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王寅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李斯是秦代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六国和创建秦朝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荣辱进退与秦王朝盛衰兴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斯的一生

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李斯的悲剧人生,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管见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命运轨

迹。

[关键词]李斯;权位;悲剧人生

李斯家庭背景史无记载。但知他是楚国上蔡人,字通古[2]216 。

青年时曾作过郡小吏,属于社会低层。一次,因看到“舍厕中鼠食

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巨大庑之

下,不见人犬之优。”于是感慨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

处耳[2]2539 !”由这件小事,李斯敏锐地洞察到处境对于人一生命运前

途所起的作用,并由此激发一种强烈要掌握自己命运,要改变地位

和处境的要求,于是李斯乃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以期在社会

转型期能有所作为。但李斯很快就发现师徒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荀子“议兵”本着仁义的观点,而李斯却持有“秦四世有胜,兵强

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以[3]186。”正是因为

这样,到了公元前247年,李斯自以学有所成,决心投身“宦海”

一试身手。在走之前他对他的老师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

时,游者主事……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

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

西说秦王矣 [2]2539-2540”。在李斯眼里,天下之事不存在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分,两者没有绝对界限,对他来说,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在于

能否改变现状,由处卑贱之位上升到高贵之位,由贫困之境变为富

裕之家。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就是李斯为人处世的唯一标

准。正是对人生的这种错误理解,导致了以后他“欲与若复牵黄犬,

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2]2562”而不能的人生悲剧。

公元247年(秦襄王三年),李斯求为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

从此李斯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仕途。不久李斯给秦王上了一篇《论

统一书》论述了由秦国来实现“天下一统”的客观政治条件已经成

熟。他说:“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

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2]2540。”

李斯向秦王政纵论天下形式,力主迅速扫灭关东六国实现全国统一。

于是秦王乃拜李斯为长史,后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这样李斯就跨

入了秦国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

就在李斯意气风发准备在秦国大展拳脚时,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件发生了。这件事几乎结束了李斯的政治生涯。但更出人意料的是,

正是这件事也使得李斯获得了秦王更高的重用,为成为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相邦奠定了基础。原来韩恒惠王惧怕秦国兴兵伐韩,就

派郑国去“间秦”,怂恿秦王修筑一条沟通泾河与洛河的渠道,以使

秦疲无力攻韩。事情败露后,秦宗室大臣向秦王进言:“诸侯人来事

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2]2539。”这样在被逐客之

列的李斯眼看权势和富贵转瞬间成为泡影,在束装就道前夕,公元

前237年向秦王上了《谏逐客书》,向秦王备述厉害关系。在文中,

指出“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於宋,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2541”,结果“并国二十,遂霸西戎[2]2542”;秦

孝公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

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2542”;惠王

用张仪“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

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

事秦,功施到今[2]2542。”昭王用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2542。”李斯在历数从秦穆公道秦昭王因重用异国人才强秦的历史之后,又向秦王阐明要想统一天下,就要广招人才:“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2]2545”,最后李斯向秦王强调: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2]2545”。倘若把客卿统统逐出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2]2545”。 李斯的《谏逐客书》情辞恳切,说理透辟。秦王政读后,在思想上引起很大的震动。“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谋,官至廷尉[2]2546”。这不仅保住了李斯的地位,也为他在秦国的不断升迁铺平了道路。秦王采纳李斯的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年,大梁人尉缭投奔秦国。

由此可见,李斯的《谏逐客书》在广招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切结果的产生并不是李斯主动去促成的。其根本目的只是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已。其他的结果只不过是这个终极目标的复产品。相反,李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对待他国人才的态度上并没由采取举荐的态度而是采取了打压的手段。这从他对待他的老同学韩非的身上就可以得到证明。公元前233年,秦王因读到韩非的《五蠹》、《孤愤》等篇而感佩莫名,就以武力胁迫韩国将韩非送到秦国。韩非来到秦国以后,立即上书秦王,提出了统一全国的方略。韩非的建议又打动了秦王的新,准备予以重任。李斯清楚,他的这位老同学,不仅才能超过自己,对自己的权位更是一个威胁。于是他决定除掉这位对手。李斯对秦王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秦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2]2155。”这里,李斯显然把他在《谏逐客书》中的冠冕堂皇的言语都丢在了一边。他正是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心狠手毒,打垮了一个又一个政敌。只要能获得权势和富贵,他是不顾信义,翻云覆雨的。李斯阴毒卑劣的品格,对权利发疯般的追求,也成就了他的悲剧命运。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强大秦国终于灭掉了关东六国。由于李斯在这期间表现的才干,全国统一时,李斯官升廷尉,掌握了秦王朝的司法大权。李斯在获得司法大权后就迫不及待的把屠刀挥向能够威胁到他地位的博士和儒生们。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皇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等称颂皇帝的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2]254。”但博士淳于越认为,“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拂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2]254。”这时,李斯抓住淳于越“师古”的言论,以“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2]255”,“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2]255”为由,向秦始皇提出焚书令,为秦始皇采纳。这种行为使得“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4]389”,“受到一次致命打击[4]389”,使中国古代文化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在这场浩劫中,李斯也打击了自己的政敌,使秦始皇的七十博士有名无实,从而大权独揽,“焚书”正是李斯对权利、富贵极端追求的结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病死沙丘。遗诏给公子扶苏。中车府令赵高扣留诏书,和李斯合谋立胡亥为太子。秦始皇死后,李斯违反遗诏,可以说这不是偶然发生的。李斯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权利来进行。他可以为权位陷害自己的老同学,可以为了权位焚书。当他为了权位伙同

