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培养条件对酯化力影响的研究

酿酒科技2009年第1期(总第175期)?LIQUOR—MAKINGSCIENCE&TECHNOLOGY2009No.1(T01.175)

红曲霉培养条件对酯化力影响的研究

彭熙敏1,黄著1,刘超兰1,韩瑞枝1,周荣清1’2

f1.四jl{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西ji{成都610065;2.四j;l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j11成都610065)

摘要:以A13、As3.554和As3.972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培养参教米坯的初始水分、培养时间及以葡萄糖和蔗

糖为速效碳源及添加量对底物己酸和乙醇转化为脂肪酸酯的酯化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袁明,蒸米坯的初始水

分、培养时间对其酯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最适水分为50%,培养时间为24d,葡萄糖可作为其培养初期的速效

碳源。添加量视其菌株性能而存在一定差异。HS—SPME耦联GC—MS剖析不同红曲菌株制成的曲粉所催化得到的

产物组分表明,其主要产物与总酯化力之间存在相关性,其酯化物的种类取决于菌株的特性。

关键词:微生物;红曲霉;培养条件;酯亿力

中图分类号:093—3;TS261.1;TQ9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09)01—0017-04

StudyOiltheEffectsofMonascusCultureConditions011the

Esteri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

PENGXi—minl,HUANGZhul,LIUChao-lanl,HANRui—zhilandZHOURong-qingL2(1.Textile&FoodScienceCollege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2.StateLabofTanning&Cleaning

Techniques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China)

Abstract;ThreedifferentstrainsofMonascusspincludingA13,As3。554andAs3.972weremed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theirculturecondi—fions(initialmoisturecontentofsteamedrice,culturetime,andadditionlevelofglucoseandsucroseusedasrapidly-efficientcarbonsource)ontheesteri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convenedbyethanolandhexanoicacid).Theexpefimenmlresultsshowedthattheinitialmoisturecontentofsteamedrice(50%moisturecontentthebest)andculturetime(24dculturethebest)hadremarkableeffectsontheested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andtheadditionlevelofglucose(usedasrapidly—efficientcarbonsourceinearlycultureperiod)wasdependentontheprop-ertiesofMonascusstrains.Theanalysisofthecatalyzedproductsbystarterpowder(madebydifferentMonascusstrains)byHS—SPMEcoupledwithGC-MSindicatedthatthemaincatalyzedproductswerecorrelativewimtheesterifyingcapacityandthevarietiesofesterifyingproductsde—pendeduponthepropertiesofMonascusstrains.

Keywords:microbes;Monascus;cultureconditions;esterifyingcapacity

红曲霉属于同宗配合的子囊菌类真菌。形态为不规则的分支菌丝。菌丝多核且具有大型液泡、线粒体和横隔.分生孢子单一或成串地生长于菌丝顶端。菌丝初期为白色,老熟后因菌种不同而变为淡红色、紫红色、烟灰色掣¨。虽然红曲霉在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尚存在分歧。如Hawksworth将之分为M.pilos琊、M.purpureus和胍tuber3类,而Iizuka则将之分为12类【2].目前国内倾向于Hawksworth法【3】,但是红曲霉在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已引起高度重视,如用作防腐剂、中药的组分等[41。红曲则是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霉后发酵而制成的。白酒酿造过程中,多采用红曲来提高己酸乙酯的含昆嗍,已在白酒酿造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成为白酒酿造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q,这是由于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生物酶,其中包括可促进己酸和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酯化酶。本文报道了所选定的3株菌株以糙米为原料,培养过程参数对酯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的试验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糙米:购自本地农贸市场。

1.2微生物

As3.972和As3.554,购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红曲霉A13,本研究室保藏菌株,从本地白酒生产企业周围土壤样中分离。

1.3药品与试剂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7SGlll-009)。

收稿日期:2008-11-17

作者简介:彭熙敏(1984一).男,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发酵技术。通讯作者:周荣清,教授,E-mail:rqzhou@163。corn。

