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教学计划教案3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教学计划教案3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教学计划教案3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代码130700)

专门化方向:中餐烹饪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较高职业素质、基本功扎实、烹调技艺娴熟、具备泰州地方特色的现代厨师。掌握现代烹饪、食品营养与健康、卫生安全、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地方餐饮文化,具有较强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能力,能从事中餐烹饪操作、地方特色菜品制作及餐饮业管理,具备扎实的烹饪基本功与娴熟地烹饪技能。熟练掌握烹调技术、面点常见点心制作,科学使用烹饪原料、会烹饪制作,懂营养与卫生,适应泰州地方烹饪餐饮行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注: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门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2)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

(3)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

(4)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能力。

(5)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6)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

(7)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

(8)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艺术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具有选用本地原材料制作本地方特色菜肴的能力。

(2)中餐面点: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中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西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面团选择合理成型手法和成熟技法制作传统名点的能力;具有选用本地原材料制作本地方特色面点的能力。

(3)营养配餐: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的能力;具有运用营养学知识设计和制作营养餐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特点配置营养餐和制作营养标签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和餐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饮食与健康》教案#(精选.)

《饮食与健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方法 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卡。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身上并无疾病)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 并板书课题:3.饮食与健康 二、新课学习 1.探究活动 (1)交流饮食习惯

师:同学们,为了健康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吃饭,那老师问一下你们会吃饭吗?生一定会笑着答会 师:既然都会吃,那么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吃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现在,把你们的一日三餐的情况写在纸上,一会我们再来分析你们是不是会吃。 师出示食物结构金字塔,让学生说出金字塔给我们的信息,然后结合“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互相说说各自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生再次交流讨论,并对照课本中的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有的可能缺少蔬菜或水果,也有的可能肉吃的太多等)。 (2)怎样搭配食物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参考食物结构金字塔,讨论怎样饮食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拜托,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下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交流,自己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学生设计的比较好,展示给大家看。 师再根据专家建议,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早餐:1杯牛奶﹢1个苹果;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1份水果。师并板书 2.自由活动 师:科学健康饮食中,除了膳食结构要合理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健康? (1)学生猜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生小结: (2)合理分配三餐;2、荤、素搭配;3、不挑食、不偏食;4、不暴饮暴食。5、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6、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物以及过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7、不要边看书边吃饭。等等 3.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回家后对家里的饮食情况作一次调查,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 最后我把一首儿歌送给了同学们: 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

营养膳食指导宣传资料知识讲解

营养膳食指导宣传资 料

居民合理膳食营养指南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每天生理需要的营养素,而且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在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吃好”还关系到儿童的良好生长发育、成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长寿等。如何“吃好”,不但是自我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基础。所以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膳食: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一)食物可分为5大类,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我们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平衡膳食模式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二)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 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 能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中国 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 征。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 食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同时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

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建议】 1.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2.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3.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 150g,薯类50~100g。 4.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一)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吃的过多或活动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吃得过少或活动过多,可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能量消耗或多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成人健康的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应在18.5~23.9之间。 (二)目前,我国大多数居 民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 锻炼,能量摄入过多,导致 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

关于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教案

关于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设计的一种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怎样才能做到营养合理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什么是合理的营养与膳食。 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 1、你刚出生时有几斤重?现在有多重?所增加的这部分物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2、人体有什么活动?人体内部又有什么活动?人体运动的能量来自何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结论: (1)、食物提供长身体的材料; (2)食物提供身体活动的能量。 过渡: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必须有足够的营养素才

