x +-=的图象上一点,则m =_______. 6.一次函数y =ax +b 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ab y x = (x >0)的函数值随x 的增大而_______. 7.如图,已知点A 是一次函数y =x +1与反比例函数2 y x =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 在x 轴的负半 轴上,且OA =OB ,那么△AOB 的面积为________.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中点,G 、F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若AG =1,BF =2,∠GEF =90°,则GF 的长为________. 9.如图,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 =1.2米,BP =1.8米,PD =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__米. 10.数据-2,-3,4,-1,x 的众数为-3,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1 B.8 C.4.0 D. 2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 B .632=? C .2332=- D .725=+ 3. 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2,2,3 B . 3,4,5 C . 5,12,13 D . 1,2,3 4.若为实数,且,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C .-4 D .4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与4,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0 D .36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7.如图,矩形ABCD 中,AB=3,AD=1,AB 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 .2 B .1-5 C .1-10 D .5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9.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 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 、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 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初二年级 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多项式能因式分解的是 ( : A .2a b - B .21a + C .22a b b ++。 D .2 44a a -+ 2.人数相等的八(1)和八(2)两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22121286,86,259,186X X s s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 A .八(1)班 B .八(2)班 C .两个班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3.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吗? C .画线段AB=CD D .量线段AB 的长度 4.如图,1l 反映的是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2l 反映的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 断该公司盈利时销售 ( ) A .小于4件; B .等于4件; C .大于14件; D .大于或等于4件。 5.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A .43a a > B .2a a ->- C .34x x -<- D .32a a > 6.在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图上,海军参谋量得从海岸到A 岛的距离为2厘米,并且知道船在此海上行使的最快速度为4 0千米/时,那么海军要到达A 岛至少需要 ( ) A .6分钟 B .5分钟 C .4分钟 D .3分钟 7.下列说法中:①两个图形位似也一定相似;②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对应周长的比;③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该组数据就越稳定; ④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它的内角.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有 (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试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C 的上下波动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x ≠3 D 、x ≥2且x ≠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222 C .3,4, 5 D . 114,7,8 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AE 于点 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1.48 -1 3-? ?? +)13(3--30 -23-= 12.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 的值为( ) M P F E B A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2 C.x ≥2 D.x ≤2 2.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 B. + = C. ÷=2 D. =-15 4.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 对应值,可得p 的值为( ) A.1 B.-1 C.3 D.-3 5.某公司10名职工的5月份工资统计如下,该公司10名职工5月份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4 A.2400元、2400元 B.2400元、2300元 C.2200元、 2200元 D.2200元、2300元 6.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7.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 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24 B.16 C.4 D.2 8.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 上,连接BD,则BD长( ) A. B.2 C.3 D.4 9.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 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则不等式2x D.x>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 . 1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测试卷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6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班级:姓名:分数: 制卷人:王永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B)(C) (D) 2、已知,那么的值为( ) A.一l B.1 C.32007 D. 3、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 周长为()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4、△ABC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 ) 或32 或33 5、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0°,则∠A的大小为()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为 BC 的中点,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已知点(-2,y 1),(-1,y 2),(1,y 3)都在直线y=-3x +b 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1y 1>y 2 D .y 3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检测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222 C .3,4, 5 D . 114,7,8 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 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M P F E C B A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测试卷 目录 第一部分专项复习卷 专项复习卷一二次根式 (1) 专项复习卷二勾股定律与平行四边形 (5) 专项复习卷三一次函数 (9) 专项复习卷四数据分析 (15) 第二部分期末模拟卷 基础模拟卷(一) (21) 基础模拟卷(二) (25) 综合模拟卷 (29) 拓展模拟卷 (35) 第三部分名师原创卷 名师原创卷(一) (41) 名师原创卷(二) (47) 名师原创卷(三) (53) 参考答案 (59)

