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精华讲义 (1)

《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精华讲义 (1)
《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精华讲义 (1)

直考通2017年《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精华讲义

第6章投资管理基础

【考试大纲解读】

[理解]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

[理解] 资产、负债和权益

[理解] 利润和净现金流

[了解] 营运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

[理解]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了解] 流动性比率、财务杠杆比率、营运效率比率

[理解] 衡量盈利能力的三个比率

[掌握] 杜邦分析法

[掌握] 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概念、时间和贴现率对价值的影响以及PV和FV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掌握] 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的概念

[掌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掌握] 单利和复利的概念

[掌握] 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理解] 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了解] 正态分布的特征

[理解] 相关性的概念

知识点一、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含义

(1)资产负债表也称为企业的“第一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报告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报告时点通常为会计季末、半年末或会计年末。

(2)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结果的集中体现。

2.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部分表示企业所拥有的或掌握的,以及被其他企业所欠的各种资源或财产。(2)负债表示企业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指企业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表示企业的资产净值,即在清偿各种债务以后,企业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

(3)所有者权益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

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政府专项拨款转入等。

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四是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通常有以下四方面的基本作用:

(1)资产负债表列出了企业占有资源的数量和性质。

(2)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源为分析收入来源性质及其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3)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可以揭示企业资金的占用情况,负债项则说明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财务状况。

(4)资产负债表可以为收益把关。

知识点二、利润表

1.利润表亦称损益表,反映一定时期(如一个会计季度或会计年度)的总体经营成果,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动的直接原因。利润表是一个动态报告

2.利润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和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3. 在评价企业的整体业绩时,重点在于企业的净利润,即息税前利润(EBIT)减去利息费用和税费。

知识点四、财务报表分析概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解析,挖掘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为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提供帮助。

知识点五、流动性比率

1.流动性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旨在分析短期内企业在不致使财务状况恶化的前提下,利用手中持有的流动资产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大小,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2.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几项资产,它们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变现,因而流动性很强。

3、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要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付的各种短期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4.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由于存续期较短,它们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通常较接近。

5.常用的流动性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种。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大于 1,意味着企业可以运用流动资产的变现来足额偿付其短期债务。

对于短期债权人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因为越高意味着他们收回债款的风险越低;但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这样。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存货的流动性较差,变现需要通过销售来实现,速动比率总是不会大于流动比率的,相对于

流动比率来说,速动比率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更加直观可信。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大于 2 时,企业才能维持较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

知识点六、财务杠杆比率

与流动性比率一样,财务杠杆比率同样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指标。不同的是,财务杠杆比率衡量的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常用的财务杠杆比率有下面几种。

1.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1)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

(2)资产负债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债务比率。但资产负债率多大最为合适,是难以精确计算决定的。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企业的比较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权益乘数和负债权益比

(1)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又称为杠杆比率

(2)负债权益比=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和负债权益比三个比率其实是同一意思,都是数值越大代表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负债越重。

3.利息倍数

(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和负债权益比衡量的是对于长期债务的本金保障程度,衡量企业对于长期债务利息保障程度的是利息倍数。

(2)利息倍数=EBIT(息税前利润)/利息

(3)对于债权人来说,利息倍数越高越安全。

对于举债经营的企业来说,为了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利息倍数至少应该为 1,并且越高越好。若利息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下降的风险。

知识点七、营运效率比率

营运效率比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短期比率,这类比率主要考察存货和应收账款两部分的使用效率;另一类是长期比率,主要指的是总资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年均存货

(1)存货周转率显示了企业在一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内存货的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存货销售、变现所用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效率越高

(3)年均存货通常是指年内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的算术平均数。

(4)存货周转天数=365 天/存货周转率

2.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均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告诉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收回销售收入,企业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说明应收账款变现、销售收入收回的时间越短。

(2)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5 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3.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年均总资产

(1)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是一家企业所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2)年均总资产也是企业年内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的算术平均数。

(3)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知识点八、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销售利润率是指每单位销售收入所产生的利润

(2)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销售利润率越高越好;但当其他条件可变时,销售利润率低也并不总是坏事,因为如果总体销售收入规模很大,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净利润总额,薄利多销就是这个道理。

2.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1)资产收益率计算的是每单位资产能带来的利润

(2)资产收益率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

资产收益率高,表明企业有较强的利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资产收益率的特点是它所考虑的净利润仅仅是股东可以获得的利润,而资产却是包括股东资产和债权人资产在内的总资产。

3.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1)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报酬率,强调每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能够带来的利润

(2)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自有资本获利的能力强,投资带来的收益高;净资产收益率低则相反。

知识点九、杜邦分析法【此考点,新大纲提升为“掌握”级别】

1.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的方法,它利用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2.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严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从而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由于这一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因此称为杜邦分析法。

3.杜邦恒等式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2)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3)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4)通过杜邦恒等式,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综合取决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使用资产的效率和企业的财务杠杆。

4.通过杜邦分析,公司的管理层既能够方便地找出公司的优点,进而保持竞争优势,也能够找出公司的弱点与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增长的问题。

知识点十、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时间和贴现率对价值的影响以及PV和FV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此考点,新大纲提升为“掌握”级别】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即使两笔金额相等的资金,如果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其实际价值量也是不相等的,因此,一定金额的资金必须注明其发生时间,才能确切地表达其准确的价值。

把某一项投资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计算期内,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叫做现金流量。资金的支出叫做现金流出,资金的收入叫做现金流入。某一段时间的净现金流量是指该时段内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即: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二、终值、现值和贴现

1.终值是指在已知期初投入的现值为PV,求将来值即第n期期末的终值Fy,也就是求第n期期末的本利和。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FV=PV×(1+i)n

式中:FV 表示终值,即在第n 年年末的货币终值;n 表示年限;i 表示年利率;PV 表示本金或现值。

例如,某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30 万元,年利率为6%,贷款期限为3 年,到第3 年年末一次偿清,公司应付银行本利和为:30×(1+6%)3=35.73(万元)。

2.现在值即现值,是指将来货币金额的现在价值。现值计算公式为:PV =FV/(1+i)n

3.将未来某时点资金的价值折算为现在时点的价值称为贴现。因此,利率i也被称为贴现率。将未来某时点资金的价值折算为现在时点的价值称为贴现。因此,在现值计算中,利率i 也被称为贴现率。

例如,某公司发行了面值为1 000元的5年期零息债券,现在的市场利率为8%,那么该债券的现值为:1 000/(1+8%)5=680.58(元)

知识点十一、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的概念

一、即期利率

1.即期利率是金融市场中的基本利率,常用St表示,是指已设定到期日的零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它表示的是从现在(t=0)到时间t的收益。利率和本金都是在时间t支付的。贴现因子把未来现金流直接转化为相对应的现值。

2.考虑到利率随期限长短的变化,对于不同期限的现金流,人们通常采用不同的利率水平进行贴现,这个随期限而变化的利率就是即期利率。

二、远期利率

1.远期利率指的是资金的远期价格,它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水平。

2.远期利率和即期利率的区别在于计息日起点不同,即期利率的起点在当前时刻,而远期利率的起点在未来某一时刻。

知识点十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资金的增值同投入资金的价值之比,是衡量资金增值量的基本单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利率类别,其中,按债权人取得报酬的情况,可以将利率分成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且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的利率,或者是指当物价有变化,扣除通货膨胀补偿以后的利息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含对通货膨胀补偿的利率,当物价不断上涨时,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高。我们一般以年为计息周期,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可以用下式(费雪方程式)进行表达:

ir =in-p 式中:in 为名义利率;ir 为实际利率;p 为通货膨胀率。

知识点十三、单利和复利的概念

一、单利

1.单利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本金在计息周期中获得利息,无论时间多长,所生利息均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2.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I=PV× i × t

