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卷一《社会保障学导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A、英国

2.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

3.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 ( ) C.英国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 C.社会安定

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 C.普遍性

6.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等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平原则是()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7.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8.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9.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 ( ) 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10.社会保障的作用是()C.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11.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 B.待遇平等性

1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 ( ) 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 D、建国后至1957年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对其实施物质帮助义务的为 ( ) C.国家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

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E、保障水平不同

17.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

A.法律强制性 C.对象社会性 D.福利 E.机会公平性

18.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原则包括()

A. 保障基本生活 B.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C.不同保障项目给付标准不同 D.兼顾公平与效率

19.社会保障的目的包括()A.政治目的 B.经济目的

20.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B.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C.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E.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2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2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四、简答题

24.简述社会保险在保险费的性质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与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1)保费与给付不成比例。(2)成本估计不易确定。(3)风险分类较粗略。(4)保险费负担较轻。(5)被保险人不需负担全部保险费。

25.简述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由雇主和雇员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是投保者享有社会保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模式,又称强制投保型。

目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失业、疾病、伤残、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

特征:

(1)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

(2)保障费由个人、雇主、政府分担,并为强制保险

(3)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社会保障的巨大后盾

(4)保障对象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全体社会成员

(5)社会保障的项目多少不一

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效仿

五、论述题

26.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输政策性保险,是政府行为;商业保险属于商业性质,其行为时等价交换的买卖行为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对象是法令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或雇佣劳动者,有的甚至扩大到全体公民;商业保险对象较灵活,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无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均可投保

3)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主要采取强制方式实施,属于强制保险;商业保险一般采用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的建立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以法律为依据;商业保险完全依据保险合同签订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点需要

6)保费的承担者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通常由劳动者个人、企业、国家共同分担,主要强调社会的公平性;商业保险的保险费则完全由投保人负担严格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强调个别的公平性

7)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是营利性的企业法人

8)经营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27.

卷二《生育、失业、工伤保险》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育保险包括 ( ) A.所有已婚生育子女的女性劳动者

2.女职工生育和流产休假期间,其工资为本人标准工资的() D.100%

3.实施计划生育所发生的费用最高属于()C、医疗保险费用

4.生育保险属于 ( ) A.短期性补助

5.不属于世界各国享受生育保险的三种规定的有 ( )

A.规定被保险人在享受生育保险补助金时必须已到本国规定的结婚年龄

6.我国生育保险必须符合 ( ) B.国家计划生育

7.失业率是() C.失业人数除以全国劳动力总人口

8.工资比例制下,确定失业保险给付比例不予考虑的因素是()D.供养人口

9.《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1~5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B、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0.我国失业保险改革的思路是() B.合理规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11.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 A. 100%

12.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C、无过失补偿原则

1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应该()

C、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4.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直系亲属为1人者,发给抚恤金的标准为( A.25%死者生前工资

15.伤残津贴是给予失去劳动能力者的,其劳动能力的失去是 ( ) D.暂时

二、多项选择题,

16.生育保险的具体内容()

A、生育津贴

B、医疗护理

C、生育补助 E、生育休假

17.我国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有()

B.生育补助标准较低

C.保险费来源单一

D.产假标准不一

E.社会化程度低

18.非自愿性失业包括( )

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结构性失业

19.失业保险比率包括下列 ( )

A.统一比例制C.工资比例制D.混合制E.一次性给付

20.职工遭遇的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是()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生育保险:

是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2.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23.工伤保险

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以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四、简答题

24.简述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l)失业保险实施范围狭窄、覆盖面小。(2)失业保险基金社会化程度较低。(3)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不合理。(4)失业保险给付标准偏低,保障不了基本生活。(5)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支出比例过低。(6)失业保险与其化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协调。(7)在组织上缺乏负责全国失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25.简述职业性疾病的含义。

职业性疾病是指职工在生产或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候条件、生物因素以及一般卫生条件的恶劣等职业性原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性疾病的特征是形成时间较长,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体内器官生理功能的损伤,而且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痊愈的可能,属于不可逆性操作损伤。

五、论述题

26.试论述我国目前失业保险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的基本目标

1)我国目前失业保险主要问题:

1)失业保险实施范围狭窄、覆盖面小2)失业保险基金社会化程度低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不合理4)失业保险给付标准偏低,保障不了基本生活5)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支出比例过低6)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协调7)在组织上缺乏负责全国失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2)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企业平等竞争、劳动力合理流动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覆盖全社会的失业保险制度。具体为:1 27.)扩大失业保修的范围2)改变目前失业保险基金不合理的实验结果3)充实失业保险基金4)确定合理的失业保险给付标准5)合理规定享受失业救济金的期限6)失业救济与就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7)建立负责全国失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卷三《医疗、养老保险》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于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有 ( ) D.物质给付

