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训俭示康》

巩固练习--《训俭示康》
巩固练习--《训俭示康》

(高二下)《训俭示康》

一、常识

1. 作者,字,世称涑水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修历史巨著《》是我国历史上最的体史。

2. 俭,;侈,。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吾本寒家(寒:)

2.吾性不喜华靡(华靡:)

3.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加:)

4.辄羞赧弃去之(辄:)(赧:)

5.二十忝科名(忝:)

6.乃簪一花(乃:)

7.平生衣取蔽寒(取:)(蔽寒:)

8.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垢:)(弊:)(矫俗:)(干:)

9.但顺吾性而已(但:)

10.人皆嗤吾固陋(嗤:)(固陋:)

11.吾不以为病(病:)

12.以约失之者鲜矣(以:)(失:)(鲜:)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

14.未足与议也(足:)

1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诟病:)

16.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岁:)

17.走卒类士服(走卒:)(类:)

18.农夫蹑丝履(蹑:)

19.客至未尝不置酒(未尝:)(置:)

20.或三行、五行(或:)(行:)

21.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止:)

22.肴止于脯、醢、菜羹(肴:)(脯:)

23.人不相非也(非:)

24.会数而礼勤(数:)

25.常数月营聚(数:)(营聚:)

26.然后敢发书(书:)

27.以为鄙吝(鄙:)

28.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靡:)(盖:)

29.风俗颓弊如是(颓弊:)

30.居位者虽不能禁(虽:)

3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治:)(居第:)

32.听事前仅容旋马(听:)

33.或言其太隘(隘:)

34.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诚:)

35.问其所来,以实对(以:)

36.奈何饮于酒肆(奈何:)

37.所亲或规之(规:)

38.公宜少从众(少:)

39.虽举家锦衣玉食(举:)

40.何患不能(患:)

41.顾人之常情(顾:)

42.一旦异于今日(一旦:)

43.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顿:)

44.岂庸人所及哉(及:)

45.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小人:)

46.枉道速祸(枉:)(速:)

47.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

48.季文子相三君(相:)

49.妾不衣帛(衣:)

50.管仲镂簋朱紘山(镂簋:)

51.公叔文子享卫灵公(享:人)

52.至孙以骄溢倾家(骄溢:)

53.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

54.子孙习其家风(习:)

55.不可遍数(数:)

56.聊举数人以训汝(聊:)

57.汝非徒身当服行(徒:)(身:)(服:)

三、分析

1.本文是一篇对的训诫。作者要求。2.艺术手法:繁复而不显累赘;而角度不一。

(高二下)《训俭示康》

一、常识

1.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修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2.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吾本寒家(寒:清贫)

2.吾性不喜华靡(华靡:豪华奢侈)

3.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加:戴上,穿上)

4.辄羞赧弃去之(辄:总是)(赧:因害羞而脸红)

5.二十忝科名(忝:谦语,意思是自己列名在内,使同列的人有辱。)

6.乃簪一花(乃:才)

7.平生衣取蔽寒(取:仅仅)(蔽寒:御寒)

8.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垢:脏的衣服)(弊:破的衣服)(矫俗:违背世情)(干:求)

9.但顺吾性而已(但:只)

10.人皆嗤吾固陋(嗤:嘲笑)(固陋:固陋浅薄)

11.吾不以为病(病:缺陷)

12.以约失之者鲜矣(以:因为)(失:犯过失)(鲜:少)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粗陋)

14.未足与议也(足:值得)

1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诟病:讥议、嘲骂)

16.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岁:年)

17.走卒类士服(走卒:差役之人)(类:大都)

18.农夫蹑丝履(蹑:踩,这里作“足穿”)

19.客至未尝不置酒(未尝:不曾)(置:摆放)

20.或三行、五行(或:有时)(行:行酒,给客人斟酒)

21.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止:只)

22.肴止于脯、醢、菜羹(肴:下酒的菜)(脯:干肉)(醢:肉酱)(羹:汤)

23.人不相非也(非:讥评,认为不对)

24.会数而礼勤(数:屡次)

25.常数月营聚(数:几)(营聚:营谋聚集)

26.然后敢发书(书:请客的帖子)

27.以为鄙吝(鄙:鄙陋,没见过世面)(吝:舍不得花钱)

