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允许振动距离报告

爆破安全允许振动距离报告
爆破安全允许振动距离报告

爆破安全允许振动距离

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爆破安全距离

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爆破地震,是指炸药爆炸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弹性波,在岩土中传播引起的震动。 爆破地震波,对爆区附近的地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井巷和露天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爆破地震波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炸药的性能、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的性质、爆破方法以及地层地形条件。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波的危害,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爆破前应调查了解爆破区域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露天边坡稳定状况,井巷围岩稳定及支护等情况。 (2)根据爆区的周边环境,采用减震爆破方法和控制炸药量,如微差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爆破方法。 (3)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爆破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 U——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a-——与爆破地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8—1选取。

二、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爆破空气冲击波特性 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决定于离爆破地点的距离与药包半径的比值、炸药爆炸的比能和周围空气的压力。 对于保护爆区及周围居民区人员的安全,一般以超压作为依据,以允许超压来确定安全距离。不同超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如表8—2所示。 注:当ΔΡ为~0.4)X105/m2时,气流速度达60~80m/s,夹杂着碎石加重了对人体的危害。 各国常用动物试验结合爆炸事故中伤亡情况的分析来确定对人的允许超压。一般人员不致受伤的超压△p<×105N/m2。安全规程采用的允许超压,对作业者为0.05×105 N/m2,对居民为0.02×105N/m2。 对建筑物,其易损部分为玻璃窗和顶棚抹灰。一般建筑物窗玻璃发生轻微破坏的超压为(0.01~0.005)×105N/m2;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被掀掉,顶棚部分破坏的超压为(1.15—0.3)×105N/m2;砖木结构完全破坏的超压大于2.0×105NN/m2。安全规程规定建筑物的超压取0.01×105N/m2。 空气冲击波沿地下井巷传播时,比沿地面半无穷空间的传播衰减要慢,故要求的安全距离也更大,如表8—3所示。

爆破安全距离

5 爆破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 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重要工业厂房0.4cm/s;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 水工隧洞10cm/s; 交通隧洞15cm/s; 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 /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 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筑物。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4.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 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区与高压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发射源的安全距离。 5.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爆破振动观测报告

爆破振动观测报告 (2009年3月14日-4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罗湖区田贝德弘天下华府孔桩爆破工程桩井爆破工程位于罗湖区文锦北路与田贝三路交汇处,该工程基础开挖过程中遇有中、微风化岩石,需用爆破方法处理孔桩。 爆破环境较为复杂,为了评价和控制爆破振动对天俊幼儿园、天俊宿舍楼、柏丽花园、嘉多利花园和配电房等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为合理的调整爆破参数提供科学依据,深圳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惠州中安爆破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本次爆破施工的爆破振动强度进行观测。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制定了《德弘天下华府孔桩爆破振动观测方案》。于2009年3月14日至2009年4月28日,依照需保护对象,分别在天俊幼儿园、天俊宿舍楼、柏丽花园、嘉多利花园和配电房设了7个观测点,进行了96次观测。通过对实测波形进行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提交了各观测点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主频率、振动持续时间等描述爆破振动的物理参数值,为科学管理和爆破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数字依据,确定了观测期间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达到了本次爆破振动阶段性观测目的。 二、观测物理量的选择 在描述振动强度的各物理量中,速度与建(构)筑物破坏相关性最好,经常被用来表示振动强度,这是因为振动对于人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强度是与

