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Basi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实例

VisualBasi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实例
VisualBasi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实例

c语言串口通信范例

一个c语言的串口通信程序范例 分类:技术笔记 标签: c语言 串口通信 通信程序 it 最近接触一个项目,用HL-C1C激光位移传感器+易控组态软件完成生产线高度跳变检测,好久没有接触c c#,一些资料,找来做个记录,也许大家用的着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OM232 0x2f8 #define COMINT 0x0b #define MaxBufLen 500 #define Port8259 0x20 #define EofInt 0x20 static int comportaddr; static char intvectnum; static unsigned char maskb; static unsigned char Buffer[MaxBufLen]; static int CharsInBuf,CircIn,CircOu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OldAsyncInt)();

static void interrupt far AsyncInt(void); void Init_COM(int ComPortAddr, unsigned char IntVectNum, int Baud, unsigned char Data, unsigned char Stop, unsigned char Parity) { unsigned char High,Low; int f; comportaddr=ComPortAddr; intvectnum=IntVectNum; CharsInBuf=0;CircIn=0;CircOut=0; f=(Baud/100); f=1152/f; High=f/256; Low=f-High*256; outp(ComPortAddr+3,0x80); outp(ComPortAddr,Low); outp(ComPortAddr+1,High); Data=(Data-5)|((Stop-1)*4); if(Parity==2) Data=Data|0x18; else if(Parity==1) Data=Data|0x8; outp(ComPortAddr+3,Data); outp(ComPortAddr+4,0x0a);

cc2530串口UART0通信实验(20200627130016)

/********************* 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 宏定义*************************************************/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 --------------- LED 控制端口------------------------------- // #define GLED P1_0〃绿色LED定义 #define RLED P1_1〃红色LED定义 // --------------- 按键输入端口------------------------------- // #define KEY1 P0_0 /********************* 全局变量**********************************************/ unsigned char Uart0_Rx; unsigned char Text_Data[]=" 海舟物联网教育!\r\n"; /********************* 函数声明***********************************************/ void Delay(uint); void Init_LED(void); void Init_Uart0(void); void Init_Sysclk(void); void Uart0_TX_Data(unsigned char *Data,int len); /****************************************************************************** * 函数名称: void Delay(uint n) * 函数功能: 软件延时函数 * 入口参数: * 出口参数: * 备注: ******************************************************************************/ void Delay(uint n) { uint i; for(i=0;i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

2.5 UART串口通信设计实例(1) 接下来用刚才采用的方法设计一个典型实例。在一般的嵌入式开发和FPGA设计中,串口UART是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调试手段。下面我们将使用Verilog RTL编程设计一个串口收发模块。这个实例虽然简单,但是在后续的调试开发中,串口使用的次数比较多,这里阐明它的设计方案,不仅仅是为了讲解RTL编程,而且为了后续使用兼容ARM9内核实现嵌入式开发。 串口在一般的台式机上都会有。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一般会采用USB转串口的方案虚拟一个串口供笔记本使用。图2-7为UART串口的结构图。串口具有9个引脚,但是真正连接入FPGA开发板的一般只有两个引脚。这两个引脚是:发送引脚TxD和接收引脚RxD。由于是串行发送数据,因此如果开发板发送数据的话,则要通过TxD线1 bit接着1 bit 发送。在接收时,同样通过RxD引脚1 bit接着1 bit接收。 再看看串口发送/接收的数据格式(见图2-8)。在TxD或RxD这样的单线上,是从一个周期的低电平开始,以一个周期的高电平结束的。它中间包含8个周期的数据位和一个周期针对8位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每次传送一字节数据,它包含的8位是由低位开始传送,最后一位传送的是第7位。

这个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从串口中接收数据,发送到输出端口。接收的时候是串行的,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但是发送到输出端口时,我们希望是8位放在一起,成为并行状态(见图2-10)。我们知道,串口中出现信号,是没有先兆的。如果出现了串行数据,则如何通知到输出端口呢?我们引入“接收有效”端口。“接收有效”端口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低电平,一旦有数据到来时,它就变成高电平。下一个模块在得知“接收有效”信号为高电平时,它就明白:新到了一个字节的数据,放在“接收字节”端口里面。