28.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靡:倒下)(盖:大概)

29.风俗颓弊如是(颓弊:败坏)

30.居位者虽不能禁(虽:即使)

3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治:修筑)(居第:住宅)

32.听事前仅容旋马(听:听取,处理)

33.或言其太隘(隘:狭窄)

34.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诚:确实)

35.问其所来,以实对(以:根据)

36.奈何饮于酒肆(奈何:怎么)

37.所亲或规之(所亲:亲近的人;规:劝告)

38.公虽自信清约(清约:清廉节约)

39.公宜少从众(少:稍微)

40.虽举家锦衣玉食(举:全)

41.何患不能(患:担心)

42.顾人之常情(顾:只是)

43.一旦异于今日(一旦:有一天)

44.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顿:立刻)

45.岂庸人所及哉(及:比得上)

46.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小人:指没有地位的人,百姓)

47.枉道速祸(枉:曲)(速:招致)

48.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稠粥)(粥:稀粥)

49.季文子相三君(相:辅助)

50.妾不衣帛(衣:穿)

51.管仲镂簋朱紘山(镂簋:使用刻有花纹的簋)

52.公叔文子享卫灵公(享:用酒食款待人)

53.至孙以骄溢倾家(骄溢:骄傲自满)

54.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位居第一)

55.子孙习其家风(习:习染)

56.不可遍数(数:一一列举)

57.聊举数人以训汝(聊:暂且,姑且)(数:几)

58.汝非徒身当服行(徒:只)(身:本身,自己)(服:从事)

三、分析

1.本文是一篇父亲对儿子的训诫。作者要求儿子及子孙要崇尚节俭,不追求奢靡。2.艺术手法:举例繁复而不显累赘;正反对比而角度不一。

整体认读音节有十六个资料

整体认读音节有十六 个

精品资料 整体认读音节有十六个: zhi、chi、shi、ri、zi、ci、si、yi、wu 、yu ye、yue、yuan、yin 、yun、ying 其中zhi、chi、shi、ri是翘舌音,zi、ci、si是平舌音。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平舌音有z、c、s,翘舌音有zh、ch、sh、r 拼音知识:要求有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知识 一、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w 其中zh ch sh r为翘舌音 z c s 为平舌音 二、学过的韵母 单韵母:ɑ o e i u ü 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特殊韵母: er 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三、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ing yuan 四、标调歌 有ɑ先找ɑ,没ɑ找o、e,i和u,谁在后面给谁戴。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巩固练习--《训俭示康》

(高二下)《训俭示康》 一、常识 1. 作者,字,世称涑水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修历史巨著《》是我国历史上最的体史。 2. 俭,;侈,。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吾本寒家(寒:) 2.吾性不喜华靡(华靡:) 3.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加:) 4.辄羞赧弃去之(辄:)(赧:) 5.二十忝科名(忝:) 6.乃簪一花(乃:) 7.平生衣取蔽寒(取:)(蔽寒:) 8.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垢:)(弊:)(矫俗:)(干:) 9.但顺吾性而已(但:) 10.人皆嗤吾固陋(嗤:)(固陋:) 11.吾不以为病(病:) 12.以约失之者鲜矣(以:)(失:)(鲜:)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 14.未足与议也(足:) 1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诟病:) 16.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岁:) 17.走卒类士服(走卒:)(类:) 18.农夫蹑丝履(蹑:) 19.客至未尝不置酒(未尝:)(置:) 20.或三行、五行(或:)(行:) 21.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止:) 22.肴止于脯、醢、菜羹(肴:)(脯:) 23.人不相非也(非:) 24.会数而礼勤(数:) 25.常数月营聚(数:)(营聚:) 26.然后敢发书(书:) 27.以为鄙吝(鄙:) 28.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靡:)(盖:)

