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柳树的画法

国画柳树的画法
国画柳树的画法

昌乐外国语学校学校课程备课

五、当堂训练

展示作业要求,结合例图,图片,学生练习,教师及时辅导。

六、作品评价

讲评作业,评价存在的优缺点。

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教学反思】

包靠人签字:

暑假国画班教学内容与培训流程

暑假班国画教学参考 暑假国画班的教学以写意花鸟为主,尺寸以四尺三裁、四尺四裁为主,可适当配合斗方。整个暑期学习四种花和小动物,每次课结束都要有完整作品出来,不可出现一次课全是单体的练习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期间结合陶艺手工课、户外写生课及欣赏总结课。 荷花的画法 导入: 自古以来荷花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像《爱莲说》等就代表着人们对荷花品格的歌颂。现在我们也经常见到荷花,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荷花。。。。。。 荷花简介: 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花卉,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等。荷花以其独具一格的出淤泥而不染、洁净清高、雅而脱俗的品格著称于世,深受国人的喜爱。 荷的地下茎称为藕,肥大而长、有节,节生须根和叶芽。也有长柄高出水面、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后结莲蓬,内有莲子。 画花的方法很多,可勾,可点:亦可勾点结合。在造型上要注意花瓣的正侧、前后、疏密变化,花瓣根要向心,花瓣线条要有疏密变化、长短错落。花柄是长线条,要画出圆的感觉,要有方向变化、疏密穿插变化,叶柄上有小刺,顺手点些墨点即可。 荷花的叶子圆而大,正面色深,背面色淡。叶柄长在背后中央。叶筋向四周放射。 画叶子要用大笔,饱蘸墨汁来画,要分出叶子的正侧偃仰和层次前后,形状忌大圆、太整和对齐。太规矩则平淡,残荷才饶有风趣。 荷叶画法: 1、大笔调淡墨,画荷叶的翻转部分,用笔要活。 2、蘸较浓的墨画出正面的叶子,两部分交界处最好留出空白,但不要留得太呆板。 3、调中等墨色趁湿勾出翻转部分荷叶的筋。用笔要活、要虚,墨色不可重,线条不要太实。 4、叶子要见笔触感。有浓有淡、有整有半、有正有侧、有大有小,中间要有留白,四边要参差变化。其他根据画面要求荷叶的翻转程度变化而成。 画荷叶时的注意事项 1、作画时应使用大笔,要用大水大墨,速度上快点就不会洇了 2、作画时注意大对比、小变化。最重的由哪开始,然后去画,越画越淡,再画就干了。补点水重点就一个,不可画花了。 白荷花画法: 1、调中等墨色,水分不要太大,像写字,要注意提、顿、转折。线条要有虚实,花瓣不要画的太对称,要有正、侧、大、小、长、短、卷的、翻转的,有花苞,半开,全开,残荷之分。线条要有密有疏,有近有远,注意要大胆落墨,细心收拾。 2、调稍淡一点的墨,勾花瓣筋纹,花筋纹是弧线的,根据它的花瓣的走势勾,线要虚、要细、尖上实,笔要干,所以作画时不要频繁的调墨。 3、花蕊分雌蕊和雄蕊,雌蕊为小莲蓬,正面的花可以看到。侧面的有的看不到。用藤黄加赭石加三绿画雌蕊,雄蕊很多,用浓墨点蕊药,勾蕊丝,用弄朱砂再点蕊药。留一点墨边。 4、调淡花青反衬花瓣,不是勾线,而是染色的一种。调淡草绿画花瓣的根部,有底部轻轻一扫,花瓣衬托前边的,有衬托关系的着重染,调淡曙红染花瓣尖上,轻轻一扫,出现飞白,自然的过度。 红荷花画法: 1、调淡曙红勾花瓣,勾法和白花一样。 2、注意筋纹用白粉勾在花瓣上,之后调淡曙红尖上来点深一点的曙红,染一下白粉出现了,很自然。(白粉含胶,在其他透明色染上后,先染的白粉色便凸显出来。) 莲蓬画法: 调中等墨色,勾、皴、擦都要有,两边皴的多一点,让它鼓起来。中间有籽,不要计较数量,大概满就可以了,籽中间有个小点,调浓墨点。底部还可以有一点残蕊,有生机。染色先用赭石勾染,不可全染,在调三绿加点赭石通染。 花柄画法: 大笔调墨画柄,中锋用笔,要见笔(行笔有力)柄不一定穿插到那个花上了,注意柄的穿插变化,注重点线面的变化。柄上的点要用焦墨点,要有疏密变化。 总结: 荷花这一课题适合初学者,一是荷花比较常见,二是大笔泼墨。锻炼胆量。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在打基础时细致耐心,之后就会容易很多。。。。。。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荷花画法,大家要注意,荷花的画法不是只有这些,画法因人而异,每一个画家所总结的画法各有差异。以上是

