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遥感PPT课件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遥感PPT课件

2021/6/17
第28页/共63页
5.4 海洋水色要素浓度反演
(1)叶绿素浓度反演
a.代数法(基于模型的解析算法)
浮游植物色素浓度C的反演:
利用吸收系数:
a( ) aw ( ) f1 ( ) exp( f 2 ( )) C
利用衰减系数:
b( 500 nm) 0.3C 0.62
4.海洋水色遥感的几个基本概念
a. 海洋水体分类
根据Morel等提出的双向分类法,可分为:
- Ⅰ类水体:光学特性主要由浮游植物及其分解物决定;
- Ⅱ类水体:光学特性除了与浮游植物及其分解物有关外,
还由悬浮物、黄色物质决定,其水色由水体的各成分以非
线性方式来影响。
2021/6/17
第8页/共63页
5.1 概述
综合以上诸式可得:
※遥感反射率:
2021/6/17

r
E d ( ,0 )

Eu ( ,0 ) Q Lu ( ,0 )
Lw

L
(

,
0
)
u
Eu ( ,0 )

R
ti REd ( ,0 ) ti (1 ) R
Lw ( , v )

E0 ( ) cos st ( , s )
常用的经验关系:蓝绿比值经验算法
C A(
Lw (i ) B
)
Lw ( j )
log C log A B log(
Lw (i )
)
Lw ( j )
利用水体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大,离水辐射度光谱峰从
蓝波段向绿波段偏移的机理而提出蓝绿比值经验算法。

第5章课件PART-2 第五章 电磁辐射 卫星海洋学 PPT

第5章课件PART-2 第五章 电磁辐射 卫星海洋学 PPT

R ( E or ) E oi
菲涅耳透射系数(Fresnel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T
T ( E ot ) E oi
式中Eoi是入射电磁波的电场振幅,Eor是反射电磁波的电场振幅,Eot是透 射电磁波的电场振幅,位相差的信息已被包含在振幅表达式内。因为Eoi 和 Eor 之间可能存在位相差,故菲涅耳反射系数R和透射系数T在一般情况下是 复数;电场振幅包含了位相差,故也是复数。
在微波波段,因为地球的发射率明显小于1,更不能将地球当作黑体。
宇宙中的“黑洞”(black hole)不是黑体。黑洞的吸收率等于1, 发射率等于0,不满足基尔霍夫定律的条件,它的质量和能量在不断 地增加,并不保持平衡。
§5.5.2 普朗克定律和瑞利-金斯定律
(Planck Law & Rayleigh-Jeans Law)
T ( , , ,T S S T ) e ( , , ) T S S T
式中T(λ,θ,φ,TSST)代表海表面之上的传感器能够探测到 的亮温,它是波长、海表面的热力学温度和立体角的函数; T温S度ST是或海热表力面学一温度个。薄层海水的温度,它代表海表面的物理
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海水接近于黑体,海水 的发射率e(λ,θ,φ)是一个接近1的常数。所 以,可见光和红外通道探测的辐亮度L(λ,θ,φ) 接近于与海水具有相同温度的黑体自发辐射的 辐亮度LBLACK(λ,θ,φ),这些通道探测的亮 温接近于真实的海表面温度。然而,海水在微 波波段的发射率e(λ,θ,φ)非常小,微波通道 探测的亮温与真实的海表面温度相差极大。
第五章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5.5 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 §5.5.1 黑体(Blackbody) §5.5.2 普朗克定律和瑞利-金斯定律(Planck Law &

《水体和海洋遥感》课件

《水体和海洋遥感》课件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水体中微小的污染物,并且能够通过 多光谱、高光谱等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 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海洋环境监测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洋环境状况,为海洋生态保 护提供数据支持。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海洋环境数据, 并且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为海洋 灾害预警和应对提供支持。
水体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如辐 射定标、大气校正等,提取出 水体的信息。
水体参数反演
利用遥感数据和反演算法,计 算出水体的各种参数,如水深 、流速、叶绿素浓度等。
水体动态监测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遥感数 据,监测水体的变化情况,如 洪水、赤潮等。
03
海洋遥感基础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通过遥感卫星和无人机搭载的红外、多光谱等设备, 获取水下鱼群分布、数量等信息,分析渔业资源的状 况和变化趋势,为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词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鱼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且能 够通过多种手段对渔业生产和管理进行优化和调整,
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渔业资源数据,并且 能够实时监测鱼群的变化情况,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 供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 处理算法将不断优化,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 确性。
遥感数据的应用拓展
生态环境监测
01
遥感数据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水体污染、生
态变化、气候变化等领域。
灾害预警与应对
02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更快速、准确地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提