二、复利

1.复利是指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的方法。

2.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时间间隔,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计息期为一年,固定收益证券中常常是半年付息一次。

3.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V=PV×(1+i)n

知识点十四、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案例推理较多,建议考友此知识点回到课本中再次巩固】

一、期望(均值)

1、随机变量x的期望(或称均值,记做E(X))衡量了x取值的平均水平;它是对x 所有可能取值按照其发生概率大小加权后得到的平均值。

2.期望(均值)的公式:

n

x i=P1x1+P2x2+?+P n x n

E x=P i

i=1

二、分位数

1.分位数通常被用来研究随机变量X以特定概率(或者一组数据以特等比例)取得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等于)某个值的情况。

2.一般来说,设0≤α≤1,随机变量X的上α分位数是指满足概率值P{X≥xα}=α的数xα,下α分位数是指满足概率值P{X≤xα}=α的数xα。

三、中位数

1.中位数是用来衡量数据取值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的数值。

2.对于随机变量x来说,它的中位数就是上50%分位数x50%,这意味着Ⅳ的取值大于其中位数和小于其中位数的概率各为50%。

3.对于一组数据来说,中位数就是大小处于正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知识点十五、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方差:对于投资收益率r,用方差(δ2)或标准差(δ)来衡量它偏离期望值的程度。其中方差=δ2=E [(r-Er)2] 的数值越大,收益率r偏离期望收益率Er的程度越大,数值越小偏离就越小。

知识点十六、了解正态分布的特征

正态分布是最重要的一类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当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受到大量不同因素作用的共同影响,并且单个因素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时候,这个随机变量就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金融市场上,以股票为例,当没有任何决定性的消息发布的时候,股价走势很多时候呈现出“随机游走”的特点,这里的“随机游走”就是指股价的波动值服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显著特点是中间高两边低,由中间(X=μ)向两边递减,并且分布左右对称,是一条光滑的“钟形曲线”。

正态分布距离均值越近的地方数值越集中,而在离均值较远的地方数值则很稀疏;这意味着正态分布出现极端值的概率很低,而出现均值附近的数值的概率非常大。同时图像越“瘦”,正态分布集中在均值附近的程度也越大。

检验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绘制它的样本频率直方图,如果频率直方图呈现出钟形特征,可认为该变量大致服从正态分布。

第7章权益投资

【考试大纲解读】

[理解] 不同资本类别之间投票权和所有权的区别

[理解] 权益证券的类型和特点

[理解] 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

[了解] 存托凭证 (Deposit Receipts)

[理解] 可转债的定义、特征和基本要素

[理解] 权证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理解] 不同种类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

[了解] 影响公司在外发行股本的行为

[理解] 股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区别

[理解] 内在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的区别

知识点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1.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

最基本的资本结构是债权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通常用债务股权比率或资产负债率表示。

2.有负债的公司被称为杠杆公司。一个拥有 100%权益资本的公司被称为无杠杆公司,因为它没有债权资本。

知识点二、资本的类型

1.债权资本

(1)债权资本是通过借债方式筹集的资本。公司向债权人(如银行、债券持有人及供应商等)借入资金,定期向他们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偿还本金。

(2)公司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会高于国债的利息。

2.权益资本

(1)权益资本是通过发行股票或置换所有权筹集的资本。权益资本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不会偿还给投资人。两种最主要的权益证券是普通股和优先股。

(2)普通股(commonshares)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一种基本股票,代表公司股份中的所有权份额,其持有者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优先股和普通股一样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同属权益证券。但优先股是一种特殊股票,它的优先权主要指:持有人分得公司利润的顺序先于普通股,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清偿时先于普通股获得剩余财产。

(4)优先股的股息率往往是事先规定好的、固定的,它不因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而有所变动。

知识点三、股票的概念与特征(高频考点)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取股息和红利的凭证。股票一经发行,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即成为公司的股东。

1.收益性2.风险性3.流动性4.永久性 5.参与性

知识点四、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1.股票的价值

(1)股票的票面价值。

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该种股票被称为有面额股票。股票的票面价值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参考意义。

(2)股票的账面价值。

股票的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或每股净资产,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的价值。在没有优先股的条件下,每股账面价值以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数求得。(3)股票的清算价值。

股票的清算价值是公司清算时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理论上,股票的清算价值应与账面价值一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4)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是指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

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

2.股票的价格

(1)股票的理论价格。

①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应由其价值决定,但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但股票代表收益的价值,即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股息红利。股票交易实际上是对未来收益权的转让买卖,股票价格就是对未来收益的评定。

②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是根据现值理论而来的。

将股票的未来值按市场利率和有效期限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即为股票的现值。

(2)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由股票的价值决定,但同时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求关系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的。

知识点五、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区别

按照股东权利分类,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高频考点)

1.普通股是公司通常发行的无特别权利的股票,是最主要的权益类证券。(首发的一般是普通股)

2.普通股股东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概括起来为收益权和表决权。

3.收益权是指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盈余和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4.表决权是指普通股股东享有决定公司一切重大事务的决策权,通常是每一股份的股东享有一份表决权,即所谓的“一股一票”。

5.优先股是一种相对普通股而言有某种优先权利(优先分配股利和剩余资产)的特殊股票。

知识点六、普通股和优先股的风险收益比较

1.优先股在分配股利和清算时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优先于普通股,因而风险较低。当公司盈利多时,相比普通股而言,优先股获利更少。

2.相比于优先股,普通股具有较高风险和较高收益的特征。

知识点七、存托凭证

1.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存托凭证一般代表外国公司股票。

2.存托凭证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证券市场,由 J.P.摩根首创。包括美国存托凭证、全球存托凭证、欧洲存托凭证、香港存托凭证和台湾存托凭证。

3.全球存托凭证(GDRs)的发行地既不在美国,也不在发行公司所在国家。大多数全球存托凭证在伦敦证交所和卢森堡证交所进行交易,通常以美元计价。

4.美国存托凭证是以美元计价且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交易的存托凭证。ADR 是最主要的存托凭证,其流通量最大。

知识点八、可转换债券的定义

1.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指在一段时期内,持有者有权按照约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其转换成普通股股票的公司债券。

2.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债券,它既包含了普通债券的特征,也包含了权益特征,还具有相应于标的股票的衍生特征。

知识点九、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1.可转换债券是含有转股权的特殊债券

2.可转换债券有双重选择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拥有转股权,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对于发行人来说,拥有提前赎回的权利。(赎回权由发行人决定,转股权由投资者决定)

知识点十、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1.标的股票

2.票面利率

3.转换期限: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6个月后才能转换为公司股票

4.转换价格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每股股票所支付的价格(面值/转换价格)

5.转换比例是指每张可转换债券能够转换成的普通股股数。(面值=转换比例×转股价格)

6.赎回条款

7.回售条款

知识点十一、权证

权证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持有人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认购权证)或出售(认沽权证)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知识点十二、权证的基本要素

(1)权证类别(2)标的资产(3)存续时间(4)行权价格(5)行权结算方(6)行权比例

知识点十三、权益类证券投资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也可称为市场风险,是由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加强,其冲击是属于全面性的,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利率、汇率与物价波动,以及政

