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手串或手持的颗数及说法2

金刚手串或手持的颗数及说法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

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

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

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依照这些文献,如果要玩得讲究些,恐怕要遵照14,27,54,108这些老规矩了。

另外,现代较为普遍流行的说法: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与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另有一种说法:

一颗指一味蕴:梵文Eka—rasa—skandha意译,经量部所立的一种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以作回的主题,谓其具有受.想.行.识四蕴.辗转和合,转成一味,近于婆罗门教所说的回主题神我。

两颗:调和之数(本没有两颗的解释,但是自本人修行来未见两颗之数,一般在讲究上,一对的一般都是调和之数,类似阴阳成双的意思,这里本人自行加上了)

三颗指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

四颗指四缘: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五颗指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六颗指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门。

七颗指七妙法:又作七法.七知.七善.七善法。及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

八颗指八:八正道也。

九颗指九世:过去.未来.现在各具三世,合为九世。

十颗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

十一颗指十一力: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及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

十二颗指十二因缘

十三颗指十三力:一因力。二缘力。三意力。四愿力。五方便力。六常力。七善力。八定力。九慧力。十多闻力。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十五颗指十五尊: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

十六颗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

十七颗指十七净土。

十八颗意义与一百零八相同为便于携带,遂六分之为十八,寓大于小而已。

十九颗指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应众生之机类而现十九种身以说法。

二十颗指二十力:谓菩萨所具足之十二种利用。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二十二颗指二十二门。

二十四颗指二十四愿:阿弥陀佛之别愿。

二十五颗指二十五菩萨:谓随弥陀来迎之诸菩萨

二十七颗指二十七贤圣: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

二十八颗指二十八祖:禅宗所传指二十八位祖师。

二十九颗指二十九种庄严。

三十颗指三十种外道

三十一颗指三十一色:合十三种显色.十种形色.八种表色,共为三十一色

三十二颗指三十二法器。

三十三颗指三十三观音:观世音菩萨为摄化而自在示现之三十三种形象。

三十四颗指三十四心断结。

三十五颗指三十五佛:常住十方一切世界之三十五佛。

三十六颗指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三十六颗,与一百零八意义相同,但是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为三十六颗,)

下三十七颗指三十七道品。

四十颗指四十位:为梵网经卷上所说之菩萨修行阶乘。

四十一颗指四十一位。

四十二颗四十二贤圣。

四十八颗指四十八使者:密教之胜军不动明王为守护持法行者,于其左右各现二十四位鬼王之身,称四十八使者。

四十九颗指四十九重如意殿:指兜率天上如意宝珠铸造之四十九重宝殿。

五十颗指五十法。

五十一颗指五十一心所

五十二颗指五十二位。

五十三颗指五十三尊: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加贤劫千佛中之十六菩萨。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阶位,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四善根。

五十五颗指五十五善知识:又作五十五圣。

五十八颗五十八戒: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六十颗指六十华严。

六十二颗指六十二见。

六十四颗指六十四眼:据往生要集卷上本载,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

七十颗指七十空性论。

七十二颗指七十二天:乃合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及六十九天而为七十二天。

七十三颗指七十三尊:金刚界曼荼罗之成身会,于五十三尊外加金刚部之二十天而为七十三尊。

七十五颗指七十五法:又作小乘七十五法。

七十七颗指七十七智。

八十颗指八十无尽:指无尽意菩萨所说之八十种无尽之法门。

八十一颗指八十一科:乃至大藏一览集卷三所录之般若明相八十一科。

八十八颗八十八佛: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

八十九颗指八十九心

九十六颗指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佛世前后出现于印度而异于佛教之流派。

九十八颗指九十八随眠:又作九十八使。

一百零八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一十颗指一百一十善知识。

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十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分为十种类: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