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导因子
辽东栎和蒙古栎的比较转录组及栎属槲栎组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

辽东栎和蒙古栎的比较转录组及栎属槲栎组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栎属隶属于壳斗科,该属物种种类繁多,广泛地分布于北半球,且大部分物种都是森林中较常见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栎属物种之间的形态特征错综复杂,分布区重叠,物种之间的杂交普遍发生,种间界限很难划定,系统发育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
中国作为栎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且属内的多个物种都是中国特有种,相比较欧洲与美洲对于栎属植物的大量研究,我国对于栎属物种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对于中国栎属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首先对中国栎属植物中分布最北缘的蒙古栎和辽东栎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并开发出适合于栎属研究的通用EST-SSR引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栎属槲栎组11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以期探讨槲栎组的遗传结构和种间关系。
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辽东栎和蒙古栎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及相关的EST-SSR引物开发本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的方法对栎属槲栎组的辽东栎和蒙古栎两个近缘物种进行比对分析,基于Illumina双末端测序技术获得了辽东栎和蒙古栎的转录组数据,总计产生约2400万个Reads,两物种组装后共获得103,618个Unigenes。
通过对两个物种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共鉴定出12,981个直系同源基因。
根据对Ka/Ks值的估计和富集分析,有1179个(9.08%)的同源基因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其中大部分的同源基因是与“DNA修复”、“响应寒冷”和“响应干旱”等功能相关。
这一发现可能为这两个关系密切的栎属物种在适应干旱和寒冷等极端环境时的差异提供了一些解释。
根据Ks值的分布估算出两种栎属植物的分歧时间,大约是4.27-5.93 Mya。
通过转录组数据检测到16,608个SSR位点,成功设计12,363对引物。
随后,随机选取158对引物进行多态性的检测,有77对引物至少在槲栎组11个种的其中一个种中是多态的。
(2)栎属槲栎组的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基于槲栎组11个种92居群1672个体,2个外类群28个体,总计1700栎属植物个体,通过从转录组研究中开发的77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9对高多态性引物,对槲栎组的群体遗传学进行初步研究。
山西霍山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生存分析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u r v i v a l An a l y s i s o f Qu e r c u s l i a o t u n g e n s i s
Po p ul a t i o n i n H uo s ha n Mo u nt a i n
态 和分 布特 征等方 面。然 而 ,作 为 黄土 高原辽 东 栎 核 心分 布 区域之一 的山西霍 山种 群 的生存 特征 研究
t y p i c a l D e e v e y I I t y p e .
Ke y wo r d s :Q u e r c u s l i a o t u n g e n s i s ;p o p u l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p o p u l a t i o n d y n a m i c a n a l y s i s ;H u o s h a n Mo u n t a i n
a n a l y z e d b y u s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s u r v i v a l a n a l y s i s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Q . 1 i a o t u n g e n s i s p o p u l a t i o n s w e r e g r o w t h — o r i —
J I ANG P e n g - f e i , BI Ru n — c h e n g
( 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h a n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n f e n S h a n x i 0 4 1 0 0 4 ,P . R . C h i n a )
