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计算

1.25 × 3.2 ×0.25 4.7× 1.25×1.6 1.25×88

1.25 ×6.4 × 0.25 4.6×0.35+4.6× 0.65

2.55 × 1.5+1.5+6.45 ×1.5 2.95 ×101-2.9512.5×5×0. 16

3.2 ×10.10.52×10510.01×

4.559 ÷ 0.2 5

1.8 ×0.9+0.18 5.4× 0.68+3.4 ×2×0.468.9×9.9+11 × 0. 99

( 1.25+0.25 )×1623.9-0.6 × 0.6-0.64 3.7×0. 44×2.5

9.73 ÷ 12.5 ÷ 0.87.8× 4.86÷3.9 1.9×8.8+0.88

28.9 × 4÷ 2890.7777× 0.7+0.1111× 2.1888× 1.6+2 22×3.6

92×0.9+7.2 4.8 ×7.8 +78× 0.52 1.87×9.9+0.187 3.14 × 0.68 + 31.4 × 0.0327.2×0.2+2.4×1.4 4.2×98+8.4

7.74 ×( 2.8 -1.3 )+ 1.5 ×2.2612.7× 9.9 +1.27

2.3 ×16+2.3 ×23+2.3

3.65×

4.7-36.5×0.37

4.6 ×57+ 2.3 ×86 2.22× 9.9+6.66×6.7101× 0.87-0.91× 87

二、填空

1、已知 25.16 ÷0.37=68,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

251.6 ÷3.7=0.2515 ÷0.37= 2.516 ÷37=

25.16 ÷0.037= 2.516 ÷0.037=25.16÷()=6.8

2、 1 吨 36 千克 =()吨84分=()小时

15 千克 15 克=()千克36小时 =()天

3、将 3.18 ÷1.8、3.18÷0.8、3.18÷1.2、3.18÷1、3.18÷0.99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4、 7.07 ÷0.3商是23.5,余数是()

5、根据 212×34=720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12×34=()()× 34=0.7208

2.12×()=7.20821.2× 0.34= ()

0.0212× 340=()0.212×()=72.08

6、两个数相乘,小马虎把第一因数 30.95 中的 9 写成了 6,结果积比正确答案少 0.81 ,那么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年级:三 姓名:妙召 肥城市边院镇过村小学 2012.02

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 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出示第2页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活动三: 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小组交流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分子和整数与分母约分,因倍关系的先约分。 (2)列乘法算式的原理:“1”是已知量,求“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比较: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法1:画图(基本方法)。 法2:分数除以整数: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法3:a÷b=a×1/b(b≠0) (6)列除法算式的原理:“1”是未知量,已知“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1”是多少用除法。 (7)商与被除数大小的比较:

(8)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找“1”(“的”前面是“1”) 2、判断“1”是已知量,用乘法。“1”是未知量,用除法。 3、实量×对应的分率,实量÷对应的分率。(“的”后面是对应的分率) 第三单元:比 (9)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0)求比值的方法:前项÷后项 (11)化简比的方法: 1、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整数比: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再化简整数比。 化简小数比: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化简整数比。 (12)按比例分配:找总量,找出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甲:乙=a:b,甲是乙的a/b,乙是甲的b/a,甲是全部的a/a+b,乙是全部的b/a+b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编版)

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两个漂亮的风筝,这两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课件出示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这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所提有价值问题:(1)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小强遇到困难了,我们都来帮帮他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谈话:求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你会列式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①21+21+21+21+21 ②2 1 ×5 ③5×2 1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为什么求5个2 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由此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谈话:比较2 1 ×5这组乘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导出课题:分数乘整数(板书)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感知算法。 谈话:你能尝试计算2 1 ×5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写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你能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方法一:21 ×5=0.5×5=2.5(米) 方法二:21×5=21+21+21+21+2 1 = = 2 5 =2.5(米) = 251 =2 5 =2.5(米) 方法三: 21×5=21+21+21+21+2 1 = 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题(可直接打印)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32×35=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204÷2= 426÷4= 23×37= 46×58= 326×5= 21×15 482÷8= 370÷7= 784-685= 76×15=13×22 486÷2= 607÷5= 915÷3= 900-807= 25×12

