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肺循环的血管

合集下载

最新心血管流动图

最新心血管流动图

心血管流动图心血管流动图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

虽然心室收缩,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

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

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

此期为0.15s。

3。

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

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左右。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掌心动脉→指掌侧总动脉末端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3页
上肢动脉总结
桡动脉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
尺动脉
掌浅支
终支 骨间总动脉 掌深支 终支
掌掌 深浅 弓弓
指 掌 侧 总 动 脉
指 掌 侧 固 有 动 脉
掌心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4页
4.胸部动脉
动脉主干: 胸主动脉 壁支: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脏支: 支气管支 食管支 心包支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5页
胸部动脉总结
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
锁骨下动脉→肋颈干→肋间最上动脉→第1、2肋间后动脉
第3~11肋间后动脉 壁支 肋下动脉
胸主动脉 脏支
支气管动脉 食管动脉 心包支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6页
5.腹部动脉
动脉主干:腹主动脉 壁支:腰动脉、膈下动
脉、骶正中动脉。 分布于腹后壁、脊髓、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8页
不成对脏支 肠系膜上动脉: L1高度发
出,经胰颈后方下行, 越过十二指肠水平部 前方入肠系膜根,走 向右髂窝。分布于十 二指肠至横结肠消化 管。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空肠动脉、回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和体循环的动脉
▪第19页
⑵腘动脉: 在腘窝下角处罚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分支营养膝关节及其周围肌肉。
⑶胫后动脉: 在小腿后群肌浅、深层之间下行,经内踝后 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分 支营养小腿后群肌、外侧群肌、足底。 摸脉、止血点:内踝与跟骨结节中点。
⑷胫前动脉: 穿小腿骨间膜上部孔至小腿前群肌深面下行, 至踝关节前方移行为足背动脉。分支营 养小腿前群肌。

肺循环的血管

肺循环的血管
2、分支 左锁骨下动脉 凹侧发出支气管支 头臂干
支气管支
11
1、颈总动脉
起: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 止: 甲状软骨上缘处
颈外动脉 分支 分布
甲状腺上动脉:由起始部发出分布于甲状腺和喉 面动脉:由起始部发出分布于下颌下腺、面部、腭扁挑体。 颞浅动脉:分布于腮腺、额、颞、顶部软组织。 上颌动脉:发自下颌头下方分布于外耳道、鼓室、牙、 牙龈、鼻腔、腭、咀嚼肌、硬脑膜等处。分布于硬脑膜 者为脑膜中动脉。
精品培训课件
肺循环的血管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
1)起点:自右心室肺A口 2)分支: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 左肺动脉与右肺动脉分别进入左、右 肺
2
二、肺循环的静脉(肺静脉)
1)肺静脉数目:4条 左、右肺上静脉 左、右肺下静脉 2)肺静脉结构特点:无 静脉瓣。
3)归属: 分别在左心房两 侧上、下注入左 心房
6
7
二、体循环的动脉
1、 主动脉
2、头颈部动脉
3、锁骨下动脉
4、上肢的动脉
5、胸部的动脉
6、腹部的动脉
7、髂总动脉 8、下肢的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是主动脉
1、起止:起于主动脉口 止于第四腰椎体下缘水平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2、区分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升 主 动 脉
胸 主 动 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经胸廓上口到颈根部,至第1肋
外缘移行为腋动脉
分支: 1)椎动脉在前斜角肌内侧发出,穿C1-C6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

2) 胸廓内动脉与椎动脉的起点相对应,距胸骨外侧缘约1cm下
行,穿膈移行为腹壁上A,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腹直肌 3)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与椎动脉的起点相对应,距胸骨外 侧缘约1cm下行,穿膈移行为腹壁上A,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 和腹直肌

体循环肺循环概述

体循环肺循环概述
三、肺循环的血管
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
大、小循环示意
肺动脉干
肺循环的血管
四、肺循环的血管
主动脉弓 动脉韧带 肺动脉干
大、小循环示意
心的外形
四、体循环的血管
大、小循环示意
全身血管分布
主动脉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一)体循环的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
(一)体循环的动脉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的分支
1.头颈部的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
椎动脉 锁骨下动脉
头颈部的动脉
颈动脉窦与颈动脉小球
颈外动脉的分支
1.头颈部的动脉
颞浅动脉 上颌动脉
头颈部的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1.锁骨下动脉 2.腋动脉 3.肱动脉 4.桡动脉 5.尺动脉 6.掌深弓
掌浅弓
2.上肢的动脉
深静脉(伴行静脉) 静脉丛
浅静脉(皮下静脉) 静脉网
静脉特点
五、体循环的静脉
板障静脉
硬脑膜窦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颈内静脉 静脉角 锁骨下静脉
奇静脉
上腔静脉及属支
(一)上腔静脉系
(1)头颈部的静脉
颅内、外静脉交通
头颈部静脉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2)上肢的静脉 深静脉 浅静脉
股动脉
腘动脉 胫后动脉 胫前动脉
下肢动脉投影
五、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概观
右心房内腔
学习目标
• 掌握:体循环静脉的主要属支及走行。主 要浅静脉的位置及注入;肝门静脉的组成 及属支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血管

