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策略_倪梅君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策略_倪梅君

2009年11

月上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倪梅君

摘要:帮助汉语初学者跨国学习语言的第一道门槛,是汉语教师的责任。如果我们了解学习者的发音难点,并针对问题掌握一些语音教学技巧,我们完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者的负担。

关键词:语音教学;声韵调;正音

一、语音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是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无论是用某一词语表示某一概念,还是用某一语法规则去组织语句,最终都是用语音形式表达出来。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除了贯彻教育学里的一般教学原则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原则:

(一)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导为辅

语音教学是口耳相传的活动,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学生要掌握发音技巧,必须经过反复模仿操练,但模仿的前提要有正确的听辩能力,否则是模仿不好的。所以在语音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听,听多了,才能说的好。

(二)从易入手,先易后难

如何确定那些是易那些是难?一是根据一般的情况而论,二是根据学习者的母语来定。如教单元音uü时,就可以从容易发的i入手,由i带出uü来。因为i这个音大部分语言里都有。教声调时也一样,可以先教高平调第一声和低平调第三声,再教第四声,由第四声带出第二声来。因为平调对多数学生而言都容易掌握,而且一高一低,对比鲜明。掌握了这两个调之后,在发第四声就不难了,因为第四声刚好是从高平开始降到低平为止。升调比降调难学,所以最好等学生掌握了降调以后再教升调。

(三)温故而知新

复习学过的音,引出新的音,这样过渡比较自然。如老师在教以i uü为介音的复韵母时,最好先复习单韵母i uü的发音,因为单韵母是韵母是韵母中最基本的音素,发好它是发好其他韵母的基础和条件。再如由复元音韵母引入带鼻音的韵母,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教完an之后,再对比ai。

二、声母b/p、d/t、g/k、j/q、z/c、zh/ch教学技巧

汉语普通话着那个有六对声母b/p、d/t、g/k、j/q、z/c、zh/ch,它们每一对的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也很相近,但只是由于发音时吐气的强弱不同,它们便是两个不同的声母,由不同的声母组成的音节是具有不同意义的。

送气与不送气,在很多语言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使用这些语言的学生对此就不敏感,很难听辩,尤其是日本、东南亚国家、拉美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学生。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不能听辩送气和不送气,所以把送气音发成了不送气。二、能听辩送气和不送气,但送气音的发音不到位,没有掌握送气的要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技巧:

(一)气息感应法

拿个纸条放在嘴前,发送气音时气流较强,纸条会被吹动。或者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气流强弱。强者是送气音,弱者是不送气音。这种方法可以直观而简易地展示送气与不送气声母发音时气流的强弱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摩擦送气的时间要长一些,以免出现"有气无力"的现象。

(二)对比描述法

老师先把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原理和要领,借助学生理解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说明,然后再示范发音。老师发音时尽量动作放慢,有意识的将送气的时间拖得长一点,然后再发韵母,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两者的不同。开始时先由易入手,找一对容易发的音来练习,这样能起到带动的作用。如对比练习"ba爸"和"pa怕",因为声母"p"的音和第四声本身气量足,学生容易掌握用力点。等学生有了语感后在进一步练习其他的音。

三、韵母-n/ng教学技巧

汉语普通话中有16个鼻韵母。每个鼻韵母都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其中,以-n作韵尾的前鼻韵母有8个,以-ng作韵尾的后鼻韵母有8个。由前、后不同鼻韵母组成的音节是具有不同意义的,如"瞒man"不同于"忙mang"。但是很多学习者因为母语的干扰不能准确分辨这两者,所以鼻韵母的发音是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如下教学技巧:(一)夸张法

针对学生不会发前鼻韵母的问题,我们不妨夸张一些,要求学生发前鼻音韵尾时舌尖伸到上下齿中间让老师看见,就像发英语thin

[]一样。这样,为了达到这个位置,学生的整个舌体必须向口腔前部推移,便能发出前鼻音韵尾-n。针对学生不会发后鼻音韵母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直坐仰头迫使舌体往口腔后部移动,下颚尽量向下,便能发出-ng。

(二)增音法

在前后鼻韵母中,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是-in和-ing。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按照语音原理,在发后鼻韵母ing时,中间有意识的加入一个过渡音,即-ing实际读音为-ieng。这样让学生先区分-in和-ing(-ieng)之后,再练习-in的发音。

四、汉语四个声调的教学技巧

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并不少,但是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还有升降曲折之别,却是很少见的。因此,在汉语学习中,声调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共同难点。我们采用声带控制法进行教学。

汉语声调高低升降的形成,是发音时声带松紧造成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声带控制训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发四声调时声带活动的状况。声带的状况,无非是收紧、放松。我们可以这样初步描些发汉语声调时声带的状况,并以此训练学生:阴平[55],拉紧声带并始终保持紧张

