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县情简介

玛多县情简介
玛多县情简介

玛多县情简介

(2011年7月)

现就玛多的县情特点、玛多的发展探索、玛多的发展愿景简要介绍如下:

一、玛多的县情特点

玛多的县情特点可用以下五句话来概括:

(一)地广人稀,民族单一。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于1957年12月建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属高平原地区。全县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果洛州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下辖2乡2镇,26个行政村,4个生态移民新村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域人口稀少,全县总人口135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3人,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县。民族单一,藏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二)环境严酷,地位突出。玛多县是全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县城驻地海拔4276米,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

突出,毗邻著名高原旅游圣地玉树,北依青海省新型工业基地海西州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交通便利,214国道横贯县境,西宁至玉树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西部大通道建设在即,将是进藏入疆出川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湖泊众多,资源富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此,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其中,闻名遐迩的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于2005年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县域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藏野驴、石羊、黑颈鹤等50余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20余种,是高原生态环境科考的圣地。青海省黄河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已通过省级初审,即将建设,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境内有金、煤、盐等10余种矿产资源,有机牛羊肉是高原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四)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汉、藏历史文献记载,远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源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公元前四世纪始,甘青地区的羌人几度迁徙入境,与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今日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河源儿女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灿烂光辉的民族历史文化,玛多是中国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传,格萨尔12岁在境内赛马称王,并迎娶当地贵族嘉洛之女珠姆为妃,留下了诸多美妙的传说,现今格萨尔赛马称王等历史遗迹依稀

可见。吐蕃松赞干布在鄂陵湖畔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得名“迎亲滩”,留下了汉藏和亲、民族团结的千古美谈。全县民族宗教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藏传佛教广为盛传。

(五)经济发展,社会和谐。80年代初,玛多县畜牧业经济异常繁荣,全县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之首。21世纪初,随着国家“三江源”生态战略的实施,河源儿女积极响应国家“保护生态、减人减畜、退牧还草”的号召,主动迁出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维护了母亲河源头的生态平衡,为黄河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现已成为省定贫困县。近年来,玛多县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着力培育高原生态畜牧业、高原生态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青海藏区最稳定的县。

二、玛多的发展探索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始终坚持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和谐社会构建作为第一责任,始终坚持把外部支持和自力更生作为力量支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奋力而为,扎实苦干,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240万元,年均增长8.6%,列全州第六。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5万元,年均增长33.7%,列全州第六。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8:2:50 调整为2010年的34:22:44,第二产业比重显著提升,旅游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能力明显增强。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改善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两基”攻坚通过省级验收。文体广电事业全面发展,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9‰以内;全面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城乡群众住房建设取得新实效,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31元,年均增长5.9%,列全州第二。

---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发展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加大,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通乡等级公路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以国道214线为骨架,县乡村道路为框架的公路网。完成了基层政权建设、城镇道路、农村电网改造、公共卫生、垃圾处理、供排水、供暖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城乡居民生

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

---生态战略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与建设初见成效。依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积极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了一批沙漠化治理、禁牧封育、湿地保护、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建设初见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生态移民585户2334人,减畜23.1万只羊单位,草原禁牧988万亩,沙漠化防治22.94万亩,鼠害防治2987万亩,建设暖棚267座,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2.6万亩,湿地保护11万亩。

---各种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牧区综合配套改革,初步探索了草场有偿租赁、转包、联合经营模式,促进了草场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高。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成功举办了“两岸三地”聚焦黄河源采风周和首届“黄河源之夏”广场文化月等活动,通过对县内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等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介,玛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和谐社会创建活动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文明创建水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三

级联创”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以《廉政准则》宣传教育为有效载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新加强。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自觉发扬“高海拔、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豪情和践行“四个干事”工作作风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三、玛多的发展愿景

“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玛多的发展定位是“四个着力打造”,即:着力打造果洛地区生态大县,着力打造“三江源”地区旅游名县,着力打造青南地区交通枢纽,着力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青海藏区和谐之县。主要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一个上台阶,六个新突破,五个更加”,即:全县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特色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更加具有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族文化更加富有特色,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趋于和谐稳定。

为此,县委、县政府将紧扣“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维护稳定、加强党建”五大历史任务,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一是着力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不断加大良种

