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题目:从《拉呱》谈方言节目的受众传播及受众效果

从电视诞生到现在,形成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形式,随着观众们的审美提高和电视制作技术的提高,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经进入了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成了电视节目的后起之秀,引领了电视节目新形势的不断发展。2005年10月31日齐鲁电视台推出自己的方言新闻节目《拉呱》,自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一时间,各地方电视媒体掀起方言新闻的热潮,引起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名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而汉语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所以这北方话的方言在普通话里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这《拉呱》节目开播既不会担心观众们听不懂,还让电视节目的形式不断的更新,推向一个新高潮。[1]《拉呱》充分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且节目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闻内容则选取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生活话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现、讨论,真正体现了新闻事业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拉呱》节目通过我们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节目在山东省内找到人们的烦心事,为人们排忧解难。《拉呱》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节目贴近现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帮助百姓。节目内容生动活泼,节目形式也不断更新,从刚开始的搭词的,到后来女搭词的,再到现在灰太狼搭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尽力满足。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拉呱》节目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播出的比较成功的方言类节目了。成功因素有很多,也是综合了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拉呱》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我们先综合的来说,首先是这档节目的特色播报方式。在“说新闻”中《拉呱》节目的更多特色还是在“方言说新闻”,使用方言说新闻,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受众感觉很亲切,使受众得到一定的放松,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这个新闻环境中,亲身感受,自己做出想法和选择。“方言说新闻”也使新闻内容范围更加的广泛,顺应了电视新闻传播求新、求快、求活的发展要求。[4] 说新闻,是指主持人以与受众一对一的讲话方式,将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的一种播报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播新闻字正腔圆的方式,用平常话轻松地把新闻说出来。[5]方言说新闻的出现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整个节目要求更高。《拉呱》就运用了这种特色的播报方式,主持人“小么哥”用轻松亲切通俗的语言,符合大众心理,使受众容易接受。

在《拉呱》这档节目中,主持人大部分都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新闻内容传

递给受众,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故事中的社会关系与行为方式可以来指称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行为方式。[6] 《拉呱》在这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讲述故事时,经常巧设悬念,进一步吊起观众的胃口;然后通过趣味十足的电视画面、声音解说和现场采访或情景模拟等把真相一步一步的告诉观众。让观众不断的跟着镜头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样生动的、趣味十足的叙述方式满足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通过适度激发受众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让观众深入在故事之中亲身感受。

其次,就是个性主持。这《拉呱》节目的主持人小么哥,本名叫张勇,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一名曲艺演员,是相声演员唐爱国的徒弟,本行是相声,也会山东快书。所以要说到这个性的主持,首先就要说这主持人给《拉呱》节目中加入了不少的曲艺元素。《拉呱》定位山东本土文化,大胆借鉴民间曲艺,节目中广泛运用快板、评书、相声曲等艺方式来说新闻,有了夸张,也增加了不少的笑料,让观众在接受新闻,了解新闻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开怀一笑。这种曲艺形式吸引老百姓的眼球,这种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融入幽默特色,增加可看性。曾经,一段山东快板的开场白,吸引了很多观众“咱们拉呱节目真有趣,拉的全是新鲜事;越拉越觉得有意思,越拉心里越带劲;您要是有什么新鲜事,给咱们节目送个信;记者马上到家门,咱们有批评有鞭策;让大伙说说错与对,不是给您出难题,咱们对事不对人。”不少观众在观看时,也不由的随着山东快书的节拍一起把这段开场白给说了出来。家里的小孩子都会跟着说两句,引得家里人开怀一笑。

“小么哥”出身曲艺演员,显然,曲艺演员的风格就是讽刺,因而观众对他的承受度、宽容度就会大一些。小么哥说新闻的时候他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避免了常规新闻主播有所顾忌、不敢表达私人情感的局面。例如有这样一则让人比较震惊的新闻:媳妇怀疑婆婆偷藏苹果不给自己吃,导致婆媳不和;公公因气愤而去媳妇家扒树皮,然后被媳妇追打,公公和婆婆被打得遍体鳞伤,其丈夫因受夹板气而喝了农药,之后幸好被救。咱们中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媳妇”的这种做法天理难容,主持人小么哥狠狠批评那媳妇,说她良心被狗吃了,真是该好好教育一番,狠揍一顿,让她也尝尝皮肉之痛。

在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当中充当的是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权限