2.商业医疗保险属于商业行为,是否投保及投保几份完全由投保人自主决定,别人无权干涉。它贯彻()C、买卖自由原则

3.商业医疗保险型制度完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都作为商品存在于保险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立医院,消费者有较大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获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实行这种医疗制度的最为经典型的国家是()D、美国

4.我国医疗改革以前,下列人员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是 B.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

5.美国政府抑制医疗费用上涨的措施是() B.设置专业基准审查委员会

6.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筹措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及 ( ) B.部分积累式

7.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方法除薪金比例制外,还有 ( ) B.均一制

8.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是() B.实行社会统筹

9.虽然现代养老保险和福利以及社会服务制度是在承认所有老年人都对社会有贡献的前提下实行的,但是在社会保障或社会待遇的实际操作上,也会区别考虑老年人的A、历史贡献

10.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措施是() D.延长部分劳动群体的退休年龄

11.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改革做法是()C、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2.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筹集养老保险费的国家是() A.德国

13.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A、基本养老保险

14.将被保险人及其供养直系亲属,按不同标准分为若干种类,每个种类的人按同一绝对额发给养老金的方法是() D.均一制

C.薪金比例制养老金的筹集方式中能够实现静态平衡模式的是()A.现收现付制

二、多项选择题,

我国国家干部的公费医疗原则上的管理部门为 ( )B.卫生部门D.财政部门

17.医疗保险的作用包括()

A.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生活稳定 B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C有利于维持劳动者的再生产 D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8.享受医疗保险给付的资格条件()

A.被保险人患病时已从事有收入的工作

B.因工患病而又不能从雇主方面获得正常工资或病假工资

D被保险人必须交足规定的最低合格期限内的保险费

E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工作期限

19.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原则是()

A.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解除劳动义务的原则

B.切实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

C.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0.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包括()

A.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筹集 B企业与个人双方集资 C政府和企业集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公费医疗

公费医疗:又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在保险实施范围上,劳保医疗的实施范围是企业、公费医疗的实施范围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在保险对象上,劳保医疗的保险对象主要是企业职工,公费医疗的保险对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还包括国家正式批准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复原回乡的二等以上残废军人。在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上,劳保医疗,经费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连同职工福利费一并提取;公费医疗由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公费医疗办公室进行管理,其经费全部依靠财政拨款。

22.医疗保险给付?

医疗保险给付是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获得报酬期间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现金补助和提供医疗服务,以填补被保险人的收入损失,维持其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的行为。

23.补充医疗保险

从社会保险的原理出发,可以说补充医疗保险是一种自愿性的辅助医疗保险。它产生的需求基础为,用人单位和个人因其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了抵御高额医疗费用风险而自愿投资的行为。

24.现收现付制

是指从全社会角度来说,把今天的缴费用于今天社会保障的养老、失业和医疗需求,今天具有从事经济活动能力的人为今天那些不能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提供经济支持,而不必对未来进行储备积累,虽然终有一天他们也会不再参与经济活动,但在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下,那时会有正在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按法律的要求提供给这些曾经为社会保障体系做过付出的人以经济支持。

25.基金积累制

基金积累制或称个人账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备劳动能力的时候,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累后备金。

四、简答题

26.简述医疗保险的两种给付方式

通常有现金给付和医疗给付两种。

1)现金给付:是补偿被保险人因疾病或以致残废、死亡而无法工作时的费用。分为疾病给付、残废给付、死亡给付。

2)医疗给付:是指对被保险人提供各种医疗服务。

27.简述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的区别

1)实施范围上——劳保医疗的实施范围是企业;公费医疗的实施范围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

2)对象——劳保医疗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职工;公费医疗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还包括国家正式批准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复原回乡的二等以上残废军人。

3)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劳保医疗经费按企业工资总额的定比例,连同职工福利费一并提取;公费医疗由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公费医疗办公室进行管理,其经费全部依靠财政拨款。

27.简述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的区别

28.简述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五、论述题

30.试述我国传统医疗保险体制的弊端及其原因

(1)传统医疗保险的弊端:

1)国家承担的医疗费用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矛盾

2)少数人享受医疗保险与大多数人不享受医疗保险的矛盾

3)医疗供不应求与消费并存的矛盾

4)医疗保健需求的无限性与资金来源地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5)企业负担过重,苦乐不均与公平竞争之间的矛盾

6)现行的医疗保险体制与我国医疗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

(2)造成我国传统医疗保险体制的原因:

1)传统的经济体制是制约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根本原因

2)传统医疗保险制度本身的弊病,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医疗保险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3)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和管理相脱节

4)医疗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不直接管理,又缺乏社会统一的管理机构,也会造成监督不严,使用浪费的现象。

31.试述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区别。

1)从管理角度看。基本养老保险是法定强制保险,实行一体化原则;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企业内部决定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全是个人自愿参加