《水墨画树》教案

11、水墨画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过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 2、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几棵树描绘出来。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几种不同季节的树的写生挂图、画树的步骤图。 预习要求准备好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师生进行简单评价。 2、出示树的写生挂图,通过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形态、种类的树,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画树写生》 二、精讲探究 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错各异,叶子的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树形。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杨柳……(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为下一步写生做准备。) 树叶是有大小的,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有的树到了冬季,叶子落尽,树干呈带色彩倾向的灰色。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觉,树木也表现出季节的特征。 2、绘画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选材构图(画纸横放或竖放,用铅笔定出高宽的位置和比例)。 (2)画出外轮廓(抓住树的伞形和叶子形成的团块结构以及高低左右顾盼的姿态)。 (3)着色方法:分清整体大明暗关系,大胆用色,灵活用笔,画出大体明

暗,然后点招染细部(局部),最后再画枝干。 形式: 1、铅笔淡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 2、勾线填色。 3、油画棒加水彩。 三、练习展评 1、带领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 2、教师指导,尤其是画树叶时对绿色的使用(例如明部可用浅绿加上柠蒙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上钴蓝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树叶的形状)。 四、拓展反思: 展览作业,共同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如树叶绿色不能过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 11、水墨画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树的自然形态美,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棵树。 2、用水墨工具表现各种树。 3、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棵树。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教学准备毛笔、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等、宣纸 预习要求准备好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师生进行简单评价。 2、欣赏课本中的图例,感受国画笔墨的表现力和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树”的造型美与艺术美。欣赏傅抱石的《大树》及任伯年的《古树》,指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前课学习用色彩画树,本课学习用毛笔画树,画法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2013-12-03 18:59:51| 分类:国画精选|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转载自墨韵书香《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play齐白石绘画技法_2TE<47:25TE<孙奇峰画竹2TE<26:31TE<孙奇峰画竹1TE<26:32TE<花鸟画技巧与欣赏 1TE<01:04:57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 _1TE<13:01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_2TE<13:00TE<鸳鸯的局部特征和笔墨画法TE<14:17TE<写意花鸟画 教学TE<21:55TE< play播放:564334 上传:hnxiexu写意花鸟画教学0102TE<21:54TE<写意花鸟画教学 0202TE<28:59TE< play播放:428881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101TE<26:41TE<play播放:410207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201TE<31:28TE< play播 放:429144 上传:斩红狼牡丹画法--花萼与花苞 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单,复