560÷4= 458+542= 423÷3= 87×19= 56×34 362÷6= 525÷3=254÷5=192÷4=55×22 602÷7=839÷9=726÷6=51×16= 744÷6 78×22=416÷4=823÷8=63×43= 33-18= 367÷4= 795÷5= 42×53= 15×82= 41×20=

79×97= 28×32=54×25= 48×61=20+34= 39×42=168÷8= 370÷5= 640÷7= 57+33= 19×64= 470÷9= 522÷6= 312÷7= 7×900= 570÷8= 810÷9= 660÷5= 804÷7= 646÷8 462÷3=780÷4=729÷9=624÷6=16.4-7.8=

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543+458 125×23=18×250=52×49= 34×54= 348÷3= 106×51=48×34=82×16= 45×93=45×25 66×65= 55×18= 75×26= 816÷8=702÷9= 79×29= 43×36= 62×71= 38×44= 646÷8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分数的乘法 分数分类 分1.有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 数2.无单位(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谁的几分之几是谁 (单位一)×(分数)=(结果) 找单位一的捷径: 在一个问题中,如果有1个“的”是一个无单位分数,那“的”的前面就是单位一;如果有“占”或“比”,那“占”或“比”的后面就是单位一。 发现: 当一个分数乘1时,结果是它本身;乘真分数时,结果小于它本身;乘大于1的假分数时,结果大于它本身。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1.第二单元目标 分数除法⑴分数除法①运算意义 ②计算方法 ③分数混合运算

⑵解决问题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②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③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分数除法样式: ⑴分数除以整数2∕3÷5 ⑵一个数除以分数3∕4÷3/5 3.解决分数除法的方法: ⑴画图分析 ⑵算式 4.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5.一个数越除以真分数,结果越大。 6.算分数除法时,一定要记住:路程÷时间﹦速度 7.单位“1”不知道的情况下用除法,知道时用乘法。 8.⑴分数(看) ⑵单位“1”(找) ⑶单位“1”是否知道(问) ⑷到底用乘法还是用除法(选) ⑸列式(列) 第三单元知识整理——比 比的认识 1,“:”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2,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按比例分配 把总数乘份数分之几,得数就是相应比的数。 例:明明体重30千克。 明明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其他物质占体重的 水分:30×=30×=24(千克) 其他物质:30×=30×=6(千克)。 六年级上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有无数条直径、半径。 4、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比值就叫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表示。 5、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6、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或C=2πr。 6、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就是:S =πr2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8页)整册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此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 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 的4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2.买30千克大米,吃了4 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 大米,吃了4 5 ,吃了( )千克。 3.120的23 的4 5 是( ) 4.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 5 。 ( )是单位“1” 5. 甲的3 5 相当于乙。 把( )看作单位“1”。 6. 乙的7 8 与甲相等。 把( )看作单位“1” 7. 12的91是( )。 8. 54的2 1 是( )。 9. 3 2米的6倍是( )。 10. 15个52 吨是( )。 二、判断题。 1.5×29 表示5个29 相加。( )2. 自然数a 的倒数是 1a 。( ) 3. 1吨的 45 和4吨的 1 5 一样重。( ) 4. 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 5 米。 ( ) 5. 60的 25 相当于80的 3 10 。( ) 三、选择题。 1.5千克的3 1与3千克的5 1相比( )。 ①5千克的3 1重 ② 3千克的5 1重 ③ 一样重 2.)189 7(5 218)9 75 2(××=××这是根据( )。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3.下面图中,( ① 4.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① 一个数(零除外)与它的倒数的乘积等于1。

② 已知b =14 13×a (a 是非零自然数),a 肯定比b 大。 ③ 男生人数的4 3相当于女生人数。这句话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 “1”。 5.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① 31 ×21=312 1 ② 21+43×4=43×)21+4( ③ 6=6×6 5+61】 四、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 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25843?? 232124? 15 1365139?? 11511543+? 6511765114?+?24)3143(?- 9 1)4151(?+ 52+43×32 (41-61)×12 1413×13+1413 265×10 3 ×39 347 ×28 34 ×815 ×310 五、解答题。 1.学校购进3600本儿童读物,其中181是经典名著,40 3 是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各多少本? 2. 某工厂一月份用电4800度,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 10 1 ,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度?二月份实际用电多少度? 3. 爸爸今年40岁,儿子的年龄比爸爸年龄的4 1 多4岁,儿子今年 多少岁? 4. 有300个桃子,大猴子拿走31,小猴子拿走余下的4 1 。小猴子拿 走了多少个桃?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附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练习检测卷 一、填空。 1.12×2 3表示( )。 2.11 7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5。 3.35千米=( )米 7 12小时=( )分 4.6∶( )=( )16=3 4=15÷( )=( )(填小数) 5.20的35相当于40的? ?? ?? ;1吨的58相当于( )的18。 6.学校合唱队的人数在40~60人之间,男、女生人数比是7∶6,合唱队共有( )人。 7.把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扩大到原来的( )倍。 8.甲数是乙数的3 5(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多? ?? ?? 。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里 填上“>”“<”或“=”。