2)从基金模式角度看。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基金采取部分累计方式;企业补测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采取完全累计方式,形成个人账户。

卷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安置》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 ) A.社会救助

2.满足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是() C.社会救助

3.现代社会救助是() D.建立在立法基础上的社会事业

4.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 ( ) B.最低纲领

5.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是 ( ) B.社会福利

6.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救助内容的是 ( ) C.失业工人救助

7.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具有()A、单向性

8.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项目的内容是()

C.社会福利费用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

9.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源地,社会福利制度迄今发展最为全面的国家之一是( C、英国

10.我国现行优抚保障的主管部门是 ( ) A.民政部门

11.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 )

二、C. 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12.我国群众优待除了物质优待外,还包括 ( ) C.政治优待

三、多项选择题,

13.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有 ( )

C.自然灾害救助 D.城乡贫困户救助 E.城乡社会孤老病残救助

14.社会福利可按享受福利待遇的对象分为 ( )

A.老人福利 B.职工福利 C.妇女福利 E.未成年人福利

15.客观的经济社会环境能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提供条件的有()

B、人口结构相对稳定

C、人口的老龄化不明显

D、劳动力资源充足

E、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16.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17.最低生活水平

最低生活水平可以从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两个角度理解。

从绝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水平,就是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衣着和居住条件,这就是常说的绝对贫困。

从相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水平,就是享有和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宜的最低消费资料和服务。

18.福利国家:是指在混合经济条件下,由政府采取大规模行动来强调社会利益,实行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生存期间能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国家。

四、简答题

19.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实行所得再分配,减轻收入分配的不公,使社会财富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实行充分就业政策,使人人能有就业机会,并运用各种政策消除各种失业的因素,以安定国民经济为“福利国家”的基础

3)实行社会安全制度

4)推行产业国有化,保障所得平等

20.社会优抚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抚恤。国家对因工伤残人员、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

(2)优待。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待遇。

(3)褒扬革命烈士。

(4)举办优抚事业单位。

(5)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五、论述题

试述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区别。

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差别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第一,社会福利的刚性不像工资那样强,有可能降低标准甚至被削减,工资一般不会被降低标准,更不会被取消。第二,有些社会福利项目,作为劳动者的收入,往往附加一些条件,如住房补贴、奖学金等等。第三,社会福利费不是掌握在劳动者手里,而是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后者把福利开支作为对劳动者的一种控制手段。第四,工资随物价上涨而定期调整,社会福利的支出就不能这样。对企业主、对西方国家的政权机构来说,宁愿更多地用社会福利来改善劳动者生活,原因就在于社会福利的弹性大,有些福利项目涉及面不大,便于控制。因此,在西方国家劳动者收入中,来自工资的部分上升慢,来自福利的部分上升迅速。

卷五《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作用是()B.抵消贬值风险

2.在保险金给付方面具有收付一律平等,计算便利,易于普遍实施是其最大优点的是(

)B.均等保险费制

3.累进费率制的特点是() D.保险费率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4.总投保费率为 (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5.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 C.安全性

6.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及时、足额收回的原则是() A.流动性原则

7.现收现付的特点是() B.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8.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 ( ) B.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9.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

10.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B.坚持基金专款专用

二、多项选择题

11.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主要有()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积累制 E、部分积累制

12.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投资原则,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可作如下投资()

A.银行存款

B.信托存款

C.有价证券投资

D.不动产投资

13.中央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制作权限主要有( )

A. 组织研究、拟订全国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B.组织研究拟订社会保障法规草案

C.组织开展社会保障长期预测、规划研究,贬值国家长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D.组织拟订国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参与制定社会保障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并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社会保障业务的开展

E.参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收入和支出等收支标准、费用额定和提取标准

14.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包括()

A.由一个政府机构或由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

B.由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地方当局分工管理

C.由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

工管理D.由若干政府机构和半自治或非官方组织的合作

E.政府不介入,社会保障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

15.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遵循的原则是()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政事分离

C.权、责、利相结合

D.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和完善基金管理

E.应以完善法制体系建设为先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16.社会保险基金

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社会力量,为保障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专项基金。

17.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

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指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18.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级之间、国家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权限、职责方面的有关制度、方式和形式。

四、简答题

19.社会保险基金与商业保险基金的区别

建立的依据不同基金来源不同历算原则不同支付原则不同

20.简述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相牵制

2)政事合一,难以搞好社会保障工作

3)社会保障缺乏监督管理

4)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健全,没有形成法律体系

五、论述题

试论述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选择应结合本国国情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确定要坚持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搞好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方针顺利实施的保证;而基金的专款专用,对保证基金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4)搞好法制建设十分重要

卷六社会保障概论综合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2.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 ( ) C.英国

3.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 C.普遍性

4.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5.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6.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 B.待遇平等性

