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号:

目录

目录 (1)

前言 (4)

1专业工程的特点 (5)

1.1 工程结构综述 (5)

1.2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5)

1.3 工程地质概况 (5)

1.4 工程结构设计条件 (5)

1.5 混凝土 (6)

1.6 钢筋 (6)

1.7 后浇带 (7)

1.8 钢筋的锚固 (7)

1.9 钢筋的连接 (7)

1.10 基础结构部分 (7)

1.11 基坑开挖 (7)

1.12 地下工程施工要求 (8)

1.13 基础结构构造要求 (8)

2监理依据 (9)

3监理工作的流程 (11)

3.1 施工方案审批程序 (11)

3.2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12)

3.3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程序 (12)

3.4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3)

3.5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4)

3.6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5)

3.7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6)

3.8 分项、子分部工程签认程序 (17)

3.9 设计变更、洽商管理程序 (18)

4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9)

4.1 土方开挖工程 (19)

4.2 土方回填 (19)

4.3 降水与排水 (19)

4.4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 (20)

4.5 加筋水泥土桩墙支护 (20)

4.6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20)

4.7混凝土灌注桩 (21)

4.8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 (21)

5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2)

5.1 地质勘察资料控制 (22)

5.2 施工承包单位资质控制 (22)

5.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 (22)

5.4 查验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23)

5.5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23)

5.6 原材料控制 (24)

5.7 工程实施控制 (25)

5.8 验收隐蔽工程 (25)

5.9 桩基检测控制 (25)

5.10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控制 (26)

5.11 雨期施工 (27)

5.12 冬季施工 (28)

6质量的预控要点 (30)

7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36)

7.1 桩基 (36)

7.2 钢筋工程 (36)

7.3 模板工程 (38)

7.4 混凝土工程 (38)

7.5 防水工程 (39)

8旋挖成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难点 (40)

8.1施工准备 (40)

8.1.1.技术准备 (40)

8.2工艺流程 (43)

8.3施工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隐蔽验收资料 (47)

8.4.旋挖钻进成孔一般规定 (49)

8.5.终孔检验 (49)

8.6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51)

8.7清孔 (51)

8.8.制安钢筋笼及埋设声测管 (52)

8.9.浇筑混凝土 (54)

8.10拔出导管 (56)

8.11拔护筒要求 (56)

8.12制作试块 (57)

9旋挖成孔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 (57)

9.1机械事故预防与处理 (57)

9.1.1.卡钻 (57)

9.1.2.埋(掉)钻 (58)

9.1.3.钻杆断裂 (61)

9.2成孔质量问题预防与处理 (61)

9.2.1.钻孔倾斜(钻孔弯曲) (61)

9.2.2.塌孔与超方 (62)

9.2.3.缩径与吸钻 (63)

10旋挖成孔质量检验 (64)

10.1施工前检验 (64)

10.2施工过程检验 (65)

10.3施工后检验 (67)

10.4桩身完整性检测 (67)

10.5 Ⅲ、Ⅳ类桩的处理依据及常见处理方法 (71)

前言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是建筑工程的第一个分部工程。共有无支护土方、有支护土方、地基处理、桩基、地下防水、混凝土基础、砌体基础、劲钢(管)混凝土、钢桔构等九个子分部工程。含有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排桩、降水、排水、地下连续墙、锚杆、土钉墙、水泥土桩沉井与沉箱,钢及混凝土支撑、灰土地基、碎砖三合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重捶夯实地基,强夯地基,振冲地基,砂桩地基,预压地基,预压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注浆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地基、锚杆静压桩及静力压桩,预应力离心管理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混凝土灌注桩(成孔、钢筋笼、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层,塑料板防水层,细部构造,喷锚支护,复合式衬砌,地下连续墙,盾构法隧道;渗排水、盲沟排水,隧道、坑道排水;预注浆、后注浆,衬砌裂缝注浆、模板、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缝处理、砖彻体,混凝土砌块砌体,配筋砌体,石彻体、劲钢(管)焊接,劲钢(管)与钢筋的连接,混凝土、焊接钢结构、栓接钢结构,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涂装等分项工程。

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2)“对技术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项目监理部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本项目监理部以设计文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以及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编制本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目标为:在地基基础分部工程施工中,依据监理规范、规程的要求,对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的无支护土方、有支护土方、地基处理、桩基、地下防水、混凝土基础、砌体基础、劲钢(管)混凝土、钢桔构等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协作参建单位,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争取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

本监理实施细则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保证地基基础工程安全可靠,在地基基础工程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要以设计文件,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为依据,以质量预控为重点,对地基基础工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采用巡视、旁站、检查、测量和试验等方法加强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控制,坚持质量标准,遵守职业规范。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使地基基础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使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1专业工程的特点(要根据图纸作相应修改)

