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平方千米。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天。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直击鄱阳湖五十年大旱

鄱阳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鄱阳湖曾经那种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如今的鄱阳湖面临着湿地锐减、中心湖区变成大草原、生态受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受困等严峻形势。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1.鄱阳湖区植被变化

森林植被:鄱阳湖区现存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湖区森林,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不少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更有不少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森林覆盖率31.8%.,大大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

湿地植被: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由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组成。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其总的趋势是分布面积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鄱阳湖湿地洲滩上芦荻群丛遍地皆是,其植株高大,是洲滩上普生性植物和优势群种,但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翻耕灭螺等人为直接破坏和堵支并流、围垦等改变水文条件,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大为减少,仅散见于薹草等群丛之中。

2. 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现状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多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也最高。鄱阳湖区水生生物以藻类、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为主,湖滩、洲地上生长着非地带性的草甸和各种湿地植物。鱼类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共有122种,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鄱阳湖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共有52种,如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兽类:云豹、獐、河麋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等。鄱阳湖区内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植物2400多种。包括大湖池、中湖池等大小湖泊及其周围的湖滩草洲组成的候鸟保护区,据调查,全区有鸟类25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鹤在此越冬,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但是,鄱阳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据调查,在20世纪60年代有119种,20世纪80年代只有101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种,物种消失的速度令人震惊!

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的数量与结构变化不大,稳中有所增加,但是近年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园地和林地面积20年来平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增加迅速。近20年来,随着鄱阳湖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居民生活设施建设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使得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全区建设用地面积从1986年到2004年增加了181%。

4. 鄱阳湖水质问题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全省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湖区地表径流和“五河”携带的面源污染物、工业废弃物排入湖体,造成湖泊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综合功能减退,湖泊老化过程加快。

对鄱阳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综合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观点和全局观点,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以真正实现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管理以实现总体开发和保护鄱阳湖

第一,由于鄱阳湖面积较大,加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眼前利益的冲突等,这就必须完善管理体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履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第二,严格进行“强化监督管理”的方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减少开发活动造成鄱阳湖的生态破坏。

2.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保护鄱阳湖森林资源

首先,全面保护,将鄱阳湖流域之“五河”及其支流现有的森林资源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生态保护的法律地位,禁止商业性采伐和林地的非林用流转;其次,加快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迅速恢复“五河”及其主要支流区域的森林植被,尽快构建恢复其水土保持功能;第三,加快鄱阳湖周边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进度。

3.开展植被生态工程,搞好流域水土保持

鄱阳湖泥沙主要来源于五大河流,如果将五河的来沙控制住,就能减少鄱阳湖的淤积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森林植被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密切相关要在鄱阳湖流域内大力开展林业建设四大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植树造林工程应避免某些大型基建工程(如开矿、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给水土保持带来的负作用。

4.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保护区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工作,尽快在鄱阳湖建成良好的鱼类产卵、越冬场所;第二,坚持季节性休渔制度;第三,要在鄱阳湖区大力发展养殖业,解决休渔期、休渔区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内群众的生计问题,促使由天然捕捞向养殖捕捞的转变,使湖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鄱阳湖的渔业资源。

5.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濒危动物的保护

第一,加强基础建设,健全保护机构,整合现有各级候鸟保护机构,增强管理能力,加大保护力度;第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爱鸟、护鸟意识。

6.实施保护措施和政策,切实保护鄱阳湖水质

第一,应严格控制废水排放,以减轻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切实保护鄱阳湖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还鄱阳湖水产资源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第二,应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水域环境;大力发展养殖业,综合开发水产资源,把湖区建成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以商品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第三,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防治加强湖岸周围经济开发的环境管理;第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以生物措施为主体的防治湖区水土流失体系;依据湖区土地利用状况及污染源分布,进行沿湖土地利用限期管理。

