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圣才出品】

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圣才出品】
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圣才出品】

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考点精讲

第6章公文知识

二、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一)决定与通知

1.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决定的类别

决定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中普遍使用,分类情况不完全一致。如人大对重要会议与人事安排、机构或区域的设置与调整使用知照性决定,而行政机关则多用知照性通知。行政机关常用的决定可分为政策性决定、部署性决定和奖惩性决定三类。

(2)决定的写作要领

①决定的标题

a.决定的标题一般采用标准式标题。

b.决定一般为普发性文件,其主送机关的标注位置有两种情况,除按常规列于正文前之外,也可以置于版记部分,标注在抄送机关之上,并在受文机关名称前分别冠以“主送”和“抄送”字样。

c.当主送机关置于版记部分时,成文日期或者会议通过日期应当加括号标注在标题下方,称为题注。

②决定的正文结构

决定的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决定依据、决定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

a.决定依据

开头提出和分析问题,交代行文的背景、依据和目的意义,要求依据充分,文字简练。再用“为此,特作如下决定”或“现就××××作出如下决定”等语过渡到下文。

b.决定事项

决定事项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决策部署。通常采用分条列项法,以决断有力、准确明了的用语阐述政策界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c.执行要求

以希望或号召作结,作为对决定事项的强调与补充。

③决定的详略分布

不同类别的决定,正文几部分的详略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奖惩性决定,往往奖惩缘由和希望号召较详,而决定事项比较简略,有时只有一两句话。

(3)决定与决议

①决议的定义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决定与决议二者格式要求大体相同,只是决议行文时必须在标题下标注会议通过日期,另外,在文中常用“会议认为”、“会议号召”等惯用语领起各段。这一点与会议纪要的写法有相似之处。

②决议的分类

决议有三类:

a.认可性决议,如《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b.指挥性决议,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c.阐述性决议,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决定和决议的区别

决定和决议同属指挥性公文,但又不宜混淆,其主要区别是:

a.产生程序不同

决议必须经会议表决通过,才能正式行文;决定则可由领导机关在法定权限内直接作出,不一定经过会议表决程序。

b.内容特征不同

决议的涉及面往往较为宽泛,且不作具体的工作部署,有些决议还带有较强的议论色彩,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定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单一,多用于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不一定要展开充分的议论,如《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制体制的决定》。另外,决定有较强的指挥性,要求认真执行;而决议既有需贯彻执行的指挥性决议,也有大量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认可性决议。

2.通知

(1)通知的特点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的特点是:

①使用面宽;

②用途广泛;

③使用频率高。

由于通知具有上述特点,所以目前它已成为现行公文种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公文,约占各级机关收发文总数的半数以上,故通知有“公文轻骑兵”之称。

(2)通知的类别和写作要领

通知按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转发性通知四类。

①发布性通知

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发领导讲话等。

a.标题

标题的事由部分,有时使用“发布”字样,如《国务院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通知》;有时也用“印发”,如《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b.正文结构

发布性通知的正文结构简单,篇幅短。一般只需写明发布对象名称及执行要求即可。如“现发布(××××××),自×年×月×日起施行”或“现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正文后直接附以印发和发布对象,不必标注“附件”字样。

公布重要规范性文件时多用“发布”、“颁布”或“颁发”,公布一般规范性文件常用“印发”。此外,“印发”的使用范围比“发布”广,一些不属于规范性文件的文书,如领导讲话、纪要、工作要点、规划纲要等需下发时,常用“印发”,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计划的通知》。

(2)指示性通知

这类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作指示,部署工作任务。正文的结构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

a.开头要明确交代制发通知的政策法规依据或事实依据,以概括简练的语言,说明行文的必要性。

b.主体部分写指导思想、任务、要求、方法和步骤等,一般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条列项写,可以列小标题,也可用每段第一句作为中心句,概括该项的内容。

c.结尾对通知精神加以强调,提出贯彻实施要求。

(3)知照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用于告知一些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与聘用、

机构设置或调整、印章启用或更换以及召开会议等,主要起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作用,一般无执行效用,所以除下行外,也可以发给平行机关。

知照性通知内容单一,篇幅简短,在说明依据、告知事项后,一般以“特此通知”作结,不作说理分析,也不必提执行要求。

会议通知的写法稍有不同,要写得详细些,有时还提出一些具体要求。除了会议背景和意义宜作适当阐述外,对议题、与会范围、会议时间地点、报到时间地点、准备材料及份数、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等都应该交代清楚,而且要做到言之有序。正因为会议通知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有人把它单独列为一类。

(4)转发性和批转性通知

①适用情形

a.转发性和批转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如《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b.办公部门受权批转的,应用“转发”,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②结构形式

这类通知的正文,实际上是针对被批转、转发公文所加的按语。其结构有两种形式:a.与发布性通知相似,只需写明被转发文件名称和执行要求即可,如“现将……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b.篇幅稍长些。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再加上转发批示,批示要紧扣被转发文件内容,做出分析评价,强调意义,提出执行要求和注意事项。办公部门受权批转的,前面还应加上“经×××同意”或“经×××批准”,以说明转发依据。

③撰写转发性和批转性通知的要点

撰写这类通知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此类通知的附件是实际上的正件,通知是为它而发的,所以在正文后不必标注“附件说明”。

b.公文中被转发、批转的公文不要添加书名号。

c.此类通知的版记仍应按公文惯例置于被转发文件之后,而不宜放在正文与附件之间。被转发文件的版头与版记应删除,在标题下括注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

d.为避免标题出现“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之类的赘语,允许将“批转”、“转发”前面的介词“关于”省略。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

也可以采取翻印原件、直接转发原发文件等方法;

还可以另拟摘要,即采用不出现被转发文件名称,只标明其文号,再点明主旨的办法。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国办发[2002]38号文件精神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级机关要力避层层照抄照转,这不单纯是标题制作的技术性问题,而且还是关系到压缩文件、克服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大问题。

3.决定、通知与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是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文种。无论单位大小、级别高低,都可以制发意见。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易与决定、通知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1)从行文方向看,意见既可下行,也可上行和平行;通知既可下行,也可平行(如部分知照性通知);决定只能用于下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