专项复习卷一二次根式 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2.合并的是() n的最小值是() A.4 B.5 C.6 D.7 4.下列二次根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5. =3 6.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a≤0 B.a<0 C.00 7.×()的结果估计在() A.3至4之间 B.4至5之间 C.5至6之间 D.6至7之间 8.已知a=2,则代数式) -3 9.如果数轴上表示a、b两个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侧,且a在b的左侧,则 |a-b) A.-2b B.2b C.2a 10.已知10,则a=() A.4 B.±2 C.2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a 的取值范围是 . 1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3.当x = 时,二次根式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 14.成立的条件是 . 15. cm cm 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 16.比较大小:. 17.已知xy =18,那么= . 18.已知y +3 4 ,则xy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8分) 19.(12分)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4)20)21.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2111121 x x x x x x -??+÷ ? +--+??,其中x -1. 21.(9分)已知x = ,y =,求下列各式的值: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D A B C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如果把223y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 3、已知正比例函数y =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 =2 k x (k 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 D. (2,-1)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菱形或矩形 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 、矩形或等腰梯形 D 、菱形或直角梯形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D=BC=8,AB=10,CD=6,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1516 B 、516 C 、1532 D 、1716 9、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10、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 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 速度为n 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A 、 2n m + B 、n m mn + C 、 n m mn +2 D 、mn n m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一组数据8、8、x 、10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 12、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13、当x 时,分式15x -无意义;当m = 时,分式2 (1)(3) 32 m m m m ---+的值为零 14、已知双曲线x k y = 经过点(-1,3),如果A (11,b a ),B (22,b a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 且1a <2a <0,那么1b 2b . 15、梯形ABCD 中,BC AD //,1===AD CD AB ,?=∠60B 直线MN A B C D A M N C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 D.x≥0且x≠1 2.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5,2,3 a b c === B 7,24,25 a b c === C 6,8,10 a b c === D 3,4,5 a b c === 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A.4 B.6 C.16 D.55 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1=∠2B.∠BAD=∠BCD C.A B=CD D.A C⊥BD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EF交AC于点H ,则的值为() A.1B.C.D.6.0) y kx b k =+≠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0 y>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0 x< B.0 x> C.2 x< D.2 x> 7. 体育课上,20人一组进行足球比赛,每人射点球5次,已知某一组的进球总数为49个,进球情况记录如下表,其中进2个球的有x人,进3个球的有y人, 进球数0 1 2 3 4 5 人数 1 5 x y 3 2 A.y=x+9与y= 3 x+ 3 B.y=-x+9与y= 3 x+ 3 C.y=-x+9与y=- 2 3 x+ 22 3 D.y=x+9与y=- 2 3 x+ 22 3 8. 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2)和点B(1,0),则k=,b= 9.已知:ΔABC中,AB=4,AC=3,BC=7,则ΔABC的面积是( ) A.6 B.5 C.1.57 D.27 10. 如图,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2)、点B(1,0),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y 轴分别交与点C、点D.若DB=DC,则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式中,与的值相等的是( ) . A. B. C. D. 2.不解方程,判断的根是( ). A . B. C. D.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n等于(). A.10 B.5 C.2 D.1 4.下列数组中,是勾股数的是() A.1,1, B.,, C.0.2,0.3,0.5 D.,,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6.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30吨 B.31吨 C.32吨D.33吨 (第6 题) (第7题)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为(). A.0 B.1 C.2 D.3 8.轮船顺流航行40千米由A地到达B地,然后又返回A地,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为每小时x千米,则轮船往返共用的时间为( ).