34×3234 58÷558 34×1634÷16 1÷341×34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因为54-14=1,所以54和1 4互为倒数。( ) 2.20÷2与20×1 2都可以表示把20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 ) 3.从家到学校,哥哥走7分钟,弟弟走9分钟。哥哥与弟弟速度的比是7∶9。( ) 4.光明小学与宇光小学的女教师都占全校教师总数的3 4,两个学校的女教师人数一样多。( ) 5.甲、乙两人今年年龄的比是5∶6,明年年龄的比一定是6∶7。 ( ) 6.74∶7 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1。(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根2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木料的( )。

A.25 B.25米 C.15 2.一堆煤用去25,还剩1 5吨,用去的和剩下的比较( )。 A .用去的多 B .剩下的多 C .一样多 3.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 5,比值( )。 A .扩大到原来的25倍 B .缩小到原来的1 25 C .不变 4.食堂有2吨面粉,每天吃总数的1 4,可以吃( )天;如果每天吃1 4吨,可以吃( )天。 A .8 B .6 C .4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0.2∶1 B .1∶5 C .5∶1 四、 计算。(1题6分,其余每题12分,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 9÷17= 23÷12= 57×710= 15÷513= 6÷13= 9×113= 2.计算下面各题。 35×34÷910 815×49×516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六年级一班有44人,自上学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1、2号对后几号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有六个单元,分别是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回顾整理。 百分数(二)、比例、比例尺、所属领域是数与代数。圆柱和圆锥所属领域是空间与图形,统计所属领域是统计与概率。 (二)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重难点:百分数在日常中的应用、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比例应用题。 3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锥、圆柱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统计表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二)数学思考目标

1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目标 1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型。 2整合学习内容,合拢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习时让生系统、全面地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重视数学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总结和提升,采用新型的复习方式,注重教师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5改进评估方法 评价形式由生评、自评为主,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检测卷 一、填空。 1.12×2 3表示( )。 2.11 7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5。 3.35千米=( )米 7 12小时=( )分 4.6∶( )=( )16=3 4=15÷( )=( )(填小数) 5.20的35相当于40的? ?? ?? ;1吨的58相当于( )的18。 6.学校合唱队的人数在40~60人之间,男、女生人数比是7∶6,合唱队共有( )人。 7.把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扩大到原来的( )倍。 8.甲数是乙数的3 5(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多? ?? ?? 。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 里填上“>”“<”或“=”。

34×32 34 58÷5 58 34×16 34÷16 1÷34 1×34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因为54-14=1,所以54和1 4互为倒数 。 ( ) 2.20÷2与20×1 2都可以表示把20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 ) 3.从家到学校,哥哥走7分钟,弟弟走9分钟。哥哥与弟弟速度的比是7∶9。 ( ) 4.光明小学与宇光小学的女教师都占全校教师总数的3 4,两个学校的女教师人数一样多。 ( ) 5.甲、乙两人今年年龄的比是5∶6,明年年龄的比一定是6∶7。 ( ) 6.74∶7 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1。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根2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木料的( )。

