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太极拳脚步移动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脚步移动图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联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篮球移动技术教案.doc

精品 女子篮球教案 学校 :班级:人数:日期课次教师韦忠梅 教学内1、篮球运动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重点篮球运动的准备姿势和移 容2、敏捷练习动技术的教学 难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动 作的协调性的掌握 教学目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初步学习并掌握篮球运动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为篮球教学打标下坚实基础。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的热爱。 教序课的内容教学目标与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一、课堂常规3、宣布本次1、听口令 一、教学目标: 1、体育委员整队,课的学习完成动 1、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内容及 报告人数内容作 要求 2、师生问好,宣布4、提出学习2、了解本 2、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在10 本课的内容及要目标和要次课的 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顺利完分准备部求求学习内 成钟分3、安排见习生5、教师口令容,明确 三、组织: 4、强调安全问题并带领学学习要 二、热身活动生完成徒求 1、围绕篮球场跑三手操3、跟随教

圈师认真 2、徒手操(头部运完成动 动、扩胸振臂运作 动、体转运动、 正压腿、测压腿、 膝关节运动、手 腕踝关节运动) 1、球感练习(腰部组织: 1 1、教师带领1、跟随教 环球,胯下八字学生完成师完成 绕球,手指相互动作动作 传球,膝部环球)2、带领学生2、认真完 目标:使学生充分熟悉球性,巩 2、复习基本的运复习运球成运球 固运球技术 球:原地低运球、技术技术 基本部组织: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篮球运 原地变向运球、3、教师示范3、认真听 分动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并组 双手原地变向运并讲解技讲解,看 织学生在教师口令带领下练习 球、背后运球。术动作要示范,形 如图: 3、新授:篮球运动领及要求成初步 65 的准备姿势和移4、口令,带领的动作 分 动技术学生做练技术表 钟 4、动作要领:准备习。象。 姿势 :两脚左右开5、分组进行4、跟随教 立约与肩同宽,练习师进行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一)第一组 1. 起势 ①开步站立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膝关节微微弯曲,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目向前平视(图3-1)。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排除杂念,精神集 中,呼吸自然。 ②提气升掌 随吸气重心慢慢升高;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图 3-2)。 ③屈膝按掌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目 向前平视(图3-3)。 要领:下蹲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前俯后仰;手的升降动作与两腿的屈伸、呼吸配合一致;呼吸均匀细长。 2. 左右野马分鬃 (1) 野马分鬃一 ①丁步抱球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 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3-4)。 要领:抱球手离身体30厘米左右,双肘不要内 夹。 ②转体迈步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 出,脚跟着地;两手掌微微分开;目视左手(图3-5)。 要领:迈步落脚要轻,重心留在右脚,不要急于前移。 ③弓步分掌 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左腿 前弓,脚掌慢慢踏实,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 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 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随左手转 视(图3-6)。 要领:分掌和弓步动作同时完成;胸微微内含, 双臂保持自然弧形。 (2) 野马分鬃二 ①重心后坐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上肢动作保持不变(图3-7)。 要领:重心后坐时,上体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 ②前移抱球 左脚尖微向外撇(大约45°~60°),身体左转,随后右腿蹬伸,左腿慢慢前弓,脚掌慢慢踏实,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72147

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三号地块 移动式操作平台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 签。 四、材料质量 (8) 五、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9) 六、施工准备 (9)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10) 八、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3、《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306-85 4、《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1995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7-2002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7、《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93 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 二、工程概况 单位工程概况 项目内容 工程名称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地铁上盖物业工程主体3标 工程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松湖支路 建筑面积75180m2 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承建单 位 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11、12、13 栋本工程未设地下室,11~13号楼均为26层,高度为米,为高层住宅楼,标准层层高为3米;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最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古典书城 分享至: 2015-06-29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1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

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2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3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4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8、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细则 一、本工程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情况: 本工程在装饰、安装阶段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大堂、施工楼层使用的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高度,平台操作面大小,采用钢管搭设还是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移动式还是固定式,安全监理应对施工单位搭设的操作平台进行全面了解,并应根据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监理。 二、操作平台安全监理依据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沪建建管(2004)第113号《关于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设部建质(2003)第82 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 《建筑工程预防坝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5)第103 号《关于印发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6)第042号《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改的通知》 三、门式钢管脚手架、高处作业强制性条文 1. 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2. 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在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 1 ?2mm 3. 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8.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 4.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 搭设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6.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7. 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卸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2)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中国移动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光缆线路工程