选育力度,调整和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切实提高畜牧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通过组织化带动,不断增强牧区经济发展活力。二是着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充分依托“千湖之县”、黄河之源、格萨尔赛马称王地“三张名片”,加快县级旅行社建设,加快旅游详规的编制,加快与省内外旅游市场的嫁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外推介力度,使高原生态旅游业成为推动“四个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着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紧紧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发挥高原生态旅游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城镇商业中心、特色商贸服务基地建设,着力培育餐饮、住宿、娱乐、民族用品、汽车修理等服务业市场。因地制宜的发展“国道经济”、“景区经济”,以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二)突出民生和社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一是继续实施“科教强县”战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扩大教育供给,加大师资培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提升人口计生综合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以养老、医保、低保、扶贫、救助、住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统筹层次较低问题,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新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实施退化草场治理、草原灭鼠、水土保持、人畜饮水、草地保护配套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项目,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二是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公平、合理、普惠的原则,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四)强化社会管理,巩固社会长治久安。一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三无县”创建活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常态维稳工作责任制,建立社会治安风险评估机制,让城乡群众安居乐业。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寺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是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推进党的建设上水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第三个“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重点做好县乡村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深化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以城镇创卫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县文明创建水平。以《廉政准则》宣传教育为有效载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扬“四个干事”的工作作风,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为“四个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推介活动方案

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 项目推介活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2013年3月26日) 为了进一步扩大洛南旅游影响,加大洛南旅游景点及项目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以洛河源为主的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成功率,洛南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共同在西安举办“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项目推介活动”,借第十七届西洽会平台,多角度、全方位推介洛南、宣传洛南。现就活动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三张名牌,倾力打造关天经济区“三星级明星旅游城市”为目标,借“西洽会”广阔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宣传洛南形象,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旅游项目推介,对接洽谈,努力吸引一批客商投资洛南、开发旅游,实现洛南旅游业突破性发展。 二、活动名称及主题 本次活动名称为: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项目推介活动。 主题: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 三、活动地点及时间 地点:地点根据联系情况另外确定。 - 1 -

时间:2013年4月7日下午3时。 四、主、承办单位及形式 主办单位:洛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洛南县招商局,洛南县旅游局,洛南县项目办,洛南县委宣传部,洛南县广播电视台。 活动形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配合。 五、参会人员 本次活动拟参会人员200人。其中,邀请省、市领导10人,省、市部门领导12人;县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约30人;客商120人(具体名单附后);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记者20人;旅行社8家。 六、活动内容及议程 本次活动时间安排为2小时左右,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观看洛南风光宣传片(最美洛河源,从南上华山)。从感官上让与会者对洛南有初步认识;二是洛南县情介绍及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三是主流媒体及网站现场采访。 活动议程: 聘请专业主持人或由洛南县节目主持人刘剑峰主持。 第一项:主持人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省、市、县级领导、客商、企业及新闻媒体、网站、旅行社(时长约5分钟)。 第二项:洛南人民政府县长刘明智致辞(时长约5分钟)。 第三项: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和项目区- 2 -

双峰县三立实验学校简介

双峰县三立实验学校简介 双峰县三立实验学校是与广西翰林教育集团联姻办学的一所集先 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硬件为一体的私立精品高端寄宿制学校。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中西合璧,和谐发展,提升品位,追求卓越。学校的口号是:高起点、高目标、高品味,精品教学,让一般的变优秀,让优秀的更优秀。 交通便利:学校坐落于双峰县五里牌,离汽车西站不远,交通便利。场所、设施齐全:学校操场、走廊塑胶“全覆盖”、有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国际标准教室、多媒体讲台、无尘手写黑板,8人间配套公寓,进口免攀爬安全床、500平方米学生餐厅。教室、语音室、美术书法室、艺术手工室、音乐舞蹈室、图书室全木地板。教师办公室空调、电脑、打印一体机一应俱全。 氛围合理:各场所文化氛围浓厚,各年级教室与宿舍布置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处处突显育人气息。 安全舒适:生活、活动设施设计人性化、合理化,使用安全又舒适。全程呵护、健康成长: 学生公寓实行“温馨家庭式”管理,每间宿舍设有单独卫生间,有专业生活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及生活技能培养。 学校实行全程呵护管理,每班配置一名班主任,副班主任以及生活老师,每天24小时均有教师监护学生的安全,关注学生的品德、学习与习惯,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行营养配餐,学生一日三餐三点(早、中、晚餐,上午课间糕

