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结果分析教程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2019年10月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有/无按实际写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GB8567——88) 1引言 编写目的 检验软件产品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用户对软件质量的信心。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促进软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种必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做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背景 1.项目名称:温州大学图书管理系统(Bookmanage) 2.项目提出者:王咏 3.项目开发者: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06计本第一小组 4.用户:温州大学全体学生、教职工。 5.运行中心:温州大学图书馆 6.测试环境及其影响:服务器端安装在计算机中心的一个机柜上,客户端运行在计算机中心的其他机柜上。由于服务器及客户端同时在计算机中心使得测试响应速度方面存在较大误差。 定义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客户端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 参考资料 要用到的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3.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概要 差别:无 3测试结果及发现 测试1 单元1 输入用户名:Azao 密码:123 预测输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还有2次 输入用户名:Azao 密码:123456 预测输出:登录成功 测试2 单元2 3.2.1图书信息查询 输入书号、书名、出版社、作者其中一种信息预测输出:图书记录 3.2.2读者信息查询 输入借书证号、借阅者姓名的其中一种 预测输出:读者信息记录

测试报告分析

从报告中发现可能有3种重要的安全漏洞存在: 1、 Blind SQL Injection(sql盲注入漏洞): 该问题出现在:/meap/system/queryPrpMCompany.do文件方法内。使用的方法是对输入域https://www.360docs.net/doc/0818347212.html,Code赋值为1' or (sleep(2.203)+1) limit 1 –那么在请求的过程中请求头会变成GET /meap/system/queryPrpMCompany.do?pageNo=1&pageSize=20&prpMCompany. comCName=&prpMCompany. comCode=1'%20or%20(sleep(2.203)%2b1)%20limit%201%20--%20&prpMCompa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8347212.html,Level=3&prpMComp any.validStatus= HTTP/1.1 这样就可能会存在sql注入的风险。 2、 Cross 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漏洞): 该问题出现在:/meap/monitor1/monitorLogManagerQuery.do文件方法内。使用的方法是对输入域paramVo.endTime赋值为1那么在请求的过程中请求头会变成GET /meap/monitor1/monitorLogManagerQuery.do?pageNo=1&pageSize=20¶ mVo.applicationName=&p aramVo.endTime=1&pa ramVo.operateType=¶mVo.startTime= HTTP/1.1 这样就可能会存在css攻击的风险。 以上两种漏洞主要是对输入字符串进行转义或者对敏感词过滤,来达到预防漏洞的出现。建议过滤的字符如下: [1] |(竖线符号) [2] & (& 符号) [3];(分号) [4] $(美元符号) [5] %(百分比符号) [6] @(at 符号)

产品测试报告模版

XX产品测试报告 1.简介 1.1项目概述 此测试报告主要描述了XX产品的测试的时间,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安排以及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缺陷数据进行统计,测试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测试结论和测试总结。 1.2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是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全方位的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给出测试结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3预期读者 此文档适合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阅读,适合于任何产品和项。 1.4术语定义 1.5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所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作规范。 2.测试实施 2.1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内存,cpu,主频,硬盘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补丁版本,数据库等软件版本,office版本,被测软件版本,还有诸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外件信息

网络环境 2.2测试安排 3.测试数据统计分析3.1缺陷结果统计 3.1.2 Bug状态分布

(模块名称&bug状态) (模块名称&类型)

按照缺陷类型和遗留问题统计 3.1.4按功能模块进行统计(测试人员&bug状态):

3.1.5按开发人员修复记录进行统计(开发人员&bug状态): 3.2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功能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软件工程 测试分析报告

个人理财软件 测试分析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分析报告为个人理财软件项目的测试分析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的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其他人员。 1.2背景 被测试软件:个人理财软件,该软件的提出者与开发者同为第x小组,成员有,惺惺惜惺惺xx。该款软件的用户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因此,该软件一般安装于个人电脑上。软件的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同为一般的PC,配置也为现今大学生的主流配置,所以,两者间的差异不大,对测试结果没有什么明显影响。 1.3定义 [1]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 [2]SQL server: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同 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HTML: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用于描述网页文档的一种标记语言。 [3]c++:(C plus plus)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计算机编程语言。C++是一种静态数据类型检查的、支持多重编程范式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它支持过程化程序设计、数据抽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制作图标等等泛型程序设计等多种程序设计风格。 1.4参考资料 《个人理财软件——概要设计说明》 2测试概要 2.1 测试组织

