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

——

—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刘水静邓扬麒

英国近代三位道德哲学家霍布斯、哈奇森和休谟,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寻求和追问道德的基础,并以

此来构建自己的道德学体系。霍布斯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本性,这种理论却被哈奇森称为“自私

的道德体系”。哈奇森主张从人的仁爱本性出发来解释道德的基础,但哈奇森本人的道德体系因全面否定霍

布斯的理论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谟在批判吸收霍布斯、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中的“有

限同情心”的理论预设,并最终超越霍布斯和哈奇森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仁爱的道德体系”。

[关键词]霍布斯;哈奇森;休谟;自私;仁爱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0-0053-04

刘水静(1984—),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伦理学史;邓扬麒(1983—),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法制史。(湖北武汉430072)

与中世纪主流伦理学思想相比,英国近代道德哲学在考察道德起源时的理论视角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变:道德的基础根源于人或人性,而不再是根源于上帝或神启。于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再与神有关,而是直接与人相关。所以,考察近代伦理学家的道德起源理论,我们几乎都要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预设开始谈起。

一、霍布斯:道德起源于人的自保本性

霍布斯关于道德和道德起源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在考察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等政治学问题时,霍布斯从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他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激情中追寻人的“自然权利”,并基于“自然权利”和人的理性推导出“自然法”。只是在霍布斯看来,在人的激情冲动面前,理性是软弱的。作为理性的命令即“自然法”本身也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在国家权力产生之前,理性法则根本无法约束人们的感性冲动。在“自然状态”中,虽然存在“自然法”,但人与人之间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也就是说,“自然法”仍然无力确保人的安全和生存。霍布斯进而认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人们唯有相互订立契约,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某个或某些人,从而组建一个强力国家,以此捍卫“自然法”的权威和效力。

这就是国家主权——

—“利维坦”——

—的诞生逻辑。然而,从《利维坦》一书的章节排列中,我们发现霍布斯并没有用任何一个与“道德”一词直接有关的标题来命名某个章节,以对道德问题展开专门的讨论。这并不是因为霍布斯在探讨自然法和国家起源时不重视道德,而是因为他把自然的理性法则本身看做了道德法则。在《利维坦》第十五章中讨论自然法时,霍布斯说:“我在前面所说的正义、感恩、谦谨、公道、仁慈以及其他自然法也是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美德,而其反面的恶行则是恶。”[1](P122)所以霍布斯宣称:“研究这些自然法的科学

53

江西社会科学2011.10

唯一真正的道德哲学。”[1](P121)

在霍布斯眼中,人的自我保存的激情是第一位的。基于安全和自保的目的,人们通过理性的指导,制定了规范人们交往行为的道德法则。所以,道德法则本身在服务于人的激情的同时,也对这种激情做某种程度的调节,调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激情获得更好的满足。

在此基础上,霍布斯从两方面论证了“道德起源于人的自保”这一观点。一方面,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作道德评价时,其出发点正是内心的自爱天性。即是说,我赞许他人某一行为,称其为道德的善,原因是该行为有利于我自身的利益:“善与恶乃是指示我们的嗜欲和憎避的别名。”根据自己的这种嗜欲和憎避,“有时候对一种行为,他加以赞美,也就是,名之为善……”[1](P122)另一方面,人们在做道德行为时,亦即在履行道德法则时,其内在动机也绝非出于自爱或自保的意图之外。恰恰就是因为履行法则的意图是自爱或自保,人们主动地去认真履行道德规则的可能性就十分有限,因而法则的履行最终要靠主权者的强制。这就是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的演进思路。

霍布斯的这些观点遭到了早期情感主义者哈奇森的全面反对。在哈奇森看来,作为一种善,美德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的意图,那些基于国家主权的强制而产生的遵守道德法则的行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在批判霍布斯伦理学说的基础上,哈奇森建立了其“仁爱的道德体系”。

二、哈奇森:仁爱之心是道德的真正根源

在反对霍布斯的道德体系的具体论证中,哈奇森首先批判的是霍布斯对人性的预设。哈奇森认为,我们不应该把人的本性完全看做自私的,人性中虽然有自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仁爱的一面。这种“爱人之心”[2](P809)是人生而有之的,是“我们的先于一切利害盘算的某种本能”[2](P797),是我们的“道德感”[2](P785)。

