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学期》9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9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课前准备:正方形纸板、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2~8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来对口令。

师生对口令:四七——四九——三六——五九——二九——师:谁来出口令跟大家对?

生生对口令。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立足经验,理解口诀

1.编写乘法口诀

师:其实在我们学习的2~8的乘法口诀里,就藏着一些9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课件逐一呈现2~8的乘法口诀,学生依次找到: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师:我们一起把找到的这几句口诀读一遍。(生读,师把口诀按顺序板书出来。)

师:数数看,一共找到了几句?

生:(齐)7句。

师:9的乘法口诀一共有9句。剩下的你能把它编出来吗?请写在本子上。

师:谁来编?

生:九九八十一。

师:他编的对吗?

生:八九七十二再加九就是九九八十一。(板书:九九八十一)

生:一九得九。(板书:一九得九)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个9相加就是9。

师:一个9就是9。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9的乘法口诀全部都编出来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全班齐读一遍。

2.理解口诀的含义

师: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口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它的意思。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收集有特点的作品。

交流反馈

反馈用画图方式表示口诀的意义(3句口诀的意思及对应的算式)

作品1:○○○○○○○○○○○○○○○○○○

师:你知道他研究的是哪一句口诀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二九十八。每堆画了9个圆,有两堆,就是2个9相加。

师:这句口诀能帮助我们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生:2×9=18, 9×2=18。(板书:2×9=18)

作品2:

设问:请说说你画的这幅图的意思。

作品3:9元9元9元9元9元五九四十五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比如一件商品9元,买5件就是5个9元,一共要45元。

师:能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有创意!乘法算式是

生:5×9=45。(板书:5×9=45)

反馈用文字直接表述口诀的意义(1句口诀的意思及对应的算式)

师(指着剩下的口诀):看着其他5句口诀,谁来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学生一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教师及时板书。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思考!不仅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每句口诀的意思,还能为每句口诀找到相应的乘法算式。

3.理解含义记口诀

师:我们已经懂得每句口诀的意思。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你能不能把9的乘法口诀都记住呢?

(学生自由识记)

师:谁来试着背一背?(两个学生背)

三﹑探寻规律,巧记口诀

1.独立探寻规律

师:刚才在识记口诀时,有没有感觉到哪些口诀难记呢?

生:我觉得‘七九六十三’不好记。

师:谁有办法帮助他?

生:可以用‘六九五十四’加9就是‘七九六十三’。

生:还可以用‘八九七十二’减9算出来。

师:这两位同学利用了什么规律?

生:后一句口诀比前一句口诀多9。

生:前一句口诀比后一句口诀少9。

师:也就是9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口诀相差9。这是记忆口诀的一个好办法。

师:其实9的乘法口诀里还藏着一些规律,对我们记忆口诀有帮助,谁能把

它们找出来呢?(让每位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把你的发现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同桌两人自由讨论。

师:你找到什么规律?对记忆口诀有什么帮助呢?

生1:每个积的十位数字依次加1,个位数字依次减1。(由于这个规律对生记忆口诀不是很直接,因此师不必过于刻意强化)

生2:积的十位上的数总比第一个乘数小1。

师:这个规律可以怎么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口诀呢?想想:2×9=()8 7×9=()3 9×5=()5

生3: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数上的数字相加的和都是9。(引导生通过它来

快速判断9的某一句乘法口诀是否记错。例如:3×9=28算得对吗?)师:运用这个规律你能快速判断9的某一句乘法口诀是否记错呢?例如:

‘3×9=28’算得对吗?