瓣)TE<08:46TE<牡丹画法--冷色系花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千层瓣)TE<08:45TE<牡丹画法--暖色系花TE<08:45TE<牡丹画法--深色色系花 TE<08:45TE<牡丹画法--花蕊TE<08:45TE<牡丹画法--枝干TE<08:44TE<牡丹画法--叶子画法 TE<08:46TE<牡丹画法--风姿晴态TE<08:46TE<牡丹画法--含雨带露TE<08:45TE<牡丹画法--横势斜枝 TE<08:46TE<牡丹画法--花艳茶馨TE<08:46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老师网络教学系列——红嘴蓝鹊 TE<01:00:58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网络教学——戴胜鸟TE<53:32TE<砚云老师国画教学——白鹰的画法 TE<52:24TE<9月16日砚云画鹰TE<59:58TE<9月19日梅若老师鲫鱼的画法TE<55:12TE<梅老师画戴胜鸟TE<53:32TE<梅若老师8月30日画鸟--绣眼 TE<40:26TE<梅若国画教学——灰喜鹊的画法 TE<01:05:33TE<梅若老师8月26日画白头翁 TE<36:17TE<梅若教竹子-3TE<18:44TE<梅若教竹子-2TE<24:02TE<梅若教竹子-1TE<30:00TE<梅老师教灰喜鹊的画法TE<01:05:33TE<梅若教菊花 2-3TE<18:00TE<梅若教牡丹1TE<19:24TE<梅若教牡丹1-4TE<16:59TE<梅若教牡丹 1-3TE<21:55TE<梅若教牡丹1-2TE<24:00TE<梅若

小学美术《学画松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课题:学画松树 课业类型:绘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松树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通过实践,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松树,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范画。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 国画用具。 学具准备: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描 写松树的古诗。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用基本问题引发对大概念的思考;设计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讲解美术知识和技法要求;要有启发、引导思维和创意的提问和讨论;具体的作业要求;注明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 接诗游戏。 师: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读书背古诗,今天老师考考你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大雪压青松”,下一句是? 生:“青松挺且直”。 师: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

师: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生: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你还知道哪些写松树的诗?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师: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吗? 生:(松、梅、竹) 师: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在风雪中依然挺拔青翠,被称为我们民族的吉祥树,“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松树又被称为常青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因此成为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水墨的表现方式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板书课题) 二、观察欣赏 1、多媒体出示黄山松视频。 在出示视频前提出要求:观察感受松树的外部形态特征。边看边思考。 师生交流: 松树形态各异,我们第一课学习《形的魅力》时曾学过直线形和曲线形,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对黄山松进行分类。

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周次学习内容 第1周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第2周2、学国画 第3周3、认识藏锋和露锋 第4周4、墨与彩的韵味 第5周5、文房四宝 第6周6、国画《枇杷》

第7周7、国画《寿桃》 第8周8、国画《樱桃》 第9周9、国画《葫芦》 第10周10、国画《柿子》 第11周11、国画《石榴》 第12周12、国画《白菜和蘑菇》 第13周13、国画《西瓜和葡萄》 第14周14、国画《荔枝》 第15周15、国画《丝瓜》 第16周16、国画《萝卜》 第17周17、国画《南瓜和茄子》 第18周18、国画《竹笋和豆角》 国画教学计划篇2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绘画史上历史悠久,特别经过唐、宋两代人的发展,使中国画成为现在绘画的独立体系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主流,体现着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大历史瑰宝,为使这一瑰宝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我认为中国画应从儿童抓起。 一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动,但模仿力很强,天真可爱,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可塑性强,幻想力丰富,是学习绘画的黄金时期,爱美是人类的共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应该说儿童都喜欢画画,通过画画,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极大乐趣。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潜在着这种本能,儿童画画介于游戏与心理表象之间通过绘画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

《学画松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2.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

国画班教学计划

国画班教学计划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国画班教 学计划,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各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是整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国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儿童时期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情感,对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因素,是 种独具个性的艺术因素,画山、画石、画树木的“皴法” 树叶的各种独特方式,以及各种追求布白均匀的构图法则, 套固定的“程式” ,而以往的儿童国画评价方式更加强化了学 生对这些传统模式的演习与追求,这无疑对小学生学习中国画有,画都有 着巨大的阻力。因为,中国画的这些传统技法就是成年人要把它 掌握好也是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况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又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呀! 因此,我们的国画