测试进度 此次测试分为四次完成: 第一次:以用户身份对系统进行注册登录消息修改测试。 第二次:以用户身份对系统进行记账功能测试。 第三次:以用户身份对系统进行不同账目查账测试。 第四次:以用户身份对系统进行更换用户退出功能测试。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基本功能测试

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测试(分析)报告 文件编号: 版本号:V1.0 部门:研发中心 拟制/日期: 2008-7-15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系统简介 (3) 1.4术语和缩写词 (3) 1.5参考资料 (4) 2测试概要 (4) 2.1测试用例设计 (4)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4) 2.3测试方法和(和工具) (4)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4)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4) 3.1.1测试组织 (5) 3.1.2测试时间 (5) 3.1.3测试版本 (5) 3.2覆盖分析 (5) 3.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6) 3.3.1缺陷汇总 (6) 3.3.2缺陷分析 (7) 3.3.3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8) 4.1测试结论 (8) 4.2建议 (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例如: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背景 <对这个版本软件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开发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 1.3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照抄。> 1.4术语和缩写词 <列出设计本系统/项目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语约定。对于技术相关的名词和与多义词一定要注明清楚,以便阅读时不会产生歧义。> 一级错误:不能完全满足系统要求,基本功能未完全实现;或者危及人身安全。 二级错误: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且没有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三级错误: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但存在合理的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四级错误: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执行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 五级错误:其他错误。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八、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4) 2.1测试项目 (4) 2.2测试机构和人员 (11) 2.3测试结果【按顺序给出每一测试项目的: (11)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4.评价 (16) 4.1软件能力 (16) 4.2缺陷和限制 (17) 4.3建议 (18) 4.4测试结论 (1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和报告网上购物系统的错误和缺陷。通过测试,确保本系统的功能、互操作性等符合软件的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所采用的软件过程的缺陷,以便对系统进行进行升级时进行改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网上购物系统 本项目简介:本系统由软件工程课程小组提出、开发。主要用户是网上销售的**公司,和进行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给商家和用户一个交互的平台。本系统通过在网上发布之后,只要输入公司的网址就可以进入该网站进行浏览商品,购买商品等。 本系统特点:针对商家与用户的远距离交互问题,提出此项目,基于B/S架构的网上购物系统,提供网上销售,网上管理的销售系统,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和公司的要求。 1.3定义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B/S: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对测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总结测试的覆盖范围、程序的问题点。1.2 背景 使用即将安装到现场的测试设备(温湿度探头、单片机、控制设备、PC)等进行测试,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基本相符。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问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2.测试概要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程序启动 1.程序启动可以在配置文件正常时,读取出正常的温湿度探头和房间信息,以及系统 配置数据。 2.出现配置文件被打开时,也可以正常打开。 3.文件消失或者破损时,程序可以正常打开,但是无法读取数据。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2设备属性数值设定 1.设备属性对话框可以根据当前数据正确范围内的数值。 2.用户可以在设备属性对话框中设定规定范围内的数据。 3.用户在属性对话框中输入范围外的数据后,会进行提示。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3系统数据的设定(串口数据) 1.在规定范围内的数据可以设定并保存。 2.在规定范围外的数据提示用户重新输入,不做保存。 3.串口配置后,如果通讯不通会进行提示。 4.串口配置后,会立即按照设定完的串口属性进行通讯。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通讯过程中,突然拔出串口,程序没有明显提示用户串口通讯失败,但是可以通过 通讯查看发现没有接受数据。

3.4探头控件的布局 1.可以从配置文件中正确读取探头控件的位置,显示在房间控制中。 2.用户拖动控件后,退出程序时,能够将最终位置保存到文件中。 3.在房间范围内可以正常拖放探头控件。 4.拖动区域超出房间,将不移动探头控件。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在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出现滚动条时,拖动控件出现位置偏置,需要修正。3.5探头控件的数据显示 1.通讯正常时,能够正常显示温湿度参数。 2.在通讯超时后,能够显示温湿度探头异常。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6房间控件的数据显示 1.通讯正常时,能够显示房间名称和平均温湿度。 2.在通讯超时探头异常后,能够显示异常的温湿度平均值【用—显示】。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7单片机通讯 1.温湿度在正常范围内不通知单片机 2.出现正常范围外的温湿度数值,将通知单片机进行工作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由于没有使用问答式的通讯方式,仅仅是软件发送控制命令给单片机,所以出现单 片机故障时,软件系统不从得知。

