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数乘整数第二课时小数乘法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数乘整数第二课时小数乘法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数乘整数第二课时小数乘法_青岛版

1.1 小数乘整数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4页,小数乘整数(积的末尾有0,小电脑部分的内容)

?教学提示

小数乘整数,主要是先把小数扩大后当成整数来进行乘法计算,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熟练的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导入。

说一说这几道小数乘法算式的意义吗?

0.3×4 5×0.3

生1:0.3×4表示4个0.3是多少?

生2:5×0.3表示5个0.3是多少?

师:谁能说明每幅图所表示的意思?

生:每个正方形代表“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平均分成100份,每小格代表0.01。

师:现在让咱们动手涂一涂。

(学生独立涂一涂,填写得数)

师:根据涂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反馈)

师:我们知道了0.01×10=0.1,0.01×100=1,那么0.01×1000=?

生:0.01×100=1,那么0.01×1000,结果扩大10倍得10。

师:你能计算6×2.5吗?请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生1:2.5+2.5+2.5+2.5+2.5+2.5=15

生2:6×2=12,6×0.5=3,12+3=15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涂一涂,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同时体现了数和形的结合。

(二)探究新知:

1.师:那你会计算0.55×64吗?

师:这也是一道小数乘法的题,怎样写竖式呢?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一想)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3)学生试算。(根据小组的意见,把这道题试着在小卷上算一算)

(4)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师:这样算你们同意吗?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5)理解算理算法。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讲得怎样?(让3个学生进行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板书

让学生质疑,如果没有,教师问:在计算时,实际上算得是哪两个数相乘?

那么0.55 ×64=35.20吗?横式的乘积写什

么?如果出现争论让学生决定怎样办?

师生共同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明确算理。

2.那么你会计算

3.5×16=,12.5×42=吗?

(1)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它同学在练

习本上做,思考下列的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①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②小组合作、讨论、整理、总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2)全班交流,师生一起整理。

师:有什么结论要告诉大家?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指出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在笔算时可以不写。

设计意图:探索算法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设疑: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经历学生独立的验证后。点小数点的方法牢牢记在了每个学生心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三)巩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3.7×5= 416×1.3= 35×0.24=

2.根据148×23=3404 完成下列算式.

14.8×23=

148×0.023=

()×()=34.04

3.教材第2、8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根据图意列出小数乘法算式并计算。通过交流,加深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巩固计算方法。

4.教材第7题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讨论,最后交流、概括出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5.教材第10题

这一题的难度较大,是一道选做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特别是第二问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买四赠一,即用买4盒的价钱得到5盒牛奶。

设计意图:学会笔算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第2题根据整数相乘结果写出哪两个数相乘得34.04,多种答案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不同形式的练习,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达标反馈

1.3个1.7列式是(),它表示().

2.15个0.18的和是().

3.已知32×9=288,那么3.2×9=(),

32×0.9=().

4.列竖式计算

0.82×2= 3.95×42= 2.073×15=

答:1. 1.7×3 3个1.7的和 2. 2.7 3. 28.8 28.8

4. 1.64 16

5.9 31.095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把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回顾这节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总结概括,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学生说出自己上课的感受,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六)布置作业

1.4.6×2表示().

2.3.7×15表示().

3.72×3表示().

4.0.7的32倍列式是(),结果是()位小数.

5.算一算

2.4×8

3.2×7 5.2×9

4.07×4 0.65×16 3.38×7

6.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0.45千米,6天修路多少千米?

7.瓶里装满水,连瓶称1.2千克,把瓶里的水倒去一半,再连瓶称是750克.瓶重多少千克?

8.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9.小青和妈妈去粮店买粮,粮店的价牌上写着大米每千克2.25元,面粉每千克2.37元,妈妈准备买大米30千克,买面粉25千克,妈妈问小青一共要用多少钱.请你帮小青算一算一共要用多少钱?

答案:1. 2个4.6的和是多少 2. 3.7的15倍是多少

3.72的3倍是多少表示

4.0.7×32

5. 19.2 22.4 4

6.8 16.28 10.4 23.66

6. 0.45×6=2.7(千米)答:6天修路2.7千米.

7. 750克=0.75千克

1.2-(1.2-0.75)×2=0.3(千克)

答:瓶重0.3千克.