卫星海洋学-第1章课件

卫星海洋学-第1章课件

§1.7 习题
§1.1 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
卫星海洋探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试验(1970~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载人飞船 搭载 试验和利用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探测海洋; 第二阶段试验研究阶段(1978~1985年),该阶段美国发射1颗 海洋卫星(SeaSat-A)和1颗雨云卫星 (NIMBUS-7),该星上 载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这两颗皆属于实验研究性 质; 第三阶段应用研究阶段(1985~),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发射了 多颗海洋卫星。如海洋地形卫星Geosat、Geo-1、 Topex/Poseidon,海洋动力环境卫星ERS-1 & ERS-2、Radarsat, 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 ROCSAT、KOMPSAT)。除此以外、 还在别的卫星上搭载海洋探测器。
卫星遥感更细节:涡旋-涡丝
卫星
船测
(08/200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1.1 §1.2 §1.3 §1.4 §1.5 §1.6
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 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 中国海洋遥感的进步 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数据分发(Data Distribution) 海洋遥感信息和数据相关网站
波段配置不同。海洋水色仪要求波段较多且窄,存在较大差别; 灵敏度和精确度不同,因为海洋水色参数要求定量测量,所以要求
要高得多; 观测方式不同,为使轨道两侧太阳辐射照度均匀,要求观测时间维 持在正午。为了避开太阳耀光引起的镜面反射,要求观测时沿轨上 下倾斜约0~20度可调。
§1.4 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Why Satellite???
• 大Oceans are vast, sparsely occupied – satellites provide uniform sampling, daily-to-monthly fields. • 难Harsh environment for acquiring measurements • 贵Ship time is expensive • 快-全Satellites can acquire measurements quickly over large areas. BUT…. • • • • 贵 – Satellites are also expensive 风险 – If satellites fail, service calls are even more expensive 间接-Must measure through intervening atmosphere 表面-Can’t acquire sub-surface mearsurements

第5章课件PART-1 第五章 电磁辐射 卫星海洋学 PPT

第5章课件PART-1 第五章 电磁辐射 卫星海洋学 PPT

超低频 (VLF)
极低频 (ELF)
频率范围 30 - 300 GHz
0.3 -30 GHz 30 - 300 MHz
3 - 30 MHz 0.3 - 3 MHz 30 - 300 KHz 3 - 30 KHz 0.3 - 3 KHz
30 - 300 Hz
•无线电波中的短波也可用于海 况遥感,主要机制是通过短波 在大气电离层和海面的反射获 取海况信息,并且利用多普勒 效应提高分辨率。
第五章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adiation)
§5.1 电磁波的波段(Band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5.2 麦克斯韦方程和它们的解(Maxwell′s Equation & Their Solutions)
§5.3 辐射术语(Radiometric Term)
式中EX 是电场强度,EX0 是电场强度的振幅。k是复波数(complex
wavenumber,单位是m-1) ω是角频率(angular frequency,单位是rad/s ) n 是复折射率(complex index of refraction) v 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复速 度
有关参数如下 :
作为横波,平面电磁波沿Z方向传播时,其电场沿X方向振动, 磁场沿Y方向振动 。对于沿Z方向传播的电磁波的平面电磁波, 其电场的解是
E X E X 0 ei ( x t k z p ) ] E X [ 0 eix ( t v z ) p E ] X 0 [ e[ i x ( t n c z p )]
单位
在遥感业务中,一般采用GHz(Giga-Hertz:千兆赫兹)作为频率单位, 1 GHz = 103 MHz (Mega-Hertz:兆赫兹)=109 Hz(Hertz); 一般采用nm(nano-meter:纳米)作为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波长单位, 1nm = 10-3μm(micro-meter:微米)= 10-9m(meter:米)。