教学必须抛开这些技能定势,并使用现代的评价理念来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对中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进入笔墨的自由王国,表达他们率直、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通过近几年的中国画教学实践,特制定以下三年计划: 教学目标:x. 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2. 培养并提高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x. 平时多练、多总结,多进行讲评,促进孩子的中国画学习。 x.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内容:x. 继续学习写意花鸟。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体会, 行临摹。尽量破除书本的束缚。适当进行临摹,掌握基本构图,经营 适当进位置。 2. 低、高段分开练习,难易适度。 x. 新学习国画的同学,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先讲解示范握笔 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还要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学画中国画——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学画中国画— —树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代画家的两幅画的欣赏,引导学生开端了解 和了解中国山川画,引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绪; 2.学习山川画中树的根本画法; 3.感觉山川画中树的美感,勉励学生在生存中善于视察。 (二)作业要求:画两棵差别形状的树。 (三)课业种别:绘画底子课。 (四)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山川画作品,了解中国画“效法造化”的原理, 并引发学生勇于实验用翰墨体现本身喜好的树; (五)教学难点:山川画中树的根本画法。 (六)用具准备:1.老师:书、国画画东西、范画、录像。 2.学生:书、国画东西。 (七)教学历程: 一、构造教学:查抄用具。 二、导入新课: 1.由儿童画“树”与国画“树”举行比拟,引出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画中国画——树 三、教学新课: 1.看录像:中国画“效法造化”的原理

2.看书p4讲老画家以大天然为师,作画的故事。 3.解说山川画中树的根本画法:边演示边解说。 (1)画树起首要视察、研究种种树木的形态和特性及生长纪律和构造布局。 (2)画枝干:“树分四比方”,要有立体感。 (3)画叶: a.单叶:用点的要领,中峰直点,侧峰横点。 b.夹叶:双勾法。 4.出树模画、挂图,学生阐发范画画法。 5.看书p4与挂图比力,感觉山川画中树的美感。 四、部署作业,提出要求: 1.先在别的纸上画出树的根本形态; 2.直接画在宣纸上,细致回想领会老师所讲的根本画法。 五、学生训练,老师引导: 1.用翰墨的要领; 2.技法的运用。 六、作业小结: 1.讲评,展示作业结果。 2.摒挡东西。 同时,特别感谢安老师为我们提供这么优质的教学设计。

国画班教学计划3篇

国画班教学计划3篇 (1606字) 一、教学内容特点 教学体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二、在教学中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学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迸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讲述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欣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四、每堂课的结构 1、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松树》名师教案

《学画松树》名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写意画法”小单元中的第三课。教材精选了两幅国画名家描绘松树的作品,以及一幅黄山迎客松的摄影作品。其中,两幅国画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的松树形态特征:金农的《百木之长》主要表现松树的苍劲屈曲、姿态优美的感觉,而胡也佛的《迎客松》表现的是松树在贫瘠的山石缝中生长的坚韧、挺拔、舒展的形象。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比、欣赏、实践,引导学生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松树。在松树的表现中,知道如何把握枝干的一般表现方法,如何理解“树分四岐”以及如何用“品”字形结构表现松针是很重要的。松针的画法以中锋用笔,运笔方向有向心和离心两种基本方式,这是表现好松树的基础。教材中提供了相关分解图,对用笔方法、用墨方法也有比较明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的特性有了比较直观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用笔、用墨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备了进一步表现中国水墨画的能力。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巧妙地运用墨色的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准备国画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学生:带齐毛笔、调色盘、墨汁、宣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微课导入 1.让学生观看微课并思考。 画面中老师画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先画了什么后画了什么?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来画松树。(板书) (二)深入学习 一、对比欣赏 1、出示迎客松图片,分析其造型特点。 2、出示胡也佛《迎客松》,对比迎客松图片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枝干画法 1.出示一组松树的摄影图片,感受松树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松树的枝干特点(根部粗分枝细,两边不对称,前后有遮挡,表皮不光滑,有疤结……) 2.观察画家是如何描绘松树枝干形态的 出示松树笔墨作品,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画法: (1)中锋干笔勾枝干 (2)“树分四岐”,前后有遮挡,左右不对称 (3)侧锋淡墨皴树皮,有虚实变化,中间圆两边长 教师随机示范枝干画法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水墨画树-松树丨苏少版

