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派生词的研究

关于日语派生词的研究
关于日语派生词的研究

关于日语派生词的研究

关于日语派生词的研究

一:日语派生词的分类和特点

关于日语派生词的分类,主要是从意思和性质上与从词性上分类可以将派生词分为接头词和接尾词两种。在这主要以意思和性质进行分类。

1.1从意思和性质上分类:

接头词:a 表示尊敬和郑重。例如:おご

b 表示程度和规模。例如:大(おお?だい)小(こ?しょう)

c 表示状态或性质。例如:新(しん)旧(きゅう)反(はん)名(めい)

d 表示数量和顺序。例如:初(うい?はつ)前(ぜん?まえ)第(だい)

e 表示否定。例如:不(ふ?ぶ)非(ひ)無(む?ぶ)

结尾词:a 表示尊敬和郑重。例如:さんさま君氏殿

b 表示数量多。例如:らたち方

c 表示人的性质、职业。例如:手(て?しゅ)屋(や)人(にん?じん)

d 表示费用。例如:費料代金賃

e :表示数量和顺序。例如:冊目本

1.2派生词的特点:

a 汉语词的派生词多于和语词的派生词。

b 接头词的数量多于接尾词。

c 除了少数名词前加否定接头词会改变品词的词性外,一般接头词不会改变品词的词性。接尾词一般会改变品词的词性。

二:日语派生词的研究视角

关于派生词的研究视角主要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1宏观方面的研究

派生词的宏观方面研究主要是指将派生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从派生词的使用特征,语音特征,种类以及特点的总结。

2.2微观方面的研究

派生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具体研究接头词或者结尾词。

a 对生产性高的接头词或者接尾词的使用上的研究是最多的。例如:

《论日语接尾词“的”的使用功能》(金磊,2019,年苏州大学学报)

《关于日语接尾词“ぽい”》(罗国忠,1997,苏州大学学报)

《两个特殊的日语接尾词“的”和“化”)(冷铁铮,1980,日语学习与研究)

《接头词“真”的用法初探》(李树民,1996,日语学习与研究)

《从历时角度看接尾词“めく”在现代汉语中的特点(寇芙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日本語教育での接頭辞「お」のつく語三種の分類提唱について : 「おかばん」類、「お菓子」類、「おやつ」類』(村田志保、名古屋市立大学人間文化研究、2019)

『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接頭辞「カタ(片)-」の意味と用法』(藤田知子、神田外語大学紀要 2019)『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外来語の浸透--外来語系形容動詞(ナ形容詞) と接尾辞「-さ」の結合』(玉村禎郎、杏林大学外国語学部紀、2019)

b 对一些接头词或者接尾词读音规则以及构词规律的研究。例如:

《接尾词“~中”的读音变化及意义》(方琦,湖南大学,2019)

《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辨别和读音规则》(章静波,浙江万里学院,2019)

《论日语中促音的接辞构成功能》(邱根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年)

《おお?だい和こ?しょう的构词规律及其涵义》(马俊荣尹福祥,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 3年)《日语动词来源接头辞研究》(刘云鸽,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日本語における和語起源の一拍接頭辞について』(角岡賢一、龍谷大学国際センター研究年報『日本語の否定接頭辞「ぶ」と連濁について』(角岡賢一、龍谷大学国際センター研究年報2019 『接頭辞「真」の語形成に見る音韻形態』(中野琴代、下関市立大学論集、2019)

c 有关接头词和接尾词语义方面的研究

《日语新词后缀的语言特征》(刘艳华,燕山大学,2019)

《日语接头词“めく”的语义特征与其上接词--以近现代词为中心)(李庆祥,日

语学习与研究,2019)《对“ふく”类动词语义扩展模式的认知》(郭永刚罗凯,苏州

大学学报,2019)

『日本語接尾辞「?的」の語構成』(陸曉鳴、富士常葉大学研究紀要、2019)

d 对意义相近的接头词和接尾词的用法比较的研究

《关于“費料代”的使用考察》(傅秀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辨别和读音规则》(章静波,浙江万里学院,2019)

《おお?だい和こ?しょう的构词规律及其涵义》(马俊荣尹福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年)《接尾词“さん和君”的表现意义及使用场合》(闫红燕,江淮工学院学报,2019)

《从与前接词的结合性看复数结尾词“ら和たち”》(胡环韩晓,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

『強調の接頭辞について--接頭辞「ぶち-」「ぶっ-」「ぶん-」「うち-」を中心に』(呂始蓮、大東

文化大学大学院外国語学研究、2019)

e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的接头词和接尾词的比较研究

《日语接头辞“令”和汉语接头词“令”的差异(邹善军颜冰,语言与文化研究,2019)

《现代汉语类前缀“非”与日语否定接头词“非”的对比研究》(李莉,北京第二外

国语大学学报,2019)

《“文学者”与“文学家”--谈谈日汉汉语后缀“者”和“家”》(翟东娜,日语知识,2019年)『日本語の「不」と中国語の「不」 : 接頭辞を中心に』(鄒善軍、大阪府立大学間、2019)『日本語の接尾辞「的」について : 中国語の「的」との関係』

(王娟、日本比較文化学会比較文化研究、2019)