发挥的好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是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所以,一位成功的主持人对打造品牌节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要在观众和节目所报道的事物和人物间起离解作用,不能被节目里的事件和人物迷惑,也要观众保持头脑的清醒,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7]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做不出个性的节目,没有个性的节目在收视率中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小么哥已成为《拉呱》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相声演员出身的小么哥,貌不惊人,一张表情丰富幽默的脸还带点“嬉皮笑脸”,一改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演播室里一堵隔墙,一张书桌,主持人在桌后一站,很有现场说书的感觉,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观众一听到《拉呱》就知道“小么哥”来啦!“小么哥”的服装上也费尽心思,他的唐装和T恤也经常引起受众的热议。

“小么哥”语言风趣幽默却又不失大雅,小么哥在说新闻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加入一些评论性的话语,用“主持公道”式的评点,他对新闻的串联、点评更是信手拈来,把曲艺的娱乐性和新闻点评的道德教化相结合,用他的语言方式,教给老百姓如何尊老爱幼,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在社会上处事等,把教化用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已启发。“小么哥”的主持风格,让人们产生一种归属和满足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小么哥”在评价新闻的时候,加入个人色彩,很多观众就是希望通过“小么哥”的嘴说几句痛快话,一解心头的怒火,也代表大部分市民公开表达出爱憎分明观、荣辱观的角色。

除了小么哥,节目还设置了“搭词”的角色。所谓“搭词”就是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而将一个话题或下一个话题连接起来。一种形式是不出境,只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类似于相声中的“捧哏”角色;另一种形式则是出境与小么哥客串表演的,类似于小品中的小配角。[8]“搭词”的总会在节目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与主持人插科打诨,既有效地衔接了上下两则新闻间的的中断,确保了节目的流畅性,同时又把表演因素引入新闻节目,使节目徒生悬念,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更具视听魅力。比如:“搭词”的总在适时的时候以一个“捣蛋鬼”的形象出现,与“一本正经”的小么哥唱反调,总是在小么哥说到兴起时冷不丁插上一句,在他们对小么哥进行调侃嘲讽的时候,小么哥却以一副“一本正经的自吹自擂”的形象出现,在节目中开始以开玩笑的方式对自己和节目进行“自我吹嘘”,比如“染肿发充胖子你以为我想啊”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这样的:“就是我这头发,

对这一头秀发,小么哥我是精心护理啊,每天喷五遍啫喱水,三遍发胶”这样一来,新闻事件的起承转合基本上是以主持人为线索,主持人这样无伤大雅的吹嘘和自嘲是节目更加的轻松愉悦。

“搭词”的设计,对节目本身来说,既帮小么哥播报了新闻,又改变了一个主持人播报方式的单调。这种创新的播报方式也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搭词”的以唱反调的形式出现,是“自毁形象”的一个角色,这样也很好的突出“小么哥”的形象,宣传了节目和主持人,提高了主持人和节目的知名度。

网络视频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网络视频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不涉及任何隐私问题,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生活之余支持配合,认真填写下列问题。新传院12级网络传播第九小组全体成员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是否观看网络视频: A 是(转至第4题) B否(只回答3题) 3、你不使用网络视频的原因? A不喜欢上网 B网络设备条件限制 C品质低、画面不清晰 D更新速度慢 4、您使用网络视频的原因? A内容丰富全面 B灵活播放、时间自由掌握,自由度强 C广告时间短,或无广告插播 D可以与网友交流互动E其他 5、您每天使用网络视频的频率? A一小时以下包括一小时 B 1-5小时 C5小时以上 6、您观看网络视频时间占用您上网时间约为? A70%以上 B40%-60% C40%以下 7、您在关看网络视频时更倾向于哪种类型? A电影电视剧动漫 B新闻时政 C娱乐综艺 D体育竞技 E学习讲座教程等 F音乐节目 G潮流热门(如微博热门转发等) 8、您一般通过何种工具接触网络视频 A电脑 B手机 C LED屏幕 D影音设备(p4 p5等) 9、您曾观看过不良网络视频吗?(本调查卷不记名,请如实回答) A 主动观看过 B 无意接触过 C从没观看过 10、您认为网络视频还有那些缺点和不足?