65

王维送别诗略论

赵莉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王维的送别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送友人赴边和赴任之作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送友人归山隐居之作则又表现

出对归隐淡泊平静生活的向往。安慰友人落第贬谪之作更是情深意重。此外,他在送别诗中形成了典型的意象,尤其是白云意象和铙声意象在其他诗人的诗中很

少出现。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诗中有画”的独特特点。

[关键词]王维;送别诗;类析;意象;意境

根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1]统计,王维的作品共约四百二十

首,送别诗七十余首,约占总作品的五分之一。可见,除了山水田

园诗,送别诗在王维诗中占的比重很大。他的送别诗不仅数量多,

而且成就突出。就内容来看,本文将王维的送别诗分为三类:送友

赴边与赴任、送友归山隐居、慰友落第贬谪。就选取的意象而言,

落日、白云、铙声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艺术技巧上说,王维诗中“诗

中有画”的特点,在送别诗诗中仍有着突出表现。

一、王维送别诗类析

根据王维送别的对象,可将其送别诗分为以下三类:

(一)送友赴边与赴任。这类诗约三十余首,占王维送别诗的

一半。诗人送友人赴边或赴任寄予了深切的期许。送友赴边塞时侧

重鼓励友人打胜仗,以英雄良将为楷模、奋勇杀敌、建功立业。流

露出诗人对功名的进取心,同时也表现出盛唐人蓬勃向上的精神。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这首送战将出征的边塞送别诗,描绘了

汉家三军在边关出现危机时浩浩荡荡赴杀场杀敌的雄壮气势和威武

场面。歌颂了将士们忘身报国、舍命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对皓守

穷经的书生表示藐视,全诗格调激昂、感情充沛。《送张判官赴河

西》中展示出一幅塞外黄沙漫漫、白雪覆盖、蓬草飞旋、云高天远

的奇异之景,境界浑涵阔大。让人顿觉心胸畅达,精神为之一振。

没有别离的悲伤,有的只是对良将的思念,对朋友出塞杀敌、建功

立业的激励和鞭策,情感激昂而雄放。

而送友人赴任时则侧重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劝勉,虽饱含着

思念之情,但并不让人觉得过分伤感。希望他们能成为廉洁的清官,

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送李判官赴江东》诗中用语高华,对

李判官期许殷切。既盼望他能辅佐重臣,以中原礼义教化莽荒之地,

又希望他有“辨璧”之才明理通达,“泣涕”百姓身受恩泽,全诗

格调健朗,气度雍和。本是期望溢美之辞,却又显得纤浓和度,与

盛唐那种奋发蓬勃的时代氛围极相适。《送熊九赴任安阳》前四句

以魏国的应扬、刘桢喻友人的才华无人能比,后四句写出了送别的情景,用文帝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园的典故,表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离别之情,显得乐观旷达。

(二)送友归山隐居。

此类诗约二十首。作于诗人隐居前后。隐居前,诗人送友人归山隐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隐居的想法。隐居后,诗人劝友人来归隐,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送友人归山歌》中,诗人仿照骚体表现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情绪。流露出向往石间山泉、松间草屋、养鸡抱犊、种瓜收谷的田园生活。尾联表达了归隐的决心。《送张五归山》中作者的“尽惆怅”不仅在于依依惜别之情,更在于“心事违”之感,他身在官场而心在山林,归隐正是他的心事,诗中流露出对友人“先拂衣”的羡慕之情,也表现出了对归隐的向往。《送孟六归襄阳》全诗笔调轻松,送友人归去,不说惜别的话,却一味地劝其隐居,足可以见其彼此不得意的境况。诗人先说自己的隐居态度,然后才劝勉友人归隐,加强了劝勉的力度。颈联“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隐者之乐,尾联表现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

(三)慰友落第、贬谪。此类诗约十余首。诗人主要表达了对落第贬谪友人的安慰。同时也流露出怅然遗憾和自我宽慰之意,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送纂毋潜落第还乡》安慰友人,时值开明盛世,这次落第不是因为他欠缺才能,也不是朝中无人识才,只是才华恰好未被发现,不必担心天下无人赏识,显得旷达而乐观。全篇基调比较昂然而充满自信,心态达观向上,没有太多悲悯的情绪。《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中诗人送好友落第归乡,情态并不激奋不平。而是对丘为处境表示同情,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时为左补阕谏官,却未能举荐对方,深感羞愧、歉意。惆怅无奈之中,饱含着朋友间的深厚友情。以一颗真诚的心与诚挚的友谊去温暖友人。读之不得不令人感叹诗人秉性之忠厚平和。同时体现了王维“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诗风。《送杨少府贬郴州》虽用贾谊贬长沙的典故,但却反其道而行之,勉励杨少府有才华,不会长期被朝廷弃置,不必自伤自悼。真是“送人谪迁,用贾谊事者多矣,然俱代为悲忿之词,惟李供奉《巴陵赠贾舍人》诗云:‘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与右丞此篇结句俱得忠厚平和之旨,可为用事翻案法。”[2]