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辽宁林业科技20212021年第2期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No2辽东山区蒙古栋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汪成成,刘红民**,董莉莉,高英旭,赵济川收稿日期:2020-12-02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10502);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2081 )o 作者简介:汪成成,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培育与经营研究,E-mail :yuanlinwcc@ 163. com 。
*通讯作者:刘红民,正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培育与经营研究,E-mail :L. HM@ 163. com 。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摘 要:以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72株不同林龄的蒙古栎解析木数据构建 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Korf 方程拟合胸径和材积生长效果最好,Gompertz 方程拟合树高生长效果最好,R 2值分别为0. 881 0、0. 823 3和0. 902 5,使 用未参加建模的解析木数据对最优模型进行t 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用于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过程的预测。
蒙古栎胸径生长的旺盛期为5 - 35 a ,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0 a ,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20 ~25 a ,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25 ~30 a ;树高生长的旺盛期为5 ~40 a ,连年生长量呈现3次峰值,最大峰值 出现在10 a ,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5 a ,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15 ~20 a ;材积生长在5 ~ 10 a 非常缓慢,10 a 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35 a 以后材积生长持续旺盛,直到80 a 仍未达到数量成熟龄。
蒙古栎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0 a 后开始下降,表明此时林木间竞争加剧,对营养空间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建议在10 a 时对林分进行密度控制,减小林木间的竞争,促进胸径和树高生长。
辽东栎——精选推荐

辽东栎(一)生物学特性落叶乔木,高可达15m。
喜光,阳性树种,耐干旱耐瘠薄。
辽东栎可以形成纯林或以辽东栎为主的林分,多呈单层林相,上层主要是辽东栎,下层草本及灌木植株较少,枯落物层极厚。
辽东栎主根性明显,深根,具有强大的抗风力,播种苗头5年根系的发育优于地上部分,5年后地上部开始速生。
辽东栎萌芽力很强,经多次砍伐,仍可形成良好的萌芽林,萌芽林生长更快,生物量大,2年生萌芽林高达1m以上,地径粗1cm。
辽东栎结实量丰富,种子成熟后无休眠期,在地温、气温和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落地后3~5天即生根入土,落地种子在气温低、湿度小的情况下,可在枯落物下不发芽安全越冬,能耐-35℃的低温,第二年春暖后发芽生根,在兽害较少的地方,天然更新良好。
(二)分布在黄河以北多数省份有分布,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树北域的主要树种。
辽东半岛、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及秦岭西段、河南的西部山地、内蒙古草原地区均有分布,太行山区的百花山、小五台、五台山、中条山、吕梁山、王屋山均有成片的辽东栎林。
(三)生态适应性(1)海拔最适宜生长的海拔范围是1500~2000m,海拔1500m以下地带生长减弱。
(2) 降雨年降雨量400~700mm。
(3)温度年均温3~13℃,气温最低可达-40℃.(4)土壤在石质山花岗片麻岩和石质山玄武岩山区内最适宜,土层厚度30~80cm。
(5)坡向阴坡优于阳坡。
(四)栽培要点(1) 育苗播种育苗、容器育苗(2) 造林直播造林、植苗造林、自然造林、萌芽更新。
栎类水土保持造林技术栎类都是壳斗科栎属树种的总称。
我国约有60种,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太行山区主要有栓皮栎、辽东栎、槲树、麻栎、槲栎、蒙古栎等栎类树种,是太行山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林植物材料。
栎类多为喜光树种,生长速度中等,根系发达,深根性,主根明显,落叶量大,改良土壤性能好。
一般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不苛,耐寒性差别很大。
在上述栎类树种,以辽东栎自然分布的范围最广,以栓皮栎人工造林的面积最大。
辽东栎苗木规格

辽东栎苗木规格一、引言辽东栎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因其优美的树形和美丽的叶子而备受喜爱。
辽东栎苗木作为园林绿化和城市森林建设中的重要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辽东栎苗木的规格,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二、基本信息1. 学名: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2. 别名:辽宁栎、白刺栎、黄皮栎、大果青冈等。
