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菱PLC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设计

基于三菱PLC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设计
基于三菱PLC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

设计题目:水塔水位PLC自动控制系统

系别: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

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

摘要

目前,大量的高位生活用水和工作用水逐渐增多。因此,不少单位自建水塔储水来解决高层楼房的用水问题。最初,大多用人工进行控制,由于人工无法每时每刻对水位进行准确的定位监测,很难准确控制水泵的起停。要么水泵关停过早,造成水塔缺水;要么关停过晚,造成水塔溢出,浪费水资源,给用户造成不便。利用人工控制水位会造成供水时有时无的不稳定供水情况。后来,使用水位控制装置使供水状况有了改变,但常使用浮标或机械水位控制装置,由于机械装置的故障多,可靠性差,给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为更好的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传统的供水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现在的要求。

本文采用的是三菱FXZN型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核心,对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进行了需求分析。主要实现方法是通过传感器检测水塔的实际水位,将水位具体信息传至PLC 构成的控制模块,来控制水泵电机的动作,同时显示水位具体信息,若水位低于或高于某个设定值时,就会发出危险报警的信号,最终实现对水塔水位的自动。

关键词:水位自动控制、三菱FX2N、水泵、传感器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第一章绪论 (1)

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述 (1)

第二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

2.1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2)

2.2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要求 (3)

2.3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设计 (4)

2.4 系统硬件元器件选择 (5)

2.5 I/O口的分配及PLC外围接线 (6)

第三章水塔水位系统的PLC软件设计 (10)

3.1 水位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11)

3.2 PLC 控制梯形图 (12)

3.3 水位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 (20)

第四章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和开关量等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水位控制越来越重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在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旦断了水,轻则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及损失。因此给水工程往往成为高层建筑或工矿企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任何时候都能提供足够的水量、平稳的水压、合格的水质是对给水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就目前而言,多数工业、生活供水系统都采用水塔、层顶水箱等作为基本储水设备,由一级或二级水泵从地下市政水管补给。传统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能耗大、可靠性差等缺点。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鉴于其种种优点,目前水位控制的方式被PLC控制取代。同时,又有PID 控制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可靠安全、又易于维护的给水系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应用中,常常会需要对容器中的液位(水位)进行自动控制。比如自动控制水塔、水池、水槽、锅炉等容器中的蓄水量,生活中抽水马桶的自动补水控制、自动电热水器、电开水机的自动进水控制等。虽然各种水位控制的技术要求不同,精度不同。但其原理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实际操作系统中,稳定、可靠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水位控制系统就显得日益重要。采用PLC控制技术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使水位控制在要求的位置。

1.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是从早期的继电器逻辑电气控制系统发展而来,它不断吸收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使之功能不断增强。逐渐适合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PLC之所以有较强的生命力,在于它更加适应工业现场和市场要求。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方便、价格低、寿命长等特点。

第二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1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如下图整个系统由水位传感器,一台PLC和水泵以及若干部件组成。安装于水塔上的传感器将水塔的水位转化成1-5伏的电信号;电信号到达PLC将控制控制水泵的开关。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由PLC核心控制部件高低位水箱的水位检测电路高低水位信号传送给PLC水泵电动机控制电路 PLC 控制启停及主备切换。

图2-1 基于PLC的供水系统原理框图

在水塔水位检测系统中通过液位传感器将水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PLC中,在通过PLC控制水泵的启动或关闭。在系统运行中当水为低于最低值时PLC将启动水泵向水塔中加水,当水塔中的水达到最高值时PLC使水泵停止运转即水泵停止向水塔供水。等到水塔水位再次达到控制最低水位时系统再次重复这个过程。

2.2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要求

E-4

水池

图2-2 水塔水位控制装置图

1)水塔供水系统的一般装置如上图所示,应当保持水池的水位在S2~S3之间,当水池水位低于下限液位开关S3,此时S3为OFF,控制电磁阀打开,开始往水池里注水,当10S以后,若水池水位没有超过水池下限液位开关S3时,则系统发出警报;若系统正常运行,此时水池下限液位开关S3为ON,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当液面高于上限水位S2时,则S2为ON,电磁阀关闭,同时检测水池液面是否会超过超上S1处,若超过,则水池水将溢出,S1液位开关为ON,向PLC发出信号启动上限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立即排除故障。

2)保持水塔的水位在S5~S6之间,当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下限水位开关S6时,则水塔下限液位开关S6为OFF,则驱动电机M开始工作,向水塔供水,电机启动10秒后,若S6仍旧为OFF,则发出水塔下限无水报警。当S3为ON时,表示水塔水位高于水塔下限水位水泵继续抽水给水塔。当水塔液面高于水塔上限水位开关S5时,则S5为ON,水泵停止抽水,同时检测水塔液面是否会超过超上S4处,若超过,则水塔水将溢出,S4液位开关为ON,向PLC发出信号启动上限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立即排除故障。

