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肉及肉制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肉制品PPT课件

二、我国肉制品质量安全问题
据统计,200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649吨, 人均57.4公斤,肉类制成品1120万吨,是1996 年的1.67倍,1978年的8.9倍。全国规模以上肉 类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3787家,其中大型企 业是14家,资产2307亿元,销售收5261.9亿元, 都比08年增加了20%以上。尤其在“十二五” 期间,肉类食品行业将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 型转变,从发展和管理两个方面都要求实现集约 化和规模化,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肉类食品 安全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 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食品土畜产 品出口贸易在欧盟和日本因技术壁垒造成的损 失分别为45.4亿美元和37.3亿美元。
(一)定义
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禽肉为主要原料,经 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 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如 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广东 省的特色肉制品主要是腌腊肉制品,以广式腊 肠最为出名。
4.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肉制品在产品结构上中式肉制品生产 比重下降,目前不到20%,西式肉制品生 产比重达80%左右。
5、老产品多,新产品少
市场上出售的肉制品种类陈旧,产品的 更新速度与其它行业比还比较慢。
(四)广东肉制品生产加工行业基本情况
广东省肉制品行业整体发展程度不高,以中小 型的生产加工单位为主,占总加工企业数量的 95.6%。市场方面需求旺盛,并且呈现逐年递 增的趋势,同时市场长期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 缺口巨大,以鲜猪肉为例,广东自给率仅有60 %,而广州市场,自给仅30%。
中国肉制品品种仅有500多种,80%的熟肉 制品为手工作坊产品,高新技术手段在肉制 品加工业的应用还十分薄弱;
肉制品工艺学肉的分割与分级

三、肉品屠宰分级分割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30年,绿色、营养、健康食品的可视化与体 验将是消费者对饮食的最大需求,也是我国肉品加 工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智能化屠宰分级分割、 生鲜肉智慧物流保鲜、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共产 物高值化利用、质量与安全及营养健康将是我国肉 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
➢ 1、智能化屠宰分级分割
智能化分级技术。开展基于大理石花纹、生理 成熟度、肉厚等综合信息的胴体质量和产 量等级研究,建立我国畜禽胴体分级评价体系,开 发基于近红外、高光谱、超声、生物标志物、机器 视觉、x射线等智能化分级技术与装备,畜禽肉分 级分割核心装备自给率达80%以上,打破国外垄断。
借鉴发达国家的牛肉分级标准南京农业大学等 起草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637-2011《牛肉分 级》,为了对牛分割肉具体部位做更进一步详细的等 级评定标准,2012年颁布的GB/T 29392-2012《普通 肉牛上脑、眼肉、外脊、里脊等级划分》。
猪肉的分割技术。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建立
了冻猪分割肉车间,对猪肉分割技术有了一定的了 解和重视。八十年代,建立了冷却肉小包装车间, 开始从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引进分割肉 和肉类小包装生产线。但长期以来,我国猪肉加工 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畜禽智能化屠宰技术。开展畜禽屠宰装备机械材料特性 与安全性、数字化设计、信息感知、仿真优化等新技术、新 方法、新原理和新材料研究,突破一批加工专用装备、核心 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规模化、连续化、 成套化的自动开趾骨、自动开膛、自动去头、自动劈半、自 动打印章等技术。
智能化分割技术。建立适合中国膳食习惯的畜禽肉分割标 准,开展畜禽肉品质、结构、形态的物性学数字化特征研究、 畜禽肉视觉及力觉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基于力觉和位置信 息的机器人分割柔性控制技术研究,创制畜禽肉品机器人精 准智能分割技术与装备,实现畜禽肉分割环节机器换人。
《肉及肉制品》课件

包括熟火腿、熟鸡腿、熟牛肉片等,便捷食 品的首选。
2 使用广泛
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好刀具 • 掌握正确的切割角度 • 根据肉质选择合适的切
割方法
烹煮技巧
• 根据菜谱要求调整火候 • 掌握烹饪时间 • 善用调味料提升口感
调味方法
• 使用适量的盐和香料 • 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酱油、
以猪肉、牛肉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香料制成, 可煎炒或作为配料。
熏肉
经过熏烤处理,肉质酥软,独特的烟熏味道令 人食欲大增。
肉干
1
干燥处理
将肉切片后风干,以去除水分,增加风味和口感。
2
调味处理
加入酱油、香料等调味料,使肉干具有独特的风味。
3
烘烤
将调理好的肉片烘烤至干燥,保持肉干的质地和口感。
熟食
1 品种丰富
料酒等 • 尝试不同调味组合,发
现最佳搭配
肉类安全建议
1
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和认识,保障食
存放肉类的建议
2
品安全卫生。
冷藏或冷冻肉类,避免细菌滋生。
3
加工安全的建议
操作时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肉类烹饪时的卫生控制