第七章 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与水色遥感 卫星海洋学课件

第七章 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与水色遥感  卫星海洋学课件

§7.1 辐射计(Radiometers)
辐射计(radiometer)是一种根据被动
遥感理论(passive remote sensing theory)制作的传感器。辐射计本身并 不发射电磁波,它只接收地球表面反射 和散射的太阳光或者地球表面包括陆地、 海面和大气层的自发辐射;人们依靠反 演算法可从辐射计测量数据中提取有关
第七章 辐射计和水色遥感(Radiometer &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7.1 辐射计(Radiometers) §7.2 水色遥感简介(Introduction to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7.3 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 §7.4 水色遥感术语(Scientific Terms of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7.4.1 离水辐亮度(Water-Leaving Radiance) §7.4.2 遥感反射率(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 §7.5 海洋水色要素的生物光学算法(Bio-Optical Algorithms of Ocean Color Elements) §7.6 二类水体水色反演算法(Algorithms of Ocean Color Retrieval for Case 2 Waters)
地球表面、海洋和大气的物理信息。
辐射计及其用途




辐射计主要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红外辐射 计、热红外辐射计以及微波辐射计。 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在水色卫星上用来遥感海水 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浓度以及海水漫衰减系数等; 红外辐射计在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上用来遥感雪、 冰、气溶胶和薄卷云等; 热红外辐射计在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上用来遥感海 面上空水汽含量、大气剖面温度和湿度以及海表面 温度等 微波辐射计在海洋卫星上用于遥感海表面温度、海 表面风速和风向、海面上空水汽含量、可降水量等, 在飞机上用于遥感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盐度等。

《海洋遥感技术》PPT课件

《海洋遥感技术》PPT课件
➢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地理学的研 究和发展,使地理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精选ppt
3
Hale Waihona Puke 遥感有如下主要特点:1.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
➢ 遥感从飞机上或人造地球卫星上,居高临下获取的航空像 片或卫星图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大得多。又不受地 形地物阻隔的影响,景观一览无余,为人们研究地面各种自 然、社会现象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 例如,微波具有穿透云层、冰层和植被的能力;红外线 则能探测地表温度的变化等。因而遥感使人们对地球的监 测和对地物的观测达到多方位和全天候。
精选ppt
5
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
➢ 遥感通常为瞬时成像,可获得同一瞬间大面积区域的景 观实况,现实性好;而且可通过不同时相取得的资料及像 片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地物动态变化的情况(版图3), 为环境监测以及研究分析地物发展演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精选ppt
7
按照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
➢ 成像方式(或称图像方式)就是将所探测到的强 弱不同的地物电磁波辐射(反射或发射),转换 成深浅不同的(黑白)色调构成直观图像的遥感 资料形式,如航空像片、卫星图像等。
➢ 非成像方式(或非图像方式)则是将探测到的电 磁辐射(反射或发射),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 (如电压或电流信号)或数字化输出,或记录在 磁带上而构成非成像方式的遥感资料。如陆地卫 星CCT数字磁带等。
精选ppt
24
➢ 遥感通常是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被研 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取其特征信息(一 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并对这些 信息进行 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和 技术。
第三节 海洋遥感 技术

海洋遥感ppt03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遥感ppt03 海洋水色遥感

3.2 海洋水色遥感机理
气溶胶散射辐亮度
气溶胶辐亮度计算处理流程:
① 对于单次散射和可见光波段,若从每个波段中消除臭氧吸 收、太阳耀斑、泡沫反射和瑞利散射项的影响,则余项包括 气溶胶路径辐亮度和离水辐亮度。在NIR波段,假设Lw(λ)等 于0,则余项只剩下单次散射气溶胶辐亮度
LA(λ) = ωA(λ) τA(λ) F’S(λ) PA(λ, θ, θS) / 4πcosθ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的散射和吸收
吸 收 总吸收系数 αT(λ) αT(λ) = αw(λ) + αp(λ) + αΦ (λ) + αCDOM(λ)
下标w、p、Φ、CDOM分别指的是纯海水、颗粒物、浮游 植物色素和带颜色的溶解有机物。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第三章 海洋水色遥感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 的散射和吸收 3.2 水色遥感机理
3.3 水色要素反演方法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的散射和吸收
海洋水色重要的影响因素
1. 浮游植物及其色素
叶绿素浓度:从根本上反应海洋生产力的变化
水色遥感器的波段设臵:
• 可见光(400~700nm):透射入水 • 近红外波段:修正卫星接收的总辐射信号值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3.2 海洋水色遥感机理
仪器接收到的辐射量(W〃m-2〃μm-1〃sr-1)可由下式描述:
Li Lr La Lra t D , s Lw t D , s Lwc t , v Lsr