3. 属于:壳斗科(Fagaceae)植物。
4.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
5. 生长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环境。
三、苗木规格1. 苗高:常见规格为60cm-200cm不等,可按照实际需要定制不同高度。
2. 茎径:主干茎径一般在2cm-8cm之间,侧枝茎径在0.5cm-2cm之间。
3. 冠幅:成年树冠宽度可达10m左右,苗木冠幅一般在1m-2m之间。
4. 叶片:叶片为卵形或倒卵形,长5cm-15cm,宽3cm-9cm,边缘有锯齿,叶面光滑有光泽。
5. 树皮:树皮灰色或浅灰色,纵裂成不规则的小块状。
6. 根系:较发达,深度约为树高的1.5倍。
四、苗木特点1. 生长快:辽东栎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环境下每年可增长30cm左右。
2. 耐旱耐寒: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能力强,能够在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良好生长。
3. 视觉效果好:树形优美,冠幅广阔,枝叶繁茂,叶子美丽光泽度高。
4. 病虫害少:抗病虫害能力强,在适宜的环境下不易生病。
五、种植技术1. 土壤要求: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层深厚、含水量适中的黄壤、黄褐土、砂质壤土等均可种植。
2. 光照要求:喜欢充足的阳光,不耐阴暗环境。
3. 浇水要求:刚种植时需保持土壤湿润,成长期间浇水量适中即可。
4. 施肥要求:春季和秋季分别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
5. 剪枝要求:苗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剪枝修剪,促进树形美观和枝叶繁茂。
六、应用场景1. 园林绿化:辽东栎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树种之一,可以用于公园、广场、街道两侧等地方的绿化建设。
宁夏六盘山区辽东栎林的空间分布及林分特征

摘 要 : 于 20 基 0 5年森林 资源一类清查数据 , 分析 了六 盘山区辽东栎林分结构 和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 明 : 辽东栎林 在六 盘山主要分布于海拔 1 0 0~ 23 0m范围 内, 9 0 坡度为 2 ~ 3 。 ( 】 5 的半 阴坡 、 阳坡 和阴坡上 , 半 与山杨林 的分 布生 境相近 。现 有的辽东栎林多 为幼 龄林 , 均林 龄 3 , 分密度较大 , 均 1 4 平 0a林 平 6株 . m~, 木平均高度 7 8i, 0 h 树 . 平 n
Qu ru iou g n i F rssi ip n Mt. ec sl tn e s o et n L u a s a s
WANG a yn , Y Pe g—a Zh n—i U n to。 W NG S u n —u A h a g g i,Y h -a ,HU Y n —in U Z ii j o g qa g ,
林业科学研究
Fo e tRe e r h r s s a c
2 1 ,4 1 :7~ 12 0 12 ( ) 9 0
文 章 编 号 :0 119 (0 1 0 -0 70 10 —4 8 2 1 ) 109 —6
宁 夏 六 盘 山 区 辽 东 栎 林 的 空 间分 布 及 林 分 特 征
均 胸 径 1 . m。胸 径 5~ 1 m 的 辽 东 栎 株 数 占 5 % 以 上 , 均 木 材 蓄 积 量 仅 为 3 . ・ m~ 。随 着 海 拔 升 24c 0e 0 平 9 9m h
高、 坡位从坡上部 到坡 下部 , 向从 半 阴坡到半 阳坡 , 坡 林分密度 增大 , 平均 树高 和胸径增 加 , 这主要 是 因为沿此 梯度 林龄在增加 , 而且 随着 年龄 的增加 , 辽东栎林 的平均 胸径 以0 8a ・ 的速度增大 , . m a 作为主要先锋伴 生树种 的山杨 在林 内的比重则 下降 , 明六盘 山区的现 有辽东栎林正处 于正 向演 替阶段 , 说 更趋 稳定 。建议对辽 东栎林采取 近 自然 林业 的管理方式 , 减少不利 的人工干预 , 加速培养近 自然 森林 。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种群生命表研究

宁夏六盘山辽东栎天然更新调查分析

t 0 8 混 交 比 例 占 5 以 上 时 , 有 较 强 的 天 然 更 新 能 力 , 更 新 状 况 良好 。 .、 0 具 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键 词 : 东栎 ; 辽 天然 更新 ; 查 调 中 圈分 类号 : 7 4 1 ¥ 5 .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 12 1 ( 0 3 0 —0 30 1 0 — 1 7 2 0 ) 30 1 — 3
誉 6o o
籁
4 0 0
蕞2 0 0
O o2 . o4 . o. 6 o8 . 1o .
照 、 荫 等 方 面 为 辽 东 栎 的 天 然 更 新 提 供 了 蔽
适 宜 环 境 , 大 地 促 进 了更 新 进 程 。 见 表 1 极 。 3 4 不 同 混 交 比例 对 更 新 的 影 响 . 六 盘 山林 区 的 辽 东 栎 主 要 以 纯 林 和 伴 生
例 的下 降 而 下 降 。 外 , 辽 东 栎 占绝 对 优 势 另 在 ( 交 比 例 7 ~ 1 O ) 黑 鹰 沟 林 区 , 混 5 O 的 其
更 新 状 况 与 混 交 比例 为 5 ~ 7 的 桦 林 O 4
中处 于优 势地 位 时 , 更 新 能力 就 能得 到 很 其 好 体 现 , 与 是 否 是 纯 林 没 有 密 切 关 系 。 见 而
多 , 均 可 达 1 0 平 1 2 5株 / m 且 苗 高 和 地 径 h ,
海拔/ m
图 2 不 同海 拔对 辽 东 栎更 新 的 影 响
3 3 不 同坡 向 对 更 新 的 影 响 .
