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课后填空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的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2.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

3.实验动画片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4.叙事动画片具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明确的结局。

5.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的。

6.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7.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8.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有幕后透射光源的影子戏。

9.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上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匹敌。

10.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11.一个镜头是指摄像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1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说,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13.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即将分镜表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告知原话如何工作,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

14.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15.在一部电影中,中景镜头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16.固定摄影善于表现人、物,观众能够在镜头中详细地观察被拍摄物体的对象,而不必受到各种其他运动物体的干扰。

17.俯拍角度在处理群众场面中课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18.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

19.镜头主要分为: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具有多层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

20.焦距越短,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21.景深长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是大部分的景物是清晰的;景深短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景物是清晰的。

22.景深主要是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的。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23.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五种。

24.大远景:一般用来表现原理摄像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景的镜头画面。

25.特写:指腋部或是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是其他事主体景别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26.主观视角: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

27.推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

18.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他和他所观察的事物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29.三角形摄像机布局原理的基本规则,就是选着关系轴线的一侧并保持在另一侧。

30.齐镜头属于内反拍摄角度一种极端的位置,将摄影机放在轴线上拍摄,此时拍摄的画面为演员的正面镜头。

31.有若干片段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来,往往要比只用一个镜头拍下来整个动作更生动,更有趣。

32.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

33.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轴线有包括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34.关系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运动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35.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的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36.导演必须准确的断定让观众朝那里看、怎样看,他设计的镜头应该试管中没有选择的余地。

37.场面调度的一句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里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8.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和场景调度。

39.演员在设计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注视的人。

4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41.演员场面调度又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灯光。

42.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4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

4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1、剧本创作阶段2、导演拍摄阶段3、剪辑阶段

45.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建成几段和在几个地方使用

46.挖剪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遗憾和不足抠掉诸如某一多余的表演过程,某一过长的停顿等必须剔除的画面段落技术措施。

1、拼剪是拼接来补救画面长度的不足

2、插入镜头亦称夹接

3、动作错觉法是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动作的衔接和空间上的大跳跃。

4、镜头构图中的细微差别,摄影机的稍微推进或摄制方向上的微小变动,在银幕上都会被看成是跳跃。

5、视听语言是画面和声音的综合艺术

6、声音不仅是简单的解释画面,他还可以成为剧作元素

7、在录制对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声音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8、声音的距离感指人耳对声音远近的感觉,它主要取决于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比例,以及音量的大小。

9、音乐的这种连贯作用又称音乐蒙太奇

10、音画关系指的是声音与画面在影片中的结合关系,一般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形式,其中音画对位又包含音画进行和音画对比。

简答题

1、简述纵深场面调度和镜头焦距的关系(4单元)

答:在使用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一点,摄影机的焦距缩的越短,他能拍到的角度越光,效果的变化就越强,人眼的实力相当于一个焦距为50 mm的物镜,但我们的摄影机的焦距是35mm、28mm、23mm甚至18mm,就是所谓广角镜头和全景镜头,如果一个人向银幕深处运动,一边走一边迅速变小,就是在拍摄的时候采用了短焦距镜头,如果用这种镜头拍摄内镜,内镜的空间就会显得宽敞很多,因为视角越宽,透视就越深,背景就显得远,因此内景空间也就在扩大,在使用短焦距时,演员只需要离开三步,人像就会缩小到用正常焦距时离开六步,用长焦距物镜(70mm或100mm)时离开12至15步那么大。所以,在表现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为了突出纵深的效果,往往于运用短焦距镜头,这样就可以强调动态,将画面景深加大,将前景放的很大,取得非常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效果。

2、简述剪辑工作内容(5单元)

答:1、剪辑创作的内容,首先是镜头的组接。2、剪辑创作的另一个内容是改动结构、压缩片长,最终形成影片的节奏3、最后,剪辑音响效果,也是剪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视听语言的特性

答: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符号编码方法。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形象、的中介环节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的元素师不同。4、手机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4、总角度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总角度有全景来完成,决定了其他中近景的大致方向。无论总角度在什么位置,它必须是一个全景镜头,只有全景镜头能够充分说明参与对话人物关系以及这些人物和环境的关系。2.总角度的选着要受到景和光线的制约。3. 总角度的选着要受到演员调度的制约

