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课时间:总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生能说出有关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二、学生能说出诗中重点字词的释义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层楼:高楼。

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三、学生能理解诗歌,说出诗歌的大意。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四、学生能背诵这首词

学习过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师: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分钟)生: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2、师: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分钟)

生: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师: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分钟)

生: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情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师: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分钟)

生: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

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