能保证生长发育和维持代谢平衡的需要,什么是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呢? (二)介绍几种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棗糖 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分析缺糖的害处。 问:盲目减肥有什么害处? 板书:缺糖--发#from 饮食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来自学优网 end#育不良多糖--疾病(肥胖) 饮食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章饮食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出自! 2.蛋白质 小组齐读第四自然段。 蛋白质棗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对身体的生长和体质的增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蛋类、鱼类、牛奶、瘦肉和豆类等。 讨论:如果蛋白质供应不足会有什么后果? (引起发育迟缓,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小结:(强调不能偏食,要平衡膳食。)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钙--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铁--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碘--维持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和组织中酶的活性。对人体生长发育及其神经心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对“食物”、“营养”提出相关的问题,能借助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能用教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对食物营养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是人类需要的一些营养;了解这些营养的来源;知道营养缺乏会影响人体健康;不但知道一种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也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3、对食物和营养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培养尊重科学的品质;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愿意合作,愿意交流;乐于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瘦肉、肥肉、油菜(菠菜)馒头、米饭芝麻、花生、熟鸡蛋、蜡烛、细铁丝、(酒精灯、铁架台)火柴 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碘酒、滴管、淀粉。 教学重点:各种营养物质检验方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激发新疑,探索研究方法→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再激新疑。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调动学生的情绪:随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动作。 一、导入: 同学们你幸福吗?快乐吗?那就让我们拍起幸福的手唱起幸福的歌。可是有的孩子却没有我们这样幸运(出示课件:非洲难童)看到他你想说些什么?(生答)他为什么会这样呢?(生答:缺食物,缺营养)教师相机板书:“食物营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物与营养”方面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关于食物与营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广泛的提问题)师引导,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对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人体需要哪些营养很感兴趣。 2、课下同学们都搜集了食物与营养方面的资料,谁知道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生答:教师引导说出怎样知道的,并板书相应的营养名称) 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 3、食物中所含有的这些营养,也正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如果人缺了这些营养会怎么样呢? (生答:教师引导知识的来源)

营养膳食指导宣传资料

居民合理膳食营养指南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每天生理需要的营养素,而且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在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吃好”还关系到儿童的良好生长发育、成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长寿等。如何“吃好”,不但是自我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基础。所以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膳食: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一)食物可分为5大类,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我们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平衡膳食模式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 物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 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中国人平 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近 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

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同时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 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 【建议】 1.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2.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3.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4.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一)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吃的过多或活动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吃得过少或活动过多,可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能量消耗或多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成人健康的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应在18.5~23.9 之间。 (二)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

饮食与营养的相关教案

饮食与营养的相关教案 【篇一: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一节《饮食与营养》word 教案一】 第1节饮食与营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馒头,载玻片,碘酒,蛋清,开水,烧杯,花生,白纸 学生准备: 食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展示一幅美食图片)在这张图片中展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一些食物,你 知道这些食物是由什么东西做成的吗? 学生:??? 教师:我们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要吃饭,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可是你想过没有,人为什 么要吃饭呢?挑食的习惯好不好? 学生:??? 教师:很多同学每天都是吃家长准备好的饭,假如今天由你当家,你会选择哪些食物,安排

好全家的三餐饮食?你可以从下面的图中选择需要的食物,将它们 拉到圆环中。(课件中展示flash动画,请一些同学选择自己需要 的食物拉到圆环中,其他同学每人发一 张白纸,把选择的食物写在纸上) 教师:请你向全班同学介绍你选择的三餐食物,以及选择搭配的理由。 学生:??? 教师:我们每天吃饭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在吃东西的时候大多 数人都会考虑“我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什么?”,人的生长和生活离不 开食物,我们一日三餐就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食 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阅读课本45页提示的内容) 实验: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仔细的观察实验的过程。请你说出实 验的现象。 实验材料及过程见课本44页。 实验一: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这说明馒头的主要成 分是什么?)学生:实验现象:滴加碘酒后,馒头屑变成蓝色。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结论: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实验二:鉴定蛋清的主要成分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这说明蛋清的主要成 分是什么?)学生:实验现象:加热水后蛋清凝固成白色的固体。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实验三:鉴定花生的主要成分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这说明花生的主要成 分是什么?)学生:实验现象:花生挤压以后在纸上留下透明的“油斑”。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花生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教师:除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以外,我们从食物中还能得到什么呢?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饮食营养与卫生》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了解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的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手段: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 教学方法:互动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作品启发、分析讲解、开发思维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内容: 一、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一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饮食是一种文明: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族、习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方面都有关联。 1、饮食文化一饮食文化就是人类在饮食品的生产、产品和产品消费中所创造的一切现象以及所有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 2、一切现象: 物质形态的现象:炉灶、锅、铲、烹饪原料、饮食产品、餐具等 制度形态现象:一日三餐,各种宴会制度 行为形态现象:饮食的礼俗、民俗、风俗,技艺、刀工、调味、爆炒等 社会心理形态现象:要求、愿望、情趣、风尚等 二、饮食文化概念的外延: 1、饮食生产工具文化。烹饪原料、烹饪加工等需要使用的工具所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2、饮食原料文化。烹饪所采用的原料体现的文化,属于物质形态文化范畴。 3、饮食加工技艺文化。对烹饪原料的鉴定选择、原料加工的方式方法、烹调方法、调味和火候技巧等所体现的文化,属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4、饮食风尚、习俗、民俗文化。各地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饮食民俗、风俗及由饮食风尚习俗而形成的各种风味流派等文化,属于行为形态文化范畴。 5、饮食制度文化。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宗教等食制、食礼、与饮食有关的制度、规范等文化,属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的预防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的预防复习题 一、单选(下列每题有4各选线,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讲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 1、编制食谱的原则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食物 B、尽量采用全国各地生产的食物 C、考虑进餐者的社会经济状况 D、考虑宗教信仰因素 2、在计划膳食中,用()作为营养状况适宜的目标。 A、DRI s B、EAR C 、AI D、RNI 3、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是()年制定的。 A、1997B、1982C、1985 D、1989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g为宜。 A、4 B、5 C、6 D、7 5、成年人的健康体重指数(BMI)为()kg/m2. A、18.5~23.9 B、16.5~19.5 C、19.5~24.9 D、20.5~23.9 6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 )层. A、4 B、5 C、6 D、7 7、按WHO建议标准,体质指数BMI>30应判断为() A、正常 B、超重 C、肥胖 D、重度肥胖 8、癞皮病典型“三D”的特征指的是() A、腹泻、皮炎、出血 B、皮炎、痴呆、腹泻 C、痴呆、脱发、腹泻 D、皮炎、腹泻、疲倦 9、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容易发生() A、脚气病 B、脂溢性皮炎 C、癞皮病 D、干眼病 10、纠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治疗原则,下列说法错误是() A、浮肿型应多补充能量 B、蛋白质和能量补充应逐步增加 C、蛋白质和能量同时补充 D、以牛奶、蛋类、鱼类等补充为主 11、食物中抗肿瘤作用的非营养成分不包括() A、类黄酮 B、多酚类 C、皂苷类 D、植物凝血素 12、患儿重度消瘦,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无力,额部有皱纹,貌似小老头是