点、下午水果、晚上牛奶),保障学生身体成长的营养供给。 学校诚聘博学精干、年富力强的经验加创新型管理者主持学校的全局工作。另聘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综合素质强的一线教师主持我校的语、数、英等主要课程教学工作。特聘知名外籍英语教师授课,加大对口语和听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特聘全国金牌教练主持学校的数学、物理等奥赛项目。学校的音、体、美教师则是从各大名校严格选拔出来的专业技能一流、年青开朗、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优秀毕业生。相关专业全部有参加过省级以上竞赛及获奖的经历。我校的特色主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点,开发以“经典诵、写、讲”为主体,以特色英语为龙头学科,以奥赛项目树品牌效用,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发展,以多媒体手段呈现系列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保证充足课时,形成了五大校本特色教学系列: 1、经典诵、写、讲:以诵读、书写为主,辅以讲记。反复吟咏,熟读成诵,读书有声,抑扬顿挫,书声朗朗,悦耳动听。烂熟于胸,下笔有材。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教育特色。 2、英语能力:从培养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强烈的语感出发,增加英语课时,加大外籍教师授课比重,加强纯正英语口语训练,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和内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基础,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每年都有机会与外国小朋友进行面对面的口语交流,真正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2) 1.1编制依据 (2) 1.2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时段 (5)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 1.4评价标准 (10) 1.5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13) 1.6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15)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6) 2.1建设项目概况 (16) 2.2项目组成 (17) 2.3工程分析 (23) 2.4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7)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5) 3.1区域自然环境 (35) 3.2社会经济环境 (36)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8) 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2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50) 4.3项目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0)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2) 5.1水文地质条件 (62) 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3) 5.3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68) 5.4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8)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2) 6.1地表水环境污染源现状调查 (72) 6.2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72) 6.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3) 6.4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 6.5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1)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 7.1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83) 7.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4) 7.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5) 7.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 7.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90) 8 声环境影响评价 (92) 8.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2) 8.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93) 8.3运营期地面生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98) 8.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03)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6) 9.1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106) 9.2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107) 9.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9) 10闭矿期环境影响分析 (112) 10.1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112) 10.2闭矿期水、气、声、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13)

陕西省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陕西省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 版

序言 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对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王耀院长简介 湖南国际教科院

王耀老师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2011年06月28日星期二02:23 王耀(别名:曾繁旭),汉族,1972年出生,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人。高级经济师、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培训师。法学本科与社会学硕士学历。现任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学习型湖南教育大会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幼儿园园长学术年会秘书长等社会职责。 王耀老师近20年来,先后从事过:“律师、记者、文化传播、企业策划、项目管理、网站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高校教务”等工作。曾担任过湖南省潮州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北京飞达利集团教育总监,中国市场经济报华南部副主任,广东行知学院教务主任,上海家帝集团网络科技公

司总裁,818全民教育网总裁等职。 王耀老师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和我国近代教育家的影响,奉行“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和处事之道,从小树立着自己坚定而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今,任不被当代社会的崇权拜金现象所迷惑和诱导。他一心只想在教育领域中有所发展和成就,能为我国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王耀老师平生最大的快乐。自1999年以来,他潜心从事哲学社会科学、亲子教育、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凭着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执着,经常深入农村教育一线做调查研究,也经常出现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与各界名流学者交流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成长经历,设计出一系列有助推动我国家庭与社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项目。 2001年初,王耀老师与龙赞博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共同策划的《亲子教育中国行》、《我为中国孩子做策划》、《素质教育在中国》等大型教育活动,聚集了台湾、大陆、香港三地一批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教育专家在中国各地巡回讲学,掀起了21世纪初期中国内地的亲子教育和国学热潮,至今一直引领推动着我国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2006年6月,王耀老师辞去上海某集团公司总裁职务,舍弃丰厚的薪酬,回湖南主持湖南国际教科院的全面工作。他以“思想湖南、发展教育”为宗旨,聚集着一大批各界专家学者,为推动湖南的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湖南省幼儿园园长年会”,为全省幼儿园园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普通中学总数量,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普通中学招生总数量,普通中学高中招生数量等,对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占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同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占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 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重要指标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牧业增加值等,把握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3) 一、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三、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 (3) 四、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占全省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洛南县古树名木简介

