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肉鸭技术

大棚养殖肉鸭技术
大棚养殖肉鸭技术

大棚养殖肉鸭技术

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构建

选择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高燥的地方。大棚多为拱形,东西走向,这样与夏季通风方向垂直,有利于夏季通风。棚长4O米,宽6~7米,高2~2.4米。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的焊接管,弯曲呈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安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托架固定牢固,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棚架建成后在棚架上铺设草帘,草帘铺设高度至1.2米以上,冬季北边适当放低,夏季南边适当放低。在草帘上面使用等同宽度的塑料膜覆盖,在塑料膜上盖入70%~80%的防晒网。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照射和通风。在塑料大棚的东西两侧及顶部设置通风口,面积宜大不宜小,有利于夏季的纵向通风。

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

二、抓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鸭的正常生长

1.调整饲料配方因为饲料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用其他季节配方就难以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应配制夏季高温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用仔鸭饲料配方。适当降低能量水平,相应增加蛋白质、钙、磷等的含量,同时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E的含量。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过程中的散热。

2.供给新鲜的饲料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饲槽中的料放置时间过长,均会引起饲料发酵变质,甚至出现严重霉变,因而夏季应保证购回的饲料是新鲜的且最好在1周左右用完。

3.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夏季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0-200毫克维生素C,有利于减轻热应激对鸭机体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使其他营养物质免遭氧化。

4.调整饲喂时间和饲喂方法早上应在9:00前喂鸭,通常热应激最严重的时间是中午至下午5:00,所以最好下午应停喂几小时,并加强夜间饲喂,通过适当驱赶和引食,让鸭子多采食,使其达到正

常的采食量。

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

三、搞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

在高温季节,根据实际生产测定,养鸭后大棚的温度常比大棚外高7℃~13℃,因此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增加饮水器:为降低高温的应激作用,使鸭群保持高的生产水平,必须保证供应大棚肉鸭充足清凉的饮水。

2.加强通风换气:通过调节两侧塑料膜及所有通风口,尽最大限度通风换气,气温过高时应采用通风设备来加强通风,保证空气对流,夜间也应加强通风。通过通风换气,在夏季高温时,棚可下降5℃~10℃。

3,遮光处理夏季由于太向棚直接照射而造成强度过大,既不利于夏季的防暑降温,也会由于强度过高而造成肉鸭中暑,必须在棚外进行遮光处理。方法是在棚离塑料膜几十厘米处搭草帘遮光,或在大棚外盖上黑色遮阳网,最好同时使用草帘和遮阳网,尤其是大棚西侧一端一定要求遮光,避免西落的太直接照射。

4减少太阳辐射对鸭的影响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太阳辐射热影响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喷水雾化,也可在外屋顶上刷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5. 降低饲养密度密度过大是指每平方米容纳的鸭数过多,减少鸭舍的鸭数可降低舍总产热量。塑料大棚的饲养密度应比普通鸭舍每平方米降低2只左右。根据体型大小,如5~6周龄的肉鸭,大棚每平方米4~5只为宜。

6.保持鸭舍干燥在高温季节,鸭饮水比其他季节多,因而通过呼吸蒸发散失的水汽比其他季节多。尤其是排出的粪中水分的蒸发及粪在高温下的发酵是鸭舍湿度增高及有害气体合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

四、加强日常管理,保证鸭健康生长

1.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注意天气变化,夏季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天气时有发生,应注意大棚温度的大幅度变化,特别是雷雨天气,一方面避免雨水浸湿大棚垫料,淋湿鸭群;另一方面要通过开或关背风处的塑料膜,调节大棚的温度,以免温差过大引起鸭群感冒。

2.改变饲养方式: 网养可杜绝其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降低发病率。网养可以减少鸭群的运动,降低鸭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有利于夏季鸭的健康生长。采用地面养鸭时,夏季最好不要用厚垫料,尤其不要用吸湿性差的稻草等作垫料,后期应采用水泥或砖地养,且应增加清粪次数。

3.避免人为应激:应避免人为在大棚造成鸭群受惊,如上料、断水、湿度过大或人在鸭群中走动等,加剧热应激。同时应将大棚固定牢靠,以免夏季大风吹动塑料膜或遮阳网引起应激,甚至将大棚带走。