水墨画树--松树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并学会用合适的笔墨表现松树。完成一副以树为题材且有水墨韵味的水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讨论、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水墨的眼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中国水墨画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毛笔的粗线细线、浓墨淡墨、枯笔湿笔来画松树。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水墨的独特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画出松树的姿态和精神。 教师准备: 毛笔(狼毫、羊毫)、墨汁、各类宣纸或毛边纸等、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毛毡、笔洗、抹布、镇纸、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毛笔、调色盘、洗笔桶、毛毡、抹布、学案。 第一环节:导入 一、练笔热身 1、猜一猜今天我们水墨画什么树? 教师图片/实物展示松树。 导入课题(贴磁铁)水墨画树--松树 2、要画好一幅水墨作品需要掌握一些的笔墨技巧,比如用墨点、墨线、墨块来表现。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这棵松树的“墨点、墨线和墨块”表现在哪里? (贴磁铁)(板书:墨点、墨线、墨块)。 3、指一指不同的笔墨效果浓、淡、枯、湿表现在哪?。根据不同的学情,也可提出行笔中锋、侧锋的问题。 (贴磁铁)(板书:浓、淡、枯、湿)。 4、教师在板书下方,示范浓、淡、枯、湿练笔

5、学生练笔 二、观察体验 1. 松树种类繁多,姿态造型也是千变万化。不管它高矮胖瘦,是曲是直,你知道他们都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2. 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枝干、松针。) 三、实践练习 (一)枝干画法教授 1.水墨画松树按什么步骤来画? 生:松树枝干、松针。 枝干怎样画? 树干的纹理怎样表现? 2.欣赏图组(一)直接用大笔画出枝干 教师示范 欣赏图组(二)先勾画出枝干轮廓,再画出树皮的纹理--松树 教师示范 观察树干纹理,总结 (铁磁体)树干肌理 3.看一名学生画的松树,画出了枝干的姿态,也画出了树干的纹理。介绍迎客松名字的来历,两根枝条像伸开双臂欢迎这来参观的游人。 4.学生试画,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评价 (二)松针画法教授 1.思考松针怎么画? 2. 学生边欣赏,边回答问题,师生互动。 看三组图片,教师引导归纳画松针的三种方法。 (1)圆形松 (2)扇形松 (3)马尾松 3.教师示范 圆形松 扇形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2.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3.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二、观察欣赏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1)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三、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四、欣赏分析 1.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 (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 (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 (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2.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3.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国画班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1课兴趣课常规教学 2课教学示范,荷花 3课教学示范,鱼 4课教学示范,虾 5课教学示范,牡丹 6课教学示范,葡萄 7课教学示范,紫藤 8课教学示范,海棠 9课教学示范,配景、点缀物的画法。 10课教学示范,松树 11课教学示范,石头 12课教学示范,点景人物的画法 13课山水(一)

14课山水(二) 15课山水(三) 16课自由创作(一) 17课自由创作(二) 18课自由创作(三) 王龙二〇一三年九月六日篇二:国画班教学计划、教案、总结 某某国画书法二课堂教学计划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通过水墨画学习,学习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绘画及文化的特点。在学习水墨画之前,首先需要开一周的书法课,让学生掌握毛笔基本的执笔姿势及简单笔画的书写,为接下来的水墨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时计划详细表如下: 水墨画教学具体课时计划 负责人: 二○一三年九月一日 国画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体验笔墨的趣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案一: 水墨画《树》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示范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引导学生观察范画,了解中国画的运笔和墨色的变化。 ①水墨画的运笔方法:侧锋和中锋 ②墨色变化:焦、浓、淡、干、湿 4.揭示课题:水墨画树 二、讲授 1.请学生说说树的结构。 2.欣赏体验 ①欣赏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树的造型特点。②欣赏画家水墨画树的作品。 ③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水墨画树的乐趣。 ④互动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示范水墨画树的方法步骤。 (1)用侧锋画树干。 (2)用中锋画树枝。 (3)画树叶:用浓墨点画老叶、近叶。 用淡墨点画嫩叶、远叶。 三、欣赏、实践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

