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12分,共69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 小题

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t的汽车,以40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2)

1.汽车的重力为()

A.3×102N B.3×103N C.3×104N D.3×105N

2.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以汽车为参考系()

A.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B.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C.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 D.前方的汽车一定是运动的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汽车的惯性也在减小

4.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象是()

A.B.C.D.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6.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

A.千克,米,秒 B.牛顿,千克,秒C.牛顿,米,秒 D.牛顿,千克,米

7.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m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8.从飞机起飞后,攀升过程中,假设竖直方向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该过程飞行员()

A.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瞬时功率始终大于平均功率

C.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10.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实验要求是()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0 B.F C.FcosθD.Fsinθ

12.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P、Q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Q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球先落地

B.Q球先落地

C.两球落地时的动能可能相等

D.两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相等

13.2012年10月25日,我国再次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该卫星发射速度v大小的范围是()

A.v<7.9 km/s B.7.9 km/s<v<11.2 km/s

C.11.2 km/s<v<16.7 km/s D.v>16.7 km/s

14.下列运动过程中,可视为机械能守恒的是()

A.热气球缓缓升空B.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C.树叶从枝头飘落D.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

15.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则()

A.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B.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C.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1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圆盘静止,已知两物块的质量m A<m B,运动半径r A>r B,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角速度ωA<ωB B.线速度v A<v B

C.向心加速度a A>a B D.向心力F A>F B

17.下列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小球从3楼自由下落到地面,时间约为1s

B.小明将一个鸡蛋举过头顶,克服重力做功约为10J

C.小华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小强正常上楼时的功率约为10KW

18.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能量消失了

19.真空中两静止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仅将它们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则库仑力大小变为()

A. F B. F C.2F D.4F

20.如图所示为负电荷形成的电场,A、B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这两点电场强度的关系是()

A.E A>E B,方向相同B.E A>E B,方向相反

C.E A<E B,方向相同D.E A<E B,方向相反

21.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

22.一正电荷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其速度v的方向和受到的洛伦兹力F 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场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 F 方向相反B.垂直纸面向里

C.垂直纸面向外 D.与F方向相同

23.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先后从P点抛出,两次都碰撞到竖直墙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两次碰到墙壁前的瞬时速度相同

B.小球两次碰撞墙壁的点为同一位置

C.小球初速度大时,在空中运行的时间较长

D.小球初速度大时,碰撞墙壁的点在上方

二.填空题:把答题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A题计分.(本题供选修1-1的考生作答.)

24.如图所示为正弦式交电流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有效值为V,频率为Hz.

(本题供选修3-1的考生作答.)

25.如图所示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电力I管线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Ω.

26.如图1所示为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重物质量为

0.2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打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C 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P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少量△E p= J.(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PB的距离用h表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 B,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时,说明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电源的电压偏低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7分,28小题8分,共21分)

27.质量为m=4kg的小物块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F=12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经过时间t=2s,小物块运动了x0=4m的距离,取g=10m/s2.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G的大小;

(2)物快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的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8.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图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水平放置的底板上竖

直地固定有M板和N板.M 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粗糙轨道,P为最高点,Q为最

低点,Q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N板上固定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P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水平距离为L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θ,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C.在斜面上放置长木板A,A的下端与C的距离为d,A的上端放置小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A与C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前后瞬间速度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没有从木板上滑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l)A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A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后上滑到最高点时,小物块B的速度大小V2;

(3)为使B不与C碰撞,木板A长度的最小值L.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12分,共69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 小题

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t的汽车,以40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2)

1.汽车的重力为()

A.3×102N B.3×103N C.3×104N D.3×105N

【考点】重力.

【分析】根据G=mg求解汽车重力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质量为m=3t=3000kg,则重力为:G=mg=3000×10=3×104N,故C正确.

故选:C

2.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以汽车为参考系()

A.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B.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C.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 D.前方的汽车一定是运动的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只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就是静止的;只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A、以汽车为参考系,即认为汽车是静止的,则路边的树向后运动,乘客是静止的,故B正确,AC错误.