4
加强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控制,确保食品
安全。
5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了解消费者权益,维护自身权益。
香气浓郁,口感鲜嫩,是许多地方独特的特色菜的 主要配料。
猪肉
禽类
质地肥美,适合煮汤、炖菜以及制作各种猪肉制品。
包括鸡肉、鸭肉和火鸡肉等,富含蛋白质,适合烤、 炒或煮汤。
肉制品介绍
火腿
经过腌制、熏制等工艺,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 特的风味。
培根
由猪肉腌制制成,煎炒后有独特的香味,适合 作为早餐食材。
2 使用广泛
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好刀具 • 掌握正确的切割角度 • 根据肉质选择合适的切
割方法
烹煮技巧
• 根据菜谱要求调整火候 • 掌握烹饪时间 • 善用调味料提升口感
调味方法
• 使用适量的盐和香料 • 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酱油、
以猪肉、牛肉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香料制成, 可煎炒或作为配料。
熏肉
经过熏烤处理,肉质酥软,独特的烟熏味道令 人食欲大增。
肉干
1
干燥处理
将肉切片后风干,以去除水分,增加风味和口感。
2
调味处理
加入酱油、香料等调味料,使肉干具有独特的风味。
3
烘烤
将调理好的肉片烘烤至干燥,保持肉干的质地和口感。
熟食
1 品种丰富
料酒等 • 尝试不同调味组合,发
现最佳搭配
肉类安全建议
1
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和认识,保障食
存放肉类的建议
2
品安全卫生。
冷藏或冷冻肉类,避免细菌滋生。
3
加工安全的建议
操作时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肉类烹饪时的卫生控制
4
加强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控制,确保食品
安全。
5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了解消费者权益,维护自身权益。
香气浓郁,口感鲜嫩,是许多地方独特的特色菜的 主要配料。
猪肉
禽类
质地肥美,适合煮汤、炖菜以及制作各种猪肉制品。
包括鸡肉、鸭肉和火鸡肉等,富含蛋白质,适合烤、 炒或煮汤。
肉制品介绍
火腿
经过腌制、熏制等工艺,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 特的风味。
培根
由猪肉腌制制成,煎炒后有独特的香味,适合 作为早餐食材。
1734 肉及肉制品鉴别.

外观
肉质紧密,坚实感
粘度
气味
切面微湿润,不粘手
无臭味,无异味
3、 鲜牛肉
良质 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 或淡黄色 正常气味 外表微干或有风干的膜,不粘 手 次质 色泽 气味 粘度 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稍有氨味或酸味 外表干燥或粘手,切面湿润
弹性
肉汤
指压后,凹陷能完全恢复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肉汤表 面,有牛肉特有的香味或鲜 味
脂肪
肉汤
在气温高的夏天,用浸没米醋的白纱布将鲜肉
包起来,可存放保鲜24小时。对于猪内脏不适宜贮
存,应随买随吃。
变质猪肉
2、 冻猪肉
良质 次质 变质
色泽
色红,均匀,有光泽, 脂肪洁白,无霉点
红色稍暗,缺乏光泽, 暗红,无光泽,脂肪 脂肪微黄,少量霉 污黄色或灰绿色, 点 有霉点
软化或松弛 湿润,微粘手,切面 有渗出液不粘手 稍有氨味或酸味 松弛 湿润,粘手,切面渗 出液也粘手 氨味、酸味或臭味
色泽 气味 粘度 弹性 肉汤
6、冻羊肉
良质 色艳,有光泽,脂 肪呈白色 正常气味 外表微干或有风干 的膜,不粘手 肌肉紧密,有坚实 感,肌纤维韧强 透明澄清,脂肪团 聚于表面,有羊 肉特有的香味或 鲜味 次质 稍暗,肉与脂肪缺乏 光泽,切面稍有光 泽,脂肪稍发黄 稍有氨味或酸味 外表干燥或粘手,切 面湿润发粘 肌肉松弛,肌纤维尚 有韧性 稍有混浊,脂肪小滴 浮于汤面,香味、 鲜味均差 变质 发暗,肉与脂肪无光 泽,切面无光泽, 脂肪微黄或淡黄色 有氨味或酸味或腐臭 味 外表粘手,切面湿润 发粘 肌肉软化、松弛,肌 纤维无韧性 混浊,有污灰色絮状 物悬浮,有异味甚 至臭味 色泽
几种食品的选购和鉴别方法
猪肉、牛肉、羊肉安全选购与食用:
肉及肉制品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畜禽的皮肤和筋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其 中绝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猪皮含蛋白质28%~30%,其中85%是 胶原蛋白。由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缺乏 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为不 完全蛋白质,因此以猪皮和筋腱为主要原 料的食品营养价值较低,需和其他食品配 合补充必需氨基酸。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畜禽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猪血 约 12%、牛血约 13%、羊血约 7%、鸡血 骨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其中的 约8%、鸭血约 8%。畜血血浆蛋白质含有 蛋白质含量约为20%,骨胶原占有很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营养价值 大比例,为不完全蛋白质。骨可被加 高,其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高于面粉,可 工成骨糊添加到肉制品中,以充分利 以作为蛋白强化剂添加在各种食品和餐菜 中;血细胞部分可应用于香肠的生产,其 用其中的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与胶原蛋白相似。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例:猪瘦肉中的脂肪含量为6.2%,羊瘦肉为 (三)脂肪 3.9%,而牛瘦肉仅为2.3%。兔肉的脂肪含量也较 低,为2.2%。在禽肉中,火鸡和鹌鹑的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因动物的品种、年龄、肥瘦程 较低,在3%以下;鸡和鸽子的脂肪含量类似,在 度、部位等不同有较大差异,低者为 2%, 14%~17%之间;鸭和鹅的脂肪含量达20%左右。 高者可达 89%以上。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 畜肉脂肪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由硬脂酸、 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 棕榈酸和油酸等组成,熔点较高。禽肉脂肪含有 较多的亚油酸,熔点低,易于消化吸收。胆固醇 含量在瘦肉中较低,每100g含70mg左右,肥肉比 瘦肉高90%左右,内脏中更高,约为瘦肉的3~5 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g可达2000mg 以上。