17万方数据

红曲霉培养培养条件的研究

开题报告 红曲霉培养培养条件的研究 1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红曲霉以其产生红曲色素而得名。红曲自古以来在我国一直用于食品的着色,红曲色素具有稳定性很好,蛋白着色力强,色调柔和,酸碱稳定等优点。随着人们对合成色素具有诱发癌症等毒副作用的认识,天然食用色素日益受到重视。 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丝状真菌经发酵而合成的天然色素,由黄色及红色等6种色素组成。红曲霉属真菌门,子囊菌纲,真子囊菌亚纲,曲霉科,菌丝体呈紫红色,菌丝体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胞外色素和胞内色素。可用传统的固体发酵法生产,也可用液体发酵的现代技术生产红曲霉素红曲霉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而具有安全保健的功能。 目前,红曲霉的生产工艺已由传统的固体发酵转向液体深层通气发酵,大大提高了色素的产量和纯度。本课题采取液体深层发酵的方式生产红曲霉素,并研究红曲色素的提取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同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更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特点。 本课题主要开展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找出红曲霉培养的最佳环境条件,包括温度、酸度、装量纱布层数、转速、发酵时间等。 2实验方法 2.1菌种选择 选取易于培养、产色能力强的红曲霉。 2.2培养基 一级培养基:饴糖5%蛋白胨1.5%琼脂3%PH自然 121℃高压灭菌30分钟

二级培养基:麦芽糖5%豆饼粉2%K2HPO4.3H2O0.5%MgSO4.7H2O 0.25%H2O1000ml PH自然121℃灭菌30分钟 2.3工艺流程 菌种→斜面培养→摇瓶培养→发酵罐培养→测量色价 2.4具体方案 选择出最佳培养条件,设计正交实验进行实验 因素温度(℃)发酵时间(h)转速(r/min)酸度纱布层数(层)装量(ml)12048100 5.5230 22360120 6.0440 ******** 6.6650 427841607.0860 530961807.51070 采用上述培养基配方,根据表格设计安排实验。 2.5测定色价 取发酵液离心后,分别对上清液和沉淀进行了处理,测定胞内色素和胞外色素的OD值,然后把OD值转换为色价,则总色价=胞外因素色价+胞内因素色价。 3预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实验,比较总色价,找出最价的正交组合,得出红曲霉的适应培养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大全编

201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题汇编1 1、(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____________(远小于/小于/远大于)钩码的拉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2、(2017益阳)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的实验装置。长滑板放在紧靠竖直墙壁的水平实验桌上,弹簧测力计左端通过细绳连接金属物块P,右端固定在墙上。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将长滑板从物块P的底下水平向左抽出。 方案一:保持物块P对长滑板的压力不变,更换不同材料的长滑板,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 方案二:保持长滑板的材料不变,在物块P的上表面增减砝码,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对物块P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块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 3 N F 图丙 A B C 图乙 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3.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 小车、棉线、钩码、滑轮等。 实验步骤: 1.如图1,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放钩码。这样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观察小车在什么情况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图1 2.用手按住小车,改变两端钩码数量,使两个拉力大小不等。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3.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让两个力的方向相同,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4.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让小车扭转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5.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再让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小车所受二力关系 小车运动情况 (静止与否)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分析论证: 要保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简单地说,就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评估: 该实验中的小车在水平方向还要受到摩擦阻力,使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实际是三个。如果阻力比两个拉力小得多,可以忽略的话,可以近似认为小车水平方向只受到两个拉力。这就要求桌面尽可能光滑;小车的轮子滚动自如;选取质量较大的钩码,使两个拉力尽量大些,以削弱摩擦阻力的影响。所用的两个托盘也要相同 实验装置改进:也可以用一张方形卡片纸(注意重量轻些的好)代替小车作为受力物体,卡纸的两个对角分别用线穿过并栓牢,线的另两端绕过铁架台上的滑轮并挂上钩码。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图2和图3是其中的两个步骤,供参考。 图2 图3