结语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恢复和重建鄱阳湖的生态系统,逐步发挥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鄱阳湖的自然资源,切实保护和建设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为鄱阳湖和湖区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施鄱阳湖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湖区的每一个问题,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确保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鄱阳湖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 摘要: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O2、控制侵蚀、保护土壤、参与营养循环,作为生物栖息地。主要直接的产品用途有储水、供水,生产湿地植物产品,生产湿地动物产品,能源生产,水运,休闲/旅游,作为研究与教育用地。鄱阳湖湿地属性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社会文化重要性。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1 鄱阳湖湿地的特点 1. 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鄱阳湖湿地是永久性淡水湖泊,它季节性涨水,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鄱阳湖湿地枯水期面积129 000 hm2,平水期面积279 700 hm2,丰水期面积390 000 hm2。 鄱阳湖是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来水与下泄长江的水量吞吐平衡中积水成湖、水落滩出。5大河汇入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入长江。因此,鄱阳湖被称为是“吞吐型河成湖”,它上承五水,下通长江,湖区水位主要受控于五河及长江的双重影响。每当洪水季节,五河洪水入湖,水位高涨、湖面宽阔、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出露,湖水归槽,水面缩小,蜿蜒一线。最大洪枯水位面积相差10 多倍。由于鄱阳湖水位季节性变化极大的特点,鄱阳湖湿地包括水域、洲滩、岛屿、内湖、汊港。 鄱阳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水温18. 3 ℃,年平均降雨量为1 474. 2 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003. 7 mm。鄱阳湖的植物群落可分为4个带: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鄱阳湖有鱼类138种,贝类87 种,虾蟹类2 4 种;鸟类310 种,隶属17 目5 5 科;兽类47种;两栖类30种。 1. 2 鄱阳湖湿地生态断面结构 鄱阳湖湿地周期性地被水淹没或显露,淹没或显露的日期、范围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水位变幅、地面高程。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直接影响到植被的演替以及土壤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栖息的动物,那么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相应地有变化,因此根据湿地的高程可以划分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断面。 根据鄱阳湖的水位高程和相应的生态系统结构做了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断面划分,具体如下[1 ]:18~16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305. 5~271. 5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或高河漫滩的中部和上部。土壤类型为草甸土。这一断面淹没时间短,退水早,连续显露时间长,光照充足,植物生长茂密,主要的植物群落是荻芦苇—菊叶委陵菜,是草食性和草、昆虫杂食性候鸟的觅食场所,优势候鸟有白额雁、大鸨、麦鸡、云雀等。16~14. 2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271. 5~169. 5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高漫滩的中下部。土壤类型为草甸沼泽土。这一断面淹没时间稍长。主要的植物群落为苔草。由于苔草生长茂密,生物量很高,可以达到1 716g/ m2。这里也是植食性和杂食性候鸟的栖息、觅食场所,主要的水禽有白鹤、白枕鹤、白鹳、白头鹳、灰鹤、黑鹤、苍鹭、鹬类、白琵鹭和野鸭等。这而一地带涨水后也是一些经济鱼类,如鲤鱼的产卵场。14. 2~13. 8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169. 5~50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侧缘坡的低漫滩部位。土壤类型为沼泽土,地表面时常被薄层积水所覆盖。这一断面在枯水期是水位波动带。优势植物种是苦草和马来眼子菜沉水植物带。主要的水禽有鹤类、鹳类、

【精品原创】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专项测试卷 (一)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缀在祖国 母亲金色的腰带一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 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 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湖里 的水面波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 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 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节湖水下 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往来,一 网网鱼虾装满了船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 “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1.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 3.鄱阳湖在境内,文中鄱阳湖的两个特点是和。用自 己的话赞美一下鄱阳湖: 4.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动态描写的 句子。 5.用“”画出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二)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幼幻) 无(常长)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密)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 手就能摸到(飘漂)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

鄱阳湖生态旅游

区域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xxx (旅游管理学号:xxxxxxx) 【摘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着种种矛盾,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论述了鄱阳湖候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鄱阳湖候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 1 研究地概括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抚州、上饶、宜春以及吉安等共38个县( 市、区)。包括全部湖体在内,面积达到了 5. 12 万平方公里,含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保护是开发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而过度开发则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摧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以湖区的候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促进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 2 保护主体 在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对策之前,我们必须解决保护主体的问题,即确定保护主体是谁,他们各自担任的角色是什么。这里我们将主体分为四类:政府、景区、广大民众、社会组织。他们分别扮演者指导者、管理者、主力军、促进者的角色。 2.1 指导者——政府 政府作为生态旅游保护的指导者,其主要任务是包括四个方面: 2.1.1 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规 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规,编制并严格执行旅游规划,提高依法规制的合法性、科学性与严肃性。地方人大与政府应该制定补充性的法规,保护本地特有的高品位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制定要具有可行性。 2.1.2 严格行使“审批权” 严格行使旅游资源规制中的“审批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被租赁,出现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无论所有权与经营权如何分配, 对旅游资源的处置权的“所有”将最终决定对旅游资源“使用”[]1。这种“审批” 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才拥有最后的“处置权”。这是政府依法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手段。 2.1.3 实行全民监督管理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平方千米。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天。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直击鄱阳湖五十年大旱 鄱阳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鄱阳湖曾经那种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如今的鄱阳湖面临着湿地锐减、中心湖区变成大草原、生态受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受困等严峻形势。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广东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日:“口口口口口,可以为师矣。”(《论语》)(1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2分)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周敦颐《爱莲说》)(1分)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杜甫的“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如果我能kuān sh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éng sāo。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ā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nájiǔwěn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 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 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 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 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 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 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 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 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一、区域范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 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 共青城 二、区域定位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是: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三、战略目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周跃龙1汪怀建罗运阔曾小钦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对目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提出了要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完善和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法规,发展循环经济等若干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 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利用保护 To Research The Problem and Measures on Na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co-environment Zhou Yaolong Wang Huaijian Luo Y unkuo Zeng Xiaoqin (the college of National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Xi Agricultural unvirsity, Nanchang china 330045)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putting forward that it’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nations sense of environment, to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 circulating economy Keywords: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tilize protect 近十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然而,在经济增长持续十多年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自然资源损耗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均衡,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大课题,本文就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现状分析 从2001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得知:去年我国耕地净减少60多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半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城市及其附近河段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个别沿海地区海平面高于地下水位,形成海水倒灌和土壤盐化;天然草地90%在退化,其中退化、沙化、碱化草原面积已达成13500万公顷,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上述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环境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由其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前景令人担忧。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周跃龙(1962-),女,工程师,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