振动能量相对应的,因此用质点振动速度来表示振动强度是合适的,已逐渐被国内外学者认可使用。在我国有关振动安全的标准中,有许多行业采用质点振动速度作为破坏判据。 三、观测系统的选择 合理地选择观测系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系统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观测结果的真实性,甚至观测的成败。 选择爆破振动速度观测系统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估被测信号的幅值范围和频率分布范围,选择的观测系统幅值范围上限应高于被测信号幅值上限的20%频响范围应包含被测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依据这个原则选择的观测系统就不会出现削波、平台等情况。根据这个选择观测系统原则,选择由CD—1型速度传感器、低噪声屏蔽电缆、IDTS3850爆破振动记录仪和计算机组成的观测系统作为本次强夯振动速度观测系统,仪器的技术性能如下: 1.CD-1型速度传感器 最大可测位移士1mm 灵敏度604mv/cm/s 2.IDTS3850爆破振动记录仪 12bit 精度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76471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 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 建筑(构)物 V (cm/s )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 K Q =,m 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 Q —装药量,kg ;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 破坏程度 安全级别 裸露药包 全埋药包 完全无损 1 50~150 10~50 偶然破坏玻璃 2 10~50 5~10 玻璃全破坏、门窗局部破坏 3 5~10 2~5 隔墙、门、窗、板棚破坏 4 2~ 5 1~2 砖石结构破坏 5 1.5~2 1.5~1 全部破坏 6 1.5 __ 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325R Q =,m 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 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爆破振动预防和处置解决方案

爆破振动预防和处置解决方案 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在完成破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的地层产生振动,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岩体上方的建(构)筑物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受到来自公众和监管方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中断施工。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本着“预防为主、综合处置”的原则,保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取证 1.在工程工点爆破施工前,在房主(房屋所有权人)参与下,对涉及到的房屋逐 户进行勘测取证,现场对房屋原有的裂缝、破损部位进行记录、照相、摄像,预留观察点等,同时对房屋的建造类型进行分类,经房主确认签字后建立相应的一户一档,做好证据保全。 2.在工程工点爆破施工基本结束后,在房主(房屋所有权人)参与下,对已取证 的房屋进行一次入户调查,现场对房屋新增的裂缝、破损部位进行记录照相、摄像,并与前期调查结果进行比对,经房主确认签字后,出具书面调查意见,及时归入已建一户一档中,做好证据保全。 3.对体量较大6层(含6层)及以上,住户较多,有特殊性、纪念性的建筑,除 做好入户取证工作外,若因施工可能对其产生沉降、倾斜、位移等影响的,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程序全程进行变形监测。

二、振动测试 1.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和地质等因素,组织行业内专家,对施工单 位编制的爆破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安全评估、评审,为爆破设计方案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优化意见,为施工企业提出安全合理的有害效应控制指标。 2.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小于100米时,每次爆破都应实时 监测,并以允许值得85%作为预警值。 3.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大于100米小于300米时,爆破 初始连续监测不少于五次,每次宜不少于5个测点,由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回归分析当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据此核算最大单段药量,后续爆破的单段药量和总药量不超过爆破测试的安全限量。 4.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大于300米小于1000米时,爆破 初始监测不少于2次,每次宜不少于5个测点,由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回归分析当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据此核算最大单段药量,后续爆破的单段药量和总药量不超过爆破测试的安全限量。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 离 表一项 目单位炸药库容量(t)0.250.52.08.016.0距有炸药性的工厂距民房、工厂集镇、火车站距铁路线距公路干线 MMMM20020050402502501006030030015080400400200100500450250120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 表二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m)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 (m)10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500002.04.56.07.58.510.013.575 00010000015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6.519.024.027.033.038 .043.0 运输工具相距最小距离表 表三运输方法单位汽车马车驮运人力在平坦道路上上、下山坡时M M50 30020 10010 505 6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四所列数值。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 第 2 页共 6 页

