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合唱指挥》平时作业一.

《合唱与合唱指挥》平时作业一.
《合唱与合唱指挥》平时作业一.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指导中心

《合唱与合唱指挥》平时作业一

同声合唱作业

根据教材同声合唱中的童声合唱《留给我》(教材P43)的提示,请自由选择一首儿歌进行合唱指挥实践。

案头要求:

1、合唱作品的简单分析

2、对合唱队的基本构想

3、合唱指挥手势举例(特别是起句和收句的举例)

排练要求:

1、组建合唱队的方法和运用

2、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和运用

3、歌曲处理的方法和运用

练习方法提示:

1、可以用播放音乐的方式替代合唱队来练习指挥手势;

2、可以将同学分成若干和小组来进行练习;

3、可以在工作单位或社会实践中组建合唱团来进行练习。

数据库平时作业题(华理2017)

数据库平时作业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 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 A ) A E-R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层次模型 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 A ) A E-R模型 B 关系模型 C 逻辑模型 D 物理模型 3、 MS SQL Server是( D )。 A. 数据库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处理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 A )。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 B. 数据冗余度低 C. 数据独立性高 D.数据共享性高 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 C )。 A. 用户活动图 B. 数据流图 C. E-R图 D. 流程图 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MS和DB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内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 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 B ) A .主键 B 系 C 关系 D 属性

2.有关系:R(A,B,C)PK=A S(D,A) 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C ) A (1,2) B (2,null) C (3,3) D (4,1) 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C )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引用完整性约束 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 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C )。 A. 投影 B. 选择 C. 笛卡尔乘积 D. 加 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 A )。 A. 选择运算 B. 投影运算 C. 联接运算 D.笛卡尔运算 6. 同一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 A )。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7. 已知关系R如图1所示,可以作为R主键的属性组是( B )。 图1 A. ABC B. ABD C. ACD D. BCD

深圳市福田电大doc地域文化平时作业答案

深圳市福田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 级:专业:姓名:学号: 一、问答(每小题4分,共60分) 1、易中天认为深圳是“没有方言的城市”。您是否赞成这个观点?为什么? 深圳是“没有方言的城市”这个观点我也比较赞成,因为大批移民的蜂拥而至,使深圳成为一座没有方言的城市。而且深圳的情况与其他城市不同,深圳的移民是突发式的、浪潮般的和全方位的。不过眨眼工夫,五湖四海的各方移民,便以排山侄海之势蜂拥而来。移民人数,数十倍地多于本土居民,而且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 2、谷牧所讲的不能再“睡”下去时什么意思?“醒”了是什么意思? “睡”下去就是指看不到问题,不知道解决广东体制问题的必要;“醒”了是指看到问题的存在,看到开势,觉得中央下决心解决广东的体制问题十分必要。 3、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有哪三组浮雕? 第一个浮雕墙为《春天的故事》,墙上用铜雕塑工程兵建设、打工一族、罗湖口岸外商等造型或场面,展示特区建立初期社会各界轰轰烈烈敢闯敢试建特区的历史画卷。第二个为《走进新时代》,通过盐田港、地王、义工、股票、骑行绿道等标志性建筑物、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展示特区建设走进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第三个是《走向复兴》,通过和谐家园、抗击非典、西部通道、红树林等历史大事或代表深圳的人或物,表现深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的生动图景和美好未来。 4、深圳什么时候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004——2005年间,深圳召开全市文化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决定建设高品位文化——生态城市。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由城市战略的辅助性战略逐步上升为主导性战略。随后,深圳提出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动漫产业基地”的文化子战略。图书馆建设立足公共文化服务、钢琴之城瞩意高雅艺术发展、设计之都和动漫产业基地紧跟全球创意经济浪潮,这些都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推进政府从传统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型的服务体系,推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空白,并为此积极付诸实践。 5、移民文化有哪些特点? 移民文化的特点有:1.民容性强;2.开创性强;3.竞争性强;4.商机意识浓厚 6、深圳有哪“十大观念”?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敢为天下先; 4.改革创新就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5.让城市因热爱讳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7、深圳社区建设的“南山模式”有哪些主要做法?“盐田模式”有哪些主要做法? “南山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抓好“六个一”工作:确定“一个目标”,创建“六好十无两满意”的平安和谐社

