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小学生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400字【六篇】

【导语】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为大家提供《小学生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400字【六篇】》,欢迎阅读。
小学生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400字篇一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天在宽阔的河边,已经有很多人了。
他们是为了看赛龙舟比赛的。
我也跑到人群中间,站在有利的位置就可以看得更清楚。
发令枪一响,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旁边的人都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船上的人非常努力地划着,在船中打鼓的人也用力地敲打着鼓。
每一条船都争先恐后地划着,想得第一名。
马上就到终点了,一条穿红衣服的队伍,已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看完了赛龙舟比赛,我们回到家里看见奶奶在包粽子,只见她先挑一大一小两张粽子叶,叠在一起,然后用双手捏住两张叶子的两端,卷成一个漏斗形,放入米和肉,最后封口扎绳子。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做出来的粽子样子都是奇形怪状,在奶奶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一个粽子。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呀!小学生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400字篇二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王安石说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每年的春节都表示新年初始,同时又代表长大了一岁。
在远古时候,“年”常常侵扰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但人们还是想到了好主意——门贴大红纸、放鞭炮,果然赶走了“年”。
春节习俗数不胜数,比如贴春联、守岁、放鞭炮……。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放鞭炮。
每年春节,当外面的第一声炮仗打响起,我就赶紧约上小伙伴下去玩。
一来到步行街,天上、地下、各种烟花满天飞,有冲天炮、飞天陀螺炮、甩炮……数不胜数,我们点燃蜡烛,把鞭炮点燃,只听“呲”的一声,烟花喷出绚丽多彩的火花,有红色、黄色、绿色……相互变换,非常美丽。
还有电光花,既像星星在空中飘舞,又像银杏树上的叶子回到树妈妈的脚下。
我们用它来烧小盒子,慢慢地,这些盒子也都被电光棒烧成了灰烬,这也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之一。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精选105篇)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精选10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家乡风俗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1大家好,我是个汉族小女孩!我的家乡在江西,对于家乡的风俗,我非常了解。
今天就让我来跟你们说说吧!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
例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许多节日暗示着团圆,但有一个节日却让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个节日便是清明节。
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要去扫墓,要给逝去的亲人送花,表示对他们的缅怀。
想想这些,不免内心有些许感伤。
我们汉族的大多数建筑,既简单而又不缺失美观。
在我们这里的县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楼里,我们把这个很多人居的地叫做小区。
而在乡下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了。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幢属于自己一户人家的房子,虽然没那么大,但却显得十分温馨。
在我们汉族的家乡,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龙虾、螃蟹、贝壳、肉类、米饭……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食物,它们都十分的美味可口。
唯独遗憾的是没有蒙古族那里那么新鲜美味的牛奶。
哈哈,不过还是很喜欢我的家乡。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2“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说起我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被誉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能各个地方的过年习惯都会有所不同。
随着大年初一前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迎来了最开心的日子——大年初一。
因为在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
也表示前辈对晚辈的关爱。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年”的怪兽,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逞凶作恶,直到残杀人们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所以人们会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来燃放烟花爆竹来驱逐这位名为“年”的怪物,还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会在大年初一发压岁钱来驱邪。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六篇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六篇家乡习俗作文400字六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习俗作文400字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篇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习俗也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梅州市潘田镇的习俗吧!第一个习俗是: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这一天,我们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把脏东西都清理掉,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第二个习俗是:年二十九,贴对联、贴窗花和摆年花。