生:不对。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2+8=10’,而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数上的数字的和都是9。

2.引导探寻规律

师:其实,除了大家发现的这些规律,还有一个规律对记忆口诀有帮助。请看(课件出示1~90数图),这是一张1~90数图,请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并把它圈出来。(课件亮出9的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图中积和整十数的距离及差的关系。

师:9乘1的积跟10比……9乘2的积跟20比……9乘3的积跟30比……你发现了什么?9乘3的积比20少2,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9×1=10-1

9×2=20-2)你能照着我这样,把其他的几组也说出来吗?(生说,课件依次出现)

师:有什么规律?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

师:运用规律填一填‘9×8=( )-()’。

小结: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不但可以每次加9得到,还能用几十减几算出。

3.你身上的计算器。

师:同学们真善于运用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其实9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灵巧的10个手指上。

(播放课件——手指记忆法)

师示范一九得九到三九二十七的指法。

师(示范到三九二十七):谁来告诉大家,十位上的3在哪里,个位上的7在哪里?(一生指)算几乘9就从左数弯曲起相应的手指,比如算三九就弯曲左数第3根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

师:有趣吧!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伸出双手,手心向外。

学生跟着录像练习。

师:这就是手指记忆法,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

检查记忆口诀

师:有了这么多方法,刚才遇到困难的同学这回再试试,看看能不能记住9 的乘法口诀?

师: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同桌之间互相对口令。

师:方法得当,记忆口诀就变得容易了。巧记,更要活用!

四﹑巩固应用,强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口诀解决一些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练一练(算一算,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8×9=7×()=63 9×3+9=

9×3=()×9=45 8×9+9=

师:同学们能细心观察,运用口诀进行巧算。请看下一题

2、说一说:这里谁不是9的乘法口诀的积?还少了谁?能说出它的口诀吗?

45 548197227 64

生:64不是9的乘法口诀的积。

师:这么快就找出来,有什么诀窍?

3、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请看游乐园的一

角(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问题一:有两束气球,每束9个。一共有几个气球?

问题二:请你再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师: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有心人。

五、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我们是怎么获得这些知识的?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本节课黎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变情境创设为直奔主题。

9地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1-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里没有必要故作“神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

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猜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谁能来介绍几句?”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来介绍9的口诀是哪几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虽然在没有教之前学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诀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教师引着学生说意义则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本节课中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口诀的意义。当学生把口诀编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画图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画图,还大胆地上台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三、变机械记忆为有意义学习

记住9的乘法口诀是多年来9的乘法口诀教学课永远不变的主题。但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呢?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每一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学生都能发现各条规律,如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在学生说了很多规律后,引导学生理解另一条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记忆9 的乘法口诀作铺垫。

由于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这里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以致没有时间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和进行适当的练习这并不矛盾,但是两者都需要时间,在探究这里舍得花时间,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时间那么探究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两者该如何整合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评析

这节课较好的落实了全优课堂“先学后教、合作探索和当堂达标”的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2---8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生完成可以自己归纳出口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诀解决问题,把知识的探索、技能练习和思维训练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结构合理,组织形式有效

1、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你对九的乘法口诀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为系统的探索活动提供认知基础。

2、抓住新知的生长点,有效的整合教材内容,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丰富的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把课本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在复习与新知有关的基础上,把主题图、五角星个数与整十数的关系、乘法算式几个有联系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利于学生探索。

3、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课堂上老师始终引导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数学学习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思维成果,教师则选取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材料引导学生不断深化认识中学习新知。

4、收放有度,讲解得当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中教师能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组织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理解和探索困难时进行必要的讲解。