基于对人性的这种预设,哈奇森在《论道德上的善与恶观念的起源》一书的前两个章节中分别对上述霍布斯关于自爱在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中的基础作用的观点作了全面的批驳。

首先,关于“道德评价”的基础的问题。哈奇森在第一节中明确否定了霍布斯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称赞某一行为为道德的善,并不是出于对人们自身利益的考虑,亦即并非基于人们内心的自爱天性,而是基于人们天然的道德感。虽然有时人们基于自己的私利会赞赏某

一恶行,但这种赞赏并不能真正为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所认可。最后他得出结论,道德感(作为评价他人行为善恶与否的标准)不能为个人的利害计较所打消。[2](P789)其次,关于“道德行为”的基础的问题。哈奇森在第二节中先批判了道德行为能够起源于人的自爱之心的观点,否认这些自爱的动机可以作为人们道德行为的真正基础。[2](P797)接着,他为道德行为所寻找到的真正基础或动机就是“我们本性中的某种决定”,即人们天性之中的“爱人之心”。这样,哈奇森立足于人性中的仁爱天性,重新解释了古希腊时期人们普遍谈论的四大美德,“节制”、“勇敢”、“审慎”和“公正”。他认为这些品质之所以被称为“美德”而受赞赏,就是因为它们背后的仁爱动机:“它们以普遍谋求公共的善和表示对于理性者的感情,为其特质。”[2](P79)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哈奇森从上述两个方面全盘否定霍布斯的道德理论时,他自身也走向了某种极端。

如果道德行为的基础仅在于仁爱之心,如果正义品质之所以为美德,也是因为品质拥有者的内在的道德感,那么,哈奇森就抹杀了正义和仁爱两种德性之间的根本差别,从而使得真正的德性就只有仁爱,而正义无非是仁爱德性的一种表现。

具体说来,哈奇森的失误之处在于,当他把正义简单地归于仁爱德性时,没有认识到关于正义德性的如下两方面特点之间的张力:一方面,正义原则和普遍遵守正义原则的行为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去遵守这种原则的动机又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由于人心普遍具有的自私天性(哈奇森本人也承认人性中存在自私的一面),人们很难去自觉自愿地基于仁爱之心而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正义规则。所以,为了维系社会的存在,我们必须从自私的天性中而不是从仁爱的天性中,寻找正义行为的内在基础和动机。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正义规则的权威,仍然需要以明文法律的形式靠政府的权力来维持;人们对正义规则的遵守,仍然需要国家力量的强制。这也是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所极力强调的观点。

所以,为了真正解决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问题,仅仅靠哈奇森的理论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回到霍布斯,尽管这种返回不是对霍布斯理论的简单继承。而真正来做这项工作的人就是休谟。

三、休谟:道德的基础——

—自私与仁爱之间

休谟与哈奇森一样同属情感主义流派,他总体上继

54

承了情感主义者对霍布斯的“自私的道德体系”的批判,并同样致力于构建一个“仁爱的道德体系”。但他没有像哈奇森那样对霍布斯做全面的否定。他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论,同时他又通过对霍布斯理论的批判改造,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道德体系。我们仍然从根本之点出发,即从休谟对人的本性的预设开始分析与讨论。

休谟不同于霍布斯,他认为人性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仁爱的一面,但同时休谟也不同于哈奇森,他认为这种仁爱天性只是一种“有限的同情心”。休谟认为,这种“有限的同情心”只可以推动人们去做有限的道德行为(如仁爱德行),而对某些具有紧迫性要求的道德行为(如正义德行),它就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状况,于是探讨这类德行的内在基础时人们就不能再求助于同情心,只能求助于自爱心或自私心。于是,针对正义德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或动机问题,休谟继承并改造了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和社会起源学说,建立了自己的关于正义德性的起源和基础以及正义德性之动机的理论。