冲隧道爆破振动测试报告.doc

东苗冲隧道爆破振动测试报告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1、工程特点 贵州省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东苗冲双联拱隧道为上下行合建的六车道高速公路联拱隧道。起止里程K9+290?K9+710,全长420m,隧道 进出口均为削竹式洞门。建筑限界净宽28m,净高5.0m,由中隔墙分隔 为左右两洞,内轮廓采用双心圆型式,外边墙为曲墙,中隔墙为直墙。左洞净空面积 83.62m2,右洞88.51m2。最大埋深约为77米,最浅埋深约为5米,进口较长地段地形偏斜严重。本隧道处于剥蚀、溶蚀丘陵地貌类型,隧道垂直穿越一脊向南北的丘体,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其中I类围岩总长255 m (溶洞极为发育区,充填物为软流塑状含碎石粘土,富水性强,开挖后极易坍塌地段长度50m ;围岩为强风化泥岩,围岩原结构构 造已被破坏,风化成富含水份的砂粘土状,地基承载力较低地段长度205 m);n类围岩(全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砂质页岩,遇水易软化,沿节理 面产生崩塌或剥落)地段90m ,m类围岩(中-弱风化灰岩)地段75 m。 隧道无地表水体,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K9+580?K9+640段岩溶极发育区,在雨 季时涌水量相对较大,水文地质情况相对较差。 2、爆破振动测试目的 (1)为使既有工作面爆破对邻近围岩、已施作的初支或二衬不致产 生破坏,必须进行爆破震动测试,确保实际振速小于相应介质的允许振速。 (2)爆破震动衰减规律测试:通过对爆破时,距爆源不同距离的质 点振动参数(振速、持续时间和频率)的测试,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该爆破

方法在该施工地质环境条件下的爆破震动衰减规律,即取得爆破震动的场地系数和衰减系数,用以对以后各次爆破及类似工程爆破产生的振动参数量值进行预报。 (3)测量和比较不同爆破方法的实际减振效果,以此得到适合本工 程的最佳爆破方案,确保邻近结构特别是中隔墙或围岩受到的影响最小。 3、系统组成及测振原理3.1系统组成 系统配置如下表所示: 本测振系统由测试系统(野外测试用)和分析处理系统(室内数据处 理用)两部分组成。 测试系统:拾振器T测振仪T数据存储体分析处理系统:数据存储体T测振仪T计算机及专用分析软件T打印 3.2测振原理 成都中科动态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IDTS3850爆破震动记录仪,

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和控制

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和控制 摘要:爆破有害效应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通过爆破振动产生的力效应和应 变效应作用造成的。为研究工程爆破中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产生,减少爆破振动 有害效应对周围建筑物和重要设备设施的影响和破坏,结合爆破振动产生的原因、爆破振动特征。从爆破振动的作用机理原理出发,针对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 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减少爆破振动破坏作用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爆破振动;有害效应;预防;控制 引言 在工程爆破施工中,单个药卷爆炸后,在以药卷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岩石 的破坏特征随距离药卷中心距离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研究表明,工程 爆破中能量的有效利用率仅仅至占炸药总能量的10%~15%。也就是说炸药产生 的能量仅有一小部分是做了有用功,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对药包周围介质的过度 粉碎及产生不利用于人类的有害效应。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主要包括爆破振动效应、爆破飞石、爆破噪声、有害气体。其中爆破振动有害效应尤为突出,特别是 城市浅埋隧道的爆破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在达到工程 目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科学地控制爆破振动有害效应,成为了隧道 爆破工作者亟需攻克的难题。笔者将依据精细爆破的相关理念,对城市浅埋隧道 爆破施工爆破振动有害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1爆破震动的产生机理 在岩土介质当中,炸药爆炸是一个化学反应,其机理非常复杂,另外还会涉 及很多物理计算。首先,爆炸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冲击荷载会在岩 土介质当中形成压缩波,这种压缩波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导致液体介质出现一定 的塑性形变,最终出现破坏,在爆炸周边产生一个空腔。通过分析发现空腔形成 的过程中主要是爆炸产生的压缩波,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对液体介质产生挤压造 成的,这种压缩波在爆炸载荷之间有正相关性。在爆炸的过程中如果在空腔半径 之内释放的能量越大那么会导致该非弹性形变区半径也越大,所以非弹性区大小 主要是爆炸能量产生的,也就是其半径大小最终是由爆炸地震波的强度所决定的。 2爆破振动的特征 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短。爆破振动由于受爆破器材的延期起爆控制,爆破释放能量时间较短,造成形成的波阵短,与天然地震相比,爆破振动时间几十毫秒 或最多几百毫秒,振动时间都是毫秒级别的,而天然地震都是几十秒甚至几分钟 持续时间较长。 2)爆破振动频率较高。爆破振动的频率基本在5~500Hz。而天然地震的频 率为0.5~5.0Hz,天然地震的频率较低,天然地震的振动频率与一般民用建筑物 的固有频率4~12Hz接近,容易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破坏力比爆破振动强。 3)爆破振动频率受爆破规模和爆破类别影响较大。爆破规模越大,一次爆破炸药量越大,造成的爆破振动就越接近天然地震,其破坏效果就越大。其次爆破 振动频率还受爆破类别的影响,不同的爆破形式造成的爆破振动效果不同,浅孔 爆破或隧道爆破其主振频率一般为40~100Hz或100Hz以上;深孔爆破的主振频 率为10~60Hz;硐室爆破的主振频率一般小于20Hz;拆除爆破的主振频率一般 在10~40Hz范围内,而且拆除后的建筑物倒塌坠落产生的振动频率与建筑物固 有频率十分接近,因此容易造成周围建筑物破坏,应当给予重视,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处理。

