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训练能项目4流速仪法测流及流量计算训练目标能陈述流速
如何进行水流测量与流量计算

如何进行水流测量与流量计算引言:水是生命之源,随处可见的水流不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了解水流的量和速度是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资源管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水流测量的方法和流量计算的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一、流速测量的方法在进行流量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测量水流的流速。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流速测量方法:1. 浮标法浮标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流速测量方法。
它适用于有明显水流的河流、溪流或管道中的流速测量。
测量者在水中放置浮标,然后观察它在一段距离内所需的时间来测量流速。
通过测量浮标在固定距离内所经过的时间,再结合距离,可以计算出水流的平均速度。
2. 流速计流速计是一种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水流的速度。
它使用了多种原理,如旋转叶片、超声波或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将流速计置于水流中,仪器将给出实时的水流速度读数。
这种方法通常比浮标法更准确和方便,特别适用于涉及精确测量的工程和科学研究。
3. 勒测法勒测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水流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流速估计的方法。
它通常应用于管道或河道等封闭系统中,使用特殊的勒测计来测量压力差。
通过压力差和流体性质,可以推算出流速。
勒测法精度较高,但需要专用仪器和更复杂的计算。
二、流量计算的原理测量流速后,我们可以通过流量计算来确定水流的总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流量计算方法:1. 平均速度法平均速度法是基于流速的平均值来计算流量的方法。
首先通过流速测量方法得到几个采样点的流速值,然后将这些值求平均。
接下来,将平均速度与管道的横截面积相乘,即可得到流量。
2. 勒测法上文提到的勒测法可以直接得到流速,从而可以直接计算流量。
勒测法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实时性,尤其适用于对流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 两点法两点法是一种利用流速在不同位置上的差异来计算流量的方法。
通过在管道的不同位置上测量流速,并记录下相应的对应位置,可以得到流速的分布情况。
流速仪测流法

中国灌区协会“全国灌区量水技术研讨班”教材流速仪测流法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郭宗信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与测线布设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
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
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
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
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
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
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
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
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
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BN0=2D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B——水面宽;D——断面平均水深。
流速仪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流速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了解流速仪在不同流体中的测量效果。
4. 分析流速仪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流速仪是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仪器,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测量。
当流速仪发射的雷达波束射向流体中的颗粒或气泡时,这些颗粒或气泡会反射回来,其反射频率会受到流体流速的影响。
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速。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流速仪:固定式雷达流速仪、手持式电波流速仪、多普勒流速流量仪2. 流体:清水、泥浆、污水、海水3. 实验装置:水池、管道、流量计4. 计算器、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清水流速测量(1)将固定式雷达流速仪安装在水池中,确保其发射器和接收器与水面垂直。
(2)调节流速仪的参数,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利用流量计测量清水流量,记录数据。
(4)启动流速仪,测量清水流速,记录数据。
(5)对比流量计和流速仪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
2. 实验二:泥浆流速测量(1)将固定式雷达流速仪安装在水池中,确保其发射器和接收器与水面垂直。
(2)将泥浆加入水池中,调节流速仪的参数,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利用流量计测量泥浆流量,记录数据。
(4)启动流速仪,测量泥浆流速,记录数据。
(5)对比流量计和流速仪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
3. 实验三:污水流速测量(1)将固定式雷达流速仪安装在水池中,确保其发射器和接收器与水面垂直。
(2)将污水加入水池中,调节流速仪的参数,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利用流量计测量污水流量,记录数据。
(4)启动流速仪,测量污水流速,记录数据。
(5)对比流量计和流速仪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
4. 实验四:海水流速测量(1)将手持式电波流速仪和固定式雷达流速仪分别安装在管道中,确保其发射器和接收器与管道垂直。
(2)利用流量计测量海水流量,记录数据。
(3)启动手持式电波流速仪和固定式雷达流速仪,分别测量海水流速,记录数据。
流速仪测流法知识讲解