3)当水池水位也低于下限水位时,不论水塔水位是否低于下限,电机M都不能启动。

2.3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设计

U

V

W

N

图2-3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

1)本次设计使用了两个水泵,通过程序控制当水塔下限无水且水池下限有水时同时启动将水池中的水抽向水塔,并通过定时在两水泵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其中一个水泵,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在较大地减少用户缺水的情况,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及效率,同时停止的水泵做为继续工作水泵的暗备用,在另一水泵出现故障之后,通过PLC程序实现手动切换,这样既保证供水系统有备用水泵, 又有效地防止因为备用水长期不用发生锈死现象, 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降低了维护费用,整个供水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2)因为本次设计选用的水泵额定功率较大,初始运行时的起动电流较大,故在主电路中设置星—三角减压变换起动电路,以防止起动时的过电流,通过软件自动实现电路切换,并且设置互锁延时程序,防止电路切换时发生三相短路事故。此外在水泵电机供电回路中通过热继电器及熔断器设置必要的电机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保护电机的同时减小电机故障的影响范围。

2.4 系统硬件元器件选择

1) PLC的选择

可编程控制器产品众多,不同厂家、不同系列、不同型号的PLC,功能和结构均有所不同,但工作原理和组成基本相同。本系统为单体控制系统,对控制功能无特殊要求,同时本次设计所需输入输出总点数介于32点与48点之间,因此选用三菱公司生产的的FX2N-48MR-001型PLC,其具结构紧凑,价格低廉,有极高的性价比,适用于小型控制系统的特点,该型号PLC为继电器输出型,输入输出点数各为24个点,多余的端子作为备用。

2)水泵的选择

选择水泵的一般原则为

1、满足流量和扬程的要求;

2、水泵机组在长期运行中,水泵工作点的效率最高;

3、按所选的水泵型号和台数设计的水泵站,要求设备和土建的投资最小;

4、便于操作维修,管理费用少。

而一般的水塔供水系统中水塔高度都在30米以上,所用水泵电机在向水池抽水时消耗的能量较大,同时因两水泵互为备用,故综合考虑后将两水泵电机额定功率都选为11KW,型号为Y2-160L-6,其重要参数有额定电流为24.23A,额定转速为970r/min。水泵扬程为40米,流量为35立方米/小时。

3)熔断器的选择

因为熔断器熔体电流应大于等于两倍的电机额定电流,因此电动机供电回路选用熔体电流为50A的熔断器。

4)电子液位位开关的选择

因为本次设计中水池及水塔中各有3处需要检测水位信号,因此选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61F-GN –G型电极式液位开关,该种类型的液位开关作为电气性液位检测方式,被广泛用于以大厦、集中住宅的上下水道为主及钢铁、食品、化学、药品、半导体等各种工业、农业水、净水场、污水处理等的液面控制。一旦电极接触到液体,通过液体可以闭合电路,根据流过的电流检知液位控制的动作原理,是以所谓的导电性液体为控制对象的液位开关。进行检测时,直接检测液体的电极间电阻,根据大于或小于已设定的电阻值,来判断有无液面,61F-GN –G型电极式液位开关含有三个电极正好用于本系统水位的检测,同时其ON电流在4.5mA以下且OFF电流1.5mA以下满足所选PLC的输入性能指标,故较为合适。

5)热继电器的选择

因为电机额定电流为24.23A,因此选用JR20-25/5T型热继电器,整合电流为21—25A。

6)接触器的选择

同理,根据电机额定电流,并查手册后选择G20-25型接触器。

2.5 I/O口的分配及PLC外围接线

1)PLC的输入接口分配表

水塔水位 PLC课程设计

综合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年月日PLC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102学号 ******** 姓名 ****** 年月

水塔水位的PLC控制 一.控制要求 自来水供水系统中,修建了一些水塔,要求保证水塔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由5台水泵供水,当谁为低于下限(有一水位监测点,用开关模拟)时,增加供水水泵,当水位高于上限(有一水位监测点,用开关模拟)时,减少供水水泵。 1)起动按1-5号顺序起动,停止逆序,每台电动机采用Y/Δ起动,若增加一台水泵后,水位不够,在完全起动5秒后,下一台水泵起动,直至水位满足下限要求。 2)正常供水量最大时,只需4台水泵供水,第5台为备用泵。 3)为防止备用泵长期闲置而锈蚀,1、2号泵固定,3、4、5号泵固定时间更替编号(以3号泵的每次起动作更改)。 4)当某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在工作顺序忠剔除此电机并重新为其他电机设定编号。 二.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一)设计思路与步骤 1)顺序起动逆序停止、Y/Δ起动设计较为简单,凭经验设计 2)下上限的控制,可理解为下限控制顺序起动,上限控制逆序停止3)备用水泵的转换,可理解为345号水泵只用两个,有一个不用。可通过计数2号水泵打开次数来轮换备用水泵 4)水泵出现故障的切除,不能干扰其他水泵的正常运行,其实就是考虑下级水泵的依然能够运行的问题