《鄱阳湖的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鄱阳湖的鸟 ①日出喷薄,水染耀金,万只竞游的白天鹅在鄱阳湖七彩斑斓的 镜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它们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交颈私语,传递爱的信息;时而互鸣对话,同步旋转水上芭蕾。草地上的天鹅像 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 完美的曲线。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抖动的丝绸飘逸着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 ②仙鹤是芭蕾舞艺术之神。绰绰身姿,婷婷仙骨,纤纤细腿,在 水上表演贴水飞翔舞,时而衔水信步,时而展翼齐霞。当我醉心于它 们共舞时,数百只灰鹤一字排开,群起而飞,在没有指挥的前提下, 能做到动作整齐划一,排成V形。还有数百只白鹤高鸣而飞,发出的声音如清耳悦心的笙箫,遏于云霞。 ③大雁好像是经过特种训练,也许它们具备了天才的禀赋,先是 小队形排成人字,再排成一字,再排成W字,再排成V字形,非常和谐统一。还有那成千上万只大雁突然从对岸的草丛中钻出来,领头雁会带领它们一面飞一面仰颈高鸣。霎时,天上、水中全是密匝匝一片。 ④原来人间的舞蹈大都 ..来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人与鸟如此互通 灵性。人与鸟融于鄱阳湖空灵妙境的舞台,共同找到了舞的魂魄。跳《天鹅湖》的世界顶级舞蹈演员雅娜库洛娃,为了跳好《天鹅湖》,每天坚持模仿天鹅的每一个动作;杨丽萍每天坚持在树林里观察孔雀

的每一个微妙的动作,一练就是10年;甄嬛跳《惊鸿舞》是模仿秋雁苦练多年,赵飞燕能跳出《飞燕舞》也是与燕子一起苦练10年。她们都是通过细腻观察鸟的习性和动作去探讨领悟,执着地追求,苦练本领,创作出优美的舞蹈,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的,可见“台上一 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的舞台亦如都阳湖给予万灵展示才能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中的志向有多远,就能“天高任鸟”飞多远。 ⑤天人合一,人与鸟共同沐浴在大自然中成为一家,陶醉在鄱阳 湖天然的优美旋律中。当灵性的鸟轻柔地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时,我们就不会那么追名逐利,贪图虚名。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在物欲横流中陷于浮躁。对自然的护卫,就是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对宇宙的大爱。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72.文章以“鄱阳湖的鸟”为题有什么妙处? 73.第④段重点介绍了人间的舞蹈大都来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加点的“大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74.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75.阅读本文,说说你的阅读体会。 【答案】 72.以“鄱阳湖的鸟”为题,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又是文章行 文的线索。 73.不能去掉。因为“大都”表绝大多数,但并不包括全部,也就是

鄱阳湖生态文明心得

鄱阳湖生态文明心得 第一篇:鄱阳湖生态文明心得xx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得到国度正式答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 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计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关键里程碑。它翻开了江西发展崭新的一页,对打造绿水青山的江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庞大而深远的意义。美丽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之南,江西省的北部,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之 一、是闻名的候鸟越冬地,它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它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相联接、似盆状的自然洼地,它还是长江的关键调节器,承担着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效。鄱阳湖水量、水质的连续稳固,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卑鄙地域的用水宁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市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是连接南北方、沟涌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都会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关键要地本地,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式中具有关键职位地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焦点,以鄱阳湖都会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关键战略构思,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