治因素的干扰(五大因素)等。

2.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公司特定经营环境或特定事件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的加强,只对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是公司特有的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违约风险,有时也称为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知识点十五、影响公司发行在外股本的行为【此考点,新大纲降低为“了解”级别】

1.首次公开发行

2.再融资(增发公开或定向,配股,送股,转增)

3.股票回购(场内公开市场回购,场外协议回购,要约回购三种方式)

4.股票拆分和分配股票股利(1:2、3、10)股票价格高,适应价格敏感性用户

5.权证的行权

6.兼并收购(现金或股权)

7.剥离(子公司成立新公司并IPO)

知识点十六、基本面分析

1.分析预期收益等价值决定因素的分析方法称为基本面分析,而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正是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所在。

2.对于公司前景预测来说,“自上而下”的层次分析法(三步估价法,宏观一行业一个股)是比较适用的。

知识点十七、宏观经济分析

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1.宏观经济指标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该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变量)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变量)包括以下几个: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通货膨胀的测量主要采用物价指数,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商品价格指数等。

(3)利率是资金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

(4)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对本国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5)预算赤字是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之间的差额。

(6)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它测度了经济运行中生产能力极限的运用程度。

(7)采购经理指数(PMI)

2.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是根据实际国内市场总值将宏观经济运行划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从长远经济走势看,总体经济增长随时间推移而向上移动。

(2)投资者购买了周期性股票,一旦经济不景气,这些股票就会使投资者损失惨重。3.宏观经济政策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

(2)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行为,通常采用的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3)货币政策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对社会总需求进行管理。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采用的三项政策工具有:①公开市场操作;②利率水平的调节;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

知识点十八、行业分析

行业因素又称产业因素,影响某一特定行业或产业中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这些因素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景气度、行业法令措施以及其他影响行业价值面的因素。

1.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平台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行业景气度

知识点十九、技术分析

(一)技术分析概述

1.技术分析的概念

(1)技术分析是指通过研究金融市场的历史信息来预测股票价格的趋势。技术分析是相对于基本面分析而言的。

(2)技术分析则是通过股价、成交量、涨跌幅、图形走势等研究市场行为,以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

(3)技术分析只关心证券市场本身的变化,而不考虑基本面因素

2.技术分析的三项假定

第一,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第二,技术分析的另一条准则是股价具有趋势性运动规律,股票价格沿趋势运动。

第三,历史会重演。

知识点二十、常用技术分析方法

1.道氏理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趋势,适合大趋势,不适合个股)

2.过滤法则与止损指令。上涨突破某一个百分比,追加买入;下跌突破某一百分比,追加卖出

3.“相对强度”。理论体系根据超买超卖的关键区域分析,确定买入或卖出

4.“量价”理论体系。通过分析成交量和股价的变动的历史关系

知识点点二十一、内在价值法和相对价值法区别

1.内在价值法又称绝对价值法或收益贴现模型,是按照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对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又分为股利贴现模型(DDM)、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DCF)、超额收益贴现模型等。

2.相对价值法是使用一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市现率等指标与其竞争

者进行对比,以决定该公司价值的方法。

第8章固定收益投资

【考试大纲解读】

[理解] 债券市场各参与方的责任以及发行人类型

[掌握] 债券的种类和特点

[理解] 债券违约时的受偿顺序以及债券的嵌入条款

[理解] 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零息债券

[理解] 投资债券的风险

[理解]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的发展

[理解] DCF 估值法的概念和应用

[掌握] 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的关系

[理解]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当期收益率的区别,以及两者与债券价格的关系。

[理解] 利率的期限结构和信用利差

[掌握] 债券久期(麦考利久期和修正久期)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掌握] 货币市场工具的特点

[理解] 常用货币市场工具类型

知识点一、债券市场概述

1.债券通常又称固定收益证券,能够提供固定数额或根据固定公式计算出的现金流。

2.货币市场证券主要是短期性、高流动性证券,例如银行拆借市场、票据承兑市场、回购市场等交易的债券;而固定收益资本市场中交易的则是长期债券。

3.债券的发行人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公司和企业。

4.债券发行人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一般都有固定期限,债券到期时债务人必须按时归还本金并支付约定的利息

知识点三、债券违约时的受偿顺序以及债券的嵌入条款【此考点,新大纲提升为“理解”级别】

一、债券违约时的受偿顺序

1.有保证债券

(1)第一抵押权债券(实体资产抵押)或有限留置权债券(房屋、专利、品牌等抵押)(2)第二抵押权债券

(3)第三抵押权债券

2.无保证债券也称为信用债券

(1)受偿等级最高的是优先无保证债券,这也是公司债的主要形式。

(2)优先次级债券

(3)次级债券

(4)劣后次级债券

二、债券的嵌入条款

许多债券都含有给予发行人或投资者某些额外权力的嵌入条款,例如赎回条款(callprovision)、回售条款(put provision)、转换条款(convert provision)等。

知识点四、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零息债券

1.固定利率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fixed-rate bond)是由政府和企业发行的主要债券种类,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在偿还期内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和不变的面值。即使市场利率或者发行人的信用等级改变,债券发行人要偿付的利息也不会变。通常,固定利率债券在偿还期内定期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支付面值。

2.浮动利率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floating-rate bond)和固定利率债券的主要不同是其票面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通常与一个基准利率挂钩,在其基础上加上利差(可正可负)以反映不同债券发行人的信用。浮动利率可以表达为:浮动利率=基准利率+利差

基准利率通常选用市场上信誉良好、金融实力强大、违约可能性低的债券发行人提供的利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被广泛采纳的基准利率。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是被广泛采纳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利差在债券的偿还期内是固定的百分点,即利差不反映已发行债券在其偿还期内发行人信用的改变,但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会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化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国际惯例将利差用基点(basis point)表示,1 个基点(1 bps)等于0.01%。

因此,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在每个支付期都会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而重新设置。在每期期末支付的利息额是在本支付期期初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设定的,也就是说,在每个利息支付日利息由上一支付日的基准利率和利差共同决定。

另外,有些浮动利率债券的条款中利率存在浮动上限,即浮动利率的顶(cap);有些浮动债券设置了利率浮动的下限,即浮动利率的底(floor)。

3.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zero-coupon bond)和固定利率债券一样有一定的偿还期限,但在期间不支付利息,而在到期日一次性支付利息和本金,一般其值为债券面值。因此,零息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日支付的面值和发行时价格的差额即为投资者的收益。许多偿还期是1 年或1 年以下的债券以零息债券的方式发行,例如美国国库券;而一些偿还期在1 年以上的零息企业债券,由于利息和本金在到期日一次性支付,其风险较大,除非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通常不愿意购买,发行人的借款成本也会上升。

知识点五、投资债券的风险

1.信用风险

2.利率风险

3.通胀风险(实际收益率=名义率-通胀率)

4.流动性风险(交易时和兑付时)

5.再投资风险(利息再投资)

6.提前赎回风险

知识点六、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的发展

(一)以柜台市场为主(1988--1991 年)

这时国债和企业债交易市场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以柜台市

场为主,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

(二)以交易所市场为主(1992--2000 年)

1990 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国债逐步进入了交易所交易。

1997 年 6 月 16 日全国银行间市场正式运行。

此阶段是场内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银行间市场并存的格局,并且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三)以银行间市场为主(2001 年至今)

1.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 2013 年末交易量占 97.56%)

2.交易所市场(截至 2013 年末交易量占 2.11%)