除以上三类以外,王维还有送亲人、道士、尊师和外国友人的送别诗共约十余首。他的送别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送友人赴边,

~~~~~~~~~~~~~~~~~~~~~~~~~~~~~~~~~~~~~~~~~~~~~~~~~~~~~~~~~~~~~~~~~~~~~~~~~~~~~~~~~~~~~~~~~~~~~~~~~~~~~~~~~~~~~~~~~~~~~~~

赵高发动政变,我们也就丝毫不感到奇怪了。赵高正是抓住了李斯害怕失去权位的心里,利用李斯和公子扶苏、蒙恬的矛盾,击垮了李斯的心里防线。随着扶苏自杀,赵高与李斯之间的争权夺位的斗争又展开了。然而这次,李斯终于倒在了平时都是他胜利的政治游戏中。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三族。李斯的严重错误,铸成了他终身的遗恨。最后一悲剧结局,了却一生。再回顾李斯的各个人生阶段,由舍人到长史、客卿在官至廷尉、丞相,每前进一步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趴上去的。有无数的政敌被他的政治阴谋陷害,但最后又反过来害了自己。其实他完全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仿效陶朱公泛舟湖上。当我们为李斯感到惋惜的同时,又看到一个又一个“李斯”出现再历史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幕幕不仅引起我们的深思。

综上所述,李斯作为封建社会第一相,实事求是而论,应该说是功大于过。但李斯私心严重,畏祸贪权,犯了错误而不能自拔,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他玩火自焚。总之,李斯的成功与遗憾,悲剧与喜剧,都有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1]马非百.秦集史[M].中华书局,1982.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3]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54.

[4]郭沫若.十批判书[M].人民出版社,1954.

Looks at Li Si's tragedy life again

Abstract: Li Si is Qin's man of the hour, in unifies six countries and founds in Qin dynasty's history, played the vital role, his honor or disgrace onset and retreat and the Qin dynasty rise and fall rise and fall has the close relation. Li Si's life rich legend color, but ends finally by the pitiful result. This article attempts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predecessor studies, discusses Li Si's tragedy life,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lesson, and by this humble opinion intellectual in political arena destiny path.

Key word: Li Si; authority; tragedy life

基金项目:吉林师范大学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项目,编号:研创新(师)2008 034

作者简介:王寅(1982-),男,吉林双辽市人,中国古代史硕士,吉

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08-09-16

66

丁玲的悲剧人生

丁玲的悲剧人生 丁玲晚年言行偏左。是因为她档案里一直有“污点” 1979年,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贺敬之去周扬家拜访周扬,期间,两人谈到丁玲。周扬对贺敬之说:“丁玲的女儿蒋祖慧来,我对她说:你妈妈的右派问题和反党集团问题应当平反。另外过去说她两个‘点’――疑点和污点――疑点已经消除了,污点是有的,不能动。”周扬对贺敬之解释说:“疑点是指丁玲来延安是否接受国民党的指派,污点是指她与叛变后做了特务的冯达在莫干山依然长时间同居并受到国民党保护是变节行为。” 周扬这番话对一半错一半。当时,在丁玲的档案中,她的“污点”确实存在,但这污点不是与冯达同居(这一点中央早有结论),而是她为摆脱国民党软禁,曾给国民党写过一份申明,大意如下:“因误会被捕,生活蒙受优待,未经什么审刑,以后出去后,愿家居读书养母……” 丁玲到延安后,康生曾在党校中说:“丁玲如果到党校来,我不要她,她在南京的那段历史有问题。”康生是1938年说这话的,丁玲1940年才听到。气愤之下,丁玲去找毛泽东,责问康生有什么根据说她是“叛徒”,她要求中央审查她在南京的那段历史,做出书面结论。毛泽东听了丁玲的

陈述,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可是要作书面结论,你得找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同志。”于是丁玲写信给陈云,要求中央给自己一个结论。中央便委托任弼时对丁玲进行调查。1940年,中央组织部作出《审查丁玲同志被捕被禁经过的结论》,对丁玲做出如下评价:“中央组织部审查丁玲同志被捕被禁的经过以后,认为根据现有材料看来,说丁玲同志曾经自首没有具体证明,因此自首的传说不能凭信,但丁玲同志没有利用可能(虽然也有顾虑)及早离开南京(应该估计到住在南京对外影响是不好的),这种处置是不当的。虽然如此,但因对丁玲同志自首传说并无根据,这种传说即不能成立,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 1943年,延安进行大规模的审干、抢救运动,期间,丁玲在整风中写的一份材料里,向组织交代了此前未曾透露的新情况,也就是前文提及的那个申明信:“因误会被捕,生活蒙受优待,未经什么审刑,以后出去后,愿家居读书养母……”这个条子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然而,在一个斗争之弦绷得过紧的年代,丁玲为这个“声明”吃尽了苦头,而她的对手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条子,予丁玲以沉重打击。1984年,中央组织部对丁玲问题彻底平反后,老对手周扬仍抓住这一点,说丁玲污点还在。 由于丁玲交代了她曾给国民党写过这样一个条子,延安

简析高加林的人生悲剧

简析高加林的人生悲剧

简析高加林的人生悲剧 内容摘要 <人生>发表于1982年,它是路遥笔下的一部洋溢着浓郁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是以改革时期的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的社会背景,以高加林一波三折的人生遭遇为线索结构全文的.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体现了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人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历年来研究它的人有很多,角度也各不相同.此次,我想通过对高加林多波折的事业和坎坷的爱情来简析高加林的人生悲剧以及以及导致他悲剧人生的根源.以便人们能更全面的了解高加林. 关键词:高加林事业爱情悲剧 一,高加林的人生悲剧主要体现在他艰难的事业和矛盾的爱情上. 1,艰难的事业之路 <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身上既有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能吃苦的传统美德,又有青年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信.敢于拼搏

追求理想的品格;同时,他身上又体现了自卑.好强冲动.虚伪.懦弱的一面.他给人的感觉也是既可怜又可恨.但是,如果人们只看他的事业之路,真的是让人同情不已. 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了.后来,他当了民办教师也安安稳稳过了三年.本来,他想在这几年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然后通过考试,转为国家正式教师.这个民办的教师职位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毫无能力和经验的三星回来顶替了他,他的一切希望都化为了泡影.瞬间,他成了农民,一个他从来都没有精神准备的角色.如果三星真的是能力超强,也许高加林只会自叹技不如人.但是,三星何许人也?他是一个初中都是靠父亲用东西巴结干部才能上的人,高中也是他父亲利用权势让队里推荐的.这样一个没有能力没有才华的人顶替了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作为读者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心气极高.自尊心极强的高加林?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甚至有一段时间都自暴自弃.他不出山劳动,整夜整夜的失眠.后来,出山劳动了,穿得破烂得像个”叫花子”,不说话,没命的劳动,手破了,他的镢把被鲜血染得通红.他只有通过毁灭性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性格