血管

颅内支:脑部及相邻部分脏器。 面静脉 颅外支: 下颌后静脉 颞浅静脉 上颌静脉 面静脉:內眦静脉→颈内静脉。经眼静脉和 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相同。尤其是在口角 以上危险三角内无瓣膜,可以逆流。 (2)颈外静脉 表浅粗大,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走行。收集 下颌后静脉+耳静脉+枕静脉。可穿刺输液。
面静脉无静脉瓣 颅内颅外互通连 疖肿挤压脓栓走
3、腹部的静脉 (1)下腔静脉:最粗。左右髂总静 脉汇合而形成,穿膈的腔静脉裂孔 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壁支:腰静脉以及腰升静脉。 脏支: 肾静脉:粗大、成对 睾丸静脉:细长,左侧 入肾V右入下腔V。 肝静脉:2-3条
现病史:王某,男,63岁,南郑县梁山镇 人。半小时前以便血,晕厥急送我院。测血压 70/40mmHg,紧急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该患者既往有酗酒史,每天约500Ml白酒, 近半年常发生呕血,解黑色柏油样便。进食减 少,明显消瘦。入院时体重37KG。 急查血常规:RBC 2.7×10^12 HB 68g/L 入院诊断:1、酒精性肝硬化 2、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 3、贫血,重度营养不良
上肢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营养双上肢。
主要分支有: 肱动脉;(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 内侧,可触及搏动。是测血压听诊部位。) 尺动脉和桡动脉;(桡侧腕屈肌腱外 侧,桡骨茎突内下方,可触及搏动。是临 床触摸脉搏部位。
掌浅弓(尺+桡) 掌深弓(桡+尺)
降主动脉 以膈为界分为胸和腹 主动脉。分支供应胸、 腹壁和胸腹腔脏器
一、肺循环 肺循环:由右心室到肺内各级分支经呼吸 屏障再由肺内各级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功能:气体交换。 1、肺循环动脉 肺动脉干:一短干,发自右心室走向左后 上,至主动脉弓下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叉处与 主动脉弓之间有动脉韧带(导管)。 左肺动脉短,分2支。右肺动脉粗而长,分3 支。

肺循环剖析图

肺循环剖析图

肺循环剖析图一、肺循环整体结构肺循环是心血管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将富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从心脏输送到肺部,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作用,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并摄取氧气,使血液转变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然后返回心脏。

这一过程确保了全身细胞和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二、肺动脉树分布肺动脉起始于右心室,随后分支为左、右肺动脉,进入左右两肺。

在肺内,肺动脉进一步分支形成肺动脉树,这些分支细小而密集,深入肺组织内部,为肺实质提供血液供应。

三、毛细血管床展示在肺组织内,肺动脉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毛细血管网,即毛细血管床。

这些毛细血管床与肺泡壁紧密相邻,通过薄而透明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实现了血液与肺泡气之间的气体交换。

四、肺静脉树路径经过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汇集到肺静脉,随后逐级汇流形成肺静脉树。

最终,肺静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回左心房,完成肺循环的循环过程。

五、支气管动脉描绘除了肺动脉树外,肺部还存在支气管动脉,它们主要供应支气管壁和肺实质的营养血管。

支气管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与肺动脉并行,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区别。

六、血液回流路径肺循环中的血液回流路径清晰明确。

从肺动脉树到毛细血管床,再到肺静脉树,血液完成了从静脉血到动脉血的转变,并遵循特定的回流路径返回心脏。

七、肺循环阻力分析肺循环的阻力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血流阻力以及肺组织本身对血流的阻力构成。

这些阻力影响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对心脏功能和全身血液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八、功能障碍表现肺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右心衰竭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肺循环的正常运行,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健康。

通过对肺循环剖析图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肺循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和临床表现。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与肺循环相关的疾病,维护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肺循环和体循环结构简述

肺循环和体循环结构简述

肺循环的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

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分别经左、右肺门进入左、右肺。

肺动脉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肺静脉左、右各两条,分别由左、右肺门出肺,注入左心房。