华师大 大数据库系统概论 平时作业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业 第一章概述 1.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是__树形___结构;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是网状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__二维表_____结构。 2.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独立性”特点的原因是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B)(A)、采用磁盘作为外存(B)、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C)、使用OS来访问数据(D)、用宿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3.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4.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5.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三层模式 6.下述( D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7.( 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8.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D )。

(A)、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B)、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C)、实体、联系、属性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9.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10.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统一综合地考虑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有机地结合成一个逻辑整体。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购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

平时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控1分,共35分) 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 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拜神祈子)、(咒术祈子)、(功能德祈子)。 3、黑龙江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告别亡灵)、(棺木)、(出殡与安葬方式)、(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渔猎民族饮食文化)、(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农耕民族饮食文化)三种类型。 5、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6、黑龙江方言土语的特色是(最具亲和力)(表述生动)(结构方式丰富多变)(语音特色)。 7、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 19 世纪 80 年代末的(漠河金矿)。 8、1918-1919 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成为黑龙江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站)。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军垦文化)和(知青文化)。 11、1954 年 8 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1956 年 6 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荒原春夜)。 13、在大庆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 (王启民)。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答:(1)以肉食为主“五谷杂粮”齐全。(2)食物储藏(3)以土著文化为主,吸收山东鲁菜及俄罗斯饮食文化(4)以尊重长辈、热情好客、注重礼仪的饮食文化。 2、简述黑龙江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 答:黑龙江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寒冷当中,最冷的时候,大、小兴安岭的最低气温可降至-45 ℃以下。为了抵御寒冷,以保暖为主的皮制服饰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以抱子皮制成的服饰在黑龙江各民族当中最为普遍。猫皮服饰经过妇女们的巧手加工不仅保暖性强,而且美观大方,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不少的审美元素。在人们的观念中,抱子是温和善良并且充满灵性的动物。因此,穿上抱皮服装的人也会和袍子一样温和且充满灵性。另外,黑龙江各民族服饰就地取材,以兽皮、鱼皮等猎获物的皮毛为制作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经济从业的不同造成服饰的差异,同是袍服,渔猎民族的袍服就与畜牧民族的袍服不同。为了狞猎者上下马或在林中奔跑追逐野兽的方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猎人的袍服下摆要开四个视,而蒙古族的却不开视。以稻作农耕为主的民族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各种动物图案、纹饰的运用,即表明了他们与自然亲密的关系,也是他们心中图腾崇拜的抽象表达。将这些动物图形缝制在衣间,让它伴随自己的左右,这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寄托着人们渴望保佑、企盼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3、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答:一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远古的现实世界中,最能剌激人的形象思维的则是那些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的自然万物,如四季轮回的变换、更替轮流的日月星辰、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等。这些强烈地剌激着他们感官的自然现象, 不仅对他们的生存繁衍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产生无法摆脱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在这种与自然相对而视,与自然万物平等交流中他们萌生了"万物有灵"、"生命一体化"的观念,孕育了对自然的无限幻想能力。他们通过节日庆典来表达

地域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文化源地是文化事务、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主要由习俗、服饰、(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等文化要素组成。 2.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周代的(夏历)。 3.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三秦文化指的是附加在三秦大地上自然景观上的秦人的活动形态、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等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3.关中因四大关隘(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而得名。 4.有“中华第一陵”之称的陵墓是(轩辕黄帝陵墓)。 5.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幸的温泉胜地是(华清池)。 6.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地区是(关中平原)。 7.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名为(陕甘宁边区)。 8.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文化遗址。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反映的是秦末项羽焚毁(阿房宫)的史实。 二、名词解释 1.地域文化 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 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 “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 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 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 (1)、战国时期郑国渠。 (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 (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 (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 (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 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 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 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 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 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 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 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 两帝合陵——乾陵(乾县); 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 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 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 1、沉香劈山救母; 2、金庸华山论剑; 3、巨灵劈山; 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地域文化》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 d)。(2分) ?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神灵崇拜(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B、第八步C、第七步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B、东江地区C、海陆丰D、韶关 (4/20)、广东( 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A、汕尾B、珠海C、南沙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 (2分) ?A、姓氏标志B、家族标志C、行业标志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 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B、武生C、花旦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B、明清时期C、两宋时期D、唐宋时期(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B、宋C、唐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 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b)。(2分) ?A、第一步B、第四步C、第三步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d)。(2分) ?A、青徐流人B、乌衣南渡C、司豫流人D、衣冠南渡 (13/20)、在( 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B、岭南少数民族C、客家民系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 a)的特色。(2分) ?A、潮汕话B、壮侗语系C、广府话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 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C、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B、竹布C、薯莨布D、蕉布 (17/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 d)。(2分)