摘要: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作为书中的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城内外的一番番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方鸿渐是一个悲剧形象,现实世界的虚伪丑恶,荒唐无聊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但其自身性格的缺点却是造成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从方鸿渐造成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消极被动,逃避退却的处世态度;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本性;盲目懵懂,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变形的自尊,缺乏自省意识以及形成悲剧性格的社会根源等方面作一 个浅显而粗陋的剖析。 关键词: 方鸿渐悲剧性格社会根源 《围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以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魅力,透辟的解析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怯懦人格根源及现实主义魅力而获得了“现代《儒林外史》”的美称,至今仍葆有一种常读常新的人生感受,它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作为《围城》一书中的一号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墙内外的一番番 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

“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自身性格的缺点常常成为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性格决定人生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的风格。而人生的态度和风格会直接影响生活的效果。所谓“命运”就是对生活效果的总结和概括。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因性格的缺点造成的,李尔王的轻信和暴躁,哈姆雷特的多疑和寡断,都成了他们致死的原因。方鸿渐也是如此,他同样无法逃避因性格缺陷而导致悲剧命运的定律。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方鸿渐的主要性格 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们也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就被包围着的,被感染着的传统文化。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幼承家教,“国文曾得老子指教,在中学会考考过第一。”可见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极深,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释”文化,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方鸿渐虽没有入世的精神,却持着道家的处世态度,随着历史的演变,道家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定势根植于中国人的国民意识中,道家的柔弱胜强﹑宁静﹑少私寡欲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它成为人们的法宝,也是形成人民懦弱﹑无能﹑无力抗挣等性格的重要遗传因素,使每一个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不论你

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再看李斯的悲剧人生 王寅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李斯是秦代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六国和创建秦朝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荣辱进退与秦王朝盛衰兴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斯的一生 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李斯的悲剧人生,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管见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命运轨 迹。 [关键词]李斯;权位;悲剧人生 一 李斯家庭背景史无记载。但知他是楚国上蔡人,字通古[2]216 。 青年时曾作过郡小吏,属于社会低层。一次,因看到“舍厕中鼠食 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巨大庑之 下,不见人犬之优。”于是感慨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 处耳[2]2539 !”由这件小事,李斯敏锐地洞察到处境对于人一生命运前 途所起的作用,并由此激发一种强烈要掌握自己命运,要改变地位 和处境的要求,于是李斯乃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以期在社会 转型期能有所作为。但李斯很快就发现师徒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荀子“议兵”本着仁义的观点,而李斯却持有“秦四世有胜,兵强 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以[3]186。”正是因为 这样,到了公元前247年,李斯自以学有所成,决心投身“宦海” 一试身手。在走之前他对他的老师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 时,游者主事……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 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 西说秦王矣 [2]2539-2540”。在李斯眼里,天下之事不存在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分,两者没有绝对界限,对他来说,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在于 能否改变现状,由处卑贱之位上升到高贵之位,由贫困之境变为富 裕之家。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就是李斯为人处世的唯一标 准。正是对人生的这种错误理解,导致了以后他“欲与若复牵黄犬, 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2]2562”而不能的人生悲剧。 二 公元247年(秦襄王三年),李斯求为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 从此李斯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仕途。不久李斯给秦王上了一篇《论 统一书》论述了由秦国来实现“天下一统”的客观政治条件已经成 熟。他说:“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 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2]2540。” 李斯向秦王政纵论天下形式,力主迅速扫灭关东六国实现全国统一。 于是秦王乃拜李斯为长史,后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这样李斯就跨 入了秦国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 就在李斯意气风发准备在秦国大展拳脚时,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件发生了。这件事几乎结束了李斯的政治生涯。但更出人意料的是, 正是这件事也使得李斯获得了秦王更高的重用,为成为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相邦奠定了基础。原来韩恒惠王惧怕秦国兴兵伐韩,就 派郑国去“间秦”,怂恿秦王修筑一条沟通泾河与洛河的渠道,以使 秦疲无力攻韩。事情败露后,秦宗室大臣向秦王进言:“诸侯人来事 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2]2539。”这样在被逐客之 列的李斯眼看权势和富贵转瞬间成为泡影,在束装就道前夕,公元 前237年向秦王上了《谏逐客书》,向秦王备述厉害关系。