肺静脉内的血液为动脉血。

体循环的血管包括从心脏发出的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以及返回心脏的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及其各级属支。

体循环的动脉从左心室发出,分布于全身。

体循环的静脉从各部的毛细血管网开始,逐渐汇合成较大静脉,最后汇合成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注入右心房。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三大系统,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等处的静脉血回到心脏的管道。

下腔静脉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

心静脉系是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管道。

门静脉系主要是收集腹腔内消化管道,胰和脾的静脉血入肝的静脉管道,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内又分成毛细血管网(与肝动脉血一起注入肝内血窦),然后再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回流入心脏。

一、肺循环的动脉-动脉解剖图

一、肺循环的动脉-动脉解剖图

一、肺循环的动脉-动脉解剖图
动脉(artery):是引导血液离开心的管道,包括肺循环的动脉和体循环的动脉两部分。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短而粗,起自右心室肺动脉口,经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的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⑴ 左肺动脉走行到左肺门处分为上、下两支,分别进入左肺上、下叶。

⑵ 右肺动脉走行到右肺门处分为上、下两支,一支到肺上叶,另一支再分两支,分别进入右肺中、下叶。

在肺动脉干分叉处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连接一条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

动脉导管在胎儿时期将肺动脉血导向主动脉,出生后不久即闭锁,形成索条样结构,称动脉韧带,如不闭锁,就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属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此时主动脉内血液可经动脉导管流向肺动脉。

二、体循环动脉1、主动脉aorta 为体循环的动脉干,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部分。

[图示]
⑴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的主动脉口,向右前上方斜行,续于主动脉弓。

在主动脉的根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⑵ 主动脉弓接升主动脉,于胸骨柄的后方作弓状弯向左后方,移行于降主动脉。

自主动脉弓上发出3个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向右上方斜行,到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⑶ 降主动脉为主动脉最长的一段,上接主动脉弓沿胸椎体前面下降穿过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

继沿腰椎前面下降,到第4腰椎体处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降主动脉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以上的胸主动脉(主动脉胸部),以下的为腹主动脉(主动脉腹部)。

体循环、肺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肺循环示意图

肺 循 环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氧气 肺泡 二氧化碳
肺动脉
右心室
体循环、肺循环示意图 体 循 左心室 环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二 氧气 氧 废化 营养物质 物碳 等 组织细胞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氧气 肺泡 二氧化碳
上下腔 静脉
右心房
肺 循 环
左心房
肺动脉
右心室
体循环、肺循环示意图
体 循 左心室 环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二 氧气 氧 废化 营养物质 物碳 等 组织细胞 上下腔 静脉 右心房
肺 循 环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氧气环、肺循环示意图
体 循 左心室 环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二 氧气 氧 废化 营养物质 物碳 等 组织细胞 上下腔 静脉 右心房

12肺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动脉

12肺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动脉

二.肺循环的血管(一)肺循环的动脉肺动脉干:发自右心室,经主动脉前方行向左后上方,至主动脉弓下缘分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较短,横行向左至左肺门,分两支入肺。

右肺动脉:较长,,经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向至右肺门分为三支入右肺。

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由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索的遗迹)。

(二)肺循环的静脉肺静脉:左右各一对,分别为左上、左下肺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

这些静脉均起自肺门,向走行,注入左心房后部。

肺静脉将含氧高的静脉血运送回心。

三.体循环的血管(一)体循环的动脉1.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斜向右上前方,至右第2胸肋关节处移行主动脉弓。

分支:根部发出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至心。

主动脉弓:呈弓形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下缘左侧移行为降主动脉。

分支:凸侧;由右向左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达第12胸椎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至腹腔。

分支: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

2.头颈部的动脉(1)颈总动脉行程: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沿食管、气管和喉外侧上行,平甲状软骨上缘分颈、外动脉。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与颈动脉起始部的膨大,窦壁外膜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为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的调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在颈总动脉分杈的后方的扁圆形小体,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刺激,反射性的调节呼吸。

颈动脉鞘:颈部大血管被筋膜包裹。

(外侧:颈A;侧:颈总A;两者间后方:迷走N)(2)颈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自颈总动脉分出,垂直上行穿颈动脉管入颅,在颈部无分支。

(3)颈外动脉:走行:自颈总动脉分出,初位于颈动脉前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1)甲状腺上动脉:自起始部向前下至甲状腺侧叶上端分支至腺与喉。

2)舌动脉:平舌骨大角发出经舌骨舌肌深面入舌至口底及腭扁桃体。

最新心血管流动图

最新心血管流动图

心血管流动图心血管流动图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

虽然心室收缩,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

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

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

此期为0.15s。

3。

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

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右动脉 肝总动脉
腹腔干 胃短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脾动脉