中国移动骨干传送网光缆线路工程 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光缆预留 (1) 第三章光缆端别 (2) 第四章安装工艺 (2) 第五章中继段测试 (5) 第六章竣工验收 (6) 附表: 附表1 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总表 附表2 至中继段竣工验收汇总表 附表3 至中继段光缆安装工艺检验表 附表4 至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附表5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 附表6 至中继段接头衰耗测试表 附表7 至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测试记录 附表8 至中继段光纤衰减统计表 附表9 至中继段光纤偏振模色散测试记录 附表10 至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片

第一章总则 1.1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中国移动骨干传送网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1.2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部颁的《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相关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1.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光缆施工的规定及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作业。建设单位应通过监理单位和随工代表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对质量合格的隐蔽工程应及时验收、签证;若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应随时向施工单位指出,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1.4本规范中光缆线路工程部分的内容包括敷设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及部分水底光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施工。 1.5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 1.6本规范的解释权与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第二章光缆预留 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2.1 光缆在接头处重叠长度不小于12米,光缆接头接续后预留6~8米,光纤接头盒内收容余长不小于0.8米。

24式简化太极拳拳谱(图解)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 24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24个招势,故常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虽然动作不多,但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炼,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爱好者锻炼身体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24式太极拳共分八组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24式太极拳套路名称 1. 起势 2. 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 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 9. 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玉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背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一、起式 1 2 3 4 5 二、左右野马分鬃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白鹤亮翅 21 22 23 四、左右搂膝拗步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五、手挥琵琶 39 40 41 六、左右倒卷肱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实用的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 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 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 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 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 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 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T1C型磁滞式电缆卷筒[1]

T1C型磁滞式电缆卷筒使用说明书 1、概述 磁滞式电缆卷筒为大型移动起动设备在两个相对运动体之间传递动力电源,控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卷绕装置。它广泛用于港口门座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装船机、塔式起重机等类似工况的重型机械设备。 磁滞式电缆卷筒是目前国内最理想的电缆卷绕装置,专门为港口起重设备设计的,本产品与常用的配备式(重锤式)、力矩马达式、磨擦片式电缆卷筒相比,具有近似恒力矩驱动,电机单向运转能堵转且力矩可调,并有自制动功能,体积小,机构简单,易于维护.无需安装制动器,电缆卷筒运行可靠,能长期堵转而不损坏。 2、使用环境 a、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b、环境温度-20°-- +45° c、允许在淋雨、溅雨条件下和有尘埃的场所工作。 3、型号及分类 3.1 型号 说明:卷盘旋向,顺时针为右,逆时针为左。(面对卷盘) 3.2分类 磁滞式电缆卷筒根据电压高低的用途性质可分:10KV动力电缆卷筒,380V 动力电缆卷筒;控制(通讯)用电缆卷筒. 4、主要技术参数: a.额定工作电压380V、10KV b.额定电流——配置Ⅰ型滑环的集电器单环承载额定电流为400A ——配置Ⅱ型滑环的集电器单环承载额定电流为63A ——配置Ⅲ型滑环的集电器单环承载额定电流为10A ——配置Ⅳ型滑环的集电器单环承载额定电流为160A

——配置Ⅴ型滑环的集电器单环承载额定电流为800A c.单个驱动头输出转矩调整范围130~300Nm d.重量——卷盘及集电器重量参见表2与表3 ——单个驱动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磁滞式联轴器、行星减速箱、小伞齿轮)71㎏主 减速箱装配180㎏(装配空心轴为细轴)或210㎏(装配空心轴为粗轴) (用户可根据选用的卷盘外径、集电器规格,驱动器及齿轮箱重量计算出电缆卷筒总重量。) T1C型电缆卷筒(适用于:J1D、J1K、 J2K) T1C型电缆卷筒(适用于:J2D、J3D、J3K、J4K) 外形及安装尺寸表