休谟和霍布斯都认为正义起源于人的自私和基于自私的理性约定。正义法则是人的理性法则,它们服务于人们的自私天性;同时,它们为了人的自私天性的更好的满足而对这种天性实行了某种程度的约束和限制。[3](P533)他多次直截了当地宣称:“自私是我们建立正义的原初动机”[3](P540),“利己心是正义法则的真正根源”[3](P569)。

休谟分析了人们创建正义规则的心理基础之后,又仔细分析了人们履行这种规则的两种内在动机,即人们内心的“自然的约束力”和“道德的约束力”[3](P586)。“自然的约束力”指的就是人们的自私天性,它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一个人去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遵守正义法则;[3](P563)“道德的约束力”虽然名为“道德的”,但这种动机的发生机制却是人的“好名心”,遵守正义法则会得到他人的道德赞许,[3](P541)这种赞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

所以休谟关于人们的正义德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的理论和霍布斯的观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西季威克在其著作的一个尾注中也谈到了这种相似:“在《人性论》中,他与霍布斯在关于正义与自利的最初关联方面有着广泛的一致,并且和霍布斯一样主张,对正义的遵守以某种已然确立的私人的善得以维系的社会秩序的存在为条件。”[4](P237)

然而,针对仁爱德性的基础或动机问题,休谟的观

点又回到了哈奇森的看法上。休谟认为,仁爱德性之为仁爱的,就是因为人们做仁爱的行为时内心有着基于同情天性的“善良动机”,在文本中休谟反复强调:“人性中如果没有独立于道德感的某种产生善良行为的动机,任何行为都不能是善良的或在道德上是善的。”[3](P519)休谟把正义和仁爱两种道德行为得以产生的基础做了明确的区分:在正义德行的基础方面他倾向于霍布斯所述的人的“自私”天性,而在仁爱德行的基础方面他又倾向于哈奇森所述的人的“仁爱”天性。那么,在人们的道德评价的基础或内在动机之归属方面,休谟到底倾向于自私还是仁爱?他该如何解释正义和仁爱的道德上善的属性的来源?于是,休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道德评价理论”来重新解释“道德”一词的内涵,从而使正义作为一种道德的善成为可能。那么,休谟具体是如何阐发他的道德评价理论的呢?

在考察道德上的善恶属性时,休谟引入了洛克的“第二性质”概念。他认为,道德的善或恶是道德评价者基于自身天然的同情心去“静观”评价对象时,心中所产生的愉快或不快的感情,这种愉快或不快的感情也被休谟称为“道德感”。所以,源于评价主体内心的道德感的善恶属性,从根本上来说不是评价对象(道德行为者)自身的性质,而是评价主体内心的感觉。[3](P509)

与一般的道德评价理论相比,休谟的这种理论是具有颠覆性的。一般的道德学家,无论他们之间在观点上存在多么巨大的差异,但在考察道德上的善恶属性时,通常都是从评价对象或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分析的:一个行为或一种品质是不是善的或者(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取决于行为者的选择是否一贯地符合明智或中道,或者(如康德所认为的)取决于行为者的行为动因是否只出于善良意志,或者(如哈奇森所认为的)取决于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是否出于自然的仁爱之心,等等。唯独休谟在分析行为的道德属性时明确转向了对评价主体(而不是评价对象或行为主体)的考察。这一转向的意义是重大的,休谟本人也宣称应把这种转向看作“思辨科学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3](P509)。

因此,真正说来,行为或品质的道德属性,仅仅是旁观者将其内心的道德感附加于被评价的行为或品质之上而产生的。在理解休谟的这一观点时,罗尔斯甚至赞同麦基的“投射分析”:“……我们(指旁观者——

—引者注)把它们(即道德上善或恶的属性——

—引者注)投射到正在被判断的事物的身上。”[5](P129)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

