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探究与应用

回归分析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问题,通过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原理的探究,分别运用了SPSS和MATLAB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诠释引出回归函数;其次,针

对回归函数,分别对一元线性回归原理上的学习,了解并会运用这三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处理和解决实际的一元线性回归问题;接着,对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学习,掌握它们与一元线性回归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实际问题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分析,熟悉SPSS软件的使用步骤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数理分析;最后,用MATLAB编程来处理线性回归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并输出Logistic模型拟合曲线。

关键词: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SPSS;MATLAB

一、回归概念

一般来说,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关系来表达;另一类是非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的关系成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回归分析就是研究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它从统计数据出发,提供建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近似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的方法,给出相关行的检验规则,并运用经验公式达到预测与控制的目的。

如随机变量Y与变量x(可能是多维变量)之间的关系,当自变量x确定后,因变量Y 的值并不跟着确定,而是按照一定的停机规律(随机变量Y的分布)取值。这是我们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函数,称之为回归函数,为随机项,且。回归分析

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回归函数。当是一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是多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当是非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

二、回归分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设随机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里x是可以控制或可以精确测量的普通变量。对于取定的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值做独立实验得到n对观察值

一般地,假定x与Y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随机误差且,未知,a和b都是未知参数。这个数学模型成为医院

线性回归模型,称为回归方程,它所代表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称b为回归系数。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然有。

回归方程放映了变量X与随机变量Y之间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就是要根据

样本观测值找到a和b适当的估计值,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利用这个公式来近似刻画变量x与随机变量Y之间的关系。

2.1.2 参数估计

如何根据观测数据得到回归方程

呢?一个直观的做法就是:选取适当的a和b,使得直线上的点与实验数据中对应点之间的误差尽可能小。若记为直线上的点,为实验数据点,则表达式

就刻画了直线上点之间的偏离程度。通常我们记

这样就表示直线上相应点与全体数据点之间总的偏离程度。总得偏离程度越小,回归方程就越能客观放映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所以,在数理统计中,将能够使取得最小值的a与b所确定的方程视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而且把利用这种思想求出的估计值成为参数a与b的最小二乘估计,这种方法成为最小二乘法。

我们利用微积分的知识来确定取得最小值的条件。将表达式

分别对位置参数a与b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即得

整理得

上式称为正规方程组。由于不完全相同,所以正规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不为零。因此,我们得到的正规方程组的唯一解为

因此,我们得到了x与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这个线性回归方程表明,经验回归直线L是通过这n个数据点几何重心且斜率为的直线。为了计算方便起见,我们引入如下记号:

这样

2.1.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在上面的论述中,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的条件除了要求诸不完全相同外,没有其它条件,也就是说无论变量x与Y是否具有线性关系,只要诸不完全相同,使用最小二

乘法总能求出a与b的一个无偏估计与,并能得到变量x与Y的一个线性回归方程

。若变量x与Y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那么这个线性回归方程就没有任何意

义。因此,实际问题中,我们必须对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检验,来判断变量x与Y之间相关关系是否真的可由所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给出。

若果变量x与Y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那么模型中b不应为零。否则,就有,这意味着x与Y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假设

进行检验。当拒绝时,认为变量x与Y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也称为回归效果显

著。否则,称为回归效果不显著。这时变量x和Y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可能:或许二者之间关系不是线性的,或许除变量x之外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对Y产生影响,甚至是它们的相关关系很弱,不是必须重视的。

为了给出显著检验的拒绝域,先做一些准备工作,记

称SS为总偏差平方和,它反映了数据中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即

称为回归平方和,它放映了n个回归数值相对于的离散程度,它是由x去不同的值而引起的。将带入上述回归平方和表达式

中,有

其中称为第i个残差,i=1,2,……,n。称为残差平方和,呀反映了n次试验的累计误差。由回归方程的意义知道,它是n次试验的累计误差的最小值,即

小面推导残差平方和的计算公式,由

推得

这样我们就得到平方和的分解公式

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有一下三种方法

(1)t检验法(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取检验统计量

可以证明,当成立时,于是,在显著性水平下,当

时,拒绝,认为回归效果显著。在回归分析中,t 检验用于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即检验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2)F检验法(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取检验统计量

这里的F检验其实就是方差分析的内容,见下表2.1

表2.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

1

回归

误差 2

总计

可以证明,当成立时,。于是在显著水平下,确定临界值

。当时,就拒绝,说明总体回归系数,

即回归方程是显著的。由于,所以F检验法与T检验法基本上式一致的。

在线性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作用是相同的,两者可以互相替代。

(3)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

将回归平法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定义为样本决定系数,又称判定系数,记为即

决定系数是一个衡量回归直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的相对指标,反映了变量的波动中能用变量所解释的比例。的值总是在0~1之间,越接近1,拟合度就越好;反之,说明