红曲霉.txt

红曲霉 叶静 (西南民族大学,成都610225) 摘要:红曲霉(Monascus)是我国最早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有益真菌之一,主要集中应用在传统酒曲、制醋、着色、防腐等领域,国外红曲霉主要应用于肉品加工及其他食品着色方面,其药理活性物质可抑制胆固醇活性、降血压物质和麦角固醇,利用红曲霉可生产纯红曲及添加红曲提取物的胶囊、红曲口服液以及酒、醋、酱油及食品添加剂和饲料等。 1.古代人对红曲霉的认识 红曲是红曲霉在蒸熟的稻米上生长发酵而形成的红色米粒。由于颜色鲜红宛如朱砂,亦称丹曲。红曲是我国古代人的伟大发明。明代李时珍引《丹溪补遗》中的记载是说“以白米饭受湿热蒸变而为红,即成真色,久亦不渝,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从雪白的稻米变成紫红色的红米,在没有微生物知识的古代确实给人以神奇、奥秘的感觉,所以有人说红曲是中国古代先人巧夺天工的发明。 2.红曲霉的形态特征 红曲也称红曲霉、红糟、红大米,学名Van Tieghem,是1884年法国人van Tieghem分离鉴定命名的,属于不整子囊菌纲散囊菌目(Eurotiales)红曲科红曲属。 红曲霉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为淡粉色、紫红色或灰黑色等,因种而异。菌落呈绒毡状或呈皮膜状,呈皮膜状的菌落少褶皱或具有辐射纹。红曲霉多能形成红曲色素,可分泌到培养基中,使培养基着色。菌丝具有横隔,多核,分枝繁且不规则。细胞幼时含有颗粒,老后含空泡及油滴。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单生或以向基式生出,2~6个成链。闭囊壳呈球形,有柄,柄长短不一。闭囊壳内散生十多个子囊,子囊呈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子囊壁

解体,孢子留在薄壁的闭囊壳内。呈卵球形,光滑,无色或淡红色。红曲霉的生活史 见图: 3.红曲霉的生理生化性质 红曲霉能在15~45℃,最适温度为32~35℃,最适PH为3.5~5.0,有良好的耐酸和耐乙醇能力。能利用淀粉、糊精、麦芽糖、蜜二糖、纤维二糖、葡萄糖、甘油、乙醇、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糖类和酸类作为碳源,能利用硝基氮、氨基氮和有机氮,而以有机氮为最好的氮源。红曲霉能自身合成生物素、硫胺素、核黄素、麦角固醇等多种维生素。红曲霉可代谢生成多种酶类,有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苷酶、蛋白水解酶、酯化酶等。 4.红曲霉的应用 (1)防腐剂《天工开物》中首次明确提到红曲防止食物腐败的作用:“凡丹曲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经历旬月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其药也。” 红曲中的抑菌物质红曲色素是红、橙、黄、三种色素的混合物,红曲霉的抑菌作用是有橙色素引起的。红曲色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灰色链霉菌抑菌作用较弱,而对啤酒酵母、黄曲霉、青霉、黑曲霉无抑制作用。红曲色素灭菌溶液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对发酵菌株的生长和产酸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将其应用于发酵香肠的生产,替代亚硝酸盐应用到肉制品行业是可行的。 (2)色素日本学者对其进行毒性试验证明:红曲色素安全无毒。我国毛宁等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分析,证明提取液中,不含黄曲霉毒素,可用于糕点、肉罐头、糖果、药片染色。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王柏琴等人将红曲色素用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用1.6mg/g红曲色素制作的颜色,更接近于用0.15mg/gNaNO2,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它的食用价值。红曲用途极