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 第1 课时:树木画法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准备: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学具准备: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

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新版凌霄花的种植技术.pdf

凌霄花的种植技术 种药材 4月7日 凌霄花属于紫葳科的攀援藤本植物,其根、茎均可入药,能行血去瘀,凉血 祛风的功效,药用价值极高;同时还有观赏价值,放在家里,可以当盆栽,是集 观赏和药用价值为一身的新品种。那么,药用凌霄花是怎么种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凌霄花的生长习性 凌霄花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也可以在阴凉环境中生长,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较低,肥沃湿润,排水性好即可。凌霄花耐旱且耐涝,也能够耐 盐碱,其萌芽生殖能力较强。 二、凌霄花的种植要点 1.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可在春季或雨季进行,北京地区适宜在7-8月。截取较坚实粗壮的枝条,每段长10-16cm,扦插于砂床,上面用玻璃覆盖,以保持足 够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在23-28℃,插后20天即可生根,到翌年春即可移人大田,行距60cm、株距30-40cm。南方温暖地区,可在春天将头年的新技剪下,直接插入地边,即可生根成活。 (2)压条繁殖 在7月间将粗壮的藤蔓拉到地表,分段用土堆埋,露出芽头,保持土湿润, 约5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剪下移栽。南方亦可在春天压条。 (3)分根繁殖 宜在早春进行,即将母株附近由根芽生出的小苗挖出栽种。 凌霄不易结果,很难得到种子,所以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和压条法。

2.田间管理 初栽的凌霄花小苗要注意浇水、松土、除草,5月中旬或6月初可退肥1次,以提高花的产量。 3.管理措施 早期管理要注意浇水,后期管理可粗放些。植株长到一定程度,要设立支杆。每年发芽前可进行适当疏剪,去掉枯枝和过密枝,使树形合理,利于生长。开花 之前施一些复合肥、堆肥,并进行适当灌溉,使植株生长旺盛、开花茂密。盆栽 宜选择5年以上植株,将主干保留30-40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其重发新枝。萌出的新枝只保留上部3-5个,下部的全部剪去,使其成伞形,控制水肥,经一年即可成型。搭好支架任其攀附,次年夏季现蕾后及时疏花,并施一次液肥,则花大而鲜丽。冬季置不结冰的室内越冬,严格控制浇水,早春 萌芽之前进行修剪。 4.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高湿期间,凌霄易遭蚜虫危害,发现后应及时喷施40%乐果800-~500倍液进行防治。凌霄花的病虫害较少,但应注意及时防治。

怎样画松树

怎样画松树、柏树、柳树 树的种类繁多,画家笔下的树,有的不可能很具体地说出它们的种类。而有些树特征突出,用中国画笔墨能明确表达出来的如松树、柏树、柳树等。 (1)松树树皮如鳞状,树叶如针状,这是松树区别其他树的最大特征。画松树皮用笔要苍劲有力,毛而不光,用墨较重,还要有变化,如受光部淡些,背光部就要重些。皴树皮不要一个个勾圆圈,要用长短不同、大小不同的方圆组成松皮,才不显死板。画整棵松树,树叶是由基本相同的单元组成,松针画法有半圆松针和圆松针两种,画松针时要注意参差错落和疏密的分布。画松针一般由外向里画,初学者可能画不准确,用笔往往不能集中在中心,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可以避免这个毛病。画松针用笔的粗细,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来确定,比如有时近景的松树要求画得重些,松针用笔就要粗些,皴松树皮用笔更要粗些。松针一般着绿色或花青色。松树干一般着赭墨色(赭石加墨),也可以用赭石色按松皮的笔道勾勒一次。白皮松的树干要用淡绿色按松皮的笔道勾勒(见图18)。 历代山水画家对松树的画法,总结了丰富的表现技法,既概括了松树的典型形象特征,又把松树的挺拔、苍劲、历经风雪而傲然凛立的气概表现得极为充分。单是针状松叶的画法就有多种。我们除临摹外仍要在学习过程中努力观察体会和不断探索。 (2)柏树的寿命长,有不少千年以上的古柏,这些古柏饱经风雨雷击,造型奇特,树皮纹理清晰,枝干变化多端,用细笔刻画或以粗笔概括都能得其精神状貌。柏树叶历来用点子表现,先淡后浓,反复点染,使柏叶有茂密苍厚之感,也可以完全用皴擦之笔画树叶,再层层加染淡墨,其效果也甚佳(见图19)。 柏树干有明显的纹路,围绕树身盘旋而上,这是柏树形象的重要特征。但是也有

