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2.2 盈利模式分析 .................................................41
第2页
版权所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图目录
图 1 全球各地区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增长情况..........................3 图 2 历年全球网站流量排名........................................4 图 3 全球主要社交网站份额饼状图..................................5 图 4 07 年 7 月-09 年 1 月 Facebook 用户规模增长情况................6 图 5 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演进脉络图.............................11 图 6 2008 年我国网络社区业务用户覆盖情况 ........................12 图 7 主流 SNS 网站提供服务种类...................................14 图 8 我国 SNS 社交网站领域示意图.................................15 图 9 校内网提供应用视图.........................................18 图 10 TOP 50 SNS 网站网络广告部署情况 ...........................19 图 11 TOP 50 SNS 网站网络广告部署情况 ...........................21 图 12 社交网站产业链模型........................................26 图 13 中国移动 139 社区网站中应用偏少............................31 图 14 开心网中,肯德基吸乐无穷活动界面..........................32
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10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主要就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以此形成由移动网、互联网等各种终端组成的互通媒介,使我国人民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
就目前来看,我国新媒体的种类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手机游戏、手机短信等等;第二部分是以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楼宇视频、数字电视等等;第三部分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微视频、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站等等,对这些新媒体进行有效运用,能够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新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各种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新动力。
第一,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造成了极大改变,使我国新媒体逐渐进入了微时代,显著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信息传播效率。
第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新媒体逐渐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实施新媒体战略,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空间,而新媒体技术更是凭借其优势对传统媒体资讯进行整合及传播,使新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发展中,有效提升了新媒体的应用价值。
第三,随着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发展逐渐向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延伸,而微政务更是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微文化、微交往促进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的挑战(一)即时性信息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冲击。
传媒研究知识:社会化媒体与数字营销

传媒研究知识:社会化媒体与数字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与数字营销已经成为了现代传媒研究的热点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化媒体和数字营销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其对传媒行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社会化媒体的定义及特点社会化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分享和协作的媒介形式。
它是由用户自发产生、内容多样化、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网络社区平台,包括了社交媒体、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它通过用户产生内容,形成一种大规模、多样化、多样性的信息平台。
2.它能够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利用社区、分享等功能增强社会网络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3.它能够传达出更加真实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从用户发出的,而非由传统媒体所发布的内容所组成。
4.它具有良好的网络传播效果,信息的门槛较低且易引爆话题,是信息传播、营销传递的理想平台。
二、数字营销的定义及特点数字营销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及数字通讯技术对目标受众进行广告营销、品牌推广的一种营销方式。
数字营销包括了SEO(搜索引擎优化)、SEM(搜索引擎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以及其他形式的网络广告。
数字营销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它比传统广告更加互动、个性化、精准。
通过数字化工具技术可以实现对精准客户的营销,投入成效更加明显。
2.它可以实时的监测并且评估推广运作的效果,数据反馈更加直观、准确询较高。
3.它把留存客户作为重点,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实现更合理、更经济的投资及更高的客户忠诚度的提升。
三、社会化媒体与数字营销的发展趋势1.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提升。
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更为个性化,传统的营销方式难以再满足其需求。
而数字营销通过先进的技术,可以个性化的服务和营销推广,而社会化媒体作为数字营销的主阵地相应受益,成为数字营销的重要基础。
2.跨平台合作的加强。
