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析:“棉布的出口”与“深受……欢迎”不搭配,实际上“深受…欢迎”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棉布的出口”应改为“出口的棉布”。

例②: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应为“未来家园的美好远景”;二是不合逻辑,“描绘着”是进行时态,而“未来美好的远景”则是将来时态,两者不能混用。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①: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析:“无比的”本是“热情”的定语,误放在“进行”前的状语位置,故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并删除“的”。

例②:“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历届”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占地面积……”。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问、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

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退休了。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语序不当,渎起来就别扭。

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好多种”不能修饰“当年”,应移至“东西”前;“当年”一词应置于”周恩来”之后。另,“东西”一词显得不够庄重,改为“物品”要妥当些。

4、状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析:“将来”应移至“成为”之前作状语。

例②: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湖南卷)

析:语序不当.“摄影家的……倾注于笔下”这句中的“没有”应调到“把”前面。改为“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

5、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析: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

6、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的形容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如: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就会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析:应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目的),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情态)阅读着。

7、主客体次序不当

例:勒萨日在过去对中国读者是比较生疏的。

析:“中国读者”与“勒萨日”应对换位置,主客体关系才恰当。

8、谓语次序不当

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析:应先“听取”后“讨论”,才符合逻辑顺序。

9、主语次序不当

例: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析:主语的次序不当,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学生、老师和领导”。

10、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

例: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语序不当。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深刻的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此题脱胎于1994年全国高考语病题(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11、对应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有些词语前后有对应关系,互相对应的词语如果顺序不合理,就会表意不明确。

例: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析:从地理位置上二看,“塔里木盆地”在南,“准葛尔盆地”在北,后文的“南北”两字与前面的对应关系错误,易让人产生误解。应将“准葛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交换位置。

12、虚词位置不当

(1)介词或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例①: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本句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生物入侵”,谓语是“指”,宾语是“物种”。运用简缩法分析,就可以看出本句主、宾搭配不当是主要毛病。“生物入侵”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物种”。)

例②:3月17日6名委员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析:“关于……事件”这个介词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应移至“世界各大报纸”前(也可将“关于”改“对于”)。

(2)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例: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析:“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之前。应把“不”放在“把”字前。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前分句的关联词置于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则置于主语前。后一分句的关联词由连词充当时,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前;由副词充当时,则放在主语后。

例①: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析: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不但”移到主语“他”后。

例②: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析:两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不但”应放在“同学们”之前。

13、复句的分句次序不当

句序不当一般包括概念大小排序不当、语义轻重排序不当、时空顺序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几种情况。造成句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是:造句时没有遵循概念大小、表里、远近、深浅、高低、因果、现象到本质的排列规律,对句子排序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

例①: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析: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才符合动作先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例②: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析:后两分句语序不当。两者隐含有递进意味,也含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现在的“两岸人民”,将来的“子孙后代”,应将后两分句互换位置。

例③: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析:此句关联词领起的内容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整体进步”应高于“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以语序应颠倒过来。另,“现代化问题上”似应改为“现代化改革方面”为宜。

备考提示:

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语序不当又可能引起搭配不当,从语意方面来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有些语序不当问题从语法方面能明显看到,但有些语序不当比较隐蔽,只能从语意语境方面去分析,像语言衔接连贯又是一类语序问题,辨析时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谨防“并列惹祸”,句中若出现并列结构时,应考虑并列结构的语序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逻辑、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是否妥当等;多重定语、多重状语的排列也是重点。

二、“搭配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主谓不搭配

例①:我国于l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的主语“手机用户”与谓语“层出不穷”(只用于事物,不用于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例②: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析:“代表了……品质”不搭配,“代表”改为“表现”。

例③: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析:“教导”不能“出现”,“循循善诱的教导”改成分句“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放句末)。

2、动宾不搭配

例①: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此句中的“提高”可以与“水平”搭配,但“培养”与“水平”不能搭配,该句可将“和培养”删去。

例②:九颗正义的子弹几乎同时射出,结束了九个罪恶的灵魂!

析:“灵魂”不能“结束”,当改为“生命”。

3、主宾不搭配

例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要阶段。

析:“中学生是……阶段”不搭配,应去掉“生”,使“中学”与“阶段”相搭配。

例②: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

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这是一个复杂单句,其主干为“生物入侵……是……物种’’,主宾在意义上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主宾搭配不当。应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4.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①: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析:“歌声”不能说“一支”,可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例②: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中的定语“史诗”与中心语“主旋律”不能搭配,应将“主旋律”改为“主线”。

例③: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中的状语“被他清晰的思路”与中心语“感染”不搭配,改为“被他清晰的思路征服了”

5、介宾不搭配

例①:但为了安全的理由,我已把它全部变为瑞士法郎跟委内瑞拉银币。

析:“为了“不能带宾语“理由”,删“的理由”。

例②:依据罪犯作案的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并比较作案现场,认定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完全相同。

析:介词“依据"后缺宾语中心词,“凌晨”后须加“的规律"。

6、关联词不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是配对的,如“因为……所以……”“只有……才能……“不仅……而且……”等等,不可混用。