4.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兔受虫害的干扰。

夏季塑料大棚养肉鸭技术-

五、搞好疾病防治

由于高温应激的影响,肉鸭的抵抗力下降,而塑料大棚的透气性较差,直接受环境影响较大,容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在夏季大棚肉鸭的疾病防治中,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应注重塑料大棚肉鸭常见病的防治。

1.中暑夏季气温高、天气炎热,如果棚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中暑鸭开始急躁不安,挣扎扑叫,以后停止摄食,大量饮水,在体温急剧升高中死去。预防的办法是保持棚通风凉爽,避免太直射,大棚要有良好的遮光处理设施。

2.氨中毒塑料大棚由于空间小,透气性差,加之肉鸭排粪量大。夏季高温加剧了积粪中氨有机物分解为NH3,造成NH3蓄积而引起鸭群中毒。预防的办法是平时定期清除粪便。地面平养一般2~3天清除一次,加强通风换气,尤其是气温低时,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

3.鸭瘟在10~15日龄注射鸭瘟疫苗。治疗时每100只成鸭用川芎15g、滑石20g、双花10g、郁金12g、花椒8g、肉桂20g、党参15g、甘草20g,煎水取汁,加入50℃白酒200g调匀,给鸭饮服,每只4~5ml。

4.雏鸭肝炎病预防:给种母鸭每年免疫2次。治疗:每100只鸭用茵100g,香薷、大黄、龙胆草、桅子、黄芩、黄柏、板蓝根各40g,煎水取汁加白糖500g给鸭饮水或拌料,每天1剂,连用3天。同时每50kg饲料加禽用多维素50g、酵母片100片捣碎拌匀。

5.鸭传染性浆膜炎预防:平时在饮水中加入2%~4%新诺明。治疗:每kg鸭体重用庆大霉素7500国际单位,调入饮水中,连用2~3天,并在饲料里添加适量禽用多维素,提高疗效。

6.鸭巴氏杆菌病预防:对于常常发生此病的鸭场可以每10天用喹乙醇拌饲料喂3天,按每公斤饲料25毫克使用,或每周用穿心莲粉拌料饲喂2—3天,或用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拌料饲喂2天。治疗:对病鸭用青、链霉素按每公斤体重各5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2天见效。磺胺类药,如磺胺嘧碇、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按0.05%~0.1%拌料饲喂,连喂3—5天。

7.鸭大肠杆菌病预防:鸭舍及用具等,平时每2周消毒1次,发现病情则每周消毒2次。治疗:庆大霉素按每kg体重1万单位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或按每kg体重2万单位加入饮水中服用,连用3天。氟哌酸按药品使用说明用药,连用3天。

肉鸭大棚养殖技术

一、场址选择和建造: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水库、塘坝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地方建造大棚。在大棚与水面之间留有活动场地,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大棚上面铺上高粱秆或玉米秸,覆盖麦草或稻草,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用尼龙网围上,用玉米秸封培,冬天用塑料布保暖。鸭棚一般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朝向应根据所处地势而定(有条件的最好座北朝南),每个大棚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8~12只为宜。

二、饲养管理:1.选择良种:一般选用性情温和、喜静、好合群、适应性强、生长快、宜密集型饲养的品种鸭,一般樱桃谷鸭等表现较好。

2.育雏:雏鸭在出壳后24小时,先饮水后开食,让其自由采食。开食时饲料可撒在塑料布上,让鸭自由采食,每天喂4~6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把好育雏时的温度关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1~2日龄育雏室温度在34~32℃,以后逐渐降温,降幅以雏鸭能自由活动,不打堆为宜。冬天及早春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3.饲料配制:饲料以玉米、豆饼、麸皮、鱼粉、骨粉、菜籽饼等配制而成,再加适量食盐、微量元素及少量青饲料。4.洗浴:鸭子7月龄后,在晴朗暖和的天气时可让鸭子下水洗澡,下水次数应根据季节、气温及天气状况决定。一般夏季每天下水3~4次,春秋下水1~3次,冬天下水1~2次,天气寒冷时不下水。每次下水由开始10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天热可长点,天冷时则短些,可灵活掌握。每次洗浴后都把鸭子赶到运动场背风处休息,理羽毛,待羽毛晾干后再赶进棚。5.防疫:定期用生石灰消毒鸭棚,保持棚清洁、干燥,食槽、水槽每天要用清水冲洗两次,一周要用PP粉溶液消毒2~3次。雏鸭在1日龄用鸭病毒肝炎弱毒苗饮水免疫。15日龄用鸭瘟弱毒疫苗按预防量加水拌入饲料一次喂给,20日龄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灭霍乱或其他抗生素预防鸭霍乱病。