—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55

第一章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道德的起源。2(掌握道德的本质。3(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和任何道德理论都在探 讨和解决的理论课题,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思 想家对道德起源问题都作出自己的解释。 道德的起源有两大动力因素:社会的他律性需 求与个体的自律性需求。前者是道德产生的外在吸 引力,是道德产生的宏观整体要求,后者是道德产 生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产生的微观人性基础;前 者是外显的、表层的因素,后者是内隐的、深层的 因素;前者使道德产生之后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 即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社会利益的手段与 工具;后者是道德产生后呈现出目的性的特点,即 道德以协调人的内在需求和完善提升人的品质为 目的。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即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 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全国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诚如他讲道,”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它必然孕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强加的方式呈现。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养科学之道德,培学术之规范 曾几何时,尼古拉.哥白尼直面罗马天主教廷的迫害,毅然决然地坚信着自己的“日心说”,穷其一生向《圣经》教义挑战,终将传世之作《天体运行论》留予后人,开启人类新的宇宙观;爱迪生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电灯材料进行上 千次的实验,经历无数的失败,最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光明;玛丽.居里忍受实验的重重困难与世俗的种种偏见,一心投入到放射线的研究中,发现了“钋” 和“镭”两种元素,为人类命运的改变贡献了一生。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史上 无数的科学家用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科学是认识真理,造福人类。科学作为 人类的崇高理想,一直激励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越来越盛行的当下,科 学道德与规范却越来越值得重视。 2011年,杜祥琬院士在南开大学面向青年学生做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时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真谛;由科学精神派生出的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于社会原则 约束自己的行为;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 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由科学精神自然导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道德行 为准则。科学的发展有赖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为之贡献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然而,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践踏科研真实性底线的“伪科学”事件 以及学术造假行为却层出不穷,这无疑是对科学尊严的严重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行为规范的事件被曝光。1992年底,某大学教师李富斌抄袭他人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给学术界带来极坏影响。2009年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同年5月,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 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 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2010年3月,原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连生, 被西安交通大学认定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取消教授职务,并解除教师 聘用合同。这一连串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被曝光,让人痛心疾首。 顾秉林院士曾说过,“科学道德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科研过程中的具体 表现,它是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加强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的道德意识和首先 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只有在一个科学道德得到遵守的环境里,科学家才会彼此 相信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才会提高科研事业的效率;也只有在一个科学道德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回归国家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作者: 更新时间:2005-8-31 20:26:01 来源: 点击率:1106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当今"回归国家"的学术热点中,一种是向传统国家回归的价值取向,一种重视国家研究的政治学分析框架。根据这一分析进路,应该着眼于现代国家建构的研究。相对于传统国家的现代国家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民族-国家,一是民主-国家,前者是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以主权为核心;后者是现代国家的制度体系,以主权在民为合法性基础。