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闵丹 学生学号201202040327 指导教师邓苗、冯珊、张湘辉、胡子文、孔芹实验地点测试楼、理化楼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〇一五年一月

实验一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衍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0来表征。其中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0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 实验仪器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 1. X射线管 X射线管主要分密闭式和可拆卸式两种。广泛使用的是密闭式,由阴极灯丝.阳极.聚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可拆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常用的X射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Cu等。X射线管线焦点为1×10平方毫米,取出角为3~6度。选择阳极靶的基本要求:尽可能避免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的背底,使图样清晰。 2 测角仪是粉末X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索拉光阑.发散狭缝.接收狭缝.防散射狭缝.样品座及闪烁探测器等组成。 (1) 衍射仪一般利用线焦点作为X射线源S。如果采用焦斑尺寸为1×10平方毫米的常规X射线管,出射角6°时,实际有效焦宽为0.1毫米,成为0.1×10平方毫米的线状X射线源。 (2) 从S发射的X射线,其水平方向的发散角被第一个狭缝限制之后,照

测试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视频会议软终端项目SDV阶段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 : QR-RD-0056-00版本 : V3.1 保密等级:普通 发出部门: 测试部 发布日期:2012-4-20发送:测试部 抄送: 总页数: 9 附件: 主题词: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类别: 跨部门 部门内 编制人: 责任人 : 审核: 批准 : 文件变更纪录 文件分发清单

测试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4) 2.测试对象描述 (4) 3.测试范围 (4) 3.1测试范围 (4) 3.2测试环境 (4) 3.2.1硬件测试环境 (4) 3.2.2软件测试环境 (4) 4.测试结果 (5) 4.1测试时间 (5) 4.2测试用例状态表 (5) 4.3遗留缺陷列表 (5) 4.3.1 遗留TOP缺陷分析 (6) 4.4测试范围结论 (6) 4.4.1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2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6) 4.4.3热传测试结果分析 (6) 4.4.4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5自动化测试结论 (6) 4.4.6系统测试结论 (6) 4.4.7光学测试结论 (6) 4.4.8结构测试结论 (7) 5.差异分析 (7) 6.风险问题与分析 (7) 7.测试结论 (7)

1.目的 说明此阶段实施验证测试目的,如产品在SDV阶段,则验证目的为:验证产品满足设计规格要求,基本功能、性能已完全实现. 2.测试对象描述 简要对被测试对象进行描述;包括测试对象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性能等; 3.测试范围 3.1 测试范围 分别对本阶段重点测试的内容罗列,(重点范围可以从开发要求的测试重点,测试分析确定的测试重点等纬度分别罗列出来) 1、 2、 3、 3.2 测试环境 针对将要实施测试的软件、硬件测试环境进行说明。包括对测试环境的总体图,软、硬件产品的物料配置表进行描述。 3.2.1硬件测试环境 3.2.2软件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及配置(包括硬件及软件等,配置需要细列): 测试参考资料

软件项目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仅供内部使用) 文档作者: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开发/测试经理: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产品经理: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名称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测试分析报告 1 引言 1 .1编写目的 Page: 2 编写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是: 把测试的结果写成文档,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缺陷提供依据,也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 1 .2参考资料 [此处加入参考资料] 1 .3背景 [此处加入背景] 1 .4术语和缩写词 [此处加入术语和缩写词] 2 测试概要 [此处加入测试概要] 3 测试结果分析 3 .1基本测试 3 .1.1测试结果 [此处加入测试结果] 3 .1.2功能 [此处加入功能] 3 .1.3缺陷 [此处加入缺陷] 3 .2组件测试 [此处加入组件测试] 3 .2.1测试结果 [此处加入测试结果] 3 .2.2功能 [此处加入功能]

