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5家庭用电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5家庭用电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5家庭用电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5家庭用电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目标导学】:

1.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连接方法;

2.知道火线和零线及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重点导引】:

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2.测电笔的正确使用。

【课堂导学】:

一、家庭电路基本组成

活动一: 1.探讨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及顺序?

2.明确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填一填

1.家庭电路的组成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

2.各部分的作用①进户线:进户线共两根,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叫线,火线和零线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

②电能表:作用是

③总开关:作用是

④熔断器:作用是

⑤插座:作用是

活动二:各元件顺序

议一议上图中各元件顺序哪些不能颠倒,哪些可以?

地线

二、火线和零线

填一填

1.火线与大地这间有伏电压,零线和大地这间电压为 ,,

家庭电路中有时还有一根线,它是为了防止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因漏电而造成的事故.

活动三:自学教材(观察三线插头与三线插座)

按照接线规范将以下三线插座接入电路

【练一练】1.参照图15-15,按照接线规范将以下三线插座接入电路

议一议 :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为什么要接接地线?

三、测电笔

活动四:了解测电笔构造及使用方法

1、自学书本,观察测电笔,写出它的构造:

2.测电笔的作用

3、测电笔的正确握法:

4、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议一议:

1.人能否接触笔尖金属来测量?

2.测电笔测量火线时氖管为什么会发光而测零线时氖管为什么不发光?

零线

【练一练】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接通后,电灯L不亮,若用测电笔在A、B、C、D各点检查后,发现B、C、D三点氖泡都发光,在A点氖泡不发光,则可以断定线路故障 ( ).

A.在导线AB段断路 B.在导线BC段断路

C.在导线CD段断路 D.在导线CD段短路

【课后导练】:

1. 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地之间的电压为____伏,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____伏。日常生活中用_______来分辨火线与零线,使用时,______与待测导线接触,_____应与人体接触,如果是火线,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 如图是家庭电路的电路图,试写出各部分电路器件的名称:(1)是_____;(2)是______ (3)是______;(4)是______ (5)是_____;(6)是_____ (7)是_____

3.安装家庭电路时,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有闸刀开关、电能表、熔断器,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A.闸刀开关、熔断器、电能表

B.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

C.熔断器、电能表、闸刀开关

D.电能表、熔断器、闸刀开关

4.。学发现家里电灯都不亮了,经检查保险丝未断,用测电笔测各用电器接头,氖管均发亮,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将电冰箱的金属外壳。

【课后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单元试题

庙塘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多余的电子 2.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3.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图是:( ) 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L1发光、L2不发光 B.L1被烧坏 C.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6.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电灯,关于两个电灯的连接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一定是串联 B.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一定是并联

C.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灯亮一定是串联 D.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灯亮一定是并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可以只有电流而没有电压 B.电源是产生电压的必要装置 C.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荷通过 D.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8.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9.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 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 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 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 D.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 10.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如图所示设计最合理的是:()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强力推荐最新版 探究电路优质课复习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探究电路复习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4)测量小灯泡工作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2、重点难点 (1)欧姆定律的学习。 (2)在经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经历探究过程中“评估与反思”、“交流与合作”等环节,强化参加这两个环节的具体体验。 3.知识点复习 1.电阻和变阻器 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反之,通过的电流越大。初中阶段,没有介绍直接测量电阻的仪器,因而,我们可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或观察电流的效应,定性判断电阻的大小。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③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闭合开关之前,应调节滑片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作用是保护电路。 例1 如图1所示,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从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入手,起作用的是A 、B 两接线之 间的电阻线。判断电阻的变化主要是观察下接线柱,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连入的电阻线长度变短,故电阻变小。 例2 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② D .①、②和③ 解析:由于两根合金线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即知可完成课题①。我们还可取其中一根合金线,通过改变它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就可完成课题②。故答案选C 。 拓展:题中的实验器材与课本P 65的实验器材相比,多了电压表,试想一想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及其作用。 2.欧姆定律 ①运用公式R U I =解题时要注意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性),且同一状态(同时性),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②推导公式I U R =,不可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为零,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电阻不为零,此时,I U R =不适用。 图1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 电学综合测试 沪科版

电学综合试卷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图1中,四个电路图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的是 2、在图2中,导体A 、B 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 、B 等长,但A 比B 的横截面积大,当S 闭合后,在相同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W B B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物理 本试题中所有 g=10N/kg 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 丙感觉无风, 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汽车速度最快的是 ____________;当他们停止蹬自行车后, 自 行车仍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 ________ 。 2、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 儿车视为杠杆, 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______________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 母亲向上抬起扶把, 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_______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 的压 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 甲 _______ F 乙;P 甲 ____ P 乙(选填“>”、“<”或“=”) 4、如左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 ,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 cm ;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 _______ 。 5、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_______ ;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 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6、某托盘天平的全部砝码及标尺如图,此天平的称量(即称量范围)是 _________ g .若将此 天平调节平衡后测一物体的质量, 物体应放在 _______ 盘。 当加人一定量的砝码后, 发现天 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直至天平平衡。 100分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电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电路部分.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电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电路部分一、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二 、 电路 图连 接实 物电 路

三、电路类型的 判定 1、如图所示,要使灯A和B并联,则必须接通开关( ) A.Sl和S2 B.S2和S3 C.Sl和S3 D.S2 2、所示电路中,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 必须闭合开关______;若要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______; 若闭合开关______,则将造成电路短路 3、在图4的电路中,只闭合S2时,L1和L2_____连接;闭合S、 S3,断开S2时,,L1和L________连接;同时闭合S1、S2、S3, 将会发生_______现象。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两灯串联的电路是_______,属于两灯并联的电路是。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L1、L2是______连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3,灯L1、L2是_______连接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2、S3,灯L2____发光.如果只闭合开关S1、S3,电路是_______. 6、在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1、S2、S3、S4.如果仅将开关S2、S4闭合,S1、S3 断开,则灯L1、L2联.如果将开关S1、S2、S3闭合,S4断开,则灯L1、L2联,