尤其是跨平台合作的加强。
例如像微信团队、阿里巴巴打通、百度、搜狗等团队,都是以巨头姿态进入到数字营销领域,根据其在其平台上陈列、推广、宣传和广告等方面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整合媒体资源和用户数据,实现更好的数字营销效果。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社交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六度人脉”(Six Degrees)成为第一个真正的社交网络。
然而,真正引爆社交媒体火爆发展的是2004年上线的Facebook。
Facebook的成功让社交媒体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趋势。
2006年,推特(Twitter)发布,这个短消息分享平台推动了实时信息和热门话题的传播。
推特的独特特点是限制每条消息的字数,这使其成为信息快速传播的工具。
同年,谷歌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将视频分享纳入社交媒体的主流。
YouTube提供了用户自行上传和分享视频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展示和发现内容的新途径。
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智能手机,这引领了移动社交媒体的风潮。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得社交媒体变得更加便捷和全面。
与此同时,因特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以图片分享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如Flickr和Instagram。
这些平台让用户能够分享自己的照片和图像,与他人互动并发现新的创意和灵感。
2010年,视觉分享平台Pinterest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平台之一。
Pinterest通过类别化和收藏集的方式将用户和内容联系起来,成为大量用户发现和分享灵感的场所。
近年来,以短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也逐渐兴起。
如抖音(Douyin)和TikTok,这些平台以短视频内容的创作和分享为核心,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总的来说,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
从最早的人脉网络到如今涵盖图片、视频和短消息等多种形式的平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将继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社交体验。
新媒体现状及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

新媒体现状及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作者:童清艳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3期摘要:本研究关注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借此探讨所谓新媒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查阅与翻译了大量中英文相关资料基础上,对腾讯、阿里、百视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韩国自媒体做了实地调研、访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相关业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受众控制实验,并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结合相关深度访谈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应动态研究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各类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从媒介技术、用户需求、媒介生态与资金投入四维度宏观分析,结合传媒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业功能特性,同时关注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娱乐大众、传承文化)。
综合分析下,本研究认为,媒体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云”成为各类企业走向世界的路径;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社会化媒体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焦点,分享经济的媒体创意经济形成。
上述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兴媒体;媒体用户;创意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06-04一、现实与理论关注的议题从产业视角动态研究新媒体早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主题,所谓的新媒体也日益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早已从战略布局上确立了新媒体的相关主流地位,这是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融合形态。
所谓的新媒体逐渐发展成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发之力。
从全球领域、国家战略发展高层来看,如何拓展所谓新媒体产业也是当下与未来文化传媒娱乐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
所谓新媒体产业是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新业态,是国家政策扶持重点。
中国新媒体应用已有20余年,新媒体研究也有十多年,毫无疑问,新媒体是“当前最热的研究领域”,其现实与理论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社会化媒体是指具有互动性的多媒体数字交流平台,包括社交网络、微博、博客、在线论坛、虚拟社区等。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
2002年,出现了第一个追求个性化的社交网络Friendster,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吸引了数百万用户。
此后,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陆续问世,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除了社交网络,微博、博客等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国内微博巨头新浪微博上线于2009年,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
博客则是更加主打个人化,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意见和分享知识的空间。
虚拟社区也成为社会化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魔兽世界、QQ群、微信群等,其社交性质不亚于社交网络,用户在其中可以交流思想、分享资源、建立社交关系等。