饮食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们知道食品质量安全包括三方面内容。 2.知道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如何购买到安全的食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教师提问: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可是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呢?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学生阅读课文,找寻答案。 小组交流,整理答案。 教师小结:(板书)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1.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2.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3.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学生讨论: 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什么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三、课后延伸: 1.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 2.你知道《食品安全法》是哪一年颁布的吗? 第二课:小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记食品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心时事,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饮食与营养》教学设计

《饮食与营养》教学设计: 贺兰县第二中学生物教师马生玉 一、设计思路 以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为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选购三餐”和“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和体验,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问题,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完成活动和实验。加强重要概念的教学。 二、教学分析 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圈的知识后,了解“人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就比较容易,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看图、分析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学习本节的内容比较容易,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但由于七年级的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和看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做实验时也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营养物质的种类(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2、举例说出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初步学会科学合理的选择三餐。 3、尝试对食物进行归类。 能力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能够初步的会选择三餐。 3、继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良好的饮食饮食习惯,关注家人和自己的饮食与营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验证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通过学生目睹和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图片、分析资料以及合作交流的形式,知道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较多的食物,知道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难点:能够恰当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树立“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的意识。 在懂得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较多的食物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选择三餐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具备合理安排三餐,达到树立膳食合理,均衡营养的意识来突破难点。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庆祖一中王艳蕊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一些饮食方面的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知道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养成均衡饮食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用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营造轻松氛围,引入学习主题 你今天早晨吃饭了吗?吃的什么饭?(学生举例)同学们的早餐很丰富,吃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食物。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饮食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1.何为营养

营养---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包括吃什么?怎么吃? 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 各种营养成分分布在不同的食物中,所以我们各种食物都要吃. 2.这些饮食习惯你有吗? (1)、无肉不欢偏执型 (2)、超市当厨房方便型 (3)、夜宵补偿放纵型 (4)、早餐屏蔽型 (5)、向食物寻求安慰狂吃型 (6)、一心多用散漫型 (7)、暴饮暴食紧张型 3. 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营养不良的危害: 如:缺维生素A症状:口腔溃疡,经常感冒和感染、皮肤干燥。 缺钙症状:肌肉痉挛或颤搐、失眠或神经过敏、关节疼痛或关节炎、蛀牙以及高血压。