模型中给出的x对y信息还不充分,回归方程效果不好,应该进行修改,使x与y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2.1.4 预测与控制

回归方程的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和控制问题。所谓控问题,就是对于给定的点,预

测出y的取值范围。控制问题则是问题的反问题,就是将y限制在某个范围内,应如何控制x的取值。

(1)预测问题

设自变量与因变量服从模型

且与样本相互独立。

首先,我们计算时的回归值

将作为的预测值,但这样求出的预测值一般来说是有误差的。产生误差的原因,一是由

于只是平均值的一个估计,而的实际值很可能偏离它的平均值;二是因为的取

值是依赖于估计值与的,而与是随机抽样误差的。因此我们还需要求出的预测区间

即置信区间。

双侧预测区的上下限为

双侧预测区的长度为

在实际回归问题中,样本容量n常是很大的,这时对于在附近的x来说,我们能得较短的预测区间,而且当时长度最短,这事预测效果最佳。反之,当得取值超出原始的试验点的范围之外时,由于此时预测区间长度过宽,将会导致预测效果

不好。

当n较大时,通常d取1,且用代替,用代替。这时预测区间的上下限简化为

(2)控制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会遇到控制问题,即若要求观察值y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时,问应控制x在什么范围?也就是要求对于给定的置信度,求出相应的和,使得当时,所对应的观察值y落在内。

我们只谈论在n很大的情况,这时,这时公式可改写

当与的值确定以后,根据上式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和的值,作为x控制的端点值。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控制x的范围区间,必须大于=2,即

.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常常不止一个,这就是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相关关系问题,要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解决。

2.2.1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式中,,,……,是个未知数,称为回归系数。Y称为被解释量,而

是个可以精确测量并可控制的一般变量,称为解释变量。时,上式即为上一节分析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时,我们就成上式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这里是随机误差。与一

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样,对随机误差项我们常假定其期望值为零、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获得n组观测数据,

把这些观测值代入上式可得样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写成矩阵形式为:

其中:

2.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为了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推断,常常要对回归模型做如下的假定:

1)解释变量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且要求矩阵x中的自变量

列之间不相关,样本容量的个数应大于解释变量的个数。

2)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和同方差,即

i.j=1,2,...,n

3)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

i.j=1,2,...n

由上述假设和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服从维正态分布,且。

2.2.3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未知参数的估计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原理一样,所以选择的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残差在所有样本点上打到最小,即使达到

最小。所以求,使得

,

有多元函数求极值点的方法可求得回归系数的最小二成估计值为:

另外,未知参数的一个无偏估计,实际就是残差均方和(MSE)。

2.2.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即F检验;另一个是对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即t检验。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时,这两个检验时等价的,但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时两者却不同。

(1)回顾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提出假设:

2.构建F统计量,见表2.2:

P

回归

误差

总计

3.给定显著水平,查F分布表,的临界值;

4.若,则拒绝,接受备择假设,说明总体回归系数不全

为零,即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反之则认为回归方程不显著。

(2)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1.提出假设:;

2.T检验的计算公式为:,其中是回归系数标准差,

中第个主角线元素。t值应该有p个队每一个可以计算一个t值。

3.给定显著水平,确定临界值;

4.若,则拒绝;接受备择假设,说明总体回归系数。(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检验

采用调整的决定系数作为统计量

的取值范围和数值大小的意义与是完全相同的。

2.3非线性回归分析

在对实际的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变量间非线性相关问题的曲线拟合,处理的方法有:

1.决定非线性模型的函数模型,对其中课线性化的问题则通过变量将其线性化,从而归结

为前面的多元线性回归问题来解决。

2.方程形式应与有关实质型科学的基本理论一致。例如,采用幂函数的形式,能够较好的

表现生产函数;采用多项式方程能够较好的反映总成本与总产量的关系等等。

3.若实际问题的曲线类型不易确定时,由于任意曲线皆可由多项式来逼近,故常可用多项

式回归来拟合曲线。

4.若变量间非线性关系已知,且难以用变量变换法将其线性化,则进行数值法迭代的非线

性回归分析。

5.一般来说,数学形式越简单,其可操作性就越强。

根据经验公式或散点图,选择适当的曲线回归方程。为了确定其中的未知参数,往往可以通过变量代换,把非线性回归化为线性回归,然后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这些参数的值。

(1)直接代换法

直接替换法适用于变量之间关系虽然是非线性的,但因变量参数间关系却是线性的非线性模型;

i.多项式模型

基本形式:

线性化方法:令

转化为线性模型:

ii.双曲线模型

基本形式:

线性化方法:令

转化为线性模型:

(2)间接替换法

间接代换法是先通过方程两边取对数后再进行变量代换,转化为线性形式。

1.指数函数

基本形式:

线性化方法:两端去自然对数

令,

转化为线性模型:

2.幂函数

基本形式:

线性化方法:两端去对数

令,

转化为线性模型:

三、SPSS软件操作及应用实例

1)定义变量和输入、整理数据。

2)选择“分析/回归/线性”,在线性回归窗口自变量和因变量,单机“统计量”按钮,在

弹出的窗口设置参数;单机“图”按钮,可以选择输出的图形。最后单击继续按钮。3)在结果输出窗口的一元或者多元线性回归计算结果。根据选择参数不同,得到ANOVA

和回归系数等数据。

例1:拖拉机拉杆的朱爱丽和速度有关,测得拖拉机在速度X下的拉力Y,数据见下表,

变量数据

X 0.9 1.3 2.0 2.7 3.4 4.1 5.2 5.5 6.0

425 420 480 495 540 530 590 610 690 680 首先,在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的Variable View 界面定义变量和在Data view 界面输入数据,见下图。

其次,选择“分析”,在窗口选择自变量也因变量,设置“统计量”的窗口设置参数等,见下图

最后点级确定,输出结果,见下图

相关性

Y X Pearson 相关性

Y 1.000 .982 X

.982 1.000 Sig. (单侧)

Y . .000 X .000 . N

Y 10 10 X 10

10

结果分析:

从运行求得回归方程中可知,X的系数为53.314,常数项为362.066,于是,回归方程为

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经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达到0.0001,极显著;对回归方程系数及常数项T检验都达到极显著,说明该方程有应用价值。

四、MATLAB应用实例

炼钢厂出钢水时用的钢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钢水及炉渣对耐火材料的浸蚀,其容积不断增大。现在钢包的容积用盛满钢水时的重量y(k g)表示,相应的试验次数用x表示。数据见表4.1,要找出y与x的定量关系表达式。

1 2 106.42 8 11 110.59

2 3 108.20 9 14 110.60

3 4 109.58 10 15 110.90

4 5 109.50 11 16 110.76

5 7 110.00 12 18 110.00

6 8 109.93 13 19 110.20

x1=1./x;

y1=1./y;

plot(x1,y1,‘k+’); %变换后数据的散点图

x2=[ones(13,1) x1'];

[b,bint,rint,stats]=regress(y1',x2);

z=b(1)+b(2)*x1;

yc=1./z;

plot(x1,y1,‘k+’,x1,z,‘r’)%变换后数据的散点图和回归直线图

变换后数据的散点图及回归直线图

-3

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

R2=1-sum((y-yc).^2)/lyy;%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

plot(x,y,‘k+’,x,yc,‘r’)%数据的散点图和回归曲线图

legend('散点图','回归函数')

b = 0.00896662968057

0.00082917436336

R2 =0.97292374957556

2468101214161820

第一种方法的程序:

format long

x=[2 3 4 5 7 8 10 11 14 15 16 18 19];

y=[106.42 108.20 109.58 109.5 110 109.93 110.49 110.59 110.60 110.9 110.76 111 111.20];

plot(x,y,‘k+’);%数据的散点图

x1=1./x;

y1=1./y;

plot(x1,y1,‘k+’); %变换后数据的散点图

x2=[ones(13,1) x1'];

[b,bint,rint,stats]=regress(y1',x2);

z=b(1)+b(2)*x1;

yc=1./z;

plot(x1,y1,‘k+’,x1,z,‘r’)%变换后数据的散点图和回归直线图

n=length(x);

lyy=sum(y.^2)-n*(mean(y))^2;

R2=1-sum((y-yc).^2)/lyy;%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

应用统计学论文

应用统计学课程论文 经过这学期短暂的学习应用统计学,我对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认识。应用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各个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所以学好应用统计对不久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绪论 一、应用统计学的发展: 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大致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 第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这是统计学的创立时期,亦称古典统计学时期。在这时期出现了政治算术学派和德国的国势学派两个统计学派. 1、国势学派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故称记述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其创始人是威廉和约翰.“算术”是指统计方法。主要利用实际资料,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统计方法对实际情况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从而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第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近代统计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一百年的统计学,它是古典统计学的继续和发展,是古典统计学向现代统计学过渡的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的发端,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的卓越员献。他既继承了国势学和政治算术的传统,把统计学从作为管理国家行政的“政治医学”,扩展到作为研究社会内在矛盾及其规律性数量表现的科学认识方法,又积极地把古典概率引人统计学,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偶然变化中的规律性表现。 1、数理统计学派 指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形成数理统计学,以概率作为理论基础,抽象掉统 计学的社会经济现象内涵,变成了抽象的数学分析和推断技术. 2、社会统计学派 指研究社会现象变动的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社会统计学在这里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包括政治统计.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犯罪统计等多方面内容. 第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20年来,我国的建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拔地而起,各种新兴的施工技术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加上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各类新型的特种结构越来越被需要。下文列举了常见的5类特种结构来简单的阐述一下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趋势。 1、现状 1.1支挡结构 支挡结构包括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支撑和锚固结构。以刚性较大的墙体支承填土和物料并保证及其稳定的称为挡土墙。 早在60年代初,国外的土建工程就已开始应用并逐步发展轻型挡土墙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起步稍晚,但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近二三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锚锭板挡土墙,自1974年在我国铁路工程上首创和试建以来,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系统。 1.2深基坑支护结构 深基坑支护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由于我国住房资源紧张,适当发展多层和高层建筑,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地一条重要出路。随着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愈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大深度的基坑周围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放坡开挖基坑这一传统技术不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深基坑的支护引起