29.风俗颓弊如是(颓弊:) 30.居位者虽不能禁(虽:) 3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治:)(居第:) 32.听事前仅容旋马(听:) 33.或言其太隘(隘:) 34.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诚:) 35.问其所来,以实对(以:) 36.奈何饮于酒肆(奈何:) 37.所亲或规之(规:) 38.公宜少从众(少:) 39.虽举家锦衣玉食(举:) 40.何患不能(患:) 41.顾人之常情(顾:) 42.一旦异于今日(一旦:) 43.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顿:) 44.岂庸人所及哉(及:) 45.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小人:) 46.枉道速祸(枉:)(速:) 47.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 48.季文子相三君(相:) 49.妾不衣帛(衣:) 50.管仲镂簋朱紘山(镂簋:) 51.公叔文子享卫灵公(享:人) 52.至孙以骄溢倾家(骄溢:) 53.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 54.子孙习其家风(习:) 55.不可遍数(数:) 56.聊举数人以训汝(聊:) 57.汝非徒身当服行(徒:)(身:)(服:) 三、分析 1.本文是一篇对的训诫。作者要求。2.艺术手法:繁复而不显累赘;而角度不一。

自由落体运动例题及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 典型例题: 2 例 1 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解析由h=500m 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 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 下落位移之差. 1 [ 解](1)由h = gt2,得落地时间: 2h 2× 500 t s 10s g 10 (2)第1s 内的位移: 1 2 1 2 h1gt12× 10× 12 5m 1 2 1 2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 内的位移为: 1 2 1 2 h9 2gt29 2×10×92m 405m 所以最后1s 内的位移为: h10=h-h 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 ,其位移为 121 h5 2gt' 2× 10×25m 125m 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 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 内的位移,即 h1∶h10=1∶19 ∴ h 10=19h1=19× 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22 ht/2 ∶ht =1 ∶2 =1∶ 4

11 h t/2 h t ×500m 125m 44 例 2 一个物体从H 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所用的总时间T 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 解方法 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h gTt 21gt2, h 1 gt 2 2 gt 1 196 × 9.8×16 2 2 7s, 9.8×4 H 1 gT2 1×9.8×72 m 2401. m. 22 方法 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 内的平均速度为h 196 v m /s 49m / s. t4 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后时的瞬时速度为 v't v 49m /s. 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 的时间H高 2s

议论文阅读精选试题(一)

议论文阅读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百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 们。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20.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二)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司马光《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凭借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害羞地扔掉它。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的)科名(之中),(参加)闻喜宴(时),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不戴)。”(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饱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违背世俗常情,(表示与一般人不同)求得名誉。只是顺着我的本性(行事)罢了。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把这作为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谦虚,宁愿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作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作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食具用瓷器和漆器。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种,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作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筑住宅,厅堂前面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个身。有人说它太狭窄,(李文靖)公笑笑说:“住宅(是)要传给子孙(的),这里作为(我当)宰相的厅堂,确实(是)狭窄,(但是将来)用作(当)太祝、奉礼(的我的子孙)的厅堂(却)已经宽敞了。”参政鲁公当谏官(时),真宗派人紧急召见他,(后来)在酒馆里找到他,(鲁公)入宫以后,真宗问他从哪里来,(他)如实地回答(真宗)。皇上说:“你(担任的官职)属于清望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他)回答说:“小臣家里贫寒,客人来了没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馆请客人喝酒。”皇上因为(鲁公)没有隐瞒,越发尊重他。张文节当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像这样(节俭),您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俭,(但是)外人(对您)很有讥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做法才好)。”(张文节)公叹息说:“我今天的俸禄(这样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我今天的(高)俸禄哪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题号一、选择 题 二、填空 题 三、实验, 探究题 四、计算 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1、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 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 圈 (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 12、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 A.它们的重量不等 B.它们的密度不等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 13、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 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填空题22、自由下落的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 为。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若取g= 10m /s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0~2s内下 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在2~4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在4~6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24、用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后,又以25m/s的初速度再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结果两 球在抛出点以上15m处相遇,那么两球抛出的时间相差______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 2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m/s2 甲 (1)从实验装置看,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28、(1)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 ch sh r z c s,自成音节后加i 。 yi wu yu 一无雨, ye yue yuan夜月圆, yin yun ying 隐云影。 标调规则 先标a o e ,再标i u ü 。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轻声不标就空着。 拼写规律 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 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 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总结:(ZT) a o e,i u ü,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i u 紧相连,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单用头变y或w;(iou,uei,uen自成音节要用y,w开头如you,wei,wen,) 如果前面有声母,去掉o e合规矩。(与其他声母合拼则省略中间的o,e,如niu 牛)