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辟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及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门路的新形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于江西奇特的资源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庞大战略办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要害是变化发展方法,在发展中掩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的是驻足江西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潮水,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高兴,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庞大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对于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超出省域范围的庞大创新和树模意义,是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江西如果能够成功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模式,将为全国各地转变发展 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现实的示范;是有利于 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辟的新模式。在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探索大湖流域开发、保护、管理的新履历,将有利于维护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利于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宁静,从而积累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新经验;是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行的新支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助于打造长江中卑鄙地域新的城市群,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 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庞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切实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训练 1.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_______(zhī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_______(豪毫)不手忙脚乱。怎么拥挤,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作急转_______(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_______(dào dǎo)退,我们的眼_______(晴睛)忙极了,不知看_______(哪那)一处好。 (1)找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________”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课内阅读。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但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汉文的“金”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世界历史上,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选文第一段描写的是________。作者将金字塔比作_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___。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字塔的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描写的是________。作者由金字塔________入手,思考着“金字塔”汉文译名的来历。作者觉得名字出于象形的原因是________。觉得名字出于会意,是因为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站在金字塔下,你想对金字塔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3.课外阅读。 田园诗般的荷兰乡村 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与发展 摘要: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 目前, 鄱阳湖面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入侵多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鄱阳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 鄱阳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从其所处的资源地位和重要要意义来讲, 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3大显著特征。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作为地球之肾和湖泊湿地类型,鄱阳湖湿地被普遍认为具有 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1] 1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1983 年至1988 年,鄱阳湖区被定义为鄱阳湖水域、洲滩所属的沿湖11个县市( 九江市、湖口、都昌、星子、德安、永修、波阳、余干、进贤、南昌、新建县) 行政疆域的总称, 面积为19 761.5 km2[ 1] ; 江西省进行农业区划时将鄱阳湖地区作为“简明农业区划1号一级区”“赣北鄱阳湖平原粮棉油畜水产区”的简称, 其范围除沿湖11市外, 增加了外围毗邻的14 个县市, 共计25 个县市( 九江、湖口、都昌、星子、德

安、永修、波阳、余干、进贤、南昌、新建、彭泽、瑞昌、临川、东乡、丰城、清江、高安、安义、乐平、万年、余江县、原抚州市及南昌、九江市区) , 面积为38 760.6 km2, 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23.22% 。平原岗地间河网密布, 加上鄱阳湖水域, 形成了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区域。 1.1鄱阳湖区植被及动态变化 鄱阳湖区在全国植被分区中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自然条件复杂, 植被类型多样, 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至今保存有银杏、水松、金钱松、冷杉、鹅掌楸等孑遗植物。其中, 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2] 。 1.1.1 森林植被鄱阳湖区现存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 生林, 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湖区森林植被受海拔高度影响有明显垂直变化, 低山、丘陵针叶林主要类型分布于海拔1 000 m 以下[ 2] 。根据资料[ 3],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到80 年代中期, 鄱阳湖区周围 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 不少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 有的成了疏林地, 有的演替为灌草丛, 更有不 少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根据“新时期山江湖工程总体规划纲要”资料汇编, 鄱阳湖区现有森林面积27.6 万hm2, 占全省森林面积的29% , 活立木蓄积量1 289 万m3, 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44% , 森林覆盖率318%, 大大低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资源开发利用 废弃物回收 产品市场 自然资开发利用效率的经济学 分潘 鸿邱桂杰 韩孟华 (吉林 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摘 要: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经济—环境大系统为分析基础,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途径,分析了影响自然资源配置效率因素,并最后解析了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思路。 关键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能量守恒定律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短缺甚至枯竭问题的日趋严重,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所以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也颇多,但笔者认为上述探讨一般都以描述现象、披露数据、提出对策为主,而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置于经济—环境大系统中,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问题。 2 “自然资源”的界定 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或者没有被加工过的状态的物质,主要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等天然禀赋。根据生态特点、自然资源特性与资源最优化配置方式,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前者指生物资源和流动资源,后者指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可以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3分析模型的构建 3.1经济系统的选定① 本文的分析基础是经济—环境大系统,这一系统有别于传统的经济系统。 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只是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经济学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自然资源问题。几乎在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认为只是资本、技术、储蓄率、就业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函数。 在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中,在忽略政府的情况下,有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家庭和厂商。这两个行为主体由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连接起来。这样,整个经济就成为一个由产品和货币作相反流动而联系起来的系统,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在这个系统中时而作为生产者时而作为消费者的行为的学问。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1.1 传统的经济系统 现代环境经济学建立了环境—经济大系统,即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是将环境包容进来,把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 图3.1.2 经济—环境大系统、 此外,9-11页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案(苏科版初二下)1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案(苏科版初二 下)1 第2节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概念及其种类; ⑵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⑵通过调查、实验探究、模拟运算等活动,认识人类生活对自然资源的阻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 教学重点: ⑴全面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 ⑵明白得自然资源可连续利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 ⑴明白得自然资源可连续利用的意义; ⑵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 教学预备: ⑴收集有关自然资源利用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⑵提早一周进行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阻碍实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认识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有限性 〔三〕对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