课本知识

第一章

实验动画片:这种类型的动画片只在学术研究或是电影节上展示。(也称“艺术性动画片”)包含两个含义:形式上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所有的探索与开发都具有实验性的性质。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个性化创作。当动画的制作开始进入工业化运行时,动画的主流已脱离实验的性质,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商业动画。那些仍保持自我风格、形式、技巧以及制作方式的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就被称为“实验动画”。实验动画从内涵到形式更倾向本体元素的极限发挥。实验动画片的叙事结构是被简化了的动画片结构和形态,一般来讲是有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动画电影的起源:远古人类各种形式图像的记录;法国考古学家普度欧马在1962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上画的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图;埃及墓画、希腊古瓶上的连续动作分解画;17世纪阿塔纳斯柯雪发明的“魔术幻灯”;演变到今天的投影机。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白雪公主)。

第二章

镜头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作为电影创作的实践术语,

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效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每一个镜头的质量形成了一个总体,从而最终影响整个影片的观感。

景别是指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者是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景别的差异取决于摄像机到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所使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景别不同,传达出的镜头语言也是不一样的,受众的体会和感受也会是不一样的。

景别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一种是: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一般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宽特写、全特写、中特写、大特写。

全景:是表现人的全身人像或一个场景全貌的镜头画面。全景至少要包括到人物足下,因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中景:中景的界定范围是所有的景别中最广泛的,将人物的1/2或是2/3拍摄入镜框的画面都可以称为中景。

大特写:仅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是突出某一拍摄对象的局部。

镜头的摄法:

镜头的摄影方法大致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会出现四种情况,这四种类型是:1.固定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2.固定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3.活动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4.活动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

固定摄影:是在摄影机机身和机位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拍摄。(在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很少人会对摄影机的价格提出疑问;固定摄影可以通过内部调整去的比较多的构图;固定的摄影同样可以表现运动;固定摄影也有相当的局限性,摄影内容呆板,影片的节奏显得缓慢二缺乏变化)

摄影角度分为:平拍角度、仰拍角度、俯拍角度。

平拍角度:是指摄影机被放在主要被摄体的水平视点,与人眼相等的高度。

仰拍角度:又称“仰拍”,是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

俯拍角度:又称“俯拍”,是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主观视角: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

运动摄影:也称“移动摄影”摄影机在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和摇晃等不同形式的运动中进行拍摄。

运动透视:运动摄影还会产生运动透视,就是利用对象运动或摄影机运动造成空间感的现象,运动透视是电影造型表现三度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升降镜头:指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是一种从多视点表现场景的方法。

拉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

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变,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甩:指速度极快的摇摄镜头。

移动镜头: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个方向移动所拍摄下来的画面。

晃动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影机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

旋转镜头:指被摄主体或背景呈旋转效果的画面。

第三章

总角度:在表现对话的过程中,通常会从三个机位中挑选出一个,作为一个场景总的拍摄方向,为了保持空间关系的完整统一所规定的全景角度决定了其他镜头的大致机位,这个机位就叫做总角度。

轴线的变化:常用的跃轴方法:1.利用第三者的介入跃轴2.利用空镜头改变轴线3.利用摄影机移动过轴线4.利用齐轴镜头过轴。

反应镜头:

时间的压缩:(《小马王》小马出生段落

间歇:(《小马王》小马出生段落)

运动轴线: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线,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叫做运动轴线

运动分切

1、运动分切的基本规则(a、运动分切的数量b、运动分切点的选择c、运动分切的联贯:位置的匹配,运动的匹配,视线的匹配)

2、在同一视轴上分切运动

3、从相反的方向分切运动

4、进门和出门的运动

运动轴线的灵活运用1、切出镜头的使用2、中性方向3、利用人物调度改变轴线4、运动轴线自身的改变

1、场面调度的技巧:1、纵深场面调度

2、平面场面调度

3、重复场面调度

4、对比性场面调度

5、象征性场面调度

6、电影群众场面

2、剪辑俗称剪接,是影片制作工艺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最后一次再创作,

3、剪辑目的:将拍摄出来的一系列镜头按照运动规律的合理性,创造性的冲洗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