7.生育保险属于 ( ) A.短期性补助

8.失业率是()C.失业人数除以全国劳动力总人口

9.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 A. 100%

10.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直系亲属为1人者,发给抚恤金的标准为( A.25%死者生前工资

11.不属于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有 ( ) D.物质给付

12.商业医疗保险属于商业行为,是否投保及投保几份完全由投保人自主决定,别人无权干涉。它贯彻()C、买卖自由原则

13.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筹措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及 ( )B.部分积累式

14.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方法除薪金比例制外,还有 ( ) B.均一制

15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改革做法是()C、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6.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A、基本养老保险

17.养老金的筹集方式中能够实现静态平衡模式的是()A.现收现付制

18.生存保险的条件是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 ( ) C.能够生存

19.满足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是() C.社会救助

20.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项目的内容是()

C.社会福利费用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

21.我国现行优抚保障的主管部门是 ( ) A.民政部门

22.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 )

C. 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23.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作用是() B.抵消贬值风险

24.在保险金给付方面具有收付一律平等,计算便利,易于普遍实施是其最大优点的是()B.均等保险费制

25.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 C.安全性

26.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及时、足额收回的原则是() A.流动性原则

27.现收现付的特点是() B.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28.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

29.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B.坚持基金专款专用

30.我国群众优待除了物质优待外,还包括 ( ) C.政治优待

二、多项选择题

31.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

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E、保障水平不同

32.职工遭遇的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是()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33.享受医疗保险给付的资格条件()

A.被保险人患病时已从事有收入的工作

B.因工患病而又不能从雇主方面获得正常工资或病假工资

C.具有固定职业

D.被保险人必须交足规定的最低合格期限内的保险费

E.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工作期限

34.社会福利可按享受福利待遇的对象分为 ( )

A.老人福利B.职工福利D.家庭福利 E.未成年人福利

35.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投资原则,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可作如下投资()

A.银行存款

B.信托存款

C.有价证券投资 E.购买保险产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37.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

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38.现收现付制

是指从全社会角度来说,把今天的缴费用于今天社会保障的养老、失业和医疗需求,今天具有从事经济活动能力的人为今天那些不能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提供经济支持,而不必对未来进行储备积累,虽然终有一天他们也会不再参与经济活动,但在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下,那时会有正在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按法律的要求提供给这些曾经为社会保障体系做过付出的人以经济支持。

39.最低生活水平

最低生活水平可以从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两个角度理解。

从绝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水平,就是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衣着和居住条件,这就是常说的绝对贫困。

从相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水平,就是享有和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宜的最低消费资料和服务。

40.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

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指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社会保险在保险费的性质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与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1)保费与给付不成比例。(2)成本估计不易确定。(3)风险分类较粗略。(4)保险费负担较轻。(5)被保险人不需负担全部保险费。

42.简述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l)失业保险实施范围狭窄、覆盖面小。(2)失业保险基金社会化程度较低。(3)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不合理。(4)失业保险给付标准偏低,保障不了基本生活。(5)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支出比例过低。(6)失业保险与其化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协调。(7)在组织上缺乏负责全国失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43.简述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相牵制

2)政事合一,难以搞好社会保障工作

3)社会保障缺乏监督管理

4)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健全,没有形成法律体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44.试述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区别。

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差别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第一,社会福利的刚性不像工资那样强,有可能降低标准甚至被削减,工资一般不会被降低标准,更不会被取消。第二,有些社会福利项目,作为劳动者的收入,往往附加一些条件,如住房补贴、奖学

金等等。第三,社会福利费不是掌握在劳动者手里,而是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后者把福利开支作为对劳动者的一种控制手段。第四,工资随物价上涨而定期调整,社会福利的支出就不能这样。对企业主、对西方国家的政权机构来说,宁愿更多地用社会福利来改善劳动者生活,原因就在于社会福利的弹性大,有些福利项目涉及面不大,便于控制。因此,在西方国家劳动者收入中,来自工资的部分上升慢,来自福利的部分上升迅速。

附:参考答案

卷一《社会保障学导论》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C 5.C 6.A 7.B 8.B 9.C 10.C 11.B 12.C 13.A 14.D

15.C

二、16.ABCE 17.ACDE 18.ABCD 19.AB 20.ABCDE

卷二《生育、失业、工伤保险》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4.A 5.A 6.B 7.C 8.D 9.B 10.B 11.A 12.C 13.C 14.A

15.D

二、16.ABCE 17.BCDE 18.BCDE 19.ACDE 20.CDE

卷三《医疗、养老保险》参考答案

一、1.D 2.C 4.D .B 5.B 6.B 7.B 8.B 9.A 10.D 11.C 12.A 13.A 14.D

15.A

二、16.BD 17.ABCD 18.ABDE 19.ABCD 20.ABC

卷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安置》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C 7.A 8.C 9.C 10.A 11.C 12.C