教学反思: 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爱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是坚持人类生存与进展的重要保证。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去震动学生的心灵,激起热爱生命的意识,树立可连续进展的思想,才能促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今后的人一辈子道路上自觉地去爱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珍爱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宝。 调查1:同学在家或宿舍中的空调使用情形 ①你或你家一样什么时候使用空调? A、只在冰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使用 B、一年四季,只要觉得冷或热就要开 C、一年四季差不多不开 ②空调使用中,你或你家设置什么样的温度? A、25℃ B、夏天28℃左右冬天21℃左右 C、不一定,只要房间内温度上升或下降越快越好 D、尽量比最舒服温度高或低1度 ③你明白空调的耗电量与以下哪种电器的耗电量相近? A、电灯 B、电冰箱 C、电磁炉 D、大于前者 ④你明白空调设置温度相差2度,耗电量有差异吗? A、相差不大 B、有较大差不 C、不清晰 调查2:同学们使用与处理废电池的方法 ①你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性吗? A、详细了解 B、不清晰 ②你在家中经常使用哪类电池? A、一次性电池 B、可充电电池 C、以上两者皆有 D、其他 ③在你家中电池寿命一样有多长? A、1个星期 B、1个月 C、不明白 ④你是如何对待废电池的? A、随手扔掉 B、分类投入相应垃圾桶 C、没在意 实验: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的阻碍 ①制取废电池浸出液:用1节5号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清水中2-3天备用; ②梯度稀释废电池浸出液; ③各小组选择不同实验方案,利用小麦种子进行实验; 方案一:分不用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麦种子,然后测定其发芽率; 方案二:小麦种子不作任何处理,分不用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土壤,然后测定在不同土壤中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案三:分不用不同浓度梯度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浸泡小麦种子,然后测定其发芽率;〔4〕各小组分不对实验结果做好记录,并做好运算;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东岸、鄱阳县境内,规划面积362.85平方公里,于2008年规划,当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建设试点,2009年开始建设,20xx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正式授牌的12家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景区先后荣获“江西省先进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基地”、“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自然学校”、“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重点建设湿地公园”、“全球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由来、发展现状、发展构想、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建设由来 鄱阳县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发展鄱阳湖生态旅游,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基于鄱阳湖世界级旅游资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跨鄱阳、余干、南昌、新建、进贤、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共青城和永修等县市。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每年鄱阳湖流入长江

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旅游资源丰富,是九省通衢的天然大湖、源远流长的人文大湖、绚丽多姿的风景大湖、天人合一的生命大湖,生态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品牌价值十分优越。 1、品牌资源。鄱阳湖是个世界顶级品牌,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重要生态区、世界生命湖泊网唯一中国会员,亚洲最大的湿地,在全球生态湖泊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加上鄱阳湖与鄱阳县同名,使鄱阳发展鄱阳湖旅游更具品牌优势。 2、生态资源。鄱阳湖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洪水时节,水位高涨,湖面宽阔;枯水时节,水落滩出,湖水似槽。丰水季、枯水季水位落差约7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地理特征,使鄱阳湖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各种各样的生物自由竞长,和谐栖息,是万类向往的绿色家园,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母亲”。 鄱阳湖生物种类丰富。拥有大面积的草丛沼泽、浅水植物湿地和106种底栖动物,形成了鱼类和鸟类的天然食物。拥有鱼类140种,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7%;鄱阳湖是全球白鹤、东方白鹳主要越冬地和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到冬季,大雁、天鹅、白鹤翩然而至,已知鸟类310种,被称为“珍禽王国”、“候鸟乐园”。

2018届安徽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 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 2.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 A.科学技术的进步 C.优厚的地方政策 B.完备的产业链条 D.庞大的消费市场 3.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 ①重视国际市场开拓②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③注重高端品牌塑造④技术研发水平提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左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下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右图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量多 6.与I、曲线相比,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8.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A.黑河洪积扇 B.北大山 C.石羊河洪积扇 D.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9.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生态移民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

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