《肉与肉制品》PPT课件

• 腊肉是腌制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盐,有的商贩甚 至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极易引起亚硝酸盐摄入 过量。亚硝酸盐摄入过量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导致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长期 低量摄入也会产生慢性危害。另外,亚硝酸盐在 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它在人体 内达到一定剂量时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4金华火腿事件 • 2003年,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金华地区个别企
业利益熏心,在制作火腿的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浸 泡火腿。行业人士介绍,金华火腿的制作有十分 严格的要求,每年只有在冬季腌制一次火腿。因 此在收购旺季,符合要求的猪腿肉就十分昂贵。 一些不法生产商就是利用非收购旺季猪腿肉便宜 的机会,在春、夏、秋三季生产火腿,这些火腿 俗称“反季节腿”,生产时都要用敌敌畏浸泡。
3)在肉皮冻类产品中检出甲醛:甲醛能缩短人体血液细胞 的正常寿命,使红细胞发育异常,杀死血小板,造成人体 贫血,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甲醛,会使 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引发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 血液病。因此甲醛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但是甲醛具有 凝固蛋白,使蛋白质变性的特点,用甲醛处理过的食品组 织因蛋白质变性而呈现均匀交错的类似橡胶的弹性,使口 感得到极大地改善,显得非常“筋道”。同时,甲醛能又 与构成生物体(包括细菌)本身的蛋白质上的氨基发生反应, 因此它具有防腐、杀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性能。因此被 不法商贩利用。我们在河北的集市上取到的肉皮冻样品中
五、酱卤制品
酱卤制品是我国传统肉制品中的一大类,指 用畜禽肉及可食副产品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水 煮加热熟制的一类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煮
肉类、糟肉类三大类。
六、油炸制品
油炸肉制品是采用热油对肉类进行熟 制的一种方法。许多中式或西式的肉制品 都离不开油炸这种方法。如道口烧鸡、 红烧猪肉、油炸丸子、椒盐排骨以及美式 快餐中的鸡米花、炸鸡腿、炸鸡翅等。
4金华火腿事件 • 2003年,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金华地区个别企
业利益熏心,在制作火腿的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浸 泡火腿。行业人士介绍,金华火腿的制作有十分 严格的要求,每年只有在冬季腌制一次火腿。因 此在收购旺季,符合要求的猪腿肉就十分昂贵。 一些不法生产商就是利用非收购旺季猪腿肉便宜 的机会,在春、夏、秋三季生产火腿,这些火腿 俗称“反季节腿”,生产时都要用敌敌畏浸泡。
3)在肉皮冻类产品中检出甲醛:甲醛能缩短人体血液细胞 的正常寿命,使红细胞发育异常,杀死血小板,造成人体 贫血,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甲醛,会使 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引发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 血液病。因此甲醛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但是甲醛具有 凝固蛋白,使蛋白质变性的特点,用甲醛处理过的食品组 织因蛋白质变性而呈现均匀交错的类似橡胶的弹性,使口 感得到极大地改善,显得非常“筋道”。同时,甲醛能又 与构成生物体(包括细菌)本身的蛋白质上的氨基发生反应, 因此它具有防腐、杀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性能。因此被 不法商贩利用。我们在河北的集市上取到的肉皮冻样品中
五、酱卤制品
酱卤制品是我国传统肉制品中的一大类,指 用畜禽肉及可食副产品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水 煮加热熟制的一类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煮
肉类、糟肉类三大类。
六、油炸制品
油炸肉制品是采用热油对肉类进行熟 制的一种方法。许多中式或西式的肉制品 都离不开油炸这种方法。如道口烧鸡、 红烧猪肉、油炸丸子、椒盐排骨以及美式 快餐中的鸡米花、炸鸡腿、炸鸡翅等。
肉与肉制品

三、浸出物
浸出物是指蛋白质、盐类、维生素等能 浸出物是指蛋白质、盐类、 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 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包括含氮浸出物 和无氮浸出物。 和无氮浸出物。 浸出物成分中含有的主要有机物为核甘 嘌呤碱、胍化合物、氨基酸、 酸、嘌呤碱、胍化合物、氨基酸、肽、 糖原、有机酸等。 糖原、有机酸等。
四、矿物质