爆破震动公式

爆破震动安全技术爆破震动安全允许震速 序号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cm/s) < 10 Hz 10 Hz~50 Hz 50 Hz~ 100 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q 0.5~1.0 0.7~1.2 1.1~1.5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 块建筑物q 2.0~2.5 2.3~2.8 2.7~3.0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q 3.0~4.0 3.5~4.5 4.2~5.0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 0.2~0.4 0.3~0.5 5 水工隧道c7~15 6 矿山巷道x10~20 7 交通隧道c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 室设备c0.5 9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 龄期:初凝~3d 龄期:3d ~ 7d 龄期:7d ~ 28d 2.0 ~ 3.0 3.0~7.0 7.0~12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 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酮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 ~ 60 Hz;浅孔爆破40Hz~100 Hz 。 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

限值选取。 爆破振动强度计算 (1)V=K ·(Q 1/3/R)α 式中Q :一次起爆最大药量;kg V —控制的震动速度,cm/s K-爆破介质为普坚石,但保护的民房与爆破地岩石之间的有些软岩与土 层相隔, R-装药中心至保护目标的距离 m 在不同距离上的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计算如表: 爆破震动速度表 爆 破振动安全允 许距 离 式 中:K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 为千克(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 (cm/s); K 、α ——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 衰减指数, 爆 区 不 同 岩 性 的 K ,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 1.8 R(m) 30 50 100 200 300 V(cm/s) 1.76 0.70 0.20 0.06 0.03

爆破振动鉴定机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爆破振动鉴定机构 篇一:爆破震动检测合同 爆破振动监测合同 甲方:深圳市建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乙方:广东省地震工程勘测中心 莲墉东片区规划一路、规划二路的路基和挡土桩石方爆破工程项目因距离周边建(构)筑物较近,为避免爆破振动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控制振速不超出安全标准,需进行爆破振动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和建设部颁发的(g-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结合深圳市有关规定以及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莲墉东片区规划一路、规划二路的路基和挡土桩石方爆破振动监测工程。

2、工程地点:深圳市莲塘东片区 3、监测内容:对爆破产生的振动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指导爆破施工, 控制振速不超标。布设观测点1-2个,位于距爆区最近或较近的周边建筑物基础处。根据监测结果对监测范围、内容、频度及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二、合同工期: 自爆破施工起始,至爆破施工完毕终止。 三、合同价款: 测试费总额5万元,测试点次20—25次,若超过25点次,价格另议。此工程款不含税费。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责任 1、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2、与周边单位协调,帮助乙方监测人员顺利进入现场工作。 3、按合同支付监测费用。 (二)乙方责任 1、乙方在可能产生振动有害效应的范围内进行监测工作,并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及甲方与相关单位的要求进行监测。 2、乙方须认真分析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爆破地震振动控制的一种方法_胡刚