4、剪辑的创作过程:1、剪辑摄像2、场次调整3、镜头组接4、确定剪辑点

5、处理声画关系

5、动作剪辑技巧:1、动接动2、静接静3、静接动4、动接静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模式识别: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 解释的过程。 2.自下而上加工: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的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直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或资料驱动加工。 3.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的水平。也成概 念驱动加工。 4.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 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5.控制加工:需要注意资源才能进行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受人意识控制,但能灵活用于变化的环境。又称注意性加工。 6.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资源就能进行的活动,因而无需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不受人控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7.材料限制加工:指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的心理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 8.资源限制加工: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加工,否则就要受到影响。9.鸡尾酒会效应:自己对与他人聊天时听到其他人在谈论自己。 10.开窗技术: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 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 同一字母。 12.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部分。 13.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研究信息加工容量 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 14.类比表征: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可能还存在着与外部客体相类似的 形象的反应。 15.本意表征:(广)指一种符号或信号能代表一个特定事件,物体或信息等,也指这种代表性关系或过程。 16.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时间也少。 17.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X接得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一个包含更高 的上级句子。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视听语言》课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编辑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相较于日常教师授课而言,精品课程课件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信息量。通过强化视觉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视觉图像的使用比率,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完整版)

民事诉讼法 民事纠纷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 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又称为民事争议、民事冲突。 特点: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内容是对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在民事纠纷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和证据的收集和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内容A、关于事实主张,法院能够调查认定的事实只能是当事人在诉讼中明确加以主张并予以争执的事实; B、关于自认事实,只要自认就排除法院的认定,法院不仅没有必要审查其真实性,而且也不允许作出与此相反的事实认定; C、认定所争事实需要的证据资料,必须是从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方法中获得,不允许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 特点:①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主导 ②程序公正。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加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 ③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地权利。 ④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旨在揭示民事诉讼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分为: (一)程序的内在价值(目的性价值) 指民事诉讼程序自身所具有的满足程序主体需要的独立价值。内在价值的实现可以排斥法官的恣意,保障人的尊严,吸收当事人的不满,确立理性而为公民所信赖的司法权威。 程序自由价值主要指程序价值主体能够合乎目的的支配民事诉讼程序,自由的选择,判断和接受民事诉讼程序。 公正价值法官中立、当事人平等、程序参与、程序公开、程序维持等。 效益价值包括效益和效率价值。等 (二)程序的外在价值(工具性价值) 外在价值是人们用来评价和判断民事诉讼程序在保护民事权利、维护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答案:D D.自上而下加工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答案:A 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答案:A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答案: C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A.假设检验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D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答案:C C.A.1879 B.19561967 D.1970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答案: D 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 D.颞皮层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360C.180A.60 B.90 D. 答案: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 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A.减法反应时实验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 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答案:A D.继时性扫描博奕性聚焦 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 15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A. 3 B. 4-5C. 7±2 D. 9-20答案:C 16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A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根据17 知觉选择模型答案:C D.反应选择模型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 ),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根据(18 知觉选择模型D. 反应选择模型C. 过滤器模型B. 衰减模型A. B 答案:)等信息。模型19根据ELINOR,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A.样例集和特征集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概念、事件和背景B.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摄影摄像》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摄影摄像》是计算机技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摄影摄像》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计算机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理技术。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课程任务 在中、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计算机广告设计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影视摄像员、电视摄像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必须的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

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影视摄像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序号先修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PhotoShop》平面图形处理能力 2 《Premiere》视频后期剪辑处理能力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影视片头制作》构图能力、光线运用能力、影视画面控制能力 2 《AE合成处理》镜头素材拍摄能力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析 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影视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 熟练操作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电视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的拍摄工作。通过对影视摄像岗位的职业行动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电视摄像职业岗位工作的流程图如下:

民法考试重点

民法分论习题集 第一部分物权法一、名词解释 物权 他物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物权的优先效力 物权的追及效力 物权法定主义 简易交付 指示交付 占有改定 预告登记 异议登记 所有权 国家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 先占 善意取得 添附 附和、混合、加工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相邻关系 共有 按份共有 共同共有 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地役权 担保物权 抵押权

最高额抵押 浮动抵押 质权 转质 留置权 占有 二、简答题 简答物权优先于债权效力的表现和例外情形。简答物权请求权的内容和性质。 简答物权追及效力的含义及限制。 简述民法对物权的各种保护方法。 简答一物一权主义的含义及内容。 简答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简答国家所有权的概念和特点。 简答先占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简答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 简答相邻关系的含义及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简答我国相邻关系的种类。 简答用益物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简答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点。 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方式。 简答地役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简述地役权从属性的具体表现。 简述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 简答担保物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简述抵押权的法律特征。 简答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简述占有的法律效力。 三、论述题 试述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试述善意取得制度。 试比较分析用益物权制度和担保物权制度。试述占有的法律保护。