海洋监测技术 10海洋遥感监测技术PPT课件

海洋监测技术 10海洋遥感监测技术PPT课件
报、赤潮监测、渔场环境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经过云替补处理的HY-1A卫星反演的海温伪彩色图
HY-1A卫星CCD监测到的辽东湾赤潮 发生区域
HY-1A卫星CCD监测到的黄河口 污染区域
海洋一号卫星(HY-1) HY-1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应用于海洋水色遥感和海洋环境监测的
海洋卫星,星上有效载荷为一台10波段COCTS水色扫描仪和一台4 波段CCD成像仪。COCTS主要用于探测海洋水色要素(包括叶绿素 浓度、悬浮固体含量和可溶有机物等)和海洋表面温度分布;CCD 成像仪主要用于获取海岸带的图像资料,对海岸带地区的资源和植 被进行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的特点
获取信息的范围大; 资料新颖, 能讯速反映动态变化; 获取的信息内容丰富, 可以同时取得不同的目标特征。若把几个 波段合成为假彩色相片, 就能增强和突出其中的某些图像信息, 提高人们对图像的判断能力。 成图迅速。由于卫星离地面较远, 卫星摄影接近正射投影, 所以地 表每一点似乎都在卫星的垂直平面上, 因而可提高成图工效; 获取信息方便, 不受地形限制. 对于高山冰雪、戈壁沙漠、 海洋等地区, 一般方法不易获得的资料, 卫星像片则可以获得大量有 用的资料. 同时, 卫星还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地球条件的限制, 覆盖 地球的任何一角和整个地球。
• 渔民可以根据长期的捕捞经验对鱼类在某些区域集群做出 判断,但根据这些经验所指示出的渔场范围有限,而且需 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 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对海洋信息大范围、高精度全天侯的同 步采集,在渔场环境分析和渔情分析预报方面有极大的优 势。
10.3.2 卫星遥感海洋水色环境监测
原理:水体及其污染物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信息进行水环 境监测和评价的依据。
利用HY-1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得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 状况,为海洋渔业提供渔业环境信息服务,为海洋养殖业资源状况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Leabharlann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应用
(1)资源普查 (2)环境灾害监测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虫害, 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等,有利 于防灾减灾。
阅读
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
1998年5月21日14点
1998年8月22日15点
洞庭湖地区气象卫星水情监测
活动
比较三幅图像,说一说,遥感 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1) 组成 传感器——是远距 离感测地物环境辐 射或反射电磁波的 仪器,如照相机、 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2)工作流程
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信息
地面系统接收并处理、分析信息用户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类型
分类标准
遥感平台的高度 传感器的工作特 点 电磁波的波谱范 围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重度病 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
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
是( ) ① 红外线 ② X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专题卫星
航天 遥感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航天空间站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航空 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 题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适当 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 遥感
飞机
可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 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 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海洋遥感ppt02 辐射与海洋表面的相互作用