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支撑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支护结构、土钉支护、复合土钉支护、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而极限平衡理论是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基坑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松弛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局对安全的,但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却恰恰相反,即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能获得成功。 1.3水塔 水塔用于建筑物给水、调剂用水,维持必要水压,并起到沉淀和安全用水的作用。过去欧洲曾建造过一些具有城堡式外形的水塔。法国有一座多功能的水塔,在最高处设置水柜,中部为办公用房,底层是商场。中国也有烟囱和水塔合建在一起的双功能构筑物,是对排出的油烟进行降温,达到油水大量凝结,尽量少排放到大气中,是环保部门要求的一项措施。按水柜形式分为圆柱壳式和倒锥壳式。在中国这两种形式应用最多,此外还有球形、箱形、碗形和水珠形等多种。支筒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做成圆筒形。支架多数用钢筋混凝土刚架或钢构架。水塔基础有钢筋混凝土圆板基础、环板基础、单个锥壳与组合锥壳基础和桩基础。当水塔容量较小、高度不大时,也可用砖石材料砌筑的刚性基础。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冲突解决理论 1、技术冲突解决原理 TRIZ提出描述技术冲突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运动物体质量、静止物体质量、运动物体长度、静止物体长度等。为了解决技术冲突,TRIZ理论提出了40 项发明原理,如分割、分离、局部质量、不对称等。通过研究,Altshuller提出了冲突矩阵,该矩阵将描述技术冲突的39个工程参数与40条发明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选择发明原理的难题。 2、物理冲突解决原理 Terninko于1998年提出的物理冲突描述方法为:(1)为实现关键功能,子系统要具有一有用功能,但为了避免出现一有害功能,子系统又不能具有上述有用功能。(2)关键子系统的特性必须是一大值以能取得有用功能,但又必须是一小值以避免出现有害功能。(3)关键子系统必须出现以取得一有用功能,但又不能出现以避免出现有害功能。TRIZ提出采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冲突的方法,包括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整体与部分的分离。英国Bath大学的Mann 提出,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与解决技术冲突的发明原理之间存在关系,一条分离原理可以与多条发明原理存在对应关系。 (二)物—场模型分析方法 物—场分析是用符号表达技术系统变换的建模技术。物—场模型分析方法产生于1947—1977年,每一次的改进都增加了新的可用的知识,现在已经有了76 种标准解。这些标准解是最初解决问题方案的精华,因此,物—场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汲取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不同想法。 TRIZ理论认为,技术系统构成要素S1、作用体S2、场F三者缺一就会造成系统不完整。而当系统中某一物质的特定机能没有实现时,系统就会产生问题。为了控制这一物质产生的问题,有必要引入另外的物质。由此产生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伴随能量(场)的产生、变换、吸收等,物—场模型也从一种形式变换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各种技术系统及其变换都可用物质和场的相互作用形式表述。 利用物—场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的物—场模型,并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的步骤如下:(1)指定物体S1;(2)指定场;(3)建立物—场初期模型;(4)指定作用体S2;(5)生成所希望的物—场模型;(6)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TRIZ中,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地描述、不断地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被清楚地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需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过程是靠ARIZ算法实现的。 ARIZ (Algorithm for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TRIZ

应用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应用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122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 开发内化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同一案例的应用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区别 应用统计学专业“概率论”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统计分析初探 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完善研究生《应用统计》案例式教学改革 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发展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统计技术进行铝溶胶生产管理探究 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应用统计课程中上机辅助练习的必要性调查 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素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 面向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统计技术降低编织袋原料消耗 《应用统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应用统计学无纸化考试思考 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推动设备精细管理 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技术提升QC小组活动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研究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基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的自助式教学法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管理中如何科学应用统计分析 工程案例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硕士水平应用统计类课程的概率重要基本知识点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知识破译藏宝密码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统计学》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统计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体会 应用统计学中的最大熵与贝叶斯方法 有效应用统计技术,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医疗应用统计学的前景探析 管理学科“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课堂设计 高校应用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腹部、盆腔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统计分析 我院盐酸吗啡和盐酸哌替啶应用统计及分析