(二)统计输入输出点数 序号元器件用途 1 SB1 控制电路供电 2 SB2 控制电路失电 3 SB3-SB7 上下限模拟开关 4 QS1-QS 5 1-5号水泵故障切除开关 5 KM1-KM15 1-5号水泵星三角起动 三.PLC系统硬件配置 槽号 1 2 3 4 5 6 模块选择PS307 5A CPU314- 2DP SM321 DI16*D C24V SM322 DO16*DC 24V/0.5A SM322 DO16*DC 24V/0.5A I/O 点 范围 I0.0~I1.7 Q4.0~Q7.7 Q8.0-Q9.7 四.主电路设计及说明 见附录1 五.输入输出点分配与接线图 元器件I/O口用途 SB1 I0.0 控制电路电源供电 SB2 I0.6 控制电路电源失电 SA1 I1.0 下限模拟开关 SA2 I1.1 上限模拟开关 SB3 I0.1 1号水泵故障切除 SB4 I0.2 2号水泵故障切除 SB5 I0.3 3号水泵故障切除 SB6 I0.4 4号水泵故障切除 SB7 I0.5 5号水泵故障切除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C)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信息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硬件设计 (1)用80C51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其中P1.0接水位下限传感器,P1.1接水位上限传感器,P1.2输出经反相器后接光电耦合器,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工作,P1.3输出经反相器后接LED,当出现故障时LED闪烁;P1.4输出经反相器后接蜂鸣器,当出现故障时报警。 (2)用塑料尺、导线等设计一个水塔水位传感器。其中A电级置于水位10CM处,接5V电源的正极,B级置于水位15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0口,C 电级置于水位的20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1口。 (3)设计一个单片机至水泵的控制电路。要求单片机与水泵之间用反相器、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控制,计算出LED限流电阻,接好继电器的续流二极管。 2、软件设计 (1)根据功能要求画出控制程序流程图。 (2)根据控制程序流程图编写80C51汇编语言或C51程序。 三、功能要求: 1、水塔水位下降至下限水位时,启动水泵,水塔水位上升至上限水位则关闭水泵。 2、水塔水位在上、下限水位之间时,水泵保持原状态。 3、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 四、调试 1、在Kerl-uvision上单步调试,观察累加器寄存器存储器的运行之间是否正常。 2、将程序下载到仿真仪上,进行模拟仿真,检查程序工作是否正常。 3、将模拟水塔、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水泵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机调试,观察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撰搞人教研室主任院长 签名 日期2010.10.6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plc水塔水位控制课程设计

任务书

开题报告书(表1)

基于PLC控制系统控制的水塔水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农业发展中,PLC具有广泛的应用。PLC的一般特点: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极高、编程简单方便、使用方便、维护方便、设计、施工、调试周期短、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PLC总的发展趋势是:高功能、高速度、高集成度、大容量、小体积、低成本、通信组网能力强。本水塔水位控制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具备开启和全部停止功能,这是一种PLC控制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应用此控制系统能显著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关键词] 高集成度通信组网水塔水位 PLC

Based on PLC control system control towers water level Abstract:Wit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oth in daily life, or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lc have wide application. PLC general features: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high reliability, programming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design, 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period is short, easy to realize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LC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is: high function, high speed,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large capacity, small volume, low cost,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capability is strong. This water tower water level control system adopts PLC as control core, with open and full stop functions,this is a kind of PLC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 of this control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Key words:The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towers Water level PLC

水塔水位课程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2) 2.1 组态软件概述 (2) 2.2 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 (2) 2.3 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发展方向 (3) 第3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 3.1 传统水塔水位控制 (4) 3.1.1 工作原理 (4) 3.1.2 外部接线与控制列表 (4) 3.2 PID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6) 3.2.1 设计分析 (6) 3.2.2 可行性试验 (7) 3.2.3 可行性分析 (7) 3.3 水位闭环控制系统 (8) 第4章组态王水塔水位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 (10) 第5章系统硬件开发设计 (12) 5.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12) 5.2 EM235模拟量模块 (13) 5.3 硬件连接图 (15) 5.4 控制系统I/O地址分配 (15) 总结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8)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简称DCS)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PC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相关技术已臻成熟;由PC构建的工业控制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PC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可以容易地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在PC技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Machine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简易水塔水位控制电路电子课程设计