海洋遥感ppt02 辐射与海洋表面的相互作用

2.1 海面的性质及描述-专门名词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2.1 海面的性质及描述
• 长度(L):指海洋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
• 周期(T): 海洋波的两个连续的波峰通过一点所需的时间,
波的周期常用秒表示。
• 空间波数(N):用海洋波的长度L除2π,即
2.2 大气/海洋界面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1)直接辐射的反射率
直接辐射的反射率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入射面的辐射电矢量的反射 率,因为日辐射是无偏的,所以它的反射率可以看成是它们的平均:
dsp ( v h )
特例:入射角与折射角之和为90度时,根据布儒斯特定律有n=tg(i),只有 垂直入射的光被反射,53.1度时会出现,该角度也称布儒斯特角,此时: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2.2 大气/海洋界面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界面两侧的立体角、入射角和折射指数之间的关系,称作 Staubel不变定律 △Ω1cosθ1 = ( n2/n1 )2 △Ω2cosθ2 当t =1时,下式称为辐射测量基本定理。 L2 = ( n2/n1 )2 t L1 可见光波段,L1 和 L2 分别水中和大气中的辐亮度,并有 n = n1 / n2 = 1.34, 则当θ < 40°或 t ≈ 0.98 时 L2 = t L1 / n2 ≌ 0.55 L1 相反,当辐射从大气入射, θ <50°时
r (θi ) = (1/2) {[sin(θi – θt) / sin(θi + θt)]2 + [tan(θi – θt) / tan(θi + θt)]2 }
当入射辐射是垂直入射时,反射率变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大气瑞利散射 来自大气的气溶胶散射 来自海面的太阳反射 离水辐射 来自水体底部的反射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5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水色遥感机理
• 通常,可见光不可能到达海洋底部,所以最后一项Lb(λ)可以忽略。 • 因此只需要求得Lr(λ)、La(λ)、Lsr(λ)、Lw(λ)就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得到
水色扫描仪的总辐射量Lt(λ)。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6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辐射传递模式
• 1、大气程辐射和太阳耀光模式: • 大气程辐射包括大气的瑞利散射和气溶胶散射两部分。无论是瑞利或
气溶胶的贡献, 不仅要考虑一次散射返回到扫描仪的辐射部分, 同时还 要考虑一次散射光经海面漫反射到达扫描仪的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 2、离水辐射率模式 离水辐射包括两个部分:一半部太阳光经折射穿过水面,在水次表面 向下传输受到水色因子的散射,其中后向散射部分经折射离开水面的 出射;另一部分在日光的激励下,海水中的叶绿素发出一种荧光而离 开水面的出射。
• 离开水面的总的离水辐射率为:
LwLwsLwf
• 其中Lws为可见光离水辐射率,Lwf为荧光离水辐射率
• aw和Kw为纯水时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ac,gc为单位浓度下叶绿 素(悬浮泥沙或黄色物质)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Cc为水体中叶绿 素(悬浮泥沙或黄色物质)的浓度。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1研0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辐射传递模式
• 荧光辐射率为: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9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辐射传递模
• k,a分别为次表面水体总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可以把它们分为4种 不同水体成分的贡献,即纯水、叶绿素、悬浮泥沙和黄色物质:
aawC cacC sasC gag KK wC cK cC sK sC gK g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1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提纲
• 概述 • 卫星水色遥感机理 • 辐射传递模式 • 总结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2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概述
L w fF u ()• T u (v )• tu (v )/Q
• Fu(λ)为到达水面荧光照度;Tu(θv)为水气透过率;tu(θv)大气向上总透 过率。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1研1 究》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4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水色遥感机理
• 到达卫星水色扫描仪的辐射量:
L t ( ) L r ( ) L a ( ) L s ( ) r L w ( ) L b ( )
Lr(λ) -La(λ) -Lsr(λ) -Lw(λ) -Lb(λ) --
• 太阳光通过大气的瑞利散射和气溶胶散射,其中一部分返回到卫星水 色扫描仪,一部分朝前直射和漫散射到大海面。
• 到达海面的直射光,其中一部分由于镜面反射到达卫星水色扫描仪, 另一部分经过水面折射穿过水面,到达次表面。又受到水色因子的散 射,后向散射部分经过水面折射离开水面,到达卫星水色扫描仪。进 入次表面的另一部分,继续向下到达水底反射回扫描仪。
•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因子叶绿素、悬浮泥沙和黄色物 质的定量探测
• 水色遥感器接收到的光谱信号主要来自于大气散射、海面漫反射和海 面的水体辐射。对于光谱信号进行大气修正之后就可以得到水体辐射 信号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3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水色遥感机理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8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辐射传递模式
• 经过水面折射返回扫描仪的辐射为:
L w [ s E w • R d • T u (v ) • t u (v )/Q ]
• 其中Ewd为太阳经过水面折射到水次表面向下传输的照度;R为可见光 向上反照率;Q为直射光照度向漫散射辐射率的转换因子;Tu(θv)是水 次表面向大气传输的透过率;tu(θv)为大气向上总透过率。
12
L x F sx xP x/4 (co v)s
• 其中Fs为太阳的照度,τx为瑞利或气溶胶的光学厚度;θv为扫描仪的 高度角;ωx为依次散射比;Px为瑞利散射(或气溶胶)朝着扫描仪方 向的散射因子。
2020/12/10
ref:《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7 究》
卫星海洋水色遥感的辐射模式研究 -- 辐射传递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