洛南县古树简介 一、洛南概况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商洛地区东北部。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两县接壤;南与商州、丹凤相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接;西与蓝田县毗邻。地理坐标界位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为2830.16hm2。 地貌总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山地为主,川原皆具,地势起伏较大。境内的最高点是洛源镇的草连岭,海拔2646m,最低点在王岭乡兰草河出口处,海拔670m,平均海拔为1 500m左右。。 洛南县主要属黄河流域,唯景村镇油泉、四皓镇胡河、谢湾镇芋子槽属长江流域。县境内沟长在1㎞以上的支毛沟1366条,集水面积在3 km2以上的河沟231条,枯水流量在2.64L/s以上的沟河共145条,10 km2以上的75条,50 km2以上的19条,100 km2的14条。全县平均径流量为7.436亿m3,其中黄河流域7.175亿m3,长江流域0.261 m3。过境客水1.013亿m3.年平均径流总量8.449亿m3。地下水资源为0.25亿m3,总来水量为8.699亿m3。平均降水量60%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蒸发量为779.5㎜。 洛南县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雨湿润,气温

下降较快;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1.1?,1月极端最低气温-18?,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7.1?.全县日平均气温≥0?的活动积温4 152.3?;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 453.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04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总辐射量109.83千卡/厘米。降霜初霜日从九月三十日到十一月六日,终霜日是三月七日到五月十五日。一般降霜期170天。实际降霜55天。降霜期多在十月到翌年四月。无霜期195天。冰雹多发生在3~8月,以5~7月最多,低中山与河谷较多,阳坡多于阴坡。全县以东、西风向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5~2.3m/s。 洛南县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是:土壤容重1.28g/cm3,酸碱度(PH值)7.2,孔隙度51.7%,有机质1.22%,全氮0.08%,碱解氮55.6ppm,全磷0.118ppm,速效磷19.6ppm,速效钾166ppm。全县土质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106个土种。土壤的基本状况是:有机质含量低,氮、磷比不协调,代换量(即吸收容量)低。 全县常见和珍稀树种共48科96属160多个品种。 乔木树种以油松、核桃久有盛名,是国家油松种子基地县和全国名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二、古树概况 据调查,已上报14个镇共有古树71株,其中:栓皮栎9株、油松6株、核桃12株、侧柏15株、国槐8株、皂荚

新化县旅游文化介绍

新化县旅游文化介绍 家乡,对于每个背井离乡的人而言,永远都是内心深处的一份难以言尽的眷念。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次离家的学生而言,这种情怀更甚,总觉得家乡的一切都那么的美好,每一片土地都是那么的魅力。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湖南新化。 新化县的地理环境是: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地貌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地势险要,与外交通极为不便。南北两端似乎有着天然的屏障,阻隔了这个古老的县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于是,古朴淳厚的梅山文化得以留存。新化县的文化以古梅山文化为主,现在依旧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传统的新化山歌,傩头狮子舞,梅山武术等。新化县又被誉为“国家武术之乡”,新化东方文物学院更是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优秀的无数人才。 梅山文化包括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我要将这些文化融入三个极具特色的景点中,向大家做一一的展示。他们从南向北依次是: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大熊山。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紫鹊界秦人梯田。总面积312.5公顷,遍布于500~1000余米的十几个山头,辗转盘旋,仪态万方,其地势之高,规模之大,形态之美,令人赞叹不已。紫鹊界的背面还有万亩金银花基地,还有48座瑶人寨遗址的人文景观。据调查,这片梯田的形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柔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景观。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在稻作文化中也是很罕见的。 奉家山区紫鹊界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两汉时期,统治阶级对居住在这里的苗、瑶民族规定“只服徭役、不纳田税”,唐、宋时期,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多次颁布有关垦辟农田的诏令,并积极鼓励种植“高田”。紫鹊界梯田起于秦汉,形成、发展于宋明,苗瑶民族是紫鹊界梯田这个人间奇迹的始创者,多民族数十代人的不懈劳作,最终造就了这一撼人心魄的人类文明,连同他们在艰苦劳动中创造的梅山文化,留给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从紫鹊界向北,就到了油溪乡高桥村的梅山龙宫。相传黄帝登熊山,将灵额葱笼的九龙峰点化成九条青龙,沿九股清泉游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龙池。九条青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79.87万人,农业人口74.73万人。赫章属于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十分薄弱。1985年6月,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第1278期报道了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贫困状况。该报道很快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同年7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赫章县视察调研,之后,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海雀村也因此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被列入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省委统战部、省林业厅定点帮扶的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属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的10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赫章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铁、铅、锌等2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煤炭储量约57亿吨,已探明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1亿吨,已探明储量4.2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已探明铅锌矿储量114万吨,居贵州之首。赫章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野生韭菜之乡”、全省草地生态畜