目录 1 概述 (1)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3 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3) 3.1 电源电路 (3) 3.2 水位检测电路和水位范围测量电路 (3) 3.3 水泵开关电路及显示电路 (5) 4 元器件选型 (8) 4.1 水压传感器 (8) 4.2 比较器 (8) 4.3 稳压管 (9) 4.4 稳压芯片 (10) 4.5 普通二极管 (10) 4.6 发光二极管 (11) 4.7 三极管 (11) 4.8 电磁继电器 (12) 4.9 变压器 (14) 4.10 桥式整流电路 (14) 4.11 CD4011 (15) 4.12 迟滞比较器 (16) 结论及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摘要 该方案电源电路采用电网供电,通过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将电网中的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12V电压。稳压电路由三端稳压器实现,用它来组成稳压电源只需很少的外围元件,电路非常简单,且安全可靠。水位测量和水位监测电路主要由电阻型水压传感器和迟滞比较器组成。电阻型水压传感器是最典型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压力传感器。迟滞比较器不仅可以测量水位的范围,还可以防止跳闸现象的出现。水泵开关电路和显示电路主要由电流放大电路和继电器组成。继电器可以提供水泵所需要的交流电,而电流放大电路是由三极管组成,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和简单的电路。用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来检测水位状态和水泵的状态。 关键词水压传感器继电器比较器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是一个水塔水位控制电路,电路能够通过控制两个水泵实现对水位的控制。水位范围在S1~S2(S1<S2)之间,S为实际水位。当S<S1时,两个水泵都放水;当S1<S<S2时,仅一个水泵放水;当S>S2时,两个水泵都关闭。同时本电路设计了水位检测电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来检测水位状态。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水位控制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水塔、楼房水箱、锅炉等。水位控制装置的形式有很多种,浮子开关式,电节点式,压力式,电子式,微机式等。这些装置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点:浮子开关式采用机械结构,维护起来不方便;微机式控制装置,虽然操作方便,但造价较贵。本文从实用型和经济型出发,设计了一种水位控制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可靠性能价格比优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一些缺点。可以在经济上节约资金,降低损耗,节约资源,有很多场合下均可采用。

plc课程设计(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成绩: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学生姓名:黄博新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082 学号:200810834209 指导老师:刘芹 设计时间:2011.01

目录 1. 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3) 1.1 系统描述 (3) 1.2 控制要求 (3) 2. 控制系统分析与实现 (4) 2.1 I/O分配表 (4) 2.2 I/O接线图 (4) 2.3 流程图 (5) 2.4 梯形图和指令表 (6) 2.5 程序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程序调试 (8) 2.7时序图 (12) 3. 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1.1系统功能描述 在水塔水位控制实验区完成本课程设计,当水池水位低于水池低水位界(S4为ON 表示),阀Y打开进水(Y为ON)定时器开始定时,4秒后,如果S4还不为OFF,那么阀Y指示灯闪烁,表示阀Y没有进水,出现故障,S3为ON后,阀Y关闭(Y为OFF)。当S4为OFF时,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低水位界时S2为ON,电机M运转抽水。当水塔水位高于水塔高水位界时电机M停止。 面板中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1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图1 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1.2控制要求 (1) S4为ON时,Y灯亮,四秒后,Y灯闪烁,闪烁频率为0.5秒,其中:四秒延时用定时器T2控制,0.5秒闪烁用定时器T1控制 (2) S3为ON时,Y灯熄灭 (3) S4为OFF且S2为ON时,M灯亮 (4) S1为ON时,M灯熄灭

课程设计-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1]讲解

目录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1)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2) 第三章设计系统方框图与工作原理 (3) 3.1工作原理: (3) 3.2系统结构框图: (4) 第四章硬件设计及说明 (5) 4.1硬件设计说明: (5) 4.2水位控制硬件设计: (5) 4.3故障及水质监测硬件设计: (6) 4.4 水位显示硬件设计原理图: (7) 第五章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 (8) 5.1 软件设计: (8) 5.2 软件设计流程图: (10) 第六章调试步骤、使用说明 (12) 第七章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4)

第一章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现代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为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在工业、国防、科研等许多应用领域,智能检测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检测设备就像神经和感官,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现代的广义智能检测系统应包括一切以计算机(单片机、PC机、工控机、系统机)为信息处理核心的检测设备。因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了信息获取、信息传送、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等多个硬、软件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检测系统的发展水平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设计水平。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而以往水位的检测是由人工完成的,值班人员全天候地对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用有线电话及时把水位变化情况报知主控室。然后主控室再开动电机进行给排水。很显然上述重复性的工作无论从人员、时间和资金上都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容易出差错。因此急需一种能自动检测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自动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我所设计的就是这方面的课题。 水位检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如机械控制、逻辑电路控制、机电控制等。本设计采用单片机进行主控制,在水水塔上安装一个自动测水位装置。利用水的导电性连续地全天候地测量水位的变化,把测量到的水位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主控台应用单片微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完成相应的水位显示、控制及故障报警及显示水位等功能。