肉类中的矿物质(灰分)是指一些无机盐类 肉类中的矿物质(灰分) 和元素,其含量一般为0 %~1 和元素,其含量一般为0.8%~1.2%。 这些无机盐在肉中有的以游离状态存在, 这些无机盐在肉中有的以游离状态存在,肉 是磷的良好来源。 是磷的良好来源。 肉的钙含量较低, 肉的钙含量较低,而钾和钠几乎全部存在于 软组织及体液之中。 软组织及体液之中。 钾和钠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 钾和钠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可提高肉的保 水性。肉中尚含有微量的锰、 镍等。 水性。肉中尚含有微量的锰、铜、锌、镍等。 其中锌与钙一样能降低肉的保水性。 其中锌与钙一样能降低肉的保水性。
一、蛋白质
细纤维丝是两条F 肌动蛋白与13 细纤维丝是两条F-肌动蛋白与13 个G-肌动蛋白而扭转一周的螺旋 结构。 结构。 原肌球蛋白与肌钙蛋白是调节蛋 白质,它们可以调节肌肉的运动。 白质,它们可以调节肌肉的运动。
一、蛋白质
结缔组织蛋白质主要由胶原蛋白(Collagen) 结缔组织蛋白质主要由胶原蛋白(Collagen)和弹 性蛋白构成。 性蛋白构成。 胶原蛋白是由三条多肽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螺旋结构。 胶原蛋白是由三条多肽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螺旋结构。 多肽链上主要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酸和羟氨酸, 多肽链上主要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酸和羟氨酸, 从营养角度考虑是不完全蛋白质。 从营养角度考虑是不完全蛋白质。 键等含有的胶原蛋白质经部分水解后, 皮、骨、键等含有的胶原蛋白质经部分水解后,得 到的高分子天然多肽聚合物是明胶。可用动物的皮、 到的高分子天然多肽聚合物是明胶。可用动物的皮、 键制作胶原蛋白质的水解物产物—明胶。 骨、键制作胶原蛋白质的水解物产物—明胶。
肉制品基础知识PPT课件

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混合、调味、发酵、烟 熏、烘烤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对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 和风味要求,加工工艺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肉制 品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混合、调味、发酵、烟熏、烘 烤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对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 影响。例如,切割的精细程度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消化 性;调味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风味和吸引力;而发酵和 烟熏则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香味和色泽。烘烤则是将加 工好的肉制品进行烘烤,使其熟化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 风味。
推广新品种
通过市场宣传、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新型肉制品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促进消费 者购买。
加工技术升级与创新
加工技术升级
改进现有加工工艺,提高肉制品的品质、安全性和口感,如 低温慢煮、真空滚揉等技术的应用。
加工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加工技术,如新型保鲜技术、无添加防腐剂等,以 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需求。
储存
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湿度,保持肉制品新鲜度和品质,同时注意储存时间和 卫生管理,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04
肉制品质量控制
卫生管理
01
02
03
04
卫生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 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符合
相关法规和标准。
人员卫生
对生产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确保他们不携带可能污染肉
制品的病原微生物。
详细描述
肉制品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蛋白质是构成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物质,脂肪则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
详细描述
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 和风味要求,加工工艺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肉制 品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混合、调味、发酵、烟熏、烘 烤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对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 影响。例如,切割的精细程度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消化 性;调味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风味和吸引力;而发酵和 烟熏则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香味和色泽。烘烤则是将加 工好的肉制品进行烘烤,使其熟化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 风味。
推广新品种
通过市场宣传、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新型肉制品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促进消费 者购买。
加工技术升级与创新