如在指导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时,作了很好的方法上的指导。

5、课堂练习得到保障

课堂上老师把课本练习有机的整合,组织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新知的同时训练学生记忆和计算技能,同时还注重思维的拓展训练。在练习过程中还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改变练习形式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动力。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教材第80页和第81页 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 2、能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教学目标 复习过渡 1、对口令 四九()十六六()五十四 ()九六十三三()二十七 ()九八十一()九四十五 八()七十二()九十八 要求学生说一说这句口诀能够计算哪些算式。 2、口算: 9×7= 9×9= 9×4= 9×()=45 9×8= ()×4=36 9×5= 9×()=72 9×6= ()×9= 63 指名口算出结果,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乘法口诀来计算的? 提出学习目标: 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 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各组自行进行学习、展示。 1、看图写算式(书p85第2题) 根据课件演示,写出算式。 通过让学生计算7个9(一个长方体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是多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看图计算,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基本特征的认识。 2、在下面的表里找出9、9的2倍、3倍…9倍,把这些数圈起来。(书p85第3题)看一看9的乘法口诀的各个积,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挂图上圈出要求的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积是怎样变化的。如提问:1个9比10少几?2个9相加,也就是9的2倍,比20少几?9的3倍、4倍、……呢?多让学生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回答好的,要给予表扬。 小结:可以根据发现的这些有趣的变化规律和积的某些特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 3、对号停车(书p86第6题) 4、在空格里填上每两个数乘得的积,看谁都能填对。(书p87第10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写好后让一学有困难但写得对的学生在全班说结果,使该生有成功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全班展示 1、书p86第8题 (1)让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如“两棵树相距3米,排成一字形,10棵树总长多少米?”) (2)根据题意,选择算法。求9根长多少厘米就是求9个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3)做完后检查一下自己算得对不对。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2、书p86第9题 3、书p87第11题 4、书p87第13、14题 第14题是找规律填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数,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思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 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老师也爱看《西游记》,因为里面藏着一些数学小秘密呢!你能找一找吗? (出示课件中的文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的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得了一双火眼金睛。它看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挥起金箍棒打了过去。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2、说明:其中“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都是以前学过的关于7的乘法口诀。 3、提问:你知道“八九七十二和九九八十一”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找规律填表。 (1)出示10个方格,提问: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 (1、2、3、4、5、6、7、8、9、10。有10个) (2)点击课件,方格中出示9颗五角星,提问:不数,你能一眼就看出有多少个吗? (五角星的个数比10少一个,所以是9个) 明确:这里有1个9,比10少1,是9,所以五角星有9个。(板书:1个9,比10 少1,是9) 提问:如果我再添一条,现在有几个9了?你能看出有多少个五角星吗?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方法一:9+9=18 方法二:五角星的颗数比20少2,是18。 板书:2个9,比20少2,是18。 过渡:我们来看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我再添一条呢?现在是几 个9?(3个9)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板书:3 个9,比30少3,是27)小结:要求几个9是多少,除了可以用“每次加9”的方法,还可以想“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么你会用这种方法再算出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分别是多少吗? (3)学生独立填写数学书76页上的表,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集体校对并板书:4个9比40少4,是36;5个9比50少5,是45;6个9比60少6,是54;7个9比70少7,是63;8个9比80少8,是72;9个9比90少9,是81。 (5)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学会了用“比几十少几”的方法算几个九是多少,你能把结果快速的填在75页的统计表里吗? 生填写数学书75页的表格。 (6)那我们大声把你填的读出来吧。 (7)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从前往后结果一个比一个大9. 预设二::几个9比几十少几。 预设三:个位和十位加起来和是9,并且十位上的数比9的个数少1。 2、编口诀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已学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把口诀说完全。 二八()四六()五八()六八() 三七()三八()六七()五七() 3.看题写得数。 8×4 7×8 8×6 7×5 8×3 4×7 3×7 8×8 4×6 2×8 订正时,可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用哪句口诀计算。 二、新课 1.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看书,指名读题,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空格里填数。在学生做的同时,教师用小黑板挂出准备题,同时进行行间巡视。 2.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我们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8的乘法口诀时,许多乘法口诀是同学们自己编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乘法口诀,看哪一位同学会编成乘法口诀。 (1)出示例1挂图中的第一个长方体。(或用9个小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图中的长方体是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提问:一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求1个9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