缺铁症状:贫血、面色苍白。 缺锌症状:手指甲上白色斑点、皮肤油脂分泌过多。 (2)营养过剩的危害: 如:蛋白质过量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过多的蛋白质不能及时地被肠中酶的作用分解、吸收,结果被存在于肠中的细菌分解,产生出臭味和一定毒性的胺类、硫化物及二氧化碳等。它们被吸收到人体中,对人体也是不利的。 脂肪贮存得过多,人就发胖了。热能摄入量增加,营养过剩,就造成心血管疾病、癌症、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看来不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合理均衡饮食,促进身体健康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各种各样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份不尽相同;确保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防止膳食结构西化;“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和薯类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慢性病。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食品标准》食品营养学课程程标准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课程代码:0803019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8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定位 《食品营养学》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属于职业发展平台中必修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营养素基础知识、食物营养成分、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营养与能量平衡、营养与疾病防治等知识,了解食品营养标签、功能性食品知识,使其具备营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备沟通、合作、统筹规划等职业素质,及食品营养不良判别、指导及疾病营养的指导等基本工作素质。前续课程为食品生物化学,后续课程为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对营养的影响,从而选择合理的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导原则,为人类的合理饮食提供依据。 (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知识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营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正确的指导,能为个人、特体或群体进行膳食指导并编制适宜的食谱。 (三)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形成环保意识、珍惜食物的习惯,以及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合作等。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计 项目一:准备知识学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营养工作的

发展状况,理解营养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各种营养素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状况。 能力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将营养、消化吸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素质目标:产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营养、健康关注,树立营养、健康意识。 项目二:食品营养素: 学时:2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六大营养素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缺乏症状;理解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变化;明确他们的食物来源,了解各自的供给量。 能力目标:能将营养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根据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判别人群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并能进行正确营养素补充。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分析、总结习惯,培养求知、探索精神。

大班饮食与营养教育活动教案 doc

大班饮食与营养教育活动教案 2011491128陈璐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挑食,遇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管有没有营养,使劲吃;可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不管家长怎样劝说,决不会张嘴。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哪些食物吃了有益健康,哪些食物吃多了对身体无益,并了解营养宝塔的结构,知道要合理摄入各种食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帮助幼儿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附有故事图片的PPT一份 2.各种食物的贴纸和快餐盘,以及若干笑脸贴纸 活动过程: ①老师出示图A.三只小熊图片 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森林里有三只小熊 教师提问:这三只小熊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颜色、胖瘦不一样。) 教师提问:为什么一个胖、一个瘦、一个不胖也不瘦? (启发幼儿说出专吃荤菜,不吃素菜,容易发胖;只吃素菜,不吃荤菜长得瘦;不挑食,样样吃最好。) 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请三只小熊来告诉大家 “我是小白熊。我爱吃肉、爱吃鸡,还有甜牛奶,就是不喜欢吃素菜,才这么胖。” “我是小黄熊。我不吃肉、不吃鸡,只吃一点点菜,妈妈老说我挑食。” “我是棕熊。我呀,不挑食,不偏食,荤菜素菜样样吃,身体健康人人爱。” 教师提问:小白熊为什么会那么胖? (因为它不吃蔬菜,只吃肉。) 教师提问:小黄熊为什么会那么瘦? (因为它只吃蔬菜,不吃肉。) 教师提问:你觉得那只小熊更漂亮?你愿意做哪只小熊呢?为什么? (小棕熊更漂亮,因为它不挑食,不偏食,荤菜素菜样样吃,身体不胖不瘦。) ②老师出示图B.小白熊和小黄熊的计划

平衡膳食教案

平衡膳食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膳食结构的含义,能正确认识平衡膳食宝塔,并运用平衡膳食宝塔和有关数据初步评价自己的食谱是否合理。 2、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膳食食平衡。 3、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法与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研讨归纳总结实验探究法情境激学法,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展示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照片 “民以食为天”。有关一日三餐我们最关心三个问题就是“吃什么、吃多少”。这个问题处理不好,身体就会出问题,吃什么就是食物的种类问题,吃多少是数量的问题。人们摄入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平衡就是平衡膳食。今天我们共同探讨有关平衡膳食的问题。 2、讲授新课 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少营养素缺乏容易形成营养不良,摄入糖类多营养素过剩容易造成肥胖。多媒体显示资料 ①据上海市统计局日前提供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该市中小学生中肥胖儿童检出率分别达11.36%和13.53%,每百人中就有近14个“小胖子”。 ②新华网消息:据一项调查表明,京城小胖墩儿已由1990年的3%上升到去年的13.8%。 ③东南早报五月二十日讯:今天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据了解,在经济发达地区,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有些地方高达15.3%。 ④在20XX年举行的“儿童营养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儿童发育、营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中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正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⑤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危害,是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的诱发因素。 【总结过渡】以上资料显示膳食不平衡导致的营养问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多媒体显示青少年学生几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屏幕列举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了形象的指导我们的膳食结构,我们来了解一下平衡膳食宝塔。 多媒体显示宝塔同时出现问题 膳食宝塔可分几层?每层有哪些食物,它们的比例如何?找同学回答,师总结。 【总结过渡】平衡膳食宝塔在食物种类和数量上都可以对我们进行指导,那么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呢?