二、13.CDE 14.ABCE 15.BCDE

卷五《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A 5.C 6.A 7.B 8.B 9.B 10.B

二、11.ABE 12.ABCD 13.ABCDE 14.ABCDE 15.ABCDE

卷六社会保障概论综合试卷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B 5.B 6.B 7.A 8.C 9.A 10.A 11.D 12.C 13.B 14.B

15.C 16.A 17.A 18.C 19.C 20.C 21.A 22.C 23.B 24.B 25.C 26.A 27.B

28.B 29.B 30.C

二、31.ABCE 32.CDE 33.ABDE 34.ABCE 35.ABCD

社会保障学参考答案

最先把医疗保险制度化的国家是(),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任务一试题(2014) 一、判断 3 、对受保人提供资助或直接服务的措施,通常称为“实物补助”方案。 A、正确 B、错误 9 、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规定,凡是工资收入每月低于200新元的雇员,一律免缴社会保障费,而由其所在企业的雇主代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 、瑞典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医疗实物补贴和医疗补贴两部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0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即确定该地区或该社会应否进行救助的关键是确定贫困。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 、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是民间公益社会团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 、英国规定劳动者一年内必须缴纳保险费26周,并且上一年度已经缴费50周,才能享受疾病津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5 、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作为提供全体国民健康的责任主体。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7 、我国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铺开。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6 、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避开使用“失业”这个概念,而沿用待业。 A、正确 B、错误 C、 二、名词解释 3 、社会保障基金 1 、慈善机构 2 、受益基准制 三、不定项选择 6 、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国家保障制 B、企业保障制 C、个人保障制 D、乡村集体保障 E、农村居民保障制 F、城市居民保障制 参考答案:A, B, D 25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

胡泽洪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1/11/25 第二章 一、 1、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语词。 2、答非所问,问“产值”问题,回答的是和产值不相干的问题,也是违反同一律。 3、没有违反同一律。 二、 1、违反矛盾律,差不多一百万是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以上是超出一百万,语词自相矛盾。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排中律,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但只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他是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暗含着还有第三种可能,但实际上没有第三种。 三、 1、违反矛盾律,既是永恒的,就不能是历史的,永恒和历史是相矛盾的。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矛盾律,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4、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5、违反矛盾律,既说他完成了作业,也说他没有完成作业。 6、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7、违反矛盾律,不孕症是没有后代,问能否传给后代,又表明他有后代,自相矛盾。 8、违反排中律,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机器是进口的,机器不是进口的。 四、 1、思路:先找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甲乙两个命题互相矛盾:甲没拿,甲拿了。 假定甲为真,依据只有一真,其余皆假,则乙丙丁为假; 由丙是假的,依据排中律可知,丙的矛盾命题不能为假,所以丙的矛盾命题为真。 即并非“甲没拿”不能为假,这等于“甲拿了”。 由假定“甲没拿”推出了与之矛盾的命题“甲拿了”。 推出了矛盾,依据矛盾律,表示假定不成立。 再依据排中律,假定的反面成立,所以是“甲拿了”。 乙的判断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给出一个能够产生悖论的话语,国王就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如果囚犯对国王说:请处我以砍头。国王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砍头,囚犯就说了真话,他就不能处他砍头;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绞刑,囚犯就说了假话,他就不能处他绞刑。 3、违反矛盾律,如果有万能溶液,那就没有装它的容器;如果有装它的容器,就没有万能溶液。这句话包含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有万能的溶液并且没有万能的溶液。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 ) A.国家公务员 B.希腊船员 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 D.有固定工作的人 2.社会保障发起于19世纪的( ) A.法国 B.瑞典大 C.英国 D.美国 3.社会保险的对象为( ) A.资本家 B.官僚阶层 C.雇工阶层 D.工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于( ) A.1996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7年

5.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 ) A.最高纲领 B.特殊纲领 C.最低纲领 D.基本纲领 6.中国根据人口政策推出的奖励独生子女的措施,也带有( ) A.养老保险的性质 B.医疗保险的性质 C.失业保险的性质大的美女编辑们 D.生育保险的性质 7.普遍型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为( ) A.俾斯麦 B.亚当·斯密 C.马克思 D.贝弗里奇 8.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 9.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A.对象社会性 B.待遇平等性 C.法律强制性

D.福利性 10.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A.100% B.70% C.80% D.50% 1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A.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C.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 D.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 12.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 13.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A.流动性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 14.总投保费率为(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率 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春《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参考标准答案