i母打头搞独立,i in ing前加大y;(当韵母i,in,ing自成音节前面须加y如衣yi.) 其他所有复韵母,都把小i变大y。(而其它i行韵母自成音节则I改为y,如ia改ya.) u母单打莫迟疑,前加大w就可以;(韵母w自成音节则须加w如屋wu)u母为首独为户,要把小u变大的。(U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将u改为w如ua改wa.) 凡带ü母要注意,独立去点前加y;(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加上y并省略两点.) n l相拼不去点,去点只指j q x 。 重要规则 (1)标调:见到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2)i、in、ing前无声母,加个y母来弥补。(整体认读音节) (3)ü见j、q、x,两点定要抹,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4)轻声音节不标调,er作儿化e不要。 (5)u前无声u改w(独u除外),ü前无声ü改yu。 (6)a、o、e作头易混淆,音节间加隔音号(’)。 (7)b、p、m、f四声母,只拼o来不拼e(么除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9)

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振奋。 (3)句意为: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4)句意为: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咨,询问。 (5)句意为: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俗,世俗。 (6)句意为:如果意志不坚强。若,如果。 170.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1)广:增长;才:才干。成:达成,成就。(2)损:损害。患:担心。济:成功,实现。 17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告诫儿子从小就要修身养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处事不惊,还要培养良好的品格,勤俭节约,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不被眼前的名利所干扰这样,到了老了以后,才不会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后悔。《诫

自由落体运动经典题型

例1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 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 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A. H B. H C. 3H D. 2H 2422 例2.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Hm高处自由落下, 乙从2H 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I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各自下落I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例3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A.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不变 D.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例4.某报纸报道,在一天下午,一位4岁小孩从高层楼的15层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为3m 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 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 = 10m/s2): A、3.0s B、1.7s C、2.7s D、1.3s

例5.从地面高5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 落下一半位移的时间。 (3) 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和最后1s 内的位移。 例6. 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 内通过的位移是 2 整个位移的9/25,塔高为多少米(g = 10m/s) 例6.水滴自屋檐静止滴下,测得它经过屋檐下高为1.4m 的窗户,历 时0.2s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则窗台下离屋檐的高度是多 少 例7.用绳拴住木棒AB 的A 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 点A 端正下方有一点C 距A 端0.8m 。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 A B 两 端通过C 点的时间差是0.2s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棒AB 的长度? 例8. 一条铁链AB 长为0.65m ,悬于A 端试其自由下垂, 然后让它自由下落。求整个铁链通过悬点下方2.45m 处的 小孔时 需要的时间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 2 提示 铁链通过小孔时需要的时间,等于A 端到达小 孔的 时间与B 端到达小孔的时间之差。 解析设铁链A 端到达小孔的时间与B 端到达小孔的时间分别为 t A 与t B ,则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x -2gt 2,可得 h h l t 2h A t 2(h A l) 又 h A h B 1,可得 t A , t p h A fgt A , h B B 图 2-28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分析]由h=500m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2)第1s内的位移: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即 h1∶h10=1∶19 ∴ h10=19h1=19×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h t/2∶h t=12∶22=1∶4 [例2]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解]方法 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方法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 后2s时的瞬时速度为 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的时间 方法3 利用v-t图象 画出这个物体自由下落的v-t 图,如图2所示.开始下落后经时间(T—t)和T后的速度分别为g(T-t)、 gT. 图线的AB段与t轴间的面积表示在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h.。由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题(答案)

高考文言虚词(18个) 高考文言虚词“而”练习(一)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_______《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高考文言虚词“何”练习(二)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_______ 《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整体认读音节有十六个

整体认读音节有十六个: zhi、chi、shi、ri、zi、ci、si、yi、wu 、yu ye、yue、yuan、yin 、yun、ying 其中zhi、chi、shi、ri是翘舌音,zi、ci、si是平舌音。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如: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如: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平舌音有z、c、s,翘舌音有zh、ch、sh、r 拼音知识:要求有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知识 一、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w 其中zh ch sh r为翘舌音z c s 为平舌音 二、学过的韵母 单韵母:ɑo e i u ü 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特殊韵母:er 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三、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ing yuan 四、标调歌 有ɑ先找ɑ,没ɑ找o、e,i和u,谁在后面给谁戴。