我们要在门口贴对联,寓意祝福我们的家庭幸福美满、合家安康。
还要贴窗花和摆年花来迎接新的一年。
窗花上有福字,福字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它们寓意:福到了。
第三个习俗是:年三十,吃团圆饭和发红包,还有放爆竹。
我们潘田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们在团圆饭前要用一种香叶来洗澡。
寓意把身子洗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
我们吃团圆饭要十分早的吃,一般三四点就吃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早早地迎接新年。
我们晚上还要提前发红包给别人,祝福他们,并且把祝福延续到下一年。
另外我们要在晚上12点准时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放起爆竹的声音连接不断,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让我想起了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四个习俗:年初一,喝早茶、吃早斋。
这是我们潘田特有的习俗。
早上要吃四样东西:喝红茶,寓意红红火火;吃锦糕,寓意步步高升;吃糖果,寓意甜甜蜜蜜;吃桔子,寓意大吉大利。
这就是我们潘田春节的习俗,我觉得很有趣,我渴望每年都回家乡过春节!家乡习俗作文400字篇2我的家乡在山西,那里盛产煤炭。
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早饭过后,家里的男的就去贴对联,女的就在家里做饭。
我和哥哥一起去贴对联。
作文优秀例文大全5篇

作文优秀例文大全5篇大家的家乡都有各自的特色,可以相互分享,相互了解,一起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家乡的风俗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家乡的风俗作文(一)“百里相同风,千里相同谓之”每个地方都存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完全相同。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
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下班盥洗完就得忙碌上开了。
首先必须回去柴房仁灶神。
灶神就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至今天,他就可以说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参半,所以人们买回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当众敬重,然后摆一碗麦芽糖,拜三拜,使他只抱喜,不预增,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较好,就能够使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存有谈规矩哦!必须存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紫带葱葱绿绿的,确保秋天好收成。
然后就是一大碗水煮蛋,就可以就是孕妇喝或者还没见的喝,除此之外,就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
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
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至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无法再喝年夜饭的了,就可以喝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就是全村的休息日,吃掉了就无法搞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家乡的风俗作文(二)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就是非常冷清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1】正月十五,妈妈按照莱芜人的习惯家家都要点灯笼,汤圆。
所以我家一直都是这样过的。
当天晚上天上下着毛毛雨,无法再在街上点上灯笼,所以只能再加点,听妈妈说:“点灯笼要到黑暗的地方点表示着前途无限,万事如意。
”最有趣的莫过于是全家围在一起吃饭和做汤圆了。
妈妈先将糯米,芝麻,花生都拿了出来,再把拿出来的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碗里放一些水。
爸爸力气大和面的任务就交给他了,面和好了,然后就是我和爸爸在旁边干看着了。
因为只有妈妈的汤圆做的最纯正,皮薄个小,还特别圆,但是我看着这么圆,于是就忍不住问妈妈,为何这么圆呢。
妈妈说:“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团圆,所以我们大人习惯把汤圆做的越圆越好,我看着这一排排大小均匀的汤圆,发现有几个害群之马漏网之鱼混在其中,于是我便将灯笼放下并洗了把手,把他们全都拿在了手中边搓边说:“圆,圆圆,圆……”,“水开了”爸爸喊,我立马把我搓好的小圆球放进了水中。
望着这些热气,我心中默默地祝愿:我们和祖国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2】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春节的一些风俗。
首先,得从大年三十早上说起,早上妈妈和奶奶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干净。
然后吃完饭我就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都回到家中。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互相聊天。
吃完晚饭。
我们小孩子坐在一起玩着手机,聊着天。
而大人们在房间里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在看春晚。
直到很晚,才上床睡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总会早早地起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寓意着这一年都甜甜美美。
新的一年就在爆竹声中开始了。
这时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有了这句诗的熏染,春节的气氛又变得更加浓厚起来。
伴随着一声声的祝福,新年的拜年环节到了。
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通用54篇)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通用54篇)家乡习俗作文400字(通用54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习俗作文4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习俗作文400字篇1大年三十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
只见妈妈利索地把全家上下都被妈妈擦洗地闪闪发光。
爸爸用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我便问爸爸:“为什么要倒着贴呀?”爸爸告诉我:“福倒、福到,意思就是福气快点来到。