例①: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年高考湖南卷)

析:此句中,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不只是“与表并列关系“而是”不能搭配,可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例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析:“在……中“与“得到了力量”搭配不当,应是“从……中得到了力量“。

7、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例①:搞好地震预报工作,取决于科研能力是否提高。

析:前面是“搞好”,后面是“是否“,一面对两面,造成对应失调。

例②: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中,前面述及肯定和否定(“有没有”)两个方面,而后面却只述及肯定(“继承和发扬”“学习”)一个方面,为使前后照应,可将“有没有”改为“要有”,或在“既”前加上“能否",并删去后两句中的“要”。

8、特殊词语与数量短语搭配不当

例①:虽然成本增加了20%,但产品的合格率却下降了一倍。

析;“下降“降低”“减少”等词语只能与百分数或分数搭配,不能与倍数搭配。

9、联合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不全搭配

如果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要仔细查看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是否都搭配,谨防联合短语中或复句中隐藏着搭配不当的问题。

例①: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析:“加快了”与“速度”搭配,但与“规模”不搭配(属动宾搭配不当)。

例②: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析:“新产品、新材料……研制开发”可搭配,但“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就搭配不当了(属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10、多方搭配不当“综合症”

例①: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此句中用并列复句(既……,又……)陈说“小刀”的作用,其中,“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属动宾搭配不当,“宰杀、解剖’’的对象应是“牛羊",而不是“牛羊的肉”。另外,此句

“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系动宾短语,和后面的成分显然不能搭配,应在“携带"后加一个“的”字。

备考提示:

“搭配不当”仍然是高考试题设置语病选项的“大户”,其中,单句的主干搭配是否得当是考查的重点。了解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提取句子主干是辨析此类语病的基础。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残缺

1、主语残缺

(1)省略不当造成主语残缺。

例:我和他认识的过程中,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哪一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析: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或“都”前补上主语“他”。

(2)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例①: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析:介词“由于”掩盖了全句的主语,删掉“由于”,让“游泳技术的提高”做主语。

例②: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年高考浙江卷)

析:此句缺少主语,可将介词“在……中”去掉,使“这部作品”作句子的主语。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会,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热烈欢迎,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

析:后一分句暗中更换了主语,“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的主语已经不再是“唐诗朗诵会”了,应加上主语“观众”。

(4)在主语前用使令性动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看了电视剧《围城》,使我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

析:“我”前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就缺少了主语。应删除“使”,让“我”做全句的主语。

(5)主语的中心词残缺。

例①: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长宾语是一个主谓句,这一主谓句中“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作主语,但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热血”后加“的人”,使“那些……人”作主语。

例②: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后分句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三岔河口”后添加“的建设’’等字样。

2、谓语残缺

(1)把词语中的动词误认为句子的谓语。

例: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思维的能力。

析:句中“有条有理”是一个词,这里误把“有”当成了谓语,从而造成谓语残缺。应在“不可能”后面加“形成"或“具有"等动词。

(2)随便转换话题造成谓语残缺。

例: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析:这个句子中“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是写人,可还没有写完,后面就转而写“大坝”了,造成了这个句子前后缺乏谓语连接。可在“一道四米高”的前面加上“终于使”,使全句成为一个兼语句,表意就连贯了。

(3)误解词性造成谓语残缺。

例:我国的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析:这一句中用错了“在”这个词的词性,这里“在”与“贵州高原"构成介宾结构,并不能充当渭语,应在“贵州高原”的后面加“栖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来作鸟类的定语。

(4)把本来存在的谓语动词挪作他用。

例:由于这种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墨西哥农民的欢迎。

析:这一句误用了“更强”一词的词性,这里形容词“更强”“后面带了宾语“能力”,不能作谓语,应在它前面加“有”作谓语;也可把“更强”移到“能力”后面用形容词充当谓语。

(5)谓语中心词残缺。

例: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析:“强国”后加上“而奋斗”之类作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1)该带宾语的动词没有带宾语。

例:成绩不好的同学应该不甘落后,努力赶超。

析:此句应在“赶超”后面补上宾语“成绩好的同学”。

(2)由于宾语中的定语太长而忘记了中心语。

例①: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成分残缺。可在“积极进取"的后面补上“传递”的宾语“的精神”。

例②: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扩大……教科书的发放范围“。

例③: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后添加“的发放制度”等字样,作“建立”的宾语。

(3)错把充当定语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当成了整个句子的宾语。

例:我们一定要培养顽强克服困难。

析:此句中错把“困难”当成了全句的宾语,这里“困难”作“克服"的宾语,应在句子末尾加“的精神",补出宾语的中心词。

(4)介词的宾语残缺。

例: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2006年高考安徽卷)

析: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宾语,应为“以……不折不挠的精神……”。

4、定语残缺

例①:赵家堡却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不乏能人高手,蔡福、蔡老四就是之一。

析:“之一”前加上定语“其中"。

例②: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析:“相当时间”一般是指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某一段时间。用“相当"做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长”,使“相当长(的)”做定语。

