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我们的图画

剪裁我们的图画
剪裁我们的图画

剪裁我们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剪裁自己所画的图画。

2、结合实际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剪裁自己所画的图画。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剪裁自己所画的图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希望在“rabbit.bmp”这幅画中的草地上能多几只小鸡,有什么办法吗?下面我们就利用复制、变形等操作,来玩一个变小鸡的游戏。

二、新授

(一)用“矩形选定”工具选定图形。

1、学着做。

①单击“矩形选定”工具。

②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拉出一个矩形框,刚好把小鸡框住,松开鼠标。

这时,小鸡已被选定。我们通过“画图”软件的“复制”、“粘贴”功能就可以把小鸡一只一只地“变”出来。

(二)复制、粘贴图形。

1、学着做。

①单击“编辑”按钮。

②单击“复制”选项。

③单击“编辑”按钮。

④单击“粘贴”选项。

完成了上面的操作,小鸡就被“变”出来了。看,屏幕的左上角有一只小鸡。

接下来让我们把小鸡“搬”到草地上去吧。

(三)搬移图像。

1、将鼠标指针移到选定框内,按住左键拖到草地上,松开鼠标。

这样,一只小鸡就被“变”出来啦!

2、一点通。

“剪切”和“复制”功能一般都与“粘贴”功能配合使用。使用快捷键是很方便的。

“复制”的快捷键为:“ctrl + c ”;

“剪切”的快捷键为:“ctrl + x ”;

“粘贴”的快捷键为:“ctrl + v ”;

3、自己做。

用学过的“选定”、“复制”“粘贴”功能再复制出几只小鸡。

(四)用“任意形状选定”工具选定图形。

1、学着做。

当需要较准确地选定小鸡的范围时,我们可以用“任意形状选定”

工具选择小鸡。

①选择背景色为白色。

②单击“任意形状选定”工具。

③选择“透明样式”。

④在小鸡周围拖动鼠标,当终点与起点重合时,松开鼠标,小鸡就被选定了。

接着,我们先按住快捷键为ctrl + c ,将选定范围复制到电脑里,再按快捷键为ctrl + v 将小鸡粘贴出来。

三、课堂总结。

为什么剪切、复制、粘贴等功能会有如此大的本领?其关键是计算机里有一个“剪贴板”在起作用。“剪贴板”是临时存放数据(包括文字、图像等)的地方。计算机能自动把你剪切或复制的内容放在“剪贴板”上,等你需要时再把这些保存的内容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上。

简易画裁剪图

裁剪图画法,简易 注意:1)此图绘制中必须要记住一个符合A A=半胸围+10CM 2)腰最细的部位在整个身高的四分之一处 3)基础领=净领围+3CM 净领围就是脖子最粗的根部一周 现在解释图中的数字 横线 1. 止口线 横线2. 搭门线(宽一般2CM,是订纽扣的地方) 竖线3. 上平线 竖线 4. 袖笼深线《=0.4A,从上平线向左量) 竖线 5. 腰节线(四分之一身高,从上平线向左量) 竖线 6. 底边 横线7. 胸围肥线(0.5半胸围)

袖笼 解释:两条竖线左边的是袖笼深线右边的是上平线 两条横线上面的是胸围肥线下面的是肩宽线 点1至点6之间的距离是0.1A+0.7CM 然后经过点6画平行于止口线的直线点6至点2 之间的距离是0.1A+1CM 连接点1和点2 取其中点点5 连接点6和点5 取其中点点4 点2到点3的距离是0.2A 依次连接点1 . 4. 2. 3. 使其圆滑就是袖笼

放大的后袖笼后袖笼的弧度长=前袖笼的弧度长+2CM 双折线就是我们后背上的线一般都把衣料双折不剪断 后片的袖笼深度=0.5半胸围 点1.2我都说明了点3的找法是点2开始量0.2A的长度和前袖笼一样 后袖笼弯曲的地方的画法:连接点1和点2 取其中点然后连接中点和点4 取其三分之一处连接就很容易画出袖笼的弧度了 放大后片.jpg(20 KB, 下载次数: 134)

图1 。 1片袖画法大家应当都能看明白 图2。是一片袖上半部分的图解(也就是图1中红色区域的详细画法)具体讲解:1)分别取AD BC中点E F 连接-- 2)取ED四分之一点H;FB中点M 连接HM 交EF于G 3)取EF中点(图上忘记标注了)和B连接取其中点N 和FB中点M连接取MN中点O 4)一次顺滑连接D G O B 就完成了 图3 一片袖下半部分的图解(图1中黄色区域的详细画法) 具体讲解:1) AE三等分点为G H ;CF 八分之三点N 连接GN 交EF于M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案

《服装结构制图》 教案 教师:余冬娥 班级:09服装班 一

1-3课时 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 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 过程: 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

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1、人体。(主要依据) 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 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 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 (一)人体比例: 测量单位:头 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 成年女性:7个头 1—2岁:4个头 5—6岁:5个头 14—15岁:6个头 16岁:接近成年人

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 (二)人体结构: 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 表示。 1、点 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 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 3、面: 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 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 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 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规格即为净规格。 服装规格:净规格+放松量(人体活动量和穿着层次量) 如是按穿着层次测量,则只加人体活动量。

服装结构制图步骤

服装结构制图必须按顺序进行。制图的步骤一般是: 1.先画面料图,后画辅料图 一件服装所使用的辅料应与面料相配合,制图时,应先制好面料的结构图,然后再根据面料来配辅料。辅料包括夹里、衬及装饰件(包括镶嵌条、滚条、花边等)。 2.先画主部件,后画零部件 上装的主要部件是指前后衣片、大小袖片,下装的主部件是指前后裤片或前后裙片;上装的零部件是指领子、口袋、袋盖、挂面、袖头、袋垫、嵌条等,下装的零部件是指腰、门里襟、袋垫等。主部件的裁片面积比较大,且对丝绺的要求比较高,先画主部件有利于合理排料。 3.先定长度,再定宽度,后画弧线 对于某一衣片(或裤片)制图的顺序一般是先定长度,如衣片的底边线、上平线、落肩线、胸围线、腰节线、领口深线等;裤子的脚口线、腰节线、横裆线、臀围线、中裆线等。再定宽度,如衣片的领口宽线、肩宽线、胸(背)宽线、胸围大等;裤子的臀围大、腰围大、前(后)裆宽、脚口大、中裆大等。这样这一衣片(或裤片)的大小已基本画定。制图时一定要做到长度与宽度的线条互相垂直,也就是面料的经向与纬向相互垂直。最后根据体型及款式的要求,将各部位用弧线连接画顺(见图)。 4.先画外轮廓线,后画内部结构线 一件服装除外轮廓线外,衣片或裤片的内部还有扣眼及口袋的位置,以及省、裥或分割线的位置等。制图时应先完成外轮廓线的结构图,然后再画内部结构线。衣片的内部结构也要按一定顺序制图,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制图。例如男女西服、中山服前衣片内部结构制图时,一定要先定出扣眼位,再画胸袋、胸腰省,然后才能定出大袋位,最后画肋省。 我国传统的制图步骤是先画前衣片,而国外较多采用先制后衣片。在使用原型及基型制图时,应先画好符合人体规格的衣片或袖片的原型或基型图,然后才能绘制出结构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