『近代日中における接尾辞「的」の受容』(稲垣智恵、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019)

f 有关于接头词和接尾词语用功能的研究

《论日语接尾词的语用功能》(金磊,苏州大学学报,2019)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

浑身发麻:不讲“日本汉语”就不能说话? [1108] (2009-02-09) 说起“日货”,通常是指日产的汽车、家电等。而当代汉语中也存在着“日货”,占到了当代中国汉语的70%以上(社会和文科学方面)。 属于外来语的日本汉语,对中国当代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用老祖宗造的字,组成日本独创的词,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里,说明一个事实:“汉语”已经成为汉文化圈共享的历史文明。 这些外来词汇只是现代化的骨架,并不是现代化的灵魂。有了现代化的骨架,却还没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血肉,骨骼够大,但是营养不良,当代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解决窘境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而在于锲而不舍地为当下的文化重建,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 无处不在的日本汉语 我们看娱乐新闻,有一条说,小沈阳参加春晚之后,人气大涨;还有一条说,田亮拍了南非性感狂野写真。“人气”和“写真”这两个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司空见惯,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两个词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词,是源自日本汉语的两个词。 我们再看看下面来自日本汉语的几个词: 1.解读,分析解说某项政策、观点、理论。比如,解读政策,解读谜团,解读**** 2.新锐,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影响力的人、产品,比如,新锐人物,新锐导演,新锐汽车…… 3.职场,工作的场所,比如,职场人生,职场技巧,职场人物……

4.新人类,新人,新出现的人物,比如,常常形容90后的孩子是新人类。 5.视点,评论人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专家视点 6.亲子,父母的孩子,比如,亲子课堂 7.达人,艺术、手艺、学术方面的大师。 8.放送,播放。比如,影视金曲大放送,新歌大放送 9.完败,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输给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败于上海申花队。 10.完胜,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取胜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胜于上海申花队。 11.上位,成熟,上路的意思,比如,他已经上位了。 12.点滴,输液的意思。 13.量贩,大量销售商品。比如,量贩式KTV,量贩式超市。 还有一些常用词汇,都来源于日本汉语,比如: 健康、卫生、衬衣、宠儿、乘客、储蓄、反感、化妆品、接吻、紧张、批评、企业、气氛、人格、肉弹、升华、生产、体育、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文化、文明、文学、时间、劳动、服务、白血病、鼻翼、剥离、大气污染、关节炎、抗体、麻醉药、牵引、弱视、色盲、糖尿病、听力、血压、…… 除了词汇之外,还有一些用法,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表达,比如 1.超……

中日新闻翻译要点

一、专业用语: 专业用语的翻译必需正确,否则,不仅影响意思表述而且会成为整篇文章的败笔。 1、政策专用语:好比:“三农”=“農業、農村、農民”、“家电下乡”=“農村での家電購入補助轨制/中国版エコポイント轨制”,“汽车下乡”=“自動車買い替え補助轨制”等。 示例:抓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落实。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形成政府强农、金融支农、社会助农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式=農村での家電購入補助轨制や自動車買い替え補助轨制など政策の详细化に取り組み、「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向けの資金投入を拡大し、政府による農業強化、金融による農業增援、社会による農業援助の多様な投資構図を早期に形成させる。在该示例的翻译中,假如以为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将枢纽词原封不动的放到译文中的话,就会引起歧义,甚至令读者无法理解、看不懂。 2、经济专用语:好比:“创业板”= “中国版ナスダック”,“炒地”=“投機的な土地売買”,“软件外包”=“ソフトウェア?アウトソーシング”等。 示例:创业板成为软件外包企业的融资平台=創業板(中国版ナスダック)はアウトソーシング企業の資金調達の場となる。跟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用语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需保持严谨的学习立场,时刻追踪最近经济动态,把握最新经济用语。只用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正确翻译经济专用语,做到既能准确表述,又可以实现外语风格化。 3、日常专用语:好比:“机顶盒”= “トップセットボックス”,“数字电视”= “地上デジタル放送”等。 4、产业专用语:好比:“纳米技术”=“ナノテクノロジー”,“生物科技”=“バイオテクノロジー”等。对于日常专用语、产业专用语的翻译,我们必需扩大知识面,增加单词贮备。由于,类似词语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我们只要多记、记牢即可。 5、惯用语:好比:“启动”、“影响”等。 示例1:影响:a、金融危机影响亚洲经济增长=金融危機はアジア経済成長に影を落とす。b、成绩好坏影响找工作=成績のよしあしは就職に関係する。c、停片子响施工=停電は工事に支障をきたす。d、中国影响世界经济走势=中国は世界経済基調を左右する。 示例2:启动:a、北京启动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流动=北京は家電、自動車の買い替え補助轨制をスタートさせる。b、启动城市建设、科技工业和服务业70大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引进增添发展后劲=都市整備、科学技術産業、サービス産業の70大重点プロジェクトを立ち上げ、プロジェクトを導入することで発展の底力を強める。c、力帆汽车投资18亿建立的发念头工厂也正式启动,预计将于明年完工=力帆汽車が18億元を投じて設立したエンジン工場は正式に動き出し、来年に完成すると予想される。在翻译类似的惯用语时,我们绝对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尤其在中译日时,统一个汉语单词在不同语境下所对应的日语译词是不同的,我们绝对不可以用一种翻译方法合用于所有情况。 上述专用语既是热门词汇、也是句子中的枢纽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想当然地随意翻译,或是按照字典的解释生搬硬套,必需反复验证、反复考量才行。假如类似上述的枢纽词翻译错误,就不仅仅是一个词的错误,很有可能造成整篇文章的翻译失败。另一方面,假如可以准确、严谨的翻译出来,就可认为整篇文章增添色泽、并成为整篇文章的亮点。