上声[211],放松声带并始终保持松弛

去声[51],声带突然拉紧,让后逐渐放松

阳平[35],声带呈不松不紧状况后,很快的拉紧

对于汉语声调的某些错误,单独的就某一声调进行正音,往往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因为学生掌握声调音高模式不难,难在掌握不好相对音高。如果用声带控制法先掌握好汉语声调的音高范围,有了自身的相对音高系统,就可以从整体上避免一类偏误的出现。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特别是第二语言,都得在语音上下功夫。可以说,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培养正确的发音习惯,对学习者日后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辨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对提高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的自信也起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董玉国.对日本学生鼻韵元音的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4期

[3]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4]黄北华.掌握发音原理克服语音缺陷,《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5]王若江.《汉语正音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育教研

171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常用方法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常用方法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常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发音口形演示:如开口度的大小,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扁、收拢或突出等;实物演示:如用纸片表现气流的强弱,区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差别;图表演示:用图片展示发音器官的部位、声调的起伏变化情况。 (2)对比法——通过两种不同语言的语音对比,可以突出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利用两种语言相同和相近的音,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汉语语音的一些音素。 (3)夸张法——在发某个音时,以夸张的方式展示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这个音的印象。 (4)手势法——通过手势形象展示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汉语声调的起伏变化同样可以通过手势来说明。 (5)拖音法——发某个音时,故意延长音素的发音时间,以加深学生对这个音的感知印象。汉语声调教学也可利用拖音法,帮助学生更好领会音高的变化。 (6)带音法——以学过的音带出新学的音,以较容易学的音带出较难学的音。如学生发ü时往往较难,可先让学生发i,然后延长i的发音时间,再将嘴唇逐渐变圆,就很容易发出ü的音了。汉语声调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带音的方法。 (7)分辨法——通过听觉、视觉来辨别一个音素发音的正误。例如不断发不送气的b和送气的p,并结合演示法,让学生分辩出其差异所在。 (8)模仿法——让学生(全班或分小组)一起重复跟录音或跟读老师的发音,也可单个学生跟着模仿发音,然后由老师及时纠正后,再集体跟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全球化时代,教师也要走遍全球,快来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参加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成为通行全球的国际教师!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案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外国汉语学习者 根本任务: 教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两个声母以及正确朗读声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语音学习过程中以听说为主。让学习者多听老师的发音,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 2、在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后,逐渐展开声调教学 教学重点: 1.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 ,两个韵母。 2.声调 教学方法: 1. 用房屋、雨伞、半圆的形状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内容。 2.运用模仿法,演示法(板书演示)和简明的舌位图等教识声母、韵母和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扇大门mmm 伞柄朝上fff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入新课:

声母、韵母学习 (一) 声母b p m f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软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P: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蓄积气流,然后突然放开,让强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软腭下垂,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阻碍解除时,余气冲破双唇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门齿轻轻接触下唇,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齿缝间挤出,摩擦成声。 (二)韵母a o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口形自然张大,可见上下齿,舌面中部(偏后隆起),舌位在单韵母中最低。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开口度比a小,上齿或可见齿尖,下齿看不见。两唇收敛,略呈圆形,舌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比a高。 a o b → ba bo p → pa po m → ma mo f → fa fo 板书演示b﹢a →ba p ﹢a → pa 老师先领读,引导学生自己组合,并指定2—3名学生上前演示书写和读音. 二.声调 āáǎà ōóǒò 领读2遍,学生练习后,指定学生读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原创

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好,今天就是星期一,想问问大家昨天与前天都干什么了啊?来到中国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大家吧?就是不就是很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做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以后聊起自己的业余生活就会顺利多了。好,我们们来学习《周末干什么了?》 2生词与表达方式 周末过得好不?zhōumòguòdéhǎomā 上午shàngwǔ 下午xiàwǔ 见面jiànmiàn 彼此面对相见 瞧电影kàndiànyǐng 有意思yǒuyìsī【有趣没有意思】 百货商店bǎihuòshāngdiàn 【商店,商场】 很多hěnduō表示程度相当高,相当多 一起yīqǐ一同,至少两个人共同做某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词,同时要求其她人尽量不瞧书,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老师拿着书与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进行朗读生词)老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老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注意时间) 3 由老师来朗读课文两遍【一快一慢】 之后老师念一句,同学瞧书复述一句。然后不瞧书复述。【锻炼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课文。 把全班分成两组对话,然后对换。 最后让同学分角色对话。 4 时间类的词语引申中午,昨天,明天,后天,星期一~星期天白天,晚上 活动瞧书,听音乐,瞧小说,听摇滚乐写信学习洗衣服等让学生用这些词造简单的句子,如:昨天我瞧小说了。后天我去学校上课。【这个就是将来时,所以不能用了】 书,小说有意思不? 5游戏第一个只背诵第一句话,第二个人背诵前两句,以此类推。第7个人背诵全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案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外国汉语学习者 根本任务: 教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两个声母以及正确朗读声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语音学习过程中以听说为主。让学习者多听老师的发音,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 2、在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后,逐渐展开声调教学 教学重点: 1.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 ,两个韵母。 2.声调 教学方法: 1. 用房屋、雨伞、半圆的形状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内容。 2.运用模仿法,演示法(板书演示)和简明的舌位图等教识声母、韵母和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扇大门mmm 伞柄朝上fff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入新课:

声母、韵母学习 (一) 声母 b p m f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软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P: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蓄积气流,然后突然放开,让强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软腭下垂,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阻碍解除时,余气冲破双唇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门齿轻轻接触下唇,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齿缝间挤出,摩擦成声。 (二)韵母 a o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口形自然张大,可见上下齿,舌面中部(偏后隆起),舌位在单韵母中最低。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开口度比a小,上齿或可见齿尖,下齿看不见。两唇收敛,略呈圆形,舌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比a高。 a o b → ba bo p → pa po m → ma mo f → fa fo 板书演示b﹢a →ba p ﹢a → pa 老师先领读,引导学生自己组合,并指定2—3名学生上前演示书写和读音. 二.声调 āáǎà ōóǒò 领读2遍,学生练习后,指定学生读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案《我要买橘子

口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汉语会话301句》第十一课我要买橘子 xx 2012级汉硕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1.教材:《汉语会话301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康玉华,来思平编著)第十一课我要买橘子。 2.教学对象: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对话 (2)学会辨认人民币、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及钱的表达法 (3)学会对所买物品的大小、数量提出要求 2.教学要求: (1)通过对对话的讲练,要求学生流利的朗读并能表演出来 (2)学会买水果的问价、还价 (3)学会对自己所需水果提要求 (4)记住一些常用物品名称:水果类,重量单位,人民币面值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日常购物交际用语 难点:1.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2.动词重叠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1.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用讲解、演示、训练等方法。 2.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对话(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水果如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 五、课时: 预计4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复习旧课:采用让学生分组上讲台进行情景对话的形式复习有关询问的表达,例如:询问时间、地点。 三、讲解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对分组对话复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2、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今天的课程是《我要买橘子》。 3、拿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回答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指着人民币问学生: 老师:这是多少钱? 学生:这是一百元。/这是五十元。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课文: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去吧。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熟悉至熟练掌握“今天你上哪儿了?我们去香山了”这一类口语表达。 教学重难点:1,“儿化音”“轻声” 2,“j q x”“z sh ch” 3,“呢”“吧”“了”的讲解 4, 变调 教学环节:一、词汇 你我们咱们 昨天今天明天 上去想哪儿 呢吧 一块 颐和园香山长城故宫 1,教师读词汇,学生感知 2,讲解词汇 你(ni,上声)我们(wo 上声men 轻声)咱们(zan 阳平men 轻声)注意:“Z”的发音和轻声。 拓展:我他她它 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大家 昨天(zuo阳平tian阴平)今天(jin阴平tian阴平)明天(ming阳平tian ) 注意“Z”“j”的发音 小游戏:寻找“昨天”“今天”“明天” 操作:1,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今天”“昨天”“明天” 2,教师在黑板上随意指读,学生集体读,然后被读到的学生要站起来大声说“是我”,并且摆出pose, 然后教师拍照留念。 上(shang 入声)去(qu 入声)想(xiang 上声) 注意:sh q x qu中的“u”的发音 哪儿(na 上声)重点是儿化音 呢(ne 轻声)吧(ba 轻声)