大曲中红曲霉的简易分离方法

大曲中红曲霉的简易分离方法 李晓楼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 摘要:本文采用无菌过滤收集大曲中红曲霉孢子悬液和基内接种技术,运用稀释平板法,实现了从大曲中简易分离红曲霉,文章介绍了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阐述了从大曲中分离红曲霉的原理、分离培养基的设计与制作、大曲中红曲霉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及过程,为获取红曲霉纯菌及红曲生产爱好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曲;红曲霉;分离;基内接种;稀释平板法 红曲霉的用途非常广泛,利用红曲霉生产红曲,古称丹曲,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红曲不但用于酿酒,而且还应用于发酵食品、食品色素等方面[1] 。此外有的红曲霉能产生 Monacolin 类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某些红曲霉种还含有较高的麦角甾醇,可防止婴儿佝偻病,促进孕妇和老年人对钙、磷的吸收;另外有报道红曲霉的有些种还有酯化能力[2] 。因此有关红曲霉在酿酒、保健、食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无菌过滤收集大曲中红曲霉孢子悬液和基内接种技术,运用稀释平板法,实现了从浓香型大曲中简易分离红曲霉,文章介绍了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阐述了从大曲中分离红曲霉的原理、分离培养基的设计与制作、大曲中红曲霉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及过程,为获取红曲霉纯菌及红曲生产爱好者提供参考。 1 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 红曲霉(Monascus sp . )是腐生菌,分布较广,常存于乳品或乳制品中,多数出现在乳酸自然发酵的基物里,制曲作坊和大曲等都是它们适宜的繁殖地。红曲霉属于不整子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科、红曲属。已描述过的红曲霉约有19 个种[3] 。 1.1 形态特征 红曲霉一般多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形成红色色素,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成淡红、紫红等颜色。菌丝有隔,多核,多分枝。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单生或以向基式生出 2 — 6 个成链,形状多为梨形,闭囊壳球形,内散生 10 多个子囊,子囊球形,内含有 8 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解体,孢子留在闭囊壳内[4] 。 1.2 生理特性 红曲霉的最适温度一般在30 ℃—35 ℃ ,25 ℃ 以下40 ℃ 以上不利于生长。最适 pH 值一般在 3 —5 , pH 值在 3 以下,生长缓慢, pH 值在 5 以上,不利于色素的形成。同时酿酒用的红曲霉能够耐受一定的酒精度[4] 。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分析报告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质量不等砝码几个;细线;托盘 四、实验原理: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若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甲乙丙 1、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通过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甲,在左右两盘加放相同质量的砝码,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大小、方向什么关系?改变两盘中砝码的质量,使其不再相等,再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的运动情况会怎样?说明了什么? 2、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大小不变,将木块旋转一定角度,让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乙,把木块转动一个角度,分析此时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木块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吗?说明了什么? 3、控制木块上两个拉力大小不变,且在一条直线上,改变拉力方向,探究木块在拉 力方向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丙,将左端托盘取下,系于右端托盘下,此时木块受两个大小相同、在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木块要怎样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实验次数 木块受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 木块受力方向 (相同,相反) 木块受力是否在同 一直线上(是,否) 木块受力是否 平衡(是,否) 1 2 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

