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政协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东临大亚湾、大鹏湾,西靠珠江口,北与东莞、惠州毗邻,南与香港接壤。东西部面海临江,地理环境独特,海域被分隔为“三湾一口”(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珠江口),全市海岸线长2573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

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深圳的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滨海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等为代表的海洋经济产业格局。2004年全市海洋经济产值达71245亿元,增加值6717亿元,以涉海用海为统计标准初步测算,海洋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的不完全直接贡献达195%。

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我市部分海域污染十分严重,海洋资源在日益衰减,海域功能明显下降,再生资源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不断减退。如何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一个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1、海洋交通运输业

深圳先后建成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下洞、沙渔涌、内河等九个港区。截至2005年底,共建成500吨级以上各类泊位140个,建成码头岸线22150米。客运通过能力550万人次,轮渡通过能力18万车次。

港口港在深圳海洋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港具有全国综合运输网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为我国八大亿吨港口之一、世界四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近年的增长突飞猛进,14年年均增长率为1827%。集装箱年吞吐量到2003年已跃居全球第四位,仅次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2005年达161968万标箱,同比增长186%,稳居全球第四。

2、滨海旅游业

深圳海洋沿岸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的有小梅沙海洋世界及度假村、大梅沙公共浴场、明思克航母世界、红树林保护区、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游艇俱乐部等20多个观光旅游项目。

在东部长达17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沙滩23处。东部滨海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这为深圳的未来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

2004年,全市滨海旅游业产值达190亿,对深圳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159%,对全市旅游业的贡献率达50%。

3、海洋渔业

深圳沿岸海域具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有400余种,其中海洋渔业资源约50多种。深圳海域出产丰富,主要名贵的海产鱼类40余种,还有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沿海有近70平方公里的滩涂。但由于近年来海域污染严重,各种生物资源和养殖用地均急剧减少,目前,西部海域已基本不能用作养殖用途,只剩下东部的大亚湾海域可利用。逆境中,远洋捕捞业稳步发展,2004年海洋捕捞产量614万吨,同比增长352%。

4、海洋油气业

南海石油储量已探明接近300亿吨,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区之一,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工业开采前景极为广阔,已被国家列为海洋石油的重点开发区域。

与南海油气的开采相配套,深圳拥有一批为海上石油勘探服务的国际国内服务机构。中国海上直升飞机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招商局已把海上石油平台的维修服务作为在深圳发展的重点项目;设在蛇口的南海东部石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目前,这些机构的服务范围已涉足美、英、法等11个国家的国际石油公司的合资、合作项目。

5、滨海工业

滨海工业包括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岸线的工业。从深圳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且有统计数据的是滨海电力业。深圳的主力电厂基本上都占用了岸线和海域,可列为滨海工业的范围,主要由西部电厂群和东部核电组成。2004年发电量为522亿度。2004年深圳市发电行业工业增加值约为2152亿元。其它滨海工业,也发展迅速,具有相当的规模。