上位机与51单片机串口通信

上位机与51单片机串口通信 目录: 1、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应用 2、PC控制单片机IO口输出 3、单片机控制实训指导及综合应用实例 4、单片机给计算机发送数据: [实验任务]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应用,通过串口,我们的个人电脑和单片机系统进行通信。 个人电脑作为上位机,向下位机单片机系统发送十六进制或者ASCLL码,单片机系统接收后,用LED显示接收到的数据和向上位机发回原样数据。 [硬件电路图] [实验原理] RS-232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正式公布的串行总线标准,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串 行接口标准,用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通讯。 RS-232串行接口总线适用于:设备之间的通讯距离不大于15m,传输速率最大为20kBps。RS-232协议以-5V-15V表示逻辑1;以+5V-15V 表示逻辑0。我们是用MAX232芯片将RS232电平转换为TTL电平的。一个完整的RS-232接口有22 根线,采用标准的25芯插头座。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是简化的9芯插头座。 注意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晶振是11.0592M的,而不是12M。因为波特率的设置 需要11.0592M的。 “串口调试助手V2.1.exe”软件的使用很简单,只要将串口选择‘CMO1’波 特率设置为‘9600’数据位为8 位。打开串口(如果关闭)。然后在发送区里 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单击手动发送就将数据发送出去了。注意,如果选中‘十六 进制发送’那么发送的数据是十六进制的,必须输入两位数据。如果没有选中, 则发送的是ASCLL码,那么单片机控制的数码管将显示ASCLL码值。

//参考源程序 #include "reg52.h" //包函8051 内部资源的定义 unsigned char dat; //用于存储单片机接收发送缓冲寄存器SBUF里面的内容sbit gewei=P2^4; //个位选通定义

VC++_串口上位机编程实例

VC++串口上位机简单例程(源码及详细步骤) (4.33MB) VC++编写简单串口上位机程序 2010年4月13日10:23:40 串口通信,MCU跟PC通信经常用到的一种通信方式,做界面、写上位机程序的编程语言、编译环境等不少,VB、C#、LABVIEW等等,我会的语言很少,C语言用得比较多,但是还没有找到如何用C语言来写串口通信上位机程序的资料,在图书管理找到了用VC++编写串口上位机的资料,参考书籍,用自己相当蹩脚的C++写出了一个简单的串口上位机程序,分享一下,体验一下单片机和PC通信的乐趣。 编译环境:VC++6.0 操作系统:VMWare虚拟出来的Windows XP 程序实现功能: 1、PC初始化COM1口,使用n81方式,波特率57600与单片机通信。PC的COM口编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修改: 当然也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编写,通过按钮来选择COM端口号,但是此次仅仅是简单的例程,就没有弄那么复杂了。COM1口可用的话,会提示串口初始化完毕。否则会提示串口已经打开Port already open,表示串口已经打开,被占用了。 2、点击开始转换,串口会向单片机发送0xaa,单片机串口中断接收到0xaa后启动ADC转

换一次,并把转换结果ADCL、ADCH共两个字节的结果发送至PC,PC进行数值转换后在窗口里显示。(见文章末尾图) 3、为防止串口被一只占用,点击关闭串口可以关闭COM1,供其它程序使用,点击后按钮变为打开串口,点击可重新打开COM1。 程序的编写: 1、打开VC++6.0建立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Test,

2、在项目中插入MSComm控件:工程->增加到工程->Components and Controls->双击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s->选择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version6.0->Insert,按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内容 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四、实验电路 [参考学习板说明书P27]

51单片机与PC机通信资料

《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2013级 指导教师: 学生:

目录 一:实验项目名称 二:前言 三:项目内容及要求 四:串口通信原理 五:设计思路 5.1虚拟串口的设置 5.2下位机电路和程序设计 5.3串口通信仿真 六:电路原理框图 七:相关硬件及配套软件 7.1 AT89C51器件简介 7.2 COMPIN简介 7.3 MAX232器件简介 7.4友善串口调试助手 7.5 虚拟串口软件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 6.9八:程序设计 九:proteus仿真调试 十:总结 十一:参考文献 一:实验项目名称:

基于51单片机的单片机与PC机通信 二:前言 在国内外,以PC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中,PC机通常以软件界面进行人机交互,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单片机进行积极交互,而单片机系统根据被控对象配置相应的前向,后向信息通道,工作时作为主控机测对象,作为被控机接受PC机监督,指挥,定期或受命向上位机提供对象及本身的工作状态信息。 目前,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已成为导弹,智能机器人,人类宇宙和太空和太空奥妙复杂系统不可缺少的智能部件。在一些工业控制中,经常需要以多台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执行对被控对象的直接控制,以一台PC机为上位机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组成一种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特点的集散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计算机工业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总分算系统。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由一台做管理用的上位主计算机(主机)和一台直接参与控制检测的下位机(单片机)构成的主从式系统,主机和从机之间以通讯的方式来协调工作。主机的作用一是要向从机发送各种命令及参数:二是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机发回的数据,供进一步的决策和报表。从机被动地接受、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且根据主机的要求向主机回传相应烦人实时数据,报告其运行状态。 用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同时,系统的更改和扩充极为容易。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内部带有一个可用于异步通讯的全双工的穿行通讯接口,阴齿可以很方便的构成一个主从式系统。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讯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容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过用的通讯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讯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数据。所以,深入的理解学习和研究串口通信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此次毕业设计选题为“PC机与MCS-51单片机的串口通讯”,使用51单片机来实现一个主从式

单片机串口通信C程序及应用实例

一、程序代码 #include//该头文件可到https://www.360docs.net/doc/0a17091106.html,网站下载#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indata[4]; uchar outdata[4]; uchar flag; static uchar temp1,temp2,temp3,temp; static uchar R_counter,T_counter; void system_initial(void); void initial_comm(void); void delay(uchar x); void uart_send(void); void read_Instatus(void); serial_contral(void); void main() { system_initial(); initial_comm(); while(1) { if(flag==1) { ES = 0; serial_contral(); ES = 1; flag = 0; } else read_Instatus(); } } void uart_send(void) { for(T_counter=0;T_counter<4;T_counter++) { SBUF = outdata[T_counter]; while(TI == 0);

TI = 0; } T_counter = 0; } uart_receive(void) interrupt 4 { if(RI) { RI = 0; indata[R_counter] = SBUF; R_counter++; if(R_counter>=4) { R_counter = 0; flag = 1; } } } void system_initial(void) { P1M1 = 0x00; P1M0 = 0xff; P1 = 0xff; //初始化为全部关闭 temp3 = 0x3f;//初始化temp3的值与六路输出的初始值保持一致 temp = 0xf0; R_counter = 0; T_counter = 0; } void initial_comm(void) { SCON = 0x50; //设定串行口工作方式:mode 1 ; 8-bit UART,enable ucvr TMOD = 0x21; //TIMER 1;mode 2 ;8-Bit Reload PCON = 0x80; //波特率不加倍SMOD = 1 TH1 = 0xfa; //baud: 9600;fosc = 11.0596 IE = 0x90; // enable serial interrupt TR1 = 1; // timer 1 RI = 0; TI = 0; ES = 1; EA = 1; }

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

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实验一IAR串口通信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实验,报告,IAR,串口,通信,实验,平台,使用,串口,通信,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实验一平台使用及串口通信 本次实验报告在下课后3天内上交!一、实验目的 (1)了解物联网实验 (2)箱熟悉IAR开发平台

(3)能够读懂原理图中有关传感器的接口电路(4)能够建工程项目并编写程序(5)掌握串口通信 二、实验设备 仿真器1台,gec_cc2530板1块,usb连接线1根。 三、实验内容 使用cc2530通过uART接收控制命令,完成LeD的控制。 四、实验代码 完善红色注释部分代码: #include#include #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RLeDp1_0#definegLeDp1_1#defineYLeDp1_4 voidinituART0(void); ucharRecdata[3]=%ucharRxTxflag=1; uchartemp; uintdatanumber=0;uintstringlen; /*******************************@brief串口(uART0)初始化******************************/voidinituART0(void){ cLKconcmD//设置系统时钟源为32mhZ晶振while(cLKconsTA//等待晶振稳定 cLKconcmD//设置系统主时钟频率为32mhZpeRcFg=0x00;//位置1p0口p0seL=0x3c;//p0用作串口