在文中, 指出“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於宋,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2541”,结果“并国二十,遂霸西戎[2]2542”;秦 孝公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 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2542”;惠王 用张仪“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 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 事秦,功施到今[2]2542。”昭王用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2542。”李斯在历数从秦穆公道秦昭王因重用异国人才强秦的历史之后,又向秦王阐明要想统一天下,就要广招人才:“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2]2545”,最后李斯向秦王强调: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2]2545”。倘若把客卿统统逐出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2]2545”。 李斯的《谏逐客书》情辞恳切,说理透辟。秦王政读后,在思想上引起很大的震动。“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谋,官至廷尉[2]2546”。这不仅保住了李斯的地位,也为他在秦国的不断升迁铺平了道路。秦王采纳李斯的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年,大梁人尉缭投奔秦国。 由此可见,李斯的《谏逐客书》在广招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切结果的产生并不是李斯主动去促成的。其根本目的只是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已。其他的结果只不过是这个终极目标的复产品。相反,李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对待他国人才的态度上并没由采取举荐的态度而是采取了打压的手段。这从他对待他的老同学韩非的身上就可以得到证明。公元前233年,秦王因读到韩非的《五蠹》、《孤愤》等篇而感佩莫名,就以武力胁迫韩国将韩非送到秦国。韩非来到秦国以后,立即上书秦王,提出了统一全国的方略。韩非的建议又打动了秦王的新,准备予以重任。李斯清楚,他的这位老同学,不仅才能超过自己,对自己的权位更是一个威胁。于是他决定除掉这位对手。李斯对秦王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秦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2]2155。”这里,李斯显然把他在《谏逐客书》中的冠冕堂皇的言语都丢在了一边。他正是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心狠手毒,打垮了一个又一个政敌。只要能获得权势和富贵,他是不顾信义,翻云覆雨的。李斯阴毒卑劣的品格,对权利发疯般的追求,也成就了他的悲剧命运。 三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强大秦国终于灭掉了关东六国。由于李斯在这期间表现的才干,全国统一时,李斯官升廷尉,掌握了秦王朝的司法大权。李斯在获得司法大权后就迫不及待的把屠刀挥向能够威胁到他地位的博士和儒生们。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皇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等称颂皇帝的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2]254。”但博士淳于越认为,“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拂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2]254。”这时,李斯抓住淳于越“师古”的言论,以“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2]255”,“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2]255”为由,向秦始皇提出焚书令,为秦始皇采纳。这种行为使得“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4]389”,“受到一次致命打击[4]389”,使中国古代文化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在这场浩劫中,李斯也打击了自己的政敌,使秦始皇的七十博士有名无实,从而大权独揽,“焚书”正是李斯对权利、富贵极端追求的结果。 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病死沙丘。遗诏给公子扶苏。中车府令赵高扣留诏书,和李斯合谋立胡亥为太子。秦始皇死后,李斯违反遗诏,可以说这不是偶然发生的。李斯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权利来进行。他可以为权位陷害自己的老同学,可以为了权位焚书。当他为了权位伙同 65

大学语文 王昭君

当我们把时光的坐标轴拨回到公元前33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萧瑟的秋风凛冽的刮着,毫不留情,一行浩浩荡荡的人马向着天边的斜阳缓缓走去。骑在马上的女子留恋地转过头,向身后看去,可除了马蹄踏起的滚滚烟尘再也看不见别的东西了;回头向前,远处那轮残阳红得那般不真实,竟隐隐得升起雾气得朦胧。马儿不轻不重地颠簸了一下,回过神,原来是自己又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天边低飞的大雁发出了沉重的鸣叫,眼前前行的骏马也应和般地嘶叫起来,声声入耳,徒增感伤。罢了罢了,女子静静地取过琴,手指温柔着划过琴弦,断断续续的琴音向四周扩散,渐渐地,这柔和的琴声变得厚重起来,像一把有力的大锤砸在人的身上,砸出心中的离别的伤感。马儿安静下来,这琴声接着风声传得更远,那群南飞的大雁也被这忧伤琴声击中。低头看见马上那个默默弹琴的女子是那般的明艳静美,像无数个清晨将它们冲睡梦中唤醒的太阳一样,绚烂亲和。于是,它们都忘记了挥动翅膀,纷纷跌落地下。这个故事叫“落雁”,这个女子叫昭君。千百年来,王昭君除了貌美之外,更为后世所称颂的是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及她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从而为中国的历史长卷中,增添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的一页。 王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年少时,她被选入汉宫,数年却从未被召幸。当匈奴单于向汉元帝请求“愿婿汉氏以自亲”时,帝命传到掖庭之后,昭君自愿请嫁和亲,以公主的名份千里迢迢到了塞外,成为呼韩邪的阏氏。对于王昭君这样一位可敬、可赞、可歌、可颂的女性历史人物,因其和亲故事的奇特,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竞相为之吟诗、泼墨。纵观包括野史、诗文、戏曲、和绘画中昭君的艺术形象,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昭君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造,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有了各有所别的昭君形象。总体来讲,除一部分以赞颂为主外,大多数作品中的王昭君,留给后人的不外乎是以“怜其远嫁”为主线的集“怨”、“恨”于一身的近乎悲剧式的人物,己与正史所载的真实的昭君有了很大程度的演绎和杜撰。 王昭君入宫五年,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然而午夜梦回,她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又是一个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欢乐团聚的时光,愁思如麻。信手拿过琵琶,她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 或许正是昭君自己有着如此愁伤的诗句,以致在后世世人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把出塞的昭君塑造成了哀怨的形象。最早的代表作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石崇在此诗中不仅揣度了昭君的悲、怨、哀、伤,还认为不同民族不可通婚;即使成为阏氏(皇妃)也不为贵;按胡俗单于死后,子娶父妃也是羞耻之至;又把出塞和亲视为苟且偷生,甚至比作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由于西晋距汉代的时间

浅谈贾宝玉