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截至 2013 年末交易量占 0.32%)

知识点七、DCF估值法的概念和应用

根据贴现现金流(DCF)估值法,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投资者对持有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的现金流的现值。

(一)零息债券估值法

零息债券是一种以低于面值的贴现方式发行,不支付利息,到期按债券面值偿还的债券。债券发行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就是投资者的利息收入。由于面值是投资者未来唯一的现金流,所以贴现债务的内在价值由以下公式决定:V=M(1/(1+r)t)

式中:V 表示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M 表示面值;r 表示市场利率;t 表示债券到期时间。

由于多数零息债券期限小于一年,因此上述贴现公式应简单调整为:V=M(1-tr/360)某种贴现式国债面额为100 元,贴现率为3.82%,到期时间为90 天,则该国债的内在价值为100×(1-90/360×3.82%)=99.045(元)。

(二)固定利率债券估值法

固定利率债券是一种按照票面金额计算利息,票面上附有(也可不附有)作为定期支付利息凭证的期票的债券。投资者不仅可以在债券期满时收回本金(面值),而且可以定期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所以,投资者未来的现金流包括了两部分:本金和利息。其内在价值公式如下:

式中:C 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V 表示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M 表示面值;r 表示市场利率;n 表示债券到期时间。

(三)统一公债估值法

统一公债是一种没有到期日的特殊债券。统一公债的内在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V=C/r

知识点八、当前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当期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又称当前收益率,是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当前的债券市场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I=C/P 式中:I 表示当期收益率;C 表示年息票利息;P 表示债券市场价格。

当期收益率没有考虑债券投资所获得的资本利得或损失,只是债券某一期间所获得的现金收入相较于债券价格的比率。

(二)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YTM),又称内部收益率,是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它相当于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并且一直持有至到期可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其中,到期收益率隐含两个重要假设:一是投资者持有至到期,二是利息再投资收益率不变。

到期收益率一般用y 表示,债券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的关系式为:

式中:P 表示债券市场价格;C 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n 表示时期数;M 表示债券面值。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票面利率。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票面利率与债券到期收益率呈同方向增减。

(2)债券市场价格。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债券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呈反方向增减。

(3)计息方式。不同的计息方式会使得投资者获得利息的时间不同,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固定利率债券比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高。

(4)再投资收益率。由于计算到期收益率时假定利息可以以相同于到期收益率的水平再投资,但在市场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再投资收益率可能不会维持不变,会影响投资者实际的持有到期收益率。

(三)债券当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债券当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两者之间关系的如下:

(1)债券市场价格越接近债券面值,期限越长,则其当期收益率就越接近到期收益率。

(2)债券市场价格越偏离债券面值,期限越短,则当期收益率就越偏离到期收益率。但是不论当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近似程度如何,当期收益率的变动总是预示着到期收益率的同向变动。

(四)到期收益率y与债券市价的关系:

知识点九、期限结构和信用利差【此考点,新大纲提升为“理解”级别】

(一)利率期限结构与债券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曲线在以期限为横坐标,以收益率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上显示出来。

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正收益曲线(或称上升收益曲线),其显示的期限结构特征是短期债券收益率较低,而长期债券收益率较高。

第二类是反转收益曲线(或称下降收益曲线),其显示的期限结构特征是短期债券收益率较高,而长期债券收益率较低。

第三种形态的收益率曲线,称水平收益曲线,其特征是长短期债券收益率基本相等。通常而言,上升收益率曲线是一种正常形态,而其他两类则是非正常的。

收益率曲线一般具备以下特点:①短期收益率一般比长期收益率更富有变化性;②收益率曲线一般向上倾斜;③当利率整体水平较高时,收益率曲线会呈现向下倾斜(甚至是倒转的)形状。

(二)信用利差

1.信用利差概述

信用利差,是指除了信用评级不同外,其余条件全部相同(包括但不限于期限、嵌入条款等)两种债券收益率的差额。一般而言,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收益来补偿较高的违约风险,即违约风险越高,投资收益率也应该越高。

为度量违约风险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将某一风险债券的预期到期收益率与某一具有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无风险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差额,称为风险溢价。

一般而言,信用利差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对于给定的非政府部门的债券、给定的信用评级,信用利差随着期限增加而扩大。

(2)信用利差随着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扩张而缩小,随着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收缩而扩张。当经济处于收缩或下滑期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恶化,这会影响到债务人履行债务合同的能力。

(3)信用利差的变化本质上是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受经济预期影响。信用利差可以作为预测经济周期活动的指标。

5.久期的应用

(1)债券基金经理通过运用久期和凸度实现资产组合现金流匹配和资产负债有效管理。(2)免疫策略:债券基金经理能够确定持有期,那就能找到所有的久期等于持有期的债券,并选择凸性最高的那种债券投资。凸性越大越好,久期越低越好

知识点十一、货币市场工具的特点

1.货币市场工具一般指短期的(1 年之内)、具有高流动性的低风险证券,具体包括银行回购协议、定期存款、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央行票据等。

2.货币市场工具产生于信用活动,交易价格为利率,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一部分。

3.重要的功能:

(1)货币市场工具为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以及企业融通短期资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货币市场工具交易而形成的短期利率在整个市场的利率体系中充当了基准利率,是判断市场上银根松紧程度的重要指标。

4.货币市场工具有以下特点:

①均是债务契约;

②期限在 1 年以内(含 1 年);

③流动性高;

④大宗交易,主要由机构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者很少有机会参与买卖;

⑤本金安全性高,风险较低。

知识点十二、我国货币市场工具包括

(1)银行间短期资金(同业拆借)

(2)1 年以内(含 1 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

(3)剩余期限在 397 天以内(含 397 天)的债券

(4)期限在 1 年以内(含 1 年)的债券回购

(5)期限在 1 年以内(含 1 年)的央行票据

(6)证监会及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知识点十三、银行定期存款

1.定期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具有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2.定期存款一般有 3 个月、6 个月、1 年、2 年、3 年、5 年等期限;一般情况下,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3.对投资者来说,定期存款具有期限、金额选择余地大,流动性好,利息收益较稳定等

特点。

知识点十四、短期回购协议

1.回购协议的概念

(1)回购协议是指资金需求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

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交易行为。

(2)证券的出售方为资金借入方,即正回购方;证券的购买方为资金贷出方,即逆回

购方;正、逆回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质上,回购协议是一种证券抵押贷款,抵押品以国债为主。

2.回购协议的功能

(1)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方便中央银行投放(收回)基础货币,形成合理的

短期利率;

(2)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资产结构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3)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回购协议实现套期保值、头寸管理、资产管理、增值等目的。3.回购协议市场

(1)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回购协议以国债回购协议为主

(2)我国存在两个分离的国债回购市场——场内交易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

(3)场内交易指上交所和深交所开办的国债标准回购业务,参与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企业。(4)场外交易则指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参与者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4.回购协议的主要类型

(1)按回购期限划分,我国在交易所挂牌的国债回购可以分为 1 天(隔夜回购)、 2 天、3 天、4 天、7 天、14 天、28 天、91 天以及 182 天。

(2)按逆回购方是否有权处置回购标的国债划分,国债回购可以分为质押式回购(封

闭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开放式回)

(3)质押式回购是指质押的国债的所有权仍属于国债的出让方(正回购方),受让方(逆回购方)无权处置,国债被证券交易中心冻结;