8.0.45×36=16.2(吨) 0.45×5=2.25(吨) 2.25×7=15.75(吨)

9.①大米的总价. 2.25×30=67.5(元)

②面粉的总价. 2.37×25=59.25(元)

③大米、面粉一共用的钱数. 67.5+59.25=126.75(元)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案 【篇一: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 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几部分的知识。由于小数和 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 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 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 小数乘法中来。小数乘整数,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将小数乘法转化 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 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的 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 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主要便于学生明确整数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用这些定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情境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单元的情境选取以?今天我当家?为主体,由?交电费?、?逛超市(一)-买鱼和肉??逛超市(二)-买豆和米?三个相关联的情境构成 了情境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小数乘 法的知识。选取的素材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 的欲望。 2.突出探究的过程,重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本单元的编排上,引导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开展思考、交流、比较、选择等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 乘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2及练习一第13题。 二、教材地位及作用 小数乘整数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学时与整数乘法联系,便于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小数乘整数是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数与计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小数四则运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整数,并理解算理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则是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说教法学法: 1、学习源于生活,生活富于教育。丰富的生活世界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我先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买风筝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接着用迁移类推法引导发现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引导学生由整数乘法的经验类推到小数乘法;最后用练习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加深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学生是数学学习和课堂活动的主人。课堂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人公精神,人人参与计算,积极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练习,合作交流学习成果,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逐步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五、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姓名: 一、口算下列各题。 0.5×10= 3.02×100= 6.98÷10= 345÷1000= 0.8×25=7.4×100=0.7×5= 0.9×11= 0.96×0= 0.02×50= 12.5×8=0.3×10= 1.4×3= 1.12×2=0.39×10= 4.1×6= 二、填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是,先把小数看成( ),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末尾有零的一般都要去掉。 3、3.8扩大()倍是38。把0.47扩大到它的()倍是47。 78缩小到它的()是0.078。把782缩小到原来的1 1000 是()。 4、0.24×15运算时先把0.24×15看作()×(),再把所得的积360缩小到它的(),才能得到0.24×15的积是()。 三、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28×6.5=()28×0.65=() 四、列竖式计算。 8.5×16= 4.15×24= 0.32×7=

2.5×36= 0.04×270= 3.75×6= 五、解决问题 (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0.45千米,6天修路多少千米? (2)一本《小记者》4.5元,学校买48本这种图书需要多少元钱? (3)一个正方形边长是0.12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4)小惠从家坐汽车去外婆家,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8千米,她坐了1.5小时的车到外婆家,小惠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六、思维拓展 瓶里装满水,连瓶称1.2千克,把瓶里的水倒去一半,再连瓶称是750克。瓶重多少千克

最新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龙凤小学刘瑞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课本P1场景) 1、阿姨们在买菜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2、大家试着列一下算式。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出示例1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可能学生会想出以下方法: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即4.2+4.2+4.2+4.2+4.2+4.2。我算出来的结果是25.2元。 教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以。 教师:我们能不能运用乘法的意义来列式呢?

学生:可以,它们是6个相同的4.2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2×6=25.2元。 学生2:把4.2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42角,42×6等于252角,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25.2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1.7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这个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把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4.2×6 4 2 × 6 4.2 扩大10倍 4 2 × 6 × 6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是。 教师:转化成42×6后同学们会计算了吗?(学生:会)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同学做得对吗?二是252是不是 4.2×6的结果?如果不是4.2×6的结果,应该把252这个结果做什么处理? 指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明白252是42×6的结果,要把这个结果转化为4.2×6的结果,还要把252缩小到它的10 1。 教师:能说说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 101吗? 学生:因为我们是把4.2扩大10倍变成42来乘的,要使它的结果不变, 应该把算出来的积缩小到它的10 1。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数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 一:口算大练兵: 289= 252 58005=29000 2809= 5805=

28009= 585= 二、提出问题: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试卷 姓名:家长意见: 一、填空题(12分)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 右移动几 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5=3 2 5 14.4×3.98=5 7 3 1 2 6 里填上合适的数。 6.8×2.56 = × 2.5×(1.32×0.4)=× 5.7×3.8+4.3×3.8=+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8分) 四、在○里填上“<”“>”或“=”(9分) 3 2.4 × 0.5 1 6 2.0 × 8.4 1 2.5 5 0 0 1 0 0 0 1 0.5 0 0 80.5×3.15-3.1 =80.5×0.05 =40.25 8.34×0.18+0.82 =8.34×(0.18+0.82) =8.34×1 =8.34 () () () () ()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知识讲解