浅谈贾宝玉 一、贾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是由众多的人生矛盾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时代的震荡、家族的衰败、思想的深刻矛盾与性格的“乖僻邪谬”,都是构成其悲剧形象的重要因素 首先,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他的贵族家庭的衰败,乃至他的阶级的衰败有着必然的联系。《红楼梦》中所描述的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日趋没落,政治上极度腐败。在第四回中,作者借门子之口,道出了护官符的作用,点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他们上通朝廷、下结州县,“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而像贾雨村这样的封建官员,更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他的良心是写在…护官符?上的”。2这一切都揭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更是预示了其从腐败到衰败的必然命运。贾府就是这个衰败的典型。《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已是由盛转衰的时节,家族内部已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其生活仍是穷奢极欲。一顿螃蟹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一盘茄鲞要用十几只鸡来做配料。秦可卿死后光是棺材板就用了一千两银子。为了迎接元妃归省,更是大兴土木,造得“琉璃世界、珠宝乾坤”,连元妃本人都感叹“太奢华浪费了”。在奢侈的同时,贾府上下,还充斥着荒淫。贾赦、贾珍、贾蓉、贾琏无一不是衣冠禽兽,其淫乱无耻已到了乱伦的地步。这些“个人无节制、无止境的欲求又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你争我斗、勾心斗角。这些都揭示出贾府荣华富贵的表面之下所掩盖的无法治愈的痈疽”。3说明这个家族已是彻底的肮脏、没落,已经是无可救药。而可悲的是贾宝玉就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的形象在贾府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家族衰败的关键时刻,贾宝玉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也有条件实现金榜题名、家族振兴的人物。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他也应该找一个“德言工貌”俱备的女子做妻子,主持家政,继续家业。贾政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是他却力图挣脱家庭强加于他的名缰利索,要做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他“最不喜务正”,“不肯念书”,不愿走“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在婚姻问题上,他也不愿考虑家族利益,不愿按传统道德的要求去做。这就与家族、阶级的需要形成了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拒绝了封建家庭给他规定的生活道路,他便成了“不肖子孙”。与家族要求形成的格格不入之势,就注定贾宝玉人生的最终结局必将是悲剧的.其次,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的形象充满悲剧色彩。贾宝玉生长在一个极度动荡的时代,此时整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都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是有着深刻矛盾的“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这一形象变得特别复杂”一方面,贾宝玉的思想中有着许多不同于传统的东西,但同时,他的思想又与封建传统,与其所属阶级的意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很多割不断的东西。在贾宝玉看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5他鄙薄男子,把女儿当作心目中的上帝,甘愿充当女儿的杂役。这一点,极大地驳斥了封建传统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在同时,他对不同身份的人,又能一视同仁。见了未婚女子便是“无价之宝”,见了已婚女子就又成了“鱼眼珠”;做官的都是“国贼禄鬼”,不做官的又都是奇士雅人了。此外,贾宝玉厌恶贾府男性主子的淫荡生活,同情鸳鸯、平儿的遭遇,然而他自己却在青天白日下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甚至当着王夫人,调戏金钏,导致金钏跳井身亡。他同情贫贱之人,珍重贫贱之交,但他也不厌富,只是觉得“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类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他还强烈批评了“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信条。但是,他却从未否定君权与父权的威

叛逆者的不归路(读萧红传有感)

叛逆者的不归之路 ——读《萧红传》有感 我已记不起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萧红,并爱上这个叛逆的灵魂了。与张爱玲的知名度相比,萧红似乎并不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她确实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其才华丝毫不亚于张爱玲。 萧红,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夏志清称萧红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这是我从百度百科上找到的关于萧红的简介,对萧红文学上成就评价很高,但是在这些耀眼光环的背后,是萧红颠沛流离的悲剧一生。在看完《萧红传》后,我对萧红有了更为详细系统的了解,也更加敬佩这位勇于与时代对抗的女性。 萧红的一生都在逃亡,逃避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逃避男权文化的钳制。但最终仍然死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叹所遇不淑,她的逃亡均以失败告终,但这悲剧的经历,成就了她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基础,而且她的一生从未屈服,一直在抗争直至死亡,使人们无论怎样感叹她的悲惨命运,都不能简单地把她归入弱女子的行列。她在她的时代,挣扎过,探索过。她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她为自由解放而战,既是为了民族,也是为了个人。她是一个时代的叛逆者,更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勇士,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部觉醒女性的奋斗史。 和所有的女作家一样,萧红的思想和才华长期地被人们漠视,私生活却不断地被爆炒。以至于关于她的生平,至今仍然总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萧红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也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先驱。她出生在辛亥革命的年头,又成长在具有维新倾向的乡绅之家。这使萧红在童年时代就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具有向封建礼教挑战的自觉。这也为她未来的传奇一生奠定了基础。 萧红是一个十分与众不同的女性,在她被王恩甲抛在东兴旅馆逃都逃不了的时候,怀着身孕的她从未放弃生的希望,想尽方法向外界寻求帮助。就在这个时候,她遇上了她这一生永远的痛-----萧军。书中萧军和萧红的一次关于死亡的谈话让我对萧红钦佩不已。萧军问萧红:“你为什么还要在这世界上留恋着?那你现在,自杀条件这般充足。”萧红答道:“我吗?……因为这世界上,还有一点能使我死不瞑目的东西存在,仅仅这一点,它还能系恋着我。”萧红在极端绝望的情景中,仍然怀着生的执着,本能地抗拒着死的诱惑。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绝对无法做到的。这种精神一直贯穿着萧红的一生,使她在将来不管遇到多大的痛苦和绝望,都保持着一颗跳动着希望的火热的心,这是同时代女性绝对无法做到的。这也是我如此佩服萧红的最主要的原因。 真正使萧红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是她惊人的才华以及她留下的超越时代的作品。她创作的《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使当时麻木的愚夫愚妇们终于在亡国灭种的危难中警醒了。在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写下了近一百万字的作品。她由幼稚到成熟,由投身到左翼文艺思潮到逐渐独立,有意识地疏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思想经历了明显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路上,萧红走的并不容易。萧红的思想是深刻的超越时代的,以至于受到同时代人的质疑,批评和谴责。她关于生殖和死亡,人生与人性的看法以及对作家和小说的独特见解都是她思想的结晶,这是那样的深刻而丰富。但在一个救亡压倒一切的时代,注定她很难为同时代人所体会,她只能独自一人行进在布满荆棘的不归之路上。因此,萧红是孤独寂寞的,却又是伟大的。因为她的思想是深邃的,她的目光穿透了漫长的世纪,望着人们的未来。她属于那种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作家。 其实,萧红能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和一个人的帮助分不开,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萧红和萧军在上海期间,生活穷困潦倒,是鲁迅先生一路帮助他们,并使他们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萧红的《生死场》也是在鲁迅先生的鼓励下创作出来的,不仅如此,鲁迅先生还为《生