注意:轻声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 注意:变调,儿化音 一起(yi入声qi上声)一直(yi入声zhi阳平)一分(yi入声fen阴平)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一次(yi 阳平ci入声)一下(yi 阳平xia入声) ⑴让学生试着发现总结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评析 ⑵教师总结规律。 颐和园(yi阳平he阳平yuan阳平)香山(xiang阴平shan阴平) 长城(chang阳平cheng阳平) 故宫(gu入声gong阴平) ⑴图片展示 ⑵适当降解文化知识 注意:“ch”“sh”的发音 3,重点讲解 ⑴“j q x”(教师范读,表情夸张一点,让学生看清楚并模仿) A、“j”音,可以模仿英语giraffe中“g”的音标发音 B、“q”音,可以模仿英语cheer中“ch”的音标发音 C、“x”音,可以有“i”音慢慢过渡到“x”音 ⑵“z sh ch” A、按照“sh----zh----ch”的顺序教读 B、按照“s----z-----c”的顺序教读 ⑶儿化音 A、带“儿”的,如“哪儿” B、不带“儿”的,如“一块” C、这是汉语口语的特色之一,多举例,多联系,习惯就好。 ⑷轻声 A、呢和吧语气词,在句末表示某一种语气 B、我们,你们,他们的“们”平常的口语习惯。 ⑸变调 A、从“一块”拓展至“不用”“不好” B、总结,存在变调情况的字词,如“一”和“不”,若是其后面的字的发 音为入声,那么变调为“阳平”;若后面的字的发音不是入声,则均变调为“入声” 二、句子 ⑴今天你上哪儿了? 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B、教师讲解意思,学生领会(可用英文辅助)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使学生在口语课上学到实用的、新鲜的汉语是该课的根本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上好口语课的途径。本文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异同及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而以教学实例浅析了其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的运用,最后总结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要素,得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给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带来新的思维和动力的结论。 标签: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任务交际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大量的口语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培养他们用外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达到实际交际的目的,因此许多学校都把口语课定为从初级到高级贯穿始终的必修课。 口语课是大部分学生最主要的锻炼口语的机会,而目前口语课存在一些问题:口语课精读化、阅读化;在交际训练方面多采用简单的分角色对话、师生问答和一些口语句式的替换操练;语言输出比较盲目等。在这样的口语课中,学生往往只学到了语言的形式,而没有掌握实际语言的功能,所进行的交际训练只能算是一种“准交际”。针对这些不足,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提供了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是“任务”,本文中的“任务”是指汉语课堂上所进行的类似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交际活动。“任务”不同于传统语言教学中的“练习”,“练习”侧重于语言形式,而“任务”重在语言的意义,重在完成一个个独立或相互关联的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拓展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使教学过程达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正日益受到推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课程理论,教育论等,最主要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社会互动学习理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首先来自Krashen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即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篇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案.doc】 对外汉语复韵母教学 一、教学对象:零起点学生(已学过声母和单韵母) 二、教学内容:十三个复韵母 三、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掌握复韵母的读音特点,简单的声韵配合 四、教学时间分配:分三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前响复韵母,第二课时后响复韵母,第三课时中响复韵母五、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点名,问候。 2)复习检查: 复习六个基本单韵母的发音 (ppt展示,由学生快速认读) 3)学习新课 1、ppt展示出所有的十三个复韵母,先请学生看屏幕观察,由他们指出复韵母是由2个或3个的单元音组成,先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基本的认识。 2、今天先学习四个前响复韵母,ppt展示及其国际音标。 教师板书(ai ei ao ou )并领读,学生跟读。 3、分别讲解每个读音,并请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 ai先发a的音,然后自然的滑向i,气流不中断,并请学生注意,a 口型大,发得长而大声,而i发音短促。 ei发音方法与ai相同,只是嘴型不同,老师展示口型,嘴角向两边咧开可加手势,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ao先发a的音,从国际音标可以看出ao中的a口型比ai中a的口型大,紧接着o的读音此时要变成【u】,请学生做好重点记忆,老师展示口型,口型拢成圆形,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ou同样的发音方法,注意口型由大到小, 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4.复习读音 板书 a→ie→i a→o o→u 请学生起来,先分别念出复韵母中每个单元音的读音,接着再念复韵母(重点提醒ao的发音,注意学生的口型,口型变化,并适时纠正)。

5、声韵配合,并学习几个简单汉字。 板书: aiei ao ou kai fei gao tou 开飞高偷 讲解意思时,先不直接出示意思,而是通过展示图片或动作演示来引出意思,加深记忆。 如:开 老师:look at the picture,the door is …… 学生:open 老师:right,so 开 in english means open 4)卡片练习 老师出示卡片,卡片的一面是复韵母,另一面是其对应的汉字及拼音,老师快速变换并翻动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考验学生的熟练程度。 5) 布置作业 复习读音,下节课听写,并试着预习其它复韵母的读音 【篇二: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一、教学对象:零基础的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韵母a o e i u v/ai ei ao ou的读音以及部分以上声韵母拼合的音节的读音; 2、某些由以上声韵母拼合起来的简单汉字(八、不、大、马、你、女、白、口、好、五)以及英文释义; 3、四种声调(一二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读法; 4、“你好”的读法、音变、释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2、掌握11个声母6个韵母的读音,以及声母韵母拼合后的音节读音; 3、认识几个简单汉字的读音以及意思; 4、掌握四个声调的读法; 5、掌握“你好”的读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能够使用本课生词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今天你去**”的提问和回答方式 教学对象:中级留学生 教学时长:100分钟 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早上好,你们喜欢北京的长城么?(单独提问学生)你们还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北京,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今天你上哪儿》这一课。 2.生词讲解: 昨天zuótiān yesterday 今天jīn tiān today 明天míng tiān tomorrow 注:本组单词讲解完后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再进行造句和替换练习 颐和园yíhéyuán 香山xiāng shān 长城zhǎng chéng 故宫gùgōng 注:本组单词配合图片讲解,图片设计为正面为图反面为字的形式,讲解过程中配合短暂记忆练习。并且结合已经学习了的“昨天、今天、明天”单词做类似“今天我去颐和园”这样的造句练习。 哪儿nǎér where疑问代词 造句练习:你在哪儿/你去哪儿 咱们zán men us我们(口语词) 可借助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上shàng ①up 上山 ②go去你明天上哪/我明天上长城 一块儿yīkuài ér together 3.句型练习 今天你上哪儿? 今天我上长城。 ①带领学生理解熟读此句型,并用“昨天、明天”;“咱们、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她、她们”;“颐和园、故宫、香山”对句型的划线部分做替换练习。教师利用卡片和黑板上的生词做提示,让学生造句。(忌不明句意、生硬造句)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请两个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②当熟练了课文内生词后,让学生自由寻找搭档进行对话练习,并邀请他们上台表演,要求使用已经学会过的诸如“你的朋友们、星期五、图书馆、饭店”等词语进行自由造句练习。