1.移动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会化媒体也不断向移动平台转移,成为一个移动化时代的代表。
国内的微信、QQ空间、快手、抖音等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和娱乐工具。
2.个性化未来社会化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角度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更加准确的内容,将成为社会化媒体发展的趋势。
3.融合性社会化媒体将不断向融合方向发展,与其他互联网应用、传统媒体等形成深度融合,如社交电商应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出自己的内容等。
以此,社会化媒体将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
4.全球化社会化媒体除了在国内发展迅速,也在海外市场崛起。
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网络成为国际领先的社交平台。
未来,社交平台也将更加注重跨国合作、全球拓展,推动更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社会化媒体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媒体的变革和趋势

社会化媒体的变革和趋势在过去几十年,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现象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邮件和论坛,而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社会化媒体不是一个静态的事物,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它的变革和趋势。
从Web 1.0到Web 2.0社会化媒体的第一个版本可以追溯到早期Web时代的Web 1.0。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是由少数人创建、掌控和分享内容的。
这些人被称为网站管理员或网页编辑,他们拥有对互联网内容的掌控权。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的内容很难被普遍的大众所创作和分享。
Web 2.0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在Web 2.0时代,互联网被赋予了让普通人参与创作和分享的能力。
这一时代中,社会化媒体的概念被发扬光大,并且一系列的平台被创建出来,比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
这些平台的特点都是:用户可以轻松地分享他们的个人和工作内容,而这些内容在社交网络上又可以扩散。
这意味着,用户的内容可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分享,用户也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社会化媒体的趋势虽然Web 2.0时代让互联网变得更加社会化,但是这还只是社会化媒体变革的一个开始。
以下是我认为的社会化媒体的趋势:1.移动优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设备的使用已经超过了桌面电脑。
因此,社会化媒体公司需要把重心放在移动开发上。
这些公司需要为移动设备创建专业的应用程序,以满足用户对移动设备的需求,并让用户可以轻松地访问和分享内容。
2.多媒体分享社会化媒体平台已经从文字分享发展到图片、视频和直播分享。
图片、视频和直播分享尤其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也是社会化媒体未来的趋势。
因此,社交网络公司需要为这些类型的内容提供更好的支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大型社交网络公司开始在虚拟现实领域投入资金。
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推广运营研究

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推广运营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信息,新媒体平台的社会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广和运营新媒体平台,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和参与度,已经成为新媒体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化阅读是指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和讨论。
社会化阅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户参与度高,用户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关注内容本身,还会参与到评论、点赞、转发等互动环节;二是传播速度快,用户之间的分享和讨论可以迅速将信息传播给更多人;三是影响力广泛,一条优质的内容可以在短时间内触及大量用户,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目前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推广运营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过载使得用户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变得困难;另一方面,用户阅读习惯的多样化和碎片化使得传统的推广方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研究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推广运营策略,对于提高新媒体平台的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的特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推广运营策略,以期为新媒体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还将关注社会化阅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化阅读的价值最大化,为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做出贡献。
1. 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
从早期的微博、微信,到如今的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多种形式,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选择和便捷的互动方式。
移动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需要适应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和交互方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媒体类型
社交网络 商务社交网络 微博 视频分享 社会化电子商务 签到/位置服务 即时通讯 RSS订阅 消费点评 百科 问答 社会化书签 音乐/图片分享 博客 论坛/论坛聚合 社交游戏
国外典型代表
Facebook LinkedIn Twitter YouTube Groupon Foursquare MSN Google RSS Yelp WIKI Answers Delicious Flickr Blogger Big Boards Zynga
国内典型代表