爆破地震振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胡 刚 1,2 ,吴云龙 3 (1.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00081; 3.黑龙江省一五一煤矿,黑龙江嫩江161449) 摘 要:从分析爆破地震振动速度的公式入手,讨论了爆破地震的预测及其防治措施,通过实例,分析了土坝的减震效果及其优缺点。可供爆破拆除建筑物时,预测爆破地震振动速度。关键词:爆炸;建筑物倒塌;触地振动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04)04-0104-03 0 引言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高大建筑物在爆破拆除时,由于爆炸及建筑物倒塌与地面冲撞而产生飞石、地面震动、粉尘飞扬、噪声和冲击波,从而破坏了周围环境。对此,根据爆破设计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采取适当方法和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在爆破振动设计中,应考虑两部分;炸药的爆破振动和建筑物倒塌触地振动,而对后者的预测和控制更为重要。 1 爆破振动预测及控制措施 1.1 爆破振动的预测 爆破振动指标以质点最大振动速度来衡量,一般均采用苏联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我国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也按此式进行计算和预测: V =K (3 Q /R )α (1) 式中V ———爆破振动峰值垂直振动速度,cm /s ; k ———场地条件系数;Q ———爆破最大段药量,kg ;R ———爆心至测点的距离,m ;α———爆破地震波衰减系数。 传统的质点振动速度预测公式是在统计实测振动速度 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无量纲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而得到的。在预测中考虑了传播介质条件、炸药量和爆心距测点的距离等主要因素,但忽略了测点距爆心的高差距离、爆破振动主频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影响质点振动速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爆破设计中预测爆破振动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整体设施中传播的质点振动速度时考虑高差影响的质点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增加高差影响因子,利用下式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预测: V =K (3Q /R ) α(R /S )β (2)式中β———高差影响系数,由测振试验确定; S ———爆心至测点的水平距离,m ;其它符号意义同 前。 传统质点振动速度预测公式抓住了影响爆破振动传播及衰减的主要因素:药量和爆心至测点的距离;该公式在平整地形条件下预测地面的爆破振动质点振动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考虑高差影响的预测公式除考虑药量和爆心至测点的距离两个因素外,还根据测点地形条件变化,特别是测点与爆心高差变化条件,增加高差影响因子,可有效地预测复杂地形条件下测点地质点振动速度,且比传统预测公式具有更高的精度。根据两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在选择时应考虑 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3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窗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雷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线就近接至汇流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BVR16mm2铜芯线、铜螺栓、紧固线夹等作为连接材料。 对重点保护对象点(通讯机房,计算机房、矿总调度室)的防雷接地极采用了非金属防雷接地极模块,利用模块的先迸性,科学性保证接地极阻值达到最小值。 施工中按照同地不同线的原则,对附近25m 范围内,已安装有避雷针、避雷器的引下线地下部分做到与新安装的接地极连接为一体,形成共用接地极。以防雷击电位差形成,导致设备遭二次雷击电磁脉冲。 4 防雷工程系统运行情况 2002年6月,防雷工程全部安装结束,经有关单位和具有防雷资质的部分参与验收合格后,所有设备投入运行,此时正是雷灾频繁发生的雷雨季节。直至现在,经过几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天气,所有保护点内的所有设备无一遭受雷灾。所有被保护设备和防雷器运行正常,对原系统信号质量、音响效果、图象质量等均无影响。 5 结束语 龙固煤矿防雷工程是龙固煤矿2002年重点工程项目,防雷系统的建立,避免了雷电灾害的发生,以及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进一步保证了矿井通讯、调度、监控、控制等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under preventive technique in coal mine XU Xue -xian ,WEI Tao (Longgu Coal Mine ,Jiangs u Tianneng Group ,Peixian 221613,China ) A bstract :Based on the fully analizing on the thunder preventive point and thunder disaster and prenventive rules ,provide the technical plan for preventing thunder .The result is good .Key words :thunder prevention ;technique ;apply 收稿日期:2004-01-07;修订日期:2004-02-24作者简介:胡刚,现从事教学工作。 第23卷第4期2004年4月 煤 炭 技 术Coal Technology Vol .23,No4 Apr .,2004