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1、海洋管理机构

1997年市人民政府在原来市农林渔业局的基础上加挂“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牌子,市海洋与水产局正式成立,负责深圳海洋行政管理,实际上具体负责海洋业务管理的只有海洋与渔业处一个处,以及下属单位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和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由于目前涉海业务剧增,管理体系滞后,人员编制不足、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此外,市环保局也对海洋环境实施环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政协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东临大亚湾、大鹏湾,西靠珠江口,北与东莞、惠州毗邻,南与香港接壤。东西部面海临江,地理环境独特,海域被分隔为“三湾一口”(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珠江口),全市海岸线长2573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 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深圳的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滨海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等为代表的海洋经济产业格局。2004年全市海洋经济产值达71245亿元,增加值6717亿元,以涉海用海为统计标准初步测算,海洋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的不完全直接贡献达195%。 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我市部分海域污染十分严重,海洋资源在日益衰减,海域功能明显下降,再生资源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不断减退。如何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一个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1、海洋交通运输业 深圳先后建成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下洞、沙渔涌、内河等九个港区。截至2005年底,共建成500吨级以上各类泊位140个,建成码头岸线22150米。客运通过能力550万人次,轮渡通过能力18万车次。 港口港在深圳海洋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港具有全国综合运输网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为我国八大亿吨港口之一、世界四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近年的增长突飞猛进,14年年均增长率为1827%。集装箱年吞吐量到2003年已跃居全球第四位,仅次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2005年达161968万标箱,同比增长186%,稳居全球第四。 2、滨海旅游业 深圳海洋沿岸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的有小梅沙海洋世界及度假村、大梅沙公共浴场、明思克航母世界、红树林保护区、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游艇俱乐部等20多个观光旅游项目。 在东部长达17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沙滩23处。东部滨海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这为深圳的未来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钟表、服装、家具、珠宝、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竞相漂洋过海,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雄踞全球前列,成为世界首席生产基地。 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18.6%;印刷包装业180.6亿元,增长16.2%;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产值198.6亿元,增长15.6%。在优势传统行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尤为明显,深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44个产品中,有33个出自优势传统产业。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首饰是提升改造的重点领域。 深圳市共有11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总产值90亿元。其中,共有18个工业行业出现企业外迁情况,其中机械、玩具、仪器仪表、塑胶四个行业外迁企业数量较多,合计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迁往地点省内集中在东莞、惠州、中山、河源等地,省外则多往湖南、江西、江苏等地迁徙。今年6月,最新的调研显示,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和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在仪器仪表行业素有“世界数字万用电表王国”和“中国南方仪表仪器生产及研发基地”的美誉。深圳市贸工局资料显示,深圳仪器仪表经营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208亿元,进出口总额13.5亿元。据统计,深圳年生产数字万用电表840万台,行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数字万用电表产品数量的80%,出口率高达70%.预计今年深圳万用电表产值可突破30亿元,比去年增长50%左右。手掌大小的数字万用电表,在深圳,做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在已经整体搬迁的仪器仪表企业中,世界上两家最大的万用表生产企业深圳华谊仪表有限公司和优利德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整体搬迁至东莞。 中国仪器仪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深圳华谊一家就差不多占30%多,公认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优利德也差不多。”叫顺口了,杜如彬还是叫“深圳华谊”。 在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6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深圳工业发展有一条明显的曲线。1980年―1985年,是深圳“铺摊子”起步阶段,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1985年―1990年,是深圳工业蓄势阶段,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1990年―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995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6亿元。从1995年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5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65亿元。 ,目前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正牵头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在特区内建设行业总部基地的建议,总部名称都想好了,名为“深圳仪器仪表大厦”或“深圳仪器仪表总部大厦”,简称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一是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产业化,如节能领域的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环保领域的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发电等技术。 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从国内市场看,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含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GDP4.7%,带动就业2500万人。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从国际市场看,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认为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 三是已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陆续出台了推进节能环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是标准体系逐步颁布实施。关于节能环保的一批国家和地方标准陆续制定、修订出台,对规范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成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热点。各主要国家对华合作都把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内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民间团体各相关经济技术合作往来活跃。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国家战略给予宏观指导。节能环保尚未作为一个产业门类予以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务行业没有对外资设立准入标准,导致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目前,外资水务企业已占有国内一线城市20%的份额,他们在高价收购水厂后,不断要求提高水价,直接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 二是缺少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的产业规划。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各政府部门、地方性的节能环保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不协调。节能环保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削弱了国家有关规划的效果。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讲解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 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 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 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增长率在——之间,2010年节能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元。 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6-2010年,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市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到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有3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我市正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201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 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价格、财税、 土地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 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分析了国际