加工技术升级
改进现有加工工艺,提高肉制品的品质、安全性和口感,如 低温慢煮、真空滚揉等技术的应用。
加工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加工技术,如新型保鲜技术、无添加防腐剂等,以 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需求。
储存
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湿度,保持肉制品新鲜度和品质,同时注意储存时间和 卫生管理,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04
肉制品质量控制
卫生管理
01
02
03
04
卫生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 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符合
相关法规和标准。
人员卫生
对生产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确保他们不携带可能污染肉
制品的病原微生物。
详细描述
肉制品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蛋白质是构成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物质,脂肪则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
第三章肉及肉制品PPT课件

36
神经冲动——肌质网释放Ca2+ ——Ca2+浓度升高——使肌动蛋白暴露与肌球蛋白结合 位点——使ATP酶活化——ATP分解产生能量——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收缩
神经冲动——激活酶系统——ATP分解产生能量——肌钙蛋白释放Ca2+ —松弛
编辑版pppt
37
编辑版pppt
肌肉收缩示意图
二、肉的尸僵
浙江中白猪
编辑版pppt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7 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 腌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编辑版pppt
26
编辑版pppt
二、化学组成
27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 称作肌间脂肪。
编辑版pppt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8 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编辑版pppt
总体特点: 2
➢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编辑版pppt
第一节 中国肉用3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编辑版pppt
持续时间(h)
神经冲动——肌质网释放Ca2+ ——Ca2+浓度升高——使肌动蛋白暴露与肌球蛋白结合 位点——使ATP酶活化——ATP分解产生能量——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收缩
神经冲动——激活酶系统——ATP分解产生能量——肌钙蛋白释放Ca2+ —松弛
编辑版pppt
37
编辑版pppt
肌肉收缩示意图
二、肉的尸僵
浙江中白猪
编辑版pppt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7 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 腌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编辑版pppt
26
编辑版pppt
二、化学组成
27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 称作肌间脂肪。
编辑版pppt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8 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编辑版pppt
总体特点: 2
➢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编辑版pppt
第一节 中国肉用3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编辑版pppt
持续时间(h)
肉与肉制品

第八章 常用辅料及特性 第九章 腌腊肉制品 第十章 熏烧烤制品 第十一章 西式火腿、灌肠 第十二章 干肉制品 第十三章 肉类罐头 第十四章 其他肉制品 第十五章 畜产品加工新技术
绪论
中国的肉类生产、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概 念
肉类:泛指家畜、家禽的肉。主要指猪、牛、羊、鸡的 肉;其次是兔、驴、马的肉。
中 签下
签熟后
144条,杂种猪
6因素 原料到成熟 3水平 3重复
工艺
参数
上 签
及
优化
结果
感
三签分
官
总分
评 定
等级
JMP 统计程序
SPSS 相关分析
传统上盐
滚揉腌制 自动撒盐 低温腌制
传统腌制
传统清洗
加快了食盐渗透速度 食盐均匀分布 控制了微生物,不使用亚硝酸盐
现代上盐
现代腌制
现代清洗
传统工艺火腿
肉色、硬度和
保水性
深紫红色、质地 很硬、断面干燥、 保水性高
4. 肉类加工的重点将集中在肉制品加工方 面。 5. 西式肉制品的产量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6. 西式制品品种趋高档化,包装 成为必要条件。
非高档部位牛肉开发系列西式风味肉制品
7. 中国传统肉制品加工技术将趋现代化。 科学化
工程化
热和非热保鲜技术:超高温瞬时灭菌、脉冲光/脉冲电场, 微波,超声波,辐射、 活性包装生物保鲜。
11. 肉与肉制品的安全质量受到空前重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肉与肉制品已成为全 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肉食品出口最大的障碍也是 肉品的安全,或称 “绿色壁垒”。
肉类行业是朝阳行业,也是危险行业--营养
肉类加工:屠宰加工、副产品加工、分割剔骨加工、 冷却、冷冻和冷藏加工以及肉制品加工。
《肉及肉制品》课件

鸡肉
总结词
鸡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易于消化吸收 。
详细描述