鸭舍建造选择土壤透水性好、背风向阳的场地建鸭舍。将场地整成50°~100°的斜坡地防止积水。

品种选择目前主要有白鸭、麻鸭、鸭、樱桃谷鸭、高邮鸭等品种,这些肉用鸭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适宜密集化群饲圈养。

饲料配方雏鸭期(1~25日龄):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中鸭期(26~45日龄):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6%、麸皮12%、鱼粉4.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育肥期(出售前7~15天):玉米35%、米糠30%、粗面粉26.5%、黄豆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去掉黄豆,减5%米糠,增加10%玉米。

饲喂方法雏鸭出壳24小时及时给水,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凉开水或万分之一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饮水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饲料用水拌湿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开始少撒,边唤边撒,引导鸭认食找食。1~3日龄每小时喂一次,要求在短时间吃完。4日龄后

饲料少给勤添,促使鸭昼夜自由采食,供给充足清洁饮水。中鸭期是增重最快的阶段,要定时喂料,让其吃饱吃好,并加大运动量。育肥期主要是提高鸭的食量,最好人工填喂,将配合饲料加适宜温开水拌成软硬适中,用手搓成手指大小的颗粒,人工填喂,每天填3~4次,每次填喂量按鸭消化力而定,填饱为宜,减小运动量。

环境控制雏鸭1~3日龄舍温保持30~31℃,4~7日龄舍温保持28~30℃,8~14日龄舍温保持25~28℃,15日龄以上舍温保持20~25℃。鸭舍要加强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清新、饲料新鲜、饮水清洁,食槽、饮水槽保持干净,雏鸭期垫草要勤换勤垫。夜间补光。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成鸭10~15只。

冬季如何养好肉鸭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维持32℃,按每天降0。5—1℃盘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费热能较多,病原体在环境中生存期也较长,使雏鸭感染患病的机遇增长,不利于雏鸭生长。所以管理上要特殊留意维持育雏环境干爽。

3、育雏保温较难。冬春冰凉,进雏后1—2天育雏室要维持32℃比较艰苦,中雏时也要18—25℃。如温度不足或有贼风,雏鸭易患感冒。需待雏鸭正羽长成后才有较好的耐寒才能。

4、运动场上积粪多。冬天,鸭多在运动场上休息。因此,场地上的粪便相对较多,加上气温较低,病原菌存活时间长,粪便挥发出的氨气也较浓,易影响鸭群生长和健康。所以,冬春季要勤清洁,多消毒。饲养要点

1、挑选好雏苗。要选同一时间出壳,眼大有神,体态强壮,行动灵活,羽毛光泽,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脚蹼肥润,手摸挣扎有力,脚暖和,叫声嘹亮,泄殖腔压缩有力和潮湿清洁的雏鸭来养。弱小雏在育雏常常时因为相互叠堆而被压死。

2、过好育雏关。冬天育雏期长,特殊要抓好1—7日龄幼雏期的管理。要有较充裕的育雏房舍,加厚

垫草,每平方米放20只左右,让雏鸭有较大的运动空间。要提前做好加温工作,进雏时维持32℃,以后每2天降落1℃左右,直至脱温。温度的节制,以雏鸭不聚堆为准则。温度合适,采食力强,个体平均,增重快。养鸭人员需常常观察鸭群状况,对挤堆的雏鸭要将其赶散,每20—30分钟要赶1次。要留意通风换气,室应无刺激性气味,防煤气中毒、氨气中毒。有气象,要把雏赶到避风的地方放牧或晒太阳。要及时把个体较小、较弱的鸭挑出另群加强饲养,才能进步成活率和集体的平均度。

3、采用网上育雏。因为网上育雏,易清洁,料水卫生,鸭与粪接触机遇少。因此,鸭不易生病。待雏鸭在网上养育5—7天,身体强壮后便能够由网上放到地上进一步饲养。

4、供应清洁饮水。雏鸭出壳24—26小时要饮水,最好采用深井水或较暖和的自来水,可在水中投药防病。地上平养时最好采用流动水育雏。

5、留意饲喂卫生。饮水后1小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即可自由采食。不要突然变换饲料。喂料定时,不喂霉料,节制自由采食量,常常根除料槽边角和底部的霉料(尤其是遇较长时间阴雨的时候)。