蛇口海上世界规划介绍

海上世界规划介绍 海上世界位于深圳蛇口半岛南端,依山傍海,由现有5万平米综合商业(明华轮、船前广场、中心广场、太子广场、海滨商业中心)以及规划中的70万平米海上世界新建项目(包括海上世界广场、太子广场、金融中心二期、招商局广场、伍兹公寓、希尔顿酒店、15公里滨海长廊、艺术文化中心和高档住宅等)组成,是一个集餐饮、娱乐、购物、酒店、办公、艺术、度假、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国际滨海休闲片区。该项目是招商地产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商业影响力巨大,也是招商地产未来区外复制推广的重大商业项目之一。 ——应有尽有的国际滨海新城(The World I Want) ?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国籍 ?无论什么职业无论什么需求 ?海上世界 ?给你本应满足的,并远远超出预期的,应有,尽有的传奇 ?全天候的浪漫休闲、娱乐时光。 海上世界八大价值点提炼: 1、百年品牌打造:百年招商局全力打造的商业旗舰品牌,力图走向全国。 2、历史人文地标:邓小平题字,改革开放集体记忆场所,深圳文化地标。 3、多元化建筑体:集写字楼、商业、住宅、酒店、公寓、文化空间为一体。 4、丰富亲水资源:环船水域,500米海岸线水景,滨海生活感受。 5、原汁国际范儿:深圳外籍人士密度最高的聚集地,无国界的餐饮特色。 6、休闲放松氛围:非人为自然生长的开放式街区氛围,更包容的场所精神。 7、全天候一站式:满足全天休闲消费、办公商务需求,每时每刻都有精彩 8、成熟高端商圈:背山面海的豪宅聚集区,具备一定的高端消费群。 海上世界——深圳城市的地标,应有尽有的国际滨海新城(The World I Want ) 图1-1. 海上片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深圳发展历程

自选你所了解或感兴趣的城市,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城市化的现状及城市的职能、空间体系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处于广东省沿海,南邻香港的新界、北接东莞、东部和惠州隔着大亚湾、西部和珠海澳门隔着珠江口。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深圳具有特区和开放区的区域倾斜政策,是我国大陆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经济休制相对最发育的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最为密切。因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深圳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相当数量的人才群体。深圳属移民城市,居民的素质较高,观念开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较强,城市国际化的软环境条件在我国大陆名列前茅。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在短短的30年里,深圳从一个南疆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至今。深圳已经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旧时的深圳 深圳老城改造 罗湖第一楼“友谊商场”1982建成虽然只有七层高,但已是当时深圳的最高记录。 蛇口村貌(1983年) 东湖地段原貌(1984年)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年) 1984年的西丽 上步建设大规模铺开(1985)画面左下角为原蔡屋围,图中央三座高层是红岭大厦,深圳大剧院正在建设中,晶都酒店尚在平整地基,而荔枝公园仍是一片黄土。 1985年的笋岗路 1988年的翠园住宅区 深圳体育馆落成93年 94年7月,广深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

浅析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作为21世纪新兴产业之一的环保设备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本文介绍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环保设备产业合理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对策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瞩目的几大问题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资源的过渡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已经严重阻碍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政策趋势。所谓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科研设计、产品生产、经营销售、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服务、建设工程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分为三个方面: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环保设备产业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子产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环保设备产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环保设备产业现状 (一)我国环保事业现状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2009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2009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2009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2009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2009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2009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2009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2009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2009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2009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2009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2009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2009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2009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2009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2009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2009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2009年提高9.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事业正稳步向前发展,但是环保形式依然严峻,环保事业的发展需求依然迫切。 (二)我国环保设备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计划达到14000亿元,在我国的环保投资中,环保机械占据着重要地位,环保机械制造业未来空间广阔。根据我国环保机械设备“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环保设备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以上,2020年要达到2400亿元。2011年我国环保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将达到500亿-6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为12%-16%,与我国环保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及环保机械“十一五”规划相比,增速虽不快,但在未来两年里提升空间却很大。 2011年10月,我国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