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现代国家建构中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非均衡性,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整合和文化整合的矛盾。认为依靠历史记忆和"祖先崇拜"的国族建构并由此向传统国家回归的思路既不现实,更不合理。对于处于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当今中国来说,更主要的任务是建构一个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相对均衡的现代国家。 如果说在1980年代政治学的视野中是"有国家无社会"的话,那么1990年代政治学界最为流行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析框架,旨在发现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萌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界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国家与社会框架的另一维度――国家。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国家的论述逐步增多,大有"回归国家"之势。由此出现了种种政治设计,如回归传统的儒学政治,要求建立王道国家等。在"回归国家"的风向中,我们需要追问:我们要回归的是什么"国家",对国家的回归是一种分析路径,还是一种回归传统的政治实践?我以为是前者。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成长,必然指向现代国家的建构。而对与市民社会相对而言的现代国家的研究还相当不够。笔者早在1990年代初开始"发现社会",提出了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的二分法,并一直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10年后,笔者开始"回归国家",但着眼的则是现代国家的建构。因为,没有一个现代国家,现代公民社会也难以建构起来。本文试图就现代国家的基本理论作一分析。 一、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民族-国家 国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列宁在撰写《国家与革命》一文时曾深有感受。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同文明时代的国家特性不同。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但不同类型国家对暴力的拥有程度和使用范围则不一样。20世纪社会科学家大师韦伯将国家定义为:"国家是一种持续运转的强制性政治组织,其行政机构成功地垄断了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并以此维持秩序。"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吉登斯完善了韦伯的国家观点。而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他们的国家定义都指的是现代国家,是相对前资本主义,即传统国家而言的。 界定现代国家的关键词是:主权与合法性。由此引申出现代国家的双重特性: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与民主-国家(democracy -state)。 民族-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原则的熔合,一种是政治的和领土的,另一种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它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组织基础的政治共同体。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现代国家的起源》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斯特雷耶却把11世纪到17世纪,西欧现代国家的早期历史、兴起的轨迹描述的很清楚。这本书分为了三个章节,大体上是以时间为脉络,第一章是从11世纪到14世纪,从封建社会的衰落到现代国家早期的雏形;第二章是14到15世纪中期,是西欧在现代国家兴起中看上去有所停滞但是在时间脉络上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时期。第三章大致叙述了一直到17世纪左右,西欧国家普遍形成自己的政治模式并影响今天的国家结构。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就在想,既然是一本介绍现代国家起源的书,那么核心的概念就是“国家”。这个概念是政治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记得在刚上本科学习政治学原理时,授课老师就带着我们剖析各种对于“国家”概念的论述,我也很想看到作者对于“国家”这一概念的明确定义。但是,如果是从概念界定的角度看,阅读完这本书是让我失望的,因为作者并没有给出对于“国家”的明确概念,但是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比起对于一个名词进行概念界定更为重要的就是全方位的理解它,因为即使界定了概念,也许这也只是一个空壳。斯特雷耶的这本学术小册子,却把一个鲜活的“现代国家”构建了出来。就像作者自己所言“也许我们一开始应该对国家进行定义,但是这种定义的大量阐释都不怎么让人满意。一个国家本质上是存在于它国民内心和思想中的,如果国民在内心不承认国家的存在,那么任何逻辑上的推导都不可能使国家存在。抛开定义,我们可以直接探寻到一些迹象,这些迹象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已经慢慢形成了。”正像作者自己所言,斯特雷耶所关注的是国家形成的这一过程,“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能表示其最终的形式。 在书的第一章中,以11世纪到14世纪为时间点,作者着重论述了现代国家起源的几个重要迹象和因素并着重论述这种国家形成元素在西欧不同国家的体现,即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差异性。从国家起源的迹象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维度,可以概括为外部的与内部的。斯特雷耶把外部的迹象归结为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主要体现在现代国家的形成上是一种帝国和城邦力量的结合。在帝国的环境中,军事力量十分强大,但是在帝国的形态中只有一小部分居民能够参与进去,按斯特雷耶的话讲就是“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也