6、加强管理,防应激。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要给鸭发明一个平稳过渡的环境条件。晚上给予暗光,能采食又防鼠,最好有人看护。养鸭人员要常常接触鸭群,召唤鸭群,对鸭群进行指点。放水逐渐适应,首次放水每次10—20分钟,以后逐渐延伸。白天放牧放水,晚上要把幼雏赶入室或在运动场上分小群保温。以防晚上冰凉时,雏鸭长时间的堆压而造成死亡。给雏鸭播放音乐能够引导放牧或回栏,也能够减少由声音造成的应激。另外,应留意灭鼠防兽害。老鼠、犬、黄鼠狼、鹰等会捕食雏鸭,造成鸭惊群和传播疫病。冬天田野作物已收获,鼠无粮即迁徙,田野中鼠会大批会集到牧场中来,应进行捕捉或毒杀。

7、充足利用。冬天要充足利用。冬天的能增长体温,节约能源,增长食欲,杀灭病原,进步抗病力。最好利用避风场地放牧或晒太阳,能够减少雏鸭腿部瘀血,有利于鸭群卫生,也有利于增重。

8、发明良好的运动环境。发明一个让鸭群食饱就睡觉休息的良好环境。

①清除鸭运动场地上的杂物,让运动场地充足暴露,经过暴晒,达到消毒和清洁的目标。

②拾掇运动场,包括填平洼地,清除积水,修复下水斜坡。因为水浪和鸭、鱼等运动使土坡日渐冲洗

或崩塌,不便雏鸭上岸采食。因此,下水斜坡需要常常加以修整。有人用红砖铺砌,效果良好(特殊是坡度较大的斜坡)。

③勤清粪。积粪易造成运动场污染,影响鸭健康。要勤清粪,下雨前清扫,下雨后冲洗,维持鸭运动领域清洁清洁。运动场最好选择或建成5—35度坡地,雨天不积水,易于清洗。

④降落放养密度。降落放养密度有两个道路。一是单位面积少养一些;二是加大运动场地,天然降落了单位面积的数量。

⑤及时收集动物尸体,把场中的死鼠、死鱼、死鸭等动物尸体及时投入尸井或深埋。

9、及时赶回失群鸭,让每只鸭都能及时食到饲料。

10、及时淘汰无价值的病、弱、残个体,淘汰时需进行无害化处置。

11、留意防疫。特殊要做好鸭肝炎、浆膜炎、风行性感冒和曲霉菌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不从外购入家禽及其产品。加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尤其要加强鸭群和笼具的消毒,工作完成后立即对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

12、及时上市。肉鸭冬天饲养期43—47天,体重可达3。1—3。4公斤为最佳上市期,此时肉鸭生长性能最佳,饲料成本最低。上市时最好全进全出。鸭群受应激后会减少采食量,甚至拒食,严峻影响肉鸭增重和经济效益。所以,饲养过程中不能让其受惊吓,出售时应一次售完

一:任何病情都是有外因产生的,刚接进鸭苗,温度是关键,不要认为33-35度为益,我认为鸭子分散均匀为益,养鸭10多年了,从不知道温度是多少,没用过温度计。温度过高会导致鸭子生长失常,肌体免疫降低,容易产生病情。。。

二:10天前部提倡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原则性最早8天后用双黄连预防。

三:10天后最好用氟苯尼考,预防大肠杆菌。

四:鸭一般在10--20天出现呼吸道病,用强力霉素加草约为好,标本兼治。

五:20天后,预防肠炎鸭球虫,药物对口即可。

六:30天后,用头孢类药物,杀菌消炎,增加食欲,减少料耗(鸭子大了,没病就不用药了,这是个

误区,观点是错误滴)。

冬季肉鸭饲养管理

冬季来临,气温较低,棚舍相对封闭,易通风不良,舍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刺激并损害肉鸭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疾病;棚舍地面上的垫料易受潮受污染,各种病源菌滋生繁殖,细菌性疾病在冬季最易发生;加上时常有寒流袭击,肉鸭不断要消耗自身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若保温措施不力,也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疾病的发生。发病的鸭群生长速度放缓,料肉比增高,死亡率和淘汰率加大,而且发病后需耗用一定量的药物治疗,这些不利因素大增加了养殖成本,给养鸭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冬季要加强肉鸭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肉鸭的饲养期一般在4周龄—6周龄,2周龄前为育雏期,2周龄—6周龄为育成期。鸭为水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育雏期的雏鸭,其抗寒能力较弱,在寒冷的冬季,育雏期的雏鸭在专门设置的保温棚中饲养。棚舍中的最适宜肉鸭生长的温度在15℃—25℃之间,若温度低于10℃,雏鸭出现不适,缩颈、发抖、或很多雏鸭重叠地堆挤在一起,造成最下层的雏鸭被除挤压、窒息而大量死亡。所以,冬季特别要加强育雏期限肉鸭的防寒保温工作。育成期的肉鸭随着日龄增加,其抗寒能力日益增强。但也要注意适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措施有:

1.检查保温棚舍的门、窗有无破损,墙壁或屋顶有无间隙或漏洞,若有破损或漏洞,要及时修补,最好将所有的窗口、墙壁或屋顶有无间隙或漏洞的再用白色的塑料薄膜封严。进出棚舍要随时关门。防止冷地空气进入棚舍。

2.在棚舍安装取暖灯,100W的取暖灯可7—8平方米安装一只,灯离地面的高度大约在1米,有利于雏鸭充分取暖。安装取暖灯的密度取决于具体的条件和当时的气温。

3.经常检修饮水器或饮水槽,防水四溢,以保持舍地面干燥。

二、加强饲养管理

1.勤换垫料

肉鸭用的垫料一般是糟糠,吸水性较好。垫料在3—5天需更换。有的养鸭者图省事,在已经潮湿的垫料上再铺一层干燥的糟糠,由于原有的垫料中混有大量的鸭粪,日久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利于肉鸭生长,所以,要及时更换垫料。

2.持棚舍空气新鲜

冬季棚舍相对封闭,饲养密度高,棚舍大量有害气体滞留。要在保温的前提下适当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安装排气扇,或在有的正午,打开被照射的门、窗户通风换气1—2小时。

3.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舍地面干燥、无蜘蛛网;饮水器、食槽、用具等经常性清洗,消毒;场杂草、垃圾、鸭粪等及时清除。

三、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按规定免疫接种

养鸭场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肉鸭免疫程序。肉鸭由于饲养周期短,常在1日龄接种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在7日龄接种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苗,并于10—14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每次免疫接种后,要进行免疫监测工作,特别是禽流感的抗体监测,发现抗体不合格者,要立即补免,使鸭群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2.严格消毒

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场,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方可入场,并作好记录。饲养员要穿工作衣、帽、鞋,经消毒池进入场。场用具经经常消毒。棚舍外每周1—2次大消毒。选用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每年至少2次的白化消毒。

冬季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口:这几天,很多养殖户给我们栏目打来,咨询冬季肉鸭的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今天我就请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给大伙讲讲这方面的技术,希望能给养殖户提供帮助。

解说:万兴超说,进入冬季以后,气温比较低,养殖户要注意密闭鸭棚,给鸭群保温。如果保温措施不力,肉鸭的冷应激也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的发生。发病的鸭群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增高,死亡率和淘汰率加大,而且发病后需耗用一定量的药物治疗,这些不利因素大增加了养殖成本,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是冬季肉鸭饲养的重点。专家说啊,在冬季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加强肉鸭的饲养管理。

冬季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重点之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鸭为水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育雏期的雏鸭,其抗寒能力较弱,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寒冷的冬季,育雏期的雏鸭,要饲养在保温性能较好的育雏室,(前三天温度要求30到32摄氏度,4天以后,每天降1度,一直降到20度左右。)如果育雏期温度不够,雏鸭会出现发育不良、缩颈、发抖、或很多雏鸭重叠地堆挤在一起(打堆),造成最下层的雏鸭被挤压、窒息而大量死亡。

解说:所以,专家特别提醒养殖户注意加强育雏期肉鸭的防寒保温工作。随着肉鸭日龄的增加,其抗寒能力日益增强,但也要注意适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措施有: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1.检查育雏舍的门、窗有无破损,墙壁或屋顶有无漏洞,若有破损或漏洞,要及时修补,最好将所有的窗口、墙壁或屋顶的漏洞全部封严。加温的炉子必须有烟囱,由烟囱把煤烟排出棚外,鸭舍不能有煤烟,鸭子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进出棚舍要随时关门。防止冷地空气进入棚舍。