第二部分债权法一、名词解释 债 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不真正义务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二、简答题 简要回答完全债权的权能有哪些。 简答选择之债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简答按份之债的含义及效力。 简答连带债务的含义及效力。 简答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简答无因管理的法律效力。 简述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简述区分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的意义。 三、论述题: 试论债权与物权联系与区别。 试述连带之债。 试述无因管理。 第三部分人身权一、名词解释 人身权 人格权 一般人格权 身份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肖像权 荣誉权 二、简答题 简要回答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简要回答隐私权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简述肖像权的含义及侵害肖像权的表现。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3“Brown-Peterson 答案:C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注意A.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答案:A .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答案:A 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 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答案:C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D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 C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A.枕皮层 B.额皮层 C. 顶皮层 D.颞皮层答案:D 10 R 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 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答案:A 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 答案: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B.A.减法反应时实验开窗实验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六年级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0分) 1. 甲数是100,比乙数多20,甲数比乙数多()。 A、25% B、125% C、16.7 D.20% 2. 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a ×5 8 B. a÷ 5 8 C. a ÷ 3 2 D. 3 2 ÷a 3. 已知a的1 4 等于b的 1 5 (a、b均不为0),那么()。 A、a=b B、 a 〉b C、 b〉a D. 无法判断 4.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6 B、60 C、30 D. 15 5. 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 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 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6. 要表示出陈老师家今年六月份各项生活支出占月总收入的百分比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扇形 B.折线 C.条形 7. 一种商品原价1000元,第一季度售价比原价降低10%,第二季度售价比第一季度再降低10%,第二季度的售价是()元。 A.800 B.810 C.900 8. 如果x、y互为倒数,那么“xy+3”的计算结果是()。 A.3 B.4 C.不能确定 9. 六(2)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正确的列式是()。 A.(25-5)÷25 B.5÷(25+5) C.5÷(25-5) 10.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转化过程中()。 A.周长、面积都没变 B.周长没变,面积边了 C.周长变了,面积没变 二、判断题(5分) (1)、4∶5的后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3倍。()(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人数少.()(4)、一批布用去了40%,还剩60%米。()(5)、李家民做50道口算题,每题都正确,正确率就是50%。() 三、填空题(20分) 1、45分=()小时 450千克=()吨。 2、2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等于1。 3、225:4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在一个长10cm宽8cm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cm ,面积是()cm2 。 5、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米,每段占全长的()%。 6、()千克的25%是12千克,比4.5米长三分之一的是()米。 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 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8、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那么男生是女生的()%,女生比男生多()%。 9、在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上切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

商法学期末复习重点word版本

习学点重复末期法商. 精品文档 商行为:又称商业行为,是指以营利性营业为目的而从事的各种表意行为。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法》中规定,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商业登记: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的,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申请,并被主管机关核准予以注册登记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商业名称:商事主体在营业活动中所使用的用以表彰自己的独特法律地位的名称或名号。 商法,也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人人格否认,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 商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法律和合伙协议的规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对合伙经营所产生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

连带责任的商事组织。 股份有限公司;指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一发设立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自有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破产——是在债务人无力偿债的情况下以其财产对债权人进行公平清偿的法律程序。 破产原因——是适用破产程序所依据的特定法律事实。它是法院进行破产所依据的特定事实状态 破产债权——是基于破产宣告前的原因而发生的,能够通过破产分配由破产财产公平受偿的财产请求权。 债权人会议——是全体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并集体行使权利的决议机关,是在破产程序中的意思发表机关。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联系: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具体来说,民法的所有权制度是对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条件的一般规定,民法的主体制度是对商品经济活动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定,民法的债权制度是关于流通领域中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定。 区别:立法价值不同,民法最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优先兼顾其他,商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其他;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民法是商品经济,商法是市场经济;适用主体不同,民法主体广泛,适用一切社会大众,商法仅限于商人;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法具有强烈伦理性,商法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民法规范具有稳定性,商法规范具有灵活多变性;归责原则不同,民法一般实行过错原则,商法还实行无过错原则和比较严格责任原则;基础理论不同,民法是个体本位,以维护个体利益为主。商法是社会本位,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主;民法属于国内法,商法具有国际性特点;民法与商法虽都属于私法范畴,但民法是纯私法,商法却兼顾公法性。 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联系;经济法与商法分享对经济事务的调整,其都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都带有公法性质。 区别;1)商法和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商法主要调整的是商人之间的以平等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则是国家与公民,国家与企业之间不平等的纵向关系。2)调整对象的内容不同,商法主要规定的是商人和其他经营者得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商事交易的规则与行为后果,经济法主要规定了商事活动中商事主体的竞争行为规范,竞争规则以及政府如何处理这些行为。3)商法与经济法的作用内容和作用基点不同,商法是确认和保护商人的合法地位和利益,侧重于保护作为商人的企业和自然人之间的平等利益关系,以满足商人营利性要求。经济法侧重平衡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利益矛盾,其作用内