”我恍然大悟,哦!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哪!我们一家人忙完楼上就急匆匆地回爷爷奶奶家了。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忙着贴春联,爷爷奶奶和妈妈就忙着做饭,我们一家人分工明确,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我和爸爸已经是贴春联的“老搭档”了,配合地简直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所以说,不大一会儿,我们就贴完所有门上的春联了。
即使贴完春联,脚步也闲不下来,一会儿东走走,一会儿西跑跑,根本停不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欢聚一堂,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
到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兴致勃勃地看起了晚会。
“咚”天上露出了笑脸,我赶紧催促爸爸快点放烟花。
首先,放了一挂大地红,他像一条巨龙,舞动着身上的金鳞片;接着,又放了好几种烟花,它们像一朵朵金菊、一颗颗流星、一串串珍珠……天空中绽放出一个个笑脸,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
声响过后,各色烟花在空中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斓,真是漂亮啊!春节的气氛热闹非凡,春节的人们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更是欢天喜地,我爱过春节!家乡习俗作文400字篇2我的家乡在新疆,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新疆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有特别的风俗习惯:新疆的服饰非常优美,富有特色,只是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少数民族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乐器,尤其是服饰制作的十分精湛。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通用58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通用58篇)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通用5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篇1小时候,每一个节日都是小孩子的快乐。
长大后,才知道我们的快乐来自于一个个有趣的风俗。
牛年的春节终于来到了,这时候走上街头会看见黑压压一片,是什么?人!大街小巷都是人!平时安静的路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再一看,不止人多,新年的标志更多——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着红色的对联,街上还挂满了灯笼,偶尔还可以听见几声摔炮,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人们簇拥在一起,一个小小的活动都能引起人们大大的关注,小吃摊儿、小货摊儿,都有趣味。
街上除了游客多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呢,拔糖,打麻糍,做饼等等。
但要说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爆米花,做爆米花需要爆米花师傅从家里拿来木材和玉米,还有一个黑漆漆的像花瓶的玩意儿。
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和心都被吸引住了,师傅把木材放到“花瓶”底下,再把玉米粒放入“花瓶”里面,让木柴燃烧,过了一会儿,师傅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拿一个麻袋套在口子上,接着猛踩一下盖子,只听砰一声,好像大炮发射的声音一般,再定睛一看,一麻袋的爆米花就出现在了眼前。
大人们几乎对它都有回忆呢,小时候经常“大炮刚一发射”就跑过去偷抓一把爆米花吃呢!是啊,年的声音现在越来越少,连鞭炮也只能成为脑海中的回忆了。
年年岁岁,我们在风俗的陪伴下成长,感受了热闹,也收获了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篇2清明节又名寒食节,寒食节禁言火,只吃冷食,还是觉得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所来给命名的节日。
而这寒食节的来历,也确实有一段凄美悲壮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晋文公。
重耳(晋文公)流亡逃走。
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6篇)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6篇)家乡的风俗作文篇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已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
每一家,每一户都除旧迎新,家里一派新气象。
大年三十的上午,奶奶和爷爷和好面糊,整整一盆子的面糊,再加上一把刷子,爷爷准备好梯子、对联、福贴、窗花等,就把对子与福贴一一贴到大门上与院子里的墙上,窗花就分别贴在屋子里的每一片窗上,看着那些福字,每一张每一个字都写的那么铿锵有力,潇洒自如,细细地看,仿佛“福”字里面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幸福、有美好、有团圆、有欢笑,也寓意着“富贵平安”正与新年相对应。
中午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包包子,寓意着“包福”——年年有福。
在这种如此幸福而欢乐的氛围里,我仿佛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年味。
到了晚上,人们都团聚在一起,和家人们说说笑笑,看着春节晚会。
晚会过后,到了深夜,走廊里的灯长明,街里街外的灯红红火火,到处都是人们的欢声笑语。
这个时候,人们便开始吃起饺子,一个个饺子在锅里沸腾着,飞舞着,欢喜跳跃着,仿佛也与人们同样沉浸在了充满欢乐的除夕夜里了。
第二天凌晨,正是大年初一,满街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爷爷也拿出家里的鞭炮到街上去放。
放完之后,大家就聚在一起吃饺子,也寓意着幸福美满,红红火火。
今天,也是串门之时,也叫“拜年”,从各个地方赶来,进门时,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互相拜拜年,说句“过年好”。
大人们还会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打打扑克。
而我们这些小孩,便穿着新衣服,结伙成群,走街串巷。
白天,大家带着礼物,拿着红包,在街里街外来回串着,街上的一片好不热闹。
新的一年,我们要有新的目标,新的方向,新的起点。
20某某年,祝我们龙腾虎跃,如虎添翼,愿新年,胜旧年!家乡的风俗作文篇二“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屈原因受奸人陷害,投河自尽,人们划船追赶拯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一: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