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6、B12、铁、锌等营养成分,具有温中益气、 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等功效。鸡肉的口感和质地较为细嫩,常见的烹饪方 式包括炖、烤、煮、炒等。
鸭肉
总结词
鸭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具有滋阴 补虚的作用。
猪肉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肉类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
详细描述
猪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铁、锌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 润燥、补虚养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猪肉的口感和质地因 部位而异,常见的烹饪方式包括炒、炖、烤、煮等。
牛肉
总结词
牛肉肉质鲜嫩,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有很好 的效果。
物理污染
肉制品可能受到玻璃、金属等物理杂质的污染。对策包括加强原料肉的筛选和清洗,确保 无杂质;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防止杂质的混入;加强成品检验,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
05
肉及肉制品的烹饪应用
烹饪方法与技巧
炖肉
选用优质肉类,如猪肉、牛肉 等,炖煮时加入适量的水、调 料,慢火炖煮至肉质酥软,汤
腌制方法
将食盐、调味料等混合后涂抹或注 射到肉制品中,然后进行压榨、干 燥等处理,使盐分均匀分布。
烟熏技术
01
烟熏目的
烟熏可以使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色泽,同时还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
。
02 03
烟熏原理
在烟熏过程中,木材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酚类、醇类、醛类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与肉制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特 殊的香味和色泽。
即可。
肉与肉制品加工培训课件

A.粘结各细胞及脏器,起支架作用
B.修复功能 C.机体的保护组织,使有一定韧性和伸缩能力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节 原料
四:肉的形态学 (一)肉的形态结构 2.结缔组 织 结缔组织与加工的关系 •影响肉的嫩度 •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
•在加工中要除去淋巴结
•综合利用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节 原料
四:肉的形态学 (一)肉的形态结构 1. 肌肉组织 宏观结构 • 肉按形态或生理机能划分,有 心肌、平滑肌、横纹肌三种。
• 用于食用和肉制品加工的主要
是横纹肌(骨骼肌或随意肌), 约占动物机体的30~40%。
图2-2 横纹肌的横断面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3、热导率:肉在一定温度下,每小时每米传导的热量
4、肉的冰点:肉中水分开始结冰的温度。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节 原料
四:肉的形态学
(三) 肉的化学组成 各种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 蛋白质﹑ 脂肪﹑ 维 生素﹑ 无机盐和少量碳水化合物. 1.糖类 核糖 ,葡萄糖 ,糖原。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节 原料
四:肉的形态学 (一)肉的形态结构
4.骨骼组织 化学成分 水分约占40~50%, 胶原蛋白占20~30%,无机质 (主要为Ca、P)约20%,其 余为脂肪。 结构 由骨膜、骨质(骨密质和 骨松质)、骨髓三部分构成。
图2-8 猪骨的构造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一节 原料
四:肉的形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江白猪
.
二、肉用牛的品种
8
我国供食用的牛肉:主要有黄牛肉、水牛肉和
牦牛肉、肉用牛肉等。
我国肉用牛的主要品种是黄牛。黄牛肉肉质较为坚实,肥 度在中等以上的牛肉,切面通常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 红色,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至深黄色。
.
鲁西黄牛
蒙古牛
秦川牛
海福特牛
9
.
10
.
三、羊的品种
肌肉组织:横纹肌17、平滑肌、心肌
1、横纹肌(骨骼肌, striated muscle ):
基本单位:肌纤维。是肉类商品的主要原料肉。
2、平滑肌(smooth muscle):又称内脏肌,主要构成血管壁、
胃肠壁以及其它内脏器官的管壁。
3、心肌(cardiac muscle) :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
心肌含有很高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呈现很浓的鲜红色, 除将心肌直接食用外,可用作肉制品天然色素添加剂。
.
(四)骨组织(Bone tissue ) 25
含量:猪骨约占胴体的5%~9%,牛占15%~20%。 构成: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 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细胞较多,为造血器官,幼 龄动物含多;黄骨髓主要为脂肪,成年动物含量多。 化学组成:水分约40%~50%,胶原约20%~30%,5%~27% 的脂肪,无机质20%。无机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
荣昌猪
内江猪
.
(二)腌肉型:又称瘦肉型,以生产腌肉为主。
外形特点:与脂肪型相反,6 中躯较长,体长往往大于胸 围15cm以上,背线与腹线平直,头颈部轻而肉少,前后肢 间距宽,躯干较深,腹部容积大;背膘较薄,约在 1.5~3.5cm ;脂肪坚实,腿臀部丰满,胴体瘦肉率60%以 上 。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
.