科学道德学术规范

科学道德学术规范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扎实推进及人才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可喜可贺、可圈可点的成绩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某些方面存在的科学道德沦丧、学术规范失衡的问题必须引起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刚迈入高等教育领域,致力于开拓创新思想,有志于探索复兴文化.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此次“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习”,我懂得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深刻内涵及为什么要遵守科学道德及学术规范,明白了作为一名标准高校研究生应该怎样弘扬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学习中,老师首先给我们指出了何为科学道德: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道德规范及学术准则。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关系的具体准则之中。学术是兴校之本,学术也是学者立身之本。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它涉及学术制度、学术管理、学术评审、学风建设等高层次的规范和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只有建立在严格道德标准之上,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科学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制度传统,形成了科学的自我净化机制和道德准则,形成了科学的学术价值观。但是,当前的学术价值观的错位和学术道德的失范,严重地制约着学术的健康发展。存在着学术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学术理性主义价值观的对立与冲突,为学术而学术和为生活而学术的价值冲突,求真务实与追求名利的价值冲突等。价值观冲突的失衡,导致个人价值观的扭曲变形,通过科学不端行为获取声望、职称、职位、学位等方面的问题日趋严重。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科学道德失范、学术规范迷失问题的具体表现为:某些高校教师、某些硕、博士研究生、某些科研工作者.以及某些直接或间接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违背最基本的学术道德,或理直气壮地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妄图不劳而获;或直接、间接地抄袭、剽窃,企图升称晋职;或学术论文请人代笔,或上报成果署名失实,导致学术浮躁,急功近利;或科研项目粗制滥造,肆意编假数据,故意篡改表格、捏造观点作伪结论,致使学术成果水平低下,重复产出,涌现大量完全缺乏独创性,难以取得阶段性进展与实质性突破的学术泡沫。这些道德品质败坏、学术规范缺失的行为严重污染了本应纯洁而崇高的学术环境,严重影响了本应敬仰而颂扬的学术声誉,严重阻碍了科技进步与学术发展。因此,维护科学道德与加强学术规范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亟待解决问题。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着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贺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实际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事件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 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 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 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 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 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 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 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 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 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 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 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 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测试50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术共同体的特点。 A 具有共同学术旨趣 C 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 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D 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正确 2. 下列哪一项做法未违反学术规范。 A 学术水平低。 C 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 B 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D 篡改数据、文献。 正确 3. 任何研究工作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科技工作者有责任查阅前人已有的、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查新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查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有利于研究工作的优化,可以节省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和少走弯路。 B 在课题立项或是成果鉴定时要求有“查新”,并以查新结果作为该课题或成果是否具有新颖性或创新性的重要依据。 C 二十年前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不被检索发现的情况下,可以当成新的课题来立项研究或被鉴定成新的成果。 D 查新要求做到对相关研究领域有全面充分的了解,知道已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正确 4. 学术不端行为也称不正当的研究行为,指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学术不端。 A 抄袭剿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C 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 B 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D 论文缺乏创新。 正确 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 B 故意拖延对他人科研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C 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D 把对论文贡献没自己大的导师署名为第一作者。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A 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B 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 C 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 D 把领导署为第一作者。 正确 7. 按照项目实施规范,应按照项目计划书开展研究,不得擅自变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对项目人员变动和研究计划、方案等重大修改,。 A 由项目执行人员讨论决定。 B 须事先征得项目资助单位的书面同意意见。 C 经由项目执行人员讨论决定即可确定,但仍应通知项目资助单位。 D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 正确 8. 以下关于“引文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引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来源。 B 引文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但转引他人成果,可以不注明转引出处。 C 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入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 D 引用时应尊重文献的原意,不可断章取义。 正确 9. 下列关于“引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自己的论文中使用他人研究成果中的图表和数据,并未标注图表和数据来源。 B 组合别人的成果,把字句重新排列,加些自己的叙述,直接作为自己论文的研究成果。 C 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在文中标注并列入参考文献。 D 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原理,公式等据为己有。 正确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合理引用的行为。 A 对未公开发表文章也需要注明来源。 B 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现代国家的起源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报告 2018101678 孙立宇 1.现代国家应满足的特征: (1)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固定。临时性的、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团结在一起的组织难以构成国家。只有在时间上持续不断的,逐渐成为永久性的联合才能成为国家。同时,在地理上需要有一个核心区域,即便边界可能发生变动,只要民族中一定数量的人群居在固定的区域内,人们可以在那里建立起稳固的政治体系,才有可能形成国家。 (2)具有永久性的、非人格化的政治制度。即便是最原始的社会,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来处理内部的争端,以及为了对外斗争需要而组建武装团体。然而,一个团体组织如果要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固定地生活在某个区域,它就需要对差异化的资源和人力进行更有效的利用,由此导致了专业化的制度要求。这一制度要经受得住历史的变迁和人群的更新换代,与本团体组织一样永续存在,并且能够提高效率;更重要的在于加强团体中的政治身份感。(3)忠诚从家庭、地方团体、宗教转向国家,人民一致同意需要一个权威来做出最终裁决,且效忠于该权威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大部分参与政治的人都承认了对最终权威的需要,人民普遍接受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而维护国家是最高的社会宗旨。 作者根据现代国家的以上三个特征,从1100年到1600年间西欧的历史出发,探寻现代国家的出现。因此,本书主要探寻的是在时间上持续和空间上固定的政治单元的出现、持久且非人格化的制度的发展、对需要做最终裁决的权威的认同以及这一权威获得其臣民最基本的忠诚。