(完整版)新基于51单片机的水塔水位检测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3 1.1 概述...................................................3 1.2设计要求及意义...........................................3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5 2.1总体设计方案............................................5 2.2设计要求及意义...........................................5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6 3.1总体设计方案............................................6 3.2系统组成................................................6 3.3 ADC0808的简要介绍.......................................7 3.4水位监测电路.............................................8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11 4.1水位控制程序............................................11 4.2水质检测程序............................................12 4.3 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14第5章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16 5.1 软件测试.......................................................16 5.2 硬件测试.......................................................16结论........................................................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 程序..................................................19 附录2 仿真效果图............................................23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集美大学 机制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机电方向) 基于FX1N– 60MR可编程控制器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级) 姓名:陈剑民 班级:机械0995(机电方向) 学号:2009934139 指导教师:弓清忠雷慧

集美大学机械专业(机电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陈剑民院(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机械0995班2009934151 任务起至日期:2012 年12 月 3 日至2012 年12 月21 日 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FX1N– 60MR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制造业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专业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本专业方向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专业课程设计要达到的如下主要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深化、扩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2)能够对原有的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新的控制系统; 3)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的工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本专业工程基础。 通过绘制完整的电器原理图,端子接线图,控制流程图,编制相应程序,进行系统调试等环节,掌握PLC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了解这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

水塔自动上水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设计方案 (1) 四、设计组成及原理分析 (4) 五、元器件的选用及其参数 (12) 六、设计总结 (12) 七、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前导验证性认知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命题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培养学生利用模拟、数字电路知识,解决电子线路中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带保护装置的水塔自动进水逻辑电路。 2)要求有水满、进水、水量不足指示,当水位低时要自动进水,满时要及时断电停水,水位过低时能停止出水。 三、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分析 每部分电路都有其相应功能:首先有信号产生部分产生整个电路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信号处理之后,输出其他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其他电路工作,电机控制电路部分接收到有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有效控制信号后正常工作驱动电机转动抽水,使水位上升,而水位的变化又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产生,因此有个循环的过程,即使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显示电路接收到有效信号后驱动显示器工作,使其显示该时刻的水位;水位超限时输出为电机停止的有效控制信号使

上水电路停止工作。由“信号产生→信号处理→电机控制→水位变化→信号产生”这个循环就能使水塔具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能力。 方案一、 通过NE555接成施密特触发电路,利用v1-v0电压传输特性就可以达到水塔自动进水,不会产生水满而溢出的目的。 自动进水:当水位下降低于A点时,A点悬空。IC的2脚低于1/3Vcc,其3脚输出高电平,水塔被启动,水位逐渐上升。 中间保持:当水位上升到A点到B点之间时,此时P点电位控制在1/2Vcc左右,触发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因为此时电路不工作,所以水位一直保持在A点与C点之间,不再上升。 停止进水:当水位达到C时,此时输出信号V0变为低电平,致使后续电机上水电路不工作。 以上过程形成循环,在正常情况下一直保持水塔水位大于下限水位。

最新plc课程设计(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p l c课程设计(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成绩: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模拟 学生姓名:黄博新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082 学号:200810834209 指导老师:刘芹 设计时间:2011.01

目录 2.6 程序调试 (7) 2.7 时序图 (11) 1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1.1系统功能描述 在水塔水位控制实验区完成本课程设计,当水池水位低于水池低水位界(S4为ON 表示),阀Y打开进水(Y为ON)定时器开始定时,4秒后,如果S4还不为OFF,那么阀Y指示灯闪烁,表示阀Y没有进水,出现故障,S3为ON后,阀Y关闭(Y为 OFF)。当S4为OFF时,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低水位界时S2为ON,电机M运转抽水。 当水塔水位高于水塔高水位界时电机M停止。 面板中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1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图1 S1表示水塔的水位上限,S2表示水塔水位下限,S3表示水池水位上限,S4表示水池水位下限,M为抽水电机,Y为水阀。 1.2控制要求 (1) S4为ON时,Y灯亮,四秒后,Y灯闪烁,闪烁频率为0.5秒,其中:四秒延时用定时器T2控制,0.5秒闪烁用定时器T1控制 (2) S3为ON时,Y灯熄灭 (3) S4为OFF且S2为ON时,M灯亮 (4) S1为ON时,M灯熄灭

2 控制系统分析与实现 2.1 I/O 分配表 表1 2.2 I/O 接线图 图2 X001 X002 X003 X004 COM Y001 Y002 COM ? ? S1 S2 S3 S4 M Y FX1S