分析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 A.L1、L2是串联 B.L1、L3是串联 C.L l、L2、L3是串联 D.L l、L2、L3是并联 第五题第六题 8. (1)当S1、S2断开时?联;(2)S1、S2闭合时?联9. (1)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 (2)若S1、S2断开,S3闭合? 四、画等效电路图 (1)三灯的连接是联。 (2)各电流表的作用: 五、设计电路 1、两个开关S1和S2控制一盏灯.要求: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就 能发光,只有当开关全部断开时,灯才熄灭.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 2、一个盒子内装有三只相同的灯泡,灯泡露出盒外,且盒外有A、 B、C、D四个接线柱,如图19所示.电源分别接AB、AC、CD时 只有一只灯泡亮,且亮度相同;电源接BD时三只灯泡均亮,但高度

(完整版)初中物理(沪科版)电学基础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符号:Q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 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 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Q =I ×t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 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 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 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路 1、 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分类 ①电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 续对外供电 化学电池 干电池 蓄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光能→电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姜有志 一、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及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科技新成就的适当纳入。(四“注重”) 简而言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编写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沪科版物理教材特点: 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要建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思想。 四、章节顺序 8年级教材 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二、运动的世界三、声的世界 四、多彩的光五、熟悉而陌生的力六、力与运动 七、密度与浮力八、压强九、机械与人

十、小粒子与大宇宙 9年级教材 十一、从水之旅谈起十二、内能与热机十三、了解电路 十四、探究电路十五、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十六、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十七、电从哪里来十八、走进信息时代十九、材料世界 二十、能量与能源 分章教材分析举例: 第四章多彩的光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4.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科学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全章概述 1.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所发生的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也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了解。但是,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电学综合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电学综合试卷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图1中,四个电路图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的是 2、在图2中,导体A 、B 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 、B 等长,但A 比B 的横截面积大,当S 闭合后,在相同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W B B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点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3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如冰化成水 3.晶体熔化:A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B 特点:(1)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铁水变成铁棒 5.晶体凝固:A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B特点:①放出热量;②温度不变。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医用酒精消毒时感到手凉)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如雾、露水、各种“白气”。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四.升华与凝华 1.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华是吸热过程。如用久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冰 冻衣服变干、干冰升华(舞台白烟、人工降雨)等 2.凝华:①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②凝华是放热过程。如霜、窗边冰花、灯管变黑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 物体的内能 1.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热量: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二.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吸收 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4)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后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2.物质的吸放热计算公式:Q =cm△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 一观:二观:三观: 2、测量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 (一)、本册教材编写意图 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目的。本册教材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二)、教材体例: 1、教材正文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相应的栏目。如:交流与讨论、信息窗、试验探究、探究点拨等。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物理学家史料、及故事等。 具体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实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提供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提供思考、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三、教材知识结构: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电学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阶段测试卷(第13-15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有一带电体与一根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则此带电体带(填“正”或“负”)电。 2.电吹风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电器之一,它既能吹热风,又能吹冷风。如右图的电 路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图中的B是吹风机,A是电热丝。若只闭合开关S2,吹 出的是风;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则吹出的是风(均填“冷” 或“热”)。 3.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V。 4.家庭电路中,发生的触电事故是因为人体直接或间接地和线接触造成的;各用 电器的连接方是联。 5.有一台热水器的电阻约为22kΩ,合Ω; 6.在生产、生活中,许多方面都用到了静电,请举出一例:。 7.如右图的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是Ω。 8.测得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3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Ω, 若将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4V,则通过的电流是A,导体的电阻是Ω。 9.有粗细相同的两条铁丝A与B,A比B长,则它们的电阻R A、R B的大小关系是。 10.家庭电路的进户线,一条叫零线,另一条叫线,它们之产的电压是V。 11.电阻R1=15Ω、R2=10Ω,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Ω。 12.如右图电路,电阻R1=4Ω、R2=6Ω,电源压是3V,则开关闭合前电流表的示数是 A,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小明用一个输出电压为6V的电源给一个手机电池充电,充电电流是300mA,则充 电30min电流做的功是J;在充电的过程将能转化为能。 14.下图1是小鹏家的电能表在10月底的示数,图2是11月的示数, 则小鹏家在11月份用的电kW·h;若电 费是0.55元/ kW·h,则他家11月份要支付电费元。 15.有一只标有“PZ220-60”字样的电灯,这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A。 16.1kW·h的电可以使标有“PZ220-100”的电灯正常工作h。 17.如右图电路,若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的开关是:;若要使 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的开关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8.a、b、c、d四个通草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右图所示,则d球() A、与a球带同种电荷 B、与b球带同种电荷 C、与c球带同种电荷 D、不带电 19.家庭普通照明电灯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是…………() A、20mA B、200mA C、2A D、20A 20关于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 B、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C、不允许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级上 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最新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学习欲望较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个别同学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更是值得推崇,学习较自觉,只有少部分同学较懒惰,但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很有希望带出好的成绩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掌握较模糊,基础不牢,导致一些简易的题型也无法答对,但这几班学习中还是有个别的尖子生有培养前途,其余大部分学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仍然有信心把他们带好,带出好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科成绩而不懈努力。 三、教材分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初中物理沪科版电学基础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沪科版电学基 础知识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3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符号:Q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 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电 Q =I ×t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 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路 1、组成: ①电源 2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 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三、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