数理统计论文

谈数理统计的社会应用 姓名:胡强达专业班级:理科0916班学号:3090103757 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收集受到随机性影响的数据,如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随机现象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提供检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随机现象的性质、特点和统计规律做出推断和预测,直至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19世纪时,比利时的凯特勒(L.A.Quetelet)将概率论等数学原理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研究,将概率论原理应用到了人口、人体测量和犯罪等问题的研究,并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创立了数理统计学。而数理统计作为一个进一步完善的数学学科的奠基者是英国人费舍尔(R.A.Fisher)。费舍尔最终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它包括:数据信息的测量、压缩数据而不减少信息、对一个模型参数估计等。而后20世纪的瑞典数学家拉默(H. Cramer)运用测度论方法总结数理统计的成果,美籍罗马尼亚数学家瓦尔德(A. Wald)提出“序贯抽样”方法,还用博弈的观点看待数理统计的问题,他们极大地推动了数理统计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向发展。 由于随机现象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而数理统计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科学、医药卫生以及工农业生产中都能用到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多种使用便捷的统计软件的面世,使得各行各业中只要粗通统计知识的人,都可以方便地运用统计分析的各

种工具来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服务。数理统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数理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可以说,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关联。因为各个领域内的活动,都得在不同的程度上与数据打交道。都有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问题,因此也就有数理统计学用武之地。 首先,专门的统计部门会做社会统计工作,定期公布社会生活各方面数量规律的情报,例如研究CPI,GDP,基尼系数这些社会经济指数时,都必须用到数理统计进行各种分析,得出结论,供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使用,社会学工作者利用这些公布的资料,可以进行广泛的社会研究。 然后,数理统计在工业中也要非常重要的应用,例如假设我们已经生产了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设备调整及工艺参数等条件可能的变化,而造成生产条件不正常并导致出现废品,这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收集数据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可以监测出不正常情况的出现以便随时加以纠正,避免出大的问题;然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后,还有一个通过抽样检验以检验其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可以出厂或为买方所接受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也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有一些就与这个问题有关。 还有,在农业上,数理统计被极大程度地被应用于预测预报上,正确预测预报作物(动物)的生长发育进度(苗情)、产量和病虫害的发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土木工程的发展

2014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 论文 土木工程的发展 专业班级:工程造价1402班 学生姓名:刘忱 学号: 143008120234 论文成绩: 评阅教师:刘立 2015年 1月 16日

土木工程的发展 摘要:土木工程师人类历史上年代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是指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土木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起源发展 1、引言 土木工程在英语中称为“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既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演变为大型综合性学科。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要素。称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木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2、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3、土木工程历史的三次飞跃

关于学习triz理论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triz理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在经过7月4号到7月8号,5天的学习之后,我对TRIZ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有了一点心得。 TRIZ理论是基于知识的方法、是系统化的方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最早的TRIZ理论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但是现代人认为,TRIZ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或者方法,人们应该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它,计算机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的。并且运用TRIZ理论,结合数学、化学、生物、电子等领域中的原理解决了机械许多设计中的创新问题。 现实中的冲突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加以归纳则无法建立稳定的解决途径。TRIZ理论归纳出39个通用工程参数描述冲突。 现实中的矛盾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加以归纳则无法建立稳定的解决途径,这就是我对TRIZ理论最感兴趣的地方。TRIZ理论归纳出40个通用工程参数描述矛盾。实际应

用中,首先要把组成冲突的双方内部性能用该40个工程参 数中的至少2个来表示,然后在冲突矩阵中找出解决矛盾 的办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分割原理,抽取原理,局部质量原理,组合原理等能够真正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 问题矛盾的源头方法,通过认真分析问题,运用这40种发 明原理,我们真的可以得出一些改造生活环境的发明和想法。如带橡皮的铅笔、USB接口正反不对称、杠推门,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可以通过TRIZ理论,得出这些 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的发明。TRIZ理论中的这些创造 性思维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扩展 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提供了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保证我们按照合理的途径寻求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办法。物-场模型分析,这是老师为我们介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 方法,通过建立物场模型,找出我们需要解决的事物与其 他事物的相关联系,运用76个标准节,就可以轻松的得出 我们想要的答案。 通过5天的TRIZ理论学习,我初步体会到了创造和解 决问题的乐趣,并且了解了生活中许多细节都是TRIZ理论 的良好体现,但是要想真正把TRIZ理论笑话吸收,并且更 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找准系统的先进法则,准 确找到技术矛盾,还要熟练的运用40个原理来分析问题。 根据理想标准解来选择最佳解法外,更要注意的是改变自