D、若前方的汽车与该车速度相等,以汽车为参考系,前方的汽车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汽车的惯性也在减小

【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总相等,方向总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及依据质量是惯性大小量度,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ABC、根据题意可知,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C错误,B正确;

D、根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因此速度的减小,不影响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4.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象是()

A.B.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列式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AB、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x﹣t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甲车有:μ1mg=ma1,a1=6m/s2;乙车有:μ2mg=ma2,a2=2m/s2;则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D图正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若忽略了则无法研究其起跑动作了,故A错误;

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个部分运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忽略其大小、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研究原子核结构时,不能忽略其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动时间时,由于二者距离远远大于火车长度,因此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6.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

A.千克,米,秒 B.牛顿,千克,秒C.牛顿,米,秒 D.牛顿,千克,米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的是kg、m、s,N不是基本单位.

【解答】解:N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推导得到的导出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的是kg、m、s.故A正确.

故选:A

7.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m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考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分析】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置的距离;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解答】解: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

B、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

C、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

D、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分钟,故D错误.

故选:B.

8.从飞机起飞后,攀升过程中,假设竖直方向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该过程飞行员()

A.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

【解答】解:飞机攀升过程中,假设竖直方向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飞机向上加速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飞机向上减速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故选:D

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瞬时功率始终大于平均功率

C.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做功越快.【解答】解:A、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A正确.

B、瞬时功率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功率,平均功率表示某段时间内的功率或某段位移内的功率,瞬时功率不一定大于平均功率,故B错误.

C、实际功率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故C错误.

D、功率越大,做功越快,但是做功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A.

10.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实验要求是()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A、实验中为了减小因摩擦造成的误差,要求在拉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故A正确;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不一定要垂直,只有拉到同一点即可,故B不正确;

C、实验中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秤直接测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0 B.F C.Fc osθD.Fsinθ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故A 正确.

故选:A

12.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P、Q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Q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12分,共69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 小题 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t的汽车,以40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2) 1.汽车的重力为() A.3×102N B.3×103N C.3×104N D.3×105N 2.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以汽车为参考系() A.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B.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C.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 D.前方的汽车一定是运动的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汽车的惯性也在减小 4.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象是() A.B.C.D.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6.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 A.千克,米,秒 B.牛顿,千克,秒C.牛顿,米,秒 D.牛顿,千克,米 7.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高二物理选修义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C/㎏ 【小结】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

嘉兴一中高二物理水平模拟测试练习 物 理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 A .牛顿 B .开普勒 C .伽利略 D .卡文迪许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 .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3.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 A .两岸 B .船 C .云 D .诗人 4.关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B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 C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 D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不变 5.物体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 C .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在空气中匀速下落 D .用细线拴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6.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物块A 与斜面体间接触面光滑。在小物块沿斜面体下滑的过程中, 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 .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 B .垂直于斜面,做功不为零 C .不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 D .不垂直于斜面,做功不为零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该物体做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D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8.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小物体m 与水平放置的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物体m 的受 力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小物体m 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小物体m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 C .小物体m 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 ω m O O x t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2021年新人教版江苏省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三)

江苏省2010届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三) 说明:本卷有共有28小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为100分。考生在答题时,应在答 卷Ⅰ上用铅笔将卷1所选的选项的对应字母的括号涂黑涂满。本卷计算中g 取10m/s 2 . 一、单解选择题(本题有23小题,每题3分,共69分。) 1、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沿斜面向上 D 、竖直向上 2. 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已经标出了电流I 和磁场B 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力F 三者的 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 )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 和40N ,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35N C.50N D.70N 4.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 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 C .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D .乙比甲早出发t 1时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可以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 B .一个力只能根据它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C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最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D.一个力只能分解成两个力 6.物体受到两个力F 1 和F 2的作用,F 1=3N ,F 2=9N ,则它们的合力F 的数值范围是( ) A .3N ≤F ≤9N B .6N ≤F ≤12N C .3N ≤F ≤6N D .3N ≤F ≤12N 7. 33.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 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 面作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F/M B Fcosa/M C (Fcosa -μMg)/M D [Fcosa -μ(Mg -Fsina)]/M 8.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 A .线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小 C.加速度越小 D.周期越大 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C.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速度也逐渐减小 D.物体原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增大时,速度也一定逐渐增大 10.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撤去作用后,运动物体由于惯性最终总要停下来 B.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物体的即时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它的速度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D.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11.物体放在地面上,人用力将竖直向上提起离开地面的瞬间,一定是 ( ) x t 21甲 甲甲 x 0 乙 2 0x 0