春《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2009年春专科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填空 1、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是1952年国际劳工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2、社会保障的目的,总体上说是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3、社会保障的宗旨应在于{维持一定的生活标准和质量},坚定个人的安全感。 4、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5、社会保障对受保人及其亲属的保护的实现,一是以现金支付的形式,二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保护的。 6、从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分类:有强制实施模式、{自愿投保}模式和多层次保障模式。 7、英国经济家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这成为各国政府举办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理论依据。 8、强调社会保障的{适度性}和建设有效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共识。 9、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英国政府1601年制定的{ 《济贫法》}.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个项目。 11、{工伤、生育}!两项保险职工不缴费,由政府或企业承担保险费用。 12、1998年国务院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全面制定和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13、{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身份最稳定,享受时间最长,费用开支最大的项目。 14、投保资助式养老保险享受受益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定期缴纳养老社会保险费,二是{达到退休年龄并解除劳动义务}。 15、基本养老保险体现了{职工平等的}养老保险权。它采用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办法筹集基金。 16、社保化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P1{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社会保险P9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根据国家或各级政府立法,由劳动者、劳动者所在的企业或社区和国家等共同出资,以便在劳动者及其家庭因遭受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导致收减少、中断或丧失而陷入贫困时,能够使其达到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或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养老保险制度P66 {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P76 {是投保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保险机构投保,以保障自己在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的一种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学网上任务参考答案分解

任务二-(学号1444001202155)试题(2014) 一、判断 1 、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一样,不存在保障待遇标准化问题,遵循的是“多投多保、少投少保”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2 、在新加坡,加入公积金的成员每人都有三个账户,普通账户、特别账户和保健储蓄账户。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3 、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是民间公益社会团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 A、正确 B、错误 C、 参考答案:A 6 、养老保险统筹账户与医疗保险统筹账户比较中,在账户作用方面,前者保障劳动者医疗费用的支出,属于支出保障,后者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属于收入保障。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7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教会组织的慈善济贫活动,后随着英国两部《济贫法》的颁发,逐渐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救济。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下岗”这个概念是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名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9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在账户构成比较中,前者个人出资较多,企业或用人单位负担相对较小,后者个人出资少,企业或用人单位负担相对较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0 、实行福利国家型的全民保险养老制度的国家是新加坡。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 、灾难救助 参考答案:国家和社会对在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特定灾害等袭击,并因此而陷入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援助,以帮助其度过特殊困难时期的一种社会救助。 2 、医疗社会保险费用中的扣除法

参考答案:被保险人只有在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服务费用后,保险机构才负责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这个规定的数额就被称为起付线费。 3 、自愿失业 参考答案:工资未能随劳动情况的变化和自动调整,因而劳动者不能接受现行工资或不愿降低收入水平而自动放弃工作。 三、不定项选择 1 、实行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新加坡 C、德国 D、前苏联 参考答案:B 4 、医疗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中最古老的项目,始建于(),后迅速向其他工业化国家推进。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参考答案:C 5 、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的实行部分积累式的国家有:() A、美国 B、新加坡 C、日本 D、智利 E、法国 F、瑞典 参考答案:A, C 6 、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遵循的原则是:() A、国家强制实施的原则 B、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C、养老金与居民生活指数同步增长的原则 D、自我保障的原则 E、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F、养老金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原则 参考答案:B, C, E, F 8 、实行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省份有:() A、广东 B、深圳 C、河南 D、陕西 E、甘肃 F、北京 参考答案:A, B, C, D, E 9 、实行由雇主和受保人分担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国家是:()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名师来指导〕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答案大家找〕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荷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

社会保障学网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2分,10题,共20分)(总分20.00) 1.( )种福利体制的的非商品化程度最强,给付最慷慨。( 2.00分) A. 合作主义福利体制 B. 社会主义福利体制 C.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D.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2.1601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 ),这是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 法律制度,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2.00分) A. 《救困法》 B. 《济贫法》 C. 《济困法》 D. 《救贫法》 3.2010年10月( )的颁布,开始了我国用法律代替行政法规等来 管理社会保障的新阶段。(2.00分) A. 《社会保障大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C. 《社会保险大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即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的制定。(2.00分)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5.社会保障原则的第一原则是()(2.00分) A. 普遍性原则 B. 正向分配原则 C. 生存保障原则 D. 选择性原则 6.1951年国家政务院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2.00分) A. <<劳动保险条例 >> B. <<劳动保险法 >> C. <<劳动法典草案 >> D. <<社会保险法原则>> 7.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2.00分) 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