牧业重点县之一、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2000多种,半夏产量和品质均居全省之首。境内有天上石林、天上花海、阿西里西大草原和平山、水塘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可乐古夜郎时期的墓葬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0年可乐遗址被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商洛市简介

商洛市简介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以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市下辖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六县一区,与豫、鄂两省接壤,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二百四十万商山儿女,素有“西安后花园”之称。 商洛历史悠久,曾是京畿长安通往东南之重要门户,是秦楚交兵,宋金鏖战的古战场,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刘邦因取道商洛故先于项羽而得咸阳。李自成兵败进商洛养精蓄锐,驰骋中原;五支红军进商洛,撒播了革命种子;李先念率师突围,建立了陕南革命根据地;贾平凹著书享誉文坛素有"戏剧之乡"的美称……这些都让商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中多次闪光! 商洛名胜古迹荟萃。三秦要塞武关天下闻名,武周大云寺全国独一无二,洛南花石浪猿人遗址意义重大,丹凤花庙建筑雕刻精美,四皓墓为历代文人墨客瞻仰之地。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纳雄秦秀楚之神韵,呈南北文化之积淀。国家森林公园金丝峡大峡谷,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西北一绝";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出没,松涛阵阵;木王原始森林公园古

树参天,枝繁叶茂;西北首漂丹江漂流急流勇进,惊险刺激……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钟灵毓秀,让人美不胜收。核桃、板栗鼓起农业腾飞的双翼,地道的中药材构筑"药业兴市"的平台。商南茶叶、孝义柿饼、丹凤葡萄酒、洛南豆腐干等商洛特产,让商洛享誉八方!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商洛纳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西康铁路、西南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西安——合肥、西安——安康、西安——武汉三条高速公路,必将让商洛步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衡阳市简介

衡阳(湖南省辖市)编辑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衡阳,为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雅称“雁城”。 衡阳市辖5区5县,代管2县级市,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衡阳历史悠久、山水优美,以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遍布,同时衡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会战的悲壮也使之得到了“ 中国抗战纪念城”的称号[1]。and the one in Hunan Province as Southern Heng Shan (Chinese: 衡 山;pinyin: Héng Shān). Both mountains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Chinese, and the Southern Heng Shan is also 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As one of the four most prestigious academies over the last 1000 years in China, Yuelu Academy has been a famous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as well as a centr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cultures since it was formally set up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Th e Academy was one o f four most renowned shuyuan (academi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renowned Confucian scholars Zhu Xiand Zhang Shi lectured at the academy. The Battle of Hengyang was the longest defense of a single city of the entir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hen Changsha fell to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on June 19, 1944, Hengyang became their next target. The reorganized 11th Army, consisting of 10 divisions, 4 brigades, and over 100,000 men, assumed the task of attacking Hengyang. Shigu Academy 衡阳区位较为优越,濒临湘江,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多条重要公路、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新建的衡阳南岳机场已于2014年12月23日正式通航。[2] 中文名称 衡阳 外文名称

贵州省赫章县情概况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贵州省赫章县情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 12″~ 27°28'18″,东西长85.276公里,南北宽77.696公里,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县城距省会贵阳340公里,距毕节地区行署所在地96公里,距六盘水市107公里,横穿贵州省东西方向的326国道,从东面平山乡入境经县城向西穿威宁县后进入云南省,向北、南、东三面分别还有通往云南省镇雄县、贵州省六盘水市、纳雍县的省级公路。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洛南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汇报