爆破作业安全规定汇总

爆破作业安全规定

爆破作业安全规定 1爆破作业的基本规定 1.1一般规定 1.1.1露天、地下、水下和其他爆破,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裸露药包爆破和浅眼爆破应编制爆破说明书。爆破说明书应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批准。爆破说明书由单位的总工程师或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 1.1.2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禁止进行爆破工作。 a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 b支护规格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有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护损坏; c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d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e距工作面20m内风流中沼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或有沼气突出征兆; f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 g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 h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 i光线不足或无照明; j未严格按本规程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1.1.3禁止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穿化纤衣服。 1.1.4在大雾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地面和水下爆破。需在夜间进行爆破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主管部门批准。

遇雷雨时应停止爆破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 1.1.5装药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 装药前应对洞室、药壶和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b 大爆破装药量应根据实测资料校核修正,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 c 使用木质炮棍装药; d 装起爆药包、起爆药柱和硝化甘油炸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 e 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应采用铜或木制长杆处理; f 禁止烟火; g 禁止用明火照明; 1.1.6堵塞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 装药后必须保证堵塞质量,洞室、深孔或浅眼爆破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 b 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c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线路; d 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 e 禁止在深孔装入起爆药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 1.1.7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或药柱中的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或电雷管脚线。 1.1.8炮响完后,露天爆破不少于5min(不包括洞室爆破),地下爆破不少于15min(经过通风吹散炮烟后),才准爆破工作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1.1.9地下爆破作业点的有毒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表1的标准。爆破工

爆破振动观测报告

*********工程 爆破振动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5-12-001 委托单位:****集团淮萧客车联络线二分部 工程名称:*******隧道出口土石方爆破工程爆破工程地址:省****杜楼镇境 施工单位:****爆破工程 签发日期:年月日

地址:*************(传真):0550-3121**** Emil:******163.邮编:239000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检测、核验、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向检测单位提出, 逾期不予受理。 6.委托检测仅对当次爆破负责。 7.未经本公司同意,该检测报告不得用于商业性宣传。

爆破振动检测报告

爆破振动观测报告 2015年12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隧道位于省萧县杜楼镇境,隧道全长2425m。隧道出口里程为DK16+140,位于古尚村境,隧道为铁路单洞双线隧道。 爆破区域环境一般,周围有村庄、居民区。为了评价和控制爆破振动对居民区、村庄房屋等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为合理的调整爆破参数提供科学依据,中铁四局集团淮萧客车联络线二分部委托*********工对本次爆破施工的爆破振动强度进行观测。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制定了《市萧县*****隧道出口土石方爆破工程爆破振动观测方案》。于2015年12月25日,依照需保护对象,在爆心最近距离100米的建筑物设1个观测点,进行了1次观测。通过对实测波形进行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提交了观测点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主频率、振动持续时间等描述爆破振动的物理参数值,为科学管理和爆破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数字依据,确定了观测期间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达到了本次爆破振动阶段性观测目的。 二、观测物理量的选择 在描述振动强度的各物理量中,速度与建(构)筑物破坏相关性最好,经常被用来表示振动强度,这是因为振动对于人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强度是与振动能量相对应的,因此用质点振动速度来表示振动强度是合适的,已逐渐被国外学者认可使用。在我国有关振动安全的标准中,有许多行业采用质点振动速度作为破坏判据。