社会保障学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P28页小结1)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P51页)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P112页) 4、现收现付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P95页) 5、完全积累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P95页)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P4页—5页) (1)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6)互济性。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2、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P29页小结5 ) 答:(1)人权保障原则;(2)公平优先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4)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6)刚性发展。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P112页 强制性、无偿性、储存性、互济性、专用性 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P112页小结4中)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要点)[1]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A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 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 A.全体社会成员B.部分社会成员 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一种 B.二种C.三种 D.四种 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 A.美国 B.英国C.德国 D.日本 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A. 单位缴费 B.个人缴费 C.财政补贴 D.社会捐赠 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二种 B.三种 C.四种D.五种 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 响? 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 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 生育 C.年老、失业、下岗、疾病、工伤 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 A.储蓄保障型 B.福利国家型 C.传统保障型 D.国家保障型 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 A.美国 B.英国 C.德国D.新加坡 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 A.医疗给付B.工伤津贴 C.残疾年金或补助金D.遗属津贴 2、率先建立现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该国于1905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法。 A.日本B.法国 C.德国D.英国 3、下列关于医疗保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保险 B.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实偿来实现的 C.医疗保险是自愿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D.医疗保险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费用 4、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由基金管理机构通过等方式运营。 A.购买股票B.开办企业 C.兴建公共设施D.融资借贷 5、社会救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最低保障性B.按需分配 C.权利义务单向性D.救助对象全民性 6、下列各项中,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是。 A.英国B.瑞典 C.芬兰D.丹麦 7、下列各项中,有关美国“多元化医疗保险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医疗照顾制度的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 B.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在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中占主要地位 C.HMO开办合同医院并直接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D.蓝十字和蓝盾是美国最大的两家营利性民间医疗保险公司 8、下列有关各国养老保险金覆盖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是本国所有居民。 B.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C.美国的老年、残疾、遗属保险的覆盖范围是从事有收益工作的人,包括独立劳动者。 D.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覆盖范围。 9、依据救助种类,社会救助包括。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2]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2]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以为着社会保障要由()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国家)(国家)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安全)[2] 5。社会的提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2]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2]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2]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方向发展。(多样化)(复杂化)[3] 10.社会保障理论由()、()、()三大部分构成。(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3]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3]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为起点。(制度)[3]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3]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美国)[3]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3]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P7)[9] ——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2、就业关联制度(P12) ——就业关联制度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它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 3、普遍保障制度(P12) ——是对受保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又称按“人头”补助制度,即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补助。补助资金通常来源于国家财政收的拨款,补助金一般普遍适用于已在这个国家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申请人。其中部分保障资金来自工人和雇主交纳的保险金。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 处? 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 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 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 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试结合《采薇》这首 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 习。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 国家的召唤。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 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 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 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 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 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 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 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 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 大的空间。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 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 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 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 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 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2、这四句诗通过融情入景和对比的方法,把感情表达得更深刻、形象、含蓄。其中2、4两句分写乐和哀,分别拟喻国家的和平安宁与破败纷乱,两相对比,足见主人公前后感情心 理变化之大,以及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3两句,前句当哀不哀,强化了战士的参战心 情和决心,后句当乐不乐,强化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读mò,同“暮”,一年将尽的意思。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谁。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yù,下,降落,用作动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又……又……。 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很、甚。 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无,没有。 《山鬼》思考练习题 1、屈原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和了解。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 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 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决不向黑暗邪恶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 歌将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到 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2、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诗中山鬼感情变化的轨迹? 诗中的山鬼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形象,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精心打扮准备,在 凄风苦雨中痴痴等待自己的爱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喜悦和痛苦。作者屈原通过塑造这一形 象,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忠贞态度,也寄托着自己虽遭流放而心中依然苦苦 思念关心楚国、楚王的高尚爱国热情。 诗中第一节,山鬼在赴约途中的感情是喜悦、兴奋的;第二节,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 迟,天空黑暗下来,天上刮起了风、下起了雨,这时山鬼的心情也变得暗淡下来,发出了岁 月不饶人的感慨;第三节,山鬼一方面对自己的纯洁和忠贞行为感到自豪,对对方迟迟不至 的行为自我宽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宽解产生了怀疑, 这种怀疑伴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加强逐渐加深,最终使她陷入了因爱人迟迟不来而带来的极 度孤独和忧愁中。诗人通过山鬼从兴奋到忧愁这一心理过程的变化,真实反映了爱情给人带 来的缠绵、痛苦和折磨。 3、将这首诗与《诗经·采薇》对照,结合过去学过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 经》有什么不同。 主要表现在:《诗经》侧重于写实,重章叠句突出,语言朴素,民歌色彩很强,句式是以 四言为主;而屈原的诗歌则侧重于表现理想,抒情性更强,语言富有变化和文采,句式则是 每句七个字,且每句都有一个语气词“兮”字等。 4、、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卷和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试卷 (课程代码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6个月 B.12个月 C.14个月 D.18个月 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之间是 A.互助关系 B.对立关系 C.互补关系 D.替代关系 3.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体现了 A.强制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保障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4.现代社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B.补偿追究过失原则 C.差别费率原则 D.完整补偿原则 5.颁布世界第一部《工伤灾害赔偿保险法》是在 A.1828年的英国 B.1884年的德国 C.1948年的英国 D.1948年的法国 6.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是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救济 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 A.企业保险 B.社会保险 C.家庭保险 D.企业保险+社会保险 8.养老保险自动发生作用是在 A.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B.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C.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D.发定范围内的老年人部分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 9.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推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的退休条件是 A.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5年的 C. 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D.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10.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是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D.社区性养老保险 11.日本雇佣保险制度规定,基本补助的给付期限是 A.参加保险时间在1年以下的,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是60天