论《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命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命运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这句刻在路遥墓前的一块方石上的悼词,极为恰当地表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文学人生。 路遥去世十几年了,这十几年中中国社会变化多么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人们越来越讲究实际,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宣传和炒作,愿意为一个逝去的描写过去生活的,似乎已经过去的这样的作家去花费精力了。但是十多年了,有许多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他们仍然在默默地读路遥的书。有一家青年报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很多青年人,仍然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而且呢,这一切都是悄悄发生的。既没有组织,也没有炒作,它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真正的敬意总是起自于默默的阅读。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路遥作品中那些穿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衣服,说着那个时代特有语言的人物,却能打动今天的年轻人。要知道社会变化如此之快,一代和另一代之间用不了十年。而且呢,现在青年人非常倾向于在自己同龄人中去寻找那种偶像和兴奋点。 一个外国学者他提到过,他说实际上应当把作家作品的杰出性和持久性划等号。路遥就是这样的作家,和《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就像诗人臧克家所写的,“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路遥将永远活在他热情讴歌的这个世界里。 “路遥永远地中止了他对‘人生’深沉而睿智的思考,中止了他对‘平凡的世界’炽烈深挚的激情。他的过早离去,使我们不忍心指责他的不足。我们知道,他走的是躯体,永存的是精神,他真正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中,他值得我们敬仰,也值得我们深深理解他。”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路遥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对于路遥各方面的研究都已相当的成熟,但是我认为,他们更多的研究是从作家的角度、文学的角度去看的,而相对来说从作品的内容、深度的方向进行研究就要少一些,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摘要:本文以分析《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为题,从他的延宕、矛盾以及相对他人而言的正人君子形象三方面入手,从他的爱情、婚姻、事业等角度,对他的性格进行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Hongjian Fang, the character of "Fortress Besieged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personality, his love, marriage and care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 delay, contradiction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 关键字:围城方鸿渐性格 Keywords: Fortress Besieged City ,Hongjian Fang ,character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之所以取名围城,一是出于文中方鸿渐等人闲谈,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第二层含义便是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个围城,而还有一层含义,便是杨绛给《围城》做了题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深刻、概括的总出了方鸿渐的一生,婚姻、职业甚至人生都处于围城之中,而造成方鸿渐陷入围城的一大原因便是主人公的性格,所以,本文将浅析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 一、方鸿渐的“延宕” 延宕意为拖延。在戏剧中,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雷特的独特行为。而在《围城》中,文中直接点出方鸿渐性格中的延宕,共有3处直接写出。第一处是在第三章方鸿渐想拒绝苏小姐:“鸿渐吓得哑口无言。苏小姐家里有事,跟他约晚上馆子里见面。他回到家整天闷闷不乐,觉得不能更延宕了,得赶快表明态度。”1第二处是第四章方鸿渐向父母请示离开周家的事情后“鸿渐吃完晚饭,不愿意就到周家,便一个人去看电影。电影散场,又延宕了一会,料想周经理夫妇都睡了,才慢慢回去。”2第三处是第四章结尾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方鸿渐虽然不至于怕教书像怕死,可是觉得这次教书是坏运气的一部分,连日无精打采,对于远行有说不出的畏缩,能延宕一天是一天。”3 这三处体现方鸿渐在爱情与职业上的延宕。爱情上,他明明知道自己不爱苏小姐,但是面对苏小姐的误会,他心里反复强调要跟苏小姐说清楚,但是一直在拖延,与其说面对这种误会方鸿渐一直在苦恼,不如说他在变相的享受这种说不清的关系。他不喜欢苏小姐,直接说明即可,但是他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花前月下,他不好拒绝,也不能自持,吻了苏小姐。这种优柔寡断不仅影响了他与苏文纨的情感,也影响到了他喜欢的女生唐晓芙,因为方鸿渐的延宕,两人本来互有好感,但是谁都没有勇气表达,最终这段感情以悲剧结束。 职业上,从他留学开始,他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他在留学上碌碌无为,甚至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84页 2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22页 3

2016年海淀区一模语文试卷以及解析

海淀区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试卷 2016.4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7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细心‘看’事物,总可以发现些缺欠可笑之处,及至钉着坑儿去咂摸,便要悲观了”。其实,只要稍微细心,就不难发现,老舍的幽默招牌之作《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日》,不全是可笑的,里边也有叫人落泪的悲。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因而,“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一出手就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还是我近来的发现;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看透宇宙间的各种可笑’以后的悲观与恐怖”。 当老舍以成熟的悲剧家的姿态把幽默挥洒在小说里,艺术上的拿捏也是那么准确到位时,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出现了。“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到《骆驼祥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取材于傅光明《老舍的幽默》)1.下列语句中“笑”的含意,不符合老舍幽默主张的一项是(3分) A.只为逗人哈哈一笑 B.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C.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 D.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 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造就老舍幽默之笔的原因有哪些。(4分)