浅谈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方法及声调教学

浅谈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方法及声调教学 摘要: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的起点,也是汉语教学的基础。人类学习语言,必须从语音开始。全文围绕语音教学的方式、原则、方法及汉语语音声调教学展开论述,介绍了近代以来汉语语音教学的不同方式,现代语音教学的五项原则:以自觉模仿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语音理论知识的指点、从易入手,由易到难、突出难点,反复操作、音形结合,加深印象、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效率,以及语音教学应该采用六种方法:分析综合法、演示法、对比法、夸张法、录音法、模拟法,并且把声调教学单独提出,对其做了详细的论述,以强调这一难点。 关键词:语音教学;方式;原则;方法;声调教学 语音是有声的,语音是语言的本质,是人们“发送━传递━接受”信息,进行交际的物质材料。人类学习语言,必须从学习语音开始。因此,语言教学是汉语教学的起点,它居于其它教学之前,是汉语的基础。本文拟就语音教学的方式、原则、方法以及声调的教学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关于语音教学的方式 汉语语音教学是教会学生汉语语音理论知识并使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汉语发音的教学。学生学习语音理论知识不是为了了解,而是为了应用与交际,即会听、会说、会念、会写。语音教学的任务是既要使学生懂得知识,又要使学生通过声韵调和语调的训练形成技能,而后者更为重要。能否高标准地达到此目的,语音教学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近代以来使用的几种语音教学方式,它们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第一种方式。侧重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重视语音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语音理论知识先行,在教学过程中,以声、韵、调训练为主,语调训练为辅,强调声韵的准确。这种方式教出的学生,能基本正确地读出声韵调,也有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但由于太偏重声韵调的单项训练,听说习惯和反应能力都比较差,加以选编的单词、句子又多服从声、韵、调训练的需要,与实际生活脱节,语音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在现代语音教学中,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方法。注重句子的整体训练,强调自觉模仿。反复实践。 这种方式强调句子的整体训练,强调通过句子学习语音,而掌握声韵调完全靠老师利用图表、实物、手势、板书等多种形象手段的演示、示范。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多次听辨、比较、分析、自觉模仿,直至“习惯成自然”。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是,学生的听说习惯和反映能力有所提高,学了就能说话,学习兴趣就浓。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案.doc

对外汉语复韵母教学 一、教学对象:零起点学生(已学过声母和单韵母) 二、教学内容:十三个复韵母 三、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掌握复韵母的读音特点,简单的声韵配合 四、教学时间分配:分三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前响复韵母,第二课时后响复韵母,第三课时中响复韵母五、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点名,问候。 2)复习检查: 复习六个基本单韵母的发音 (PPT展示,由学生快速认读) 3)学习新课 1、PPT展示出所有的十三个复韵母,先请学生看屏幕观察,由他们指出复 韵母是由2个或3个的单元音组成,先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基本的认识。 2、今天先学习四个前响复韵母,PPT展示及其国际音标。