5.状语残缺

例①: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

析:此句的“一开春”到“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之间缺少时间的过渡,应在“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的前面加上“秋天’’。

例②:在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析:介宾结构作状语,介宾结构不完整;介词“在”缺少搭配。应加上“的时候”,或干脆去掉“在”,将整个句子升为复句。

6.虚词残缺

例①: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析:应在句首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就不明确。属介词漏用。

例②: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析:缺少介词,此句可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前补上介词“在”。

例③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介词结构残缺。本句是比较典型的介宾结构套用句,应在“自己”前加一介词(“对”或“跟’’“与”“同”等),构成介宾结构“跟(与、同)自己”,而前面的介词“和”则与后面的“同行”构成更高一层的介宾结构“对……同行”。

7、关联词残缺

造成关联词残缺的原因:(1)疏忽造成脱落;(2)省略不当;(3)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造成脱落。修改此类病句宜采用分解法,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看关联词是否该省略,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是否出现了脱落。

例①:她虽然没读过高中,爱学习、肯用功,最终考上了大学。

析:“虽然”一词缺少相照应的关联词,应在“爱学习”前补上“但是”。

例②: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析:此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分句缺少同“不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语“而且”,使语意表达不明确,应补上关联词。

例③:教师只有爱学生,时刻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析:此句属于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的情况,应在“无愧”前再加个相照应的关联词“才’’,以使语言的节奏感更强。

(二)赘余

1、主语赘余

例:l956年,他作为一个刑侦战士,在一次追捕两名在逃犯时,他奋不顾身,勇斗顽敌。

析:第二个“他”多余,删去。

2、谓语赘余

例:中秋季节,他们要去远远的太湖去赶黄鲇鱼的鱼讯。

析:第二个“去”多余,删去。

3、宾语赘余

例①:今天,我们来到扬州瘦西湖的景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等风景点。

析:删除“的景点”。

4、状语赘余

例:如果把我们的习惯用语“吃了吗”塞进外交辞令,岂不被人贻笑大方。

析:“贻笑大方”已含“被人”之意,“被人”多余,删去。

5、定语赘余

例①: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的。

析:“历代"多余,删去。

例②: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成分赘余,应去掉句中的“产生’’。①②

6、补语赘余

例:由于受版面容量限制,只好对文章原稿略加删改一些。

析:“略”含有“一些”之意,故应删去句末的“一些”。

7、虚词赘余

例①:北京电台英语广播话说得很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的确感到非常困难。

析:“对于”多余,删去。

例②:照片拍得是否好,诗歌写的是否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析:“所”多余,应删掉。

8、词语堆砌造成的赘余

词语堆砌一般有两种情况:(1)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2)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修正的一般方法:对堆砌的词语进行取舍,留下最合适的词语。

例①:他负责管理掌管全公司的生产调度工作。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只保留“管理”或“掌管”一词即可。

例②:老师的这项决定太符合学生实际了,太好啦,好极啦!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太好啦”和“好极啦”两者取一即可。

9、语义重复造成的赘余

语义重复一般有两种情况:(1)词语在概念的内涵上重复;(2)词语含义与整个句子的语境义重复。修正的一般方法:结合具体语境,依据生活情理认真、仔细、深入地进行辨析。

例①:中国红十字协会举办的预防艾滋病的大型展览,于昨天开始在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了。

析:“开始”与“正式”语义重复,修改时两者可保留一个。

例②: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的贫困生入学问题。

析:“当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掉“当前”。

例③: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 ’

析:此句中,“容”意为“让”,“令”意为“使”,二者在表意上重复,可删去“令人”。

例④: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此句中,“必须”意为“一定要”,与后面的“要”重复,应删去“要”。

例⑤: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否则"意为“如果不是这样”,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下列词都是不明成语意思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寒舍蓬筚生辉”、“正方兴未艾”、“各自分道扬镳”、“独逢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等。

下列词都是不明词的兼类现象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付诸于”、“夫妻俩人”等。

下列加点的词都是不明谦敬称造成了语意重复,如:“我的拙作”、“我的吾师”、“您的令爱”等。

10、分句赘余

例:处分期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

析:“只发生活费”,当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等。后一分句赘余,应删。

备考提示:

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当主语、宾语带有较长的修饰限制成分时,谨防“中心词缺少症;句首为介词结构时,要提防是否缺少主语(介词结构不能作主语);介词结构中,配对使用的介词的缺失和介词宾语的缺失也不能忽视。

四、“结构混乱”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句式杂糅

杂糅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几年病句考查的热点。请看下面的这些试题:

例①: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析:此句可将前半句改为“比赛过程中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也可将后半句改为“已经成为本届组委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例②: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重庆卷)

析:此句的后半句可改为“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重视”,也可改为“没有引起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例③: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2005年高考北京卷)

析:将分说(“在于……不在于……”)和比较(“……多于……”)两种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致使表意不明。可保留一种,将“多于”改为“不在于”即可。