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第27卷第6期路秀玲等: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45 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路秀玲赵树欣刘忠华 (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天津,300222) 摘要探讨了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红曲霉固患发酵的生物量基本可以 通过测定红曲霉酋体细胞中的麦角固谆和氨基葡糖含量来推断.对于幸文中红曲霉固态发肆 采用氨基葡糖法相对较好,可以估测出固志发酵物中的茁体量。底物于重减重与苗体量存在 一定的正向关系,通过测定底物减重可以推断出红曲霉生长代谢状况,并且方法筒便易行,易 于实现在线监测。 关■调红曲l生物量固态发酵 目前对红曲霉发酵的研究多集中于液态发酵,但固态发酵与液态发酵相比具有产量较高、后处理简单、对环境污染小、产品更安全等优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国内报道很少,国外多集中为以下4大类:(1)直接从固态培养基中分离测定,如除去基质、直接计效等;(2)通过检测代谢活动推断生物量,如测定02和c02的代谢量、胞外酶量、ATP等;(3)测出生物体中某些特殊物质(如蛋白质、总糖、核酸、氨基葡糖、麦角固醇等)的含量推测生物量;(4)利用与茵体生长有关的某些现象(如压降、底物减重等)估测生物量[2]。红曲霉菌丝发达,与培养基结合紧密,故无法直接测定。从报道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种间接测定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产生单位菌体量所需的q量或排放的c02量会随菌龄变化[31;细胞的特殊生物组分含量会因不同菌种、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而不同【3o;检测时间长、过程繁复影响测定的精确性,因此很难判定哪种检测方法最好。有关红曲霉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综合对固态发酵生物量问题的研究结果,本文选用较为准确且易行的几种方法:测定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麦角固醇、氨基葡糖等组分含量推测生物量(核酸提取过程复杂,故不采用);研究由于生物体代谢释放cQ 第一俸者:萌士研究生。造成的底物减重与生物量的关系。力求确定一种操作简便。能快速准确测定生物量或反映生物生长状态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烟灰色红曲霉(Mjn口”m彬培i”n”“5)。1.2测定方法 1.2.1地菌体的制备 采用膜培养法:在麦芽汁平板上铺一层无菌的玻璃纸,吸取由斜面制得的孢子悬浮液O.5mL铺于膜上。30℃保温培养7d'再降到25℃培养到14d,然后将菌膜从玻璃纸上剥下,80℃烘干即为纯菌体。 1.2.2固态发酵样品的制备 将大米浸泡10h.洗净沥干,称409装入250mL三角瓶12l℃高压蒸米30min。冷却后接人孢子悬浮液1mL(含孢子约107个),调初始水含量为50%。30℃保温培养7d,再降到25℃培养15d.成品于80℃烘干,磨成粉即为待测样。 1.2.3发酵底物减重的测定 每次取3个250mL三角瓶,将其中的固态发酵物于80℃烘干,准确称其干重,计算其与初始发酵底物干重的差值即为底物减重。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保存]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答案:相等;同一直线 解析:小车原来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处在平衡状态。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时,小车开始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当保持其他不变,只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即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小车开始转动,这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车静止时(2)钩码个数(3)转动 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F1和F2等于水平桌面左右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桌面两端都挂了两个钩码,钩码的重力相等,F1和F2也就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2)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的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转动。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A 解析:(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一剪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

红曲霉深层发酵法生产红曲红

红曲霉深层发酵法生产红曲红 杨晓暾 红曲红色素生产由固态转向液体深层发酵在中国是近10余年的事,而目前国内深层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水平尚较低,多数厂家仍是利用红曲米提取生产红曲红色素。由于受条件限制(如设备、场地)、发酵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因红曲红液体深层发酵是利用纯种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后,直接进入发酵罐培养,故摸索和掌握适于红曲霉液体生长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找到最适生产配方及工艺条件,才有希望突破固态法生产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生产出高色价、高质量的红曲红产品,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 笔者从事红曲红研究及规模化生产多年,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红曲红色素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经十余年研究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生产水平,东莞市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曲红无论从产品质量或生产能力都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我们的宗旨是科学技术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严格加强生产管理。具体作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筛选高色价、性能稳定的红曲霉菌种,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红曲红液体深层发酵水平的关键所在。 我们公司除了按常规的霉菌分离方法之外,主要利用红曲霉的特性(耐酸性及抵抗酒精能力强等)。具体做法是:用含乳酸0.7%、酒精约10%的麦芽汁或大米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红曲霉,同时还对生产菌种进行不同方式的诱变、驯化(如紫外诱变、酸热处理等),以此来增强其逆境生存能力。经紫外诱变处理5~10min;耐高温(55~65℃)、耐高压(0.8-1.0Mpa)、耐酸(pH2.0-3.0)等方面情况下生长性能测试后,筛选出的高色价菌株,具有优良、稳定和培养粗放等特点,在生产上便于操作和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注意保持菌种的强壮与新鲜,太嫩或太老均不可取(斜面菌种一般生长7-8d 为最佳)。不仅如此,我们还采取多种方式经常改变培养基配方用于菌种培养及保藏试验,以减少红曲霉菌因多次传代而发生变异。为进一步验证其生产种性能是否优良、稳定,我们还经常进行摇瓶分离试验、改变配方等,从中摸索出一整套相关的红曲霉生产试验配方,使生产工艺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也使菌种在大生产中充分得以驯化,更加适应液体深层发酵,为生产稳定、质量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经长期不懈的努力,严格把好菌种质量关,使生产水平稳中有升,发酵水平比两年前提供了近1倍,产品总收率比原来提高了20%,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加有竞争力。 二、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是发酵高水平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公司红曲红液体深层发酵经不断摸索、改进后,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斜面与平板培养基:可溶性淀粉3%、麦芽糖3%、蛋白胨2%、琼脂2%,pH自然约5.0-5.5。(二)种子液体培养基组分:淀粉3%、NaNO30.25%、KH2PO4 0.2-0.3%、MgSO47H2O 0.2%-0.3%、黄豆粉1.0%、玉米浆1.5%。 (三)发酵罐培养基组分:米粉6%-7%、黄豆粉2%-3%、NaNO3 0.2%-0.3%、KH2PO4 0.2-0.3%、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 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①如图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②如图b、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等大) 2.方向相反(反向) 3.同一直线(共线) 4.同一物体(同体) 【考点方向】: 1、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 2、如何减小如图乙所示的不足之处:。 3、你认为右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