示?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下面板书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出示第二个长方体。这2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有几个9?2个9相加等于18,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让学生自己想,并填在教科书上。教师在“9×1=1”和“一九得九”下面板书: 9×1=9 一九得九 9×2=18 二九() (3)出示第三个长方体。教师说明依照前面的方法,同学们自己根据图中的条件写出乘法算式和编出乘法口诀,并填在书上。以下依次出示第四、五、……、九个长方体,让学生独立填算式、编口诀。教师依次板书: 9×3=27 三九() 9×4=36 四九() 9×5=45 五九() 9×6=54 六九() 9×7=63 七九() 9×8=72 八九() 9×9=81 九九() (4)学生编完以后,教师指名说自己编的口诀,如有不恰当的,其他同学帮助订正。教师把每句口诀的得数用红粉笔填在括号里。填完后,教师让学生看一看今天共编出几句乘法口诀。然后指出: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9的乘法口诀。在挂图上面板书课题。 (5)齐读两遍9的乘法口诀。然后指出:用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9乘以几的乘法式题。让学生对照乘法口诀,读一句口诀,读一个乘法算式。边读教师边把乘法算式中的积擦掉。然后再参照乘法口诀说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积,加深学生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关系的认识。 (6)教师说明,乘法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熟记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提问:9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的积比前一句的积多几?为什么?前一句的积比后一句的积少几?为什么?并让学生初步背口诀。暂不要求又对又快。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课前准备:(手指操)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课件出示:数一数有几个格子?(10)再出示9颗智慧星。(这里有几颗智慧星?) 师: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你怎么看的这么快、这么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用式子算就是10—1=9 师:我们可以说1个9比几少1是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师:现在是两排了,你还能很快看出现在有几颗智慧星?(怎么看的?)师:1个9和1个10比,那2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跟20比你还能用算式算到有多少颗智慧星吗?所以我们就可以说2个9比几十少2是18。 3、出示三排智慧星: 师:再看是几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那3个9就是?我们也可以说3个9比30少3是27。 师:像这样还有4个9一直到9个9,你能每次和几十比一比,看看比它少几写下来,在减一减得数是几。 生:填表后汇报。(略) 导: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数都和几有关? 板书: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式子自己编口诀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2—8的口诀,今天你能根据表格,自己编9的乘法口诀吗? 生汇报师贴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案

《9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感受数学趣味性。 2、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和实际中的赛龙舟,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观察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记口诀,找规律记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记口诀。 教学过程: 一、课前旧知练习 二、龙舟情境、导入课题 师:你们真棒,今天老师把西游记里响当当的几个人物请到我们课堂上来了,你们想见他们吗?可别忘记要带着数学的眼光去看其中的信息哦!生:观看《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动画片尾曲 师:谁找到其中的数学信息了? 生阐述 生可能:孙悟空72变,经历81难 师:这两个数就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揭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 三、师生合作、探究9的乘法口诀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老师还要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去 课件出示赛龙舟图

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阐述。 (可能说:一条船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一共有81个人……)师:1条船上9个人也就是1个9人板书:一个9。那么2条船上呢?生:阐述。 引导:2条船就是2个9人,2个9人是18人。 师:那么3个9,4个9,……9个9是多少?同学们愿意像老师这样接着往下加吗? 师:小袋鼠也要和我们一起算,请大家把得数填在袋鼠跳格图中。 生填写书本84页。 师:同学们填得真快。我们知道1个9是9,2个9是18,接下来谁愿意来把你算出的得数告诉大家 生:阐述。 师生合作得出1个9是9,2个9是18,3个9是27……9个9是81。 2、自主探索、编写口诀 师:1个9是多少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阐述。(1×9=9或9×1=9) 师:谁能根据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 生:阐述。(一九得九) 师:一九是指什么? 生:阐述。(1个9) 师:得九呢? 生:阐述。(1个9是9,1×9的得数是9) 师:2个9是多少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阐述。(2×9=18或9×2=18) 师:谁也能根据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 生:阐述。(二九十八) 师:说的很好,谁也想来试一试 师:二九是指什么?

9的乘法口诀 评课稿(陈永华)

实用、实在、有效 听汤帆老师《9的乘法口诀》有感 保康县实验小学陈永华 本节部级优课汤帆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例四《9的乘法口诀》,它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中。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今天有幸聆听了汤帆老师的课我认为它是一节实用、实在、有效地课堂教学。在课堂的重点环节汤帆老师处理的很得当,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且利用教材素材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既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展示“已知”,又抓住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不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诀的热情。具体表现在: 一、力求数学知识情境生活化,体会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本节课汤帆老师利用端午节划龙舟这一情景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的乘法口诀”而且从学生的“已知”往往是粗浅、局部和零散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入手。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并可以通过“已知”的破绽,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汤帆老师勇敢让位,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并且在学习新知时汤帆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有序。例如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通过袋鼠跳格子直观图片,让学生再次感知几个9数据的由来及特征,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二年级《9的乘法口诀》教案