例④: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析:句中的“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将假设句(“如果……”)和介词结构(“当……时”)两种句式杂糅。可将“如果”改为“当”。也可直接删去“时”。

例⑤: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年高考全国卷II)

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句式杂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杂糅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

第一种,两句混杂: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下面分类进行具体例析。

1、主语部分杂糅

例: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析:此句中也是杂糅进了两个主语,一个是“21世纪”,一个是“我们”。可改为“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我们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2、谓语部分杂糅

例: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析: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了一起。

3、宾语部分杂糅

例:“广播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析:此句的宾语部分中“缓解和改善症状”与“可以”搭配,表达意思已经很清楚;但是因为还可以用其他的说法,所以这个短语中的“缓解和改善”突然改作谓语,由“快”充当它的补语,于是产生的杂糅句。可分别改为:“广谱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特别是止痛效

果好。二是……“广谱晚癌康”一是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4状语部分杂糅

例: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式杂糅。此句将“对……问题”“在……问题上”两种句式杂糅使用,可删去“上”或改“对”为“在”。

5、定语部分杂糅

例:记者手中有几瓶来自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析:此句的定语部分有两种说法。一是“来自不同渠道的……”,另一种是“从不同渠道购买的……”此句可分别改为:

记者手中有几瓶来自不同渠道的美国产的鱼油。

记者手中有几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6、主动被动杂糅

例①:她将买房之款,除购买部分高档物品之外,其余大部分已被她在上海等地挥霍一空。

析:删去“她将”成被动句,或删“已被她”成主动句。

例②: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客户倍受信赖的。(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式杂糅。主、被动句式杂糅,可删去“倍受”或改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倍受新老客户的信赖”。

7、施事受事杂糅

例:对于随地吐痰这种不讲卫生的现象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析:“受到”改为“提出”,或删去“对于”。

8、“把”字句“被”字句杂糅

例:今年将发年终奖金,我们应该把这个好消息为群众所知道。

析:改为“把……告诉群众”或“这个好消息应该让群众知道”。

9、反问句与判断句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析:改为“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或“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10、肯定句与否定句杂糅

例: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

析:改“必须”为“非”,或删“不可”。

11、复句杂糅

例①:我们只有像纪昌那样,不畏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全力以赴在学习、研究、创造上,并持之以恒,何愁得不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析:“只有”改为“只要”,或结尾改为“才能得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例②: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关系混杂,可删去“造成”,或将前两句改为“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两种可供选择的正确句式):

听到……噩耗传来(听到……噩耗……) (……噩耗传来)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打着……为幌子(以……为幌子;打着……的幌子)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被……束缚下(被……束缚;在……束缚下)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原因是……)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第二种,前后牵连: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①: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析: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例②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析: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话题转移

例:匪军在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匪军。

析:这句话的主语纠缠,前面的主语是“匪军”,后面的主语是“游击队”,应该在后一处加主语。

(三)层次不清

例:新华社发出载人航天飞机即将升空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技界人士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析:“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技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备考提示:

一种意思有多种说法,当我们用两种以上的说法来表述同一意思形成语句时,就会产生结构语病,因而,“结构混乱”语病的辨析要重在理清“表述方式”。一般说来,病句中的“表述方式”因糅合混用,往往是残缺的或赘余的。

五、“表意不明”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多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中国汉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由于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还借款2000元。

析:句中“还”可读“huán”,句意为“他已经归还了欠款2000元”;也可读“hái”,句意为“他再借款2000元”。

2、同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达时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析:此句中“震灾”和“赈灾”读音相同,在作为广播稿进行朗读时,听者容易混淆。

3、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里,某个词组含有多重含义,由于读者理解不同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我推门一看,满屋子都是烟。(析:“烟”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满屋子都是烟雾”;也可以理解为“满屋子堆的都是烟”)

例②: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表意不明。“一处雷达、通讯导航”中数量短语“一处”限制的对象不清,是仅指“一处雷达”,还是指“雷达、通讯导航”各一处?

例③: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表意不明。“予以否认”关涉的对象不定,是否认“收”还是否认“不收”?另,句首应添加介词“对于”,用于引进陈述的对象(“……问题”)。

4、代词指代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如果某个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高考题)

析:此句中代词“此”指代不明。前一分句包含两项可选

例②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表意不明。“十来岁的少年”称代的对象不定,是“我”?是“你”?还是“我与你”?