51单片机串口通信异常的调试一例

51单片机串口通信异常的调试一例 单片机与DSP在硬件结构和程序编写方面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所以最近几周试着用了一下51单片机开发板,希望进一步熟悉中断的概念、串口通信、I2C协议、存储扩展等常用的知识。 在进行串口通信的实验时,预期功能不能实现。实验的设计方案是:通过上位机给单片机发送一个16bit的字符串,单片机对字符串进行接收并立刻回显给上位机,接收并回显完毕后依次将这些字符(只能是0-9,a-f这几个字符,可以重复)在数码管上进行显示。 程序编写完成后,通过上位机发送字符串9876543210abcdef,单片机串口接收并回显9876543210abcde,然后数码管依次显示f9876543210abcde,数码管显示完成后,单片机串口回显的字符串中的e后面又多了一个f。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串口的接收和回显功能正常,但是存在2个问题:1.串口接收并回显和数码管显示的时序有点混乱;2.数码管的显示出现异常,本应该依次显示9876543210abcdef,实际上显示的却是f9876543210abcde。 对源代码进行分析发现,时序混乱的原因是中断响应及中断返回的执行时序出现问题,修改代码后问题1被解决。 问题2的解决思路:源代码中,通过串口接收到的字符串被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array[16]中,该数组有16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unsigned char型。在源代码中,先注释掉数码管显示的那一段代码,然后添加串口打印代码,串口打印实现的功能是依次显示array[0]到array[15]这16个元素的值。编译通过后,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以十六进制的形式观察array[0]到array[15]的取值,结果如下: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全版.doc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定义局部变量ij for(i=0;i

{ m=1; //KEY1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4; //KEY4键按下 return(m); } } }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KEY2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5; //KEY5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发送与接收(可编辑修改word版)

51 单片机的串口,是个全双工的串口,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当串行发送完毕后,将在标志位TI 置1,同样,当收到了数据后,也会在RI 置1。无 论RI 或TI 出现了1,只要串口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单片机都会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在中断程序中,要区分出来究竟是发送引起的中断,还是接收引起的中断,然后分别进行处理。 看到过一些书籍和文章,在串口收、发数据的处理方法上,很多人都有不妥之处。 接收数据时,基本上都是使用“中断方式”,这是正确合理的。 即:每当收到一个新数据,就在中断函数中,把RI 清零,并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 收到了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很多的程序都是使用的“查询方式”,就是执行while(TI ==0); 这样的语句来 等待发送完毕。 这时,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带来问题。 看了一些网友编写的程序,发现有如下几条容易出错: 1.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关闭了串口中断!等待发送完毕后,再打开串口中断。 这样,在发送数据的等待期间内,如果收到了数据,将不能进入中断函数,也就不会保存的这个新收到的数据。 这种处理方法,就会遗漏收到的数据。 2.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并没有关闭串口中断,当TI = 1 时,是可以进入中断程序的。 但是,却在中断函数中,将TI 清零! 这样,在主函数中的while(TI ==0);,将永远等不到发送结束的标志。 3.还有人在中断程序中,并没有区分中断的来源,反而让发送引起的中断,执行了接收 中断的程序。 对此,做而论道发表自己常用的方法: 接收数据时,使用“中断方式”,清除RI 后,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也用“中断方式”,清除TI 后,用另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数据发送完毕。 这样一来,收、发两者基本一致,编写程序也很规范、易懂。 更重要的是,主函数中,不用在那儿死等发送完毕,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查看其它的标志。 实例: 求一个PC 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程序,要求如下: 1、如果在电脑上发送以$开始的字符串,则将整个字符串原样返回(字符串长度不是固定的)。

WIN_API串口通信详细讲解带范例程序说明

WIN32 API串口通讯实例教程 第一节实现串口通讯的函数及串口编程简介 API函数不仅提供了打开和读写通讯端口的操作方法,还提供了名目繁多的函数以支持对串行通讯的各种操作。常用函数及作用下: 函数名作用 CreateFile 打开串口 GetCommState 检测串口设置 SetCommState 设置串口 BuilderCommDCB 用字符串中的值来填充设备控制块 GetCommTimeouts 检测通信超时设置 SetCommTimeouts 设置通信超时参数 SetCommMask 设定被监控事件 WaitCommEvent 等待被监控事件发生 WaitForMultipleObjects 等待多个被监测对象的结果 WriteFile 发送数据 ReadFile 接收数据 GetOverlappedResult 返回最后重叠(异步)操作结果 PurgeComm 清空串口缓冲区,退出所有相关操作 ClearCommError 更新串口状态结构体,并清除所有串口硬件错误 CloseHandle 关闭串行口 用Windows API 编写串口程序本身是有巨大优点的,因为控制能力会更强,效率也会更高。 API编写串口,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1、创建串口句柄,用CreateFile; 2、对串口的参数进行设置,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波特率(BaudRate),数据宽度(BytesBits),奇偶校验(Parity),停止位(StopBits),当然,重要的还有端口号(Port); 3、然后对串口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这时候用到ReadFile和WriteFile函数; 4、读写结束后,要关闭串口句柄,用CloseFile。 下面依次讲述各个步骤的过程。