训俭示康练习

《训俭示康》单课小测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司马光,字 ,谥号“ ”,因曾被封为“温国公”,世称“ ”,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主编了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 体史书——《资治通鉴》,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曾认为该书“ , ”,故赐此名。 二、划出通假字,并解释 酒酤于市 三、解释词义 1、世以清白相承( ) 2、或三行五行( ) 3、治居第于封武门内( ) 4、常数月营聚( ) 5、然后敢发书( ) 6、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 7、石崇以奢靡夸人( ) 四、一词多义 1、 靡:(1)吾性不喜华靡 ( ) (2)诗界千年靡靡风( ) (3)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 (4)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 2、 类:(1)走卒类士服( ) (2)枣、柿之类 ( ) 3、 服:(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干名( ) (3)汝非徒身当服行( ) (4)走卒类士服( ) 4、 非:(1)人不相非( ) (2)酒非内法( ) (3)汝非徒身当服行( ) 5、 数:(1)会数而礼勤( ) (2)常数月营聚( ) (3)不可遍数( ) 6、 为:(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 (2)参政鲁公为谏官( ) (3)自为乳儿( ) (4)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 7、 多:(1)侈则多欲( ) (2)今多穷困( ) (3)多不过七行( ) 8、 乃:(1)乃簪一花( ) (2)人乃以俭相诟病( ) 9、 少:(1)公今受俸不少( ) (2)公宜少从众( ) 10、身:(1)身岂能长存( ) (2)汝非徒身当服行( ) 11、及:(1)岂庸人所及哉( ) (2)及戌( ) (3)史輶知其及祸( ) 12、以:(1)世以清白相承( )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 (3)以约失之者鲜矣( ) (4)亦不能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 (5)问其所来,以实对( ) 13、病:(1)吾不以为病( ) (2)今人乃以检相诟病( ) 14、虽:(1)虽不能禁( ) (2)公虽自信清约( ) (3)虽举家锦衣玉食( ) 15、常:(1)顾人之常情( ) (2)身岂能常存( ) (3)常数月营聚( ) 16、行:(1) 或三行五行( ) (2) 汝非徒身当服行( ) 17、相:(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 ) (2)季文子相三君( ) 18、鄙:(1)以为鄙吝( ) (2)孔子鄙其小器( ) 19、举:(1)虽举家锦衣玉食( ) (2)聊举数人以训汝( ) 20、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2)侈,恶之大也( ) 21、然: (1) 当时士大夫皆然( ) (2) 然以功业大( )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 文言文《训俭示康》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

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qiu1)知其及祸;及戌(x ū),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自由落体运动经典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2.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m/s2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2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gH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4.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 ) A.1∶3∶5 B.1∶4∶9 C.1∶2∶3 D.1∶(2-1)∶(3-2) 5、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6.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多少?(g取10m/s2)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0.4s,g取10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 9.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 m/s2) 10、一个小物体从楼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米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4.3米/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米/秒。 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yu、yue、yun、yuan: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记整体认读音节 编成儿歌 整体认读音节前面的10个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 、yu ”,因为与声母表的顺序相同,学生容易记住。但用儿歌记忆则更有趣 编成顺口溜 对于后面的6个“ye、yue、yuan、yin 、yun、ying”音节,因为没有规律,所以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在老师的再三强调下一时记住了,可不久又忘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些音节呢?用顺口溜来引导学生就容易多了: 因(yin)一(yi)夜(ye)雨(yu),无(wu)云(yun)映(ying)圆(yuan)月(yue)。 两句话里共有9个整体认读音节。这两句话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便记住了,且经久不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成古诗 还有一种方法,编辑古诗记忆:zhi chi shi zi ci si 共六个,还有十个: 日隐余依樱ri yin yu yi ying 月圆夜无云yue yuan ye wu yun 拆开整体认读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五声表 第一声{阴平} 第二声{阳平}

广西玉林市、柳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西玉林市、柳州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家风建设正是国家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则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

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 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作者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家风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系家国兴衰。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基础。今天的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和谐繁荣的“重要基点”,因而家风建设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必修课。在这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结晶的优秀家风文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资源,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的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 1.下列关于“家风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表征,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 B.家风文化内涵丰富,从传统来看,大致可分为持家文化、教子文化、修身文化处世文化等。 C.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体现于社会各个层面,影响个人,关系家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D.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结晶,值得吸纳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