研究生应用统计学论文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题目: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姓名:王震宇 指导老师: 学号: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摘要: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多变量大样本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而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同时对分析带来不便。如果分别分析每个指标,分析又可能是孤立的,而不是综合的。盲目减少指标会损失很多信息,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包含信息的损失,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主成分分析就是这样一种降维的方法。 关键词:spss 主成分分析统计学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1=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a1m ZX1+a2m ZX2+……+a pm ZX p 其中a1i, a2i, ……,a 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 ZX2, ……, 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就存在量纲影响[注:本文指的数据标准化是指Z 标准化]。 A=(a ij)p×m=(a1,a2,…a m,),Ra i=λi a 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 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 (三)在城市经济效益的评价中,设计的指标往往很多。为了简化系统结构,抓住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可由原始数据矩阵出发求出主成分。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摘录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其中样品数n=35,变量数p=5。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探究与应用

回归分析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问题,通过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原理的探究,分别运用了SPSS和MATLAB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诠释引出回归函数;其次,针 对回归函数,分别对一元线性回归原理上的学习,了解并会运用这三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处理和解决实际的一元线性回归问题;接着,对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学习,掌握它们与一元线性回归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实际问题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分析,熟悉SPSS软件的使用步骤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数理分析;最后,用MATLAB编程来处理线性回归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并输出Logistic模型拟合曲线。 关键词: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SPSS;MATLAB

一、回归概念 一般来说,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关系来表达;另一类是非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的关系成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回归分析就是研究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它从统计数据出发,提供建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近似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的方法,给出相关行的检验规则,并运用经验公式达到预测与控制的目的。 如随机变量Y与变量x(可能是多维变量)之间的关系,当自变量x确定后,因变量Y 的值并不跟着确定,而是按照一定的停机规律(随机变量Y的分布)取值。这是我们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函数,称之为回归函数,为随机项,且。回归分析 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回归函数。当是一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是多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当是非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 二、回归分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设随机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里x是可以控制或可以精确测量的普通变量。对于取定的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值做独立实验得到n对观察值 一般地,假定x与Y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 其中为随机误差且,未知,a和b都是未知参数。这个数学模型成为医院 线性回归模型,称为回归方程,它所代表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称b为回归系数。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然有。

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浅析论文

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浅析论文 0引言 1887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台螺旋输送装置;此后,由于粮食、化工、冶金、码头等多种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逐渐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螺旋输送装置。该装置输送过程中能完成揉搓、压缩、搅拌、混合等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能实现变频调速和准确控制输送量,是污泥、栅渣等的专用设备,同时也是喂料或卸料专用装置。 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多个行业中应用的普及,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节能环保、效率高、功耗低等特点己成为今后螺旋输送装置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际上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应用先进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并改进设计、对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修正经验公式、研发新产品及其用新的控制技术等。 1国内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国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1理论分析方面 国外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多种流动性好的物料的中短距离的输送和提升,通常用来输送散装物料和干燥的固体颗粒,并能准确地控制输送量。有很多学者通过对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输送性能进行评估,并找出了影响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Chris等人研究了机器本身的结构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CLEARY等人研究了输送对象的特性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但是,设计过程中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理论分析不够完善,对一些参数的计算仍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导致机器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生产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1.1.2设计制造方面 国外研制的螺旋输送装置除了常规结构以外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设计出的特种结构型:锥形直径螺旋、锥形轴及变螺距螺旋和锥形轴变螺距螺旋等。这些螺旋输送器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耗大,所以不适应生产需求,没有被广泛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了以上提及的螺旋输送装置以外,把不同规格的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垂直螺旋输送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卸船机系统。在国外,很早以前就开始对螺旋卸船机进行了研究,其中技术领先的公司有瑞典的Siwertell和Carlsen公司、意大利的VAM公司以及法国的IBAV 公司,单机卸船能力都能达到1000t/h以上,其中Siwertell公司研发的螺旋卸船机卸船能力达到了2 700t/h。

TRIZ理论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TIZE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机自职1 学号1010113126 姓名姚巧珍 成绩 教师刘小鹏 2013年5月23日

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姚巧珍 (10机自职1班,学号:1010113126) [摘要]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本文讲述了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这些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每条法则又包含多种具体的进化路线和模式。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 [关键词]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子系统,S曲线。 引言 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甚至于构成元素。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的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做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进化是客观进行着的,不管人们是认识了它还是没有认识它。如果认识和掌握了系统的进化规律,有利于设计者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1.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图1-1是一条典型的S曲线。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图中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比如飞机这个技术系统,飞行速度、可靠性就是其重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延续呈现S形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 1)婴儿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