9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二()十四 七()五十六()八四十 …… [设计意图]: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关表内乘法的知识。 。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准备题。(学生自制卡片) 拿出9张卡片,在第一张上写9,然后依次加9,一直加到和为81,把每次加的得数写在卡片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好。 把写好的卡片读一遍。 问:27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45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63呢? (2)自编9的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3)熟记口诀。 ①找规律。 看9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找一找9的口诀中其他规律。 三、积累运用 (1)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口诀。 9×7= 9×5= 9×3= 9×4=

9的乘法口诀(教研课)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彩色粉笔、苹果卡片、算式卡片、果树图、摘苹果规则单、接力赛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比赛的时候,只要咱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就能取得胜利对不对?(对)那同学们,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每艘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 师:你的发现真好,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那谁还想提数学问题? 师:快速地告诉老师,一条龙舟上有多少个人?(9个)两条龙舟上有多少个人?

(18个)6条呢?8条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啊?(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有一只袋鼠练习跳远。他一次跳了几格?(一格), 跳了一格用9来表示,是几个9?(1个9)接着看,现在跳了几格?(两格)是几个9?(跳了2格,是2个9)2个9是多少呢?(18)你是怎么得出18的?(跳一格是9,再跳一格就是9+9=18)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多跳一格就加上一个(9)。 师:袋鼠继续跳,现在是几个9?(3个9)。。。。。。(一直跳到9个9为止) 师:那方框里面的数会填吗?请翻开书84页,把方框里面的数填完整。 2.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师:很多同学都写完了,谁来帮老师把方框填上?(27、36、45、54、63、72、81) 师:他这样的填法,你们同意吗?(检查一下你自己的,把数学书扣在桌子上)咱们来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一个9是9,2个9是18,3个9是27,4个9是36。。。。。 师: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1×9=9或9×1=9)乘法口诀怎么编? 一起告诉老师。(一九得九) 师: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呀?(表示1个9相加) 师:很好。也就是说一句乘法口诀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2个)师:那你能根据袋鼠每次跳远的结果列出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请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最新)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 乘法口诀》,课本第84页。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 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 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 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 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 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 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一)第一关,导入新课。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赛龙舟情景图)小袋鼠刚走了几步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幸好河上面有一条小桥,但是桥口有一个小兔子。小袋鼠正想从桥上走过去的时候,小兔子拦住了袋鼠说:“小袋鼠,你要是想过去,就必须完成两个任务:1、说出你在河面上发现的两个有关数学的信息,并且提出三个数学问题。 2、你必须完成跳远的任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3.docx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这段动画片还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关呢。所以请你认真看、认真听。(课件演示动画片《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片段)

师:你找到了一句乘法口诀吗?它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生:九九八十一。 师:对了,这是关于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课前准备:(手指操)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课件出示:数一数有几个格子(10)再出示9颗智慧星。(这里有几颗智慧星)

师: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你怎么看的这么快、这么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用式子算就是10—1=9 师:我们可以说1个9比几少1是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师:现在是两排了,你还能很快看出现在有几颗智慧星(怎么看的) 师:1个9和1个10比,那2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跟20比你还能用算式算到有多少颗智慧星吗所以我们就可以说2个9比几十少2是18。 3、出示三排智慧星: 师:再看是几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那3个9就是?我们也可以说3个9比30少3是27。 师:像这样还有4个9一直到9个9,你能每次和几十比一比,看看比它少几写下来,在减一减得数是几。 生:填表后汇报。(略) 导: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数都和几有关? 板书: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80页例4的内容。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和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9的乘法口口决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学情分析 " 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2—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然而由于二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不长,而且班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能力不均,所以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9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学生对记忆口诀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层层推进,强化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法学法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围绕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思想,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探寻规律、记忆口诀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比较法。记忆口诀把难度放在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和比较拗口的口诀上,指导后又采用手指记忆法加深记忆口诀,在训练时变换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的能力。 2.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计算。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探究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并初步记忆口诀。 教学难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P84例6。一、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84页的内容。教材用学生喜欢的、具有动感的、激人奋发的图画9条龙舟比赛的情境图引入教学,然后用袋鼠每次跳9格的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乘法算式及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就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2—8口诀方法的延用。初步形成开放式教学,培养了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3)会用9的乘法口诀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9的乘法口诀得来源,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教法: 教与学是共同体,教师的教是立足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唤起儿童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准教学起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2-8的口诀的编制经验,有些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入环节创设利用2-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抢答,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复习已有2—8的乘法口诀知识,激活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经验,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切入教学,为9的口诀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固着点和支撑。 2、提供恰当的“数学原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详案)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知道)