A.小时 B.小时 C.小时 D. 小时 9.若函数y=k(3-x)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相交,其中 k<0,则交点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四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二象限 10.期末考试后,办公室里有两位数学老师正在讨论他们班的数学考试成绩,林老师:“我班的学生考得还不错,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王老师:“我班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喔。”依照上面两位老师所叙述的话你认为林、王老师所说的话分别针对 () A.平均数、众数 B.平均数、极差 C.中位数、方差 D.中位数、众数 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 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 B. C. D. (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在△ABC中,D、E、F三点将BC分成四等分,XG:BX =1:3,H为AB中点.则△ABC的重心是() A.X B.Y C.Z D.W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14.若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把一边分成4㎝、6㎝,则矩形的周长是。 15.已知一组数据0,1,2,3,x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16.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同学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 了步(假设1米 = 2步),却踩伤了花草. (第16题)(第17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初二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最新)

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初二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Ⅲ卷附加题三部分,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00分,第Ⅲ卷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3333-= B .822= C .2+323=D .2(2)2-=- 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5 B .12 C .1 3 D .9 3.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B .3,4,5C .5,12,13D .2,2,31. 4.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 若∠AOB=60°,AC =8,则AB 的长为( ). A .4 B .43 C .3 D .5 5.如图,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在l 上取两点B 、C ,分别以A 、C 为圆心,BC 、AB 长为半 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分别连接AB 、AD 、CD ,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用配方法解方程2 230x x --=,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2x -= B .2(1)4x += C .2 (1)4x -= D .2(1)2x +=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F , 若BF =12,AB =10, 则AE 的长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9.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 墙下滑,且B 沿地面向右滑行. 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 ). A .不变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这便是期末考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是( ) A.3,5,7 B. C. 0.3,0.5,0.4 D.5,22,23 3.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没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边相等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AC,BD是□ABCD的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为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AB=BC B. AC=BD C. AC⊥BD D. AB⊥BD 6.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 (1,1) B. (—1,1) C. (1,—1) D. (—1,—1) 7.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S2 ,则S3 >S1 ③若S3=2S1,则S4=2S2 ④若S1-S2=S3-S4,则P点一定在对角线BD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 化简求值(每小题3分,共6分) (1) - × + (2) 20.(本题5分)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时,.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 ,-2)在(1)中函数的图象上,求的值. 21.(本题7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 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沿AE、AF折叠,点B、D恰好都落在点G处,已知BE=1,求EF的长. 22.(本题8分)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一辆汽车将一批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到达乙地卸货后返回.设汽车从甲地出发x(h)时,汽车与甲地的距离为y(km),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辆汽车往、返的速度是否相同? 请说明理由; (2)求返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h时与甲地的距离. 23.(本题10分)某学校通过初评决定最后从甲、乙、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区级先进班集体,下表是这三个班的五项素质考评得分表: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D 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123-??? ??-=23 B .a 1+b 1=b a +1 C .b a b a --22=a+b D .0 203?? ? ??-=0 3、正方形具有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如果三角形的面积为18cm 2 ,那么它的底边y(cm)与高x(cm)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下列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B 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为:( ) 3x y -,21a x -,1 x π+,3a b -,12x y +,12x y +,2123x x =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c c a b a b =----; B 、c c a b a b =- --+; C 、c c a b a b =--++; D 、c c a b a b -=- --- 3.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11m m --; B 、3xy y xy -; C 、22 x y x y -+; D 、6132m m -; 4.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2倍,则扩大后分式的值(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5.