A.25 B.25米 C.15 2.一堆煤用去25,还剩1 5吨,用去的和剩下的比较( )。 A .用去的多 B .剩下的多 C .一样多 3.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 5,比值( )。 A .扩大到原来的25倍 B .缩小到原来的1 25 C .不变 4.食堂有2吨面粉,每天吃总数的1 4,可以吃( )天;如果每天吃1 4吨,可以吃( )天。 A .8 B .6 C .4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0.2∶1 B .1∶5 C .5∶1 四、 计算。(1题6分,其余每题12分,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 9÷17= 23÷12= 57×710= 15÷513= 6÷13= 9×113= 2.计算下面各题。 35×34÷910 815×49×516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竖式计算题300道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竖式计算题300 道 49 X 64= 23 X 78= 42X 45= 25X 52= 23X 48= 23X 64= 78X 45= 24X 36= 41X 67= 43X 54= 25X 92= 43X 73= 67X 54= 92X 73= 36X 73= 94X 54= 62X 42= 50X 25= 94X 37= 36X 94= 62X 50=

94 X73= 54X42= 25X37= 25 X53= 52X36= 48X94= 26 X85= 57X57= 25X22= 48 X26= 57X53= 36X94= 85 X57= 72X48= 54X62= 29 X24= 32X52= 35X93= 72 X54=29X32= 35X48=

62 X24=52X9= 27X64=

24 X78= 46X35= 26X23= 45 X28= 27X24= 46X26= 45 X64= 78X35= 23X28= 52 03= 24X21= 49X34= 34X67= 36X54= 75X92= 93X73= 47X34= 36X75= 93X36= 67X54= 92X73=

21X76= 48X57= 97X45=

65 X29= 74X 37= 21X 48= 97 05= 74X 76= 57X 45= 29 X 37= 65X 83= 82X 36= 25 X 94= 34X 85= 45X 57= 65X 82= 25X 34= 46X 83= 36 X 94= 85X 57= 32 X 43= 54X 52= 92X 24= 32 X 52=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细心填空。 1.8 7=( )(小数)=( )%。 2. 5的倒数是( ),0.4与( )互为倒数。 3. 在○里填上“〉”、“<”或“=”。 49×23○49 65×1○65÷1 83÷73○8 3 4.一桶啤酒倒出3 2,刚好倒出12千克。这桶啤酒原来重( )千克。 5.一箱葡萄重28千克,吃了4 1,还剩( )千克 。 6. 为了庆奥运,实验小学绘制了一幅百米长卷图,其中六年级绘制的占全长的 52。六年级绘制了( )米画卷。X|k |b | 1 . c|o |m 7.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这是一个( )三角形。8.6:0.2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9. 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 53,这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 )千米,行完全程需( )小时。 10.小明用圆规画了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画得圆的周长是( )厘米。 11. 希望小学六年级一班美术兴趣小组有12名学生,这12名学生的身高(厘米)是: 154 156 158 165 158 148 158 151 150 162 163 149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2. 前进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有97名学生及格,3名学生不及格,及格率是( )。 13.在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20个红、黄两种球。要想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5 3,盒子里应放红球( )个,黄球( )个。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 ()÷()=()%=():40 2.9份,每份煤重(),每份是这堆煤的()。 3.()比20米多20%,3吨比()千克少40%。 4.9 ÷()= 0.75 =():24 =()% 5.0.75: 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和它的倒数的和是2。 7.走一段路,甲用了15分钟,乙用了20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9.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 ,剩()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 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12.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6dm,它的周长是()dm,面积是()dm2。 二、判断。(10分)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 )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不一定比原数大。 ( ) 3.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3.14倍。() 4. 一个真分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真分数。() 5. 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 某人栽了101棵树,全部成活,其成活率为101%。() 7.加工97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7%。 ( )

8.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面积也相等。() 9. 如果a×23 =b×35 (a、b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4. 100克糖水中含糖10克,则水与糖的比是() A、10:1 B、11:1 C、9:1 5. 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 A、28.26 B、12.56 C、50.24 6. 1000元存入银行3年,到期时取出1045元,则取出的1045元叫() A、本金 B、利息 C、本金和利息 7.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6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快() A、37.5% B、60% C、62.5%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B、圆具有对称性 C、圆是曲线图形 9.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10.把30%的百分号去掉,原来的数就()。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11. 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份) 一、我来填一填。(20分,每空1分) 1.7 4+7 4+ 7 4=( )×( )=( ) 2.18个9 4是( );27的3 2是( )。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它的20 1 ,5天修这条公路的( ),16天可修这条路的( )。 4.一种电视机的价格降低了3 1,现在的售价是原来的( )。 5.在里填上“>”“<”或“=”。 6 5 ×465 9×3232×9 83×2183 32×2121×31 6.边长是2 1 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7.六(1)班有10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2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人。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9 1,4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30 kg,已经吃了它的5 2,吃了( )kg,还剩( )kg 。 10.6×( )=5 4×( )=1。 二、我来判一判。(10分,每空2分) 1.把8 t 煤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 8t 。 ( ) 2.6 1×5和5×6 1表示的意义相同,结果也相同。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5 2米后,还剩下5 3米。 ( ) 4.60的5 2 相当于80的 103 。 ( ) 5.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三、我来选一选。(10分,每空2分)

