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继而冲击韩国和日本,引起全球震荡,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各国经济间那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确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1.1.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由提奥多尔﹒拉维特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展。1990年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在1990年也采用了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滚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1991年彼得﹒狄肯在其《全球变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一书中指出:“当前经济活动不仅变的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变的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仅仅是说跨国界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扩大,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经济活动全球化则有质的不同,它是一种更先进更复杂的形式,它意味着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运作整合。全球化是比国际化更新的现象,在范围越来越广的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模式。”狄肯的观点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所引用。狄肯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各国开放度,经济相互依存度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地的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描述还有很多,如:“全球化的概念描述的是一种使世界经济接近与完全的市场这一理论的理想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值得向往的结果是:效率提高,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化是一场革命,它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所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以上几位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描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以及各自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认识,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本身的不断发展过程。据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的全球化,它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1.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生产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从实质上说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自由的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要素更合理的配置。这种趋势是以国际生产一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企业,尤其是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力量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已经历了简单一体化过程而正在迈向复杂一体化进程。所谓复杂一体化生产(Complex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是指国内企业在经营活动的

各个环节上建立全面的联系,是跨国公司运作的较完善、较成熟的形态。跨国公司从全球竞争环境出发,进行战略规划,将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保留在国内,而将一些转移到国外,可以通过股权控制,也可以通过非股权安排,甚至通过国际分包的方式取得某些零部件的供应,这样可以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定位在各个理想地点,从而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在同一资本支配下形成的价值链,也就是一个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价值增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进行,体现了高度的国际化,而又在同一资本的指挥下有机的结合成一个网络体系。

2)金融的国际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几乎极少受到阻碍。国际直接投资(FDI)迅速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界大会发表的报告指出FDI近10年持续攀升,2000年的EDI更是创下了骄人的记录,流入资金达8270亿美元,比1999年的6600亿美元(较1997年增长14%)猛增了四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间接投资的异乎寻常的规模膨胀、跨国的证券融资的制度障碍和政策障碍越来越小;跨国界证券特有的普遍化和巨大规模表明,国界对于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来说不再具有太重要的意义;跨国银行迅速扩展,业务网络遍及全球,在瞬息之间调动巨额资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务贸易总协定已经达成,一个消除金融服务领域国家保障的新法制的建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预见,在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建立一个类似于商品劳物贸易的自由体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下一个目标。即使实现这个目标还会有一个过程,但发展趋势是自由化一体化而不是保护主义则是确定无疑的。

3)世界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其首先表现为国际规模不断扩大。1980-1992年,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GDP的比例由28%上升到35%,1995年世界贸易额达6.1万亿美元,1997年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率由1996年的3.6%提高到7.7%,贸易额达到6.68万亿元。贸易范围也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品种多样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从1985年的308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7万亿美元,1997年达到1.35万亿美元。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3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次,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经济转型和开放力度的加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

1.2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1.2.1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

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是近代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一方面使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出现了以生产自动化为基础的大规模生产,出现了一开始就面向世界市场的外向型和特大型企业包括钢铁、造船、汽车、家电、石化等部门的企业。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又全面展开,包括集成电路、微电子计算机、个人电脑、软件、光导纤维等在内的高技术信息产业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产业经济,而不仅仅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它使交通、运输、通信工具革命化,出现了载重几十万吨的远洋超级货轮,大载量的超音速飞机、出现了光纤、卫星、传真、互联网等通信信息工具,形成了世界性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和通讯网,空前的缩短了各国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

“天涯若比邻”的境界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1.2.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跨国公司虽然在战前已经出现,但为数很少,而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0年代初,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7万家,其境外分支机构24万家。1998年,跨国公司总数已增至5.3万家,其境外分支机构发展到45万家。跨国公司境外分支机构的资产存量已超过了 3.5万亿美元,其销售总额已突破9.5万亿美元。据统计,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60%-70%,工艺研制的80%-90%以及国际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发展还表现在其全球经营的战略与行为方式的重塑,跨国公司从传统的多国国内经营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经营战略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变化也使其在对外投资的行为特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1)投资由新建投资方式向兼并收购方式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新建投资方式已退居次要地位,兼并收购方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一种主要战略。以美国为例,1951-1960年期间,新建投资项目占全部对外投资项目的比例为62%,1990-1994年期间,比例下降到52%。80年代中期以来,兼并收购占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在80%以上(1991年和1992年除外,分别占69.7%和69.2%),1994年和1995年超过90%。从世界范围内看,跨国兼并收购的总交易额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1995年全球兼并收购总交易额达2372亿美元,1996年2746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16%。而1999年则创下468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尤其自1992年开始至今,跨国兼并与收购风靡全球。1998年世界最大的飞机生产厂家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交易额达140亿美元。1999年5月,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合并,世界第五大、市值达920亿美元的新汽车制造厂就此诞生。1999年6月24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宣布花费48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TXI)。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兼并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变革进程中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已对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2)跨国公司向跨国战略联盟发展。跨国战略联盟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性的,联合各方仍保持本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彼此依靠相互间达成的协议联合成松散或紧密的整体,它并不强调合作之间在各方面的向容性。联盟的战略目标是指向高科技领域,围绕他们长期的共同的目标进行取长补短、优势叠加的合作。通过结成跨国战略联盟,使跨国公司拥有了更多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集中关键技术,获得产权,优势内部化,开发东道国区位优势等。战略合作提供了免费获得技术、降低成本和风险、取得技术协作溢出效应的途径,尤其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这种合作更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获得有形或无形资源、降低研究和开发的成本与风险。对中小型跨国公司来说,战略联盟也是克服研究与开发规模劣势、开拓国外市场、进行国际化生产的重要手段。

跨国战略联盟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建立合资企业、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合作生产、研究与开发、勘探协议等,其中共同研究与开发、合作生产和销售是常见形式。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跨国联盟方式,以取代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1997年世界投

资报告》,跨国公司间的联盟协议明显增加,从1990年的1760份增加到1999年的4600份(不包括跨国公司间的战略研究与开发协议),跨国公司的协议大约占全部公司间合作协议(包括同一公司间的协议)的61%。跨国公司间的战略研究与开发合作协议也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280份增加到1998年430份。1990-1998年期间的所有跨国协议中,绝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在1989年仅占3%,1998年占13%。而发达国家又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美国跨国公司参与的跨国联盟协议占总跨国协议的80%,欧盟占40%,日本占38%。

1.2.3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战后在美国的倡导下,先后建立了IMF、WB、和GATT(WTO),它们被称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它们制定国际货币、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统一规则,对成员国贸易进行协调,它们制定的超国家、超制度、超意识形态的国际规则,对世界经济的运行有着规范作用,对各国的经济行为有着约束作用,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法律框架。

1.2.4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就谈不上经济全球化,战后在欧亚建立的十八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产品经济模式,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初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立场,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经济封锁的政策。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以苏联为榜样,实行内向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这样市场经济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各主要国家争夺的重点从政治军事领域转向了经济领域,增强综合国力成为各国的第一位的战略目标,普遍扩大了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在苏东巨变和中国、越南等国改革中,都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并都在加强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努力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样,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层次国家的共同体制,真正形成了世界性的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

上述四大因素的出现和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现在可以说,一切地区、一切国家、一切经济部门、一切企业、一切生产要素(资源、资产、劳物、科技、信息、人才)都直接间接的纳入到了全球市场体系之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