2016级大学英语 I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新视野)

2016级大学英语I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 (新视野) I.Writing (15 分) 选题范围尽量贴近所学单元的主题。 II.Listening (25 分,每题1分)(视听说课本内容占10分) 基本按照四级新题型。课本内容来自《视听说I》所学单元的 Further Listening部分。 (1)Section A: 新闻3篇,共7题。(课外) (2)Section B: 长对话2个。每个对话后各有4个问题,一共8题。 (1篇<4分>来自视听说所学单元,1篇来自课外) (3)Section C: 短文3篇。共10题。(2篇<共6分>来自视听说所 学单元+ 1篇课外) III.Reading (40 分)(课本的内容占20分) 1)Word Bank :15选10型填空阅读(10 分,每空1分) Direction: 共10题。范围来自所学读写单元课后Section A和 《综合训练册》相应单元的练习题。 2)Locating信息匹配题(10 分,每题1分) Direction: 共10题。所选材料来自课外。10个句子,找出每 个句子信息所对应的段落。

3)In-depth reading (20 分,每题2分) Direction: 2篇,每篇5个问题,共10题。课内1篇+ 课外1篇,课内的范围来自于《综合训练册》相应读写单元的选择题型篇章阅读。 IV. English-to-Chinese Translation (10分) (课本内容占10分)“英译汉”段落翻译。 要求:本题为翻译一段约80-100字的英语段落。材料选自所学读写单元text A的课文某段落。 V.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 (10分) (课本内容占10分)“汉译英”段落翻译。 要求:本题为翻译一段约120字的汉语段落,考察长句翻译的技巧,语言点的运用和语内连贯的处理。材料选自所学 读写单元text A的课后练习& 《综合训练册》相应单 元的汉译英段落翻译习题。 提示:凡是来自读写课堂所学内容均指教学计划内的1,3,5,6,7单元的Section A部分,不选自Section B部分。 此范围课本内容和课外内容的比例是 5 : 5 。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视听语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视觉心理形成机制、视听语言的特点、视觉思维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1) 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地位; (2) 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人的视听感知特性在影视中的运用; (3) 视听语言的特点; (4) 视觉思维的形成。

教学要求 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 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记录本性和幻觉性;视觉思维:形象元素间的组合关系带来视觉语言的表意。 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语言各元素的概念、内容和应用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是整个视听语言教学的重点章节,其各个元素均为教学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1) 景别:景别的划分、各景别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 (2) 景深:景深控制、长焦、中焦、短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及影视应用; (3) 构图和角度:构图三任务、构图法则、构图的象征意义。角度的类型、各自的画面造型 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 (4) 色彩和光线: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情绪、色彩控制手段;光线的分类(光位和光性)、 不同光位与光性的画面造型功能; (5) 视点: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画面造型语言各个元素的概念和内容;画面造型元素对于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意的作用。 理解:景别划分与选取;不同景深的画面造型特点;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角度的叙事表现功能;色彩和光线的情绪暗示;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掌握:景深控制;构图法则: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和重力平衡)以及对待法则的态度;色彩控制:色彩体系的建立、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处理;光线控制:光线的造型能力、三点布光法;视点:客观视点、主观视点、导演视点。 第三章镜头形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镜头的不同运动(包括固定)形式,并了解各种镜头形式的拍摄技术特征和画面造型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 期末考试重点

2013~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2)期末考试重点1.名词解释 6X3(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二者会择一考) 3.简答题 6X6(主要考查合同的知识) 4.论述题 2X16 5.案例分析 1X14 合同的知识占65% 名词解释: 1、关注基本制度:如缔约过失责任、不安抗辩权 2、关注各种分类:如债的分类、合同分类,一个或某几个会作名释 简答、论述 如缔约过失、抗辩权、代位权、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 案例分析若为合同法部分,关注: 合同是否成立(要约、承诺、有效条件) 联系总论里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以及违约责任、有担保的情况。 重点内容:

债法总论 要约与承诺的成立方式、要件 合同成立和生效 无效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可撤销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债的保全方式、使用条件 双务合同的抗辩 双务合同的要件、效果 债法总论 要点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 债是指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一方请求另一方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可以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为债权,应他方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为债务。 二、债的法律特征 1、债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债是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 3、债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法律关系; 4、债是当事人实现其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 三、债的要素 1、债的主体: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务人。 2、债的内容:是指债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 3、债的客体: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应为的特定行为。 要点二债的分类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1)意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决定的债。 (2)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规定的债。 二、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 (1)特定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标的物已经特定的债。 (2)种类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以特定的种类物为标的的债。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最新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由加涅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包括哪些成分?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一些模型。由加涅等人提出的一个信息加工模型代表着认知心理学家们对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观点。 该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成分: 第一个成分是信息贮存库,这是一些资料库,用来保存信息,相当于用来贮存信息的计算机磁盘。信息加工模型中的信息贮存库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第二个成分是认知加工过程,即将信息从一个贮存库转换到另一个贮存库的内部的智力活动,相当于计算机中用来发布指令、转换信息的各种程序。在信息加工模型中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知觉、复述、组织和检索等。 第三个成分是元认知(meta cognition),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元认知控制并协调着将信息从一个贮存库转移到另一个贮存库的各种认知加工过程。 2、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不管是常规性问题解决,还是创造性问题解决,大多都经历相同的过程,心理学家将这一过程分为四步:理解与表征问题、选择方法、执行方案、评估结果。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常规性问题解决的差别在于前两个步骤。 (1)理解与表征问题。学生在课堂中不能解决问题往往就因为没有理解问题。 (2)选择方法。当问题明确后,就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它了。在这里,清楚规定的问题和含糊规定的问题就存在差别了。清楚规定的问题往往通过“算法”来解决。算法就是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含糊规定的问题(也包括一部分清楚规定的问题)需要用“启发法”来解决。启发法就是凭借经验尽快找出一条或多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管是否还有其它途径。无论是简便的公式,还是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算法总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而启发法做不到这一点。但算法又不能取代启发法,因为一是有些问题没有算法或尚未发现算法;二是一些问题虽有算法,但不如启发法迅速简捷。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分值12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溺.(nì)爱蹿.(cuàn)出汹.(xōng)涌抻.(chēi)拉 B. 惦.(diàn)记象冢.(chǒng)佣.(yòng)人嗥.(gáo)叫 C. 摩挲.(suō)唏嘘.(xū)贮.存(zhù)瞻.仰(shàn) D. 憎.(zēng)恶虐.(nüè)待熏.(xūn)黑矜.(jīn)持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饱经风霜长途拔涉苟延残喘 B. 不解之缘蹑手蹑脚无言以对千方百计 C. 抑扬顿错巧夺天工不落窠臼别俱一格 D. 虎视眈眈余音绕梁独具匠心跚跚来迟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这天中午,正太郎轻描淡写 ....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忽然听到咔嚓一声. B. 奶奶每次都目不忍视 ....地躲到里屋. C. 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曲高和寡 ....,买的人很少. D. 近段时间杰森觉得学校就像暗无天日 ....的牢笼,所以他每天都无精打采.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了. ..,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 A. 副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 B. 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C. 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动词 D. 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5.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 同学们在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忌不要乱闯红灯. C. 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是否刻苦学习. D. 大量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大一下学期重点)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 1)私权神圣 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 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 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4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5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6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指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8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9图式: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1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12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行为。 13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4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 15特殊学习迁移: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的影响。 16高路学习迁移:有意识的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 17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此外还有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18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9发现学习: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的首创者是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 20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1智慧技能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2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2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认知心理学假定,人的认知结构是在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容程度上按层次组织的。当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时,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 24认知地图:根据一个典型的实验即训练小白鼠走迷宫到达食物箱,托尔曼认为:白鼠之所以能选择最接近于食物的路线,是因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 25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 26学习的顿悟说:这一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苛勒,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首先,学习不是简单的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其次学习过程这种直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二、简答 1. 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后者是由其结果控制的。而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行为。 2.强化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正强化: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一直此类反应的过程。 消退: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3.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 行为塑造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复杂的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塑造是指通过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这种方法也叫做连续接近。 程序教学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逐渐加深,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视听语 言》课程Array 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视听语言》课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 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编辑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相较于日常教师授课而言,精品课程课件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信息量。通过强化视觉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视觉图像的使用比率,将抽象的课程理论具象化、直观化与生动化,达到凝聚注意力的目的。精品课程的可视性传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