4、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5、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 6、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 7、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 8、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 9、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 10、实验方法:。 11、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 1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创新母题】: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时,说明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完整版)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红曲霉的分离纯化

红曲霉的分离纯化 傅慧华 摘要:红曲霉属真菌门(Eumycophy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真子囊菌亚纲(Euascomycetes)、红曲霉属(Monascus)。红曲霉是腐生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为3.5~5,能耐pH3.5,尤嗜乳酸。生长温度为26~42℃最适温度32℃~35℃,能耐10%乙醇。红曲霉以其能产大量的天然红色素而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微生物工作者对红曲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酿酒、制醋、着色剂以及进行关于生产淀粉酶、糖化酶等的研究与探讨。而对于药用及其他用途仅停留在《本草纲目》、《兽医本草》中的记载: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等。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国内外微生物学家才开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近年来,对红曲霉中功能因子的分子结构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关键词:红曲米;红曲霉;酵母菌;分纯; 1.菌种分离 1 实验材料 1.1 红曲米:取自广西武宣地区,是居民制作红糟酸所用的发酵剂。 1.2 培养基:①孟加拉红培养基②PDA培养基③营养琼脂④营养肉汤

1.3无菌生理盐水 1.4其他实验用品 试管,三角烧瓶,量筒,玻棒,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5.5-9.0)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2.实验步骤 2.1培养基的配制 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药品放入三角瓶中,其中营养肉汤1.8g,营养琼脂0.33g,孟加拉红3.16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并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包扎,于115℃高压灭菌20分钟(由于当时疏忽导致灭菌温度没有达到121℃) 2.2生理盐水的配制称取Nacl0.85g加水100ml后加热溶解,包扎于115℃下灭菌20分钟, 2.3其他工具灭菌移液枪头,移液管等 2.4无菌检查将无菌的营养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放入37℃恒温箱中,孟加拉红培养基放入28℃恒温箱中培养24-28h,无菌生长即可 3细菌分离 将无菌培养基加热溶解后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每皿厚度应为15-20mm,待冷却凝固后取2-3颗红曲米,采用点植法将之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贴上标签,其中孟加拉红6皿,PDA3皿放入28℃恒温箱中培养,其余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28h观察结果 4观察结果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题汇编编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题汇编编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201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题汇编1 1、(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____________(远小于/小于/远大于)钩码的拉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2、(2017益阳)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的实验装置。长滑板放在紧靠竖直墙壁的水平实验桌上,弹簧测力计左端通过细绳连接 图丙 A B C 图乙 图