开心网、人人网 优士网、若邻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优动百科 知乎、天涯的典型形式
传统大众媒体
新型社会化媒体
少数的传播机构,信息由专家生 产,是喉舌导向,代表政府、企业 等官方言论 信息单向传播,无法在阅读中参与 意见 信息的存在和权重取决于发布者 面向大规模受众,但受众之间没有 关系 高资源投入(人、网络、设备 等),高风险
| 作者简介 | 林升梁(1977-),男,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 2013.08 广告大观 理论版 | 7
| 新传播环境与广告专题 New Environ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 |
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如图 2 所示。[1]
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前言
“社会 化 媒 体”是 近年来 刚流行 起 来的 概 念,不同 学者专家对其定义各不相同,不管各种定义如何,有一 点可以达成共识 :所谓“社会化媒体”,即通过互动双
向的网络 平台,吸引用户主动参 与其中,形成 共 通 意义 空间的某种社区。在国外,社会化媒 体以 Facebook、 Twitter、Youtube、G+ 为主要平台,台湾地区与国外 相似,而大陆则以 新浪微 博为主(职 业白领占用户多 数)。社会化媒体的典型形式如图 1 所示,社会化媒体
(1)教育教学 526 篇文章中有 53 篇主要探讨教育教学,主要集 中在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上。如 Autumn Arnett(2012) 的 Social Media Gives Prospective In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 Sneak Peek 一文,他认为,社会 化媒 体由于成本低 廉、实时传播的特点,成为大学生 的“新宠儿”,它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然而, 社会化媒 体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对大学生全面进行渗 透 还言之 过早。[5] (2)社会管理 526 篇文章中有 182 篇主要 探讨社会 管 理,其中 又可以细分为社会化媒 体对政府的影响、社会化媒 体 对 文化的影 响、社会 化 媒 体对 灾害的影 响。 社会 化 媒 体对政 府的影 响,如 Park June&Choi Hong&Park Sung-Min(2011) 的 Social Media’s
| 关 键 词 | 国外 大陆 台湾 社会化媒体 综述 | ABSTRACT | As far as literature on social media at home and abroad is concerned: First, in terms of research history, the
8 | 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13.08 |
| New Environ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 新传播环境与广告专题 |
出教育教学、社会 管 理、新闻传播、影 视艺术、文化 产业、营销 策略、理论 综 合 七个 研 究 主 题 的分布 状况, 其中既涉及 影视艺术又涉及理论 综合的有 效 篇数是 1 篇,既涉及教育 教学又涉及社会 管 理的有 效 篇数 是 5 篇,既涉及新闻传播又涉及营销策略的有效篇数是 1 篇。 526 篇文章中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的有 效 篇数 是 53 篇, 社会管理的有效篇数是 182 篇,新闻传播的有效篇数 是 13 篇,影视艺术的有效篇数是 1 篇,文化产业的有 效 篇数 是 12 篇,营销 策略的有 效 篇数 是 146 篇,理 论综合的有效篇数是 126 篇。其直观表示如图 3 所示:
200
182
180
160
146
140
126
文章篇数
120
100
80
60
53
40
20
13
12
1
0
教育教学 社会管理 新闻传播 影视艺术 文化产业 营销策略 理论综合
研究主体分布 53
182
13
1
12
146
126
图 3 国外关于“社会化媒体研究”主题分布
从图 3 的统计结果来看,国外对“社会化媒体研究”, 社会管理的学术论文 最多,其次为营销策略,再次是 理论综合,接着是教育教学,再次是 新闻传播和文化 产业,而对影视艺术关注最少。
大众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传 播者 信息双向流动,大众可以在阅读中 参与意见,信息边传播,边改变 权重由网民的喜欢决定,成为信息 的主人,具有一定舆论影响力 用户之间建立了社会关系 个性化,成本低
图 2 社会化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
尽管 在国内外 关于“社会 化 媒 体 研 究”发 展 迅 猛, 但 是在翻阅研究 文 献 时,我们发现,少有 文 献 对“社会 化媒 体研究”的总体现状与研究趋势进行介绍。这可 能 是 制 约 该 领 域 进 一 步发 展 的原因 之一。伴 随 着社 会 化媒 体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内外越 来越多的学 者开始关注“社会化媒 体研究”方面的课题。本文 对 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梳理、综述, 为后人提供该领域比状与趋势
(一)著作 国外 关于“社会化媒 体 研究”历史不长、但 数 量
很 多,相关专 著、编 著 或 教 材目前已 呈 欣 欣向 荣 趋 势。 在 google 检索里键入“social media”+“book”题名 进行查找,至少得到 100 本 相关著 作。Honey Singh (2012) 推 荐 了 10 本 与“ 社 会 化 媒 体 研 究 ” 相 关 的 最 好 著 作, 它 们 分 别 是 :Social Media Marketing: An Hour a Day by Dave Evan,Trust Agents by Chris Brogan,The W huff ie Factor by Tara Hunt,Tribes by Seth Godin,The New Community Rules by Tamar Weinberg,Crush It! by Gar y Vaynerchuk,Groundswell by Charlene Li,Six Pixels of Separation by Mitch Joel,The Social Media Bible by Lon Safko, Grown Up Digital by Don Tapscott。[2]
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现状与趋势
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media in China and abroad
作者 Author _ 林升梁 Lin Shengliang
| 摘 要 | 关于“社会化媒体研究”文献 :首先,在研究历史上,按早晚排序,大陆论文起步最早,其次是台湾,国外最晚 ; 在研究数量上,按多少排序,国外论文最多,其次是大陆,最后是台湾。国外著作文献最多,其次是大陆,台湾最 少。其次,在研究主题上,国外论文重视社会管理和营销策略,大陆论文重视理论综合和营销策略,台湾论文重视 理论综合和教育教学。国外论文更新速度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检索论文出现,表明该领域研究非常活跃。最后,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大陆和台湾论文思辩文章均占多数,实证论文很少,导致研究较为肤浅,多数文章停留在表 达简单观点的新闻稿形式阶段。在所有研究主题中,营销策略采用实证研究最多。随着社会化媒体实践的不断丰富, 未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将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