脂肪
22
.
23
.
(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24
体内分布: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的内外膜、血管、淋 巴、神经、毛皮等组织。
结缔组织构成: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7%~12.4%。
结缔组织纤维: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 结缔组织营养特点:属于硬性非全价蛋白质,具有坚硬、 难溶、不易消化的特点,营养价值低。
第三章 肉及肉制品
1
.
总体特点: 2
➢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
第一节 中国肉用3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
26
.
二、化学组成
27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称 作肌间脂肪。
.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8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
三、宰后检验
剖检、视检、触检及嗅检
14
四、肉的分割
.
第三节 肉的组成
15
一、肉(胴体) 构成
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将动物体可利用部位粗略划 分为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骼组织。 其中,肌肉组织所占胴体比例为50~60%,脂肪 组织20~30%,结缔组织9~14%,骨骼组织16~ 22%。
.
肉的各组织占胴体重量16的百分比 单位(%)
组织名称 牛肉
猪肉
羊肉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骨骼组织 结缔组织 血液
57 -62 3-16 17-29 9-12 0.8-1
39-58 15-45 10-18 6-8 0.6-0.8
49-56 4-18 7-11 20-35 0.8-1
.
(一) 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浙江中白猪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7 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腌 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分类:
据经济类型和加工用途分:脂肪型、腌肉型、肉用型。
.
(一)脂肪型:又称脂用型5,胴体能提供较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体躯宽、深而不长,全身肥满,头颈较重, 四肢短。体长与胸围之差不超过2~3cm,皮下脂肪4cm 以上。胴体瘦肉率45%以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品种属于 脂肪型。如内江猪、荣昌猪、巴克夏猪。
11
绵羊:多为皮、毛、肉兼用,是全国羊的主要品种。
中
主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青海、
国 羊 种 类
甘肃、西藏、河北六省区约占全国绵羊总头数的 75%。蒙古绵羊、哈萨克羊和改良种羊。其中以 蒙古绵羊最多。 山羊:多为皮肉兼用,适应性强,全国各省均有饲养。山
羊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牧区;其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大尾寒羊
哈萨克羊.ຫໍສະໝຸດ 12羊肉特点: ➢ 山羊肉:呈较淡的暗红色,年龄愈大色泽愈深, 皮下脂肪很少,有较重的膻味。 ➢ 绵羊肉:肉质比山羊肉坚实,颜色为暗红色, 肉纤维细而软,肌间很少夹杂脂肪,经育肥的绵羊, 肌间有白色脂肪,脂肪硬而脆,绵羊肉及脂肪的膻味 较轻。
.
第二节 原料肉的产生
13
一、宰前检验 1.群体检查 静态观察、动态观察、饮食情况。 2.个体检查 眼看、耳听、手摸、检温。 二、屠宰过程
消费量最多:猪、牛、羊肉,以猪肉所占比重最大。 鸡的种类:白洛克鸡、九斤黄、狼山鸡、青光鸡、
来航鸡和芦花鸡等。
.
一、猪的品种
4
地区分布:全国均有饲养,约有100多种。
产量最多:四川、湖北、江苏、广东、山东、湖南、 云南、浙江、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广西。约占全国 养猪量的80%左右。
四川产量最多,居全国首位,其次:湖南、江苏。
➢ 平滑肌和心肌主要是作为肉类副产品销售或加工。
.
18 骨骼肌(横纹肌)
.
平滑肌
19
.
心肌
20
.
(二)脂肪组织(Aolipose tissue)
21
➢脂肪组织结构: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细胞积 聚而成。 ➢加工意义:脂肪组织是决定肉质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 ➢大理石状肉:指猪等肉用型家畜,在肌肉中有较多脂肪 交错其中,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的肉。
.
二、肉用牛的品种
8
我国供食用的牛肉:主要有黄牛肉、水牛肉和
牦牛肉、肉用牛肉等。
我国肉用牛的主要品种是黄牛。黄牛肉肉质较为坚实,肥 度在中等以上的牛肉,切面通常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 红色,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至深黄色。
.
鲁西黄牛
蒙古牛
秦川牛
海福特牛
9
.
10
.
三、羊的品种
肌肉组织:横纹肌17、平滑肌、心肌
1、横纹肌(骨骼肌, striated muscle ):
基本单位:肌纤维。是肉类商品的主要原料肉。
2、平滑肌(smooth muscle):又称内脏肌,主要构成血管壁、
胃肠壁以及其它内脏器官的管壁。
3、心肌(cardiac muscle) :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
心肌含有很高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呈现很浓的鲜红色, 除将心肌直接食用外,可用作肉制品天然色素添加剂。
.