食品营养学汇总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食品的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这些营养素包括、和三类。 2、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九种氨基酸为、、、、、、、和。 3、食物中的铁有、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前者更容易吸收。 4、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5、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种。 6、肉类食品是人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的重要来源之一。 7、在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时,应考虑到加工、烹调及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带来的偏差。 8、体格检查是营养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人体测量和两个部分。 9、在冷冻保藏食品过程中,维生素损失最多的阶段是解冻。 10、烟熏烤的过程中,食品会形成大量的,其中具有强致癌性。 二、选择 1、为了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许多国家制订有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即。 A. DRIs B. RDAs C. RNI D. EAR 2、属于常量元素的矿物质是。 A. 铁 B. 钙 C. 锌 D. 硒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脂类 C. 糖类 D. 水 4、我国古代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概念的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饮食概要》 D. 《黄帝内经》 5、过量食用后,最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是。 A. 瘦猪肉 B. 胡萝卜 C. 芒果 D. 鱼肝油 6、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 A. 体重(kg)/身高(m)2 B. 身高(m)2/体重(kg) C. 体重(kg)/身高(cm)2 D. 身高(cm)2/体重(kg) 7、以下不同部位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 奶脯 B. 后臀尖 C. 里脊肉 D. 肋条肉 8、牛奶通过发酵变成酸奶,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素含量增加的是。 A. 钙 B. 铁 C. 乳糖 D. B族维生素 9、以下食品类别中营养素密度最高的是。 A. 甜饮料 B. 酒类 C. 动物油脂 D. 绿叶蔬菜 10、为了保持体内酸碱平衡,一般建议每天饮食中的酸、碱性食物的适宜比例为。 A. 1︰2 B. 1︰3 C. 1︰4 D. 1︰5 三、名词解释 1、营养 2、营养学 3、食品营养学 4、营养价值 5、营养不良 6、食品

营养与健康教育教案(汇编)

均衡营养,健康饮食 ——主题班会 纱帽山小学三(四)班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士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如何健康饮食和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吃出你的健康来)学生齐读课题。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下面请听一个故事。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三)饭前饭后多补水 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 零食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不吃零食很难做到。如果我们合理选择零食,把握好进食的时间,吃点零食对健康也有好处。有些零食含有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平常我们各异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缓解您现在正在眼睛发红、发痒的症状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临睡钱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幼儿园健康领域饮食与营养教案

幼儿园健康领域饮食与营养教案 幼儿园健康领域饮食与营养教案1 设计理念: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许多家长都会溺爱孩子,孩子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我发现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一大堆零食,这样孩子就吃零食多,吃饭少,长期下去,孩子容易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孩子营养不均衡,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通过这节课要教育幼儿不要挑食,只有营养平衡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故事让孩子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幼儿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身体需要多种营养,不挑食才健康。 教学难点: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具准备: 1、相关课件 2、手偶 3、幼儿课前准备的食物贴 4、班级互动墙面"我们爱吃的食物"大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坐姿歌》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他们一个叫"

壮壮",一个叫"小小"。小朋友你们说一说他们长得什么样?知道为什么壮壮这么"壮",而小小这么"小"吗? 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小故事,现在让老师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故事:我叫"壮壮",什么东西都爱吃,爱吃萝卜、西红柿、白菜,还爱吃苹果、香蕉,爱吃好多东西,你们看!我长得壮壮的。他叫"小小",他看到萝卜摇摇头,说我不爱吃;看到西红柿又摇摇头,说我不爱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苹果不爱吃,香蕉不爱吃,人长得很瘦小,而且总生病。 结合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壮壮长得这样壮,说一说他爱吃什么?""小小长得很瘦小,是因为什么?""你们要想身体棒,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知道想要身体棒,就要吃各种食物。 三、播放幻灯片,观看日常生活视频片段。 1、结合实际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视频片段。视频主要内容为:一位妈妈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经过超市,孩子哭闹着,要去买零食。孩子回到家后,只吃零食不吃饭。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你们平时是不是也和这位小朋友一样呢?"教育幼儿不能把零食作为主食,否则就会像小小一样,身体瘦弱,还会经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像壮壮一样各