高二物理选修3-5-全套教案

第一章动量守恒研究 新课标要求 (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例1: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 例2:收集资料,了解中子是怎样发现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第二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量定理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动量改变量与冲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动量、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 教学难点:动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1、动量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 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1、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 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2、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相同。一维情况下:Δp=mΔυ= mυ2- mΔυ1 矢量差 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2)公式:Ft =m'v-mv ='p-p 让学生来分析此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外力,mv是初动量,m'v是末动量,t是物体从初动量变化到末动量所需时间,也是合外力F作用的时间。 (3)单位:F的单位是N,t的单位是s,p和'p的单位是kg·m/s(kg·ms-1)。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恒力作用,也适用变力作用的情况(此时的力应为平均作用力) (5)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现象和高速运动仍然适用. 前面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下面对动量定理作进一步的理解。

2020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量是 A .长度、力、时间 B .长度、质量、时间 C .长度、力、质量、时间 D .速度、加速度、力 2.关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B .速度保持不变 C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3.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 .t 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4.如图 所示的四个图中,M 、N 两方形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们之间一定没有弹.....力. 作用的是 v 甲 乙 1

5.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 .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 .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 D .合力一定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 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B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C .先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 .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7.一船以恒定的速率渡河,水速恒定(小于船速) .要使船垂直河岸到达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 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秒、牛顿、米 B. 秒、牛顿、千克 C. 千克、牛顿、米 D. 千克、米、秒 2. 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的“70”字样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飞行员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则他选取的参考系可能是( ) A. 天安门城楼 B. 邻近的直升机 C. 飞机上的旋翼 D. 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红旗 3. 如图为江苏舜天队球员埃雷尔森在足球比赛中顶球瞬间场景,此时( ) A. 头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头的作用力 B.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4.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 km/h,指的是汽车一段行程中的平均速度 B. 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D. 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5. 如图所示,水桶保持静止,两位同学对水桶拉力分别为F1、F2,则F1、F2的合力方向为( )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C. 沿F1方向 D. 沿F2方向 6. 如图所示大致反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和推理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乙、丙、丁都是实验现象 B. 图甲、乙、丙、丁都是推理得到的结果 C. 图甲、乙、丙是实验现象,图丁是推理得到的结果 D. 图丁是实验现象,图甲、乙、丙是推理得到的结果 7.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必须( ) A. 每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B. 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 每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8. 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小球加速度大 B. 质量大的小球先落地 C. 两球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一样快 D. 质量大的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 9. 将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 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约为( ) A. 1 N/m B. 10 N/m C. 100 N/m D. 1 000 N/m 10. 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P和v Q,则( ) A. ωP<ωQ,v P

高二物理选修3-1复习提纲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复习提纲 一、知识要点 1.电荷 电荷守恒 2.元电荷:e= 。 3.库仑定律:F = 。 4.电场及电场强度定义式:E = ,其单位是 。 5.点电荷的场强:E = 。 6.电场线的特点: 7.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只与电荷的_____ 有关8.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与电荷在两点的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9.电势能: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到_________位置时所做得功。通常把_________的电势能规定为零。10.电势?: 14.电势差U : 公式:AB U = 。电势差有正负:AB U = -BA U 。11.电势与电势差的比较:A B BA B A AB U U ????-=-=, 12.等势面:电场中 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17.等势面的特点: 1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E = 。 14.电容:定义公式U Q C =。注意C 跟Q 、U 无关,kd S C r πε4= 。 15.带电粒子的加速 (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在线,做 运动。(答案:匀加(减)速直线) (2)用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静电力对它所做的功(电场可以是______电场或_______电场)。若粒子的初速度为零,则:_________,v =__________;若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则:____________,v =______________。 16.带电粒子的偏转(限于匀强电场) (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_____的电场力作用而做__________运动。(垂直,匀变速曲线) (2)粒子偏转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类似于_______的分析处理, 沿初速度方向为______________运动,运动时间t =______________. 沿电场力方向为______________运动,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 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y =______________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tan θ=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高二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采取的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附答案)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9分) 1.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 ①子弹出膛的速度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 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确理解是()(A)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B)仅指速度方向的改变 (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不改变 3.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变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4.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物体完全失重,没有惯性(B)竖直上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汽车在行驶时没有惯性,刹车时有惯性(D)以上物体都有惯性 7.已知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为50N,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A)10N (B)20N (C)30N (D)40N 8.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动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若将水平拉力改为2F,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A)a(B)2a(C)3a(D)4a 9.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江苏省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 ........(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 )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a=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 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 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 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⑤加速度a 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 a 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V 。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求F 、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 θ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1