与汉字字面意思不同的日语1_词汇

字面难解单词汇总 1、用命ようめい名?他サ吩咐,嘱咐ご用命下さい。请吩咐。 2、心地ここち名?接尾感觉,心情。心地がよい。心情愉快。 3、控除こうじょ名?他サ扣除控除額。扣款额。 4、罠(わな)名陷阱 5。掟(おきて)名规则,规章 6、組吅くみあい名扭打;组吅組吅のけんかとなる。揪打在一起。労働組吅。工会。 7、極意ごくい名绝招,秘诀柔道(じゅうどう)の極意。柔道的绝招。 8、手当/手当ててあて名准备,报酬,津贴,治疗自動車を買う金の手当をする。准备买汽车的钱。 9、潜水せんすい名?自サ潜水 10、潅水かんすい名?自サ灌水 11.減らず口(へらずぐち)—<名词>:嘴硬;不认输,强词夺理 12、関与かんよ名?自サ干预,参与国政に関与する。参与国家政治。 13、受注じゅちゅう名?他サ接受订货。 14、受容じゅよう名?他サ容纳,接受外国の文化を受容する。吸收外国文化。 15、紛失ふんしつ名?自他サ丢失,遗夫紛失届(とどき)。遗失报告。 16、物腰ものごし名(待人的)态度,言谈,举止。やわらかな物腰。和蔼的态度。 17、名主なぬし名(江户时代)村长,镇长 18、割勘/割り勘わりかん名均摊付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A制。) 代金を割り勘で払う。大家均摊付款。 19、名乗るなのる自他五自报姓名,通名报姓;出头声明(自己是某事的当事人),自首。 画家と名乗る男。自称画家的男人。 20、均整/均斉きんせい名匀称,均匀整齐。均整のとれた体。匀称的身材。 21、度胸どきょう名詞胆量あなたは度胸のない方ね。 22、往古おうこ名远古,上古往古をしのぶ。缅怀往昔。 23、一丁前いっちょうまえ名独特的,像样的。一丁前の口をきく。说出像样的话。 24、競輪けいりん名(赌博性的)自行车竞赛。競輪場。赛车场。 25、一家言いっかげん名独到之见,独树一帜的主张。一家言を持つ。具有独到之见 26、的確てきかく形动准确无误。的確な判断。准确的判断。 27、仰天ぎょうてん名?自サ非常吃惊。びっくり仰天。大吃一惊。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王彬彬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发贴人:王彬彬 发贴时间: 2003年08月25日 22点45分 一、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仍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仍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仍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东”道“西”时所用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想到这一层,我的头皮就有些发麻。 实际上,离开了日语“外来语”,我们今天几乎就无法说话。就在我写这篇谈论日语“外来语”的文章时,也必须大量使用日语“外来语”,否则就根本无法成文。这个问题近几年也不时被人以不同的方式道及。例如,雷颐先生在介绍美国学者任达的《新政革命与日本》一书的《“黄金十年”》一文中,便写道: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按:指严复的翻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日语 新闻 翻译 总结