A资源不够 B画面不清晰 C更新速度慢 D网速过慢 E色情等各类广告的插入 11、您平常通过什么形式观看网络视频? A安装QQLIVE PP 、PPTV 等网络媒体软件 B下载到本地后播放 C通过IE等网页浏览器 D其他(请补充————) 12、面对中国网络视频的发展状况您认为未来网络视频应如何发展? A提高原创性制作属于自己的节目 B将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交流设备结合开展节目评价活动 C生活化贴近平民生活反映生活细节 D准入门槛提高避免低俗视频泛滥 新传院网络传播第九小组全体成员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这次调查的支持! 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传播学重点理论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1932年成立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w.阿多诺等。这一学派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迁至美国。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最终对美国的社会研究形成了直接的影响。二战后又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研究据点。 1)法兰克福学派基本学说的形成: 1.批判实证主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 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 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 性因素 在最近几十年中,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的思想影响逐渐暗淡。随着早先一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退休和去世,批判理论的精神力量延伸开来,吸引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 二.芝加哥学派 20世纪起一二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移民,犯罪等一系列偏离常规的亚文化。 1)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体系 2.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 能手段 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型 2)代表人物: 1.杜威:实证主义倡导者,后出于愤怒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哥伦比亚任教 2.帕克: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 3)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哥伦比亚学派为何兴起? 1.它的博士生离开,到其他大学教书,造就了它的竞争者 2.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教师不和,偏离了学术工作 3.社会领域本身发生了变化 4.诸如M.韦伯等欧洲学者来到美国 5.1935,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结束了芝加哥学派对于主导性的社会杂志和专业 协会总部的垄断控制 三.哥伦比亚学派 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在美国旧的社会学中心舞台上,芝加哥学派衰落而哥伦比亚学派兴起了。应用社会研究所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形成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机构。它还是大众传播研究的诞生地。 应用社会研究所的鼎盛时期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直至60年代中期,在这一期间,拉扎斯菲尔德带领研究者对人们在选举中如何决定投票给谁的问题研究,首次提出了意见领袖等观点。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的社会科学家在40年代也开始关注媒介对个人的直接效果,以及这些效果可能给民主进程带来的得失。

电视节目分析完整版

电视节目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

电视节目分析报告范文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

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 《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这些因素使“人”在此类节目中成为核心——节目参与者来自广大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推动节目在相应规则下向前发展;而广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短信、weibo、《变形记》节目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参与节目互动预知更多节目进展,而节目编导也可根据观众的这些反馈,适当控制节目并适当奖励受众参与者以提高收视率。 四、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 在以往电视节目中,节目内容、进程以及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受到导演的严格控制,《变形记》则是将权力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参与互换角色的选手,因此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挥空间。这一自主权的回归,尊重了选手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在参与节目时可

关于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关于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先生/女士/同志:您好! 我们是**的学生。为了了解当下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了解消费者对各种广告手段的接受程度,完成课程项目,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您只要根据您的看法和做法回答就行。调查大约要五分钟。问卷不记您的单位和名字,对于您的回答我们也将严格保密。希望您协助我们完成这次调查。 谢谢您的合作。 性别: 男□ 30% 女□ 70% 职业: 老板□ 30% 在职员工□ 60% 家庭主妇□ 10% 年龄段(岁): 18~23 □ 40% 23~27 □ 10% 27~35 □ 20% 35~45 □ 30% 45以上□ 0% 1、您衣食住行方面的产品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请由主到次一次排序) A传单B报纸C杂志D广播E电视F网络 从调查结果看,总的排序是:电视网络杂志报纸传单广播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些方面的产品和我们息息相关。电视是全国普及的家电,电视广告的投资比较大,一般只有大公司大企业才会对自己的产品做电视广告,并且这些公司都会有一定知名度,人们比较信赖,所以电视成为人们了解这些产品的主要渠道;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上网时间的增多,使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产品信息的第二大媒介;现在杂志的品种越来越多,符合不同人群的选择,很多人都具有自己喜欢的杂志,人们在无意间就

可以从杂志中了解到产品信息;报纸主要是人们了解新闻时事的重压途径,现在只有有专门意愿看报纸广告的才能了解到报纸上的产品信息;传单只是针对小范围的人群进行产品宣传,并且比较单一,所以产品的信息量较小。在现代社会中,广播慢慢被淡化了,所以人们对广播了解的少,信息也就更少了。其实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人们都喜欢自己到商场看,真实的比较各种产品,获取信息,然后进行比较购买 2、同一款商品用不同传播媒介做广告,那哪一种最能鼓动您去购买商品() A传单20% B报纸20% C杂志10% D广播0% E电视30% F网络10% 从调查结果来看,同一款产品做不同的广告会有不同的宣传效果,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广告的信赖问题,电视广告更能博取人们的信赖,鼓动人们购买其商品,其次是报纸和传单,给人以真实,安心的感觉,容易鼓动人们购买商品;尽管杂志和网络的信息比较多,但是真实性比较差,难以让人信任。所以在做广告是要特别注意让消费者信赖产品。 3、如果您看广告,你主要关注哪方面的广告() A求职类 B房地产家居装饰类20% C服饰美容类30% D日用百货类30% E汽车手表类10% F其他:数码产品 10% 从调查结果看,性别方面,男士偏向于关注汽车手表类和数码类产品,女士偏向于关注日用百货类和服饰美容类产品,他们都关注房产家居装饰类产品;职业方面,老板比较关注房产家居和汽车手表方面,职工比较关注日用百货,房产家居装饰方面,家庭主妇比较关注服饰美容和日用百货类产品。我们可以看出,做广告宣传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针对不同的人宣传不一样的产品。