(4)买断式回购是指出售的国债的所有权转移给国债的受让方(逆回购方),受让方有权处置该国债,只需在到期日按约定价格回售先前的国债。

(5)质押式回购历史很长,质押式回购为主要交易品种。

5.影响回购协议利率的因素

(1)抵押证券的质量

(2)回购期限的长短

(3)交割的条件。若采用实物交割,回购利率较低。

(4)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的利率

6.回购协议的定价

回购价格=本金*〔1+回购利率*回购期限/360〕

7.回购协议的风险

(1)回购协议的交易存在信用风险,尤其是市场流动性紧张导致短期利率迅速飙升的

情形。

(2)信用风险:①到期时抵押品价格下降,对逆回购方造成风险。②到期时逆回购方不回售给正回购方的违约风险。

(3)减少信用风险的方法:①要求抵押品为流动性高、容易变现;②提高抵押率的要求。

第9章衍生工具

【考试大纲解读】

[理解] 衍生品合约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 衍生品合约中的买入和卖出

[理解] 期货和远期的定义与区别

[理解] 期货和远期的市场作用

[了解] 期权合约和影响期权定价的因子

[理解] 互换合约的概念

[了解] 影响互换合约定价的因子

[理解] 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的区别

知识点一、衍生工具的定义

1.衍生工具是指一种衍生类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

2.基础资产通常被称作合约标的资产。

3.合约标的资产可以是金融资产,也可以是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或贵金属。

4.在未来买入合约标的资产(或者有买入合约标的资产权利)的一方称为多头

5.在未来卖出合约标的资产(或者有卖出合约标的资产权利)的一方称为空头。

知识点二、衍生工具五个要素

1.合约标的资产

2.到期日:衍生工具都规定一个合约到期日。

3.交易单位

4.交割价格

5.结算

知识点三、衍生工具的特点

(一)跨期性(二)杠杆性(三)联动性(四)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知识点四、衍生工具的分类

(一)按合约特点分类

1.远期合约

2.期货合约

3.期权合约

4.互换合约

5.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

(1)前四种基本的金融衍生工具也常被称作“基础性衍生模块”,它们是相对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衍生工具。

(2)通过基础衍生工具的相互结合或者与基础金融工具相结合开发和设计出的金融衍生工具,称为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或者“结构化产品”。

(二)按产品形态分类

1.独立衍生工具。是指本身即为独立存在的金融合约,例如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或者互换合约等。

2.嵌入式衍生工具是指嵌入非衍生合约(简称主合约)中的衍生工具。

(三)按合约标的资产的种类分类

1.货币衍生工具

2.利率衍生工具

3.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

4.信用衍生工具

5.商品衍生工具

6.其他衍生工具

(四)按交易场所分类

1.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

2.场外交易市场(简称 0TC)交易的衍生工具

知识点五、远期合约

(一)远期合约的概念

1.远期合约是一种最简单的非标准化的合约。一般不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是在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通过谈判后签署的。

2.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的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合约标的资产的合约。

3.金融远期合约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合约、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股票合约。

4.远期合约的缺点

(1)远期合约市场的效率偏低;

(2)远期合约的流动性比较差;

(3)远期合约的违约风险会比较高。

(二)远期合约的定价

确定远期价格的假设:

(1)没有交易成本;

(2)标的资产是任意可分的;

(3)标的资产的储存是没有成本的;

(4)标的资产是可以卖空的。

知识点七、期货合约的要素

1.期货品种:通常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种。

2.交易单位

交易单位也称合约规模,是指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每一份期货合约上所规定的交易数量。3.最小变动单位

最小变动单位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公开竟价过程中,某一商品报价单位在每一次报价时所允许的最小价格变动量。

4.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也称为每日涨跌停板制度

5.合约月份

合约月份是指期货合约到期交收实物的月份。金融期货交割月份都定为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和 12 月。

6.交易时间

一般每周营业日 5 天,周六、周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一般每个交易日分为两盘,即上午盘和下午盘。

7.最后交易日

最后交易日是指期货合约在合约月份中可以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8.交割等级

(1)交割等级是指由交易所统一规定的标的资产的质量等级。

(2)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交易双方没有必要对标的资产的质量等级进行协商,发生实物交割时按期货合约规定的标准质量等级进行交割。用替代品进行实物交割时,价格需要升水或贴水。

9.其他交割条款

包括交割日、交割方式和交割地点等。

最新细胞生物学辅导班讲义第二章细胞基本汇总

2013年细胞生物学辅导班讲义第二章细胞 基本

如果你有问题可以发邮件到wopop123@https://www.360docs.net/doc/0718665184.html,我们免费给你答疑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本章考点综述: 1.基本概念: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体积守恒定律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成纤维细胞支原体 2.基本原理: (1)细胞的共同特征 (2)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5)病毒,支原体的基本知识 本章知识内容概括: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的基本特点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除了上述的认识外,我们还必须强调,病毒虽然是非细胞形态均生命体,但它们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基本的生命特征(繁殖与遗传)。因此,就病毒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也是完全合适的。 2.细胞结构的共性:

(l)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细胞膜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造成相对稳定的细胞内环境,并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在较高等的细胞内,细胞膜内陷演化为细胞的内膜体系,构建成各种以膜为基础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2)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而非细胞形态生命体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是任何细胞(除个别非常特化的细胞外)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它们在翻译多肽链时,与mRNA形成多聚核糖体。 3.细胞功能的共性 (1)细胞能够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细胞能够以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动植物细胞、细菌细胞都是如此。 (2)细胞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细胞内有机分子的合成和分解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即细胞的代谢作用是由酶控制的。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这也是细胞的基本特性。 (3)细胞都具有运动性所有细胞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包括细胞自身的运动和细胞内的物质运动。 二.病毒 1.病毒(Virus)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介于生命与非生命形式之间的物质。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可通除滤菌器,大多数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具有受体连结蛋白(receptor binding protein),与敏感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连结,进而感染细胞。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大小一般在10~30nm之间。结构简单,由核酸(DNA或RNA)芯和蛋白质衣壳(capsid)所构成,称核衣壳(nucleocapsid),衣壳有保护病毒核酸不受酶消化的作用。各种病毒所含的遗传信息量不同,少的只含有3个基因,多的可达300个不同的基因。 病毒衣壳由一至几种蛋白组成,组成病毒衣壳的亚单位称壳微粒(capsomer)。病毒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参加,只要条件具备,核酸和蛋白质便可自我装配(self assembly)成病毒。其装配形式有二十面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三种类型。二十面体对称型的衣壳蛋白形成二十面体,核酸包在其中;螺旋对称型的衣壳蛋白与核酸呈螺旋形排列,核酸交织在其中;复合对称型为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两种对称性形式的病毒 2.病毒只能在细胞中复制(病毒复制过程) 吸附(adsorption):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起始于病毒蛋白质外壳同宿主细胞表面特殊的受体结合,受体分子是宿主细胞膜或细胞壁的正常成分。因此,病毒的感染具有特异性。

货币银行学讲义(4)

第二节 利率的变动 一、影响利率的因素:一般性的描述 1、从货币的供求看 1)收入 从流动性偏好角度看 ,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因而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移。因此,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上升。 从可贷资金的角度看,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储蓄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需求,因此导致收入对利率的影响难以最终确定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人们要完成相应的交易量所需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就会增加,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因此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 2、从可贷资金的供求看 1)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意味着在人们的总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将会减少,从而可贷资金供给减少,结果使均衡利率上升。 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 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 3)政府的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往往是用发行政府债券向公众借贷的方式加以弥补,这种政府的借贷造成可贷资金需求增大,从而意味着利率的上升。