爆破震动控制

广州地铁东站南站厅竖井石方爆破震动控制 摘要:针对爆破震动产生的原因,在设计及施工中按分层分步法采用微震动控制和光面爆破技术,通过对爆破进行跟踪、监测、指导施工,将爆破震动控制在答应范围内,实现了安全爆破。 关键词:竖井,石方爆破,震动控制 1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南站厅竖井位于高大楼群中和重要设施之中,竖井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为18m,距地表高30.0m,开挖工程数量多而集中,开挖区四周环境极其复杂,南侧和西侧为铁城5层车库,其中地下3层,且西侧开挖基坑在车库底板下;北侧地下2,3层为正在运行的地铁一号线车站及上部7层火车东站办公大楼;东侧为广州火车东站7层站房主楼。竖井沿上述建筑基础边缘垂直下挖,地质为红层微风化泥质沙岩,须爆破施工,在竖井爆破中,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和爆破效果,又要保证爆破安全,非凡是将爆破震速控制在设计要求的2.5cm/s以内,施工难度很大。 2减少震动的技术措施 2.1爆破震动标准的确定 爆破震动强度可用质点震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物理量来判定,国内外为了控制爆破破坏作用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和实践表明,质点震动速度峰值是评估介质承受爆破破坏等级的最佳标准。故竖井石方爆破采用质点震动速度作为爆破安全的主要判据,根据业主提出建筑物答应的质点震动速度标准为:v=2.5cm/s。 2.2竖井开挖爆破降震的主要技术措施 2.2.1减震原理 目前,国内外降低爆破震动,控制爆破震动影响范围的主要途径是:1)减小爆破震源的爆炸能量,以控制爆破震动的危害程度;2)阻断震动波传播扩大,减少爆破震动波的影响范围。 2.2.2广州地铁东站南站厅竖井控制爆破的减震技术 1)爆破设计中的质点震动速度的控制。在爆破设计时,无论是施工方案的选择,还是爆破参数的确定,均采用了微震动方法。采用的质点震动公式为 V=kα。 式中:V———质点震动速度,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一、一般规定 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 V—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 (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

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 式中:R k 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 3)计算。 式中:R—水中冲击波的最小安全距离,m; Q—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 —系数,按表4选取。 K 表4 K 值 (六)在水深大于30m的水域内进行水下爆破,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通过实测和试

验研安确定。 (七)在重要水工、港口设施附近或其它复杂环境中进行水下爆破,应进行测试和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安全距离。 四、个别飞散物安全距离 爆破(抛掷爆破除外)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 对设备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由设计确定。 表6 ③为防止船舶、木筏驶进危险区。应在上、下游最小安全距离以外设封锁线和信号。 ④当爆破器置于钻井内深度大于50m时,最小安全距离可缩小至20m。 表6 地面爆破器材库或药堆至住宅区或村庄边缘的最小外部距离 注:表中距离适用于平坦地形,当遇到下列几种特定地形时,其数值可适当增减; ① 当危险建筑物紧靠20~30m高的山脚下布置。山的坡度为10~25度时,危险建筑

爆破振动检测报告(模板)

某某安防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爆破振动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4-07-001 委托单位:某某爆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高地阳光居住小区Ⅱ标土石方爆破工程工程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三桥中坝路 施工单位:某某爆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签发日期:2014年7月20日 单位信息: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检测、核验、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逾期不予受理。 6.委托检测仅对当次爆破负责。 7.未经本公司同意,该检测报告不得用于商业性宣传。

测 点 布 置 爆破振动监测记录表 起始时间2014-7-10 13:56:13至2014-7-10 13:57:50天气晴爆破位置爆破区域东南角 爆破参数孔数:26个孔深:6m孔距:3.5m排距:3.5m 单孔装药量:15kg最大段药量:15kg总装药量:390kg 孔内雷管:11段孔间雷管:7段排间雷管:7段分段数:26段 监测数据 测点号 爆心 距 (m) 仪器编号 X(水平径向)Y(水平切向)Z(垂直向)合速度 振速 (cm/s ) 主振频 率 (Hz) 振速 (cm/s ) 主振频 率 (Hz) 振速 (cm/s ) 主振频 率 (Hz) 振速 (cm/s ) 主振频 率 (Hz)