3 .2.3缺陷 [此处加入缺陷] 3 .3接口测试 [此处加入接口测试] 3 .3.1测试结果 [此处加入测试结果] 3 .3.2功能 [此处加入功能] 3 .3.3缺陷 [此处加入缺陷] 3 .4整体测试 [此处加入整体测试] 3 .4.1测试结果 [此处加入测试结果] 3 .4.2功能 [此处加入功能] 3 .4.3缺陷 [此处加入缺陷] 4 系统分析与结论 4 .1测试充分性评价 [此处加入测试充分性评价] 4 .2软件能力 [此处加入软件能力] 4 .3软件缺陷 [此处加入软件缺陷] 4 .4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分析 [此处加入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分析] 4 .5改进建议 [此处加入改进建议] 4 .6总结 [此处加入总结]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编号:SM-ZD-54394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 素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本文分析了影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降低检测过程当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是获取力学性能指标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广泛应用于棒、板、带、管、型和丝材等冶金产品的检验及质量评估。影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试样制作的影响 在切取样坯时应预防受热、变形以及加工硬化等特点从而影响到力学性能。在机加工试样时,可以通过把受热或者冷加工的硬化部分去除掉,从而避免影响要测定的性能。把样坯机加工为试样,主要是通过车、铣、刨、磨等几个步骤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了解 XRD 设备结构、原理、熟悉设备构造与工作方式。 2. 观察并初步了解测试过程。学习实验过程中设备的测试模式,试验参数的选择
及其原理。 3. 正确分析并计算实验结果。 4. 根据高锰钢的相组成和 XRD 图谱,标出相及其准确峰位。 5. 对衍射峰分别用晶面指数法和晶面间距法进行标定,推导实验中铁素体的布拉
菲点阵类型。 6. 利用 Nilson 函数做为外推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其精确点阵常数(保留六
位有效数字)。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晶体对 X 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 相的方法,就是 X 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 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当 X 射线 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 衍射晶面间距 d 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 I/I0 来表征。其中晶面间距 d 与晶胞的形状 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 晶物质的衍射数据 d 和 I/I0 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 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 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是 D8-AdvanceX 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制造)。构造如图一所示。主 要由 X 射线发生器(X 射线管)、测角仪、X 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 成。

图一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X 射线衍射分析的样品主要有粉末样品、块状样品、薄膜样品、纤维样品等。 样品不同,分析目的不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则样品制备方法也不同。但都要 求样品试片的表面是十分平整的平面且都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在制成样品试 片直至衍射实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证试片上样品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和原样品相同,必须确保样品的可靠性。 (1)粉末样品
X 射线衍射分析的粉末试样必需满足这样两个条件:晶粒要细小,试样无择优 取向(取向排列混乱)。所以,通常将试样研细后使用,可用玛瑙研钵研细。定性分 析时粒度应小于 44 微米(350 目),定量分析时应将试样研细至 10 微米左右。较方 便地确定 10 微米粒度的方法是,用拇指和中指捏住少量粉末,并碾动,两手指间没 有颗粒感觉的粒度大致为 10 微米。
常用的粉末样品架有金属试样架和玻璃试样架。金属试样架的填充区为 20×18 平方毫米 ,主要用于粉末试样较多时;玻璃试样架是在玻璃板上蚀刻出来的试样填 充区为 20×18 平方毫米,主要用于粉末试样较少时(约少于 500 立方毫米)使用。充 填时,将试样粉末-点一点地放进试样填充区,重复这种操作,使粉末试样在试样架