教师板书(ai ei ao ou )并领读,学生跟读。 3、分别讲解每个读音,并请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 ai先发a的音,然后自然的滑向i,气流不中断,并请学生注意,a口型大,发得长而大声,而i发音短促。 ei发音方法与ai相同,只是嘴型不同,老师展示口型,嘴角向两边咧开可加手势,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ao先发a的音,从国际音标可以看出ao中的a口型比ai中a的口型大,紧接着o的读音此时要变成【u】,请学生做好重点记忆,老师展示口型,口型拢成圆形,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ou同样的发音方法,注意口型由大到小, 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4.复习读音 板书 a→i e→i a→o o→u 请学生起来,先分别念出复韵母中每个单元音的读音,接着再念复韵母(重点提醒ao的发音,注意学生的口型,口型变化,并适时纠正)。5、声韵配合,并学习几个简单汉字。 板书: ai ei ao ou kai fei gao tou 开飞高偷 讲解意思时,先不直接出示意思,而是通过展示图片或动作演示来引出意思,加深记忆。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doc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篇 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案.doc 】 对外汉语复韵母教学 一、教学对象:零起点学生(已学过声母和单韵母) 二、教学内容:十三个复韵母 三、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掌握复韵母的读音特点,简单的 声韵配合 四、教学时间分配:分三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前响复韵母,第二课时后响复韵母,第三课时中响复韵母 五、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点名,问候。 2)复习检查: 复习六个基本单韵母的发音(ppt 展示,由学生快速认读) 3)学习新课 1、ppt 展示出所有的十三个复韵母,先请学生看屏幕观察,由他们 指出复韵母是由 2 个或3 个的单元音组成,先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 基本的认识。 2、今天先学习四个前响复韵母,ppt 展示及其国际音标。 教师板书(ai ei ao ou )并领读,学生跟读。 3、分别讲解每个读音,并请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 ai 先发a 的音,然后自然的滑向i,气流不中断,并请学生注意, a 口型大,发得长而大声,而i 发音短促。 ei 发音方法与ai 相同,只是嘴型不同,老师展示口型,嘴角向两边 咧开可加手势,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ao 先发a 的音,从国际音标可以看出ao 中的a 口型比ai 中a 的口 型大,紧接着o 的读音此时要变成【u】,请学生做好重点记忆,老师展示口型,口型拢成圆形,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ou 同样的发音方法,注意口型由大到小, 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4.复习读音 板书 a→ie →i a →o o →u 请学生起来,先分别念出复韵母中每个单元音的读音,接着再念复 韵母(重点提醒ao 的发音,注意学生的口型,口型变化,并适时纠正)。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编者按:北京语言大学校报开辟了“汉语国际教育大家谈”栏目,就汉语教学中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下,固本清源,锐意革新,以优异的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我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地位,非常必要。论坛的开设,给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另辟一条关注教学,为解决教学难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的途径,欢迎全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 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门面”,我校老一辈汉语教师秉承此念,多年身体力行,耕耘不止。赵元任先生在说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时曾说,“起头儿这个目标人人得要以百分之百为目标”。林焘先生也表示赞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只要发音准确流利,即使词汇量有限,掌握的语法点也不多,本地人听起来也会觉得相当地道”。语音教学在汉语教学特别是初级汉语教学中应占有独特的位置,而语音教学又是公认的难点,需要有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即使尽了百分百的努力,结果也不一定合乎人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的积极努力,教学单位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尤其要拿出一定的措施。此次教务处与校报合作,首推一期语音教学的专题讨论,汇贤聚能,共商应对之策,希望引起各单位、各相关人士对语音教学的重视,对提升语音教学的质量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校教学督导组刘希明 现在学汉语的人多了,但是发音好的人少了。本学期督导组共听了48节汉语课,对此问题颇有同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发音错误听之任之,有的纠正了,也是轻描淡写。可能受了某种教学法的影响,认为听懂了,不影响交际就行了,至于留学生的发音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没有这个物质外壳,所谓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特别是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又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语音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说,语音教学是我们汉语教学的“面子”工程。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二、偏重于语流教学法而淡化了音素教学法语流教学法和音素教学法是教授语音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两法有效结合,取长补短,教学效果才会比较理想。而目前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偏重练习句子,而很少就某个声母、韵母、声调,某个音节进行严格的单项操练,或者单项的操练还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就匆忙进入练习句子的环节,其结果可想而知。音素教学的枯燥乏味大家都知道,但练不好单音,句子也说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师话语个案分析_张鸿博