洛南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汇报 洛南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政府检查组各位领导: 正当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整顿整合工作,全力以赴迎接省际互查的重要时刻,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劳苦抽出时间,莅临我县检查指导验收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这既是对我县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充分表明了省政府对我县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洛南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省、市《通知》精神,积极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运,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机制,努力做到在抓重点中全面推进,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完善,在治理整顿中有序规范,积极推进资源整合,专项整治扎实有效,治乱、治散同步进行,前一段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保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全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洛南县矿产资源及开发基本情况 洛南县地横跨华北准地台和秦祁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地层构造为元古界太华群一套中深度质岩、中元古界震旦系一套浅海担碎屑岩。地质构造复杂,地层条件较好,有利各种金属矿山的分布。我县是商洛的矿业大县,矿产资源种类多,发展潜力较大。矿业和以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我县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38种,各类矿山企业105个,主要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钼、铼、钨,主要分布在我县北部小秦岭南坡;非金属矿种有水晶、煤炭、钾长石、白云石、绢英岩、粘土、硅石、透闪石、透辉石等,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和中南部;钾长石储量8700万吨,名列全国第一;金、钼、铼、粘土、透辉石、透闪石、水泥灰岩均属大中型矿床,铁、铅、铜、硫、水晶均有一定储量;麦饭石、磷灰石、锰矿资源也有新发现。金、钼、铼、锶、稀土、钾长石等11种矿产品保有储量居全市七县区之首,铁、铅、锌、水泥灰岩、麦饭石等矿产品储量也位居全市前列,且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我县的主要矿区有黄龙钼矿区、小秦岭金矿区、黑山铁矿区、保安洛源多金属矿区和八里、景村——马河一带多金属矿区。其中黄龙铺钼矿区,是陕西省第二大钼矿区,商洛第一大钼矿区。钼矿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石门镇境内的黄龙铺村,矿区面积13.35km2,黄龙钼业开发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闪光点”和“支撑点”,为全县经济的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金、钼、铁为主的探、采、冶和非金属矿业系列开发以及延伸开发的投资重点和开发格局。丰富的地下宝藏,为洛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县采取各种找矿、探矿措施,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矿产地。目前,全县共启动勘查项目52个,勘查总面积为506.71平方公里,其中铁矿项目11个,金矿项目18个,钼矿项目5个,铅、锌、铜、铀项目14个,非金属项目4个。现已探明储量并进入省储量表的有16种,近年来,全县从事矿业开发的人员达4354人,实现矿业产值3.4亿元,矿业收入已成为洛南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开发也成为洛南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二、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情况 整规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围绕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印发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总结启动阶段各项工作,分析了我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以“三查”工作为重点,以全面刹风治乱为目标,加强专项整治,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将整顿和规范工作引向深入,整顿和规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通

洛南县情简介

洛南县情简介 陕西东南门户。洛南地处华山之阳,洛河源头,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距西安108公里。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连。西与华县、蓝田接壤。南与丹凤、商州交界。北与华阴、潼关为邻。陕西东南门户。全县辖19个镇,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381个村(居)委会,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 洛南精神。体现“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思想精髓的洛南精神是:崇文,厚道,自强,包容。以崇文为最显著特点、最鲜明特色之八字洛南精神,是对一辈又一辈洛南人一道创造、秉承、践行精神共识的提炼概括,更是一代又一代洛南人共同弘扬、提升、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引领。“崇文”铸就洛南人之魂,“厚道”构筑洛南人之本,“自强”昭示洛南人之志,“包容”彰显洛南人之度。 金山银仓。洛南地处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东段,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南生物科属共生,北南秦楚文化交汇。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地67.6万亩,有“陕西小关中”之称。“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中国核桃之乡”。核桃产量居全国第一。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等中药材居全国之首,秦岭腹地“天然药库”。古城“栖霞观古柏”比黄帝陵1号柏高2.1米,粗0.73米,列“亚洲第一柏”。全省生猪“一县一业示范县”、“百万头生猪大县”、“陕西特色品牌县”。矿产资源居全省、全国前列,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钼、金、银、铁、煤、钾长石、硅石、白云石、花岗岩、大理石、陶土等38种。钾长石储量上亿吨,现居亚洲第一。钼储量30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二。黄金产量全省第三。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总径流量8.5