dsp实验-UART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八、UART串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RS232通信接口的基本原理; 2. 熟悉通信接口芯片(TL16C550C)在DSP I/O空间寄存器的地址映射 及工作原理; 3.了解异步通信中串口模式选择、设置数据传输格式、设置波特率、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等功能。 二、实验设备 1. 集成开发环境CCS 2. 实验开发板TMS320VC5402DSK、RS232接口电缆线及附件 3.程序“串口调试程序v2.2.exe”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操作流程参照前面实验。 1 在汇编环境调试Uart:(实现字符或文件的发送和回发功能) a. 实验代码main.s54、uartasm.cmd和uart_init.s54、dsp_init.s54 以及uartasm.h54,c5402_dsk.gel(说明同前)。 b. 串口调试程序“串口调试程序v2.2.exe” , 汇编调试中Build option设置情况与CODEC实验中的汇编调试设置及出错情况相同。 c. 程序文件介绍: 1)“uart.h54”定义了一些寄存器的地址以及函数类型。 2)“dsp_init.s54”与dsp工作有关的寄存器ST1、PMST、IMR、IFR和SWWSR,并且清除INTM位以及设定时钟模式。 3)“uart_init.s54”先检测UART模块是否工作正常,然后设定UART模块的寄存器,如CNTL1、CNTL2、LCR、MSB&LSB(设定波特率)、FCR、IER 等。 4)“main.s54”主程序查看标志位,检测是否UART存在有效接收数据。若有,则执行一定的处理,包括亮LED以及将接收的数据从UART回发。 d. 执行程序时,只要发送数据时,可在串口调试程序的接收窗口立即看到回发的数据。 e. 程序中UART工作参数设置如下: 1)波特率9600(或更低)、无数据校验、字符长度8比特、停止位1、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 UART 串口通信 学院:研究生院 学号:1400030034 姓名:张秋明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UART 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 <-->并”转换功能的电路,也就是 “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 实验原理 UART 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 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 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 车音响与外接AP 之间的通信,与PC 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 EEPROM 通信。 UART 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 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 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 4、5、6、7、8等,构成 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 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 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 (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 1位、1.5位、2位的高电 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 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 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 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 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 )。 一个符号代表的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的阶数有关。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 120 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 ,则波特率就是120baud,比 特率是120*8=960bit/s 。这两者的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 实现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 」o gic_1164.all; end uart; 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 en tity uart is port(clk : in std_logic; rst_n: in std 」o gic --系统时钟 --复位信号 rs232_rx: in std 」o gic rs232_tx: out std 」o 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use ieee.std_logic_ un sig ned.all;

UART串行口简介

UART异步串行口 UART异步串行口简介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指利用多条数据传输线将一个资料的各位同时传送。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适用于短距离通信,但要求通讯速率较高的应用场合。 串行通信:是指利用一条传输线将资料一位位地顺序传送。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利用简单的线缆就可实现通信,降低成本,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输速度慢的应用场合。 UART 异步串行口的传输格式 异步通信以一个字符为传输单位,通信中两个字符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然 而在同一个字符中的两个相邻位代码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通信协议(通信规程):是指通信双方约定的一些规则。在使用异步串口传送一个 字符的信息时,对资料格式有如下约定:规定有空闲位、起始位、资料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通讯时序图如下: 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 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 位、6 位、7 位或8 位,一般采用ASCII 编码。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 数个或偶数个。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 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 位、1.5 位或2 位 的时间宽度。 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 每一个数据位的宽度等于传送波特率的倒数。微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 率为11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 ,19200,38400,115200等。 S3C2410的异步串行口 1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UART串口通信 学院:研究生院学号:1400030034姓名:张秋明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UART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也就是“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实验原理 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车音响与外接AP之间的通信,与PC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EEPROM通信。 UART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一个符号代表的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的阶数有关。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则波特率就是120baud,比特率是120*8=960bit/s。这两者的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实现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uart is 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 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 rs232_rx: in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 rs232_tx: out std_logic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end uart; 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

单片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串口通信 关键词:单片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编写有效的串口通信程序对程序的结构、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串口控制程序一般分为查询和中断两者方式。查询方式适用于简单的应用,简单可靠,但是缺点是需要占用处理器资源,在发送或者接收数据的时候不能做其它的事情,处理器利用率低。中断方式下,在发送或者接受数据的时候处理器还可以做其它的工作,效率较高。 对于稍微复杂的系统来说,中断方式管理串口程序将会更加有效。中断处理方式也可分为几种,其中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比较高效。循环缓冲区为定义的一定长度的RAM区间,对于接受数据来说,中断中收到的数据将存入RAM中,然后等待主程序来读取。其中会涉及到数据见的协调问题,写数据的时候不能把还没有读取的数据覆盖掉,读数据的时候应该读取的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当缓冲区已满的时候,写入的新数据应该覆盖掉最老的数据。这些问题的处理可以使用两个指针来实现。