兰大《数据库原理》19春平时作业3

(单选题)1: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是( )。 A: ER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层次模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 A: 投影 B: 选择 C: 笛卡尔积 D: 除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A: 读出“脏数据” B: 带来数据的冗余 C: 未被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 D: 破坏数据独立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表在关系数据库中对应于三级模式的() A: 存储模式 B: 概念模式 C: 物理模式 D: 外部模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实体集书店与图书之间具有()。 A: 多对多 B: 一对一 C: 多对一 D: 多对一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收回用户U4对学生表(STUD)中学号(XH)的修改权”这一功能的是( ) A: REVOKEUPDATE(XH)ONTABLEFROMU4 B: REVOKEUPDATE(XH)ONTABLEFROMPUBLIC C: REVOKEUPDATE(XH)ONSTUDFROMU4 D: REVOKEUPDATE(XH)ONSTUDFROMPUBLIC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 大型、中型和小型 B: 西文、中文和兼容 C: 层次、网状和关系 D: 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下面有关HAVING子句描述正确的是() A: HAVING子句必须与GROUPBY子句一起使用 B: HAVING子句不可以与GROUPBY子句一起使用 C: HAVING子句不可以与WHERE子句一起使用 D: HAVING子句必须与WHERE子句一起使用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关系DML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B: 非过程性语言比过程性语言编程复杂 C: 非过程性语言增加了系统开销 D: 非过程性语言不需要指出“怎么做”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 )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所引起的问题。 A: 数据冗余 B: 数据被非法读取 C: 数据被非法修改 D: 发生死锁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设计一个E-R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要针对应用,确定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做出反映该用户视图的局部E-R图B: 综合各个用户的局部E-R图,产生反映数据库整体概念的E-R图 C: 出现于不同E-R图中的同名实体,只能在总体E-R图中出现一次,以便消除冗余D: 要消除那些同名异义或同义异名的现象,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网络流量的调整和优化是数据库性能调整和优化的一个方面,下面()属于网络流量的调整和优化。 A: 分配好CPU的负载 B: 数据复制 C: 使用远程过程调用 D: 整理文件碎片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DBA的职责是()。 A: 决定DB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一)(第一讲、第二讲) 一、填空(2×10=20分) 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2.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3.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成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 4.青海省总人口为 557.3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56 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仅次于西藏和新疆,占全国第三位。 5.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那就是平均海拔近 5000 米的青海南部高原。6.昆仑山是世界著名大山,享有“亚洲脊椎”的美称,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2500 多公里。 7.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不少是国家的艺术精品。例如1973年在大通上孙家寨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8、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打算,赵充国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 9、唐代,饮茶成为青藏高原吐蕃等民族普遍的饮食习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时在农牧交易活动中茶马互 市渐渐兴起,并成为一般民族贸易的代名词。 10.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 1 月 1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青海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赋予“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等多种美称。例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 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2.河湟谷地:河湟谷地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龙羊峡河段以下流域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 东部达板山与积石山之间一片肥沃的三角地带,主要由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两个河流冲击平谷构成。谷地范围包括省会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全部。 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于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距今约4000——36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青海省境内齐家文化遗址有430多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民和、乐都两县最为密集。 4.小北京“丹葛尔”:雍正初年,清朝政府在平定青海蒙古贵族罗布藏丹津叛乱后,选定日月山东侧的丹噶尔 作为农牧区间产品交易的“市口”,丹噶尔由此发展成为青海地区最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丹噶尔附近的日月山就是唐代的赤岭,是青海农牧两区的天然分界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三、判断题(8×1=8分) 1.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2.青海西北干旱区主要是指青海湖盆地和和河湟谷地。(×) 3.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4. 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6年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国开开放大学江苏分部开放教育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1)题号分数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批改人一、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__万年的“南京猿人” ,1993 年在南京市东郊__汤山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 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_省和___ 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微派_____风格。 8、___郑各__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_苏常_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黄道婆____在其中作 1/ 32