①号测点:实测波形图(1) 高地阳光居住小区Ⅱ标土石方爆破工程 检测单位:XXX安防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地点:贵阳市云岩区三桥中坝路 记录时间2014-7-10 操作员:赵勇炮次:2 距离:101 M 记录长度 5.0000 S仪器编 号:STMT11153089/00053 9 记录速率2000,SPS试验设备:NUBOX-8016药量:15 KG 通道号通道名称最大值主频时刻单位量程灵敏度 1 通道X -0.408CM/S 16.393HZ 1.19150S M/S 37.313CM/S 26.800 2 通道Y 0.311CM/S 22.727HZ 1.11250S M/S 35.088CM/S 28.500 3 通道Z -0.679CM/S 26.316HZ 1.15100S M/S 36.630CM/S

爆破震动公式

爆破震动安全技术爆破震动安全允许震速

爆破振动强度计算 (1)V=K ·(Q 1/3/R)α 式中Q :一次起爆最大药量;kg V —控制的震动速度,cm/s K-爆破介质为普坚石,但保护的民房与爆破地岩石之间的有些软岩与土层相隔, R-装药中心至保护目标的距离 m 在不同距离上的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计算如表: 爆破震动速度表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3 11.Q V K R α??? ??= 式 中:K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千克(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K 、α ——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

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为确保爆区周围人员和建筑物等的安全,必须将爆破震动效应控制在允许围之。目前通常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或减弱爆破地震效应 1)限制一次齐发爆破的最大用药量 确定合理的爆破规模及正确的爆破设计与施工,充分利用爆炸能的有用功,也就是根据爆破的目的要求和周围环境情况,按允许最震效应原则应用公式计算确定一次允许起爆的最大药量。如: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最大安全允许震速为3.0cm/s,可计算出最大起爆药量为17kg。(K取250,a取1.8,R为30m)。 2)采用微差爆破技术 根据微差爆破原理,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可以使爆破地震波的能量在时空上分散,使主震相的相位错开,从而有效地降低爆破地震强度,一般可降低30%~50%。 3)预裂爆破或减震沟减震 在爆破区域与被保护物体之间,预先钻凿一排或二排密集减震孔、或采用预裂爆破形成一定宽度的预裂缝和预开挖减震沟槽等,均可收到明显的减震效果,一般可减弱地震强度30%~50%。为了提高减震效果,预裂孔、缝和沟应有一定的超深(20~30cm)或宽度(不小于1.0cm),而且切忌

爆破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爆破作业安全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爆破设计施工单位: 爆破评估单位: ************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十月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程爆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成为高速、有效、经济的作业手段。随之而来的爆破安全成为突出问题,如何做到爆破既要达到设计要求又要将危险降到最低点,避免发生大的爆破事故,成为爆破业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因此,安全是进行一切工程爆破的重要前提,而安全评估工作是做到爆破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评估真正做到科学、全面、安全无事故,达到预期目的非常不易。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规定,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爆破作业单位应向爆破作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和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估企业出具的爆破设计、施工方案评估报告。实施爆破作业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监理企业进行监理。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GB 6722-2003)第4.4.1款规定:A级.B级、C级和对安全影响较大的D级爆破工程,都应进行安全评估。 受工程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抽调了三人组成评估组,由专家担任评估组组长,于2018年10月13日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对提交的《*************8*****爆破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文件进行了审查修改,并对其单位及作业人员资质进行了审核,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评估内容,依据评估组人员达成一致的评估意见编制出本评估报告。

目录 一.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评价及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信息 (1) 二.参与设计和施工主要技术人员构成 (2) 三.工程条件及评估等级确定 (3) 四.工程爆破区现场环境条件示意图 (4) 五.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合法性的评估 (5) 六.设计选择方案可行性评估 (6) 七.技术设计和爆破参数选择的合理性评估 (7) 八.起爆网路准爆性评估 (9) 九.存在的有害效应及可能影响范围的评估 (10) 十.保证工程环境安全措施可靠性的评估 (11) 十一.预防事故对策和预防措施的评估 (12) 十二.专家在现场评议会提出的要求 (13) 十三.评估结论 (14) 十四.评估公司附件及现场照片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