若分式1 x 2 x x 2+--的值为零,那么x 的值为( ) A .x =-1或x =2 B .x =0 C .x =2 D .x =-1 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y x y x =++ B .22x y x y = 7.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a b b a -- B.22x y x y ++ C.242x x -- D.222a a a ++- 8..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 A.23356x x ++-=; B.137x x a -=-+; C.x a b x a b a b -=-; D. 2(1)11x x -=- 9..下列关于分式方程增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所有的分母的值都为零的解是增根; B.分式方程的解为零就是增根 C.使分子的值为零的解就是增根; D.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的解是增根 10.解分式方程2236 111 x x x +=+--,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1)(x+1) B.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整式方程2(x-1)+3(x+1)=6 C.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 D.原方程的解为x=1 二.填空题 1.若分式 3 3x x --的值为零,则x = ; 2.分式2x y xy +,23y x ,2 6x y xy -的最简公分母为 3.从甲地到乙地全长S 千米,某人步行从甲地到乙地t 小时可以到达,现为了提前半小时到达,则每小时应多走 千米(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4.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3 -有意义;当x________时,分式3x 9x 2--的值为0. 5.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1 --的值为正数. 6.某人上山的速度为1v ,所用时间为1t ;按原路返回时,速度为2v ,所用时间为2t ,则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7.若解分式方程4 x m 4x 1x += +-产生增根,则m =________. 8.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分式,则 4 2.05.0-+x y x = 9. 计算22 23362c ab b c b a ÷= . 10. 计算4 222 2a b a a ab ab a b a --÷+-= . 11.通分:(1)26x ab ,29y a b c ; (2)2121a a a -++,26 1 a -. 12.约分:(1)22699x x x ++-; (2)2232m m m m -+-. (3)224 44a a a --+; 13.计算:22 3()(9)2ac ac b -÷-; .22( )a b a b a b b a a b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2019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一次函数 2 3 y x b =-+ 的图象与边OC AB分别交于点D、E,并且满足OD= BE.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2)连结OM,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 的坐标; (3)设点N是x轴上方的平面内的一点,当四边形OM DN是菱形时,求点N的坐标; 2.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 ⑴求证:PA=PQ;⑵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⑶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为---------------;(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E是BC边上的一点,将矩形ABCD沿折痕AE折叠,使得顶点B 落在CD边上的点P处,PC= 4(如图1); (1)求AB的长; (2)擦去折痕AE,连结PB,设M是线段PA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P 、A不重合).N是AB沿长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满足PM=BN.过点M作MH⊥PB,垂足为H,连结MN交PB于点F(如图2). ①若M是PA的中点,求MH的长; ②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F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FH的长度;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6,BC=9,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A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C点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t的取值范围; (2)求t为何值时,PQ与CD相等? 5.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AB边上一点,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 (1)如图1,求证:DE=DF; (2)若点D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H,连接CH,过点H作PH⊥CH交直线AB于点P; 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E为AP的中点; (3)如图3,连接AC交EF于点M,求 2AM AB AE 的值;

深圳市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深圳市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如果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3 2.(3分)如图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6>b+6B.a﹣2>b﹣2C.﹣2a>﹣2b D. 4.(3分)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A.(﹣2,1)B.(﹣2,﹣1)C.(2,1)D.(2,﹣1)5.(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度,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6B.7C.8D.10 6.(3分)下列多项式中,可以提取公因式的是() A.ab+cd B.mn+m2C.x2﹣y2D.x2+2xy+y2 7.(3分)如图,在?ABCD中,DE平分∠ADC,AD=8,BE=3,则?ABCD的周长是() A.16B.14C.26D.24 8.(3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B.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3分)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点,作直线MN交AB 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BC=4,则BE等于() A.B.C.D. 10.(3分)某次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都扣3分,小亮得分要超过7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如果设小亮答对了x道题,根据题意列式得() A.5x﹣3(30﹣x)>70B.5x+3(30﹣x)≤70 C.5x﹣3(30+x)≥70D.5x+3(30﹣x)>70 11.(3分)如图,直线y=kx+b与y=mx+n分别交x轴于点A(﹣0.5,0)、B (2,0),则不等式(kx+b)(mx+n)<0的解集为() A.x>2B.﹣0.5<x<2 C.0<x<2D.x<﹣0.5或x>2 12.(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AB=BC=CD=AD=4,∠A=∠C=60°,连接BD,将△BCD绕点B旋转,当BD(即BD′)与AD 交于一点E,BC(即BC′)同时与CD交于一点F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AE=DF;②∠BEF=60°;③∠DEB=∠DFB;④△DEF的周长的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