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和从事教课文的相关图片、生词已列在黑板上以及教学过程中会使学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课堂组织用语、教师提问用语、用到的PPT(YN表示杨楠老师,S表示学生,因为是以教师提问后的等待期和教师反馈用语等四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话语分析研究为主,故一些学生的话语在此省略) 联,紧密地构成教师课堂用语的各个环节。它的重要意义YN: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跟旅行有关,大家看到老师的就在于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教师话语的参与帮助,而教师黑板上有一张什么? 的话语是实现课堂组织的必然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S:地图。 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YN:什么地图?S:中国地图。 一、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YN:对,中国地图,你们来中国大概有快一年了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S:对。 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范”系列,选取“初级口语课教YN:我想不少同学已经去了很多地方旅行过了,是不是?学”其中的一节,全篇视频课程为30分钟,主讲教师是北京S:是。 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方向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杨YN: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知道不知道中国一些很有楠。所讲的课文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名的地方。(老师手上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图片,开始结合课所讲的是有关“旅游和天气”等相关的内容。 问题展示)老师手上有一些图片,让你们看看到底认识不该视频总结多年汉语教学经验,凝聚汉语作为第二语认识这是哪儿?(说完便开始展示图片)第一个地方(示言教学方法的精华,多角度地对教师上课全景进行拍摄,图),这是哪儿? 生动反映教师上课的实际效果。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S:上海。 学,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本文研究的语YN:对,那上海在哪儿? 料也主要是来自于杨楠老师该课程30分钟的内容,对她课(说完就有学生主动上台拿着老师手里的图片根据地堂上教学话语的分析,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课堂话语图去找上海) 的有效把握。 YN:对不对?S:对。 二、研究方法 Yn:很好,请把这张图片贴在上海的旁边。(学生贴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最常见的自然调查法。研究中后)谢谢。有同学去上海旅行过吗?谁去过?还是×××去采用视频课堂观察、话语文本转写方式及结果分析等手过。(老师转向他)上海有什么有名的地方?介绍一下。 段,内容涉及三个方面:教师提问用语、提问后的等待期S:…… 和教师反馈用语。在采集到文本之后对上述三方面进行话YN:非常漂亮,很好,这是上海。注意啊,第二个地语方面的分析研究,真实客观地反映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方,我想你们应该知道,(说完便展示图片)这是哪儿? 学环境下师生的交互活动情况和教师表现出的话语特征。S:…… 其中只会重点记录教师在授课时和与学生交流时所使用的YN:都知道了,西安最有名的叫什么?话语,也包括教师课堂中使用的停顿、重复、语速、语调S:…… 等,但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非语言行为特点则忽略,YN:西安应该知道了吧?在哪儿?比如学生的笑声、老师的面部表情、授课中的手势语等。 S::…… YN:对,谁知道?谁来给我指一下?谁来给我指一三、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师话语个案分析 下?谁知道?(学生停顿,老师点名)亚历山大来。(对对外汉语口语课中教师话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着亚历山大说话)好像不太肯定,找一找啊,不要指错文的课堂实证研究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教师的提了,先指一指西安在哪儿? 问用语。包括教师的话语量、话语功能形式等;2、提问后S:…… 的等待期;3、教师的反馈用语。 YN:好,给同学们看一看,对不对?很好,把兵马俑以下是笔者对该视频杨楠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的转写贴在旁边。 摘录。课前杨楠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教具,一张中国地图、 (贴图中)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师话语个案分析 张鸿博 摘要:本文针对初级优秀对外汉语口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它包括该教师的课堂组织用语、 提问用语、提问后的等待期和教师反馈用语等四个方面。通过分析该优秀个案的课堂教学用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师话语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话语;口语 Young writers 下半月 2011年第5期50 Yn:很好,谢谢!谁去西安旅行过?看过兵马俑?介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教学内容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 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综述 摘要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世界各地不断开展的新形势下,在众多对外汉语开设的课程中,作为与训练语言的交际能力最为密切的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过去发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基础上提出: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要结合汉语的特点, 一方面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切实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引言 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表达思想的工具。今天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用性十分明确,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而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根本离不开口语交流,汉语口语能力过差,会使留学生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那么别的就无从谈起。因此,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获得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应付日常生活、学习,提高自己对汉语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在“听、说、读、写”四种汉语语言技能中,留学生们普遍认为开口说最难。纵然是学了一段时间汉语的留学生,即使能够开口说话,也往往流于简单,很难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将从汉语口语的目标和内容、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一初级阶段口语教学 1.1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是:“能比较准确地发出单个字、词的音,句子的语调虽有明显的母语影响但所表达的意思连贯,基本上能让听话人理解;能进行日常生活中诸如见面、介绍、祝贺、以及询问、购物等基本口语交际,能用已经掌握的简单词汇表达自己的意图或叙述某一事情的基本内容,错误率不超过30%。” 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学习时数的限制, 还不能进行较长的句段、篇章的表达, 发音的准确性以及能正确掌握和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交际项目为学习的重点 任务。 1.2 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案设计

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1212100120 姓名:王彦蕊 指导老师:王丽玲

教学对象:汉语为非母语的欧美及日韩学生,其中,日韩学生较为用功,内向,容易接受汉语,而欧美学生较外向,耐性较差,接受汉语更有难度。、 教学工具:多媒体,图片 课时安排:50分钟首先,复习上节课学的韵母,然后,开始教今天的鼻韵母,最后留课下作业。 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准确掌握后鼻音韵母的发音,并且 能正确读出相关的音节。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区分相类似的前后鼻音 教学过程: 1.课堂复习和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鼻音韵母,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找同学来读,纠正。并且读带有前鼻音韵母的拼音。) 2.引出课堂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鼻音韵母,不过却是和前鼻音韵母类似而又有区别的。他们有ang eng ing ong iang uang iong ueng (先带学生总体读一遍) 3.先教后鼻音“ng” (发这个音时,抬起舌根紧紧地顶压住软腭,在口腔里全面堵住喉管里的气流,让气流从鼻腔发出来)

注意:学生一般易将n和ng混淆,一旦发现这个问题,就要区分前后鼻音n和ng 了 n 是前鼻音,发这个音时舌尖抵住上排门牙后部,在口腔里全面堵住来自喉管里的气流,让他从鼻腔发出,并让声带振动。这个音和英文nation 的第一个音相同。 5.(1)ang:发这个音时,先简短的发出单韵母音"a",紧接着发出后鼻音“ng”.如“ang二声”(昂:to hold on one's head high) (2)eng:发这个音时,先把舌头置于发单韵母“e”的位置,然后舌尖微微向前,简短的发出“e”音后紧接着发出后鼻音“ng”.如: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大纲示例[技巧]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大纲示例[技巧] 《汉语口语》教学大纲 学时:102 理论学时:68 讨论学时:34 适用专业: 汉语言专业 大纲执笔人:李隽姣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汉语口语课程主要以训练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是基本的语言输出能力。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口语教学中努力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汉语口语课程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留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掌握生词、语法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人们生活中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 3、课程教学改革 汉语口语课程在讲解生词,练习语法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日常交际中的生活用语,以及一些俗语、常用语,要求在能领会句子的基本意思之外,理解语句的使用环境,能够自如运用。 二、正文 第一学期(约 102学时左右) 第三课