水塔水位控制报告

水塔水位控制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语:平时(40)修改(30)报告(30)总成绩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xx年7月1日1引言该设计是针对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要求所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与生活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低电压、低功耗等优势,以其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赢得了广泛的应用。该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水塔水位控制,其目的重在于单片机技术的应用,由单片机实现自动运行,使水塔内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保证连续正常地供水。该课程设计给出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的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实现水位的检测控制、处理和报警等功能,并在Proteus软件环境下实际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控制功能,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好。在此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中,单片机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它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可以完成水位高低的控制。检测信号来自插入水中的3个金属棒,以感知水位变化情况。工作正常情况下,应保

持水位在某一范围内,当水位变化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关断电机电源,发出声、光报警信号。2设计方案及原理2、1设计原理单片机水塔水位控制原理如图2、1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容许水位变化的上下线,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水位在虚线范围之内。其中A棒处于下限水位,C棒处于上限水位,B棒在上下水位之间。A棒接+5V电源,B棒、C棒各通过一个电阻与地相连。水塔由电机带动水泵供水,单片机控制电机转动以达到对水位控制之目的。供水时,水位上升,当达到上限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 B、C棒连通+5V。因此,b、c两端均为1状态,这时应停止电机和水泵的工作,不再给水塔供水。 当水位处于上下限之间时,B棒与A棒导通。因C棒不能与A 棒导通,b端为1状态,c端为0状态。这时,无论是电机已在带动水泵给水塔加水,水位在不断上升;或者是电机没有工作,用水使水位在不断下降。都应继续维持原有的工作状态。 当水位降到下限时,B,C棒都不能与A棒导电,因此,b,c 两端均为0状态。这时应启动电机,带动水泵工作,给水塔供水。 图2、1 水塔水位控制原理图3设计方案本设计为一个实际应用系统的水塔水位控制部分。在此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中,检测信号来自插入水中的3个金属棒,以感知水位变化情况。工作正常情况下,应保持水位在某一范围内,当水位变化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关断电机电源,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带保护装置的水塔自动进水器课程设计概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带保护装置的水塔自动进水器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别:系 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 名:姓 学号:

河南城建学院6年2012 月日21 成绩评定· 一、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其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二、评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设计方案 (1) 四、设计组成及原理分析 (3) 五、整体电路图 (7) 六、元器件的选用及其参数 (7) 七、设计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一、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熟练对电子设计的动手技能,,提高电子设计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刷选利用资料及各类信息的能力,也使得学生通过这次的设计对所学的数电和模电知识及各种电路、电路元件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二、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带保护装置的水塔自动进水装置。 (2)要求有水满、进水、水量不足指示,当水位底时要自动进水,水满时断电停水,水位过低时能进行断电保护信号。 本文设计了一种水位控制电路。当水位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水位,使其落 在规定的范围内;当水位低于规定范围时,就控制水泵工作抽水,使水塔内的水位上升,到达规 定高度。从而达到不用人工专门去控制即可使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目的。另外本电路还具有 显示水位和超出一定范围报警的功能。 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水位控制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水塔、楼房水箱、锅炉等。水位控制装置的形式有很多种,浮子开关式,电节点式,压力式,电子式,微机式等。这些装置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点:浮子开关式采用机械结构,维护起来不方便;微机式控制装置,虽然操作方便,但造价较贵……本文从实用型和经济型出发,设计了一种水位控制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可靠,性能价格比优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一些缺点,并提供了自动报警自动保护功能。有很多场合下均可采用。 三、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每部分电路都有其相应功能:首先有信号产生部分产生整个电路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信号处理部分处理之后,输出其他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其他电1 路工作,电机控制电路部分接收到有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有效控制信号后正常工作驱动电机转动抽水,使水位上升,而水位的变化又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产生,因此有个循环的过程,即使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显示电路接收到有效信号后驱动显示器工作,使其显示该时刻的水位;水位超限时输出为报警电路的有效控制信号使报警电路工作,驱动报警器报警。由“信号产生→信号处理→电机控制→电机→信号产生”这个循环就能使水塔具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能力。 2、现有设计方案的分析 (1)继电器式自动上水控制装置

