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施工工艺流程

1.2原材料备料

1、脱色沥青:根据地区气候环境、工程特点、设计要求,选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的脱色沥青,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中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粗集料: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颜色相近的彩色骨料或玄武岩,必须达到质地坚硬,针片状含量低、与沥青粘结力较好(不低于4级),表面粗糙耐磨,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8.2中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3、细集料:选用与粗骨料颜色一致的石屑,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9.2中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4、颜料:应不褪色、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还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先选用无机氧化颜料。

5、填充料:选用能增强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矿粉,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10.1中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6、添加剂:按照石料粘附性试验结果掺入适量抗剥落剂,使用消石灰应符合JC/T 481-2013《建筑消石灰》中规定的要求,使用水泥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的要求。

1.3配合比设计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3-1和表5.3.4-2,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中轻交通、其他等级公路或行人道路技术标准。

1.4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选好的材料通过矿料级配进行配合比计算,按照同型号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沥青用量,以±0.5%为幅度选择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出最佳沥青用量。

1.5生产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确定之后,要使用实际施工所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试验时,矿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比例由冷料仓进入加热滚筒,经震动筛分后进入热料仓,试验人员取热料仓集料进行二次筛分,再一次求出实际配合比,使其合成级配在级配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值,按照此级配结果以目标最佳节油石比按±0.3%差值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出生产配合比结果。

1.6生产配合比验证

1.6.1拌合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用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的检验,检验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

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2.36、4.7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处出现“驼峰”。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1.6.2彩色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目标既要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规范的要求,又必须满足工程对于色彩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入颜料进行外观检查及马氏试验指标验证。颜料加入时间以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为宜。由于加入的颜料表面积较大,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要比普通的沥青混凝土偏高。

1.7混合料拌和

彩色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方法基本相似,但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1.7.1在彩色沥青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为保证该彩色沥青路面的效果,避免原有黑沥青的污染,应增设一个新的脱色沥青储罐,并敷设专用脱色沥青的管道(包括所有进油和回油管道),沥青计量泵及其附属的有关管道,可以采用加热管道以后,用柴油清洗,不需要更换。以不残留黑沥青为清洗完成,再用干净的抹布将柴油擦拭干净。

1.7.2在改装并清洗完设备以后,正式开始拌制以前,必须先对拌和站拌缸进行严格清洗,并进行2~3次试搅拌,以保证出料达到颜色的要求,不致产生较大色差,以及防止出现清洗不完全现象。

1.7.3彩色沥青混凝土拌合工艺及设备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拌和时间,每盘料的拌和温度和时间差异过大,将导致彩色沥青混合料颜色不同。加热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彩色沥青胶结料老化和颜料发黑变暗。

1.7.4原材料性能应稳定、使生产目标配合比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设计配合比。

11.7.4由于颜料比重大,在混合料中具有着色、分散、吸附、稳定、增粘的作用,添加时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前应根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出每盘混合料色料用量,有聚乙稀塑料袋装好,拌和中由人工辅助加入;

1.7.5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炉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60~170℃,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180℃者应废弃,并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热料筛分用的最大筛孔必须合适,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1.7.6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宜,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

彩色沥青加热温度:160~170℃

石料加热温度:170~180℃

拌和温度:165~175℃

出料温度:160~170℃

1.8混合料摊铺

彩色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各道工艺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事项:

1.8.1为提高界面粘结力和减少雨水渗到路面结构,应禁止雨天、大风天气摊铺作业,摊铺前下承层应清扫干净,喷洒结合油(可喷洒0.3-0.5kg/m2的乳化沥青)。

1.8.2开始摊铺时,根据工期安排,考虑到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和碾压能力,确保摊铺连续;并做到全幅摊铺不间断一次成型,以保持色泽一致,粒料均匀、达到美观效果。

1.9混合料压实成型

1.9.1碾压组合方式:彩色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同样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温度应控制在130℃~145℃,终压温度不低于90℃;同时,碾压过程中应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经试验段摊铺后,确定以下的碾压组合方式。

1、初压:由重型双钢轮压路机将路面静压一遍后,再带轻振碾压一遍,初压即告结束。

2、复压:主要工作由轻型双钢轮压路机来完成,小型平板夯对靠近路缘石处的沥青路面和平交处进行有针对性的碾压,碾压遍数视现场而定,直至压实为止。

3、终压:待小型平板夯边脚处理完毕,路面温度降低至80℃时终压开始,由胶轮压路机静压1~2遍,待轮迹完全消除则碾压结束。胶轮压路机吨位不宜过大,并应对轮胎仔细清洗,防止对彩色沥青路面造成污染。

1.9.2碾压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为防止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出现的粘料现象,在铺筑过程中应在压路机的水箱中加入0.15Kg/m3洗衣粉对钢轮进行润滑。为防止彩色沥青面层受污染,碾压前须用水冲净粘附在压路机钢轮上的杂物及砂土,如有锈迹,应采用除锈剂清理,确认碾压设备清洁后方可允许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还应及时清除钢轮上的粘附物,碾压结束后,应待路面沥青温度冷却至常温且静置24h以上才能开放交通。

2.材料与设备

2.1主要材料技术指标

脱色沥青、粗、细集料、矿粉、添加剂等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本工法5.2中规定的相关要求。

2.2主要设备机具见表6.2.1

表6.2.1主要设备机具

2.3主要试验仪器见表6.

3.1

表6.3.1主要试验仪器

3.质量控制

3.1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前提,每一批原材料机场必须按品种、规格分仓堆放,并取样试验,严禁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流程。

3.2彩色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的设计及拌和、碾压。拌和时必须严格控制色粉投入量、混合料拌和顺序、时间。碾压时应做到快捷有序。

3.3外观验收要求

3.3.1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现象。

3.3.2彩色路面外观色泽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3.3.3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

3.3.4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造物衔接平顺,无污染、积水等现象。

3.4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达到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或者执行CJJ1-2008

4.安全措施

4.1严格遵照国家颁发的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4.2对参与沥青路面施工的人员应穿戴劳保护用品,防止烫伤。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4.3由于颜料比重大,细度细,投料时的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4.4彩色沥青混凝土拌和厂应经常检查导热油,防止泄漏入沥青储存罐中而引发火灾,拌和厂内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防毒措施:场内严禁烟火,设置醒目的防火警示牌,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4.5彩色沥青混合料拌和厂的燃油罐和加油站应与导热油载体有足够的距离,防止发生火灾。

4.6在施工现场进行运输的各类车辆时速不得超过5KM。安全员负责场内交通管理工作。

4.7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8施工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讲解工作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宣讲安全施工作业和安全监护制度,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5.环保措施

5.1彩色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必须有良好的二级除尘装置并能有效地进行除尘,使空气质量标准符合当地环境部门的要求。

5.2废弃的粉尘和沥青混合料应存放在指定地点,粉尘可采用湿排法或经常洒水及覆盖等措施,防止粉尘扩散。

5.3搅和机和发电机等设备的噪声,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其标准应符合当地环境部门的要求。

5.4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施工现场道路、场地要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5.5运输车辆必须覆盖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5.6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严禁鸣笛,装卸材料要做到轻拿轻放。

5.7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规定行车路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