应在该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5、词性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析:此句中“锁”作为名词,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锁”作为动词,则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

例②: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

析:此句中“跟”是兼类词,作连词时,可理解为“我”与“他”是同学;作介词时,则可理解为“我”是他的学生。

6、修饰或关涉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同一个短语或句子,由于定语的修饰对象不明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中“180多家”既可以理解为只修饰“医院”,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医院、照相馆、出版社”。

7、陈述对象或称代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某个词语或某个分句陈述的对象或称代对象含糊,也可能造成表意不明。

例①: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2005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中“很高兴”的陈述对象不明确,既可以是“祁爱群”,也可以是“援藏干部”

例②: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析:句中“批评的人”是多义词组,既可以理解为“文章中批评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文章的人”。

8、施受关系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在句子中,由于对某人究竟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辨析不清而导致表意不明。

例: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析:句中的“孙燕”,可以理解为施事者,即“孙燕亲自拍摄了一些照片”;也可以理解为受事者,即“别人给孙燕拍的照片”。

9、必要成分残缺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

析:此句中在“三四倍”前缺了必要的成分,如“每天”“每月”或“每年”,因而可能产生几种理解。

例②: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2006年高考重庆卷)

析:此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10、停顿或结构不同造成语意不明

对于同一个短语或句子,在朗读时,停顿的位置不同,也可造成语意不明。

例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句中“晚上来”有两种停顿方式:一是“晚上/来”,即在晚上才来的人;二是“晚/

上来”,即上来晚的人。停顿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例②: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属“结构歧义”,表原因的“因患病住院”一句置于句首,似乎成了“黄昆和姚明没能到场领奖”的共同原因。

11、标点不当造成语意不明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语意不明。

例: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析:此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去掉“并”字前的逗号,就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12、令人费解

例①: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析:“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例②: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析: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到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自;“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备考提示:

指代对象不明和结构歧义是“表意不明”语病的大项;“误用否定”改变了以往“多重否定+反问”的考查模式,代之而来的是“带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否定”的考查模式,如:“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忌睡前不可恼怒”“避免不受侵害”(“防止”“忌”“避免”含有否定意味)等。

六、“不合逻辑”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概念混乱

例①:韩师傅父子的英雄行为,我们要发扬下去,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

析:加点的概念前后混乱,“行为”与“发扬”也不搭配。

例②: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此句中,“损失在百万元以上”这一分句将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暗中换成了“电线电缆厂”,为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可在“损失”前补上“使电线电缆厂”。

例③:她母亲曾为桂花拒绝与她为桂花选中的男人结婚而要对她进行报复。

析:根据文意,这句话中的第一、第三个“她”是指桂花,而第二个“她”则是指桂花的母亲,“她”的概念不同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2、并列不当

例①:书架上放着许多工具书,其中有辞典、字典、《辞海》、《现代汉语辞典》、《康熙字典》等。

析:字典、辞典与其余三部辞书是从属关系,不能平列。

例②: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分类混乱。“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可将“乒乓器材”改为“乒乓运动装备”。

例③: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构成种属并列,“床上用品”属于“生活用品”。

3、主客颠倒

例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2004年高考全国春招卷)

析:此句犯了主宾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代近史是比较熟悉的”。

例②:我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析: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改为“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4、判断不当

例①: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析:删“过程”和“一个”。

例②: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不合逻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显然。减少(“下降”)是不能用倍数来表示的。可改“九倍”为“90%”。

5、自相矛盾

例①:叶燮的这一论点,和明代“公安派”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的论述,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析:“基本上”不是“完全”。删去其中一个。

例②: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2006年高考北京卷)

析:“一个群山深处”说法小妥,表单数的“一个”与表复数的“群”相互矛盾。另外,此句中的“和”字应改为“以及”,使“一条”仅修饰“河流”,避免产生妒义;“造就”宜改为“形成”。

例③: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高考全国卷)

析:“日前”意思是“几天前”,与“正在”矛盾。

6、顾此失彼

例①:对科技人员这么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析:“是不是可以忽视”改为“要不要重视”,这样,两个设问与“回答”就呼应。

例②: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前面讲“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包含“收”和“不收”两个方面;而后面“予以否认”的回答无法使“收”和“不收”的意思明确。可删去前句中的“是否”。

7、照应不周

例①:可见学习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析:“好坏”是两面,“勤奋学习”是一面,照应不周,删“坏”。

例②: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析:本句语病是“两面对一面”,前说“有没有”,是两面,后句却只从正面陈述,是一面,前后照应不周。

例③: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高考全国卷)

析:此句语病也是“两面对一面”,町去掉“能否”。

例④: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也属于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抓不抓”是“肯否”两面,而“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则是一面,可在“祖国建设事业”后加上“是否”以消除语病。

8、否定失当

例①:全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成桦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她一贯努力学习的结果。

析:“不是”改为“是”。

例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和‘谋略”’,但句中却再次用了“不足”与“不当”,造成两次否定,意思完全变反。

9、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问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

例①: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2001年高考全国卷)

析:“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具体表现而非结果。

例②: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析:难道是“一般老百姓”就会走上贪污犯罪的道路?这句是强加因果关系。

10、不合事实或事理

例①: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析:此句不合事实。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例②: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应该删除“伪”字。

例③:如何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不合事理。难道还要有“合法、透明的暗箱操作?”