第一二次五カ年計画』“十二五” 规划纲要草案企画綱要 “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期間 主要市街区域の重要性主城区首位度 文化実力文化软实力 現代産業トップ100の育成培育现代产业100 强 「三つの百」“三个一百” 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新しい現代産業システムを構築しようとする 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企画 优化城镇功能布局都市部·鎮区部の功能と配置の最適化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郷一体化発展の推進に力を入れる 人大六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議 中山纪念堂孫文記念館 提交本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同会議にて、……の審議と採決が行われる 开局之年開始の年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産業構造のパターン転換とレベルアップ 现代服务业現代サービス業 和谐社会构建調和的社会の構築 基础设施建设インフラ建設 社会保障建設社会保障建設 在……等方面……等の面において 围绕……目标推进の目標をめぐり、仕事を展開する 未来五年未来五年 市政建設市政建設 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が経済発展の質と効果に置かれ 三个方面三方面 以……为主线……を主に 走集约式、内涵式、提升式的道路集約式、内包式、促進式の道を歩む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科学発展の理念を貫く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大衆と発展の成果を分かち合う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を高く持ち、着実な態度を取る 为发展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発展のために緩衝の空間を提供する 结构优化構造合理 附加值高付加値が高い 竞争力强競争力強大 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の現代産業システムを創り上げようとする祖籍中山中山籍 爱国爱乡愛国愛郷心 称赞……を高く評価し 发挥自身优势優勢を発揮 表示意を表明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一、唐代的日本学中国与近代的中国学日本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 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生学生与学生先生 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1898年秋,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潜入日本军舰大岛号,亡命东瀛。这个时候,大量的西方名词、术语已进入日语中,被称作“政治小说”的《佳人之奇遇》和《经国美谈》中,自然也不乏这类译语。他很轻易地就把诸如民主、科学、政治、经济、自由、法律、哲学、美学一类词汇介绍给了中国读者。梁启超向国内译介日本政治小说的同时,也就开始了雷颐先生《“黄金十年”》一文中所说的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已被译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这时期被转译成汉语,甚至日本的中级教科书都被翻译过来,用作教材。 这也就意味着,日语“外来语”被引进中国,是在一种不得已的情形下开始的。 三、求真求易与一手二手 本来,洋务运动是要向西方学习,懂得西方,翻译西方著作便显得很必要。但一转向以日本为师,人们学习西文的势头也就顿减。向日本学习,无非是希望通过学习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那时朝野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对这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中国近代第一译家严复却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在发表于《外交报》上的《与(外交报)主人书》中,他写道: 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上之上者也。其次则乞灵于简策之所流传,师友之所授业。然是二者,必资之其本用之文字无疑也。最下乃求之翻译,其隔尘弥多,其去真滋远。今夫科学术艺,吾国之所尝译者,至寥寥已。即日本之所勤苦而仅得者,亦非其所故有,此不必为吾邻讳也。彼之去故就新,为时仅三十年耳。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于三十年勤苦仅得之日本,虽其盛有译著,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其考订可卜其未密也。乃徒以近我之故,沛然率天下学者群而趋之,世有无志而不好学如此者乎?侏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以其愈己而遂信之。分之所为,何以异此。 严复强调要深切了解西方思想学术,须直接读原著。借助翻译已是万不得已,借助翻译的翻译,就隔尘更多,去真更远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无条件地借用。例如,他反对“经济”这个日本译语,而代之以“计学”,并在《原富》卷首的“译事例言”中说明了理由:“计学,西名叶科诺密,本希腊语。叶科,此言家。诺密,为聂摩之转,此言治。言计,则其义始于治家。引而申之,为凡料量经纪撙节出纳之事,扩而充之,为邦国天下生食为用之经。盖其训之所苞至众,放日本译之以经济,中国译之以理财。顾求必吻合,则经济既嫌太廓,而理财又为过惬,自我作故,乃以计学当之。” 他认为“经济”一语,原意比西文“economy”宽泛,因此不宜作译语。再例如,他拒绝借用日文译语“社会”,而坚持把西文的“society”译作“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此外,“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 ,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 【日制汉字】又称和制汉字,新汉语(日本)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词汇是从日文引入的,【日制汉字】数量还不少,如人民、服务、图书馆、共产主义、哲学、世界、民主、病毒、艺术、社会主义、革命、科学、电话、科学、社会、经济、警察、杂志、干部、达人、暴走、逻辑等等,以学术名词居多。这主要是因为自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日本近代化较中国成功,输入西学比中国快一步,清末民初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留学日本,便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转译过来的西学新知,包括一系列汉语新词,并将它们带回国内。这些词大部分是日本人从古汉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对应于 欧美语言中的单词创造出来的,有字义新组合,也有古汉语文献中原本就有只是将用法固定或赋予专门含义的词。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二十世纪初大量新词汇的出现丰富壮大了汉文。【日制汉字】有趣的【造词原理】:★抽象化汉语原有词汇★广义化。例:“社会”作为“society”的译语,社会在汉文原指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狭义化。例:“经济”作为“economy”的译语,经济一词出自汉文“经世济民”,包含政治、经济等抽象意义。★使用汉字的造词力直接新创★如“电话”、“制纸”、“制糖”、“名词”等等……★使用造词力强的词尾大量制造新词★如