社会保障作业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 第一章导论 1、【57035】(单项选择题)“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 A.英国《济贫法》 B.美国《社会保障法》 C.英国《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D.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答案】B 2、【57036】(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社会保障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社会化 B.统一化 C.福利性 D.公平性 【答案】B 3、【57038】(单项选择题)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B 4、【57040】(单项选择题)社会保障追求的最终目标是()。 A.社会安全 B.社会公平和正义 C.推动经济发展 D.消除贫困 【答案】B 5、【82530】(简答题)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答案】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都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对象不同 ①社会保险: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劳动者; ②社会救助:没有固定收入,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老弱病残、孤儿、鳏寡孤独者; ③社会福利:全体社会成员。 (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①社会保险:劳动者个人要缴纳部分保险费,作为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缴费义务与享受待遇的权力相辅相成,体现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 ②社会救助: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是受益者单方面的权利; ③社会福利:福利设施部分免费,部分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与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高的;社会救助的水平则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受益者本人。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更多的是采取官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①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采用"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 ②社会救助保障最低生活,采用"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 ③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采用"普遍性"与"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6、【82532】(简答题)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政治上,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说明。 2.经济上,分三层,第一层次,调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第二层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第三层次,调节国民经济发展。 3.社会发展领域,有效地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 7、【82525】(多项选择题)下列保险项目中属于社会保障范围的是()。 A.军人福利 B.社会救助 C.人寿保险 D.社会互助 E.火灾保险 【答案】A,B,D 8、【82526】(多项选择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必备四要素是指()。 A.依法建立 B.效率优先 C.突出以人为本 D.具有经济福利性 E.属于社会行为 【答案】A,C,D,E 9、【82527】(多项选择题)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 A.稳定功能 B.政党的政治竞争工具 C.调节功能 D.促进发展功能 E.防范风险功能 【答案】A,C,D,E 10、【82529】(多项选择题)社会保障的三个层次是()。 A.经济保障 B.服务保障 C.政治权力保障 D.精神保障 E.全面保障 【答案】A,B,D

linux课后习题答案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Linux 概况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Linux 支持的? A. 多用户 B. 超进程 C. 可移植 D. 多进程 2、Linux 是所谓的“Free Software”,这个“Free”的含义是什么? A. Linux 不需要付费 B. Linux 发行商不能向用户收费 C. Linux 可自由修改和发布 D.只有Linux 的作者才能向用户收费 3、以下关于Linux 内核版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依次表示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正次数的形式 B. 1.2.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 C. 2.2.6 表示对内核2.2 的第6 次修正 D. 1.3.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 4、以下哪个软件不是Linux 发行版本? A. 红旗 Server 4 B. Solaris 10 C. RedHat 9 D. Fedora 8 5、与Windows 相比Linux 在哪个方面相对应用得较少? A. 桌面 B. 嵌入式系统 C. 服务器 D. 集群 A6、Linux 系统各组成部分中哪一项是基础? A.内核 B. X Window C. Shell D. Gnome B7、Linux 内核管理不包括的子系统是哪个? A. 进程管理系统 B. 内存管理系统 C. 文件管理系统 D. 硬件管理系统 A8、下面关于Shell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 A. 操作系统的外壳 B. 用户与Linux 内核之间的接口 C. 一种和C 类似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一个命令语言解释器 B9、以下哪种Shell 类型在Linux 环境下不能使用? A.B Shell B.K Shel C.R Shell D.Bash 10、在Linux 中把声卡当作何种设备? A. 字符设备 B. 输出设备 C. 块设备 D. 网络设备 二、填空题 1、Linux 采用 LRU 算法(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淘汰最近没有访问的

07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 (课程代码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A】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2、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 A.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B.自由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C.中间道路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D.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3、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等,遗体现了【C】 A.基金的共济性 B.基金的公益性 C.基金的强制性 D.基金的共担性 4、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D】 A.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 B.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功能 C.能够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D.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A】 A.《疾病保险法》 B.《劳工伤害保险法》 C.《残废和老年保险法》 D.《失业保险法》 6、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贯彻【B】 A.选择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强制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7、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属于【D】 A.单一型 B. 双项型 C. 结构型 D.复合型 8、多数国家对被保险人本人享受的养老金有【C】 A.最底限额 B. 最多限额 C.最高限额 D.最小限额 9、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瑞典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C】 A.建立之初的给付H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5岁 B.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6岁 C.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7岁 D.建立之初的给付年龄规定为60岁,提高到68岁 10、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B】 A.《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C.《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侧》 11、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提出,实现“人人享医疗保健“目标的年份是【C】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医疗社会保险属于【A】 A.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B.长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