师: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师: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每艘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 师:发现的好,那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能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师:那谁还想提数学问题? 师:我来提一个,2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18人) 师:那谁能很快的告诉我,5条呢?7条呢?有点复杂啦。 师: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啊?(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教学“一九得九”。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列

出乘法算式:1×9=9或9×1=9。师:根据乘法算式, 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2)教学“二九十八”。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 列式?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 18。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3)提问:3条船时就有3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师:有其他方法吗?小组合作观察有 关3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 学习3至8的相应口诀。 三、探究规律,巧记口诀 1.找规律 师:同学们,在记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最难记? 师:同学们,没关系,其实和2——8的口诀一样,9的乘法口诀里面也有规律来帮助大家记忆。仔细观察1×9,2×9,3×9到9×9的积,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呢?先独立思考。 想好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乘数都是9,第二个乘数每个都增加了1,积每次都增加9 师:同学们,他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找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9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新课标上课,师生问好。 ⒈情境创设(约3分) 师:我们知道啊,前不久我们举国上下,全国各地欢呼一片,为什么? 生:国庆节。 师:国庆节,嗯,对的。我们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河面上正进行着一场非常激烈的赛龙舟活动。你能从这张赛龙舟的图片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我从图上看到有九艘船,每条船上有九个人。 师:谢谢你,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响亮一点。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来,你说。 生:一共有几人? 师:可以吧? 生:可以。 师:一共有多少人?(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写一个算式。来,你说。 生:9×9=81。 师:9×9=81,(教师板书)会算了。九九八十一。九九八十一好像是乘法口诀啊。 生:对。 师:这是几的乘法口诀。 生:九的乘法口诀。 课后有教师提出该情境没有价值,只起到导出九的乘法口诀的作用。教师解

释:在后面的练习:转盘游戏中会有口诀和龙舟情境图对应环节,只是在课堂上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体现。 ⒉编口诀(12分) 师:噢,九的乘法口诀,看来我们小朋友,你对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了解?那老师今天给你们一个任务,让你们进行比赛一下。请你拿出我们的数学书,把书翻到84页。好了吗?哎,很好。拿出笔,这个任务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请你根据以前编口诀的经验,把书本84页9的乘法口诀编完整。如果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书上的那些小袋鼠请教,也可以同桌轻轻地讨论。明白了吗? 多媒体出示: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 9×1= 9×2= 9×3= 9×4= 9×5= 9×6= 9×7= 9 ×8= 生:明白了。 师:好,开始。 学生动笔自编口诀。时间3分40秒。 师:好,时间到,请你把笔放下。口诀有没有编好了?噢,有些人已经编好了,那谁愿意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录音听不太清楚,教师没有出

9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公开课) 凤冈县龙泉二小二年级(1)班孔健 一、设计思想 1、采用了“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自编9的乘法口诀,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培养了探索精神。突出过程,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活动、游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线,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学生活动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情景串带动问题串,问题串寓情景串之中,这一设计思想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中。数学是实实在在有用的,它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逐步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课本第84页。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就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1到8口诀方法的延用。学生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创造出新的推导方法。形成了开放式教学,培养了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三、学情分析 1、本课的内容是在2~8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2~8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应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学习口诀、记忆口诀。 2、为了更好地记忆口诀,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记熟连加的结果,再写出乘法算式,编口诀。这样,记忆口诀的负担不至于留在最后的“背诵”上,使难度适当分数。再是记忆口诀要把重点放在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和比较拗口的口诀上。在训练时,应注意变换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