4)预期利率。 当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会使当前的利率上升。相反,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使当前利率下降。 预期利率就像是一种能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利率就会上升;反之亦然。其实,这一有趣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 5)预期通货膨胀率。 说明:在前面曾经讲过,如果价格水平上升那么利率也会上升。但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前者是与人们预计的未来价格水平波动相联系的,后者则是指已经发生的价格水平变动。 如果大家认为将来利率将进一步上升,那么利率会怎样变化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可贷资金的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如果大家认为将来利率将进一步上升,那么利率会怎样变化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可贷资金的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从可贷资金的供给来看: 可贷资金的供给者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即扣除物价因素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当人们认为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就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因此供给者愿意提供的可贷资金就会减少,所以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就会左移。 其次,从可贷资金的需求来看: 借贷方在筹资的时候考虑的是借贷的实际成本,同样他们所关心的也是实际利率。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就意味着每一个给定的名义利率所对应的实际利率在下降,因此在给定的名义利率下人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上升。 利率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的现象,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作“费雪效应”。 注意:费雪效应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的名义利率的上升的现象,而不是断言通货膨胀率上升就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 注意:费雪效应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的名义利率的上升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一、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在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依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2、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3、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 二、合同、侵权 1、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履行合同,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合同”同“协议”。 合同法律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与别人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建立合同法律关系。大家早上起来买早餐便与餐厅之间建立了买卖合同法律关系,若餐厅出售了变质的食物,即构成了违约责任,我们便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退还款项、赔偿损失;乘车与公交公司建立运输合同关系,租房与出租人建立租赁合同关系。因此,合同无处不在,合同纠纷自然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最常见的纠纷。 2、侵权: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造成他人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只要是因故意或过失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受害人就可以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 侵权纠纷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纠纷类型之一。如侵犯名誉权(恶意造谣,毁坏他人名誉)、肖像权(未经许可将他人肖像利用在商业广告中)、侵犯公司名称权、侵犯健康权、侵犯财产权等等。 三、常见纠纷 1、民事合同纠纷: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代理合同、合作合同

电子元件基本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电子元件基本基础知 识

第1章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电阻器 一、电阻器的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很多,从构成材料来分,有碳膜电阻器、碳质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绕线电阻器等多种。从结构形式来分,有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电位器三种。国产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含义如下: 序号(用数字表示) 分类(用数字、字母表示) 材料(用字母表示) 主称(用字母Z或W表示)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两个: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在电阻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作标称阻值。如1.5K 、5.1Ω……。它的实际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叫允许误差,分为Ⅰ级(±5%),Ⅱ级(±10%),Ⅲ级(±20%)。如电阻器上标“3KΩⅠ”,则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是3KΩ,误差为士5%。 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也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上印有四条色彩鲜艳的园环,紧靠电阻左端的三条色环表示电阻值,最后一条色环表示允许误差。识别方法见表3一2。 微调电阻器和电位器的标称值是它的最大电阻值。如100K 电位器,表示它的阻值可在零至100千欧内连续变化。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误差一般都标在电阻体上,其表示法有三种: 1)直标法:直标法是用阿拉伯数字和单位符号在电阻器表面直接标出标称阻值,如下图所示,其允许误差直接用百分数表示。 文字符号法是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其允许误差也用文字符号表示(如下表),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如下图表示的为金属膜电阻器,额定功率为0.5W ,阻值为5.1k Ω,误差为5% 。 2)色标法:色标法是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电阻器的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普通电阻器四道色环,精密电阻五道色环。例如电阻器上的色环依次为绿、黑、橙、无色,则表示50×103=50k Ω±20%。精密电阻的色环依次为棕、蓝、绿、黑、棕,则表示165Ω±1%。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细胞内DNA和RNA的显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显示细胞内DNA和RNA的方法。 2、熟悉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位置。 二、实验原理 核酸是酸性的,它们对于碱性染料派洛宁和甲基绿具有亲和力。利用这两种染料的混合液处理细胞,可使其中的DNA和RNA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由DNA 和RNA聚合程度的不同所引起,因为甲基绿分子上有两个相对的正电荷,它与聚合程度较高的DNA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DNA分子染成蓝绿色;而派洛宁分子中仅一个正电荷,可与低聚分子RNA相结合使其染成红色。这样细胞中的DNA和RNA可被区别开来。 三、器材与试剂 1、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染色架、注射器。 2、材料:鸡血。 3、试剂:0.2mol/L醋酸缓冲溶液、2%甲基绿染液、1%派洛宁染液、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 4、试剂的配制 (1)2mol/L醋酸缓冲溶液:用2ml注射器抽取1.2ml冰乙酸加入到98.8ml蒸馏水中,混匀。再称取醋酸钠(NaAC·3H2O)2.7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时按2:3的比例混合两液即成。 (2)2%甲基绿染液:称取2.0g去杂质甲基绿溶于100ml0.2mol/L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即成。

甲基绿粉中往往混有影响染色效果的甲基紫,它们必须预先除去,其方法是将甲基绿溶于蒸馏水中,放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氯仿(三氯甲烷)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弃去含甲基紫的氯仿,再加入氯仿重复数次,直至氯仿中无甲基紫为止,最后放入40 C温箱中干燥后备用。 (3)1%派洛宁染液:称取1g派洛宁(吡罗红)溶于100ml0.2/L醋酸缓冲溶液中混匀。 (4)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将2%的甲基绿液和1%的派洛宁液以5: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该液应现配现用,不宜久置。 四、内容与方法 1、取鸡血一小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一端,用另一载玻片的一端紧贴血滴,待血液沿其边缘展开后,以30~400角向玻片的另一端推去,制成较薄的血涂片,室温下晾干。 2、固定:将晾干的血涂片浸入70%乙醇中固定10分钟,取出后在室温下晾干。 3、染色:滴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于血膜上,染色15min。 4、冲洗:用蒸馏水冲洗标本片,并用吸水纸吸去玻片上多余的水分,但不要吸得过干。 5、分化:将血涂片在95%酒精中迅速地过一下,进行分色,取出晾干。 6、观察:光镜下可见细胞质呈现红色,细胞核呈绿色。 五、作业与思考 1、简述DNA和RNA的染色原理。 2、细胞核中核仁理论上应被染成何种颜色?为什么?

合规管理-合规管理基础知识课程讲义

合规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合规与银行合规部门》简介2003年10月,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就银行合规问题发布了题为《银行的合规职能》(《The compliance function in bank》)的文件,在世界围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巴塞尔委员会终于在2005年5月正式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Compliance and the compliance function in banks》)(以下简称“《文件》”)。《文件》首先肯定了合规风险管理已经作为一项日趋重要并且高度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而存在,其次界定了合规管理的涵,然后明确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职责,最后阐述了关于银行部合规职能的组织、结构、作用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早在《文件》出台之前,以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化大银行就已经开始创建其合规工作机制,至今已经颇具规模。在世界围,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合规工作。《文件》既是对于国际领先银行合规工作的经验总结,为世界各地银行提供了银行合规工作的基本指引;同时也明确了国际银行监管标准的发展趋势,拓宽了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是否合规方面的监管视野。