关于王昭君的诗

关于王昭君的诗 一、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千古遗恨,萧瑟凄凉。 二、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拂净马鞍,流泪而去。出了玉门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日子了。 三、白居易《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可怜的昭君,还在盼著回来。甚至天真地希望使者回报朝廷,现在的我,仍是当年模样。 四、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谋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塚,春草年年似汉宫。」这是我最欣赏的一首纪念王昭君的诗。吴雯虽然是清初人,但他却把昭君的不幸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甚至直至今日,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些「不把黄金买画工」的志士,会不会仍有被冷落的悲情和忧愤?

五、王夫之《明妃曲》:「金殿葳蕤锁汉宫,单于谈笑借东风。黄沙已作无归路,犹愿君王斩画工。」由于汉元帝怒斩了画工毛延寿,所以王昭君仍抱天真的幻想。 六、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的观点更为新颖,人生失意的事多著呢,何必枉杀毛延寿? 七、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王安石)》:「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城已拙,女色难自夸。」托长门之怨,立相知心之。欧阳修对皇权的非议,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八、唐.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明.莫止《昭君曲》:「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塚在,犹是汉宫春。」这两首诗,都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内容提要:《红楼梦》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是一篇用“血泪”倾注的批判式半白话文小说,主要是写以贾母、贾政等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为代表的反封建势力的矛盾斗争。贾母、贾政等统治者本来对宝玉寄以很大希望,盼望宝玉重视“经济仕途”,成为地主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可是宝玉却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是由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由此也有不少值得我们研究的现实意义。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关键词:贾宝玉叛逆人生道路现实意义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幻化为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剩余石,并由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入凡间,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原文①《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以及美丑的划分。 一﹑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概述和形成原因 1﹑贾宝玉的“不肖”与“无能”,让他走上了一条叛逆的路。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被贵族家庭、封建阶级视为“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富贵子弟贾宝玉。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描写他的那两首判词《西江月》(《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

从《红楼梦》看人生的三种悲剧

王国维先生在《评论》中引用叔本华的悲剧说,把《红楼梦》划为第三种悲剧:“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然憟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然而我却以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实则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悲剧,有些人的命运是一种悲剧造成的,有些人却是两种或三种悲剧的叠加。而且我也对悲剧有我自己的分法。 我以为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无常的命运中流转遭遇,随波逐流,随势浮沉,得意时,失意处,一切都随命运的因缘际会而转移,悲喜苦乐都随着外事外物外人而改变。第二种就是由于自身的性格气质造成的,看似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秉性,就可以时运流转得心应手,然而却不清楚这种性格和气质的因子是深入骨髓的,是构成了其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根本,是绝对无法调整更改的。第三种悲剧就是人类自身的悲剧,人本身就是宇宙间最孤独最可怜的生物,人和人本质上也是隔绝的无法相通的,人从来都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和所处的时地,人永远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类都永远逃脱不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好景难久的规律。 说了这么多,无法想打破很多人形成的固定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大部分人是谈不上什么性格的,没有坚定的行为原则,没有固定的处事方式,没有一定的个人底线,不过是随着岁月和际遇的推手不断变化的流体,更谈不上遭遇什么性格的悲剧。《红楼梦》里性格悲剧最明显的就是晴雯和鸳鸯了,但是如果她收敛一下也算不得晴雯了,如果她屈服一下也算不得是鸳鸯了。性格的悲剧就是在别人看来,你只要稍微变退一步就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了,看似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中,最后造成的悲剧也完全是咎由自取,然而他们根本就无法了解,就是这一点变不得,就是这一步退不得。很多先圣前贤志士仁人的悲剧都有这种性质,性格,是他们坚持人之所以为人,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底线。 第三种悲剧其实是人类本身的悲剧,只要是个人都逃不掉的,但只有极少数人能感受到。出生了,做人了,这本身就是个劫数。从来都见人哭着出世,却不见人笑着离开。首先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和地方,这种悲剧也只能用“无可奈何”四个字可以解说,比如汉武帝感叹李广的“生不逢时”,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比如阮籍登上广武山楚汉争霸旧址,慨然而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比如陈子昂幽州台放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比如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的“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比如宝玉初会秦钟时恨自己为什么要生在公府侯门之家。其次就是人身处宇宙间的那种孤独,极力想靠近,然而最终却无法沟通,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行星,人和人根本上是隔绝的,冰心在《春水》中说“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从宝黛的爱情中我们看到,就算两个人是相爱的知己,然而真到心灵相通彼此懂得的地步有多难,即使是两人都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仍是有不断的误解矛盾和隔膜,仍是有顾影自怜无人解惜的时候。人类依赖于亲情爱情友情,本来就是想打破这种天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与孤独,然而最后却徒劳地发现,人与人之间越接近,越能体会到那种绝望的无可消解的孤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