怎么写测试结果分析和质量报告

如同代码是程序员的成果之,测试报告是测试人员的丰要成果之一。一个好的测试试报告建立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之上,不仅要提供必要测试结果的实际数据,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产品中问题的本质,对产品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 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测试的覆盖率、缺陷分析、产品总体质量分析、过程分析等。 1测试的覆盖率 ·语句覆盖率:检测在软件测试时代码语句执行覆盖率。 ·分支覆盖率:用于分析被测软件在进行软件测试时分支的执行情况。 ·子程序调用覆盖率:判断某一程序是否调用了所有应该调用的子程序,或判断所 有的子程序是台被调用过。此指标杠系统集成测试时很有用。 ·数据值覆盖率:检测程序中变量在测试时是否包含了所有可能值。 ·面向对象覆盖率:多态类的覆盖、模式化的覆盖、继承的覆盖。类的状态决定它的行为,需要确认每一个对象独直状态的代码覆盖率,或测试每一个类或子系统独立线程的覆盖率。例如,通信西议类有很多状态:初始化状态、正在连接状态、已连接状态和出错状态等。 ·Mc/Dc代码覆盖率:支持RTC‘A DO-178B标准。 2 bug分析 ·№分布:在程序模块的横向分布,在时间上的纵向分布。 ·测试的效率:根据丢失的bug数日和发现的总bug数,可以了解测试的效率。也可咀根据执行的总测试用例数,计算H1每发现一个bug所需要的测试用例数、测试时间等,对不同阶段、不唰模块、不同人员等进行对比分析。 ·程序的质量:通过对每千行代码所含的bug数分析,了解程序代码质量。 ·开发解决bug的能力或状态。 3产品总体质量分析 传统的软件测试,只针对软件产品开展,找到缺陷之后冉加以改正和修补,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质量管理方式。而针对开发全过程所开展的软件测试和过程度量,则注重事先分析,通过对已发生的数据对比、统计、时间序列等分析,来判断软件产品质量的未来趋势,并提前予以控制和预防,属于一种“防忠于末然”的质量管理方式。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相比,全过程测试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而且还可以提前对软件产品缺陷进行规避,这不仅缩短了对缺陷的反馈周期和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而且也会在较大程度七降低软件产品开发用在修正软件缺陷时所支付的成本。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一般借助于Excel文件、数据库和_些直方图、圆饼图、趋势图来进行分析和表示。主要的方法有对比分析、根本原因(root cⅫase)查找、问题分类、趋势(时间序列)分析和其他统计分析等。 ·对比分析:用软件执行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的对比工作,因为可能有部分的输出内容是不能直接对比的(比如,对运行的时间的记录,对运行的路径记录,以及测试对象的版本数据等),就要用程序进行处理。 ·根本原因查找:“分析”是找出不吻合的地方并指出错误的可能起因。 ·问题分类:“分类”包括各种统计上的分项,例如,对应的源程序位置,错误的严重级别(提示、警告、非失效性错误、失效性错误或别的分类方法),新发现的还是已有记录的错误。 ·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根据所发现的软件缺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情况。 ·其他统计分析:通过对缺陷进行分类,然后利用一些成熟的统计方法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已了解程序开发中主要问题或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比较容易提高软件质量。 4.3 CMM思想和结构体系 cMM(capabil时M蚰Ⅱ时Model)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向软件组织提供如何增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扫描电镜实验(SE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如图1(a)所示。各部分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1.电子光学系统 它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如图1(b)所示。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 其性能如表1所示。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由表可以看出场发射电子枪的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 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运动。 2、扫描系统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检测器和X射线检测器。 4、真空系统 镜筒和样品室处于高真空下,一般不得高于1×10-2 Pa,它由机械泵和

《软件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李榜明学号 2012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三 同组人员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设计题目名称《网上书店系统测试分析报告》起止时间 2015年4月—2014年5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任荣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分析报告》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静态测试错误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对象及参考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静态测试缺陷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缺陷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覆盖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统计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

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XXXXXXXX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邓苗、冯珊、张湘辉、胡子文、孔芹、李峻峰实验地点测试楼(201、213、101、108、208)实验成绩 二〇一X年十二月

实验一 KBr压片法测定固体样品的红外光谱 1. 实验目的 1、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Nicolet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用KBr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的技术和方法。 4、了解基本且常用的KBr压片制样技术在红外光谱测定中的应用。 5、通过谱图解析及标准谱图的检索,了解由红外光谱鉴定未知物的一般过程。 2. 仪器及试剂 1、仪器:美国热电公司 Nicolet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HY-12型手动液压式红外压片机及配套压片模具;磁性样品架;红外灯干燥器;玛瑙研钵。 2、试剂:苯甲酸样品(AR);KBr(光谱纯);无水丙酮;无水乙醇。 3. 实验原理 图1 仪器的基本结构红外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研究物质结构与红外吸收光谱间的关系,来对物质