第二章合规管理的基本涵 对于大多数国商业银行而言,尽管“依法合规”一直是其经营理念之一,而且事实上已经开展了合规工作,但是“合规”相对于银行其他业务仍处在初级阶段。面对监管机构逐渐加大合规监管工作的力度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国银行如何拓展合规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显得日趋紧迫。 1998年9月,早在《文件》发布之前的5年,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业组织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将“合法和合规性,即合法方面的目标”列为银行业组织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三个目标之一。合法合规性目标要求所有的银行业务应当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银行政策和程序相符合,以保护银行的权利和声誉。2005年5月发布的《文件》可以视作是对于合法合规目标的具体阐述,其将合规进一步明确界定为银行部应当具有的一种独立职能,其目的在于管理银行自身的合规风险。为了对于合规管理有全面客观的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文件》,从合规管理是什么、合规管理由谁做以及合规管理如何做这三个方面来认识合规管理的基本涵。 2.1合规管理是什么? 合规管理是银行部所应具有的管理自身合规风险的独立职—2 —

货币银行学讲义

第四节基础货币的决定 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1、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 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T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 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政府预算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1)增加税收; 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3)发行货币。 首先、政府如果只依靠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基础货币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其次、政府可以向公众放行国债、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债券的发行影响到了利率水平、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必须干预时,财政赤字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这种方式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的货币政策。 专栏10.1祥见教材《货币银行学》327页。 除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例如:在途资金、财政部存款等。 第十章要点回顾 重点:教材329页图10.2 第十章作业题: 教材《货币银行学》331页 1、2、3、5、10、11、12、15题。 第11章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两种研究角度: 一种是假定货币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而存在的,从而讨论要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的问题。例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另一种是从微观的个人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 说明:我们讲的货币需求,是指在财富总量给定的条件下,在财富总额中有多少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来持有。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两种形式: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交易数量说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著作权法

范文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著作权 1/ 6

法 著作权法◆ 不适用本法保护的对象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 著作权的归属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第十五条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 权利的保护期 3/ 6

目视管理基础知识讲义

5S管理系列讲义之二 目视管理 一、目视管理概述 1、目视管理的含义 目视管理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在管理中,通过目视管理使各种管理状态和方法“一目了然”,使员工通过眼睛的观察就能把握现场运行状况,让员工能及时、准确地判断问题,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因为没有信息就不可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要保证获取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简单的直观管理技木——目视管理。 2、目视管理的作用 1)暴露异常及问题; 2)使员工了解应管理控制的项目; 3)创造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3、目视管理评价 ①目视管理要符合以下要求: 1)无论谁都能判明异常和好坏; 2)能迅速判断,且判断的准确程度高; 3)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②目视管理水平可分为3个级别: 初级水平:有表示,能明白现在的状况; 中级水平:谁都能判断当前的状态和问题; 高级水平:列明管理方法〔如异常处置办法等〕。

3、目视管理对象

①车间目视管理 车间生产现场的对象包括质量、交货期、成本、安全、5S。其具体内容是: 1)作业管理 ●目视作业标准:如利用照片、图片做成的标准书; ●颜色管理::如工具、零件定置场所的色彩管理; ●限度样本; ●异常警示灯或蜂鸣器; ●标示、看板; ●区域线:如不良品、半成品定置而所的标示; ●人员配置图; ●技能地图:如作业熟练程度的表示; ●安全标志:危险区域的标志。 2)交期管理 ●生产进度管理板; ●生产计划表; ●派工板。 3)品质管理 ●检查工具、夹具的层别管理; ●不良品层别管理; ●量具仪器梭正色别管理:如检测器具精度在规定值内和外的颜色区别; ●直方图; ●检查指导书。 4)设备管理 ●加油色别管理:如加油口的颜色标示; ●操作动作的顺序指引; ●保养部位色别管理:如定期保养部位的颜色标示; ●危险动作部位色别管理:如紧急停止开关的颜色标示; ●换模部位与固定部件的颜色区分; ●仪表安全法围色别管理:如控制范围内、外的颜色区分; ●螺丝、螺栓的配合记号; ●管路色别管理:如对相似的油或溶剂的颜色区分。 ②办公室目标管理 办公室目视管理主要是信息的共有化、业务的标准化和简单化,以迅速、正确地为生产现场提供信息,并有效解决问题。具体的内容是: 1)文件管理 ●文件的分类标示; ●文件保管场所的标示; ●文件的定位标示。 2)行动管理 ●人员动态管理图板; ●个人工作计划; ●出勤管理 3)业务管理 ●业务标准手册

货币银行学讲义30-35

货币银行学讲义30-35

————————————————————————————————作者:————————————————————————————————日期:

第四节基础货币的决定 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1、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 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

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T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 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政府预算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1)增加税收; 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细胞生物学》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细胞大小测定和生物绘图法(验证性)2 实验二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验证性)2 实验三细胞内糖类的显示(验证性)2 实验四细胞Feulgen反应(验证性)2 实验五动物细胞培养(综合性)4 实验六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和细胞活力测定(创新性)4

实验一细胞大小测定和生物绘图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测微尺测定细胞大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测微尺的原理 测微尺分物镜测微尺(简称物微尺或台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简称目微尺),两尺配合使用,可以测量细胞大小。目微尺是一个可以放在目镜内的特制玻璃圆片,圆片中央刻有一条直线,此线分为若干格。物微尺为一载玻片中央封固的小尺,长1mm,被等分为100格,长为0.01mm(10um)。当测量细胞大小时,不能用物微尺直接测量细胞,而只能使用目微尺。因目微尺测量的细胞是经物镜放大后的像,而它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随物镜的放大率而变,在测量时需要先用物微尺来测定,求出某一放大率时目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再用以测定细胞大小。 将物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小心转动目镜测微尺,移动物微尺使两尺平行,起点线重合,然后找出另一处两尺刻度重合处,记录起点线到重合线之间的各尺的刻度数(格数),按下式计算,在该放大系统下目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物测微尺格数 目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10um 目测微尺格数 例如:目微尺是100倍,其对应的物微尺使80格,则目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为80/100=8um。 测量某一细胞时,如果目微尺测得其横径为5倍,则此细胞横径为8×5=40um。(二)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 1. 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美而美观。 2. 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3. 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4. 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 5. 绘图要完善,字体用正楷,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6. 绘图完成后在绘图纸上方要写明实验名称、班级、姓名、时间,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三、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品 1. 实验材料: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西红柿,芹菜,韭菜,红辣椒 2. 实验用品:普通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生理盐水、0.1%亚甲基兰、蒸馏水、吸水纸,HB及2H或3H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绘图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讲义利率的变动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讲义利率的变动

第二节利率的变动 一、影响利率的因素:一般性的描述 1、从货币的供求看 1)收入。 从流动性偏好角度看,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因而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移。因此,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上升。 从可贷资金的角度看,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储蓄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需求,因此导致收入对利率的影响难以最终确定。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人们要完成相应的交易量所需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就会增加,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因此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 2、从可贷资金的供求看 1)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意味着在人们的总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将会减少,从而可贷资金供给减少,结果使均衡利率上升。 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 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 3)政府的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往往是用发行政府债券向公众借贷的方式加以弥补,这种政府的借贷造成可贷资金需求增大,从而意味着利率的上升。 4)预期利率。 当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会使当前的利率上升。相反,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使当前利率下降。 预期利率就像是一种能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利率就会上升;反之亦然。其实,这一有趣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 5)预期通货膨胀率。 说明:在前面曾经讲过,如果价格水平上升那么利率也会上升。但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前者是与人们预计的未来价格水平波动相联系的,后者则是指已经发生的价格水平变动。