(完整版)奇葩说电视节目分析

《奇葩说》由爱奇艺马东工作室出品,于2014年11月29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目前两季节目皆已收官。这是一档为年轻人创造收看内容的节目,以辩论形式为主,寻找最能说话的人。《奇葩说》播出后迅速受到观众的青睐,在豆瓣上获得了9.0分的好评,第二季播放量达到6.2亿次,它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之处,笔者现从节目的主持人、节目辩题以及互动方式几个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 一、主持群设置扩展话语体系 对于互联网自制节目而言,点击量与节目的成败密切相关,而作为一档网络自制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和选手的成功选择就成为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乃至关乎节目成败的核心问题。无论是第一季的“马晓康”组合还是第二季的“KJM”组合都获得了居高不下的人气。 马东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担任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导演。在《奇葩说》节目中,他一改往日正经的风格,走上了搞笑的路线,形成反差效果。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博古通今,说话风格犀利。蔡康永是作家、主持人,说话柔和,喜欢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道理。作为舞蹈家和脱口秀主持人双重身份的金星心直口快,言语麻辣大胆,擅以观点取胜。几个人你来我往,捧哏逗趣、言辞大胆,各自以其深厚的人文及主持功底串联起整个节目。

为丰富其节目看点,《奇葩说》每两期会邀请一名娱乐圈当红明星作为嘉宾和现场选手一同参与话题讨论,他们也是主持人构成中的一员。“女神”或“男神”的加入,为节目的两性话题增添了相应配比的女性或男性力量,构成了节目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使辩题从内容和视角上都有所丰富和扩展。另外,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树立综艺节目品牌,扩大节目影响力。 二、内容引人思考,传递正能量 《奇葩说》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据统计,《奇葩说》20-29岁观众的比例占有86%。在节目开始前,都会有一个小短片,旁白为:“40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旁边观看。” 在节目内容设置上,首先辩题的选择都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与现实息息相关,比如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等。从双方辩手的辩论当中传递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常态现象,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在“使用和满足理论”研究中,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特点包括自我确认效用。90后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节目,对自身的行为有所反思,从而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选择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案。 其次,节目虽有感性的喧嚣,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辨。比如在海选中清华学子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询问引发高晓松的痛斥,对于未来,他认为“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道德高度上升到了

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范文

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范文 电视节目应该聚焦青年,透析青年群体心理,设抓住现代年轻人的心理,解决根本问题。本文是整理的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范文,欢迎参阅。 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范文1 这是一档倡导聪明+勤奋+勇气=成功的职业理念,鼓励人们用科学的职场视角剖析自己,用积极的态度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职业励志节目。 这是一次最有生命力的真人秀节目尝试,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依然突出绝对挑战核心理念的节目,其绝对之处体现在精心设计的商场上智商和情商的较量把电视节目的游戏成分淡化了下来,应该算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生活最有生活原型素材的纪实秀。与虚构游戏类真人秀不同,现实的商业特性锻造了更高级别真人秀的节目特性。 这是挑战专业类节目收视率瓶颈的一次积极尝试。统计得知,良好的系列节目中的故事特性和悬念特性能有效的积累收视,将稳定的专业节目收视人群改变为专业加戏剧的收视人群对《绝对挑战》未来的收视环境有非常好的突破作用。 这是一次对节目整合营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节目的立足点《绝对挑战》不得不做的改变 1、传承真实,保证收视源动力 《绝对挑战》的职业梦想很高,但绝对真实。它涵

盖的内容最实际:职业机会、地位、金钱、社会认可、精神欲望,所以,当我们强化这个梦想并为这个梦想提供更具含金量机会的时候,没有人会不注目。我们将严格保持原有节目的绝对真实:真实的企业参与,真实的高职位、真实的应聘者、真实的招聘结果,谁会实现这个梦想呢,要实现这样的梦想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如何通过实际的努力实现这个梦想?这些真实的心理对位构成了最强劲的收视源动力,这是和别的游戏类真人秀最大的不同。 2、强化戏剧表现打破专业类节目的收视平庸现状 《绝对挑战》进入今年,收视大幅攀升,几乎是去年收视分额的两倍,大家的努力为节目赢得了可喜的收视基础。但同时,节目制作水平的日益精良并没有最大限度的弥补节目专业性带来的收视不利,导致收视横向比较平庸。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观众更期待在周末看到一个真实的戏剧。《绝对挑战》系列节目更象一部城市幸存者,每一个测试项目中都包括了团队合作,个人贡献,领导才能,压力对抗等等办公室必备的基本因素和戏剧冲突,而复杂的多的人物关系和悬念设置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收视特性,情节和情绪成为捕捉的主体。如果职场里表现的可以代表普遍意义的商业的话,那么它就是第一部商业影像日记。节目的最高目标是利用职场平台,描绘实现职业梦想的过程,回答大多数人在职场和人生中都可能面对的问题,核心是职业人的命运。那么,