(四)骨组织(Bone tissue ) 25
含量:猪骨约占胴体的5%~9%,牛占15%~20%。 构成: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 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细胞较多,为造血器官,幼 龄动物含多;黄骨髓主要为脂肪,成年动物含量多。 化学组成:水分约40%~50%,胶原约20%~30%,5%~27% 的脂肪,无机质20%。无机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
荣昌猪
内江猪
.
(二)腌肉型:又称瘦肉型,以生产腌肉为主。
外形特点:与脂肪型相反,6 中躯较长,体长往往大于胸 围15cm以上,背线与腹线平直,头颈部轻而肉少,前后肢 间距宽,躯干较深,腹部容积大;背膘较薄,约在 1.5~3.5cm ;脂肪坚实,腿臀部丰满,胴体瘦肉率60%以 上 。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
.
脂肪
22
.
23
.
(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24
体内分布: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的内外膜、血管、淋 巴、神经、毛皮等组织。
结缔组织构成: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7%~12.4%。
结缔组织纤维: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 结缔组织营养特点:属于硬性非全价蛋白质,具有坚硬、 难溶、不易消化的特点,营养价值低。
第三章 肉及肉制品
1
.
总体特点: 2
➢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
第一节 中国肉用3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
26
.
二、化学组成
27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称 作肌间脂肪。
.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8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
三、宰后检验
剖检、视检、触检及嗅检
14
四、肉的分割
.
第三节 肉的组成
15
一、肉(胴体) 构成
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将动物体可利用部位粗略划 分为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骼组织。 其中,肌肉组织所占胴体比例为50~60%,脂肪 组织20~30%,结缔组织9~14%,骨骼组织16~ 22%。
.
肉的各组织占胴体重量16的百分比 单位(%)
组织名称 牛肉
猪肉
羊肉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骨骼组织 结缔组织 血液
57 -62 3-16 17-29 9-12 0.8-1
39-58 15-45 10-18 6-8 0.6-0.8
49-56 4-18 7-11 20-35 0.8-1
.
(一) 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浙江中白猪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7 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腌 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分类:
据经济类型和加工用途分:脂肪型、腌肉型、肉用型。
.
(一)脂肪型:又称脂用型5,胴体能提供较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体躯宽、深而不长,全身肥满,头颈较重, 四肢短。体长与胸围之差不超过2~3cm,皮下脂肪4cm 以上。胴体瘦肉率45%以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品种属于 脂肪型。如内江猪、荣昌猪、巴克夏猪。
11
绵羊:多为皮、毛、肉兼用,是全国羊的主要品种。
中
主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青海、
国 羊 种 类
甘肃、西藏、河北六省区约占全国绵羊总头数的 75%。蒙古绵羊、哈萨克羊和改良种羊。其中以 蒙古绵羊最多。 山羊:多为皮肉兼用,适应性强,全国各省均有饲养。山
羊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牧区;其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大尾寒羊
哈萨克羊.ຫໍສະໝຸດ 12羊肉特点: ➢ 山羊肉:呈较淡的暗红色,年龄愈大色泽愈深, 皮下脂肪很少,有较重的膻味。 ➢ 绵羊肉:肉质比山羊肉坚实,颜色为暗红色, 肉纤维细而软,肌间很少夹杂脂肪,经育肥的绵羊, 肌间有白色脂肪,脂肪硬而脆,绵羊肉及脂肪的膻味 较轻。
.
第二节 原料肉的产生
13
一、宰前检验 1.群体检查 静态观察、动态观察、饮食情况。 2.个体检查 眼看、耳听、手摸、检温。 二、屠宰过程
消费量最多:猪、牛、羊肉,以猪肉所占比重最大。 鸡的种类:白洛克鸡、九斤黄、狼山鸡、青光鸡、
来航鸡和芦花鸡等。
.
一、猪的品种
4
地区分布:全国均有饲养,约有100多种。
产量最多:四川、湖北、江苏、广东、山东、湖南、 云南、浙江、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广西。约占全国 养猪量的80%左右。
四川产量最多,居全国首位,其次:湖南、江苏。
➢ 平滑肌和心肌主要是作为肉类副产品销售或加工。
.
18 骨骼肌(横纹肌)
.
平滑肌
19
.
心肌
20
.
(二)脂肪组织(Aolipose tissue)
21
➢脂肪组织结构: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细胞积 聚而成。 ➢加工意义:脂肪组织是决定肉质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 ➢大理石状肉:指猪等肉用型家畜,在肌肉中有较多脂肪 交错其中,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