(5)肠系膜上动脉
1)胰十二脂肠下动脉
2)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 横结肠
3)回结肠动脉 阑尾动脉
中结肠动脉
4)右结肠动脉
5)中结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升结肠
盲肠 阑尾动脉
横结肠系膜
大网膜
空肠 肠系膜 上动脉 空肠动脉 回肠动脉
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三)胸部的动脉
胸主动脉
壁支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膈上动脉
脏支 支气管支 食管支
心包支
(四)腹部的动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1. 壁支 腰动脉
肾上腺 肠系膜上动脉
膈下动脉
右肾
骶正中动脉
输尿管
睾丸动脉
2. 脏支 成对的:
右髂总动脉 直肠 膀胱
(1)肾动脉、肾上腺动脉
(2)睾丸动脉(精索内动脉 ) (3)卵巢动脉
腹主动脉 髂外动脉
升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升主动脉 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升主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支气管支 左主支气管
(一)头颈部的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
1、 颈外动脉
主要分支有: 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 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 和咽升动脉等
左心房 右心室
第四节、体循环的动脉
主动脉 升主动脉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左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右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右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颈总动脉——头颈 锁骨下动脉——上肢 胸主动脉——胸部 腹主动脉——腹部 髂外动脉——下肢 髂内动脉——盆部
主动脉弓 胸主动脉
髂外动静脉
(1).脏支:
1)脐动脉
2)子宫动脉
3)阴部内动脉
脐动脉
膀胱下动脉
直肠下动脉
输卵管
右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阴部内动脉 直肠下动脉
子宫动脉
膀胱上动脉
(2).壁支: 1)闭孔动脉 2)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
髂腰动脉 骶外侧动脉
髂内动脉
髂腰动脉
骶外侧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闭孔动脉
腹腔干 左肾动脉 左肾静脉
肠系膜下动脉 腹主动脉 腰大肌 髂肌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胆囊
胆囊动脉
(4)腹腔干
1)胃左动脉
肝固有动脉
2)肝总动脉 ① 肝固有动脉
胃右动脉
胆总管 胃十二指肠动脉
②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肝总动脉 腹腔干 脾动脉 脾
3)脾动脉 胰支 胃后动脉 胃短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左动脉 胃网膜左动静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坐骨神经
2、髂外动脉
腹壁下动脉 旋髂深动脉
3、股动脉 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股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股深动脉
穿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4、腘动脉
5、胫后动脉 (1)腓动脉 (2)足底内侧动脉 (3)足底外侧动脉
足底深弓 跖足底总动脉 趾足底固有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 体循环的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动脉韧带
动脉韧带
(二)、肺循环的静脉
左上肺静脉—— 收集左肺上叶的血液

左下肺静脉—— 收集左肺下叶的血液
心 房
右上肺静脉—— 收集右肺上、中叶的血液 右下肺静脉—— 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
右肺静脉 肺动脉干
左肺静脉
足底内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腘动脉
胫后动脉 腓动脉
6、胫前动脉
7、足背动脉 (1)足底深支 (2)第1跖背动脉 (3)弓状动脉
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足底深支
弓状动脉 第1跖背动脉
THANK YOU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0
回肠
(6)肠系膜下动脉
1)左结肠动脉 2)乙状结肠动脉 3)直肠上动脉
中结肠动静脉 十二指肠空肠曲 大网膜
肠系膜下静脉

结肠左曲
腹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降结肠
髂总动脉
直肠上动脉
髂总静脉 直肠
乙状结肠 膀胱
(五)盆部和下肢的动脉
1、髂内动脉
输尿管
①胸肩峰动脉 ②胸外侧动脉 ③肩胛下动脉
胸背动脉 旋肩胛动脉 ④旋肱后动脉 ⑤旋肱前动脉 ⑥胸上动脉
3、肱动脉
肱深动脉 尺侧上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
4、桡动脉 ① 掌浅支 ② 拇主要动脉
5、尺动脉 ① 骨间总动脉 ② 掌深支
6、掌深弓和掌浅弓
(1)掌浅弓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
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2)掌深弓 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
上颌动脉 枕动脉 颈外动脉
2、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颞浅动脉 脑膜 中动脉
面动脉 甲状腺 上动脉 甲状腺
(二) 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
1、锁骨下动脉
主要分支有: ① 椎动脉 ② 胸廓内动脉
腹壁上动脉 ③ 甲状颈干
甲状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延续 ——是上肢的主要动脉干。
2、腋动脉 主要分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