户外广告效果问卷调查分析

户外广告效果问卷调查分析 摘要(Abstract) 户外广告在公共醒目位置免费供所有经过的人持续观赏,一目了然地闯入大众的脑海,以图形演示品牌,用轻松传递理念,沟通男女老少。户外广告是最经济的媒介形式,有持续的购买力。户外广告千人成本较低,固定发布时间较长,性价比高,传播受众广,是商家必争、品牌竞选的公共沟通管道。户外广告是最丰富的媒介形式,有强大的适应力。从固定的大型看板,到移动的交通载体,从街区的街道网络,到终端的卖场售点,从静态的灯箱到动态的液晶,户外广告形式多样,创意无限,总能因地制宜,推陈出新。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运用spss 来分析其广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户外广告调查问卷 spss

目录 一.引言 (3) 二.调查方案设计 (3) 2.1调查背景 (3) 2.2调查目的及意义 (3) 2.3调查内容 (3) 2.4资料整理及分析 (4) 2.4.1.资料整理 (4) 2.4.2.数据分析 (4) 2.5调查方法 (4) 三数据处理: (5) 3.1缺失值的检验: (5) 3.2.数据处理: (5) 四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5) 4.1问卷的信度: (5) 4.2问卷的效度分析: (7) 五问卷分析 (11) 5.1户外广告对不同年龄的影响: (11) 5.2满意度分析: (17) 六小结 (18) 七参考文献 (18)

一.引言 从各个方面的经济调查显示,户外媒体是最为火爆的媒体形式之一。户外广告是最古老的媒介形式,有旺盛的生命力。自有城市和贸易起,就有户外广告。从最初的木雕牌匾、灯笼旗帜,到今天的电脑喷绘、霓虹灯大牌、液晶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历久弥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商品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此同时商家也正考虑着他们的商品销售问题,于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便涌入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市场上广告上的商品也是参差不齐,对于此我们小组做了关于户外广告效果的市场调查,我们对各种户外广告的效果做了调查通过此次调查 二.调查方案设计 2.1调查背景 现实生活中,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及其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企业所认同,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惜花费巨资为产品或公司品牌形象做广告。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的广告费支出为537.83亿元,排在世界的第十一位,到2004年已突破1000亿元,排在世界的第四位,而2008年仅上半年就已达到1695亿元。一般来说,火车站,飞机场的广告费用已成天价,但仍是企业投放广告的热点,究其原因是企业希望通过这些地点的广告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销售份额。 举个例子来说,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基于这个企业的角度,商品的消费者有如下划分:第一类是完全不知道这个产品的人;第二类是知道这个产品名称,但是不甚了解的人,第三类对这个产品有着良好印象的人;第四类是打算购买该产品的人,最后一类是完全忠实这个产品并且经常购买,这是典型的品牌忠诚度的阶梯图 2.2调查目的及意义 广告的投资不一定能得到市场的回报,因此进行广告投资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广告除了选择合适的投放地点和投放时间外,还要在投放中实时了解广告的效果,然后调整对广告的追入计划。我们此次调查就是对户外广告效果进行市场调查,以此来观察户外广告的效果,增加利用户外广告销售商品的收益额。 2.3调查内容 (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历等) (2)被调查者观看户外广告的原因

主持人大赛调查问卷

科技论文写作—课堂作业 题目:有关主持人大赛问卷调查的分析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 2014年11月