本节主要描述本工程的结构特征,使用设计说明部分有关结构的章节即可。下面是以XX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1.1工程结构综述

1.1.1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在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

1.1.2建筑物有一层地下室,地上有五层。地下一层是车库和影院。以及部分机房。地上各层为展厅、影院、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顶层有电梯机房和水箱间。

1.1.3结构体系概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电梯间,局部采用钢结构体系及平板张弦梁。在各层平面内均设施工后浇带。建筑总高度44.550米

1.1.4室内地坪绝对标高43.000,基础底相对标高-18.270,基础底绝对标高24.730。室外地坪相对标高-0.450

1.1.5地下一层局部有人防地下室。

1.2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2.1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C类。

1.2.2雪荷载

基本雪压值0.40KN/M2.

1.2.3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3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主体建筑及纯地下车库(I区)拟采用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为地基持力层,其综合承载力按200kpa采用,主体建筑及纯地下车库(II区)拟采用粉砂、细砂层为地基持力层,其综合承载力按250kpa采用,动感影院部分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为地基持力层,其综合承载力按180kpa采用。在8度地震烈度时,建筑场地的饱和粉土及砂类土不会发生地震液化现象。可不考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1.4工程结构设计条件

1.4.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4.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构件的荷载效应组合按抗震设计,考虑其重要性

系数1.1.

1.4.3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按丙类建筑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1.4.4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1.4.5本工程基础梁板,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其余部分环境类别为一类.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1.4.6本工程的活荷载标准值除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选取外,胶印室等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活荷载应按业主提出的要求。

1.5混凝土

1.5.1各部分结构的强度等级

1.5.2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表3.4.2的要求

1.5.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碱活性骨料等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表3.4.2的要求。

1.5.4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相应种类的添加剂。

1.6钢筋

1.6.1本工程设计图中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1.6.2 1.25

1.6.3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

1.6.4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

求.

1.6.5各部结构构件中的钢筋根据构造要求可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或搭接等连接方式,但各种连接形式不得混用.

1.6.6机械连接形式包括直螺纹,冷挤压连接等.

1.6.7钢筋焊接时应采用与之匹配的焊条和焊剂.

1.6.8预埋件、连接件中的钢板材质为Q235。

1.6.9吊钩、吊环均采用HPB235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1.7后浇带

1.7.1本工程因结构长度超出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设置施工后浇带

1.7.2施工后浇带应在顶板砼浇筑60天后将两侧的砼表面凿毛,再浇筑比设计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砼(宜用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砼).振捣密实并加强养护.

1.7.3施工后浇带部位的钢筋贯通,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

1.7.4施工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应妥善支撑,待后浇带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支撑.

1.7.5混凝土保护层应满足11G101-1中第54页

1.8钢筋的锚固

1.8.1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按11G101-1中第53页

1.8.2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按11G101-1中第53页

1.9钢筋的连接

1.9.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按11G101-1中第55页

1.9.2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抗震搭接长度l e按11G101-1中第55页

1.9.3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为1级,接头的应用要求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中第4页的内容

1.10基础结构部分

基础形式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梁板筏基.甲方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做好建筑物基坑开挖后的地基回弹变形观测和建筑物施工与使用的沉降观测,为合理确定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和校核设计方案提供实际依据。

1.11基坑开挖

1.11.1本工程基槽开挖较深,基槽边界条件复杂,需选用合理安全的支护方案以保证边坡稳定

1.11.2开槽后应普通钎探(地基处理范围除外),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共同验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1.3基槽开挖时严禁超挖及对槽底土质的扰动.当基底持力层湿度较大时,建议铺垫碾压一层级配砂石以减少施工期间的人为扰动.槽底应预留200厚,人工清槽

1.11.4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持力层受冻

1.12地下工程施工要求

1.1

2.1基础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1.1

2.2为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基础底板及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加入防水剂,抗渗等级S8.

1.1

2.3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基坑应清理干净,无积水

1.1

2.4地下室基坑开挖前应采取降水措施.降水至地下室底板下500mm,待沉降稳定,后浇带砼强度达到100%,回填土施工完毕后,方可停止降水(降水时应考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1.1

2.5基坑回填土及位于设备基础、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压实系数0.9

3.

1.13基础结构构造要求

1.13.1基础梁,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1.13.2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1.13.3混凝土基础底板下设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基础边100。

2监理依据

3监理工作的流程3.1施工方案审批程序

3.2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3.3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程序

3.4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5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6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7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8分项、子分部工程签认程序

3.9设计变更、洽商管理程序

4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4.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