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
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
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很多的菜。
吃完饭后,客人在走之前会给孩子们一个大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一般都会很高兴。
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放爆竹和烟花。
天空中的烟花五彩缤纷。
色彩明丽。
我家也放了烟花,有大的,有小的,不响的,响的各种各样。
烟花放了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到了半夜时,我们也要下楼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那时还要吃饺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顿饭。
这就是我们长兴过年的习俗。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吃月饼,赏月亮。
看到月亮我往往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宫里偷偷的哭泣。
元宵节我们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在里面。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意义。
我爱我的家乡。
篇二:家乡的习俗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
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
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
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
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篮球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
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最好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篇三: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
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
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
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
生活和和美美。
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篇四:家乡的习俗周颍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
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
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
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
真是太热情了。
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
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篇五:家乡的习俗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
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
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
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
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
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
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篇六:家乡的习俗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而且吃饭之前还
要放鞭炮,晚饭也和平常不一样,要吃汤圆。
大约五六点了,怎没还不开饭呀,我都快饿死了。
在一旁的我不耐烦地说道。
这时,爸爸说到院子里放鞭炮去,我便去跟爸爸一起看一看。
爸爸把鞭炮挂到树枝上,拿起了打火机。
噼里啪啦,鞭炮声就便响了起来。
开饭了,开饭了。
终于听妈妈喊道。
我闻声一溜烟就跑到了屋子里,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我伸手接过一碗元宵,圆圆的白白的好像一个个乒乓球。
我迫不及待的品尝了一个,是黑芝麻的口感润滑鲜嫩真是太棒了!那种香喷喷的气味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元宵后,我便来到了院子里去看爸爸放烟花,还没有开始,我们一家又等了一会儿,烟花终于开始放了,因为离得太近了,看的非常清楚,仿佛就在头顶一般,忽然,弟弟说了一个字,看。
我只听到嘭地一声,仰起头来看到一片片烟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花瓣飘在空中真是美极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烟花虽然只是短暂的暂放,但它留给我的却是美好长久的回忆。
汤圆的美味,家人的团圆,烟花的美丽让我更爱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篇七: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临岐镇吴峰村。
那里可好玩了。
我们这里有有趣的方言。
比如,说:我是阿,你是侬,他是科,我们是阿侬,乖的小孩是乖伲,麻雀是麻叶,你们是拉,什么叫他里,今天是根日,明天叫明招,闪电叫天乔,白天叫日里,晚上是叶干,父亲是大大,毛巾叫面布,男人=男伲噶,虾=沙公公。
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
每年立春节,淳安民间有接春的习俗,意在迎春接福。
然而,有趣的是吴峰村姓鲁的人从来不接春,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何来由吗?
听老人说起: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称帝之前,曾在临岐一带秘密进行招募乡勇的活动。
就在那一年立春的一天,朱元璋路吴峰村山脚时,突然听到火炮声,以为后有追兵,吃惊不小,急忙向山后逃去,那山脚下是一片竹林,竹子被村民砍伐后留下密密的尖尖的竹桩,朱元璋穿得是草鞋,竹桩把朱元璋的脚刺得鲜血直流,疼得朱元璋叫苦不迭。
后来才知道那一天的炮声是吴峰村人接春的炮竹发出的,虚惊了一场。
朱元璋登基后,没有忘记在吴峰村吃过的苦头,于是,便下旨,不准吴峰村接春,这就是为什么吴峰村不接的原因。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故事,我下次再写。
欢迎大家过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