有关主持人大赛问卷调查的分析 摘要:主持人大赛不仅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为许多热爱主持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主持人大赛的举办,我们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与喜欢上主持这个行业。为了进一步办好主持人大赛,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提高同学们对主持的兴趣,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让同学们对主持人的了解程度,对主持行业的兴趣所在等方面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在河北工业大学针对在校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字:主持人大赛;主持行业;了解程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引言 主持人大赛的举办不仅进一步活跃了校园文化,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锻炼学习与展示自己的舞台。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主持人大赛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扩大主持行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与喜欢上这个行业。以此次大赛为纽带,我们不仅要介绍更多的主持方面的知识给广大青年,更要引导他们建立对主持行业的兴趣。主持人大赛要起到这些作用,须具备一定的影响力,首先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只有让更多的学生知道有此次比赛,他们才能参与进来。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必须具备许多的基本素质,不仅是流利的口才与端庄的外表,还有自身的修养与应变能力等其他素质。他们不仅仅是传递一些语言信息,更多的是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所以主持人大赛承载许多重要的任务,为了能使主持人大赛举办的更有意义,我们在河北工业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下面就对统计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2.研究结果与讨论 此此调查一共有142人参与了问卷填写,有效问卷120份。通过问题1的调查可知,其中男生有63人,女生有57人,男女比例1.1:1.0。说明此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方面比较均衡,数据在此方面不会有太大偏差。其中第二题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样本调查的群体中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两者占了总体的89%,这是因为在进行调查地点是在选修课上,上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是艺术高考应试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其考察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即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时间为15到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评论文章,或者直接回答试卷上已经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第二种是以面试综合考察的形式出现同样是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现场回答考官问题。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电视节目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性。电视节目是电视编排、播出的一种方式,将反映同一内容或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档,使其具有固定的节目名称、片头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段内播放。电视节目化是电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电视成熟的标志。 电视节目特征: 1、固定化 固定化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它要求有固定的节目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等,便于观众定期、定时收看。 2、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节目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上。 3、观众高度参与 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之下完成的。 电视节目分析的内容: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否贴近节目的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东方时空》的节目定位是鲜明的,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和地方特色等。分析时可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分析。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么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主持人 主持人是构成节目的重要因素,它跟节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某些电视节目以一名支持人为标志而设定节目,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选题或设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节目命名。这就可以分析主持人是如何体现节目定位,主持人特色等。 4、制作 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具体而言可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制作艺术。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利用摄像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合乎要求的节目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不同的照明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光,是否能够使摄像机准确拍摄到更多情调场景;

电视综艺节目问卷

1 您的性别() A男B女 2 您的年级() A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 您平时看综艺节目吗() A 看 B 不看 4 您看节目的频率大概是( ) A 每天都看 B 一周一两次 C 一个月一两次 D 很少看 5 您更喜欢看哪里的综艺节目( ) A 大陆B港台 C 海外 6 选出以下你看过的综艺节目( )并写出你最爱的综艺节目( )(可以是这里没有的)A快乐大本营B 天天向上C康熙来了D我们约会吧E非诚勿扰F娱乐现场G我们结婚了H超级奖门人I鲁豫有约J欧普拉访谈录 7 按在您心中喜爱的程度给以下节目排序( ) A新闻类节目B综艺类节目C财经类节目D电视剧 E社会类节目F法制类节目 8 请您给综艺节目的类别排个序,按您喜爱的程度( ) A谈话类B相亲类C选秀类D游戏类E综合类 9 您对综艺节目的态度是( ) A很好笑,纯娱乐性质B寓教于乐,有一定的意义 C 很无聊,没意思D其他 10您觉得综艺节目的尺度是() A很大,各种色情暴力兼有B还好,只是为了节目效果 C一般,没什么过激的玩笑D 很小,没意思不过瘾 11 给以下综艺节目主持人和综艺节目打分 康熙来了()蔡康永()徐熙娣()快乐大本营()何炅()谢娜()李湘()天天向上()汪涵()欧弟()非诚勿扰()孟非()鲁豫有约()陈鲁豫() 12 您觉得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怎么样() A一片和谐,歌歌舞升平B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C 缺乏创新,互相抄袭D发展迅速,可圈可点E(您的其他观点) 13 您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态度是() A充满希望B看好但是前进曲折C不是很看好D视为垃圾E不关你事 当代大学生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态度 其实作为一个电视综艺节目的爱好者,我一直想知道同龄人是否和我有着一样的兴

#传播学必考的几个理论36695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3、基本观点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5、发展与改进 6、现实意义 1、背景