24式简化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编而成,全套共四段,约五分钟可练完一套。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项健身活动。 一、太极拳常用术语及动作要求 (一)手型 1、拳:五指拳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手指不可僵直,也不可过于弯屈。 3、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屈腕,手指和腕部都要松活自然。也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拢,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 (二)手法: 1、揽雀尾: ①“掤”出的臂必须呈弧形、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手,手指既不可软缩无力,也不可僵硬挺直。后手可按在体侧,也可随前手同时掤出。两臂要保持弧形。 ②“捋”的动作无论弧形大小,都必须呈圆形或曲线,不可直着回抽;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歪斜。 ③“挤”时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④“按”时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手腕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2、如封似闭:两掌后收时以肘关节牵引,边分边翻转,不可扬卷前臂;按掌要求同前。 3、野马分鬃:无论是交叉抱或上下抱,两臂都要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起主要作用;分手和弓腿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的前膝与脚尖垂直。 4、白鹤亮翅:单手向上亮掌或向内亮掌,臂都要保持弧形,不可折成三角形或伸直,另一手按于体侧:如双手向上亮掌或向前亮掌,则两臂均不可伸直,手指要舒展伸开,但不可僵直。 5、手挥琵琶:面向斜前方,肩胯要上下相对,两肩松沉,两肘坠合,前手高不过腿,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臂的肘内侧,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6、搂膝拗步: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由上向下劈打,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肩。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7、倒卷肱(倒撵猴):身体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歪斜,动作要协调,不要手动脚不动或脚快手迟;后手回撤要走弧形,不可直抽,推出之臂不可伸直;转动时以腰为轴;退步要轻灵,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后移。转身倒卷肱时,要先移重心再转身提步;下搂手不可走直线,前推手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向下劈盖。前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要沉肩垂肘,身体正直,转动灵活。 8、云手:无论手心向内或向外,运转都要呈立圆,速度要均匀,动作要连贯;臂不可僵直或屈成三角形,手高不过眉,两掌在云拔中翻转拧裹,肩不可上耸;两掌运转要与转腰松胯,移动重心协调配合,不可只是摆动两臂而无腰的转

篮球移动技术如何训练

篮球移动技术如何训练 篮球运动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球类项目,在学校里、公园里、广场上都可以看见一群男生在打篮球。想要拥有过人的篮球技术,就要适当的进行一些篮球训练,那么篮球移动技术的训练方法都有哪些呢? 篮球移动技术的训练方法 (一)向前跑、转身、后退跑 1.全队成一列横队站于端线外开始听口令向前跑,到中线时转身,举手后退跑,边跑边喊“球!”、“球!”,直到对面端线;然后再同上返回。练一定时间后,转身举手后退跑的信号改为听哨声变化。此练习方法主要使队员养成退守中注视球的习惯。 要求 (1)尽全力后退跑,边跑边喊“球”、“球”、“球”。 (2)后退跑时手臂要高举过头。 (二)全场往返变拒折回跑

1.队员站成一列横队于端线外。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同时起跑到罚球线、返回到端线,跑到中线、返回到端线,跑至对侧的罚球线、返回到端线,再跑到对侧的端线、返回端线。4个变换移动折返为一组,反复进行锻炼。此练习主要是提高专项的速度耐久力。 要求 (1)必须踏线才能返回端线。 (2)要尽全力跑,返回端线休息时要高举双臂作深呼吸。 (三)快速折回定时、定量跑 1.全员站成一横排,位于边线的外面。听到口令后,选手要同时从一侧的边线跑到另一侧的边线,随后立即返回。如此反复进行一分钟,要求往返跑19次。这样的练习是用来提高专项速度的耐力。 要求 (1)必须踏到线才能起动返回。

(2)1分钟达不到19次要补做。 (四)折线跑步和滑步 1.全队分成两人一组的若干组,先上三组攻、防队员分别站于端线内、外。听到开始口令后,站于端线外的三个进攻队员用中速向前折线跑动,站于端线内的防守者,连续折线横滑步、结合碎步随进攻队员后退移动,要求始终保持正确的防守位置和距离;到对侧端线后,攻、防进行交换,返回起点,反复练习。此练习能提高侧后横滑步和碎步的移动能力,正确保持防守位置和距离。 要求 (1)保持低重心滑步移动,不能有跳动和起伏。 (2)前三组过中线后,后三组开始练习,保持较大密度。 (3)要求先横滑步,快接触对手身体前用碎步后退几小步,再接着横滑步。 (五)看手势四向滑步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二十四式太极拳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63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标准 版本