“~化”、“~的”、“~性”、“~主义”工业化,工业的,工业性,工业主义……等等创造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和制汉语,由于多是为了翻译外文中日语本所没有的词汇而创的,通常具有“能与原文词意义完全匹配”的特性。如“名詞”是“noun”的译语,专为“noun”一词而创,所以这两个词可视为完全等意。同时,这时代的和制汉语也效法西文里的“字根”用在汉语词,如使用“~化”作为“~ize”的译语、以“~主义”作为“~ism”的译语。★半和制汉语★前述“世界”、“社会”、“经济”等原出于汉语,在日语中借为欧文翻译,赋予新意义的用词,属于广义上的和制汉语。有人将这类词汇称为半和制汉语[7],也有人不将他们视为和制汉语。而“电话”、“制纸”、“制糖”可视为纯粹的和制汉语。【民国初年】:例如,早年孙文著作可看到“democracy”的译词为“德谟克拉西”、“virus”的译词为“微生物”、“revolution”的现在分别由“民主”“病毒”“革命”所取代。早在民国初年,汉语中通用的和制汉语就有数百条。其中不乏“~主义(-ism)”“~化(-ize)”这类造词性很强的词尾,在现代汉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比较常见的词缀如下:~团。例:工团、法团~力。例:购买力、战斗力~法。例:宪法、民法、刑法~性。例:实用性~的。-->(~底/~的/~地)。~制。例:集体制~主义。例: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会。例:工会、议会以下分类别讨论现代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词汇比较研究_以汉语_加以_和日语_加_为例_黄燕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词汇比较研究 ———以汉语“加以”和日语“加える”为例 ● 黄燕青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自从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后,福建的经济发展态势迅猛,而作为龙头城市的厦门更是日新月异。文章主要从厦门对日贸易及旅游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着手,结合高校日语人才就业现状,探讨目前如何培养商务日语人才,以适应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商务日语;就业;教育 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53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134-02 一、引言 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一直呈增长态势,但对此要求也不断提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日语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既有较强日语能力,又了解日本人思维习惯,理解日本企业文化且熟悉国际商务惯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人才市场的宠儿。在此情况下,高校面临着如何改变传统的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厦门地区的实际状况入手,结合高校外语人才就业现状,探讨目前如何培养商务日语人才,以适应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厦门地区日语人才的供需状况 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导游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随着厦门知名度的提高,到厦门旅游的海内外旅客越来越多。2010年,动车开通后不到8个月时间,厦门全年共接待境内游客就有3026.09万人次,比增19.85%;实现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增16.89%。面对火暴的客源,厦门却患上“导游荒”的重症。厦门有持证导游员3300余人,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兼职,还有老一代持证导游人员也已不在一线带团,实际在一线从业导游的不足1500人,远不能满足日益升温的旅游市场需求。[1]入境游客市场方面,2011年1至5月,厦门接待境外过夜外国人总量占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48%。,其中日本游客最多。[2]但是,据厦门旅游培训中心统计,厦门目前考取国家资格导游证的日语导游不过80人左右。 厦门目前有五星级酒店11家,四星级酒店23家①。此外,还有多家在建四、五星级酒店,但目前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节假日、旅游旺季、会展期间一房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旅游带来的需求外,会展业的发展也给厦门的旅游酒店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厦门从事旅游业,酒店业,会展业的日语人才却一直处于“精才难求”“专才难觅”的状况。 就以上对厦门的对日贸易及旅游酒店业的发展状况所做的简单介绍,可以窥视到对日语人才有着相当数量的需求,而下面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也从另一方面对此进行了验证。 据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市人才市场)提供的《2011年第二季度厦门市人才市场供求分析》的统计,2011年第二季度,厦门需求量居前十位的人才类型中前四位为:第一位市场营销类,第二位信息计算机类,第三位生产管理类,第四位旅游/酒店/餐饮类。[3]在近两年的调查中,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一直位列首位,有趣的是生产管理类和旅游/酒店/餐饮类也一直处于前五位之内,但经常互换位置。需求量居前十位的人才类型中没有外语人才的一席之地,而人才求职量前十位的人才类型中,外语类则一直在第六、第七位徘徊,反映了人才供求的匹配程度仍然不高,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市场营销类人才最为受欢迎正是厦门贸易业发展强盛的体现,既懂管理又懂语言的生产管理类人才也正是日资企业中所缺乏的,而旅游/酒店/餐饮类对人才需求量大则反映了厦门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虽然高校设置的专业中都有这三类专业,但外语人才凭借其外语优势,仍然在招聘中相当受欢迎。以外语为工具从事其它相关工作,这正是目前外语人才,特别是日语人才就业的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厦门对日贸易及旅游酒店业的发展要提升发展空间,那就需要大批懂外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鉴于外语人才近年 收稿日期:2012-03-27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1013。 作者简介:黄燕青(1966-),女,福建闽清县人,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日语言对比及日语教学。 ①行业管理/企业名录/宾馆饭店:数据来自厦门市旅游局网站:www.xmtravel.gov.cn

日语中奇妙的汉字

日语中奇妙的汉字 摘要:现代日语使用的汉字几乎都遵循日本政府发布的《常用汉字表》,所以大多数人只注重这些常用汉字的习得,而忽略其他汉字。实际上,日语除了常用汉字以外,还存在很多其他汉字,在这些汉字中,部分是现代汉字的本字,部分是古字,还有象形字等。本文拟从汉字的本字、古字及其字形着手,罗列一些少用且有趣的汉字,旨在引导学习者突破常规,更多地关注这些不常用的汉字,拓展知识面,多方面了解、探究汉字。 关键词:汉字本字古字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以1981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共1945字)和《人名用汉字别表》(166字)为准,在日语书籍、报刊、杂志中使用的日语汉字几乎都是常用汉字,日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相关教材习得这些常用汉字。除此之外,日语中还存在大量的汉字,通过查找迄今为止收集汉字最多的词典《大汉和词典》,得知此词典共收集了49964字。由此可见,日语常用汉字只是九牛一毛。这些汉字中除部分可以根据字形推导出字义的象形字外,一般都很难直接推导出真正意义。了解这些汉字的构词形式及意义,能调动学生挑战、探索难读难解汉字的积极性,有效调节枯