例④: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按照技术的发展进程,“多媒体形式”比“纯文本形式”更先进,应将“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改为“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例⑤: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安徽卷)

析:此句中,按照事理顺序,应将“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改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备考提示: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是“不合逻辑”语病的重中之重;前后矛盾、不合事理也是“不合逻辑”经常涉足的区域。

《病句辨析》公开课教案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公开课教案 上课教师:古雪燕上课班级:九年级一班上课时间:2017.4.12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 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 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 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通过实例来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诊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课程时所遇到或自己所写出的病句。 1、何为“病句”?(提问) 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2、如何辨析病句。 (1)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2)找——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3)改——修改病句 (4)查——检查修改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 二、学生活动一:辨析病句病因。

病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1)搭配不当 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2)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例2: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3)词语误用。 例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 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4)指代不明 例1: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到底是谁不认识谁?不明确,应在最后加上“他”) 例2:小明和小华的同学来了。 (5)语序不当 例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2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成分赘余”病句类型 教学过程: 一、考题演练 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2、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第二个句子前面己说明“只发生活费”,己排除了发放奖金,再说“免发奖金”,重复罗嗦,应删掉) 3、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4、从他微弱的呼吸着,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前面已说"微弱"、“没有死”己含有)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6、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不可多余) 7、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进行”多余,应去掉) 8、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打”多余,应删去) 9、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宾语多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10、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11、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附加成份多余“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12、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否则重复) 13、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是否”多余,应删掉) 14、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15、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将其删掉) 二、规律总结: (1)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 (2)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堆砌词语、词义重复、为蛇添足等 三、高考金题 1、(2004年高考天津卷)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中旬”与“前后”重复,删去“前后”) 2、(2004年高考福建卷)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删去“的时间里”) 3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97年) 4、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88年) 5、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98年) 6、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 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季)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四、巩固训练 1、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当前全国各类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听了父老乡亲们的介绍,看了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欣慰。 3、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党政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4、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5、中央对棉花生产是十分重视的,指出“棉花生产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指示。

辨析与修改病句之句式杂糅教案及反思

病句辨析与修改之句式杂糅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句式杂糅病句。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句式杂糅病句产生的原因,掌握句式杂糅病句类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会修改句式杂糅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句式杂糅病句。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句式杂糅病句产生的原因,掌握句式杂糅病句类型。 教学难点: 掌握句式杂糅(结构混乱)这种病句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笑话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则笑话,请大家可别把肚子笑疼了。 某校有大、小两食堂。大的为学生用,小的为老师用。因为小食堂菜好味棒,许多学生便跑到小食堂买饭,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小食堂门口贴出一则告示:经研究决定,本食堂专卖老师,考虑实际情况,也卖学生。但要卖完老师,再卖学生,卖完为止。 这则笑话,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有人因为表达不当,老说病句而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修改病句。 二、考点要求: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对于前面三种病句类型,我们以前接触较多,并不陌生。今天复习的重点是句式杂糅这种病句类型。 三、什么叫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简言之: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下面请看几个例子: 四、例句引路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分析病因:“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 修改意见:将“由于”改为“由”即可。 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分析病因:“壮举是……表现”“壮举背后是……”两种句式套在一起了。 修改意见:去掉“背后”或“的表现”。 五、修改病句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基本思路 (1)凭语感(读多几遍) (2)懂语法(句子主干、固定搭配、排列顺序等。) (3)识逻辑 修改原则 ⑴以不改变原意为前提。 ⑵对准出错点入手。 ⑶改动越少越好。 六、常见的句式杂糅病句类型及其修改 师:修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句式杂糅病句常见的15种类型: (1)表时间 【典型结构】长达……之久———长达…… // 达……之久 1.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典型结构】超过……以上———超过…… // ……以上 2.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 (3)表对象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教学要点】1、依据课标,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二、知识结构 1.辨析病句 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2.修改病句。 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三、病句的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①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名) ②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③这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要按逻辑排顺序)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定语误放状语位置) (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例:①我为表敬意昨天在电台又为你点了一首歌。(目的+时间+地点+副词+形容+对象)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析:“棉布的出口”与“深受……欢迎”不搭配,实际上“深受…欢迎”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棉布的出口”应改为“出口的棉布”。 例②: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应为“未来家园的美好远景”;二是不合逻辑,“描绘着”是进行时态,而“未来美好的远景”则是将来时态,两者不能混用。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①: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析:“无比的”本是“热情”的定语,误放在“进行”前的状语位置,故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并删除“的”。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Analysis and revision of teaching plan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 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 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 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 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 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复习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 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 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三、实例分析 四、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五、病句辨析有诀窍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教案-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一、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①增(增加字词)——如成分残缺的句子 ②删(删去多余、重复字词)——如成分多余的句子 ③调(调整字词的顺序)——如语序不当的句子 ④换(更换字词)——如搭配不当的句子 *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而且,尽量少改动! 二、常见病句类型 1、语序不当(修改方法:调) 如: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修改方法:“一连串”与“发生”的语序不当,应将它们的位置调换。 2、搭配不当(修改方法:换) 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修改方法:“改善”换为“提高”。 *“改善”应与条件、环境等搭配;“提高”则与水平、数量、质量等搭配。 3、成分残缺(修改方法:增) 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称赞。 修改方法:在“由于”前面增加“小红”。 *类似病句的标志:(前句)由于\通过\经过……,……使(后句) 4、成分多余(修改方法:删) 如:《新华字典》所收的字大约有八千五百个左右。 修改方法:成分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删去一项。 5、不合逻辑(修改方法:换) 如: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修改方法:应尽量避免写错别字。(避免,本身指设法不……,防止……。) *类似的词有:防止……不;禁止……不;否认……不。 6、表意不明(修改方法:换) 如:她做了两个孩子喜欢的菜。 修改方法:句子产生歧义,“两个孩子”还是“两个菜”,应改为“她做了孩子喜欢的两个菜。” 7、结构混乱(修改方法:换) 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两个句式混杂在一起,应改为“小张除跳舞外,还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主持”或者“小张除跳舞外,负责报幕、开场、结尾节目的编导”。 三、病句辨析技巧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如: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动词“输送”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病句辨析及修改复习说课稿