1.用5千克棉花的6 1和1千克铁的6 5相比较,结果是( )。 A.5千克棉花的61重 B.1千克铁的6 5 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2.一根绳子剪去它的101,又接上10 1 米,现在这根绳子变长了,则原来这根绳子( )。 A.小于1米 B.大于1米 C.等于1米 D.无法确定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 10 1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01 B.109 C.1011 D.11 1 4.比35的7 2 多10的数是( )。 A.19 B.14 C.20 D.15 5.有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2 1 米,第二根用去它的2 1,剩下的部分一样长。那么,对于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你的看法是( )。 A.第一根绳子长 B.第二根绳子长 C.无法比较长短 D.相等 四、我来算一算。(3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每空1分) 16× 323= 25×7516= 711×229= 913×87= 2411×223= 2.1×73= 1.5×215= 8 1 ×16= 2. 计算下面各题。(18分,每题3分) 18×169×4 6×53×97 158×41×10 9 45×81×16 127×94×83 72×125×3 2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17分) 1、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件羊毛衫的标签中写有“羊毛85%”表示()占()的85%。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 : 3, 乙数除以甲数的商是(), 甲数占两数和的()%. 5、圆周率表示的是()和()的倍数关系,用字母()表示。 6、在同圆里,半径是直径的(),它们都有()条。 7、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率是98%,全班共50人,这个班当天缺勤()人。 8、在○里填上>、<或=。 1×○13÷1○3 10○10÷ 9、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可以写出数量关系式:()×=() 10、1米的4/7是()0.75比1/4多()% 18是()的1倍()比18多15%。 二、判断题:(6分) 1、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2、已知X×Y=1,那么X和Y互为倒数。() 3、4米增加它的1/4后,再减少1/4,结果还是4米。() 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5、小明家12月份用电量比11月份节约了110%。() 6、A和B为自然数,A的等于B的40%,那么A<B。() 7、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8、5米: 10分米= 1 : 2 。() 9、新培育的玉米良种,发芽率达到120%。() 三、选择题:(6分) 1、一堆煤,运走1/4吨,还剩下()。A3/4B3/4吨C无法确定 2、把0.85、7/8、85.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A0.85B7/8C85.1%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就扩大()。 A 6.28倍B2倍C4倍D2π倍 4、把5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千克B10%千克C2千克D千克 5、甲数减少了它的1/4后是75,这个数是()。 A30B45C100D125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A1/4B78.5%Cπ/4 7、母子俩的年龄差是28岁,母子的年龄比是3:1,那么儿子是() A 16岁 B 7岁 C 14岁 D 15岁

小学三年级数学竖式计算题200道.

班级:姓名:分数: 364×59= 35×12= 359÷3=426÷4= 46×58=46×22=603÷7=23×37= 326×5=482÷8=370÷7=254÷5= 76×15=486÷2=607÷5= 423÷3= 915÷3=560÷4=726÷6=525÷3=

班级:姓名:分数: 87×19=362÷6=839÷9=602÷7=51×16 =78×22=416÷4=823÷8=63×43=367÷4=795÷5= 42×53= 15×82=79×97=28×32=54×25 =48×61=39×42 =168÷8=370÷5=

班级:姓名:分数: 640÷7=19×64=470÷9=522÷6= 19×64= 470÷9= 522÷6=312÷7= 570÷8=810÷9=660÷5=804÷7= 462÷3=780÷4=729÷9=624÷6= 321×12= 156-97= 192÷4=25×43=

班级:姓名:分数: 125×23=18×250= 52×49=34×54= 106×51=48×34=82×16=45×93=66×65=55×18=75×26= 816÷8=79×29=43×36=62×71=38×44= 865÷5=984÷8=437÷3=4137÷9=