2. 在时间上持续和空间上固定的政治单元的出现: 基于对个人的忠诚而建立的政治组织缺少稳定性,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决定了当时的王国的特征,有些王国寿命很短,以致只能用统治者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在时间上持续高就的王国,其边界可能不断地的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这样的国家,一个稳固的政治体系无法建立起来。 但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欧洲的格局逐渐变得稳定,结束了长期的迁徙、入侵和战争。某些民族,占有了特定的地区,在同样的政治团体里保持了几个世纪,那些持续了很久的王国或公国的统治者有机会去发展出永久的制度。 3. 持久且非人格化的制度的发展: 在动荡和暴力的年代,大部分人首先追求安全与和平,弱小的政府总是充满自我增强的动力,以抵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任何一个存在一定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政治单元都需要建立法律制度和财政制度,以适应内部和外部的需要。 欧洲的政治系统在地方上过于薄弱和分化,税收制度的缺失导致国王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自己的土地,那些希望保持自己定位并将其传给后人的国王必须要在分散的地区形成连续性的政治单元,其关键在于提高地产管理的能力。因此,第一个永久的官职就是地产管理者,他们肩负国王的使命,征收土地上的收入,并使它们为国王所用。 由于当时对大多数错误行为的惩罚通常是以罚金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在地方上主持正义也是地产管理者的职责之一,而主持正义的收入占据了地方收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统治者意识到维护正义不仅仅可以增加收入,也是保持权威和提高国王权力的一种途径。 在当时,针对一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谋杀)和某些民事案件,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程序。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作答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在资料选取的过程中,研究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对研究资料进行区分和甄别 B.对所有资料都加以运用 C.忽视不利于证明自己的先验假设的资料 D.选取那么能够佐证自己的先验假设的资料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2.( )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A.学术伦理 B.学术规范 C.学术风气 得分:0 答题情况:不正确 正确答案:A 3. 已经在正式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再次发表( )。

A.属于一稿多投 B.不属于一稿多投 C.属于重复发表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4.评价专家发现评价对象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存在妨碍公正评价的其他因素时,( )。 A.应主动申请回避 B.同样可以参与评价 C.应保持评价的公正性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5.超过刊物退稿时间而突然发稿形成一稿两投,责任( )。 A.在作者不在刊物 B.在刊物不在作者 C.既不在刊物也不在作者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6. 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为一种独特的表述,因此它也是一种() 活动。

A.剽窃 B.知识创造 C.抄袭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7. 在科研活动中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浪费科研资源,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8. 数据核实不足,属于( )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掌握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的特点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理解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各派伦理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起源说” 1、神启说 这种起源说企图从“神”、“上帝”或者“天”、“绝对精神”那里引申出道德。 在西方,古代希腊贵族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代表,他认为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由于人的灵魂不同,等级不同,道德也就分为指挥、勇敢、节制、正义等不同德性。中世纪基督教的《旧约》,把道德规范说成“上帝”(神)耶和华对摩西的指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教规和道德戒律,即有名的《摩西十戒》。这十戒就是上帝在西乃山顶通过摩西向世人训示的宗教道德和法律条文。 在中国,汉代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圣人”根据“天意”而制定的规矩。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董仲舒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并通过对阴阳五行说的歪曲来论证他的观点,他认为天和阴阳五行说都是有道德的,而人又是天的副本,即“人付天数”。天按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类,因此,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醒)暝(睡觉)等,天有道德,所以人有伦理,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交感。这样封建道德被神化了,违背了封建道德也就触犯了天意,很显然,这种道德起源说是假借“神”或“天”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神圣化,以便欺骗、愚弄和统治被压迫阶级。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 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 ——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 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 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 "全国 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 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 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 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 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 变化。 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 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 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