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实 施细则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本工程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情况: 本工程在装饰、安装阶段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大堂、施工楼层使用的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高度,平台操作面大小,采用钢管搭设还是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移动式还是固定式,安全监理应对施工单位搭设的操作平台进行全面了解,并应根据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监理。 二、操作平台安全监理依据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沪建建管(2004)第113号《关于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见》 建设部建质(2003)第82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 《建筑工程预防坝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 沪建安质监(2005)第103号《关于印发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措施的通知》 沪建安质监(2006)第042号《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改的通知》 三、门式钢管脚手架、高处作业强制性条文 1.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

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2.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在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 3.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8.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 4.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搭设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6.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 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 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 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 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 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 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 高与肩平,与 肩同宽,手心 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 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 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 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 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 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 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 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

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 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 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 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 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 地;眼看右手。 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 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 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 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 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 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 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 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 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 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 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 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 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 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 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 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 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最全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 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 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 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 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 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 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矿用移动站专用橡套电缆

(八)电缆设备(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电缆) 一、概述: 矿用橡套电缆是由移动变电站向采煤工作面提供动力电源的主要设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电质量。是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只有正确选择、正常使用、正常维护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才是安全生产的保障。我们现在采区常用的矿用橡套电缆大多由唐山华通电缆厂和唐山兴华电缆厂生产。少数由天津电缆厂和原西德产品。但是,都必须符合国家MT818防爆质量标准。下面以矿用采煤机和刮板运输机用橡套电缆为主进行讲解。 二、矿用橡套软电缆的型号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MT818规定矿用橡套软电缆的型号: □-□-□-□-□-□/□-□X□+□X□+□X□ 前五个字母分别表示用途特性,后面是数字表示规格; 第一位M-系类代号 第二位C-采煤机, 第三位P-非金属屏蔽 第四位J-监视 第五位B-编织加强,R-绕包加强 □/□额定电压值( KV ) □X□第一组;动力线芯数及标称截面(2 m m ) □X□第二组;地线芯数及标称截面;(2 m m )

□X□第三组;控制线芯数及标称截面(2 m m ) 例如:MCPJB-0.66/1.14-3X50+1X25+3X2.5 以上型号表示;采煤机用编制加强型屏蔽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为0.66/1.14kv,三根动力线芯为502 m m,三根控 m m,一根地线为252 制线芯为2.52 m m。 同样运输机用橡套软电缆的型号: MYP-0.66/1.14-3X25+3X16+3X2.5 表示;井下移动站各种电气设备的连接用(包括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液压泵站等)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为0.66/1.14kv,三根动力线芯为252 m m,一根地线为162 m m。 m m,三根控制线芯为2.52 三、矿用电缆的型号及用途: 常用矿用橡套软电缆的型号及所对应的用途如下表: 四、电缆的识别标志、结构剖面 1)移动站及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0.66/1.14KV额定电压,应为黄色护套,分相屏蔽的有控制线的专用电缆。 2)制造厂名称、电缆型号、规格和制造日期用压印方式并明显区别于护套颜色的油墨印在外护套上。 3)在电缆的内部或外部允许有有制造厂的其它标志。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 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 一、起势 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提手提脚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 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 2.2 建筑物一览表 (2) 2.3 主要施工内容 (2) 2.4 工程目标 (2) 3. 搭设目的及要求 (2) 4. 移动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2) 5. 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4)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质量安全条例》及相关的地方法规。 2、****工程建筑、结构图及总平面布置图 3、《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4、《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京)新登035号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6、《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国务院《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10、建建[1998]164号《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 14、广州市恒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ISO管理体系文件 15、现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等文件 2.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工程建筑面积****㎡,其中地下****㎡,地上****㎡。地下****层,地上****层,总高为****m/****m。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钢桁架,建筑工程等级为****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度,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为****级。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高强管桩。 2.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吴阿敏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 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 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搂推协调,转身蹬地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右脚向前收拢半步落于左脚后;右臂稍向前伸展。 2.虚步合手:上体稍向左回转,左脚稍前移,脚跟着地,成左虚步;两臂屈肘合抱,右手与左肘相对,掌心向左。 学练要点:两手摆掌时有上挑并向里合之意。合臂时腰下沉,两臂前伸,腋下虚空。 六、左右倒卷肱 (一)右倒卷肱 1.退步卷肱:上体稍右转,两手翻转向上,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上举至肩上耳侧,左手停于体前;上体稍左转;左脚提起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眼视左手。 2.虚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成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左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