班级:姓名:分数: 31×81=97×22=57×21=42×79= 27×16=39×66=17×51=43×22= 175÷5=460÷8=8405÷7=9160÷4= 3664÷6=2360÷4=18×34=19×25=27×32=45×12=33×12=32×69=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 算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825÷25= 9864÷48= 900÷22= 57×307= 59×198=689÷34= 1105÷55= 504×32= 358÷25= 538÷33= 986÷29= 13320÷70= 603×36= 812÷57= 860÷30= 647÷27= 786÷94= 689÷21= 783÷58= 45×368= 750×40= 188×25= 2704÷26= 343÷32= 4800÷600= 2700÷300= 986÷29= 25×480= 905÷45= 450×78=899÷36= 367÷29= 99007÷45= 7403÷68= 864÷57= 562+865= 528+462= 952-653= 965+652 = 562*56= 513*56= 2565-545 = 432-85= 2132+52= 222-15= 5258x552 = 422+52= 4521-655= 424+536= 524-855= 56+578 = 452*54= 854-465= 552+652= 465-52= 4562-565 = 156x56= 6125+46= 446x58 = 125+65 = 123+665= 122-45 = 135-62 = 123+56= 452-125= 589-69 = 623+533= 958-652= 364x59=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426÷4=?23×37= 46×58= 326×5=482÷8=?370÷7=? 784-685= 76×15=486÷2=?607÷5=? 900-807= 915÷3=560÷4=? 458+542=? 423÷3= 87×19=?362÷6= 525÷3=? 254÷5=? 192÷4=602÷7= 839÷9=? 726÷6= 51×16 =78×22= 416÷4=823÷8= 63×43=367÷4=?795÷5=42×53= 15×82=79×97=?28×32=54×25 = 48×61=39×42 =? 168÷8= 370÷5= 640÷7=19×64=?470÷9=?522÷6= 19×64= 470÷9=?522÷6=?312÷7= 570÷8=?810÷9=?660÷5= 804÷7= 462÷3=? 780÷4= 729÷9=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小小学史伟丽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 7、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 第二单元可能性 1.概率=获胜的情况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数。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 2、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分率; 分率=比较量÷单位“1”的量 3、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变号变倒数)。 4、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会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会比原数大。 第四单元认识比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式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式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4、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连接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第五单元圆 1.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直径。 2.圆的特征:在同圆或等圆当中,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 的2倍,用字母表示d=2r;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3.扇形,圆心角 4.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3.14d或c=2*3.14*r 5.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3.14r*r 6.环形的面积:s=3.14R*R-3.14r*r 第六单元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2.已知一个数以及另一个数比它多或者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既可以用除法计算,也可以列方 程。 第七单元认识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分数可以表示分率和数量,但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跟单位。 3、我们不能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因为它有可能是表示数量的分数。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时要先除到第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

三年级数学竖式计算题大全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357÷6= 75÷5= 42×3= 615÷5= 74×5= 74×8= 50÷6= 200÷7= 121×4= 510÷9= 194÷2= 516×6= 100÷2= 43×8=

125×5= 415÷4= 453÷6= 705÷7= 321×3= 874÷3= 870×3=352÷5= 429÷6= 54×8= 594÷7= 569÷4= 498÷7= 197×2= 974÷5= 483÷8= 320×2= 408÷2= 890×6= 825÷5= 132×2=

285×6= 267÷3= 67÷3= 434×8= 375÷2= 567×6= 362×4= 75×6= 203×8= 168×9= 365÷6= 804÷4= 685÷5= 308÷7= 600÷9= 204÷5= 428÷7= 942÷3= 612÷3= 635÷9= 690÷6=

416÷4= 416÷4= 724÷4= 129÷8= 805÷5= 735÷5= 176÷4= 7200÷9= 4816÷4= 2106×2= 57×28= 744÷2= 118×2= 4702÷2= 96÷3= 726÷6= 917÷7= 252÷2= 906÷6= 96÷4= 84÷7=

705÷5=585÷5=745÷5=847÷7=98÷7=426÷3=784÷7=447÷3= 256x9= 384÷4= 111x9= 110÷5= 222x7= 184÷2= 122x7= 75÷3= 188x5= 440÷5= 133x5= 56÷2= 154x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