小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例1、P3例2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在探索因数与积之间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把所学知识进行推广和应用的意识。 2.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让学生明白小数乘法的关键就在于把它转化为整数乘法,借助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让学生得出“转—乘—点—简”这样一个完整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计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学习重点】 1.依托现实情境,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复习环节及出示例2后小组讨论环节,通过教师的点拨及给出的小组讨论提纲,引导学生在探索因数与积之间变化规律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并把所学知识进行推广和应用。以评价目标1。 2.创设两次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展示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是否能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以评价目标2. 3.创设小组讨论及交流的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个别汇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计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为理解算理做好铺垫:(对应目标1)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二、创设情境,呈现多种算法。(对应目标2、3) 1.(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20秋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册3.1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3.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和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提示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整数的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逛超市买粮食,教材通过图中的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小数连乘以及对积的近似值得处理问题。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密切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分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并能准确按要求的求出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掌握小数的连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的应用。 难点 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

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投影出示) 1、口算练习 0.5× 0.7 1.1×100 0.25×0.2 8.5×0.1 0.21×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2×5×3 25×7+85 1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准备阶段,利用这两组练习题,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起点,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握教学起点,定位准确,为学生自主学好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 师: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预设 (1)绿豆的单价是多少元? (2)买2,5千克绿豆需要都少元? ……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学生很容易解决。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 买2,5千克绿豆需要都少元?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先算绿豆的单价是多少元?再算2.5千克绿豆多少元?算时按照从左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备课教案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 3 2. 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1。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2。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

五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2—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2—小数乘法教案青岛 版 【学习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 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6页第7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一:小数乘整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

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 “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 “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 乘整数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姓名: 一、口算下列各题。 ×10= ×100= ÷10= 345÷1000= ×25= ×100= ×5= ×11= ×0= ×50= ×8= ×10= ×3= ×2= ×10= ×6= 二、填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是,先把小数看成( ),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 ),小数末尾有零的一般都要去掉。 3、扩大( )倍是38。把扩大到它的()倍是47。 78缩小到它的( )是。把782缩小到原来的1 1000 是()。 4、×15运算时先把×15看作( )×(),再把所得的积360缩小到它的( ),才能得到×15的积是()。 三、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65=()28×=()28×=() 四、列竖式计算。 ×16= ×24= ×7=

×36= ×270= ×6= 五、解决问题 (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千米,6天修路多少千米? (2)一本《小记者》元,学校买48本这种图书需要多少元钱? (3)一个正方形边长是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4)小惠从家坐汽车去外婆家,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8千米,她坐了小时的车到外婆家,小惠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六、思维拓展 瓶里装满水,连瓶称千克,把瓶里的水倒去一半,再连瓶称是750克。瓶重多少千克

青岛版5年级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信息窗一小数乘整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有个电影叫《小鬼当家》,你们这些小鬼会当家吗?作为一家之主你该怎么当家呢? [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水费单价 3.2元/吨,八月份共用水4吨 电费单价0.8元/千瓦时,八月份共用电21千瓦时 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生2:8月份电费是多少钱?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 1. 独立列式估算。 3.2×4= 交流:3.2≈4,4×4=16。 2. 3.2×4= 3.2×4就是4个3.2相加 3.2+3.2+3.2+3.2=12.8 3. 3.2元就是32角 3 2 × 4 1 2 8 128角=12.8元 4.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青岛版小数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3.5+3.5+3.5+3.5 = ()×()=(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0.56×1.3=( ) 5.6×13=( ) 3、1.2时=()分 6.5平方米=()平方分米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80,那么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在1.90和1.901这两个数中计数单位较大的数是(),数值较大的是(),这两个数相差()。 6、两个因数的积是5.28,把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100 1,积是()7、0.25×4.04=0.25×(+)=0.25×()+0.25×()=(),这是利用了()律。 8、2.35×0.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9、0.23×90.6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10、0.13×7的积有()位小数,2.3×3.2的积有()位小数,0.38×0.25的积化简后有()位小数。 11、在○里填>、< 或=。 32.6×0.99○32.6 8.56○8.56×1.1 3.99×1.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99 75×0.13○7.5×1.3 56.2×1.2○56.2×0.99 1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一位小数与最小的两位小数的积是()。 13、两个因数的乘积是3.42,其中一个因素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乘积就扩大()倍,结果是() 二、判断题(共5分) 1、1.25×(0.8+1)=1.25×0.8+1。()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 1 。()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一个数的 2.05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5、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它的 10 1,积不变。() 三、选择题(共5分) 1、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他们的积()这个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2、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A 8.45 B 84.5 C 845 D 8450 3、要使2.3×□+7.7×□=4.06,□中应该填()。 A 4.06 B 40.6 C 0.0406 D 0.406 4、一个数(0除外)乘0.01,所得的积()原数。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全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点难点】 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指导】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192缩小到1.92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的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课时安排】8课时