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淮河_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 ,可以上溯至宋代 13、1863 年,__李鸿章__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 11 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彭城__” 。 16、无锡__薛氏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 1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作业一与答案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和()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处,其中()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与()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 ()、()。 13、()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36分) 1、流人文化的影响。 2、军垦文化的影响。 3、知青文化的影响。 4、简述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的表现。 5、黑土文化对文化意识的贡献。 6、简述鲜卑民族的崇尚与禁忌。 7、简述渤海国的建制。 8、简述金源文化及发展时期的表现。 9、简述满族文化。 三、论述题(共35分)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 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 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白朗)、(罗烽)。 3、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主要特点是(抗日救亡的呐喊)和(故土原乡的思恋)。 4、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被称为北大荒“知青三部曲”,总题名为(《远离太阳的地方》)。 5、东北光复后,诗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主要龙江作家的作品有(李熏风)的长篇叙事诗《聚宝盆》、鲁琪的(这就是爱情)等。 6、新中国成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批龙江乡土诗人是(王书怀)、(刘畅园)。 7、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哈尔滨共刊行过俄文期刊多达400余种。其中(《哈尔滨快报》)及其继承者(《青年俄罗斯报》)首开哈尔滨俄侨文学的先河。 8、1920-1925年,哈尔滨共有20余种纯文学或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俄文杂志,主要有(《远方》)、(《俄国评论》)、(《尖塔》)、(《远东蓝杂志》)。 9、1926年,(“邱拉耶夫卡”)社成立,这是一个由在哈尔滨本土成长起来的俄侨青年诗人组成的文艺团体。 10、(俄侨文艺团)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哈尔滨俄侨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盛景。 11、1899年,(俄国中东铁路俱乐部)在和哈尔滨田家烧锅建成,这一事件被称为“清代哈尔滨有电影设施和活动的开始”。1902年,俄国人(考布切夫)在哈尔滨道里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口处建立了黑龙江第一家电影院。 12、黑龙江有文字记载的曲艺活动始于(金代)。 13、现代意义上的冰灯观赏,始于1963年2月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办的首届冰灯游园会。 14、被称为“中国雪乡”是黑龙江牡丹江长汀镇的(双峰林场)。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

教师签名:▁▁▁▁▁▁▁▁ 所属院校:▁▁▁▁▁▁▁▁▁▁▁▁▁▁▁▁▁▁▁ 所学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第一次平时作业 (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平时作业2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于管、蔡、霍三国,以监视商纣王族等大批殷商遗民的聚居 2、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 3、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己知彼知,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4、《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今存本共有13 篇。 5、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 6、《守城录》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它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 7、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到义乌、金华募兵。经过严格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式军队建立起来,战斗力强悍,被称为“戚家军”。 8、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9、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11、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对以后天文历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2、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农业科学专著。全书共10 卷,92篇。 13、王祯是元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和机械设计制造家。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周武王与姜尚率军大举伐纣,与商军展开战略大决战的地方是(B ) A、朝歌 B、牧野 C、孟津 D、鹿台 2、孙武的先祖本姓( C ) A、王 B、孙 C、陈 D、姜 3、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 C ) A、汉水 B、姑苏 C、柏举 D、涢水 4、根据传说,《将苑》一书的作者是( D ) A、庞涓 B、孙武 C、孙膑 D、诸葛亮 5、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 ) A、“八阵图” B、连环阵 C、“鸳鸯阵” D、唱筹量沙 6、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B ) A、墨子 B、鲁班 C、神农 D、扁鹊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平时作业 1 答案 习题一答案一.思考题 1. 答: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能够大致归为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概括起来, 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A.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但描述数据本身的特征, 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经过存取路径实现。经过所有存取路径表示自然的数据联系是数据库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这样, 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 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数据冗余明显减少, 实现了数据共享。 B.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别能够很大。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结构分成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用户(应用程序或终端用户)的数据和外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C.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 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用户能够使用查询语言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 也能够用程序方式(如用 C 一类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联合编制的程序)操作数据库。D.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控制功能。例如, 1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对程序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 防止数据库被破坏, 杜绝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 2 。数据库的恢复: 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 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正确状态; 3 。数据完整性: 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始终是正确的; 4 。数据安全性: 保证数