金属物块P ,右端固定在墙上。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将长滑板从物块P 的底下水平向左抽出。 方案一:保持物块P 对长滑板的压力不变,更换不同材料的长滑板,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 方案二:保持长滑板的材料不变,在物块P 的上表面增减砝码,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对物块P 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块P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1中当使用木块与金属做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块P 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N ; (3)分析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实的生产与生活中,许多摩擦对我们是有用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试例举一个增大有用摩擦的实例,并说明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 3 N F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版)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___.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 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说该物体处于______,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你的理由是______。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 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在装置乙中,如果只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小车将会向______(选

填“左”或“右”)加速运动,此时所受的力______(选填“是”、“不是”)平衡力。 3.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小华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 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__ .(每个钩码重1N) (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_____ .(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增加”或“减少”)______ 1个钩码.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 上的条件.

(完整版)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团结勤奋勇敢求实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质量不等砝码几个;细线;托盘 四、实验原理: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若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甲乙丙 1、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通过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甲,在左右两盘加放相同质量的砝码,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大小、方向什么关系?改变两盘中砝码的质量,使其不再相等,再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的运动情况会怎样?说明了什么? 2、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大小不变,将木块旋转一定角度,让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乙,把木块转动一个角度,分析此时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木块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吗?说明了什么? 3、控制木块上两个拉力大小不变,且在一条直线上,改变拉力方向,探究木块在拉力方向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丙,将左端托盘取下,系于右端托盘下,此时木块受两个大小相同、在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木块要怎样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实验次数 木块受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 木块受力方向 (相同,相反) 木块受力是否在同 一直线上(是,否) 木块受力是否 平衡(是,否)1 2 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养 德 励 志 进 取 创 新 贵州省福泉市凤山镇初级中学 团 结 勤 奋 勇 敢 求 实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质量不等砝码几个;细线;托盘 四、实验原理: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若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甲 乙 丙 1、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通过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甲,在左右两盘加放相同质量的砝码,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此时木块水平 方向上受到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大小、方向什么关系?改变两盘中砝码的质量,使其 不再相等,再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的运动情况会怎样?说明了什么? 2、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大小不变,将木块旋转一定角度,让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乙,把木块转动一个角度,分析此时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是否在一条直线 上?松手后,木块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吗?说明了什么? 3、控制木块上两个拉力大小不变,且在一条直线上,改变拉力方向,探究木块在拉力方向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如图丙,将左端托盘取下,系于右端托盘下,此时木块受两个大小相同、在一直线上 但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木块要怎样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木块受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 木块受力方向 (相同,相反) 木块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是,否) 木块受力是否 平衡(是,否) 1 2 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中考特训1 力与运动 1.1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重难点集训目录 一、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一、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C)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如下几个图中,物体A相对于小车静止,地面不光滑,物体A在哪种情况下没有受到摩擦力( D ) A.①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B.②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③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D.④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重难点习题集训

【解析】在分析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时,通常要运用假设法。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能否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如果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说明不受到静摩擦力;如果不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而向某个方向运动,那么就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①,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力,A的运动状态肯定不变,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与事实矛盾,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②,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小车的摩擦力,则A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不平衡,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③,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小车分析,小车向前运动,地面给小车向后的摩擦力,假设A对小车没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则小车不会向前加速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即小车受到A 向前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车对A也有摩擦力。 图④,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 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D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 丙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 P<m 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 )

实验六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的过程;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二、探究准备 1、器材准备: 检查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在后面画√,在空格里填上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名称: 2、知识准备: (1)叫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不受力时将。(2)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彼此平衡,简称。

三、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 【设计实验】 (1)选择什么样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怎样比较两个力的大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如图所示,将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器材。 (2)在两侧加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向相反方向拉,可以观察

到:时,小车静止不动;当两个拉力的大小不等时,小车向运动。 说明:。(3)在两侧挂相同数量的钩码,用手将小车旋转一个角度,如图,放手后,小车 (能或不能)保持静止;改变拉力大小,发现无论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都无法保持小车静止。 说明:。【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四、探究应用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为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同时书还受到___ _力的作用,大小是______牛,方向是______ 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105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牛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小到20牛,则物体() A.速度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