辽 东 栎 主 要 分 布 在 六 盘 山 的 阴 坡 、 阴 半 坡 [ , 阳坡 及 阳坡 有 少 量 分 布 。通 过 调 查 , 3半 ] 辽 东 栎 在 不 同坡 向 的 更 新 顺 序 是 : 阴 坡 > 半 阴坡 > 半 阳坡 > 阳 坡 。 体 上 看 , 坡 的 更 新 总 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 9卷 第 8期 2 0 1 3年 8 月
d o i :1 0 . 1 1 7 0 7 / j . 1 0 0 1 — 7 4 8 8 . 2 0 1 3 0 8 0 2
林
业
科
学
Vo 1 . 4 9, No .8 Aug ., 2 0 1 3
SCI ENTI A
结果表明 : 模 型 能 够 很 好 地 模 拟 辽 东 栎 林 的潜 在 地 理 分 布 , 其 潜 在 分 布 区 覆 盖 了 我 国东 北 南 部 、 华北 中南部 、 华中
西北部 、 华东北部 、 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及西北东部地区。影响辽东栎林潜在分布的各主导因子阈值分别为 : 年 均 降
‘
Ab s t r a c t : I n t e r ms o f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d a t a o f Q u e r c u s w u t a i s h a n i c a f o r e s t a n d t h e e i g h t v a r i a b l e s t h a t p o t e n t i a l l y a f f e c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p l a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a n n u a l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P) ,a n n u a l r a n g e o f mo n t h l y m e a n t e mp e r a t u r e ( D T Y)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c o l d e s t mo n t h( T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w a r me s t mo n t h( T ) ,g r o w i n g d a y d e g r e e s a b o v e 5 o C( G D D5 ) ,mo i s t u r e i n d e x( MI ), a n n u a l a mo u n t o f s o l a r r a d i a t i o n( R a d i )a n d e l e v a t i o n( E l e v ) ,f o u r d o mi n a n t 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i n g P,T ,G DD 5 a n d R a d i ,i n f l u e n c i n g Q.wu t a i s h a n i c a f o r e s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wi t h t h e Ma x E n t Mo d e 1 .T h u s ,a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mo d e l b e t w e e n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Q .w u t a i s h a n i c a f o r e s t a n d d o mi n a n t v a r i a b l e s
S I LVAE
S I NI CAE
辽 东 栎林 潜 在 地 理分 布及 其 主导 因子 木
殷 晓洁 周 广 胜
2 .中 国气 象 科 学 研 究 院
隋 兴 华 何 奇瑾 李 荣 平。
沈阳 1 1 0 0 1 6)
( 1 .中 国科 学 院植 物 研 究 所 植 被 与 环境 变 化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 0 0 0 9 3: 北京 1 0 0 0 8 1 ; 3 .中 国气 象 局 沈 阳 大气 环 境研 究 所
Yi n X i a o j i e Z h o u G u a n g s h e n g , S u i X i n g h u a He Q i j i n L i R o n g p i n g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V e g e t a t i o n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h a n g e I n s t i t u t e fB o o t a n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fS o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3; 2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
P o t e n t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Q u e r c u s w u t a i s h a n i c a F o r e s t a n d I t s D o mi n a n t F a c t o r s
摘 要 : 利 用 影 响 植 物 分 布 的 8个 变 量 ( 年均降水量 、 气温年较差 、 最冷月温度 、 最暖月温度 、 大于 5 o C积温 、及 辽 东 栎 林 地 理 分 布 资料 , 结合最大熵模型 , 筛 选 出影 响辽 东 栎 林 地 理 分 布 的 主 导 因子 , 即年均降水量 、 最冷月气温 、 大于 5 o C积 温 和年 辐 射 量 。 在 此 基 础 上 , 构 建 辽 东栎 林 地 理 分 布 与气 候 的 关 系 模 型 。
水 量3 4 0~1 0 6 0 mm、 最 冷 月 气 温 一1 7~ 4℃ 、 大 于 5℃ 积 温 8 0 0—3 7 0 0℃ ・ d ~、 年 辐 射量 1 . 0 8×1 0 ~1 . 4 1×
1 O W ・ I l l ~。
关 键词 : 辽 东 栎 林 ;潜 在 地 理 分 布 ; 主 导 因子 ;最 大 熵 模 型 中 图分 类 号 :¥ 7 9 1 .5 3 ; Q 9 4 8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4 8 8 ( 2 0 1 3 ) 0 8— 0 0 1 0—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