据的安全, 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2. 答: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 尽可能不重复, 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 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 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够通俗的这样理解: 数据库就是用来存放您网站经常更新的数据资料, 您能够对此类信息进行增、删、编辑管理等操作, 如产品信息, 新闻信息, 在线留言信息等。 3. 答: 数据库系统中的DBM助三级模式结构提供了两层映像机制:外模式/ 模式映像和模式/ 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机制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模式/ 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中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这些数据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中数据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 即内模式发生变化, 例如定义和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 能够调整模式/ 内模式映像关系, 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从而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和各个应用程序不必随之改变。这样就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 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 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 例如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增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一

地域文化课程 平时作业 姓名齐玉诚学号1323004458947学校牡丹江农垦分局电大成绩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 )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24 )处,其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石油)、(石墨)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伊码堪)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洞穴)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崇武)、(尚勇)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十姓百世不通婚)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靺鞨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三陵坟二号墓)、 (贞惠公主墓)、(贞孝公主墓)。 13、(佛教)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萨满教)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散文)和(诗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金石)、(墨迹)、(文献)。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36分) 1、流人文化的影响。 答:由于“流人”中不乏高官大吏、才子名流等,他们谪居在黑龙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趣闻轶事,对黑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流人"曾创造了黑龙江文化方面的多项第一:张结彦的《域外集》称得上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吴兆毒的《归来草堂尺牍》是黑龙江第一部书信集;程燥的《龙沙剑传奇》是黑龙江第一部戏剧剧本;张绪彦还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诗会"。此外,流人还广泛参与方志与笔记的撰述,如方拱乾所著《宁古塔志》、吴振臣所著《宁古塔纪略》、张结彦所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所著《柳边纪略》、英和所著《龙沙物产咏》、《龙江纪事》等便是最好的例子,这些著作具有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为黑龙江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军垦文化的影响。 答:北大荒开发中的部队转业官兵和亲属,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和谐友爱的团结精神,创作的文学影视作品,都是未来北大荒人的珍贵财富。军垦文化形成了黑龙江当代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3、知青文化的影响。 答:知青的成因带有悲剧色彩,但他们带来的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与当地文化,形成了

地域文化作业

总分:()学号姓名专业(专[ ]本[ ]) 《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一得分: 一、填空题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和()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处,其中()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与()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 ()、()。 13、()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 二、简答题 1、流人文化的影响。 2、军垦文化的影响。 3、知青文化的影响。 4、简述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的表现。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平时作业1 答案.doc

2010年电大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平时作业1 答案 习题一答案 一.思考题 1. 答: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大体归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概括起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A.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征,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存取路径实现。通过所有存取路径表示自然的数据联系是数据库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这样,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数据冗余明显减少,实现了数据共享。B.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别可以很大。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结构分成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用户(应用程序或终端用户)的数据和外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C.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用户可以使用查询语言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一类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联合编制的程序)操作数据库。D.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控制功能。例如,1。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对程序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防止数据库被破坏,杜绝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2。数据库的恢复: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正确状态;3。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始终是正确的;4。数据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2.答: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通俗的这样理解:数据库就是用来存放您网站经常更新的数据资料,您可以对此类信息进行增、删、编辑管理等操作,如产品信息,新闻信息,在线留言信息等。 3. 答: 数据库系统中的DBMS为三级模式结构提供了两层映像机制: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机制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中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这些数据在系统中的物理存储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中数据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即内模式发生变化,例如定义和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可以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从而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和各个应用程序不必随之改变。这样就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例如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增加新的关系、改变关系的属性数据类型等,可以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像关系,保证面向用户的各个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4.答: DBMS的主要功能有: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C.对数据库进行保护。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E.数据库的传输。 5. 答: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