初始化时两个指针均指向RAM区间的底部,如图1所示。当中断中接收到一个数据的时候,将这个数据写入写指针WPTR指向的存储单元,然后调整写指针指向下一个空余的RAM区间,程序上处理就是把写指针加一,如图2所示。同理,写入N个数据后写指针同步更新,如图3所示。 当读数据的时候,首先判断缓冲区中是否有数据,方法是判断读指针和写指针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表明没有数据,如图5所示。如果读指针和写指针不等,那么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然后调整读指针,当写指针和读指针相等的时候,表明缓冲区中的有效数据已经读取完,此时读指针和写指针相等。

当有数据再次写入的时候,继续紧接着上次写入的地址后写入新的数据,如果数据长度超过缓冲区的长度,写指针重新返回缓冲区的底部重新开始(这是循环缓冲的由来),如图6所示。此时如果有数据读出,读指针做同样的更新。如果没有数据读出,一直有数据写入,可能会出现缓冲区写满的情况,如图7所示。此时如果仍然没有数据读取,继续有数据写入的时候,为了保留新的数据,必须丢弃老的数据,即写指针可能超过读指针,此时,读指针必须和谐指针同步更新,这样才能保证读取的是没有被覆盖的最老的数据,如图8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读指针在中断过程中也可能被更改,因此,读数据的子程序需要对读指针的更改进行保护,方法是在读数据的时候关闭串行口中断。下面是循环缓冲区接收数据的程序实例。 FT, 尽然连文本都不能上传,代码只好贴出来吧。 /* * FileName: uart.h * Description: header file for SerialPort * Author: SangWei, HUST-CEEE-2004 * Contact: swkyer@https://www.360docs.net/doc/0a17091106.html,, swkyer@https://www.360docs.net/doc/0a17091106.html,

SPI、I2C、UART三种串行总线的原理、区别及应用

简单描述: SPI 和I2C这两种通信方式都是短距离的,芯片和芯片之间或者其他元器件如传感器和芯片之间的通信。SPI和IIC是板上通信,IIC有时也会做板间通信,不过距离甚短,不过超过一米,例如一些触摸屏,手机液晶屏那些很薄膜排线很多用IIC,I2C能用于替代标准的并行总线,能连接的各种集成电路和功能模块。I2C 是多主控总线,所以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像主控器一样工作,并控制总线。总线上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根据设备它们自己的能力,它们可以作为发射器或接收器工作。多路微控制器能在同一个I2C总线上共存这两种线属于低速传输; 而UART是应用于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如用单片机做好的设备和计算机的通信。这样的通信可以做长距离的。UART和,UART就是我们指的串口,速度比上面三者快,最高达100K左右,用与计算机与设备或者计算机和计算之间通信,但有效范围不会很长,约10米左右,UART优点是支持面广,程序设计结构很简单,随着USB的发展,UART也逐渐走向下坡; SmBus有点类似于USB设备跟计算机那样的短距离通信。 简单的狭义的说SPI和I2C是做在电路板上的。而UART和SMBUS是在机器外面连接两个机器的。 详细描述: 1、UART(TX,RX)就是两线,一根发送一根接收,可以全双工通信,线数也比较少。数据是异步传输的,对双方的时序要求比较严格,通信速度也不是很快。在多机通信上面用的最多。 2、SPI(CLK,I/O,O,CS)接口和上面UART相比,多了一条同步时钟线,上面UART 的缺点也就是它的优点了,对通信双方的时序要求不严格不同设备之间可以很容易结合,而且通信速度非常快。一般用在产品内部元件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上面,如大容量存储器等。 3、I2C(SCL,SDA)接口也是两线接口,它是两根线之间通过复杂的逻辑关系传输数据的,通信速度不高,程序写起来也比较复杂。一般单片机系统里主要用来和24C02等小容易存储器连接。 SPI:高速同步串行口。3~4线接口,收发独立、可同步进行 UART:通用异步串行口。按照标准波特率完成双向通讯,速度慢 SPI:一种串行传输方式,三线制,网上可找到其通信协议和用法的 3根线实现数据双向传输 串行外围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UART是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它提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