环保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2020年中国环保设备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0595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7548837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6-2020年中国环保设备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0595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075488375.html,/R_QiTaHangYe/53/HuanBaoSheBeiShiChangXuQiuFenXiY uFaZhanQuSh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我国环保设备领域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国内企业结构分散,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但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不高,企业产品中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仍然较少。另外具体到上市公司而言,涉及该领域的公司数量有限,而且很少有在技术或市场规模上占据显著优 势的企业,行业代表度也很弱。不过国家正在运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发展行业发展,未来两年行业将加速发展,此次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就将给环保设备业带来巨 大的发展机会。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其中包括对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对环保设备行业来讲,很明显将受益于此。环保产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产业,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环保设备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环保设备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 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需求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环保设备企业 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环保设备行业中的翘楚。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所有工业的核心发展问题,虽然国内对于环保生产的关注和执行力度比不上发达国家,但防止盲目扩 张之风盛行、杜绝重复建设、减少生产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依就是当下全局之重。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的环境矛盾,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 境质量,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国家政策刺激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环保设备市场将保持 高速发展态势,行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市场容量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与对我国的建议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对我国的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

深圳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深圳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填写说明: 1、为全面掌握我市产业发展现状,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政策和改善政府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特开展此次调查。 2、企业在本调查中正确完整反馈信息将有利于政府改进服务。譬如,用地及厂房情况可以作为政府提供产业配套用地的决策基础;技术改造需求情况可以作为政府扩大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扶持规模的参考;企业市外投资情况将作为政府提供跟踪服务、维护深企权益的信息源;企业外迁、增资意向、劳动合同法的影响都将作为政府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基础;连锁商业及自主创新等数据是政府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准确提供调查信息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解决当前困难息息相关,请贵企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3、因调查信息较多,各企业可打印调查表,报请企业高层安排专人汇集数据后再上网填报。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4、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各方承诺:严格保守企业秘密,不向任何第三方透露被调查企业的任何非公开信息;企业对本次调查提供的情况和数据不作为任何可能处罚企业的依据或证据。 5、选择性问题请在合适选项后的方框内打“√”,填写性问题请在下拉框中寻找并点击或请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处填写。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资本:(万美元/万元人民币) 办公地址: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填表人:电话: 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一、企业属性(注:此栏目为必选项) (一)外商投资企业 1、港资企业□ 2、澳资(澳门)企业□ 3、台资企业□ 4、其他外资企业□ (二)内资企业 1、国有控股企业□ 2、民营企业及其他□ (三)来料加工厂□ 二、生产地址(或营业地址)所在区域 (注:此栏目为必选项) 1.福田区:园岭街道办□南园街道办□福田街道办□沙头街道办□ 梅林街道办□华富街道办□香蜜湖街道办□莲花街道办□2.罗湖区:黄贝街道办□南湖街道办□桂园街道办□东门街道办□ 笋岗街道办□清水河街道办□翠竹街道办□东晓街道办□ 东湖街道办□莲塘街道办□ 3.南山区:南山街道办□南头街道办□西丽街道办□沙河街道办□ 蛇口街道办□招商街道办□粤海街道办□桃源街道办□ 4.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海山街道办□盐田街道办□梅沙街道办□ 5.宝安区:新安街道办□西乡街道办□福永街道办□沙井街道办□ 松岗街道办□石岩街道办□观澜街道办□大浪街道办□ 龙华街道办□民治街道办□

环保行业和环保工程师发展现状和前景调查设计研究报告

环保行业及环保工程师发展现状和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一、摘要: 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门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产品、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废物循环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本文将从中国以及世界环保行业的现状,从事环保行业所需的技能,其就业形势和著名环保公司的介绍,来介绍环保这个新兴行业。 二、关键词: 环保产业现状前景职业技能待遇就业形势典型公司 三、行业概述: ①环保行业,简单地说是从事环境保护、对影响环境的废水、废气、废渣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的行业。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保护仪器仪表制造业、环境检测行业、环境卫生业、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节能锅炉、除尘设备、垃圾焚烧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处理试剂、市政卫生设备、环卫、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协会等企事业单位。