大班饮食与营养教育活动教案

大班饮食与营养教育活动教案 28陈璐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挑食,遇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管有没有营养,使劲吃;可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不管家长怎样劝说,决不会张嘴。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哪些食物吃了有益健康,哪些食物吃多了对身体无益,并了解营养宝塔的结构,知道要合理摄入各种食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帮助幼儿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附有故事图片的PPT一份 2.各种食物的贴纸和快餐盘,以及若干笑脸贴纸 活动过程: ①老师出示图A.三只小熊图片 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森林里有三只小熊 教师提问:这三只小熊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颜色、胖瘦不一样。) 教师提问:为什么一个胖、一个瘦、一个不胖也不瘦? (启发幼儿说出专吃荤菜,不吃素菜,容易发胖;只吃素菜,不吃荤菜长得瘦;不挑食,样样吃最好。) 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请三只小熊来告诉大家 “我是小白熊。我爱吃肉、爱吃鸡,还有甜牛奶,就是不喜欢吃素菜,才这么胖。” “我是小黄熊。我不吃肉、不吃鸡,只吃一点点菜,妈妈老说我挑食。” “我是棕熊。我呀,不挑食,不偏食,荤菜素菜样样吃,身体健康人人爱。” 教师提问:小白熊为什么会那么胖? (因为它不吃蔬菜,只吃肉。) 教师提问:小黄熊为什么会那么瘦? (因为它只吃蔬菜,不吃肉。) 教师提问:你觉得那只小熊更漂亮?你愿意做哪只小熊呢?为什么? (小棕熊更漂亮,因为它不挑食,不偏食,荤菜素菜样样吃,身体不胖不瘦。) ②老师出示图B.小白熊和小黄熊的计划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思路: 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

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 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 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生:议论、回答。(。。。。。。)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 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 1、淀粉遇碘酒变蓝 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 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 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 (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 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2_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营养 2、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3、amino acid score 4、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 5、膳食指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许多国家制订有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即:()。 A、DRIs B、RDAs C、RNI D、EAR 2、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 B、盐酸 C、醋酸 D、鞣质酸 3、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 A、胃蛋白酶原 B、胃蛋白酶 C、胃酸 D、糖蛋白 4、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性液体。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5、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素 C、吸收水分 D、消化食物残渣 6、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7、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8、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96%,92%,98% B、98%,95%,92% C、98%,92%,95% D、95%,98%,92% 9、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 A、4~5g B、8~15g C、14~15g D、114~115μg 10、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

A、10% B、16% C、26% D、6.25% 1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锌的生理功能一般分为催化、结构、调节功能; C、硒遍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以肝脏中浓度最高; D、铜参与铁的代谢和红细胞生成。 12、维生素B2的化学名称为()。 A、生育酚 B、硫胺素 C、核黄素 D、视黄醇 13、()是视网膜光受体中最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A、DHA B、AA C、V A D、V D 14、()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A、低聚糖醇 B、山梨醇 C、甘露醇 D、木糖醇 E、麦芽糖醇 15、钙的重要来源是()。 A、蔬菜 B、奶与奶制品 C、水果 D、粮食 16、儿童佝偻病是由于缺乏()造成的。 A、铁 B、锌 C、镁 D、钙 E、铜 17、()严重缺乏会引起伴有体力虚弱的脚气病。 A、视黄醇 B、钙化醇 C、硫胺素 D、核黄素 E、烟酸 18、“三D”症状主要是缺乏()造成的。 A、视黄醇 B、钙化醇 C、硫胺素 D、核黄素 E、烟酸 19、碘强化剂的品种主要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和碘酸钾。 A海藻碘B、碘化钾C、碘化钠D、碘酸镁E、碘酸钠 20、属于芳香族的氨基酸有()。 A、色氨酸 B、蛋氨酸 C、酪氨酸 D、赖氨酸 E、精氨酸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1、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被称为“微量营养素”。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矿物质 E、脂类 2、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腺部分分泌的,含有()三种主要的酶类。 A、胰淀粉酶类 B、胰脂肪酶类 C、胰蛋白酶类 D、核糖核酸酶类 E、脱氧核糖核酸酶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