亿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水平。2013年入围“国家成熟型资源城市”。 华山夏都。洛南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平均气温21.8℃,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润,以“爽”为主要特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为三类水体,森林覆盖率66.7%以上。华山“劈山救母”等很多传说、故事其实诞生地在洛南。华山南区与华山北区,草链岭南区与少华山北区,山水相连、同脉同气、阳阴互补,都是大华山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避暑游、文化游、寻根游优质优选目的地。尤其是华山之南的阳坡是一张天赐“避暑凉床”,一座香气四溢、温馨凉爽“华山夏都”。美誉“爽爽华阳”。赞介“巍巍华山,爽爽华阳”。荣获中国梦〃2013“避暑之都”城市品牌荣誉称号。 汉字故里。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洛南创造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历史。其28个“兽蹄鸟迹”石崖摹临拓片为稀世珍品。“仓颉造字传说”、“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列入非遗名录。陕西白水为“仓颉故里”,陕西洛南为“汉字故里”。据《陕西金石志》记载:黄帝史官仓颉随帝南巡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观奎星园曲之势,察鸟兽蹄爪之迹,穷天地之变,指掌而创文字。造字发祥地保安,辟立关天经济区“始祖园主题”板块“仓颉造字遗址公园”。 华夏摇篮。洛南是华夏文明摇篮。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洛南猿人”列排行榜之首,“花石浪猿人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经十多个国家专家学者多年考古论证,距今100万年左右,“洛南猿人”与“蓝田猿人”同宗同源。“洛南盆

曾国藩故居简介

曾国藩故居简介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坐落在位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曾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代表性建筑,主要有“白玉堂”、“黄金堂”、“万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有恒堂”为曾国葆故居)。湖南双峰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先后晋升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谥称“曾文正公”。同治4年(1865年)秋,素无终身官场打算的曾国藩,准备先动员家眷回籍“立家作业”,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欧阳氏对旧居黄金堂门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为安”,即令其子曾纪泽,“回湘禀商两叔”,移兑富托庄屋,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主持,依照候府规模,花十年功夫营造了富厚堂。富厚堂占地四万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9202.86 平方米,为土石砖 木结构,回廊式风 格,内外群有八本 堂、求厥斋、旧朴 斋、艺芳馆、思云 馆。八宝台、辑园、 凫藻轩、棋亭、藏 书楼等各种建筑, 当年正门上悬挂着 “毅勇侯第”朱地 金字直匾,门前花 岗石月台上飘扬着 大清龙凤旗、湘军 帅旗、万人伞等, 景象颇为壮观。整 个建筑虽具侯府规 模却古朴大方,虽 有雕梁画栋却不显 富丽堂皇,基本体 现了曾国藩对建宅“屋宇不肖华美,却须多种竹柏,多留菜园,即占去四亩,亦自无妨”的意旨。1866年秋,主楼竣工,曾国藩夫人、子女和儿媳即回籍住进了富托新屋。富厚堂原称八本堂,取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条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忘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家训,后曾纪泽据《后汉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情况介绍

金沙县简介 毕节市2011年底全市辖2区7县,255个乡、镇、办事处,13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603个村民委员会。 金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部,东邻遵义,南毗贵阳,北接成渝,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4个村(社区),有汉、苗、彝等15个民族,总人口67万。(2010年未,毕节地区总人口833.89万人),GDP在毕节市仅次于七星关区,财政收入位列全市第一。金沙县是西部百强县。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之一。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0.15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财政总收入41.92亿元,同比增长38.94%;地方财政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53.7%;税收收入27.77亿元,同比增长27.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38.76%;固定资产投资178.72亿元,同比增长5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同比增长34.3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5.15亿,同比增长51.1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亿元,同比增长13.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8. 39亿元,同比增长6.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0元,同比增长21.29%;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同比增长16.5%。 2013年1-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1.45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财政总收入28.25亿元,同比增长2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5元,同比增长15.67%;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3308元,同比增长13.5%。 毕节市、县经济状况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77.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工业增加值3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产业结构比为18.23:46.24:35.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461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