进入21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②中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环保工程师从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物理污染防治、污染现场修复等工作。 表1 环保产业结构 水污染治理设备38.57%

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为积极培育和发展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军民 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 系,形成梯次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有质量的稳 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特制订本政策。 一、政策目标与发展重点 (一)贯彻实施深圳市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以下简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 能力,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培育企业主体,加速人才集聚,优化 空间布局,完善支撑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重点发展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养老服务等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海洋电子 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邮轮游艇以及海洋资源利用等 海洋产业领域,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导航、航空航天材

料、 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卫星研制等航空航天产业领域。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工作,日常协调工作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 组办公室承担。 —2(四)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编制各类未来 产业项目扶持计划、落实项目优惠政策,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 联席会议负责各类未来产业扶持计划的综合协调工作。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五)设立专项资金。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 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 简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加大市科技研发资金、民营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会展资金、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林靖 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深圳市产业结构从1979年37:20.5:42.5发展到2010年0.1:47.5:52.4,GDP 由1.96亿元增加到9510.91亿元。深圳市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本文通过演进分析、偏离-份额分析、合理化分析三种方法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value judg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developed from 37:20.5:42.5 in 1979 to 0.1:47.5:52.4 in 2010, the GDP added from RMB196 million to RMB951091 million.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ed。This paper will analyse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methods of Evolution analysis,SSM and Rationalization analysis and then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results. Key words: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故此,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总体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水平列入全国一线城市,深圳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同时带动内地诸多城市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均离不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

国内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国内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要点分新 口文/刘炜 我国的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一方面,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和执法力度的加强,排 污单位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以达到政府的环保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扶持环保产业的优惠 政策不断出台,环境保护将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业,而是一项可以使相关企业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 一 、 发展概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环保产业包括: 环保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废弃物管理与再循环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设备,监测设施,科研与实验 室设备,用于自然保护与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 环保服务: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 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操作,提供有关分析、监测与保护 方面的服务,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境培 训与教育,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生态旅游,其他 环境事务服务。 洁净技术与洁净产品:洁净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 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及设备,生态产品等等。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涵盖环 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 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我国环保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废 气处理、废水处理及固废处理等。 资料来源:浙商证卷研究所 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总体规模

相对还很小,且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环保 产业与新能源开发一道已被普遍认为是重塑经济发展结构 的驱动力量。中国从.. “八五”开始,环保投入规模迅速增长,.. 十一五”环保投资计划达到14万亿元,考虑到减:- ---} “.}I 目标的难度以及已经累计高昂的环境欠账,我们认为14000 亿的投资规模很可能被突破,其中:水环境、大气环境、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1)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 (1) (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1)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2)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前景 (2)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2)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前景 (2)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4) (一)宏观环境 (4) 1.地理环境 (4) 2.政治/法律环境 (5) 3.经济环境 (6) 4.社会文化环境 (7) 5.技术环境 (7) 6.宏观环境机会、威胁分析 (8)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素质评价 (9) (三)SWOT分析 (13) 1.优势 (13) 2.劣势 (14) 3.SWOT矩阵 (15) (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参考建议 (16) 结语 (17)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英文摘要(关键词) (2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姜宏(学号:2003123098) 化学与化工院化学系化学专业 指导教师:崔世娟 【摘要】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起来的城市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本论文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思路,为有关部门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分析;发展战略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创造了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神话。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家先后提出了“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予这些地区许多优惠政策。深圳的特区功能日益淡化,“特区不特”已成为现实。现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除了面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竞争以外,在深化改革中迅猛发展的苏州、杭州、大连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构成的威胁也不可小觑。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应该如何获取并保持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这对深圳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未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参考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 (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国际上对高新技术的定义并不统一。经合组织(OECD)采用R&D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或增加值)的比重来筛选行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中的行业),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R&D密集度较高的飞机及航空器制造业、办公及计算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则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