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四个方面问题

汽车模具四个方面问题
汽车模具四个方面问题

汽车产能的扩大给汽车模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全国现有117家生产汽车的企业,其中主要生产轿车的企业的33个品牌,2005年销量为316.717万辆,2006年预期418.34万辆,增幅达32.1%。在2005年销量情况下,中国的汽车模具生产企业在汽车模具强大的需求下,已供不应求,这为汽车模具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且不少汽车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加大汽车模具国产化的速度,给汽车模具企业发展又增加了一块空间。2006年汽车销量增幅若达32.1%,将给汽车模具带来的增幅至少为30%。

汽车模具现状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由于汽车模具需求量大,各地很多模具企业都把目光放在汽车模具上。经过近5~6年的发展,除全国原有的四大汽车模具公司外,河北泊头已成为“汽车模具之乡”,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汽车模具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上海的汽车模具更以惊人的速度在前进,规模之大、厂房之广、设备之全、机床之新、加工之精在全国独树一帜。即便如此,去年上汽集团又与美国最大的汽车覆盖件模具企业——sekely公司,又合资成立全国最大的汽车覆盖

件模具生产基地——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全国汽车模具的发展呈现

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仅要感到欢欣鼓舞,而且更要看到真正成为世界汽车模具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但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但江河奔流,泥沙俱下,难免在前进道路上隐藏着这样或那样的暗礁,何况现在成为汽车模具主力军的民营企业发家史也只有6~7年时间,而且大多是家族型企业起家,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据我们考察,目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 贪大求洋

模具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但现在很多模具企业征地动辄就是几百亩,厂房豪华,办公楼象宾馆。在技术上只相信国外的,国内积累了好多年的经验不去总结、开发,一切都是国外好,挫伤了国内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大而全、小而全

在20世纪80年代,对原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受到严厉的批判,指出要走“小企业,大协作”之路。事隔20年,我们的模具企业已不再是国有体制,但也出现“大而全,小而全”情况,不少企业一买就是几十台加工中心,企业产能上去了,但效益不仅没有增长,有时还会出现倒退,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现象。为什么黄岩、余姚等地的模具企业发展很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模具企业没有多少生产设备或只有主要的生产设备,而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来获取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

3.无序竞争

模具企业分散,平时很少参与合作或协作的企业容易进入无序竞争,除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缺少一种约束或自律的机制外,企业家们创业不易,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发展快,心情可理解,但市场经济是一个合作经济,双赢经济,岂能用相互压价,尔虞我诈,虚晃一枪,暗渡陈仓的手段取得经济效益呢?且不论这是一种低水平的竞争,到最后不仅两败俱伤,损害了自己利益,损害了他人利益,也损害了行业的利益。

4.互拆台脚,互挖墙脚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

(1)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法规制度不甚了解或不够重视,在管理上还不完善,更主要地在思想上缺少按章办事,按规纳税的意识,因此在纳税上就出现一些漏洞,被其他企业知道后,不是采取友情提示,或善意规劝,而是采用检举揭发的手段,这样易激化矛盾、僵持关系,不利于企业间的团结,也不利于行业内的团结。

(2)当前模具人才紧缺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加速模具人才培训已成为协会首要任务,然而远水难救近火,为了达到短平快、解决燃眉之急,研究如何从人才培训方面着手,各企业应有一个长期打算和短期考虑,即使公开高薪诚聘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能采取到其他企业大门外掛牌招聘,或高薪引诱、强拉硬扯、暗底挖人、整线策反等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对汽车模具发展的一点建议

有人提出当前中国模具工业是汽车模具时代,它只是中国模具工业近期发展的一个标志或是代表,其他种类产品的模具也在高速发展。在这欢欣鼓舞时刻,我们的企业家和协会应该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地收集信息,研究问题,高瞻远瞩地建立预警机制和机构,既能对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又能制定各种应对措施,从而保障中国模具工业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什么要建立预警机制?就是及时提供国内外各种信息,制定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措施,引导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DS1数码模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钢博士在以“北美汽车模具产业联盟的形成和特点”为题时谈到,北美在汽车工业高度发展时催生了一大批汽车模具企业。但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汽车产能过剩,汽车销售萧条,不少汽车模具企业倒闭,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转到国外发展。这种情况早晚会在中国出现,尽管离我们还有一段较长距离,如不未雨绸缪,盲目地发展,一旦这情况到来会措手不及,再掉头也难以济事,那时损失惨重就无法挽回,为什么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想得远一点,预防措施——预警机制能早点建立呢?

如何建立预警机制?

□□□经济产业省有些做法可借鉴。他们经常组织一些大学开展模具产业发展的调研工作,如最近□□□鸟取政策综合研究中心受□□□政府的委托,对“关于模具产业的国际间分工”的课题进行调研,既收集了世界各国的模具状况,又为□□□模具工业发展提供了信息和建议。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呢?

1.协会和企业都要高度重视这个有关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协会出面组织,企业大力支持,院校积极参与,形成三结合的工作机构。每年根据行业发展中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列出课题,组织专家调研,写出有实在内容并有具体措施的指导报告,提供给各模具企业在制定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调研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当前汽车发展对汽车模具需求量确切为多少?预测汽车模具产能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

(2)在当前汽车模具发展中应注意出现的几种倾向。

(3)介绍国外汽车模具发展的轨迹和应对措施。

(4)当前汽车模具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哪些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知识和理念。

(5)汽车模具企业如何建立战略联盟和战术组合。

2.协会要加强协调的职能。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不能变为履行章程的例会,而应针对行业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得出结论作出决议后,要责成秘书处去落实。但此中主管副会长、有关专委会和秘书处组成工作小组,共同工作。理事会要赋予工作小组更多的协调职能和权力。这职能是为企业服务的职能,这权力不是行政权力,而是通过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加强行业自律的措施,来达到协调的目的。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尽可能范围内,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能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协调。

来自: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