燥的日语词汇学习,拓展知识面,将这些汉字尽可能传扬开来,并能从中习得汉字相关的识记方法。 本文主要以现代汉字为基础,从汉字的本字①、古字②及字形着手,分析不常用汉字的字义,了解常用汉字与不常用汉字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不常用汉字中,有的具有几何图案的形状,有的又像某种符号,有的像书写不完整的汉字,有的恰好和现代汉字颠倒了位置关系,如此等等,日语中存在不少有趣而又少见且难以书写的汉字。本文只是列举部分汉字作为引导,调动学习者探索的积极性,从不同侧面了解更多的不常用汉字。 1.现代汉字对应的本字 (1)汉字的构成要素具有对称性 如汉字●●呈左右对称,极具美感,是现代汉字“葵”的本字,含义为“锦葵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总称;和服的色调搭配名称之一;日本家徽名”,训读为“あおい”,音读为“き”。 (2)字形类似几何图案 汉字●●是现代汉字“亘”的本字,含义是“旋转;叙述,述告;持续;涉及;普及”,训读为“わた”,音读是“せん?ぜん?かん?がん”。 (3)与某一汉字的字形颠倒方向,构成新的含义 汉字●●犹如“正”颠倒了方向,首先会想到“不正”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古代,一直是日本向中国学东西。明治维新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几乎一直都是中国向日本学习。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量学习、引进日本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经济制度上长处;比如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中国人的赴日留学热,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来源、成为中国反封建反民族压迫事业(即反清革命)的中流砥柱。客观上日本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进行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在历史学上从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到全国解放的1949年属于中国的“现代 ”时期、解放后的历史时期称作“当代 ”),当然这些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人在解放后的建设事业中也作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象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蒋介石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即青年时期)都在日本读中专、大专和本科。第一篇中文版的《共産党宣言》就是李大钊把日本人翻译得到的日文版共産党宣言再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鲁迅所翻译的东欧和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也都是鲁迅把东南欧文学作品的日文版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而且鲁迅有众多的日本友人、日本同志(比如和他志同道合的内山完造)。下面再来说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近代,在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学习的速度方面日

本比中国快,再加上中国以前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因此很多中日两国没有、从欧美引进的生活用品或事物的叫法是日本首先把这些事物的英文名称翻译成汉字(实际上是日文),于是中国便从日文中借用、拿来了这些翻译语。下面我列出一些来B: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C: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D: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E:二重奏F: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G: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

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最近看了NHK的一个学英语节目,其中提到福泽谕吉(一万日圆纸币上的那个人,「脱亚入欧」论提出者)翻译的几个著名单词:「竞争」、「版权」、「独立」、「演说」等。看完后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下面这篇有关汉语中日语外来语的文章。(「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一文附在本文末尾) 还有一篇日语文章,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生保1996年写的,指出「共产党、干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句话完全是日语外来语组成的。 现代汉语里的许多常用词汇其实是日语外来语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ue Sep 30 08:50:18 2003), 本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61767664.html,) ·文雨· 最近看了NHK的一个学英语节目,其中提到福泽谕吉(一万日圆纸币上的那个人,「脱亚入欧」论提出者)翻译的几个著名单词:「竞争」、「版权」、「独立」、「演说」等。看完后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下面这篇有关汉语中日语外来语的文章。(「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一文附在本文末尾) 还有一篇日语文章,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生保1996年写的,指出「共产党、干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句话完全是日语外来语组成的。文章中将日语外来语分为以下几类: 一、修饰词+被修饰词 (1) 形容词+名词 例:人权、金库、特权、哲学、表象、美学、背景、化石、战线、环境、艺术、医学、入场券、下水道、公证人、分类表、低能儿 (2) 副词+动词 例:互惠、独占、交流、高压、特许、否定、肯定、表决、欢送、仲裁、妄想、见习、假释、假死、假设 二、同义词复合 例: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主义、阶级、公开、共和、希望、法律、活动、命令、知识、综合、说教、教授、解剖、斗争 三、动词+宾语 例:断交、脱党、动员、失踪、投票、休战、作战、投资、投机、抗议、规范、动议、处刑 四、由上述单词组成的复合词