水塔水位控制器

6.水塔水位控制器 要求:通过对水位下限开关K1和水位上限开关K2的检测,控制抽水电机的运转,实现水塔水位控制在水位上下限之间的目的。 控制功能:利用拨动开关K1和K2模拟水位的上下限检测开关。利用继电器控制绿色LED的亮与灭代表抽水电机的启动与停止。系统首次运行时,由于水塔内没有水,因此K1 和K2均发出低电平,电机运转(表示电机通电的绿色LED点亮)。当水位达到水位下限(K1=1)时,电机继续运转,直到水位上升到水位上限(K2=1,K1=1),电机停止运转(表示电机通电的绿色LED熄灭)。这时,单片机点亮黄色的LED,表示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随着水的使用,水位逐渐下降,当水位下降到水位下限(K1=0,K2=0)时,系统启动抽水电机向水塔内加水,直到水位达到水位上限(K2=1,K1=1)。在抽水电机向水塔内加水的过程中,若电机启动60秒水位还未达到水位上限,说明电机出现故障,系统应立即关闭抽水电机,同时使红色LED以0.5秒的间隔进行闪动,表示系统出现故障。当故障排除后,人工搬动拨动开关K3发出一正脉冲,启动系统继续运行。注意:K1和K2状态的采样,采用20mS定时中断来查询。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8031、6MHz的晶振、74LS373、2764、7407、74LS240、发光二极管L1-L3、拨动开关K1-K3、继电器等。 结果的验证:按照功能要求搬动拨动开关K1-K3,模仿实际运行中的情况,查看系统是否按照要求动作。同时分析系统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硬件设计 (1)用80C51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其中P1.0接水位下限传感器,P1.1接水位上限传感器,P1.2输出经反相器后接光电耦合器,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工作,P1.3输出经反相器后接LED,当出现故障时LED闪烁;P1.4输出经反相器后接蜂鸣器,当出现故障时报警。 (2)用塑料尺、导线等设计一个水塔水位传感器。其中A电级置于水位10CM处,接5V电源的正极,B级置于水位15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0口,C 电级置于水位的20CM处,经4.7K下拉电阻接单片机的P1.1口。 (3)设计一个单片机至水泵的控制电路。要求单片机与水泵之间用反相器、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控制,计算出LED限流电阻,接好继电器的续流二极管。 2、软件设计 (1)根据功能要求画出控制程序流程图。 (2)根据控制程序流程图编写80C51汇编语言或C51程序。 三、功能要求:

简易水塔水位控制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简易水塔水位控制电路 摘要 本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制作一个简易的水塔水位控制器。该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水位监测和水位范围测量电路以及水泵开关和显示电路三部分构成。 水位监测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水压传感器的特性监测水位的变化,同时将水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水位范围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比较器的原理实现水位范围的确定,同时利用迟滞比较器的迟滞特性避免跳闸现象。水泵开关电路的功能是完成控制电路和水泵电路的开关。显示电路的功能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将水泵通电与否显示出来。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电源电路由电网供电,通过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来实现;电阻型水压传感器监测水位;用迟滞比较器测量水位范围;利用可变电阻来做到手动调节水位控制范围;显示电路用继电器和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关键词比较器;二极管;控制电路;水位监测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方案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简易水位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 (2) 第一节系统的组成框图 (2) 第二节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一电源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位监测和水位范围测量电路 (3) 三水泵开关及显示电路 (5) 第三章主要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7) 第一节变压器 (7) 第二节桥式整流电路 (7) 第三节三端稳压器 (8) 第四节继电器 (8) 第五节发光二极管 (9) 第六节稳压二极管 (10) 第七节集成运算放大器 (10) 第四章元件清单 (12) 第五章设计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课设:水塔水位控制器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2) 2.方案比较与论证 (3) 2.1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 (3) 2.2方案证论 (3) 3.总体设计框图 (4) 4.选择器件 (4) 5.单元模块设计 (6) 5.1信号产生部分 (6) 5.2信号处理部分 (7) 5.3水位显示电路 (8) 5.4 电机控制电路 (8) 5.5 报警控制电路 (10) 6.最终电路 (12) 7.结论 (13) 8.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5)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并制作一个水塔水位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四个水位检测输入,由低到高分别为H1、H2、H3、H4;功率为10KW的水泵电动机分别为M1、M2;控制器根据水位状态控制水泵工作。 1.2控制要求 1.水位检测,要求不受长期水泡工作环境影响; 2.当水位低于H1时,M1与M2同时工作;当水位高于H4时,M1与M2同时停机; 3.当水位由H1上升到H3时,关掉M1; 4.当水位由H4上升到H2时,打开M1; 1.3备用泵控制要求 当两台工作水泵任一台发生故障时,应能检测出故障,并使备用水泵投入工作,备用水泵投入后,对故障水泵有相应指示 1.4题目评析 该题目的选取充分考虑到水位控制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知识。利用74LS147编码器实现了对水位的监控和电机控制。该电路简单明了,难点在于逻辑电平信号的产生,以及编码器逻辑电路的设计。该设计具有使用简单,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廉,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该控制器适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方案比较与论证 2.1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通过浮球开关来控制水位。利用电缆式浮球开关,通过一弹性电线与水泵连接。该控制器浮球易受外界杂物影响其稳定性,特别是纤维状的杂物缠绕而有失误,同一小水箱里不宜使用多个,否则会相缠绕。使用寿命相对短些,而且多数直接接220V,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终有一天因为电线破损而漏电伤人。 方案二:采用555电路的电子水位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555定时器作为主控电路的核心,该方案在555定时器的设计上比较难以实现。 方案三:基于74LS147编码器电路实现水位控制。该电路在实现过程中,相对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安全便捷。因此将该方案确定为最终方案。 2.2方案证论 该方案是基于74LS147编码器电路实现水位控制。当水位处于不同水位时,把测得的水位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平信号,主控电路根据电平信号经74LS147编码器编码后,实现对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相应水位显示,故障报警等一些任务。完成对水塔水位的控制。方案电路简单,实现简单,在同类功能的控制器中,成本低廉,可靠性也能满足一般用户的基本要求。 每部分电力都有其相应的功能:首先由信号产生部分产生整个电路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信号处理部分处理后输出其他电力的控制信号,控制其他电力工作:电机控制电力部分接受到由信号处理电力输出的有效控制信号后正常工作驱动电机转动抽水,使水位上升,而水位的变化又直接关系到信号的产生,因此有一个循环的过程,即使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显示电路接受到有效信号后驱动显示器工作使其显示该时刻的水位;水位超限时输出为报警电路的有效控制信号使报警电路工作驱动报警器报警。 由“信号产生、信号处理、电机控制、电机、信号产生”这个循环就能使水塔具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能力。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51 学生姓名:卫界岑 学号:201511679(20) 指导教师:张立辉王亚娟 设计时间:2017.7.3——2017.7.14