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讲稿

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讲稿 <1>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我是乌鲁木齐鼎信旭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是该所的合伙人之一··)。作为贵公司的法律顾问,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大家能与我一同轻松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 <2>咱们言归正传,先来看一些今天讲座会涉及到那些方面的法律知识。今天,咱们要讨论九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法学理论,其次是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还有劳动合同法,大家看我的这个表格,在民法下面,还有几个分支,当然民法并不是仅仅包括这几个方面,我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些我认为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在我的表格里,合同法是属于民法的,那劳动合同法不也是讲合同吗?为什么就不属于民法呢?对于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法学理论中就能找到答案。那么下面咱们就第法学理论的学习吧。 <3>在法学理论这一节中,咱们会见到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系,中国现代法制化进程这样几个词语。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4>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部门法所指的同类法律,不包括国际法,如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它仅指国内法。不包括已经失效的法,它仅指现行法;也不包括将要制定但尚未制定的法律,它仅指已经颁布生效的法律。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上分这几个门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 部门法或法律部门具有自己的特征。首先,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是统一的,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协调的。其次,各个部门法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它们各自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每一个法律部门都调整一定的社会现象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刑法调整国家社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法调整的是市场经济下商主体和商行为之间的关系;民事诉讼法调整民事诉讼活动和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劳动法部门等等;第三,法律部门是基本确定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在一法律部门确定后,会持续保持相对一段时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讲义基础货币的决定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讲义基础货币的决定

第四节基础货币的决定 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1、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 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T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 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政府预算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1)增加税收; 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3)发行货币。 首先、政府如果只依靠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基础货币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其次、政府可以向公众放行国债、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债券的发行影响到了利率水平、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必须干预时,财政赤字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这种方式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的货币政策。 专栏10.1祥见教材《货币银行学》327页。 除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例如:在途资金、财政部存款等。 第十章要点回顾 重点:教材329页图10.2 第十章作业题: 教材《货币银行学》331页 1、2、3、5、10、11、12、15题。 第11章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两种研究角度: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公务员法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法》复习讲义(重 点版)含真题 从历年真题来看,每年涉及公务员法的内容均有一至两分,而且不管是否涉及,对于每个有志于跨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来说,公务员法都是必需要掌握的内容。 【重点法条】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相关法条: 第一百零五条本法所称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意思分解】 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不仅限于行政机关中的公务员,还包括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的公务员,甚至包括中国共产党员及民主党派的机关工作人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军事机关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法》意义上的公务员。 【真题回顾】 (2008年上海真题) 99、《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属于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是(A ) A 依法履行公职 B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 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 【重点法条】 第十一条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快捷记忆】 国籍八宪品身化,不录开除受刑罚。 【快捷记忆】 (2008年江苏真题C类) 29、根据《公务员》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是(C D )。 A 曾因违纪受过处分的 B 曾因个人原因辞去公职 C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D 曾被开除公职的 第三十二条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意思分解】掌握公务员任职的基本条件,说明一下,这是一般条件,《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的条件较高些。特别要注意不得录用公务员的几类人员。另外公务员的试用期为1年,与《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期限不同。 【重点法条】 第二十二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意思分解】了解一下,什么组织的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招录。(省级以上) 【重点法条】 第三十八条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三十九条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2018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不同细胞形态观察、大小测量,结构比较 一、实验目的 利用光学显微系统对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区别。 二、实验原理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生物机体的细胞是多种多样的。要对细胞进行研究,首先要从其形态结构入手。所以,要借助显微镜的成像及放大原理,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A、血涂片的制作 1.取末梢血1 滴,置载玻片一端,取另一边缘光滑的载玻片作为推片,放在血滴前面慢慢后移,接触血滴后稍停。血液即沿推片散开,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角,向前平稳均匀推动推片,载片上便留下一层薄血膜。血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变形。 2.操作 ①将干燥血片用甲醇固定3-5分钟。 ②将固定的血片置于被pH6.4 -6.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20倍的Giemsa染液中,浸染10-30分钟(标本较少可用滴染法)。 ③取出用水冲洗,待干后镜检。 注意: ①取血滴不宜过多,以免涂片过厚,影响观察。 ②要使涂片厚薄均匀、拿片角度和速度都要适中,用力要均匀。涂片时,血滴愈大,角度愈大,推片速度愈快则血膜愈厚,反之血膜愈薄。 ③涂片一般在后半部为好,白细胞在边缘和尾端较多。 B、洋葱表皮临时制片的制作 1.准备: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2.制片 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上,划出2-5平方毫米的小方格,然后用镊

子撕下方格内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3)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慢慢放平。3.染色 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适量稀释的碘酒。 2)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染液。 4.观察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制片的制作 1.准备: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2.制片 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将刮下的碎屑在载 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均匀。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慢慢放平。 3.染色 a)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适量碘液。 b)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碘液。 4.观察 四、实验准备 1.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牙签、酒精棉球、载玻片。 2.材料:洋葱表皮,口腔上皮,血涂片,永久制片。 3.试剂:碘液,Giemsa染液,生理盐水,甲醇,香柏油。 五、作业 描绘你所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的结构及大小(以比例尺表示)。 1、血液涂片(必做)。 2、永久制片,洋葱表皮,人口腔上皮选做其一。 实验二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了解在微丝束细胞内的分布特点。 二、实验原理

管理基础知识整理资料

▲判断: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V) ▲判断: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V) ▲环境: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须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判断: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V) ▲判断: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V) ▲判断:不是古埃及颁布的)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 ▲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判断V) ▲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判断:V) 道家:(老子) ▲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判断V) ▲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判断V) ▲欧洲伟大社会学家韦伯的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判断题)▲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判断V) ▲判断题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判断题)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作的满足感。(判断题) ▲判断: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V) ▲判断:决策就是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V) ▲判断:专家调查法是最科学的预测方法。(X) 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判断)

判断: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V) 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判断) 判断:“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种应当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V) 判断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V) 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组织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判断) 判断:非正式组织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X) 判断:任何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失误。(V) 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但现代组织的规模和内部结构日趋简单。(X) 由于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必须通过控制来及时了解情况,调整计划,修正目标。(V)判断: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机构是控制的功能。(X,应该是功能的基本条件) 判断:一种新制度是否优越的衡量标准是企业的效益是否提高X)。坚持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 判断:只有市场创新,才能对消费者各类需求给予更大程度的满足X) 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判断); 1、组织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和活动的。V 2、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更重要的是组织规范的制度建议。V (1)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内部组织成本(判断)。 (2)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判断)。 (3)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判断)。 单项选择题 2)内部环境:组织性质和人员状况等。(单选)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附答案)【最权威内部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是美国的宪法B.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英国的宪法C.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法国宪法D.我国正在实施的宪法已经过5次修正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3.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对其侦查羁押期限应()。 A.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B.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两个月 C.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 4.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由( )立案侦查。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5. 司法机关接到报案、举报、控告后,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 A.告之举报人向有管辖的权单位举报B.决定不予受理 C.先接受再按管辖分工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D.先立案后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6.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A.预防B.惩罚与教育C.杜绝D.警示 7.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 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8. 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织。根据这一规章,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9. 李某自1997年4月起开始非法聚众赌博,至次年1月停止。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李某的违法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对李某违法行为不进行追究B.公安机关应对李某予以处罚C.李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可以从轻处罚D.若李某配合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减轻处罚 10. 某企业对县国税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申请复议。 A.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B.县人民政府 C.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和县人民政府D.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或县人民政府 11.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甲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