论新闻翻译(中译日)的严谨性

摘要:随着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交流的日益深入,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彼此的需求。新闻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普及程度高的信息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广泛接受。在信息获取手段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因此,我们更需要严谨的新闻信息。本文围绕专业用语、新闻结构、新闻翻译特点对新闻翻译(中译日)的严谨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日语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专业用语;新闻结构;新闻翻译特点提起翻译,很多人便会想到严复的翻译三原则。早在1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就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它的三个翻译标准“信、达、雅”。是“译文取名深意,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译,不斤斤于字比句词,而意义则不背文本。”严复先生的“信”,即为忠实于原文意义;“达”即为译文通顺达意;“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为达即所以为信”,可见严复先生认为信与达是不可分割的。此外,则要“求其尔雅”。(参见范仲英,1994)。亦即说,译文应该抓住全文要旨,不失原义,至于词句则不必斤斤计较其对应和顺序。信、达、雅一般被理解为忠实、通畅、艺术加工。在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翻译的“化境”时提到:“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参见丁莉,2001)。换句话说,翻译的底线是忠实于原文、不得脱离原文的表述,然后是通顺、流畅、水到渠成,最高标准是艺术化、经典。由此,我们在做翻译时,首先要以忠于原文为基础,然后才考虑通畅、艺术加工。当然,忠于原文并不等于不顾译文的语言、文化习惯,生涩、勉强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达到“信、达”这一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考虑“雅”的标准、这就是严谨,否则,不“信”、不“达”、不“雅”的翻译,即译文中包括了不准确、不正确或是对读者来说无意义的信息,翻译就是失败的、不严谨的。比如最近的“常凯申”笑话。某位清华大学副主任不识chiang kai-shek为蒋介石,竟然将其译为常凯申,令人贻笑大方。这就是明显的不严谨。由于新闻受众面广、影响力巨大、影响舆论走向并且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新闻的翻译尤其需要严谨性。如果新闻信息翻译不严谨,首先是破坏该媒体的形象,受众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次是传播错误信息,误导读者,误导舆论。这些后果都是要不得的。以下从专业用语、新闻用语、新闻翻译特点3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保证新闻信息翻译的严谨性。 一、专业用语: 专业用语的翻译必须准确,否则,不仅影响意思表述而且会成为整篇文章的败笔。1、政策专用语:比如:“三农”=“農業、農村、農民”、“家电下乡”=“農村での家電購入補助制度/ 中国版エコポイント制度”,“汽车下乡”=“自動車買い替え補助制度”等。示例:抓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落实。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形成政府强农、金融支农、社会助农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農村での家電購入補助制度や自動車買い替え補助制度など政策の具体化に取り組み、「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向けの資金投入を拡大し、政府による農業強化、金融による農業支援、社会による農業援助の多様な投資構図を早期に形成させる。在该示例的翻译中,如果认为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将关键词原封不动的放到译文中的话,就会引起歧义,甚至令读者无法理解、看不懂。2、经济专用语:比如:“创业板”= “中国版ナスダック”,“炒地”=“投機的な土地売買”,“软件外包”=“ソフトウェア?アウトソーシング”等。示例:创业板成为软件外包企业的融资平台=創業板(中国版ナスダック)はアウトソーシング企業の資金調達の場とな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用语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时刻追踪最近经济动态,掌握最新经济用语。只用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准确翻译经济专用语,做到既能正确表述,又可以实现外语风格化。3、日常专用语:比如:“机顶盒”= “トップセットボックス”,“数字电视”= “地上デジタル放送”等。4、工业专用语:比如:“纳米技术”=“ナノテクノロジー”,“生物科技”=“バイオテクノロジー”等。对于日常专用语、工业专用语的翻译,我们必须扩大知识面,增加单词储备。因为,类似词语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我们只要多记、记牢即可。5、惯用语:比如:“启动”、“影响”等。示

来自日语的英语单词

如果一个英语单词的词源不是PIE的肿么办?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大约6%的词汇是非印欧语来源的,其中当然也有许多单词的词源来自日语。而日语与汉语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那么,通过把这些英语单词的词汇节点,与我们所熟悉的汉语词汇建立关联,大致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些单词的理解记忆。 以下是我查词源词典网站所找到的所有日语来源的英文单词,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日语中一个词的发音大致有两种:训读和音读。训读是日本本民族语言流传下来的发音,音读则是从中国借入的发音,大多数来自中国古代的吴方言。比如,日语中的数字一到十[音读]中,1、3类似普通话的发音,2、4类似客家话,5类似闽南话,6类似粤语,等等。 如果一个单词是“音读”发音,那么这个词很大程度是从中国借入的词汇,我们可以把它同汉语发生关联,比如说,英语中“豆腐”这个单词,它就是音读发音: tofu = 豆腐(とうふ)[音读] = tou(豆)-fu(腐) < doufu(豆腐)【汉】 tofu词源来自日语,日语罗马字写成tofu,而日语又来自汉语doufu。这里的to其实是tou,日语转写罗马字时,通常会把长音的u省去,即tou(豆)变成了to,这就是为什么少了一个u的缘故。 日语转写罗马字中,长音u丢失的情况还有比如Tokyo和Kyoto: Tokyo = 東京(とうきょう)[音读] = tou(東)-kyou(京) Kyoto = 京都(きょうと)[音读] = kyou(京)-to(都) “京”的日语音读为kyou,转写成罗马字时就变成了kyo,“東”的情况也一样。 而如果一个单词如果是“训读”发音,那么就很难对得上汉语的发音,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进行拆解来辅助记忆,比如,英语中“海啸”这个单词: tsunami = 津波(つなみ)[训读] = tsu(津)-nami(波) --海啸 tsu- = harbor,日文汉字写作“津”,-nami = waves,日文汉字写作“波”,“津波”就是海港、渡口上的巨大波浪,即海啸的意思。 有了以上的一些介绍,就可以自己拆解日语来源的英语来辅助记忆。当然,我们只需要掌握以下这些单词就够了,如果学全了,日语你就会一半了~~~ 英语中日语来源的单词: tsunami = 津波(つなみ)[训读] = tsu(津)-nami(波) --海啸 tofu = 豆腐(とうふ)[音读] = tou(豆)-fu(腐) < doufu(豆腐)【汉】-- 豆腐 tycoon < 大君(たいくん)[音读] = tai(大)-kun(君) < tai-kiun【汉】--(日本幕府的)将军,企业界的大亨 shogun = 将軍(しょうぐん)[音读] = shou(将)-gun(軍) --幕府时代的将军 shogunate < shogun --幕府时代,将军职位(日语将军再加一个后缀-ate就是这个单词了。。)samurai = 侍(さむらい)[训读] --武士,武士阶级,日本陆军军官 Nipponese < Nippon = 日本(ニッポン)[音读] = nichi(日)-hon(本) --日本人(照着日文读音加后缀-ese 生照的词) Toyota = 豊田(とよた)[训读] = toyo(豊)-ta(田) --丰田,丰田汽车 karaoke = 空オケ(カラオケ)[训读] = kara(空)-oke(オケ) --卡拉OK sayonara = さようなら[训读] --再见 sakura = 桜(さくら)[训读] --樱花 san = さん[训读] < 様(さま)= sama --对人尊称的后缀(…“桑”,…先生,…小姐) yen = 円(えん)[音读] = (y)en(円) < yuan(元)【汉】--日元