(共 6 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第一、二课 2、学习第三课生词及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及口头表达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句型:要么……要么……,表不同的选择。 2、口语惯用语:有两下子,表做事情拿手。难点: 1、语法:V+(得/不)+惯,表是否习惯做某事。 (三)思考题 1、课后替换练习:做砸、好说、看来,日常表达的不同说法。 2、口语表达练习:介绍自己的饮食习惯,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第四课 (共 6 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学习第四课生词及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及口头表达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句型:不是……就是……,表列举和推断的不同用法。 2、口语惯用语:不对劲,表事情有问题。难点: 1、语法:再……不过,表程度高,非常。 (三)思考题 1、替换练习: 给出情景,用“再……不过”说出合适的句子。 2、给出不同的句子,辨析“不是……就是……”表意的区别。 3、口语表达练习:向别人询问意见,表述自己看法。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声韵调 轻声 儿化 变调 语调(停顿、重音、句调等) 1.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忌盲目模仿,要在理解基础上模仿,并将机械性训练与有意义的训练相结合。 机械性训练—领读、齐读、个别读、听写等。 有意义的训练—提供一些有意义的音节、短语、成语、俗语或日常用语等。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不一定要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次序去教。 如教声母可先教zcs再教zhchsh; 教单元音可由i带出ü; 教声调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再教第二声和第四声; 3.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 根据教学对象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难点进行针对性重点教学。 4.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的发音严格把关,并将课堂教音与课外纠音相结合。语音是基础,一旦语音缺陷成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要注重语音阶段教学。 教师不要模仿和放大学生的错误发音,一方面出于尊重,另一方面也出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错误刺激; 同时忌讳对学生的错误发音揪住不放,课堂上反复纠正,这样紧张的气氛不能让学生放松,也不利于更好地发音。 三、教学难点与技巧 (一)声母 1.送气与不送气音 不送气塞音b/d/g不送气塞擦音j/z/zh 送气塞音p/t/k 送气塞擦音q/c/ch 错误举例: 害怕他开始次迟到起床 害爸搭该始字直到几床 (1)理论讲解: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接近,只是发音时吐气强弱不同。 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 (2)气息感应法 用纸条或手掌放在嘴边,体会气流的强弱。 3)拼合法 把送气音处理为:不送气+h+韵母 b+ha pa 如教pa,先让学生以较强的气流发ha,再与b相拼,注意韵母要选用不是i开头的韵母。(4)语音对比练习 送气与不送气音是能区别意义的独立的音位,提供成对、有意义的语料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语音

一、语音常识 (一)语音的“三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1、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 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波。语音也是一种声波,一般通过空气来传播。 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如汉语的声调、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如汉语普通话的轻声。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如英语的beef、big。 4)音色:跟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有关。男、女发音的区别。 2、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了语音的生理性质。 1)发音器官:人体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2)发音部位:现代汉语普通话22个辅音的发音部位(7个):双唇(上、下唇)、唇齿(上齿、下唇)、舌尖前音(舌尖、齿背)、舌尖中音(舌尖、上齿龈)、舌尖后音(舌尖、硬腭前)、舌面音(舌面前、硬腭前)、舌根音(舌面后、软腭) 3)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 3、语音的社会属性 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书”(英语、日语、韩语、俄语;普通话、湖北武汉话) 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清浊的对立、送气不送气的对立:bàba(爸爸)、nánlán(男篮)、stop/top、speak/peak (二)音节和音素 1、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能够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在汉语里,一般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儿化韵等例外)。 2、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汉语的音节和音素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的一个音节最少可以只有一个音素,如“衣”(i),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如“千”(q、i、a、n),“双”(sh、u、a、ng,其中sh和ng是用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三)元音和辅音 元音(母音):气流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辅音(子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四)声母、韵母和声调 1.汉语的音节 现代语音学:汉语的音节可以从音色的角度再分析为元音和辅音。 传统音韵学:中国传统的声韵学在习惯上把一个汉字所代表的音节分析成声母、韵母两部分,再加上一个贯穿整个的声调。因此,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 2.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则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少部分音节不是以辅音开头的,也就是说没有声母。为保持音节结构的整齐,我们可以说这些音节仍然有声母,只不过声母是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零声母”。 3.声调:贯穿于整个音节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五)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 1.元音和辅音是现代语音学的一组概念,是从音素本身音色的不同来加以区分的,它们之间的具体差异前文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2.声母和韵母是中国传统语音学(声韵学)的一组概念,是针对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从音素在汉语音节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前后来区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