解说:第二是在寒流来临前,首先要搞好鸭舍的维修,旧鸭棚,棚顶太薄,需要加草苫子或毛毡。门、窗要挂上挡风、保温的帘子,鸭舍的两边再加一层塑料布,下面用沙土压好,从屋檐开始,从上而下留通风口,通风口可自由控制。建议受北风袭击的鸭舍,最好在鸭舍北边竖着放一排玉米秸秆或临时搭建一面挡风墙,防止寒冷的北风直接袭击鸭舍。

3.随着鸭子日龄的增加,鸭群扩栏以后,可考虑在棚舍安装取暖灯,100W的取暖灯(保温灯),可7—8平方米安装一只,灯离地面的高度大约在1米,有利于鸭子充分取暖。安装取暖灯的密度取决于具体的条件和当时的气温。不管是用煤炉加温或者是用保温灯保温,都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发生火灾等意外灾害。

解说:第四是鸭舍垫料勤换,保持干燥,有利于鸭舍保温。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5.防止穿堂风、贼风直接吹到肉鸭身上,会造成鸭体热量迅速下降,容易引起感冒。雏鸭第一次开水,可以用20度左右的温水,不要用冷水,防止雏鸭湿毛感冒。地面育雏,垫料厚度要铺5厘米左右的,有利于育雏保温。

冬季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重点之二:正确做好保温和通风工作:在保持鸭舍温度的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否则,鸭舍的氨气等臭味重,会严重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所以保温和通风必须协调好,请养殖户按以下原则进行: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在舍温度有保证的情况下,加大通风量,鸭舍两边的塑料布,一定要从上往下放,进行通风;早晚或天气变冷时,缩小通风口,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放大通风口;有风时缩小通风口,没有风时放大通风口;

解说:随着鸭群日龄的增加,可逐步放大通风口,让鸭子逐步适应;温度很低时,要生炉子加温,把舍温度升上来以后再通风。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处理保温和通风的关系时,要把握的重点是:鸭群堆在一起,靠近热源,就说明鸭舍的温度低,就要适当缩小通风口;舍有很浓的臭味或很刺眼的氨气,就要通风了。

冬季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重点之三:要做好防冬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万兴超说,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再加上鸭棚密闭,通风换气不当,很容易引起疾病发生,所以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特别重要。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1.禽流感一年四季可发病,在冬季极易造成鸭

群发病,必须在5日龄接种疫苗,平时注意防疫消毒。2.在常发生病毒性肝炎的片区,一个小区最好同进同出,同时进行统一彻底消毒。

解说:专家说,鸭群一旦发生有明显症状的病例,(加字幕)尽快注射鸭肝抗体(加干扰素和头孢),饮水加维生素C,修复受损肝脏。一个养鸭小区,严禁大小鸭混养,否则,很有可能导致有的鸭群发两次鸭肝。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3.啄羽:冬季天气干燥,鸭子在换毛时,毛根发痒,鸭子容易出现啄羽现象。如果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啄羽会比较严重,要给鸭群提供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可适当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补液盐等,连用3到5天,每天饮水加药6到8小时。

解说:专家提醒养殖户,由于舍通风不好、湿度大,容易诱发肉鸭发生:瞎眼、甩鼻、鼻窦炎、腹水等环境病,这些疾病一般都会零星散发,要从饲养环境方面进行改善,能有效降低肉鸭发病,已经发病的鸭子可以挑出来饲养,用药对症治疗。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5.夜间猝死:冬季肉鸭采食量大,生长快,20多天以后,夜间经常死鸭,主要原因是猝死。夜间惊吓等因素造成的应激;病毒、细菌感染会增加鸭子的死亡数量。建议:平时加料不要太快,等鸭子吃完再加;发生死亡后,天黑时用多维饮水6到8小时;20多天用一次中药拌料,能有效降低肉鸭出现猝死。

解说:专家说养殖户除了以上三个大问题要特别注意外,还要几个小问题需要注意。

同期:市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万兴超:1.出现雾天,雾散后立即进行消毒,雾天气压低,鸭舍有害气体难以排出,外界病原菌附着雾气进入鸭舍,大雾过后,鸭群很容易发病。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在大雾过后,立即在鸭舍进行带鸭喷雾消毒。2.烟道保温,要经常检查是否有漏烟的地方,要随时修补,防止出现煤气中毒。3.多关注天气变化,有寒流袭击,要提前做好保温措施,鸭群饮水加多维。4.下大雪的时候,鸭棚要留人值班,棚顶积雪一旦达到一定厚度,就要人为清除,防止大雪压塌鸭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