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 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 ",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 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 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 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 诚如他讲道, "中国文化是统一的, 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 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 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至少孔氏相信具有普世性的东西,它必然孕 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 强加的方式呈现。 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 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 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 "现代国家" 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 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 "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 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 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 的目标协调起来?第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第三,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测试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为督促广大研究生主动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自觉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从2015级学术型研究生开始试行开展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基本知识的测试,作为研究生中期考核的一部分。测试总分为100分,答题时间限制为60分钟,取得90分以上者为通过。 系统将于2016年10月17日00:00开放,并于2017年7月31日24:00自行关闭,请2015级学术型研究生在此期间自行下载资料进行学习,并参加答题测试,答题测试不限次数。如果测试不合格,两周后方能进行再次测试。测试不通过或未参加测试者,将无法提交中期考核的审核结果。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作答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论文公开发表后收入论文集()。 A.应注明原来发表的出处 B.可以不注明原来发表的出处 C.应征得公开发表刊物的同意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2. 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属于()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3. 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属于()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4. 以人类为实验对象,实验只能由具备科研资格的人员操作,如果有学生参加研究,应有相关教师负责安排和监督,以保证()。 A.所有研究资料的安全与保密 B.所有实验步骤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C.所有实验步骤高度完善且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C 5. 中文期刊引用需按顺序注明()。 A.作者/期刊名/篇名/年期 B.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期 C.篇名/作者/期刊名/年期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6. 在高校,教师编书是经常的事,也是教学任务的一个方面。在编书时,有的编者整章搬用他人作品,即使是对某些词或句子略有改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图书后面附上了所有参考文献,是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 B.在图书每章末附上了所有参考文献,是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

世界现代新闻的起源

世界现代新闻业的起源 以前的教材都说,现代报纸最早起源于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新闻。 这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传播发展的顶点,不是现代新闻业的起点,因为现代新闻业的最早载体——报纸,应该是印刷品。手抄作业,不是现代新闻业的标志。 现代新闻业的产生与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相联系 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发生了一件影响欧洲工业和商业进程的事件:奥斯曼帝国军队经过59天激战,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堵塞了欧洲商人通往东方的道路(丝绸之路),逼着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海路。 1497-1499年,葡萄牙人达·伽马首先发现了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海路,随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最后证明海路可以通往世界所有的地方。于是,欧洲的市场经济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开始了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新闻业作为独立的行业,产生于这个历史大背景下。 达·伽马(Vasco da Gama ,1460-1524)1497-1499年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170多船员回来时剩下55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óbal Colón ,1451-1506)1492-1505年间三次向西航行发现美洲。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1519年9月率270人的船队开始环球航行,本人1521年4月在菲律宾被杀,其部下埃尔卡诺率领剩下的唯一的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原来船队的人仅剩10人(另外还有路上征召的12人)。 麦哲伦海峡563公里,3.3-33公里宽,深20-1170米。 一、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卡蒙斯(Luís Vaz de Cam?es,1524-1580) 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1494-1553) 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53-1592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标准基本学习知识检验测试

A 具有共同学术旨趣 C 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 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D 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正确 2. 下列哪一项做法未违反学术规范。 A 学术水平低。 C 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 B 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D 篡改数据、文献。 正确 3. 只有遵守学术规范,才能在学术共同体中得到认可,如果违反了学术规范,就会。 A 面临监禁 B 触犯法律 C 受到否定 D 受到警告 正确 4. 查新的结论与所提供的检索词或检索式有很大关系,如加上一个地区或物种的限定,很可能使一项并不新颖的研究,被鉴定为创新性成果,应当怎么解决。 A 扩大查新范围和时间,并进行同行评议,研讨结果。 B 继续原有的方式。 C 更改查新关键词或检索式。 D 放弃查新。 正确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 B 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 C 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 D 损害他人著作权。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 A 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 B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C 以校办企业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D 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正确 7. 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实施中应遵守的规范。 A 遵守项目下达(或资助)单位的有关规定。 B 为得出某种主观期望的结论而捏造、篡改、拼凑引用资料。 C 科研工作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协作。 D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接受学术界的检验。 正确 8. 按项目资助单位的规定及时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结题报告或者研究成果报告等书面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得提交弄虚作假的报告、伪造的原始记录或者相关材料。 B 不得侵占、挪用项目资助经费。 C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D 不得将已发生的仅仅少量滥用科研资源的事宜写入报告。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⑴“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摩西十诫。 ⑵“天赋道德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代表人物:孟子,康德。 ⑶“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代表人物:卢梭和亚当斯密。 ⑷“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代表人物:达尔文。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 2.马克思的观点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所以从这一方面说,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讨论】狼孩的故事,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没有道德关系?(本讨论是为上面(1)(2)这两个知识点服务的,学生是能回答出来的,答案很明显了,老师总结再强调一下即可)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生产关系,(哪些关系?可以请学生举例回答)如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关善与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