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分析

2000年,“真人秀”节目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蔓延,它俨然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新奇观。最早是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18个国家广泛移植的《老大哥》,此后一系列类似节目相继出现,如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等。它们几乎都成为西方世界最火爆的电视节目。 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一些“真人秀”节目雏形,如《美国家庭滑稽录象》;1973年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的《一个美国家庭》追踪拍摄了一个家庭一年内的真实生活;1992年美国有线电视音乐台推出《真实世界》,7名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他们的起居生活。这些节目大多数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直到出现大型的真实电视节目《老大哥》、《幸存者》,才使得“真实电视”节目迅速在西方世界风行。更有欧洲媒介学者称:“真人秀看上去已经成了挽救电视的灵丹妙药。”① 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营造 提及“传播”一词,很容易使人以为它是单方面付出的一种行为。其实,它一直是带着一根看不见的“倒钩刺”的,它所回收的就是受众的注意力。事实上,早在30年前加拿大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已经注意到了传播的这一特点。他指出,电视台实际上是在不动声色地租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电视台实际上是通过隐性收费——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因此,如何有效地吸纳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将这种注意力稳固地维系下去,便成为现代传媒市场竞争中殚精竭虑的焦点所在。 受众的心理机制 1944年,赫尔塔·赫佐格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施拉姆在谈到这一模式时说:“很明显,大众媒介的效果部分是为传播对象怎样使用它们来决定的。” 1、接近性心理。“真实电视”以普通人为主角,这样就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受众由于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更关注代表自己阶层的竞争者。 2、对真实的渴望。“真实电视”本身就是真实与虚拟的重构。同时,人们又大可以一笑置之地把它当成一种游戏。 3、对隐私的窥探。 4、对人性阴暗面的展示。 5、博彩心理。在“真实电视”中,一般都有巨额的奖金刺激,这也抓住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和对财富的欲望。 《学徒》内容分析 《学徒》(THE APPRENTICE)2004年1月开播,由马克·伯奈特制片公司与特兰普制片公司联合出品,是一个将商业运作技巧作为真人秀竞赛主题的节目,共15集。《学徒》前3集平均收视率为9.4%。18~19岁观众的收视份额为23%,平均有1910万观众收看,是2003-2004年播出季连续前19周18~49岁成年观众收视率排名第3位,所有观众收视率排名第6位,是NBC新节目播出史上创造了最佳收视率的节目之一。下面我对《学徒2》中的第1集做内容分析。 1、目标受众 节目选取了18位来自美国各地的一流人才,有的是名牌商业学府毕业,如普林斯顿、哈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2009.7-2009.9 暑期实践报告 未开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于2009年暑假期间做了一次简要的调查,并分析研究报告以作分析探讨。此报告就所见所闻并结合本专业(新闻学)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探讨了新闻学的相关问题,特别是针对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详尽细致地研究新闻学领域的传播规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数据中分析出结论,并以此提升了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且强调,调查报告中所得出的结论均为个人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的,乃一家之言,仅宜教学和参考之用。 一、总述。 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所产实际影响。由于各种新闻媒介的不同特点及受众需求的信息量的程度等,使得传播效果的测定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人们很难用量化的数据去测定某条新闻报道的信息量的大小。但是对于单一的媒介个体而言,我们是可以从横向或纵向比较对其有个层次化的认识。而且,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态度受大众媒介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强弱区分的,但这一切还要取决于受众。由于手中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每一个受众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是受其需要决定

的,所以大众新闻媒介无法左右手中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思想。也就是说,提升新闻媒介的影响力必须要符合受众的需求。很显然,大众媒介的影响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受众中心论”的思想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由于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因素,各种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使得任何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之间书去了可比性。所以此报告所涉及的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比较均为同一种传播媒介不同传播阶段的纵向比较。例如,在调查中得知,在农村地区电视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传播媒介。可以说,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休息,电视对农村地区人口的影响相对于报纸、广播、网络都是起主要作用。这两者之间就失去了传播效果的可比性,失去比较的现实意义。 二、受众的需求决定媒体信息传播效果。 在调查过程中,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收看电视节目中,什么样的节目最能激发你看电视的意愿?虽然受调查者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回答概括起来主要就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当前需求的电视节目最能激发他们看电视的意愿。节目越接近受众需求越受受众欢迎,越能得到受众的关注。受调查者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无论是为了工作生活还是为了娱乐消遣,他们所看的这些节目都能满足满足他们这些需要。例如,当去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全国有众多观众都想第一时间了解比赛的战况。有的想知道当前的奖牌榜排名,有的想知道某一运动员表现如何,等等。观众之所以这样热衷于

关于电视节目的调查问卷

关于电视节目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我是一名西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为了学以致用,使我们所学能与实践相结合,学校组织我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为了详尽地了解您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和找出电视节目的不足之处,我进行这次抽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所有数据均用于统计研究,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 注:您可以将选项变成红体或粗体来标记您的选择 1. 您的性别: (1)男(2)女 2. 您的年龄: (1)15岁以下(2)15~25 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5岁以上 3. 您的职业: (1)公务员(2)教师(3)商业人士(4)学生 (5)农民(6)其他职业 4. 您的家庭所在地是: (1)大中城市(2)小城市(3)乡镇(4)农村 5. 您平时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 (1)电视(2)网络(3)报纸(4)广播 6. 您看电视的原因: (1)了解资讯(2)娱乐身心(3)消磨时间(4)陪家人看 5. 您一天看电视花的时间: (1)1小时以下(2)2~3小时(3)3~5小时(4)更多 7. 您看电视最喜欢选择的节目是(多选): (1)新闻、评论类(2)自然地理类(3)综艺节目(包括选秀)类(4)电影电视剧类(5)体育类(6)其他 8. 您比较喜欢看哪些方面的新闻(多选): (1)军事(2)社会(3)财经(4)法治(5)娱乐(6)其他 9. 您看新闻的主要目的是: (1)了解国际局势(2)了解政府的最新消息(3)了解社会现实(4)了解股票房地产等的经济行情(5)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10. 您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电视剧:

传播学理论

理论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付晓静、温睿,《“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为样本》,《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 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于七十年代。这一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不同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1受众的需求动机,既有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介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又有他们的社会动因,包括他们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2根据D.麦奎尔等人1969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调查的成果,各类节目满足受众基本需求有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3 传播学者D.麦奎尔等归纳出电视节目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4 D.麦奎尔等人认为,电视节目能使受众从两方面达到人际关系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二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5 二、符号聚合理论 【1】李翔、李敏,《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取向构建策略分析——以《梦想合唱团》为例》,《新闻知识》,2013年第05期 符号聚合理论也被称之为想象—主题分析(fantasy-theme analysis),是由厄内斯特·鲍曼、约翰·克里甘和唐纳德·希尔茨发展起来的关于在传播中如何叙述的相当完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导。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出来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故事链”。6 符号聚合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1)想象性主题:包括人物、情节线索、场景、公认的中介人。人物可以是英雄、恶棍和其他的配角;情节线索是故事的主要行动及其发展过程;场景就是布景,包括地点,道具和社会文化背景;公认的中介人是使故事合法化的源泉,这一故事可以是某种权威,它可以让这个故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2)修辞性视野,即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深层结构:“道义的比拟”——试图告诉人们如何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活,什么是好与坏;“社会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与他人进行联系;“实用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做事情,提供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解决办法。厄内斯特·鲍曼等人认为修辞性视野(rhetorical vision)是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状态的看法,在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的、只能通过符号再现来了解的那些领域,修辞性视野构建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7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0-182页 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06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2页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0-183页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80-183页 6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86-187 7同6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一、节目悬念俘虏下的受众心理 1、先期议程设置,环环紧扣受众心理 从一定程度上讲,“议程设置”,集中体现在电视节目中对各个环节的设置上。尤其是在真人秀节目中,环节的设置是较为突出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它决定着节目的“游戏规则”和发展方向,搭建起了整个节目的阶梯和框架。 拿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男声”这一选秀节目来说,其主体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海选,节目组从国内6个中心唱区、分唱区和11个网络唱区以及一些海外唱区中选出前120强选手,进入第二轮总决赛突围赛,在激烈的竞争后,选出前11强进入总决赛,最终角逐出冠亚军,期间又有积分赛、挑战赛、复活赛等各类赛事,环环紧扣。 那么,在如此紧凑的环节设置下,观众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紧随观看,特别是在前期观看中,若选定了某一自己欣赏的选手,那么在选手晋级与否,最终获胜的是谁等这些悬念的牵引下,便会更加的关注这一节目的进展。 2、拟态环境下,受众的身心参与及情感共鸣 其实许多时候,观众收看真人秀节目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首歌,一段独白,一个幽默话剧,似乎就是你所想去表达的感情,节目里的评委与观众也是你情感的聆听者,心里话的倾诉对象,而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表达又往往要比电影电视剧里的更加直接和贴切,这就使得真人秀节目成为了观众们的一个情感宣泄的绝佳平台。 因此,很多喜欢看真人秀节目的人,经常会和着节目中的选手一起欢唱、一起舞蹈、甚至是一起哭、一起笑,直到最后,那个被他选定且一直追捧的选手几乎成为了他自己的化身,节目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就在他身边,让他感觉到节目里的环节就是为他设置的,他在参加这么一个比赛的过程。 于是,选手在表演时能否做到最好的一面,选手的参赛作品是否能受到评委的认可,选手的表现能否得到观众们的支持,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让他最为牵挂的一件事情。那么,当节目的旁观者变为了节目的亲身参与者,而节目的悬念也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进一步的放大,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3、打破刻板印象,重塑受众期望 在大家的印象中,弱势群体是怎么样的一批人,老弱病残是吧。那当这些孩子或是残疾人参加真人秀节目时,大多数的观众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收看呢。 真人竞技,优胜劣汰,在这样一个残酷的舞台上,观众所追捧的大都是多才多艺的帅哥美女们,他们有魅力,有气场,卓尔不凡。但是,这也反向预示着,当舞台上有黑马杀出时,也定然会让大家耳目一新。真人秀节目也正是在某些情况下,充分运用这一受众心理,让一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大家印象中的弱势群体一鸣惊人。这种360度的逆向悬念,则将节目效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带给受众更多意外之喜和刺激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