高二物理选修3-1知识点

第一章恒定电流 一、电源和电流 1、电流产生的条件: (1)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正负离子;导电气体——正负离子和电子) (2)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电压) (3)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 2电流的方向 电流可以由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形成。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1)负电荷沿某一方向运动和等量的正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同。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 动方向相反。 (2)电流有方向但电流强度不是矢量。 (3)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方向和强度都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通常所说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恒定电流。 二、电动势 1.电源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电动势 (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定义式:E=W/q (3)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注意】:①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 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3.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 ①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②内阻(r):电源内部的电阻。 ③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 【注意】: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 三、欧姆定律 1、导体的电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2 A(牛顿 B(米 C(米/秒 D(米/秒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5N和8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为 A(5N B(8N C(12N D(14N 3、在下列图像中,描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为 A(地面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C(公路边的树木 D(公路边的房屋 5、关于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6、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质量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受到的合力 7、如图所示,一个木箱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则 A(木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B(木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C(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木箱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中都 用到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6V以下的交流电源 B(6V以下的直流电源 A( C(220V的交流电源 D(220V的直流电源 9、如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物体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B(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C(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D(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磁场中不一定有磁场力,还受放置的角度有关. 2.(3分)(2015?上海模拟)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在磁场内做的各种运动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C. D. 考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分析: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解:A、线框在运动过程中,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不变,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在线框转动过程中,穿过闭合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能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 C、线框与磁场平行,线框在运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发生变化, 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错误; D、线框与磁场平行,线框在运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发生变化,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明确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即可正确解题.

3.(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某时刻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则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故障() A.R1短路B.R2断路C.R2短路D.R3断路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由题目中电表示数的变化可得出故障原因,根据电路结构可以得出是哪一个电阻发生故障. 解答:解:A、若各原件没有故障,电路正常,则电流表测量流过R1的支路电流,电压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若R1短路,则R2被短路,外电路只有电阻R3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两表示数均增大,故A正确. B、若R2断路,则R1与R3串联,总电流增大,总电流减小,则流过R3的电流减小,故电压 表示数减小;故B错误; C、若R2短路,则电流表示数为零,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若R3断路,电路断开,故电流表示数为零,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明确当电路中有电流时,说明电路中应发生了短路故障;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可能直接并联到了电源两端. 4.(3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以速度v匀速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则此过程中导线框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下列四个图象中的哪一个?( )

高二物理选修讲义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 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 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 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 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荷量e 的值:e =×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 和电子的质量m e 的比值,为111076.1?=e m e C/㎏ 【小结】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 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 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 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 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试题及答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 B.米 C.米/秒 D.米/秒2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5N和8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 ...为 A.5N B.8N C.12N D.14N 3、在下列图像中,描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为 A.地面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C.公路边的树木 D.公路边的房屋 5、关于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6、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质量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受到的合力 7、如图所示,一个木箱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 斜面上,则 A.木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B.木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C.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木箱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等实验中都用到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A.6V以下的交流电源 B.6V以下的直流电源C.220V的交流电源 D.220V的直流电源 9、如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物体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从顶端运 动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B.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C.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D.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10、狗拉着雪撬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雪撬的运动和受力 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撬的速度不变 B.雪撬受到的阻力不变C.雪撬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D.狗对雪撬拉力的方向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