进行分析的,红外光谱可以用吸收峰谱带的位置和峰的强度加以表征。测定未知物结构是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用途。根据实验所测绘的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和形状,利用基团振动频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确定吸收带的归属,确认分子中所含的基团或键,并推断分子的结构,鉴定的步骤如下: (1)对样品做初步了解,如样品的纯度、外观、来源及元素分析结果,及物理性质(分子量、沸点、熔点)。 (2)确定未知物不饱和度,以推测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3)图谱解析 ①首先在官能团区(4000~1300cm-1)搜寻官能团的特征伸缩振动; ②再根据“指纹区”(1300~400cm-1)的吸收情况,进一步确认该基团的 存在以及与其它基团的结合方式。 4. 实验步骤 1、红外光谱仪的准备 (1)打开红外光谱仪电源开关,待仪器稳定 30 分钟以上,方可测定; (2)打开电脑,选择win98系统,打开OMNIC E.S.P软件;在Collect菜单下的Experiment Set-up 中设置实验参数; (3)实验参数设置:分辨率 4 cm-1,扫描次数 32,扫描范围 4000-400 cm-1;纵坐标为Transmittance 2、固体样品的制备 (1)取干燥的苯甲酸试样约1mg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研磨成细粉,再加入约150mg干燥且已研磨成细粉的KBr一起研磨至二者完全混合均匀,混合物粒度约为2μm以下(样品与KBr的比例为1:100~1:200)。 (2)取适量的混合样品于干净的压片模具中,堆积均匀,用手压式压片机用力加压约30s,制成透明试样薄片。 3、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 (3)小心取出试样薄片,装在磁性样品架上,放入Nicolet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在选择的仪器程序下进行测定,通常先测KBr的空白背景,再将样品置于光路中,测量样品红外光谱图。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GB8567 ―― 88) 1引言 编写目的 检验软件产品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 用户对软件质量的信心。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促进软 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种必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做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背景 1.项目名称:温州大学图书管理系统( Bookmanag? 2.项目提出者:王咏 3.项目开发者: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06计本第一小组 4.用户:温州大学全体学生、教职工。 5.运行中心:温州大学图书馆 6.测试环境及其影响:服务器端安装在计算机中心的一个机柜上,客户端运行在计算机中心 的其他机柜上。由于服务器及客户端同时在计算机中心使得测试响应速度方面存在较大误 差。 定义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客户端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 提交服务请求。 参考资料 要用到的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概要 3测试结果及发现 测试1单元1 输入用户名:Azao密码:123 预测输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还有2次 输入用户名:Azao密码:123456 预测输出:登录成功 测试2单元2 3.2.1图书信息查询 输入书号、书名、出版社、作者其中一种信息 预测输出:图书记录 3.2.2读者信息查询 输入借书证号、借阅者姓名的其中一种

材料分析报告测试复习题附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复习题 一部分 简答题: 1. X 射线产生的基本条件 答:①产生自由电子; ②使电子做定向高速运动; ③在电子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速的障碍物。 2. 连续X 射线产生实质 答:假设管电流为10mA ,则每秒到达阳极靶上的电子数可达6.25x10(16)个,如此之多的电子到达靶上的时间和条件不会相同,并且绝大多数达到靶上的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逐步把能量释放到零,同时产生一系列能量为hv (i )的光子序列,这样就形成了连续X 射线。3. 特征X 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刨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的分布在K 、L 、M 、N 等 不同能级的壳层上,而且按能量最低原理从里到外逐层填充。当外来的高速度的粒子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升高,处于激发态,这时原子系统就要向低能态转化,即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在跃迁时会有一能量产生,这一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即特征X 射线。4. 短波限、吸收限 答:短波限:X 射线管不同管电压下的连续谱存在的一个最短波长值。 吸收限:把一特定壳层的电子击出所需要的入射光最长波长。 5. X 射线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现象 答: 相干散射:当X 射线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内层电子相撞时,电子振动时向四周发射电磁波的散射过程。 非相干散射:当X 射线光子与束缚不大的外层电子或价电子或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相撞时的散射过程。 6. 光电子、荧光X 射线以及俄歇电子的含义 答:光电子:光电效应中由光子激发所产生的电子(或入射光量子与物质原子中电子相互碰撞时被激发的电子)。 荧光X 射线:由X 射线激发所产生的特征X 射线。 俄歇电子: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填补内层空位后释放能量并产生新的空位,这些能量被包括空位层在内的临近原子或较外层电子吸收,受激发逸出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7. X 射线吸收规律、线吸收系数 答:X 射线吸收规律:强度为I 的特征X 射线在均匀物质内部通过时,强度的衰减与在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 成比例,即-dI/I=μdx 。 线吸收系数:即为上式中的μ,指在X 射线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上的X 射线强弱衰减程度。 8. 晶面及晶面间距 答:晶面:在空间点阵中可以作出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一组平面,使所有的节点均位于这组平面上,各平面的节点分布情况完全相同,这样的节点平面成为晶面。 晶面间距:两个相邻的平行晶面的垂直距离。 9. 反射级数与干涉指数 答:布拉格方程 表示面间距为d ’的(hkl )晶面上产生了n 级衍射,n 就是反射级数 λ θn Sin d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