目录 1 引言 (1)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1) 1.2 课程设计内容 (1) 1.3 课程设计实现的目标 (1)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3 系统硬件设计 (3) 3.1 主电路的设计 (3) 3.2 控制电路的设计 (4) 3.2.1 PLC概述 (4) 3.2.2 PLC选型 (6) 3.2.3 PLC的I/O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7) 3.2.4 PLC的I/O接线图 (8) 4 系统软件设计 (9) 4.1 程序设计思路及流程图设计 (9) 4.2 梯形图程序设计及分析 (11) 6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设计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达到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工艺图纸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达到熟练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简单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熟练地进行系统外围电路设计、编程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撰写设计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内容 1.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一般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来确定, 它是整个设计的依据。 2.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机构; 3.设计电气原理图; 4.选定PLC的型号; 5.编制PLC的输入/ 输出端子接线图; 6.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写相应的PLC程序及人机界面等。 7.设计操作台、电气柜及非标准电器元件; 8.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根据具体任务,上述内容可适当调整。 1.3 课程设计实现的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电气控制电路和PLC电路得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⑴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⑵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电气控制PLC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班: 2012级机电1班 学院(直属系):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定标准及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班: 所属学院(直属系):所在专业: 项目分值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 (x<60) 评分 学习 态度15 学习态度认真, 科学作风严谨, 严格保证设计时 间并按任务书中 规定的进度开展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认 真,科学作风良 好,能按期圆满 完成任务书规定 的任务 学习态度尚好,遵守 组织纪律,基本保证 设计时间,按期完成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可,能 遵守组织纪律,能 按期完成任务 学习马虎,纪 律涣散,工作 作风不严谨, 不能保证设 计时间和进 度 技术水平 与实际能力25 设计合理、理论 分析与计算正 确,实验数据准 确,有很强的实 际动手能力、经 济分析能力和计 算机应用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强、引用合理、 调查调研非常合 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论 分析与计算正 确,实验数据比 较准确,有较强 的实际动手能 力、经济分析能 力和计算机应用 能力,文献引用、 调查调研比较合 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 与计算基本正确,实 验数据比较准确,有 一定的实际动手能 力,主要文献引用、 调查调研比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无 大错,实验数据无 大错 设计不合理, 理论分析与 计算有原则 错误,实验数 据不可靠,实 际动手能力 差,文献引 用、调查调研 有较大的问 题 论文(计算书、图 纸)撰写质量60 结构严谨,逻辑 性强,层次清晰, 语言准确,文字 流畅,完全符合 规范化要求,书 写工整或用计算 机打印成文;图 纸非常工整、清 晰 结构合理,符合 逻辑,文章层次 分明,语言准确, 文字流畅,符合 规范化要求,书 写工整或用计算 机打印成文;图 纸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层次较为 分明,文理通顺,基 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书写比较工整;图纸 比较工整、清晰 结构基本合理,逻 辑基本清楚,文字 尚通顺,勉强达到 规范化要求;图纸 比较工整 内容空泛,结 构混乱,文字 表达不清,错 别字较多,达 不到规范化 要求;图纸不 工整或不清 晰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