中国灌区协会“全国灌区量水技术研讨班”教材流速仪测流法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郭宗信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与测线布设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
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
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
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
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
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
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
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
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
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BN0=2D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B——水面宽;D——断面平均水深。
河渠流量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河渠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流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并能够独立进行河渠流量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工程水文学中流量测量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河渠流量测量通常采用流速-面积法,即通过测量河渠的流速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流量。
实验中,流速可通过流速仪测量,横截面积则通过测量河渠的断面尺寸计算得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流速仪:用于测量河渠中的流速。
2. 水位尺:用于测量河渠的水位。
3. 卷尺:用于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
4. 计算器:用于计算数据。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数据。
四、实验步骤1. 现场勘察:对实验河渠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河渠的形状、尺寸、流速分布等基本情况。
2. 选择测点:根据河渠的流速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测点进行流速测量。
3. 测量流速:使用流速仪在测点处测量流速,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流速。
4. 测量水位:使用水位尺测量河渠的水位。
5. 测量断面尺寸:使用卷尺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包括河宽、河深等。
6. 计算横截面积:根据测量得到的断面尺寸,计算河渠的横截面积。
7. 计算流量: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河渠的流量。
8. 数据记录与整理: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共测量了3个测点的流速,分别为0.8m/s、1.0m/s、0.9m/s,取平均值0.9m/s作为该河渠的流速。
河渠水位为2.5m,河宽为10m,河深为1.5m,横截面积为15m²。
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得到该河渠的流量为13.5m³/s。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流速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河渠横截面积的测量方法合理,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流速-面积法是河渠流量测量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不同河渠的流量计算。
六、实验讨论1. 影响流速测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误差?2. 如何提高河渠横截面积测量的精度?3. 流速-面积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河渠流量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流速-面积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在测绘工作中,水流速度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水流速度的准确测量,对于水文学、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绘技术中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
一、浮标法浮标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浮标在水中的漂流来计算水流速度。
首先,在要进行测量的水域内投放若干个浮标,可以是木头、泡沫板等。
然后观察这些浮标在水流中的漂移距离和时间,就可以得到水流速度的近似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一些小范围的水流速度测量。
然而,由于受到水流不均匀性、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浮标法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二、水轮流速仪水轮流速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水流速度的仪器。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轮的旋转速度来间接反映水流速度。
水轮流速仪一般由水轮装置和测速仪器两部分组成。
水轮装置通常包括水轮叶片、水轮轴等组件,可以根据水流的冲击力旋转起来。
而测速仪器则用于记录水轮旋转的圈数,从而计算出水流速度。
水轮流速仪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适用于中小型河流、湖泊等水流速度的实时监测。
三、超声波测速法超声波测速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
它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来间接测量水流速度。
具体操作上,首先将超声波测速仪固定在岸边或船上,然后发射超声波束到水中,超声波将在水中传播并被水流带动。
当超声波被一个接收器接收时,记录下传播的时间。
根据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水流的速度。
超声波测速法在测量结果精确度方面优于其他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水流场景。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中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有多种选择。
浮标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范围的水流速度测量;水轮流速仪可以为中小型水流提供实时监测;超声波测速法精确度高,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流测量。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验学)》习题指示书

00
0.40
20
00
0.28
57
00
0.45
31
8
00
P8 0.18
47
00
0.49
20
00
0.28
57
本月所使用的水尺零点高程为: P 4 = 39.827 m;P5 = 38.869 m;P6 = 37.955 m;P7 = 37.200 m;P8 = 36.289 m;P9 = 35.416 m。 基面为冻结基面而在吴淞基面以上 0.000m
水尺 读数 (m)
水位 (m)
00
P9 0.35
21
0
00
P4 0.52
00
0.27
2
00
0.55
00
P9 0.21
4
00
0.58
00
0.20
5
30
0.60
00
P9 0.56
6
00
0.61
00
0.50
7
30
0.61
35.95
8
00
0.62
36.87
9
00
0.62
37.34
9
30
0.63
58
10
00
0.63
2
习题一 水位观测数据的整理及水位数据的处理
一、要求 1.水位观测数据的整理。 2.水位数据的处理。 二、使用数据 1.赣江峡江水文站 19××年 5 月水位观测数据(见表 1-1)。 2.赣江峡江水文站 19××逐日平均水位表(见表 1-3)。 三、方法步骤 (一)水位观测数据的整理 在对水位观测数据整理前,必须了解该水文站采用什么基面;各水尺的零点高程。 计算瞬时水位 Z: Z = 水尺零点高程(Z0)+ 水尺读数 计算日平均水位:根据水位变化的大小及是否等时距以确定其计算方法——用算术平 均法或面积包围法。 若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可在表 1-2 计算。 进行月统计:求出月总数,月平均水位,月最高、最低水位及出现时间(×月×日)。 (二)水位数据的处理 1.水位数据的处理,首先必须进行测站考证,包括断面考证、河段情况考证、水准 点考证及水尺零点高程的考证。 还必须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校核,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 2.编制年逐日平均水位表 将各月逐日平均水位值填入年逐日平均水位表,进行年统计(见表 1-3 所示)。 年统计包括:年总数,年平均水位,年最高、最低水位及出现月日。 年(月)总数= 全年(月)各日日平均水位之和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标准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2.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3.课程编码:4.适用专业:水利工程专业5.学时:60(二)课程性质《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是高职高专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实践课程。
该门课程是以中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运用阶段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作任务为背景,系统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需要掌握的工程水文基本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挥工程效益提供合理的水文水利计算数据,属于工学结合、专业平台课。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及水文资料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查的方法,正确理解和掌握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解决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立项、可研、初设、施工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设计、计算问题。
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毕业后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及单体水工建筑物的初步设计、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水力学”和“测量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治河与防洪”和“农田水利学”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指导精神和意见,结合高职高专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水利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在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制定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设置的。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立项、可研、初设、施工和管理运用等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水文工作构建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贯彻工程规范要求、突出工学结合(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训练能项目4 流速仪法测流
及流量计算
1.训练目标
(1)能陈述流速仪测流及计算流量的步骤。
(2)能熟练计算流速面积法测流成果。
2.资料
某站一次流量测验记录,见表4.1。
3.要求
(1)完成测流始、末基本水尺水位及相应水位计算。
(2)确定各测点深。
(3)计算测点、垂线平均和部分平均流速。
(4)计算测深垂线间的平均水深和问距。
(5)计算测深垂线间的部分断面面积。
(6)计算部分流量。
(7)计算断面流量、断面面积、平均流速和平均水深等。
4.做法提示
(1)水位、测点深、流速、水深、间距、部分断面面积和部分流量等保留两位小数。
(2)断面面积和断面流量取整数(仅本技能训练项目题要求)。
(3)在计算部分面积时,最好绘出测深垂线和测速垂线的布置永意图。
(4)表4.1为实际“测深、测速记载及流量计算表”的简化表,去掉了一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