《中考复习之病句辨析及修改》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子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言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情理,能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习惯等方面判定句子是否得当,并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三、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四、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六、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韩复榘(jǔ)演讲》 解放前,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榘,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 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 就开始发表演说。 “诸位先生们: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 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 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

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 (出示笑话,激发学生兴趣) 看了这则演讲后同学们都觉得很有趣,谁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会笑呢?是的,演讲词中有很多的病句。在平时我们说话时如果出现病句,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或者产生很多误会,所以在说话时,一定要准确,语意表达要清楚。 "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让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文从字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用词不当等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识别、修改病句也是我们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熟练掌握病句专题将直接决定我们的中考成绩。今天我们来进入病句专题的学习。 学习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二)出示考试说明: 能够辨析、修改以下常见语病:①成分残缺(赘余)、②搭配(用词)不当、③语序不当、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知道了中考常见病句类型,现在我们结合实例来看看常见病句类型,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归纳病句类型: 1、A成分残缺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高三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6课时) 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修辞不当,或不合事理逻辑等的句子。病句种类繁多,《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其中前四种语病属语法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这项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记住《考试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解题时可进行“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找准病因,作出判断。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病之所在。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相辅而行。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一般地,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惟一的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句意思是否合事理。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很显然,“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过伪造“名牌产品”来赚钱。这句话不合事理。 3、主干枝叶梳理法 综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的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找出毛病,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 6、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较普遍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是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7、标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些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 8、“对号入座法”

最新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1)

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学目标: 1、学会辨析病句类型并修改病句。 2、通过练习加深对病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本节课主要掌握语序不当的几种情况。 2、通过对这几种情况的练习加深对这类病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读笑话,改病句 解放前,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矩,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 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 (学生们哄堂大笑) “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 同学,笑话看完了,说说问题在哪?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这几种病句类型是高考常考的几种类型,尤其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这几类在近几年高考中考的频率比较高,我们要着重掌握这些知识点。今天我们主要掌握的就是语序不当这个病句类型。 三、考点分解一 语序不当 总结: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②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③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④关联词语词序不当; ⑤主客体颠倒; ⑥并列词语顺序不当。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方法提示:

依据词性的对应性予以套用,以检查中心语前的多层修饰语的语序是否恰当。一般来说,多层定语的顺序是: 谁的(哪儿)——多少——怎样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中心语(名词)。例如: 花园里(哪儿)那几朵(多少)盛开的(动词短语)美丽的(形容词短语)红色玫瑰花(中心语)。(注: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又如:金艳是十九班的一名学习十分认真的女同学 巩固练习: 郭晶晶是国家队的一位优秀的有十分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的女跳水运动员。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一位有十分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的优秀的跳水女运动员”)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方法提示: 多层状语的顺序是: 何时——何地——何范围——何情态——何对象——中心词(动词)。例如:白塔中学的同学昨天(表时间)在操场上(表处所)都(表范围)十分卖力地(表情态)跟南高同学(表对象)进行足球比赛。 又如:我今天在教室很高兴地看到了你们这么突出的表现。 巩固练习: 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在农田里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 修改:应将“顺利地”放到“找到”之前,“在农田里”放在“顺利”之前。(3)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方法提示: 一般情况下,修饰语要修饰哪个中心词就应放在哪个中心词前面。查看时要注意其位置是否合适。例如: 他星期天又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了一天。(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在实验室“埋头研究”,“埋头”是修饰“研究”的,不是修饰“在实验室里”,所以“埋头”应放在“研究”前)。 巩固练习: 十九班同学的大多数都想考大学的。 修改:应该是“大多数的同学”。 夜深了,大家都睡着了,陈明还认真地在寝室里学习。 修改:“认真地”应放在“学习”前。 (4)关联词语词序不当 方法提示: 复句中关联词语语序分两种情况排列。同一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后;不同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前。例如: 蔡迷因为睡眠不足,所以上课精神不振。(同一主语) 因为刘腾上课说话,所以老师生气了。(不同主语) 巩固练习: 改革开放以来,南充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修改:应将“不但”放到“工业”之前。 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病句辨析及修改教学设计马丽英