中国山水画树木的基本画法

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下面来介绍中国山水画之树木的基本画法。 中国山水画之树木的基本画法 一、树枝的画法 树枝的结构大致可分成三大类,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这种类型最常见,如柳树、相思树、樟树等。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称为蟹爪枝,如龙爪。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可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亦有介於前述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形态。写生树枝前先围绕树的四面,细心观察,选择最美的树干与最合适的角度。先把主干粗枝勾好,再加细枝,画时首先要注意树分四歧的原则,即树干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如同鱼骨,

二二并生,缺乏错落的风致。其次注意疏密与气势的安排,可略加取舍,其实小枝与树梢可大胆的舍去,应从艺术的角度选择合於美的原理原则者进行写生。另外必须留意用笔,要挺拔,每一树枝都要与树干或粗枝连接,不能凌空生长,而树枝理愈越长愈细,不能把尾部写粗或枝粗干细,违反植物生态。 二、树皮,树根树的面貌 个性和特徵有时可以从树皮的纹理分辨出来, 每一种树皮都有不同的纹理组织,如松树皮呈鳞状纹,柳树皮成斜裂人字纹,樱急杏的树皮成横纹,博树皮呈扭曲纹,尚有许多难以用文字形容的纹理,在写生之前需仔细观察。画树干时,除了注意树皮的纹理之外,尚需画出立体的感觉,皴树皮时靠近两侧的纹理要密窄,( 或墨较浓 ),靠近树中央的纹理可疏阔 ( 或墨较淡 ),这样就合乎透视的原理. 画完枝干以後即画根部,至於画不画树根可依土石的多寡或树的种赖类而定,通常石多土少的情型,以露跟居多; 土多石少的情形,则以藏根居多,又如榕树多露根。然而画的时候也可以不计土石的分野,依画面的需要而决定藏根或露根,但要画出从土中崛起,坚韧稳固的特性,不可画成如插在土面, 一推即倒的感觉。 三、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排列法与结构亦因种类而异,不管画哪一种树,先要近看了解叶的形状与排列原则,再远看整体的姿态与感觉。大自然的数木

国画画法的口诀,太神奇了

国画画法的口诀,太神奇了 画前需定形, 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 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 红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 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 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 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 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 点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 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 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 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 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 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 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 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 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 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 用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 只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 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 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 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 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 浓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 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 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 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 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 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 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 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 好画自然成! 民间美术色彩口诀(传统的色彩搭配原则)1.红靠黄,亮晃晃。2.要想精,加点青。3.青间紫,不如死。 4.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 5.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 6.红搭绿,一块玉。

7.红间黄,喜煞娘。 8.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 9.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 10.黄身紫花,绿眉红嘴,显得鲜明。 11.红离了绿不显,紫离了黄不显。 12.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 13.艳不俗,淡相宜。 14.色多不繁,色少不散。 15.草绿披粉而和,藤黄加赭而老。 16.一幅画面好比造一间屋子,总要开几扇天窗,否则就感觉发闷。 17.紫多发恶红主新,黄色多了多主淡,绿色多了也不新,上样三色均可用,唯有紫少画真新。 18.断国孝,三蓝墨。 19.红红绿绿,图个吉利。 20.文相软,武相硬。 21.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22.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 山水皴法皱法是山水画独有的笔墨方法,可以说不懂皱法即不懂山水画,皱法是指运用不同的笔法皱擦出山石树木的皱折纹理,以表现山石树木的质感,皱法有几十种之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书画用纸及画法的讲究书画用纸及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