小学数学小数乘整数(人教版五年级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整数(无答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1.比一比 12×3 5×20 43×2 15×80 35×3 25×4 72×50 365×1 16×9 2. 3.猜一猜下列算式的积各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4.76×12 =57.12 2.8×53=1148.4 103×0.25=2 5.75 3.013×4=12.052 你有什么发现? 4.马秋月家开了一个水果店,这是水果价码表。有4位顾客分别购买了以上几种水果,他们各用了多少钱? 5. 王阿姨用来算账的计算器坏了,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她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已知:148×23 = 3404, 那么:14.8×23 = 148×0.23= 148×2.3 = 0.148×23= 6.下面各题做得对吗?如果有错,你能改正吗? 40千克 2.5元/千克 橘子 3千克 5.4元/千克 石榴 18千克 3.5元/千克 香蕉 12.5千克 5元/千克 苹果 总价 数量 单价 商品名 0.18 × 4 46 × 1.3

7.小华一家要到200千米外的姑妈家作客。爸爸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 爸爸中途要加油吗? 8.挑战自我 (1)下面几题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积,在因数上点上小数点。 3 2 × 1 9=6 0 . 8 5 4 × 4 1=2 2 . 1 4 3 2 4 ×6 5=2 1 0 . 6 (2)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的最多! ( )×( ) = 0 . 4 8 125 × 0.08 10.00 0.18 + 2 0.36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数上册第2、3页的例1、例2,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课标要求: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运算。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会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2、通过小组交流会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评价任务: 1、通过独立计算,讲计算方法,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通过演板、提问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通过练习样题,检测目标1和目标2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出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共同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尝试练习:3.5×3 学生先试做,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2.小组展示: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3.和学生一起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小结并板书: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强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二).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 2.第2页“做一做”第2题。 (三).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完整word)五年级小数乘整数计算题

小数乘整数计算练习一姓名学号 5.6×9 3.77×8 0.02×6 5.22×3 9.99×2 4.67×9 5.54×24 1.666×6 9.432×5 5.6×15 4.88×29 5.61×21 8.9×24 9.77×2 1.384×51 8.78×83 2.6×61 0.059×2 4.268×17 57×57 9.46×85 17.8×64 0.5×49 25×0.88

5.55×52 2.22×333 7.658×85 3 6.02×3 56.78×8 5.6×29 3.77×18 0.02×96 5.22×3 9.99×2 4.67×9 5×244 1.666×61 9.43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2 1.384×51 8.78×83 2.6×61 0.059×2

4.268×17 57×57 9.46×85 17.8×64 1.5×49 2.5×88 5.555×52 2.22×33 7.658×85 3 6.02×3 56.78×8 3 0.1×53 5.3×63 4.4×73 4×88 4.1×8 9.9×14 6.4×24 12.48×4 9.8×13 4.8×91 0.6×7 4.2×18 8.6×65

小数乘法计算练习四姓名学号 5.59×4.3 0.2×5.6 9.4×8.4 0.5×4.6 1.3×1.6 4.6×3.8 9.1×5.6 70.4×1.9 2.1×7.9 3.8×2.3 1.8×9.6 2.1×7.9 3.8×2.3 1.8×9.6 6.1× 4.8 27.5× 5.7 8.7×0.1 1.7×4.7 8.6×8.9 0.3×7.6 2.1×0.4 9.8×4.3 7.7×9.9 3.4×9

五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3—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小数乘法教案青岛 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1页第12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思考: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12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 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解读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小数与整数相乘,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包括例1、例2、例3和练习十二。第二段,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包括例4、例5、例6和练习十三。第三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导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3、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悟笔算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点的位置。 [要领指导]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关键是处理小数点。怎样在积与商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是本单元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商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建构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写竖式、算竖式、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三个主要活动。(2)理解竖式的算理,延伸除的过程、体会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是除法笔算的三个教学要点。 4、教学难点: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导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要领指导]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小数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