“病句辨析及修改”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病句诊疗”活动课 [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毛病。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中考中长“考”不衰的常青树。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致病原因,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诊断和施治”的能力。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题的主要考查方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察题型,它面广量大,以思维见长,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类题的复习和训练。 主观题多指修改性的题目,多用于对句子或文段的修改。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病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难度更大。目前学生对病句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而且这种认识是分散和不完全的,往往还不能自觉地综合应用,这一专题的复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 建立知识体系,探索解题方法,力图使学生从“跟着感觉走”到“跟着理智走”。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 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 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 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方法与设计]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六“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六“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新 课标人教版 教学目的: 1.带领学生复习有关病句的知识,对高考6 大病句类型进行再认识; 2.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近几年高考在本知识点上的出题特点,以期有所侧重的进行复习; 3.通过知识的复习和习题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明确病句辨析的切入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高考病句六大类型的再认识,以及对高频出现的三大类型的深入理解; 2.病句辨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点讲解、习题研究、分组讨论等途径,自行完成解题方法的总结概括。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以下所有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一、考点再现与分析(教师介绍) 1.《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高考对病句题的考查角度: ①第Ⅰ卷第5小题专项考查辨析病句题 ②第Ⅱ卷第五大题改仿续补扩题,要求语言规范 ③作文中语言表达要规范 3.高考对病句题的命题方式: 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②判断错句语病的分析是否正确 ③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二、试题研究与展望(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1)试题回顾 [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xx全国试题)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 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更高要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xx全国试题)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将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xx全国试题) A.这次网络短讯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①测试重点突出:限定在《说明》六大类型中,侧重语言表述的实际运用。 ②考点分布分合有变:兼考辨析修改(xx·5·24)只考辨析(xx·xx)。③命题选材时代气息浓厚:语病题的语言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新鲜活泼。 三、巩固练习与探讨(学生自己举例自己解答,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怎么做?如何做? 四、能力提升与总结 (1)知识整理(教师介绍) 1.搭配不当(主谓、主宾、动宾、定中、状中、补中) 2.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的六大成分均可能残缺,而尤以主谓宾为多) 3.表意不明(以歧义现象居多) (2)随堂练习(学生讨论解决) ①主语残缺 a.通过这场大辩论,使我明白了许多问题。(状语淹没主语)

病句修改教案

病句修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能力目标: 1、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2、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听歌曲《咱们屯里的人》,说病句。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段歌曲……这段歌词中有没有病句,哪一句? 2.看动画《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说病句。 我们再来看一段动画片……这句广告词有毛病吗? 3.导出本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以至于影视作品中,稍有疏忽,就会有病句产生。为了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今天,就让我们来复习有关病句的知识。 二、展示目标

三、由病句引出病句类型 1.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成分残缺 2.春天的龙首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搭配不当 3.“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前后矛盾4.谁也不能否认铁岭县莲花中学不是我县最大的中学。—否定不当5.大家讨论并聆听了校长的报告。——语序不当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盛开的野花。——重复啰嗦 7.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用词不当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否定不当 语序不当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四、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方法:增、删、调、换 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对重复累赘、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顺的成份。 原则:保留愿意、尽量少改 改通顺、改正确,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要保留原意基本不变,要尽量少改。 五、修改病句进行巩固 1.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2.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到少年宫学习书法。 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考试说明: 考试基本要求: 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 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 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 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 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中职“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中职“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1、辨析语病。 例1:(2004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 ..的最好说明。 ...是对这种偏见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解析:正确的选项是C。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今年判断病句的这道题目将“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组合在一条题目之中,考查方向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偏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在典型的语病上做文章,这与考试大纲似乎有点相悖。

例2、(200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C A项犯了不合逻辑的语病,“投资环境好,服务质量优,政府公务人员素质高”才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给予”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 D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删除“对” 教师点拨: 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

《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病句的类型。 2、掌握病句的特征。 3、学会分析和修改病句。学习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学习难点:运用知识修改病句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讲解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病句类型 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和逻辑主要题型:辨析病句选择题修改病句主观题 二、语序不当类 型:定语搭配不当状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 (一)定语搭配不当 例句: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改为: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是:属+数+动+形+名+中心语 【小提示】 定语有队形,属数动形名。 (二)状语搭配不当例句: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地点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 【小提示】状语不排队,肯定是不对.时地+情动,对象置前中。 练习: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2、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整天做动物的条件反射实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的架子上。 改为:1、“好多种”放“用过的”后 2 、“把动物”放“用绳子”后小提示:介宾排序分先后, “对象”排在“方式”后 (三)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改为:“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小提示】关联词语易错乱,牢记同后不同前 三搭配不当类型: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词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1、一种新研制的硬度更高、抗腐蚀性更强的不锈钢钉,最近在全市设立了十处零售点和批发点。 ——主谓搭配不当例2 、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动宾搭配不当【小提示】 病句修改并不难,主干部分首先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