应用统计学论文Word版

关于物价形势的思考 摘要: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而这次5.1%的物价上涨幅度带来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应,社会大众普遍表现出对通胀形势的担忧。本文通过分析商品零售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预测物价、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进一步探究当前物价形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关键词:物价分析消费者信心指数 1.数据分析 1.12010年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分析: 通过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对商品零售价格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呈上涨趋势,而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对于居民的消费造成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 商品零售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r1=?0.448440223 分析: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呈弱负相关,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其负相关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当前的物价满意度的降低。

1.2食品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其价格的变化消费者比较敏感,食品的购买量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通过分析食品的价格走势及其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价变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分析: 2010年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与总体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相吻合,下文图表通过对食品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明显的反映消费者对于物价上涨的态度。

食品价格变化消费者信心的相关性分析: r2=?0.594669557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2010年食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呈负相关,且r2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班级:14研3班姓名:漆麟学号:201420001101 直线回归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反应出被测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变量关系。例如在测定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时,由于亚硝酸盐氮不稳定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硝酸盐氮也易被还原成氨,因此,要求测定过程快速准确。而正确绘制标准曲线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必要手段。如何做到正确绘制标准,可采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法对每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根据回归方程式 y=a+bx,求解a、b后代入回归方程即可绘出最接近真实的标准曲线。因为在理论上每组实验数据经过最小二乘法处理后都能得到一条最佳直线,这样就可避免主观选择估计的因素,使测定结果接近真值。 采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N-1萘-乙二胺比色法。在pH2.0~2.5时,水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54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色度深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可比色测定。 向标准比色管分别加入每毫升含0.5μg的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1mL、3mL、 5mL、7mL、10mL,用水稀释至50mL。然后再分别加入1.0mL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盐溶液摇匀,放置2-8min,加入1.0mLN-1A萘-乙二胺盐酸盐溶液,10min后比色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亚硝酸(μg)x钠使用液0.5 1.5 2.5 3.5 5.0 吸光度y 0.036 0.111 0.185 0.259 0.367 线性回归设标准物浓度为x1,x2,……,x n,相应的吸光度为y1,y2,……,y n,根据回归方程y=a+bx求解方程的b和a。经计算的测定结果列于表2。 表2 用最小二乘法绘制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n x x2 y y2 xy 1 0.5 0.25 0.036 0.001296 0.018 2 1.5 2.25 0.111 0.01231 0.1665 3 2.5 6.25 0.185 0.034225 0.4625

结构工程硕士选题报告(DOC)

******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2014年10月26日填

选题报告须知 一、选题原则 (一)博士生: 1、应选择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或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 2、课题具有很大的难度,便于作者做出创新性成果。 3、要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验证理论作保证。 4、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要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有全面的了解,写出文献综述。 (二)硕士生: 1、应选择有较大的科学研究意义或有一定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以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实用价值或一定价值的课题。 2、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作者提出新见解。 3、课题要有一定的份量和难度,同时要考虑在一年内完成。 4、要对实验条件,计算手段有恰当的估计。 5、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6、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写出文献综述。 二、基本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要:博士生中外文献限于近5年内50篇以上;硕士生30篇以上。 2、博士生通过选题报告后与论文答辩申请相隔期为1.5年,硕士生为1年。博士生要在省级以上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 3、书写格式: (1)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 (2)综述(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自己要进行的研究) (3)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4)课题研究方案 (5)实验、试验设想 (6)所阅读的文献、资料 (7)论文工作安排

选题报告

TRIZ理论论文3000字(湖北工业大学赵俊峰)

TRIZ理论简介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特工与前苏联的克格勃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其中一次就是围绕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展开的。因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前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他们把创造这种奇迹的神秘武器称为“点金术”,可结果强大的克格勃使欧美国家只能望“术”兴叹。那么这种神奇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点金术”就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被简称为TRIZ理论,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1946年,阿奇舒勒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阿奇舒勒在前苏联里海海军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以后数十年中,阿奇舒勒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它们大致可以分为3类: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 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 矛盾。TRIZ理论认为,创造性问题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矛盾的问题。当技术系统某个特性或参数得到改善时,常常会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参数劣化,该矛盾称为“技术矛盾”。解决技术矛盾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在多个要求间寻求“折中”,也就是“优化设计”,但每个参数都不能达到最佳值。而TRIZ则是努力寻求突破性方法消除冲突,即“无折中设计”。TRIZ的另一类矛盾是“物理矛盾”:系统同时具有矛盾或相反要求的状态。例如,软件应该容易使用,但同时需要许多复杂功能和选项。在TRIZ中,工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可以归结为3类:一类是物理矛盾,一类是技术矛盾,一类是管理矛盾。通俗来讲,物理矛盾就是指系统(系统指的是机器、设备、材料、仪器等的统称)中的问题是由1个参数导致的。其中的矛盾是,系统一方面要求该参数正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该参数负向发展;技术矛盾就是指系统中的问题是由2个参数导致的,2个参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管理矛盾是指子系统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物理矛盾。物理矛盾一般来说有2种表现:一是系统中有害性能降低的同时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系别:工程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B110804班 姓名: 学号:

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程管理 B110804班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使中国人口稳定分布出台了“单独二胎”政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开展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当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降下降,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经济方面出发,研究国民收入和人均JDP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运用回归方程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经济水平对人口的影响。 关键字:人口自然增长率;国民收入;人均JDP;回归方程; 引言: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5)男女性别比例,现有的男女性别比例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人口增长率。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民收入”和“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人口分布还有男女比例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1、理论分析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些理论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最有影响的文献当推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马尔萨斯的先验假设是,粮食生产充其量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制约)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只能以饥荒、瘟疫、战争等消极手段或独身、节欲等积极手段来消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隐含:1)人口增长受到粮食供应或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当因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失衡

数理统计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科目:数理统计教师:黄光辉 姓名:张振学号:20142002036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别:学术 上课时间:2014 年9 月至2014 年11 月 考生成绩: 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 根据某商业银行多家分行业务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进行运算与分析,以不良贷款为因变量(y),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变量数据进行筛选,最后以各项贷款余额(χ1)与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χ4)为自变量,分别建立y与χ1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y与χ1、χ4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线性模型进行F检验、t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量因变量(y)与自变量(χ1、χ4)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一、问题提出与分析 重庆一家某商业银行其业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的贷款。最近一段时间,在贷款额平稳增长的基础上,该银行的不良贷款记录也有大比例提高。为了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该银行希望利用一些数据做些定量分析。 二、数据描述 表1是项目参考的变量名称;表2给出了该银行所属20家分行在2012年的相关业务数据。 表1 项目参考变量名 y:不良贷款(亿元)χ3:贷款项目个数(个) χ1:各项贷款余额(亿元)χ4: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χ2:本年累计应收贷款(亿元) 表2 相关业务数据 分行编号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余 额 本年累计应 收贷款 贷款项目个数 本年固定资产投 资额 1 0.9 2 67.5 6.78 5 51.9 2 1.1 112.5 19.8 16 91.1 3 4.81 174.2 7.9 17 74.2 4 3.18 82.1 7.3 10 14.5 5 7.8 199.7 16.4 19 63.21 6 2. 7 16.3 2.2 1 2.2 7 1.6 106.2 10.7 17 20.2

TRIZ理论课感想

TRIZ理论课感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TRIZ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作为一名冶金的学生,程老师对韩国浦项公司的生动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浦项在引进德国和日本的2条钢铁生产线后,经过取长补短创造出了自己的生产线,导致德国和日本开始向浦项学习。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根里奇?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此理论是从250万份专利中仔细研究、寻找规律、总结分析而得出。许多技术问题可以利用其他领域或相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得到解决,也就是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寻和有法可依的。 TRIZ的经典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8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矛盾矩阵、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ARIZ创新问题解决算法、计算机辅助创新等等。 其中,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揭示了一项技术或某一产品如何遵循规律在历史中发展和演变的,为技术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最终理想解则通过抛弃客观条件,以理想化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保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偏离目标。最终理想解应该是有用功能最大化,有害功能最小化,而不是用传统的折中法去解决问题。 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一般是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技术矛盾就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阿奇舒勒将工程参数作了横向—纵向排列,横向表示恶化参数,纵向表示改善参数,纵

横交错的方格表示建议使用发明原理的序号。 40个发明原理则是阿奇舒勒总结专利的精华部分,也是TRIZ理论应用最普遍的部分。发明创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 物理矛盾是指系统中某一参数既要求向正方向运动,又要向反方向发展。如飞机的体积既要大,保证容纳旅客数增加;同时飞机的体积又不希望大,会有成本问题和动力问题等。这就是很简单的物理矛盾。物理矛盾的解决通常采用四大分离原理,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 物-场分析方法建立在现有产品的功能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现有产品的功能模型的过程,可以发现有害作用、不足作用及过剩作用等小问题。产品或系统中小问题存在的区域是设计冲突可能存在的区域,根据场-物表示的功能模型的类型就可以判定矛盾的存在。该方法适用于发现已有产品中的冲突以便改进设计。物-场模型分析方法是TRIZ的一个重要的发明创造问题的分析工具,可以用来分析现存技术系统有关的模型性问题,从而改进技术系统。 标准解法是根里奇?阿奇舒勒在1985年创立的,是针对标准问题而提出的解法,适用于解决标准问题并快速获得解决方案,标准解法是根里奇?阿奇舒勒后期进行TRIZ理论研究的最重要课题,同时也是TRIZ高级理论的精华之一。 ARIZ是TRIZ中最强有力的解决发明问题工具,专门用于解决复杂的困难的发明问题,是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一套完整的分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