日本汉字与音读汉语词之间的意义日语毕业论文(中日)汉字拼音的组成规则

日本汉字与音读汉语词之间的意义日语毕业论文(中日)汉字拼音的组成规则 毕业论文中文题目日本汉字与音读汉语词之间的意义日文题目漢字の意味と漢語の意味との関係についての考察系别: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漢字の意味と漢語の意味との関係についての考察【要旨】日本語の中で漢字の使用は不可欠で、漢字の意味は漢語の意味と直接な関係がある と思われる。漢字を組合わせた漢語の意味は、それを構成する漢字の意味の 組み合わせになる。字訓を通して、意味を覚えることが容易である。しかし、日本語の中には同音語が増えていて、音声表現の立場から考えて、比較的に 複雑だと考える。漢字の意味と漢語の意味との関係を研究して、漢語の習得 とその漢語が表す事柄の意味を理解することにも役立って、すごく探究に値 す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キーワード】漢字、漢語、字訓、同音語目次はじめに---------------------------------------------------------------------------------- --------------------1 一、漢字の意味とその組み合わせ---------------------------------------------------------------------1 (一)漢字の字 訓------------------------------------------------------------------------------------------1 1.字訓を用い漢字---------------------------------------------------------------------------------------1 2.字訓を用いない漢字--------------------------------------------------------- ------------------------2 3.同字多義------------------------------------------------------------------------------------------------2 (二)漢字の組み合わせ----------------------------------------------------- ----------------------------2 1.並び方と同じ場合------------------------------------------------------------------------------------2 2.並び方と逆の場合------------------------------------------------------- -----------------------------3 二、漢語理解の実情---------------------------------------------------------------------------------------3 (一)類推させる行き方---------------------------------------------------------------------------------3 (二)名づける実情による行き方---------------------------------------------------------------------3 三、漢語と和語の優劣-------------------------------------------------

2007-2011年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进展与不足

第33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5 2012年5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2 2007-2011年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进展与不足 杨凤军 (成都体育学院 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论文对2007-2011年间我国新闻翻译论文进行收集、归类和总结,指出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在近5年中取得的进展与不足,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翻译研究;进展;不足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5-0193-04 引言 新闻翻译是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新闻翻译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黄勤(2007)对1979-2006年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分析,指出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不但成果数量逐渐递增,而且研究范围呈现出“宽泛多元”趋势。尽管如此,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理论层次研究亟待加强;2.研究的媒介形式和语种转换形式单一;3.缺乏方法论指导,研究方法多为经验式、散点式的评论; (4)缺乏独立学科意识。在过去的2007-2011期间,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5年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论文进行归类分析,试图对此作出回答。 一对五年间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收集和归类 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间以“新闻翻译”为主题对5年间的新闻翻译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得到论文984篇。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全面,笔者对检索到论文逐一阅读,剔除会讯、启事、通告和图书推介等71篇及与新闻翻译研究无关的论文326篇后,得到论文587篇。所得论文分布情况见表1。 与黄勤(2007)相比,5年间新闻翻译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1.论文数量增长明显,年均递增近16%。2.发文期刊及研究人员分布更加广泛。1979-2006年外语类期刊刊文比例较高,而新闻类期刊只有4篇。2007年以后,新闻类期刊的刊文比逐年上升。同时,其他期刊种类和刊文量也增加明显。从作者来源看,有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高校师生,也有政府外宣部门和专业出版机构编辑,甚至外文局翻译(译审)等。3.小语种的新闻翻译研究在数量、范围上都有增长。1979-2006年间只有5篇关于小语种新闻翻译的文章(4篇日-汉和1篇汉-藏翻译)。近5年中达到13篇,除日语3和藏语2外,还有蒙古语2,壮语2,俄语1,德语1,哈萨克语1和波斯语1。 表1.2007-2011年我国新闻翻译研究论文主要分布期刊、发表年份和数量统计 期刊类别发表年份累计(篇)百分比 2008200920102011 2007 外语类期刊12 11 7 14 16 60 10.2% 新闻类期刊 5 10 15 26 36 92 15.7% 其他期刊70 71 106 88 100 435 74.1% 累计(篇)87 92 128 128 152 587 100% 此外,研究的主题也更加广泛。除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新闻翻译批评、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和书刊评介(黄勤,2007:24)外,笔者在反复比对内容的基础上又新增7个主题,见表2。 收稿日期:2012-03-19 作者简介:杨凤军(1971-),男,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 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